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看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敘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以下是《看見》讀後感,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看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一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

開篇大事件就是非典,是我小時候經歷過的,稍有印象的大新聞。柴靜是初當記者,熱血沸騰。她闖進了很多醫院,有些地方不讓攝像,她就隻身一個人闖進去,當時也顧不了想那麼多。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都會有人去世,可能昨天還見過面,甚至剛剛還鼓勵他要堅強抗爭病魔,今天他可能已經不在人世。柴靜每天出入於醫院中,有時甚至只有簡單的消毒措施,隨時可能感染非典病毒。她恐懼嗎?不,這不是恐懼,有個更強烈的情感控制着她。她本以爲極度悲傷絕望時候的表現是嚎啕大哭,看到非典病人都坦然接受事實,沒有抗拒也沒有哭,活着就是活着,心臟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柴靜最讓我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走尋常路。她做的新聞大多報導了社會最底層人的生活。也朋友勸她說不要做這些邊緣題目,大多數人根本不會經歷。看到這句話就哭了,當我們抱怨生活不夠好的時候,有千千萬萬的人生活比我們更糟糕。我們既然已經成爲了大多數人,就很大程度上免於受辱。沒有人關注她是否在某個地方遭受虐打,沒有人關注她的死活。我從之前沒有關注過的這些人,漠視他們的死亡。看過這篇文章後,我開始同情這些底層的人物,卻不知,與柴靜犯了一樣的錯誤,感情用事。

什麼是正義?作爲一名記者,柴靜本能的想去伸張正義。但是正義又是什麼?如果一開始就走上了一條岔路就永遠到不了最終的勝利。事出有因,人人都爲了生存想出自己的道理,所謂的正義招搖一時,但是背後卻是無底的黑洞。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作爲記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正義中,即便是所謂的”惡人“,也有自己的無奈與辛酸之處,他們不需要同情,事實即爲正義。真相,即爲正義!

最後幾篇故事又從理性迴歸到了情感,開始還奇怪爲什麼這樣安排書的結構,後來慢慢才懂了,這是柴靜自己的蛻變歷程:感性——理性——人性。民國法學家吳經熊曾經說,在每一個罪犯判死刑的時候,都會爲他祈禱。何帆是一名刑事法官,年少時候認爲這是”僞善“,直到真正成爲了一名裁決人生死的法官時候,他把書邊的評論默默劃去,寫上了”人性“。採訪盧安克時候,柴靜對自己的反思又是一次對心靈的滌盪。無能也是一種力量,不以改變爲目的而努力,順其自然,接受生活帶來的一切,受過的苦都將照亮未來的路。

這本書中,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和政治的雄心,柴靜選擇了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是幫助她一步步蛻變成長的事件。恰好的相遇,如水一般,相融在一起,渾然難分。

  《看見》讀後感二

《看見》是柴靜新出版的一本書,對於作者柴靜,實際早有耳聞。現在作爲央視“看見”欄目的主持人,她用了三年時間寫下了自己生命中經歷的故事,想必一定飽含了她的獨立思想。對於她,我一直是敬畏的,她是一個敢於說話,敢於負責,直言不諱,接觸最底層,觀察最普通,記錄最現實的主持人和記者,她讓我懂得什麼是真實地活着。

這本書分了二十個章節,每一個章節都是一個故事、一個思想。如實說來,有些文字和語句我還難以參透背後的意思,但是從序言中,我能體會到“看見”的力量,這是一種從沉睡中醒來的力量,是人真實的活着需要具有的力量。

我不想針對每一句經典的話語進行深刻的反思或者寫出自己的感受,我的能力有限,甚至有些孤陋寡聞。但是這本書讓我明白人活着的意義所在,我想過去已無法改變,但是未來或許會因爲她的一句話或一些感悟,對我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這對於我來說,纔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她的反問也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疑問:如果你來做老師,你關心什麼?是關心成績,關心權威,關心自身的權益,還是關心學生,關心孩子們的發展?在這本書中,她在採訪盧安克時總結了一段很好的話:教育是人與人之間,自己與自己之間發生的事,不管故意還是不故意。教育是理睬自己的感受,也要體會學生的感受,是鮮活的,不是靜止的,只有一起經歷過纔是真正的教育。

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可能接受不了盧安克這樣的教育理念,因爲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無能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學生真正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獨立性。現行的教育好像要把學生用同樣的模子刻畫出來,變成大同小異的各類人物,他們的天性被束縛,爲了生存委曲求全,用所謂的聽命來服從於社會。這樣的教育結果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教育要不帶有目的性,教師要擁有責任感,這纔是教育的真諦。柴靜在“雙城的創傷”中寫到的故事,讓我明白和學生一起經歷才能做好教育。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會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只願意把祕密說給同齡人聽,或者說是說給理解他們的人聽。但教師的權威性明確了和學生要拉開距離,要端起架子。正是因爲這些距離,讓教師不理解學生,甚至對於一些學生的行爲感到疑惑和反感,不能設身處地地去思考,才導致了教育的障礙。學生的反抗有些表現爲外在的暴力,而有些表現爲內心的壓抑,時間長久,我們才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最大的謎。我們教育的學生僅僅是生活的奴隸,而不是生活的主人。

這些故事給了我啓示:如果不能安下心來,不能放開自我,就不能真正做好教育,走進學生內心,也就不能真正看見教育的生命所在。

因爲看見,所以執著。我想用這八個字來總結這本書。柴靜擔任了十幾年的記者和主持人,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是面對這份職業,她選擇的還是執著,甚至追問自己爲什麼出發。她坦言到:自己的生命中有一直陪伴自己的人,也有一直提醒自己的朋友。她感到幸福,在本書的結尾,她致謝了所有幫助過她的人,也明確表示了自己要繼承陳虻未完成的任務: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

因爲看見,所以執著。我也想用這八個字送給踏上教育事業的我,年輕的教師,總是敏感而又血氣方剛,擔任一份職務就力求做到完美。但是半年來的教書,也讓我看到了、接觸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們是鮮活的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很單純,甚至會在老師面前表露自己的缺點。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疑惑、也有些招架不住,畢竟接觸那麼多學生,有點無所適從。但是我覺得這條教育之路既然開始了,就不要停下,不論我們看見什麼、經歷什麼,這都將是自己寶貴的人生財富。

教師和新聞工作者是有共通性的,他們要不斷進取,貼近生活,不斷改革和創新,不斷人性化,纔能有長久的生命力。就像這本書的最後,談起陳虻時,有人說智慧,有人說尖銳,白巖鬆說“那是個非常寂寞的人”,是的,在人世間是寂寞的奮鬥,寂寞的追問,寂寞的反省。離開以後,他的寂寞不是孤單,是沒完成。教育也是寂寞的,這條路上可能會有同行的幫助,有前輩的指點,但是走出屬於自己的教育之路是寂寞的,你必須要有承受寂寞的一顆心,這樣才能成就教育的一方天地。

想象另一種可能,讓理想國先在自己的心中存在,只有抱着這份信念,才能擁有無窮的力量,這份理想也會一直支撐着我,鼓勵着我,不斷前進,不斷改變。

  《看見》讀後感三

看完了柴靜的看見,對中央電視臺有了一種熟悉感,更對記者有了一分親切感。她遇見了那麼多人,一路成長,一路反思。她幸運的有那麼多朋友,那麼多家人。

看完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又有了幾分瞭解,雖然皮毛,但是我起碼看到了這個職業給柴靜帶來很大的變化。

想到自己一直是那麼自私,那麼功利,要放在以往,記者這種清貧又危險的活兒我肯定不會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別想當記者。因爲我總是覺得,柴靜在這十幾年的記者人生裏,心裏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夠了嗎?人生中能夠做一件事,幹一份工作,打開自己的心去接觸,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設想的人生計劃一樣,爲着一個目標而奮鬥——賺錢,讓爸媽爲我驕傲。

曾經覺得好像只有這個目標,其他我不知道該幹什麼。

但來了大學之後,也許是學校的人文氣息太濃,也許經過幾次採訪讓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間交流的魅力,我變得逐漸不那麼現實。

其實當一個記者挺好的,有什麼不可以的?柴靜的自述讓我羨慕,因爲她沒有壓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採訪,向我講述着她或喜或悲,有歡笑有惆悵,但其實更是讓她收穫無數的記者生涯。她沒有試圖讓我們學到什麼,記者不是幹這個的。她只是在向我們陳述她學到的東西,帶着一個人,一個平凡的人該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羨慕她,正是因爲她的收穫,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所以我突然很想做記者,自私地說,我想從這個職業裏,找到我想要的東西——自由。而我知道起碼到現在爲止,記者這個職業可以給我。

或許我以後就是去做記者了,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