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優秀【15篇】

紅樓夢讀後感優秀【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後感優秀【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或許,人生是如詩一般的美好;或許,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許,人生如戲劇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一般,演繹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讓人蕩氣迴腸。

對於人生的理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借賈府往事一一列舉在讀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一生歷盡滄桑,就因如此,才寫出了傳唱千古,震懾人心的《紅樓夢》。以《紅樓夢》把中國古典小說推上了頂峯,給我們講述了賈府從繁榮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從而又寫出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悽婉愛戀,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變幻萬千都躍然紙上。

正是因爲《紅樓夢》這般精彩,所以讓我們對人生有更多了體會,對中國古典文學有更深的瞭解。

我們的人生,正是如詩如歌般的歲月,有過開心的笑容,有過傷心地淚水,有過真心的悔責。誰都有過失敗,曹雪芹筆下的寧國公也如同所說。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說,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情節,只不過作者是我們自己罷了。人生如戲,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人生像一場旅途,正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說過:"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纔有路。"對啊,雖然有難關,但不怕的人才能挺過去。《紅樓夢》中,鐘鳴鼎食的寧榮府,最終也一蹶不振。人生幾何,何必留戀人世繁華,不如努力拼一生,瀟灑走一回。以免來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時光!想必這正是《紅樓夢》想告訴我們的道理。

讀完《紅樓夢》這部歷史名著,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爲有了這些讓人震撼內心的經典名著,纔會讓這華彩美文滋養着我們的生命。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想必經典誦讀已成爲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們國家這些古典文學,也讓人爲之讚歎,耳熟能樣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都在人生長河裏,如寶石般栩栩生輝,陪伴着我們一路遠行,遠行在如戲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戲。曾幾何時,那些古時的文學大師們,把滿腔熱血,把人生感觸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跟前,名著讓人慢慢感悟,經典讓人回望過。就讓我們在如戲般的人生中,盡情感受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

紅樓夢讀後感2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杯具。《紅樓夢》不只描述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並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僞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杯具感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應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爲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感情的杯具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杯具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杯具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爲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一樣,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讀後感3

時光荏苒,今天,再走到這瀟湘館時,已是人去樓空,地上只堆着一個破碎的,沉重的棺木。裏面躺着閉月羞花的你——瀟湘。

瀟湘,你愛落紅,江畔邊你荷鋤而歸,採下一籮筐的殘花。於是,你不也是一朵小花嗎?你很安靜,你喜歡靜靜的聽落花的聲音,喜歡悄悄地看花悄然落地,喜歡撿起落花,細數它那分叉的紋理,聞聞它留下的輕微的香氣。看那荷鋤而歸的你,那一籮筐的殘缺,不堪的花,正如今日躺在棺材裏的你逐漸冰冷的容顏。

空對着,山中高仕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瀟湘,你才華橫溢,曉暢詩書。你愛寶玉,記得你們一同葬花——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記得你們在寂寞的夜晚對詩,由侍女相送,記得你們互增手帕,你們一起,你們的愛情故事有目共睹,所有人都認爲你們會在一起,可,人終究還是敵不過天。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夢如蘭,堪羨優憐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蘅蕪的出現打破了這安逸的愛情,她處處不如你,她得不到寶玉的愛,達不到大家對她的祝福,她才華不及你,但是,她搶走了你的寶玉,搶走了原本屬於你的幸福,搶走了你世界的一切。

你輸了,徹徹底底的輸了,因爲你的懦弱,因爲你的優柔寡斷,因爲你保持你那份謹言慎行,最終,他把鳳冠霞披戴在她頭上,一頂花轎斷送了你,也毫無疑問的斷送了你們的一切……

霜冷長河,蒹葭蒼蒼,伊人何在,獨坐未央。

蘅蕪根本比不上你,但她的才華也僅次於你,你爲何不振作,你爲何要敗於寶釵呢?答案不在你那一句“寶玉,你好……”而是你沒有一個快樂的心,如果可以放棄你的優柔寡斷,放棄你保持的`那一份謹言慎行,放棄你所有的多愁善感人生縱使有多番不稱意,但是,也不應該總想着他,做一個快樂的瀟湘,做一個快樂的黛玉。如果你發現當初的負心人不是真的而是你親手葬送了這一切,你心裏有沒有一絲悔恨呢?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杯淨土掩風流。

火葬廠門口,你靜靜的躺在棺木裏,待容顏成灰的那一刻,這應該是你是你知道“負心人”之後最想去的地方。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今天這瀟湘館已經不在了,但是,走到那個地方不免泛起了一陣漣漪,彷彿賈府還在,大觀園還在,你們還在,原那紅樓不過一場夢罷了。

但世易時移,物是人非,人事早已不同。

……

你說憂苦停息,尋芳清崗。

後來落花丁零,水涸瀟湘。

紅樓夢讀後感4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這取自於《紅樓夢》女主人公林黛玉所吟誦的《葬花吟》,這首詩歷來被世人所稱頌,既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現實摧殘下的心靈世界,也是其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既有抒情,又何嘗不是隱示其命運的讖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如一朵馨香嬌嫩的花朵,悄悄地開放,又在狂風驟雨中被折磨得枝枯葉敗,從世界上悄悄消逝。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感嘆這本書中人物的悲慘命運:黛玉真情被扼,淚盡而逝;寶釵獨守空房,寂寞終老;寶玉看破紅塵,循入空門;元春芳隕寂寞深宮中;迎春所嫁非人,折磨而死;鳳姐被休,一卷草蓆捲走一生榮華......這些人物的命運都讓人感到惋惜,更是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她自尊又自卑,多疑而純真,孤高也謙和,尖刻卻寬厚,如此複雜而多面的性格特徵組成了這朵大觀園中的閬苑仙葩。幼小失怙,寄人籬下,黛玉沒有真正貼心依靠的人,同時孱弱的身體加劇了她對生命的挫敗感,縹渺無望的愛情也在煎熬着她敏感多思的心。在物慾橫流的賈府,她是個弱者,是個無關緊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只有用清高來防衛,表現得日益尖刻與小心眼。她,像一朵帶刺的玫瑰,越努力用硬刺武裝,越發掩蓋不住內心深深的自卑情結。

雖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可她也只對那多情的賈寶玉許下了芳心。但世人只言金玉姻緣,又何曾記得木石前盟?黛玉的自卑感使她總是疑心重重,對寶玉的愛沒有信心,以至於不斷地消磨與寶玉的感情作爲慰藉,看寶玉傷了、哭了、病了、表白了,她才放心了、笑了、憐惜了、後悔了。頑固的封建禮教允許寶黛的愛情存在,卻嫌棄黛玉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兒,一次次對他們的感情發出警告,司琪、芳官等先後做了犧牲品,美好的愛情終究無所附麗,“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黛玉美好、柔弱、勇敢,她用淚水釀出一曲芳醇的悲劇,叫人如何不愛她?

紅樓夢讀後感5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

有人把莎士比亞比作高山,我認爲曹雪芹是一個大海。山再高,終有人可以登上它的頂峯,而大海,要想探究她的深底,卻非常之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曹雪芹在寫這部書時,用了“諧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賈家四姐妹命名爲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是諧“原應嘆息”的音;在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姑讓他飲的茶“千紅一窟”,是“千紅一哭”的諧音,又讓他飲“萬豔同杯”的酒,這酒名是“萬豔同悲”的諧音,這樣的手法幾乎貫穿了全書。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着的悲涼試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着<<紅樓夢>>這部小說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蘊涵着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紅樓夢》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巨大的,這首先體現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它探索到人物靈魂的深處,描寫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這一大羣性格鮮明,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道瑰麗的藝術畫廊。在這一人物羣中,不僅有大家閨秀,豪門公子如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

《紅樓夢》中除了衆多的`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還有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他沒有明說,但通過這成百的衆多人物的神志,語言,動作,心理活動表現的惟妙惟肖,一個龐大的繁榮的貴族大家庭,到後來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下場,我們不難看出封建資本家的腐敗無能以及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長久,文中描述瞭如林黛玉,賈寶玉………這樣的“叛逆者”的形象,他們的愛情沒有結果,甚至可以說悽慘,但他們代表的是新生命,敢同頑固勢力作鬥爭的新主派代表,我們都江堰市知道林黛玉的眼淚,但也知道她的尖酸刻薄以至使別人都嘲笑她挖苦她,我們也知道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須怕讀文章,行爲偏僻乖張,哪管世人誹謗”紈絝子弟的形象,他們鮮明的人物性格也使黑暗中有了一絲亮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紅樓夢讀後感6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我國古代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而當時我對《紅樓夢》只知道有叫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就是現在讀起它,也會被它所深深地吸引。

到了高二年級,那時班裏已有好多同學都讀完了四大名著,可我還有一本《紅樓夢》。當我第一次看時,就被吸引住了。

我發現這書裏的詩句寫得十分妙,讀時不但琅琅上口,寓意也是極深刻,漸漸地,對《紅樓夢》產生了濃濃興趣。讀完後,不禁感慨,林黛玉竟然如此的多愁善感,這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所應具有的性格嗎?或許她的性格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沒有父母的關懷、寄人籬下。但她受到了賈府上下無微不至的關懷,卻依然有些不滿足。她最終因憂慮而死。我覺得林黛玉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黛”是一種墨綠色,代表她對自由的嚮往。她多愁善感、任性自私,還很愛哭,但實質上,這正是對封建社會束縛人性的一種很好的回擊!她敢於追求自由,反抗社會,尋找自己真正的幸福,這正是她可貴的品質和內涵。在那黑暗的時代,卻有着這種特殊的風景線。

沒錯,她就是一道風景線,以降珠草的身份,給了黑暗、趨炎附勢、欺上媚下的社會留下深深的印跡。雖然有着薛寶釵、賈元春之流的批判,但是她的芳跡、高貴、勇敢以及敢於同時代抗爭的精神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全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講述賈府的興衰歷史,也以側面寫應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敗,表現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作者也寫終都透露着哀怨傷感的請調,流露出一種消極思想。

以前初讀出了對於封建剝削階級的腐朽生活和精神實質有切實的體驗和感受,小說自始至《紅樓夢》時,一直都認爲林黛玉是不懂事,小心眼的人。每當賈寶玉對別的女孩子說一句話時就又哭又鬧。當別人含蓄地指點她的錯誤時,她總會諷刺別人一番。好像自己是多麼的完美,沒有絲毫的缺點。賈府怎麼容得下這樣的人。但是讀的次數多了,才真正體會到她,所以纔會有了先前的感悟。所以我還想再次強調:林妹妹是一道即美麗又特殊的風景線。

紅樓夢讀後感7

走進紅樓深處,感受到的是那一段段悽美的女兒夢;走進大觀園裏,看到的是一羣風姿綽約的女兒花。她們天真.清純.美麗卻也暗藏悲婉.寂寞.悽清。大觀園中,我讀到的是千紅一哭;紅樓夢裏,我品到的是萬豔同悲。

她是林黛玉,一個似水一般的女子,她的一顰一笑,她的一舉一動,美得如同天仙。“兩彎似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竊,病如西子勝三分”。這便是林黛玉,是那個爲情而淚,爲情而死的癡情女子。“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是她的情。“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她的癡。她爲情而生,爲情而死,但她葬花的那一刻,她的情也隨着那花瓣一起埋入深土了……他的女兒夢留下的只是一段悽美……

她是薛寶釵,一個不見奢華,惟覺淡雅的女子。她也是看重愛情的,但她看重的早已不是一份單純的愛情了。她宛如一朵牡丹花“任是無情亦動人”她和許多紅樓女子一樣夢求着一段金玉姻緣,她努力壓抑自己,在外人面前,她寬容隱忍善解人意,卻不料到頭來終是一場空,她的一生終究是悲哀的,“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她的一生,終究是不幸的。她的女兒夢留下的只是一段哀情……

她是史湘雲,一個堅強而又陽光的.女孩。但是她看似陽光的背後,卻是悲傷的,她自小無父無母,由叔嬸養大,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她卻依然陽光豁達,樂觀開朗。“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借寸陰。”但就在這樣的性格下,依然無法阻止她命運裏的悲哀,她雖嫁了個如意郎君,卻不料命運還是一部悲劇。她的女兒夢,留下的只是一段悲情……

她是王熙鳳,一個強勢而美麗的女人,對位她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對丈夫賈璉卻也是柔情的。她本該在柔情中幸福,哪曾想又是一段荒誕的婚姻。丈夫的花心讓她的強勢再次爆發,最終卻也落個悲慘人生。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她在剛烈中生存,卻也在剛烈中死去。他的女兒夢,留下的只是一段悲催……

夢迴紅樓萬聲嘆息。讀《紅樓夢》讓我看到了那光鮮亮麗的是一段悲情,那一個個女兒夢裏,讓我看到了一聲聲嘆息。

紅樓女兒夢、女兒情、女兒心,誰人能解?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爲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述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爲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爲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感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激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杯具,可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杯具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應當說,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最高權威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捱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於是她被學者定位封建統治的衛道士。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杯具,寶釵的鬧劇。

品讀之後,就會發現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着自我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能夠選擇,那麼,死於悲痛,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芽的灰暗生活裏,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種“碧雲天,黃花地”的哀愁,並不是空泛無由的,好的感情總是最接近人類美的本質。女子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些,註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寶黛二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感情是一種如此稀缺的資源,除了珍惜,我們別無它法。

紅樓夢讀後感9

讀完《紅樓夢》,不是味道,似有少許感受。孰爲寧榮二府家破人亡,或爲紅粉佳人香消玉隕,抑或爲木石前盟、金玉良緣煙銷雲散?《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異的長篇章回小說,它的巨大成就突出體現在雜亂而

又調和的結構,佈局上。前奏擺開,進場引線人物,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意思是把真事隱(甄士隱)去,用假語村言(賈雨村言)寫出,爲閨閣昭傳。縱觀《石頭記》,這石頭感染的胭脂味仍是挺濃的,書中衆閨閣裙釵個個堪稱是女性豪英,鬚眉男子則個個近乎‘祿蠹國賊’,都是壞男人。曹先生可謂是女權主義第一人,對立男尊女卑,乃至有點重女輕男。他爲女兒搖旗吶喊,表揚歌頌,天然生成人爲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殘餘濁沫罷了。

《紅樓夢》體現了一種落敗的趨勢,不管是宦途的、宗族的,仍是愛情的。這在喜聚不喜散、喜好大團圓的中國傳統中是不行多見,當然也應是不行或缺的。蕭史弄玉、相如文君、張生鶯鶯等等,俱是文人配佳人,但寶黛釵的三角戀卻是以悲慘劇收場。我不得不感謝高鶚,雖然他在許多方面達不到曹雪芹的水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不,應說是謝世或登仙,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

關於她來說,死是她一切悲慘劇的總結,是她的擺脫,是她的完結。當她在地下安靜地沉眠時,看着寶玉人在凡世尋覓出路,不得不說,她是美好的。不是我天然生成殘暴看悲慘劇,但不是有這樣兩句,因禍得福,焉知非福?物極必反,苦盡甘來?

黛玉這大觀園裏的'出水蓮,逆和孤僻,特立獨行,與衆不同,花前癡讀西廂豪無避忌,言隨心至,一向執着着自己的那份純真,那份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大觀園中,傷感着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瀟湘館前,哀嘆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落得個一縷香魂隨風散。

《紅樓夢》是一本奇書,自面世以來,人們對它的研討工作一向沒有間斷過,併產生了一種專門的學識——紅學。同是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到了易,道學家看到了淫,文人佳人看到了糾纏,革命家看到了排滿,謠言家

看到了宮闈祕事……這點我卻是信任的,卻是那種說現代科技、文明,各式各樣,都蘊藏在《紅樓夢》中,就實難苟同。原本薄薄的一本書卻硬要把大千國際都塞進其間,未免太不沉着了,莫非咱們會因此而獲益。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當飯吃,也不能不斷、永久地嚼下去!

紅樓夢讀後感10

我喜歡《紅樓夢》,喜歡它營造的那個“女兒國”,喜歡它那朦朦朧朧的情感世界,喜歡它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第一次翻開,揭起“紅樓”一角,就見香菸繚繞,朦朦朧朧中,一位秉絕代嬌容,賦稀世俊美的佳人正撥絃而唱紅樓一曲,淒涼婉轉、哀怨愁疊,剎時落紅成陣,人似離魂。

金陵一釵的林黛玉不單有古代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容貌,更有着令人驚歎的才華。瀟湘館清幽的環境,書房的格調凸顯出她的高雅脫俗,加上有咳血的毛病,使她呈現出腮紅壓倒桃花的美態,就是這樣一位病西施在母親逝世後邁着三寸金蓮一步步走入了愛情的牢籠——大觀園,雖然我還是個中學生,不應對此作太多的.感想但我還是對她的結局深表惋惜。賈府中的男子數不勝數,但她愛上的偏偏是個多情的種子——賈寶玉,這是她人生悲劇的開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絳珠仙草,一個是五彩石,爲了還淚,一個化爲女體,到人間爲他傾注畢生的淚水,淚乾了,也就香消玉隕了,這注定了林黛玉的悲劇。但上蒼既然讓她還淚,何必讓兩人一見便“似曾相識”,又何必再介入什麼“木石前盟”,“金玉良姻”。

林黛玉的情是專一的,她的心中只有寶哥哥一個,不再會正眼看其他任何一個男子,而賈寶玉不同,身邊佳人如雲,雖然心中也只有林妹妹一個,但卻還流連着其他的女子,一個才貌可比黛玉有着金鎖的薛寶釵,一個咬舌可愛有着金麒麟的史湘雲……“都道都是金玉良緣”難道註定兩人此生無緣?寶哥哥在黛玉心中的重要地位,使她有時也會“爭風吃醋”耍耍一番嘴皮使她在衆人心目中顯得孤高自傲、尖酸刻薄,沒有薛寶釵那樣平易近人,但又有誰真正瞭解她內心那番寂寞,痛楚。

林黛玉不會像薛寶釵那樣提醒賈寶玉多涉及仕途,她沒有那種封建的舊思想理念,她是一個敢愛、敢恨、敢做、敢說的人,她追求的是另一種浪漫的境界。她的愛溢於言表,淋漓盡致。跟寶玉一起讀《西廂記》,日夜守候在生病的寶玉牀前……所以在寶玉心中黛玉更被認定是此生的知己,但她的行爲在當時看來是一種“不向上”的表現,再加上身子帶病,賈府的“家長們”就更加認爲薛寶釵是賈寶玉的配偶,這便引出了一出“掉包計”,林黛玉也在這齣戲中“香魂一縷隨風去”。

“女子無才便是德”。要說錯,那麼一開始的“似曾相識是”一個“錯”,黛玉的才華是一個錯,當時封建社會的背景更是一個錯。

掩卷沉思,爲黛玉悲劇感慨之餘,心中突然豁然開朗,其實這只是一個紅樓“夢”。

紅樓夢讀後感11

讀罷紅樓,心頭涌上一股酸楚。昔日的繁華煙消雲散,紅粉佳人香消玉殞,偌大的賈府早已人去樓空。那是一個繁榮時代的落幕,亦是一羣妙齡女子的劫難。而當時那個冷月葬花魂的黛玉,可否安好?

我記得你清俊的容顏,記得你眼中的波光點點,記得你單薄孱弱的身軀,記得你過人的才識,記得你吟詠的《葬花吟》,記得你手捧落花和着淚水將青春埋葬。你是水做的女子,嬌弱可人,多愁善感。閬苑仙葩、瀟湘妃子,你是那個手捧詩卷、眼淚盈盈的女子。

你本是天上的'一株仙草,爲報答神瑛侍者的滴水之恩,轉世下凡,發誓要將一生的眼淚償還給他。你與寶玉相愛,本該是一對神仙眷侶,卻遭到賈府衆人的反對。你本就羸弱的身體承受不住突如其來的打擊,你病倒了。突然有一天,臥病在牀的你聽聞了寶玉迎娶寶釵的消息,氣急攻心,最終撒手人寰。

有人正燕爾新婚,有人卻抑鬱而終。偌大的賈府,在一片張燈結綵的祝福中,是否有人還會記得這個清高嬌俏的女子?在一片對金童玉女的稱讚中,是否有人會對這個佳人感到一絲痛惜?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花落人亡兩不知!終是佳人已逝,獨留公子一人在凡間踟躕。那個兩彎籠煙眉、一雙含情目的可人兒還是葬送在了賈府,葬送在了那個黑暗的年代。

黛玉,也許有人會說你只知柔弱,但我知道你清麗容貌下高傲的性格。你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在賈府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本該小心翼翼如臨深淵的你卻清高不折,你以尖刻的話語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以詩人的才華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感慨,以生命去維護愛情。你愛《西廂記》,追求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禁錮的自由戀愛,與封建禮教對弈,以自己的生命祭奠黑暗的年代。

我在紅樓一角遇到了你,遇到了那個眉眼盈盈的你,遇到了那個才氣無雙的你,遇到了那個冷月葬花魂的你。黛玉葬花,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紅顏已老,時光不復。我只願你,還是那個淺笑倩兮的黛玉。

他年葬儂知是誰?

知是誰?

終是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讀後感12

紅樓夢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一部著作,從明清一直流傳至今。時間之久,足以見得其價值。此書表面上是講大觀園中的生活與寶玉、黛玉的愛而不得。但我認爲這本書諷刺了當時的封建社會。

如第97章,寶玉在封建家長的掉包計下娶了寶釵爲妻。黛玉得知後便一病不起,含恨而終。寶玉在考取功名之後,也帶恨出家。寶釵最後只得孤獨終老。他(她)們三人都是受害者,被封建社會的思想所迫害。在這種封建迷信下,讓三個本可以更幸福的人,最後都以悲劇結局。兩個毫無情義的人,因爲一句“金玉良緣”被鎖在了一起,真是可笑。我覺得作者不僅是在單純的描寫寶玉和黛玉悲涼的愛情,更是在諷刺當時封建思想,訴說包辦婚姻的弊端。

我忍不住拿《紅樓夢》中的封建社會和我們現在的社會作比較。現在的社會提倡自由戀愛,沒有了包辦婚姻。大多數人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封建迷信更是幾乎沒有了!曾經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會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受到很多不好習俗的約束。比如古代的“三從四德”“裹腳”等等一系列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不可思議,甚至毫無人性的習俗。而現在的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不再有什麼男尊女卑。法律上也出了許多保護女性的條款,女性的地位和安全感直線上升。可這僅僅是我們中國,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依舊是像《紅樓夢》裏一樣男尊女卑,所以他們的發展更是落後於我們國家,他們國家的女性甚至於不敢在晚上出來,因爲搶劫、槍殺,實在太危險!他們國家保護女性的條約又實在是少之又少,在他們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我們國家幾百年前的社會風氣。

看完這本書,我的眼淚涌進了眼眶,我的心中充斥着無限的傷感與悲哀,我感嘆舊社會的封建,爲《紅樓夢》中“受害”的三人感到悲哀。同時我很慶幸,慶幸我生活在當今這個社會。慶幸我生在這安全的中國,而不是帶有男尊女卑的偏執思想的'國家。想到這些,我的眼淚不受控制的直流,淚水如春雨般多而密。

《紅樓夢》這本書讓我有了極大的感觸。1000人對這本書的想法就有1000種,各個年齡段的人看完這本書的感悟都是不一樣的。我現在經歷過的事還是太少,看不穿這部著作。我會繼續拜讀這本書籍,我相信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這本書的感悟也會更加深刻。

紅樓夢讀後感13

一曲《紅樓夢》,將人世間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無盡落紅悲聲唱完。悲哉,嘆千古幽情終虛化;泣哉,憐癡情兒女盡成灰。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峯,又是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得一朵奇葩。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榮辱興衰爲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要線索,着重描寫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並且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的人情世態,以及種種不調和的矛盾,向我們展示了一副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歷史長卷。

曹雪芹所寫的賈府繁花似錦的日子,有可能反應康熙盛世的意思,但是作者親身經歷了家族鉅變,深深地感悟到福禍相依的道理,所以,全書揭露了統治階級繁榮景象背後腐敗的根源,揭露了封建制度腐敗和必然沒落的道理。在書中,作者讀寶黛愛情給予支持和讚美,對不幸結局給予同情。另外,曹雪芹還是一個經濟學家,通過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的介紹與描寫,反應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對社會觀念的影響。

就在《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這一次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本回通過劉姥姥的眼睛再次描寫了貴族生活的浮華、浪費和奢靡。

劉姥姥在《紅樓夢》這部鉅著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但在《紅樓夢》作者的妙筆下,劉姥姥卻成爲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在作者筆下,劉姥姥是一個事故圓通的老婦,還是一個搖尾取憐的老婦,向來各家說法不一。

單拿一雙老年四愣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劉姥姥心中並不羨慕賈家的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計算着平實的居家生活,劉姥姥一再地嘆息。作者利用幾個細節塑造出劉姥姥的樸實的老農婦形象。同時作者也透過劉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賈府“朱門酒肉臭”的景象,對賈府的腐敗提出沉重的譴謫。

本回事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劉姥姥對大觀園的.描述,側面描寫了大觀園的奢侈及浮華;通過劉姥姥的逗笑,我們看到了封建社會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是那麼的大相徑。

妮紫嫣紅的大觀園,隔斷了世俗與骯髒。可賈府的衰落是不可逆轉的,小小一園不可能避免悲劇的上演。十二女憐的“離鄉怨”,林黛玉的“瀟湘館”,薛寶釵的“恨無緣”,直至賈寶玉懸崖撒手遺紅怨。理想與現實在此衝突,現實多弊卻根深蒂固;理想難行卻矢志不渝。可柔弱的理想如何改變黑暗的現實?“質本潔來還潔去”吧,“一枉淨土掩風流”,何處是香丘?手捧一卷空餘滿腹惆悵,唯有掬一把熱淚灑於閨閣之中。

紅樓夢讀後感14

讀罷紅樓,心裏酸酸的。不知是爲了什麼。是爲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數不勝數。首先,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順水推舟,讓我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這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的愛情。還有要說的就是薛寶釵的愛情悲劇了。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

我總認爲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

紅樓夢讀後感15

我一直以爲紅樓夢的結局是家道中落,就沒有起來了,才明白,那句歷史名言的意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大家族的情況正是如此,只要香火不滅,便是春風吹又生,東山再起就只是後人的努力了。

花未來的錢,享受現在的美好生活,經濟學說這事美國傳過來的,看了紅樓夢,才明白,古人開始知道這樣做了,賈家之所以會破敗,所以家庫虧空,王熙鳳在乎面子,東拼西湊,甚至動用未來的錢,就像那誰說的,各大王爺可能也有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卻不能遇到一點點意外。否則,對一個家庭就是大大的打擊。

不知道爲什麼,很喜歡林黛玉,不喜歡薛寶釵,可能是因爲我自己和林黛玉很像,都是憂慮者,單這位主卻比我更加敏感,所以我也能感受到那種心情,雖然很多道理那麼講,但有時候。確實是想得太多了,哪怕是喜歡她的賈寶玉,後來在她面前小心翼翼,怕不經意間傷害了她,襲人也是如此,對林黛玉的這種敏感嫉妒心很害怕,明知道賈寶玉喜歡林黛玉,也不希望林黛玉做他的主子,而結局林黛玉也沒有成爲他的主子,她也離開了賈府,嫁給了另外一個人,不得不承認的是,林黛玉確實很有才,但這種有才確實太過於悲觀主義那種,從她寫的那些詩中就可以看出。如果把世上憂愁的人排個順序的話,林黛玉稱第二。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一個大家族不外乎如此,爲了錢,家族中的人,家族中的下人,都會想方設法的去從庫裏要錢,某些時候,也得去幫助下親戚或者祖上的朋友什麼的。出多入少,家族也就會漸漸地敗落下來,賈府的情況亦是如此,不管賈政如何的`廉潔,但他不打理家務,就不能杜絕這些情況的出現,就算他打理家務,也不能杜絕這樣的情況出現,家族中,敗類或多或少是有的,一個家族如此,何況一個國家呢,每當聽到什麼xx之類的,以前是相當痛恨,現在也漸漸地看淡了,我無法阻止那樣的情況出現,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不去做那樣的事情。

賈寶玉之所以會神志不清,和尚說是:避禍,了塵緣,所以黛玉死了,寶玉痛不欲生,然後夢一場。最後大徹大悟,遁入龍空門。如果寶玉失竊,寶玉完好,黛玉可能不會那麼早死,或許結局會不一樣,就我來講,事情長得想的想得很清楚,非常容易,但做到很難,如果還有一點點希望的華,沒希望,肯定是連想都不敢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