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紅樓夢黛玉葬花讀後感。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手把花鋤鋤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柳絲榆夾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樑空巢已傾。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天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爲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看過了多少詩詞歌賦,最讓我揪心回味的還要數《紅樓夢》中的《葬花詞》。

我對《紅樓夢》的接觸始於《紅樓夢詩詞註解》這本書。記得那本書原先是放在我姑丈的書架上的,那時我年紀雖小,可早已有了偷書的嗜好。我趁他們不注意,就偷偷地私通了我表弟,把它貓到了我的家裏。及至姑丈發現,我又擺出一付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軟磨硬泡,居然就這樣佔爲己有了。這本70年代出版的《紅樓夢》詩詞註解書,陪我度過了許多的時光,書架上的許多書,我常好久都懶得去翻看一回,獨獨這本書,一直都隨身帶在身邊。記得戀愛時,我妻子只要隨手翻一頁,說出題目,我就可以立馬把裏面的詩詞背出來,讓她佩服不已,或許,當初她對我的芳心暗許與這書也不無關係,讀後感《紅樓夢黛玉葬花讀後感》。可惜,97年在南平做生意時,竟然碰到了比我更不要臉的客戶——當代孔乙己,居然暗暗的把書帶走了,使我黯然傷神了許久。《紅樓夢》的詩詞,我還能記得許多,而現在,我是再也看不到這樣的好書了。那讓人淚下的《葬花詞》,還有那些委婉細膩的註解,將隨時光的流逝,慢慢地在我記憶裏消失。於是,我傷心。

前些年,在工地上開車,每天都固定在一個小飯店吃飯。其實,小店的飯菜是不見得好的,好就好在他們的櫃檯上放着一本正版《紅樓夢》,書的封面髒兮兮的,油光滑亮。那時我還沒有看過《紅樓夢》的正文,想着那裏面的美妙詩詞,於是心裏活絡起來,書的標價爲十六元,我想把它買下來,結果出了五十元,老闆依舊不肯相讓。無奈,我就想故伎重演一回,就每天來到那店裏吃飯,細看一回,順便尋找時機。小店的老闆賊精,只要我吃過飯,他就不忘從我的手裏把書與飯菜錢一併收好,從不同意我把書帶回來看,而我也只能乾着急而已,直到看完了一百二十回。其實,每天在勞作之餘,看一回《紅樓夢》真是一個極佳的休息方式,陶醉於十二釵的悲歡離合,生死榮辱,陶然於紅樓詩詞的雅律美韻,我甚至在開車的時候也不忘猜測:假如林黛玉不死,那兩位嬌生慣養的情癡是不是能經受生活的磨礪?是不是還能保持那一份真情?從工地回來,我就專程跑到縣城,跑了好幾家的書店,終於買回了一套盜版的`四大名著,好在裏面的紅樓詩詞還是很齊全的,《葬花詞》也是一字不漏。而今,我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擺在我面前的還是這本《紅樓夢》。

據《紅樓夢》書中所說,《葬花詞》是“黛玉因晴雯不開門,錯疑在寶玉身上;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在一腔無明,未曾發泄,又勾起傷春秋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已,哭了幾聲,便順口唸了幾句”的一時感慨。然而就是這樣的隨口所吟,竟然讓曹雪芹的朋友,一直爲《紅樓夢》作批註的脂硯齋舉筆再四,無法加批了。《葬花詞》可謂是字字含愁,句句帶淚,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哀嘆;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的傾訴,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我想,人們之所以喜歡《紅樓夢》,喜歡林妹妹,這和《葬花詞》對林黛玉叛逆性格的生動體現,與其寄人籬下的悽苦心境的高度凝括是分不開的。

紅樓夢讀後感2

文: 星星 曾經,我只是一塊頑石。

曾經,父母哀我之愚劣,怒我之不肖。有詩爲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爲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上罵!

我敬我的父母,我懷念他們,但我不愛他們。我更愛我的姐姐元春。

當我還很小時,我與元春姐姐同住在祖母身邊,刻未相離。姐姐比我大十多歲,她有時嚴厲,有時仁慈,象一個真正的母親似的,撫育着我。當我三四歲時,姐姐已口傳教授了我幾本書,識得了數千個字。她爲我而驕傲,我因她而歡心。然而,姐姐終究還是離開了我,被送入皇宮深院。

當時我好想我的姐姐。每每地,被父親杖責疼痛時,別的孩子往往喊的是媽媽,而我喊的是姐姐。

其實,在別人的眼裏,我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我的大伯賈赦是一等將軍,世襲的榮國公;我的父親賈政是工部員外郎。雖然我很頑虐,幸而我的祖母非常地寵愛我,她總是將我從父親的杖責下解救出來。我愛我的祖母。母親總是很忙!忙着那打理不盡的家務,忙着應對妯娌們的嫉妒。大宅門麼,總是如此!直到我表哥賈璉和母親的內侄女王熙鳳結婚後,母親才輕鬆多了。她將管家的重任交給了二嫂。

母親希望我同我的表姐薛寶釵結婚。她是母親的妹妹的女兒,她家裏是世襲的皇商。母親說這是金玉良緣。

我不願意。我知道母親並不在意我同意與否,可我實在是不願意。

薛寶釵長得很美,人又聰明,學問又高。而且她從不賣弄她這些優點。在生活中,她安分,從時,孝順。長輩們都喜歡她,同輩們都敬服她。“她是完美的'大家閨秀。”大家都這樣說。

可我就是不願意這門親事!因爲,我懂得什麼是愛情——在這個寂寞的,骯髒的世界裏,唯有我的愛可以帶給我生存的歡樂和情感的休憩。我看不慣我周圍的一切。伯父賈赦強奪民財,欺淫弱女;哥哥賈璉投機取巧,無所不及。我的賈珍哥哥是寧榮兩府的房長,他雖然襲侯位,掌家族,但乾的事哪一件我瞧得上?連冷子興(母親陪房丫頭的女婿)背地都說他“只一味高樂不了,把那寧國府竟翻過來了”。奴才們也跟着狐假虎威,橫行四鄉。

我也不喜歡我的父親。大家總說他“自幼酷喜讀書,爲人端方正直”。可在我的眼裏,他是一個沒才幹的男人,不稱職的父親。他若是有才幹,會在放外任時,任李十兒胡作非爲嗎?他若是有才幹,我們家會亂到這種地步嗎?就連呤詩作賦時,他都沒一句好詞句!偏偏還喜歡同一幫文人清客們交遊——看到我稍顯才才華,他就打擊我;遇到我胸懷不快,他不僅不聞不問,還要嚴加指責。他對我的關心連我的丫環所能做到的也不如。他只知愚忠愚孝,也要求我那樣做。

我受不了這一切。我不堪忍受這一切。我以拒絕科舉功名的方式,在我心中抵制着這片烏煙瘴氣。雖然我有時也不得不與薛蟠,馮紫英等來往(他們總比賈璉的奸俗強一點,在我的心裏),大部分時間我都躲在大觀園裏,與我的姊妹和丫環們在一起,她們比起門外的他們心靈上要乾淨得多。

我的心上人林黛玉是最理解我的人了。我倆就象是曾前生註定,我的每一縷思絮都牽挽着她的心緒;她的每一滴淚珠都打痛了我的心。她是我全部的追求,她性靈才美,她知我賞我,她用她纖弱的心爲我造就了愛的海洋。在有她的日子裏,我曾經如此醉過——而今一切都已成空——留幾句警語與世人罷: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爲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幹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它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爲他人作嫁衣裳。

紅樓夢讀後感3

清朝小說家曹雪芹,早年經歷富貴繁榮生活,後來家道中落,生活日趨貧困。他有感於統治階級的腐朽兇殘和內部的分崩離析,在評定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完成了《石頭記》(即《紅樓夢》前八十回的創作)。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後來,乾隆年間進士高鶚,續寫了後四十回,保留了賈府被抄,黛玉病死,寶玉出家等悲慘結局,但賈府又終於復興,則違背了原作的本意。

讀過《紅樓夢》以後,感覺其中最精彩的部分無異於《劉姥姥進大觀園》了。劉姥姥進大觀園時正是賈府烈火烹油,鮮花着錦的鼎盛時期,而劉姥姥則憑着自己的花言巧語,把賈府上上下下哄得團團轉,更加客觀的披露了賈府的奢靡腐敗之風。

《紅樓夢》最突出的藝術成就在於對衆多人物成功的塑造,而每一個人物又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鳳姐精明能幹,辦事有條有理,但一生作惡多端;賈母體貼周到,和藹可親;賈寶玉自由散漫,癡情重情;薛寶釵知書達禮,美麗大方……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內慧外秀、惹人憐愛、楚楚動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她的美不僅體現在外在,而且還體現在才華橫溢和具有濃郁的詩人氣質。林黛玉有一張利害的嘴,正如薛寶釵所說:“共有顰兒這促狹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世俗粗話撮其要,刪其繁,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很多人認爲,這是林黛玉“氣量狹小”,“小肚雞腸”的表現,但我覺得,這不過是林黛玉藉機說出了事情的真相,道出了自己寄人籬下的感覺而已,更顯示出她純真、耿直的個性。

魯迅曾經說過:“讀《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流言家看見了宮闈祕事……”而在我眼下,卻看見了寶、黛、釵三人的婚姻悲劇,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族的腐朽…《紅樓夢》包羅萬象,生動的爲我沒們展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真實面貌。“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歷史的沉澱在吟唱:到書裏去吧!《紅樓夢》的精彩之處實在太多了,值得我們讀百遍!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爲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爲開頭引出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爲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着自己、充實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異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前面說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爲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

《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很美好的。

紅樓夢讀後感4

起初,我對紅樓夢並不感興趣,總認爲沒有西遊奇幻的仙氣,沒有三國雄霸天下的霸氣,沒有水滸傳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邁,便棄之一旁,然而在看電視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電視劇版的紅樓夢,於是,我便對原著產生了興趣……

漸漸地,抽出了些許時間讀了紅樓夢的原著,便也瞭解了別人所說的“金陵十二釵”、“混世魔王”、“中山狼”等稱謂的意思及所指人物。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便是“混世魔王”賈寶玉了……

賈寶玉的觀點與封建傳統觀念產生了極大的衝擊,他看不起科舉仕官,認爲這只是“鬚眉濁物”“國賊祿蠢”之類的人用來沽名釣譽的手段,有人也勸說過談些“仕途經濟”的話,他便覺得逆耳,斥之爲“混賬話”,他也懶於和士大夫們交談,並會痛斥那些以“文死諫”、“武死戰”來沽名釣譽的人。然而,賈寶玉卻和那些出身寒微的人結交。他對賈府的喧鬧繁華,卻是表現出出人意料的冷漠。然而這樣的青年卻經歷着異常坎坷的情感經歷……

《紅樓夢》中最令我感到悲憤的故事便是整個紅樓夢的主線情節: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戀愛。他們在互相瞭解且思想一致的情況下萌發了愛情,然而他們的思想卻與整個封建社會倫理衝突劇烈,其結果便不言而喻,他們反抗的越是激烈,所得到的懲罰就越是嚴重。代表了封建勢力的賈政,也就是賈寶玉的父親,恨鐵不成鋼,不要命地拼命的打,要致他於死地。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在那個時代是孤立無源的,固然純潔,令人憐愛,可在封建社會中的婚姻卻不再是兩個人的事,它已然成爲了影響家族和階級命運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就註定他們的愛情只能以悲劇收場!唉……

既然談到了寶玉,那就要說說被譽爲“瀟湘妃子”的林黛玉了。在整個《紅樓夢》中,她給我的印象就像是一個身子薄弱的女子,但在精神世界中卻是個勇於抗爭的勇士!尤其是在反抗封建勢力的鬥爭中不遺餘力。然而,最令我讚賞有佳的是她的才華,也最是喜愛她的那首《葬花吟》。

我私自認爲,唯有如此有才的女子纔是與寶玉最爲般配的。然而,他們就像是一對穿越者,縱使有新思想,卻因孤立無援的生活在封建社會中,最終使得他們在封建勢力的迫害下成了一場悲劇,成了封建社會中最令人痛恨的悲劇。她的出現直至到她隕落逝去,也使得我由起初的一聲“咦”化作了無限感慨的“唉”……感觸良多,卻因才疏學淺,無法一一進行註解,心中頗爲遺憾。

在我看來,除了林黛玉之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薛寶釵了,我認爲她這個人物的身份卻是不止一個。第一個身份便是她威脅到了林黛玉的'愛情,直至林黛玉逝去。雖然她的出身很好,但其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在我看來,若只得到一個軀體,卻無靈魂,不要也罷!第二個身份便是一個典型的封建思想的犧牲品,她的一生都被家人安排着,之所以有才卻也是爲了聯姻的需要,雖對寶玉有些情感,但卻仍是被政治聯姻所籠罩着!然而,我的理解便是:她是一個沒有自我的政治犧牲品,之所以如此說便是因其所作所爲全是爲了聯姻!縱使耍盡陰謀詭計,卻也只得一副皮囊。悲哀的配角便是她第三個身份,令人唏噓不已的身份。

其實悲劇的又豈止是他們三人,在我看來,整個故事中但凡能叫得出名字且有些身份的人,終究是不得善終的,從家主到丫鬟,卻是無一例外,只是各得其索而已,即使是因爲高鶚而改的賈家復興,卻終究是家事敗落。終究是一本值得去研究、感悟挖掘的名著!

這本著作雖是由曹雪芹起,高鶚續,或許前後所著內容不同,但其二人所想體現的新思想卻是相同,。在我看來,無非就是那令人歡喜令人憂的開放、倡導自由的新思想罷了,我想,在清代定是引發了波濤洶涌的思潮!

心平氣和的開始,卻感慨萬千的結束。這一次的閱讀之旅無疑是一次享受,精神上的享受,然而最終收穫的傷感情懷,又何嘗不是一種新體驗呢?我也終於發現了,《紅樓夢》也有其獨特的特點,它在敘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的同時,也揭露了封建貴族得得腐朽和罪惡。它就像一面鏡子充分描述了即將沒落的封建統治階級的下場。

我都說到這份上,難道你還不讀《紅樓夢》嗎?還不去感受其所蘊含的那獨一無二的情感嗎?還不去讀出自己的感悟嗎?

紅樓夢讀後感5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杯具。《紅樓夢》不只描述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並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僞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杯具感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應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爲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感情的杯具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杯具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杯具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應對落花,她想到自我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並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爲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所以僅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嫺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經過賈寶玉的眼睛爲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麼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後,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爲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悽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麼地方有一個乾淨的、夢想的地方,究竟什麼地方有我自我的夢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此刻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我的夢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爲之揪心,爲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理解世界,世界不理解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終她成爲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紅樓夢讀後感6

讀《紅樓夢》是在姐姐的影響下開始的,半白話半文言的文字,我並不能完全理解,但還是陶醉於書中文字間流露出的真情,感慨萬分我剛剛接觸《紅樓夢》一書時,便被那些惠質蘭心。優雅。純潔的青春少女迷住了。於是,我開始做一個夢,一個由絢麗到悽美的夢。夢越深,情越濃。越難以自拔;夢越深,夢中的紅樓就越發的悽美。可是當夢醒了,心也就碎了。眼睜睜地看着一朵朵絢麗的四月花的枯萎和凋零。

夢初

賈府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外表下充滿了污濁醜陋的封建大家庭。在這裏有美麗的女兒國,而賈寶玉是這個紅樓女兒國裏唯一的的男性。而在這個小小的紅樓女兒國短暫的幾年中,卻充滿了青春的笑和淚,愛和怨,詩和酒。賈寶玉在這裏享受了很有限又難得的自由。

噩夢

噩夢,是寶玉和他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寶釵之間的愛情糾葛。黛玉是世外仙妹寂寞林,性格中有幾分叛逆,寶釵是山中高士晶中雪。是當時社會賢德媳婦的標準。在愛裏,賈寶玉堅持了自己的選擇,可娶誰做妻子,卻一點選擇的權利也沒有,只能聽從父母長輩之命。黛玉,最後是含恨而去的淒涼結局。可她和寶玉的愛情卻超越了一切,是靈魂的永恆。

賈府裏還有一羣少女少婦。被父母送牢獄般宮廷的賈元春,悲觀絕望少年出家的賈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釧。她們都是薄命的,註定沒有好結局的人物,她們同樣的美麗清純,卻又有同樣的悲慘命運。

夢醒

紅樓一夢,恍如夢一場。《紅樓夢。》是封建社會的噩夢。書中,女性地位是那麼的低下,命運是那麼的悲慘,她們去又那樣的不屈不撓。我對她們又敬又愛,她們又悲又憤,我更對那些喪失人性和尊嚴的男人深惡痛絕。夢醒了,只覺得她美,美在真摯,美在精神永存,可剩下的卻是殘花落盡的枝頭空留餘香陣陣。

《紅樓夢》這一篇細膩而婉約的詩篇,是對女性的頌詞,也是女性的噩夢。雖然我沒有太瞭解書中耳朵意旨,但《紅樓夢》卻讓我認識了封建家庭的生活和封建社會的腐朽。

紅樓夢讀後感作文800字二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說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讀後感800字高中水平

紅樓夢是一本很好的書,下面小編整理了紅樓夢讀後感800字高中水平,歡迎閱讀!

紅樓夢讀後感7

香菱學詩是《紅樓夢》中的一個插曲,但聯繫香菱的一生遭際來看,這個插曲的描寫是作者頗具匠心的安排。脂硯齋對此有精闢的分析,說:“細想香菱之爲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爲側室。且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故欲令入園,終無可入之隙,籌畫再四,欲令入園必呆兄遠行後方可。”香菱是小說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爲妾;後來正妻夏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爲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後四十回寫她死於難產,並不符合曹雪芹原來的設計。在情榜當中,香菱位居副冊首位,可見是相當重要的人物。作者寫她學詩,也是爲了擡高她的身份,增加讀者對她的好感。這樣,當她被無情的命運折磨致死時,就使悲劇性更爲強烈了。

香菱學詩,大致可分三個步驟。首先是拜黛玉爲師,並在黛玉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成功。香菱作的第一首詩比較幼稚,用語直露,把前人詠月習用的詞藻堆砌起來,湊泊成篇。最大的問題是,全詩沒有表達真情實感,了無新意。詩中所用“月桂”“玉鏡”“冰盤”等,詞藻陳腐,所以黛玉說“被他縛住了”,即不能從前人的套子中跳出來。她的第二首詩就有所進步了,能用“花香”“輕霜”等比喻,又用“人跡”“隔簾”等情景烘托,漸漸放開了手腳。但“玉盤”“玉欄”等詞語仍有陳舊的氣息,而且全詩在詠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題,所以黛玉說“這一首過於穿鑿了”。香菱的`第三首詩是這樣的: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首詩是成功的。除首聯外,句句都似非寫月,但句句與月相關。用詞典雅含蓄,設意新奇別緻。尤其是頷聯,對仗工穩,言淺意深,堪稱精妙。它最大的優點,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詠月而懷人,流露了真情實感。這樣,詩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內容的了。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說明了她自己的聰明與優雅素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即小說四十九回寫衆人看了她第三首詩所說的“無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如此,香菱住在大觀園裏更爲名正言順,她做副冊第一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這是今天讀者的閱讀難點之一。許多人草草看過,以爲作者無所用心,這是可惜的。書中詩詞,往往是與故事情節融爲一體的,每個人的詩作都有自己的特點,表現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有些詩作,還點明瞭人物的處境與命運歸宿。如上引香菱詩第三首中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實際就是在說香菱目前的情況。因此,仔細品味書中詩詞,也是欣賞《紅樓夢》的樂趣之一。

曹雪芹借寫香菱學詩,還表達了自己對詩藝的一些看法。他特別強調詩要有新意,要寄情寓興,不能以詞害意,這是一種通脫明達的認識。從課文中,讀者還可以瞭解到作者比較欣賞唐人詩作,如王維、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儀的優秀詩人。

香菱要學詩,不拜身邊的寶釵爲師,卻去找黛玉,這也是合乎小說情理的一筆。寶釵博學多才,詩也寫得不錯,但她並不看重這個,認爲“女子無才便是德”。而且,寶釵生性沉穩,不喜歡太麻煩的瑣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學詩的。黛玉雖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卻也有熱情大度的一面。她指導香菱不厭其煩,循循善誘,而且言簡意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門徑,獲得成功。黛玉的這種表現,是她性格中另一側面的反映。從某種角度說,黛玉比寶釵其實更容易相處,也更同情弱者。

課文中寫到的其他人物,如探春、湘雲、寶玉等,着墨不多,都是陪襯人物。但作者輕點淡染,也頗見精神。如寫湘雲健談、探春機敏,就符合她們一貫的表現。

紅樓夢讀後感8

銜玉而生的賈寶玉聰穎靈秀,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他本應是賈家寄予厚望的繼承人,然而他卻充滿着叛逆,雖去過學堂,念着四書五經,然而卻一心厭惡官場,討厭官場的腐朽墮落。但他反倒是對女子有着格外的親近,從小就被女子包圍着,甘願做那萬紅中的一綠。他自稱女人是水做的身子,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極度欣羨女子的清潔純淨,憎惡自己的家庭,甚至後悔自己是個男兒身。所以,他對身邊的丫鬟總是呵護有加,平等對待,這即反應他對封建統治制度的控訴。他總是想擺脫封建枷鎖的桎梏,但又無奈自己封建等級的身份。而最能體現寶玉嚮往自由的地方就是他的愛情,他對自己真正愛情的嚮往超越了時代背景的限制,不爲封建家族利益而成婚,死心塌地地愛上了林黛玉,矢志不渝。他用真心向時代宣戰,而令人遺憾的是最終他以失敗告終。

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翩翩少年;一個聰明絕頂,一個博學多才;一個無意於功名利祿,一個從不說“仕途經濟”的混帳話;她整天爲他哭泣嘆息,他整天爲她牽腸掛肚;她心裏只有他,他心裏只有她——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裏,他們的愛情始終被壓抑着。張生還可跳過粉牆去同鶯鶯幽會,杜麗娘還可在夢裏同柳夢梅結成夫妻,寶玉和黛玉最終連這點幸運也沒有。

封建道德觀念在貴族之家就是天條,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賈家的敗落最終隔斷了他們的緣分。黛玉這個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風刀霜劍”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寶玉的戀愛過程,始終伴隨着痛苦和煩冤,最終還是一場虛幻,“命運”把他們大大地捉弄了一場。這出和着血淚的戀愛悲劇,不僅使作者爲之“淚盡”,幾百年後的今天,仍是人們談論不盡的話題,感受不完其中的酸甜苦辣!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爲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我們一邊感慨着寶黛之間愛情的忠貞不渝;一邊痛恨封建社會腐朽敗壞,憤憤不平這寶黛愛情的真正凶手;一邊惋惜這純潔高貴、美麗堅貞但卻是殘缺遺憾的愛情!

說到了這麼許多,決不能不提寶釵。寶釵雖不是主角,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紅樓夢引子中便可看出,“因此上演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中的金玉之說,似乎是主線,只是註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宿命。終還是“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看破的遁入空門”。

衆人對薛寶釵的評價向來就褒貶不一。雖然表面上她還是個正面善良的形象,相貌出衆,博學多識,善解人意,懂得權衡利弊,只是有時也頗有心機。但實則她是一個被封建思想緊緊裹住的女人,所以身上自帶有那種讓人嫌棄的.質感,她爲了一己之私而言語中暗射毒箭而害死襲人,這在衆多人看來成爲了無法原諒的錯誤。此外,之前她口口聲聲說不信那和尚的“金玉良緣”,卻總在寶玉面前再三提起。金釧死後爲了不讓王太太過於傷心,竟說出了那丫鬟死不足惜之類的話。這云云一系列的事,都看出了寶釵實在就是被壓在封建大山下的奴僕,她的生活遊離在勾心鬥角與阿諛奉承的邊緣。作者對這個人物其實是又憐愛,又可惜的。結合人物背景,我們其實也不能把所有的錯誤都怪在寶釵身上。畢竟,她在賈府仍是一個受得上上下下都喜歡的“封建淑女”,她與那心狠手辣,兩面三刀的“鳳辣子”是截然不同的。

《紅樓夢》這部興衰之史,實爲一種說教,其耀眼之處在於勸人們保持心理的平衡。作者之所以著書爲“紅樓夢”,是希望世人能夠從人生大夢中清醒,不要被功名、金錢等所誘惑,去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締所在。紅樓爲夢,人生何時何地不如夢境一樣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回想一下過去,曾幾時,不是被夢境所縈繞,只是有些人能從夢中清醒,而有些人還繼續在夢中沉迷。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紅樓一夢,千言萬語化成一聲嘆息。

紅樓夢讀後感9

曾經關於《紅樓夢》的看法一直逗留在"大皆但是談戀愛",也曾爲了寶之悲,黛之慘而愕腕嘆氣。

現在取下置之不理的《紅樓夢》,如品茶普通細細品讀,忽覺戀愛但是是個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紅樓夢》緣起靈河畔那一抹降珠草,受神瑛待者澆灌,又因澆灌過多故五內鬱結。至於石頭若何成了神瑛待者,神瑛待者又若何成了賈寶玉,我們不得而知,只感覺頗有些神化顏色。

再說那降珠草下界幻化爲人形,名黛玉,以終身淚水答謝神瑛待者澆灌之恩。黛玉性情孤介,並非與天俱來。她少小喪母,旅居在外祖母家中。但這並非是一個有暖和與喜歡的家庭,而是一個齷齪之地。

賈母看似慈悲,對劉姥姥施恩有加,實則大吹大擂,但是是出"攜蝗不嚼"的鬧劇,在"上層"人物中較吃得香的秦氏,拍馬伎倆,黛玉視之,指出那些是"貧嘴賤舌"。極善阿諛投合旁人的王熙鳳,在黛玉看來,但是是"放誕","無禮"。自命清高的"檻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識破了她卸卻紅妝的虛假。就連被王夫人以爲"識大體"的襲人,蒙得過湘雲,卻也逃但是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語點破她的實質——"我只拿你當嫂嫂待。"於是,黛玉被以爲"小性,多心,心窄",沒有人人閨秀風儀,不能當選"寶二奶奶",終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雖爲"主子姑娘",卻又被稱爲"小雞肚腸",但她除了一顆癡心外別無其他。她是不諳情面,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斷秋風狠",不要過份責備她的"多心",那實則不爲她之過,方圓使她不得不多多思索。

衆釵中可與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寶釵莫屬,她傢俬雄厚,擅長處世,這兩點勝過出身可悲而又起義的黛玉。她是人人閨秀的模範。她沒有木石前盟,卻置信金玉良緣。

初到賈府,便"連下人也都多與寶釵親近",趙姨娘也稱她厚道。生日會上,她知賈母"喜好繁華戲文","喜歡吃甜爛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說。蘅蕪院她佈置得素淨簡略,給人以恬靜的淑女之感,讓人感覺節省。金釧投鬥,她幫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結。宴席上世人訕笑鄉間人劉姥姥,獨無描寫寶釵之筆,是曹翁忘了這號人物,並否則,只是她維持了人人閨秀的'儀態。一方面她讓王熙鳳以爲"不幹已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一方面又讓老太太,王夫人感覺"小惠全大體"。對黛玉的調侃聽若惘聞,讓人認爲她從不記恨,又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說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她處世的高明與黛玉的清高構成光鮮比照。於是,寶釵被以爲"人人閨秀,溫柔,識大體",選上了"寶二奶奶",終成了"山中高士晶瑩雪"。

關於寶釵,我不斷無法喜好,從感情上無法承受她與寶玉的婚姻。她的處世圓滑,她的性情溫柔,在我看來皆是虛假之舉。藉由一些小事拉近與黛玉的關係,讓黛玉以爲與她"情同姐妹"。看待寶玉,更是好之又好,順之又順,全然分歧與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時,只說了半句“寶玉,你好……”,便命喪鬼域。假如要我填滿這句,我想必當是"寶玉,你好狠。"爲何狠心丟棄黛玉,另娶寶釵,這令黛玉情何故堪,一個空有癡心的女子,假如連癡心也化爲灰燼,又若何撐得下去。殊不知,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計,寶玉並非無情,只是不斷以爲迎娶的是黛玉。再說那寶釵,堂堂公侯女,令媛小姐,竟頂他人之名嫁給一個不喜歡本人的漢子。寶玉翻開紅蓋頭之後,發現林妹妹成了寶姐姐大失人望,就那麼把寶釵冰在那兒,不再理睬,這叫寶釵又情何故堪。本來"任是無情也感人",竟落得個獨守空閨的下場。

思及至此,忽覺寶釵也是受益者,真正害人的則是吃人的封建禮教。

紅樓夢讀後感10

《紅樓夢》可謂爲千古奇書,作家曹雪芹嘔盡心血,花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了這部長篇小說。問世之時,就有“開卷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讀紅熱潮,連統治者也禁不住。它,有如夢裏看花,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撲朔迷離,問世至今二百多年來,多少文人學者爲其探究不止,窮其一生。全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爲主線,講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描寫了衆多性格鮮明的人物……

縱觀歷史朝代,前塵滾滾、後世硝煙,人們經歷生存都逃脫不了情感的洪潮。然後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它成爲了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成爲了情感史的遞接橋樑。現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紅樓,但是仍然參悟不透其中的高深與妙絕。

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着、悽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在精神力上的質感。我們看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祕情感境界。他們那種精神上、意識上的迷離情感,都蘊含着不可言喻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錮使得他們只能如此。最後都成爲了愛情的奴隸、歷史情感中的悲劇角色。人與人之間也充滿了疏離和冷淡。

轉身走開,留下的卻是自己那蒼涼、慘痛,甚至是可悲、可憐的腳印。他們在自己的世界和時空中表演着自己絢麗卻也不失味道的情感。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世的同情與憐嘆;即使成爲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世人無盡的嘆息。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爲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爲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爲我們這樣,就什麼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我們有充實的科學知識,或許我們有古人根本不可有的見識和智慧。或許是我們沒有古人那種可以灰飛煙滅般的愛情真理,亦或許是我們沒有勇氣去體驗那種大悲大喜的.、跌宕起伏的情感。可能愛情的悲劇存在於每個時代。癡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轟轟烈烈和遺憾惋惜都成爲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塵土,消失殆盡。

檣櫓灰飛湮滅般的癡纏恩怨都在歷史的前進中被我們嘆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際遇和悲劇,歌功頌德和情感悲劇都是歷史中不可少的一個點綴體。《紅樓夢》在我看來是一部複雜、高深、抽象的文學鉅作。書中的癡男怨女都在愛情光芒的籠罩下演繹着自己人生的悲和喜。然而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悲劇,只是情感悲劇的方式會過去,可是情感與悲劇卻不會流失,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也有自己的情感悲劇與體驗。轉眼看看我們自己,也許我們也有自己的悲劇歷史可以觀看,也許在發生,也許已經發生,只是我們都沒有完全的看到紅塵中情感悲劇的顆粒的漂移。

縱使黛玉和寶玉生存在了一起,但是也許他們承受不了現實生活考驗的每一天,在不同的歷史角度觀看也有着不同的結局。註定在一起的情感也許是在給予機會給他償還,緣分就是這麼微妙,無論前生前世是誰欠了誰,今生今世是誰來報答誰,情感的衝擊和銘刻都是人生中不可磨滅的烙印。

文中語言的精細、優美、哀怨,讓我們不但體驗了書中人物的淒涼與哀傷,也讓我們體驗到了文中描繪景色的華麗唯美和書中字裏行間的古典美。

曹雪芹把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悲歡離合,自己的愛與恨,融於書中,寄託於他所塑造的一個個人物之中。因爲真,所以能感人,因爲進行了藝術昇華,所以更能感人,千古不衰。“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紅樓夢,飽含着曹雪芹最深,最真摯的感情與感悟,愛與恨,血與淚。紅樓夢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藝術作品,至情至性。作者自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細細讀,用心品,雖說不能全部,但多少總能體會到其中的言與味,愛與淚的。

紅樓夢讀後感11

紅樓夢讀後感之襲人莫輕看作文總之我就是喜歡音樂,想當明星;想起來都覺得美、覺得甜。紅領巾浮動在她的胸前,豔豔的。紅領巾,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名字啊;黑板上老師留下了滿滿的筆跡,扔掉筆,懶散地戴着度數並不高的眼鏡盯着白色的數字遊戲,遊戲的規則太複雜,而我必須要去讀懂。

記得幾年前初讀《紅樓夢》時,對於書中人物,除了我們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襲人了。

這麼說來自己也覺得十分奇怪,而此話叫大家聽了自不免更加稱奇了罷,莫不都要問:讀罷“紅樓”,不仔細記憶“十二釵”中的女子,反而對一個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寶玉之染而犯了呆勁罷?然而當時我確實就是這樣,只是“呆呆”地喜愛襲卿一個。

有些朋友聽說我如此,總是要懷上一種同我辯駁的態度來對我說:“襲人那麼討厭,你還喜歡她,有毛病!”甚至有時還會因爲這事同我爭個面紅耳赤,總之是要我“放棄”襲人、要我同他們一般地去厭惡襲人。但我卻始終“固執己見”,從不曾動搖過分毫,鬧到最後,此事在我與友人們之間也就不了了之。

其實說到朋友們嫌惡襲卿的根本原因,我卻也知道並且理解——那全是由於“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們那時所讀到的.還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紅樓夢》(其時我也尚還不知“石頭”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後面僞續四十回中“高兄”劣筆的“感染”。

說句實話,當我將百廿回通讀過一遭之後,也曾多少對我以前的想法產生了質疑,覺得是否自己從前“看錯” 這“丫頭”了?但由於我實在是愛喜她在先,而且愛得深、喜得切,所以,念頭掙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會襲卿後來的“大轉型”了,只還將她當作心中的最愛。之後的幾年,這等念想一直不改,無論旁人如何嗔謗於她。這或許就是我的“戀到癡處盡包容”罷。

直到後來,我由於受了“紅潮”的影響,也開始自行“鑽研”(不過也就是自娛自樂罷了)起《紅樓夢》,這才逐漸對它有了略深一層的瞭解,得知了它竟還有許多異本、曉得了“程高本”的僞劣之處。如此,我便更加確定了自家先時對於襲卿的看法與“愛戀”,我便更加不再“懼怕”於朋友們的爭駁了。

記得最開始喜歡上襲人,還只是因爲從書中看到她溫柔賢惠、知事通理,處處都從寶玉一面設想,總覺同雙兒(金庸先生《鹿鼎記》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雙兒有過人的地方,便是她對於寶玉的一些“不是”總不會像雙兒那樣過分地去遷就,並非事事都大順其意而行之。

後來,在讀到了附帶“脂硯齋”批語的“石頭”以後,通過那些夾雜在正文字裏行間的小字,我更加深入地瞭解了襲人其女,她在我的眼中、心裏似乎更漸清晰了,我竟好像是曾經同她終日相處過一般。

重讀“石頭”,我因了先前對襲卿的“戀”,對於書中有關她的文字就決意不再輕易放過,總都是反覆讀之再四,包括“脂批”。只覺得此女越讀越能見出她的不平凡處,越“探究”得仔細就越感到她不像個丫鬟,以爲她簡直就該名列“十二釵”中才好,“十二釵”中無她,實在可惜!等到得見“脂批”點醒,被“告知”襲卿該是“十二釵副冊”之首,我才略覺釋懷——想她既出身丫鬟,自不好當真與“十二金釵”並列,但將她列於“副冊”之首,卻也再合適不過,試問舍她其誰?

再想想襲卿於書中的種種行事,套用“脂硯”一話,曰:愛煞!

愛煞,當真令人愛煞也!我只想再跟“批”一句:堪得此女爲伴,夫復何求哉!

若還有不能理解我者,且隨我仔細回憶襲卿種種。

可還記得“楓露茶”與“奶油酥酪”兩節文字,特別是後事,旁個丫頭子對那李嫫嫫擅吃玉兄特爲襲卿所留吃食時的態度如何?而後來襲卿自家卻又是如何從中調停而過的?——她只說雖然愛吃那些,但因早前吃多了鬧肚子,倒是不敢吃了,之後就要寶玉替她剝栗子,就此將事情揭過,恐怕寶玉再像“楓露茶”那回一般,一怒之下摔出什麼東西來驚動賈母。“脂硯”則在此處批曰:通部襲人皆是如此,一絲不錯。足可見,後文之中襲卿性情依舊這等溫柔和順,根本不是“高某人”所“續”那般的“招人嫌惡”!

紅樓夢讀後感12

一百個人讀紅樓夢,就會有一百種理解,這句話真的不錯!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感受!輕輕合上書的最後一頁,心裏酸酸的,它向戀人一樣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感動、欣喜、憤怒、心疼、惋惜??我似乎被它死死地抓住,難以脫身。這就是寶黛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紅樓夢裏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不勝數。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裏要數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雪芹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個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偏偏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歸到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爲首的封建集團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

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翩翩少年;一個聰明絕頂,一個博學多才;一個無意於功名利祿,一個從不說“仕途經濟”的混帳話;她整天爲他哭泣嘆息,他整天爲她牽腸掛肚;她心裏只有他,他心裏只有她——這不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裏,他們的愛情始終被壓抑着。張生還可跳過粉牆去同鶯鶯幽會,杜麗娘還可在夢裏同柳夢梅結成夫妻,寶玉和黛玉最終連這點幸運也沒有。封建道德觀念在貴族之家就是天條,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以及賈家的敗落最終隔斷了他們的緣分。黛玉這個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像一支柔嫩的小草在“風刀霜劍”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寶玉的戀愛過程,始終伴隨着痛苦和煩冤,最終還是一場虛幻,“命運”把他們大大地捉弄了一場。這出和着血淚的戀愛悲劇,不僅使作者爲之“淚盡”,幾百年後的今天,仍是人們談論不盡的話題,感受不完其中的酸甜苦辣!“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爲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我們一邊感慨着寶黛之間愛情的忠貞不渝;一邊痛恨封建社會腐朽敗壞,憤憤不平這寶黛愛情的真正凶手;一邊惋惜這純潔高貴、美麗堅貞但卻是殘缺遺憾的愛情!

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歷的描述,那麼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血淚撒盡的曹雪芹轉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但我們也不要忘了汲取其中留給我們的教訓!社會方面我們暫且拋開不談。在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過程中,無論是戀人、朋友又或者是陌生人,我們都應該以誠相待,相互信任!其實寶黛愛情悲慘結局背後的責任,又怎麼能少得了“缺少信任”這一愛情生存的重要準則呢!

紅樓夢讀後感13

一直以爲,人都有兩個自己,一面是處世中的泰然,一如薛寶釵;一面是孤單下的寂寥,一如林黛玉。在院牆深深的紅樓裏,黛玉是寂寞的;在喧囂浮華的社會裏,我們也是寂寞的。世人都用,‘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來形容黛玉,卻往往忽略了若非因‘心較比干多一竅’,哪來的‘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唯有看遍人世的生死別離,纔會有這麼多的惆悵嘆息。久病而成醫,在這個社會上久了,我們總會變得小心翼翼起來。黛玉初別老父,踏上這條完全陌生的道路,細細思量而來,竟與一入宮門深似海,有着些異曲同工之妙。

初入賈府的黛玉,處處小心,不求平步青雲,但求自己可以過得稍微好一些,面對家中姐妹的示好,黛玉無不謹慎思慮,察言觀色,也就是這個本事、這份細膩心思爲她贏得了一席之地。大戶人家的端茶倒水,都是十分講究的,比起來,黛玉可以說是小家碧玉的人物。對於去外祖母家,黛玉初時是猶豫糾結的,家道中落,父命難爲,去到賈府雖還是半個主子,但總不如在家裏自在。賈府家大業大,一不小心自是泥足深陷,不足以自保。

此時的黛玉,卻是憑着一顆玲瓏心同初見的賈母取得了很好的關係,在賈府上上下下立穩了腳跟。總是在想,後來如果沒有寶釵的出現,黛玉的日子是否會好過很多,最終還是覺得,罷了,黛玉的高傲與堅強,實際上與寶釵是沒有關係的,反而因有寶釵,她們兩個反而更像是一個鏡子的正反面,相互映照,黛玉的形象反而更加清晰起來。

其實,以她的心思未免察覺不到周圍的變化,只是因着那份驕傲的心,不想也不願去爭罷了。這樣的玲瓏心,骨子裏的高傲,若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那麼,誰又能奈何的了她呢?慢慢琢磨而來,黛玉的爭強好勝似乎只有在面對自己的愛情——寶玉的時候,尤爲明顯。在那樣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夫爲天,三綱五常的時代裏,她所在乎的,註定成了泡影,亦成了悲劇。

爲了愛情,放棄婚姻,在那樣一個時代,黛玉的勇氣是值得我們細細回味的。無論外界如何變遷,卻是保持着自己內心深處真摯的情感,用那幾分林妹妹的才情來詮釋一個理想境界裏的黛玉。黛玉用她的玲瓏心將一切鋪展開來,從而表現一個聰穎大氣卻又惹人憐愛的形象。黛玉是孤獨的,在那樣一個“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環境裏,雖說是兩心相許因還淚,但寶玉的存在卻是給這個孤獨的行者一個遙望的寄託。

我們不難發現,在太虛幻境裏那個苦心修行的.絳珠草,在天地之間,一如現世的黛玉一樣孤單寂寞,神瑛侍者便成爲她唯一的期待與守候。對於一個孤獨者來說,那些喧囂與自己格格不入,然一丁點希望卻可以讓自己奮不顧身,乃至飛蛾撲火。許是,愛情本該是沒有顧慮的,因愛而生,因緣而滅。

然,目光迴轉,鏡子的另一面寶釵卻是因爲婚姻,放棄愛情。在那樣一個時代,不是寶釵的錯,只是大環境背景下,人們總不得已爲了些現實的東西而放棄了自己想要的,包括壓抑着內心深處的渴望。記得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但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融合。寶釵的選擇未必就是讓自己不快樂的行爲,也未必就不是自己想要的,小家碧玉有小家碧玉的委屈,大家閨秀有大家閨秀的無奈,如此猜測,無非是莊生曉夢迷蝴蝶罷了,無論鏡子的哪一面,最終的結局非是離散而矣。

關於愛情,關於婚姻,我們想要的,不妨問問自己的心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我想,人的一生總該有那麼一次不顧一切,哪怕是飛蛾撲火。

黛玉的才情和玲瓏心思爲她在偌大的府邸贏得了一席之地。但卻也是因着這份玲瓏,焚詩稿、斷癡情,從此魂遊天外再回不去那個原來的自己。女子聰明是好事,但紅顏薄命,太過聰明的女子註定得不到幸福。其人無罪,懷璧其罪。如果黛玉能夠再糊塗一些,也許會幸福的多。因着玲瓏心,卻是飽嘗了世間冷暖,從而失了自己的愛情,獨留一絲惆悵和嘆息。

黛玉的人生是悲劇的,不僅僅因爲她沒有得到愛情,反而更因爲,她活得太明白,卻是誤了自己,誤了終身。便是還淚斷情緣,從此了無癡念。筆墨瀟湘下的暗影勾勒的更多的是癡癡的等待以及那悲傷後的無奈罷了。

紅樓夢讀後感14

作爲四大名著,紅樓的爭議一直是最大的,爲了研究它,大家甚至成立了紅學會,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麼吸引了大家,什麼使得大家有了這種熱情只爲了研究一本書。但是看完了全書以後,我明白了,原來真的有這種書,讓人慾罷不能啊!

其實書中寫的不外乎就是一個很平常的愛情故事,我喜歡的不能娶,娶了的我不喜歡。但就是這樣平常的故事,曹雪芹硬是寫的這樣非凡。小說裏那麼多人物,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有自己的個性,那麼多人裏竟沒有一個重複的。就衝這點他就值得被人這樣的追捧。小說裏我喜歡的人物太多了,喜歡的情節也太多了,多到自己都說不過來了,比如黛玉葬花,晴雯撕扇子,寶玉捱打等等,每個場景就好像真的發生在我眼前一樣,既真實又讓人難忘。真的很喜歡曹雪芹的文筆。一直都在遺憾爲什麼後四十回的紅樓夢沒有流傳下來,一直不太喜歡高鶚續寫的那個,那不是最初最美的紅樓,不是完整的.。

在曹的筆下,寶黛註定是個悲劇,這在前八十回有着很多暗示,其實黛玉本就不是最適合寶玉的人,不管她怎樣懂得寶玉的想法,不管他們怎麼相愛,他們永遠不會在一起,這不只是因爲家族的反對,更多的是性格使然,因爲他們的性格最終一定會走到這一步,黛玉太脆弱,太敏感,她太容易因爲寶玉而生氣,但是寶玉的性格就是這樣,喜歡和那些小姐丫鬟逗樂啊,說笑啊,這樣的她也許寶玉一時可以接受,可是時間長了,試問哪個男人可以容忍呢?所以他們註定了一定會分開。其實分開也沒有那麼不好,最起碼黛玉活着的時候,他們是相愛的,她也還了欠他的眼淚,可以沒有遺憾了。而在高鶚的筆下,黛玉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太不像我們認識的那個孤芳自賞的她,自卑到了極點的她。所以我說高鶚寫的紅樓沒有表達出曹雪芹真正的意思。 再來說說寶釵吧,這個我不得不佩服的女人,試想一下在那個年代得有多大的氣度才能容忍自己的未婚夫那樣爲了別人付出一切,而且還不嫉妒?最後竟然還會嫁給他。

這就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更難得的是,她還能做到連情敵都說她的好話,這份心計就不是一般人有的。一個人能做到讓一個人滿意很簡單,但要讓所有人都滿意就難了。可是她卻做到了,還做得津津有味,就憑這她也應該得到她想要的。這樣一個奇女子也有遺憾的地方啊,因爲她就算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歡,卻始終沒有贏得寶玉的愛,不管後來寶玉有沒有娶她,她還是有遺憾的啊,林妹妹永遠是他們倆之間的障礙啊!一個女人一生所求不過是“一生,一世,一雙人”罷了,可是她卻沒有得到最該得到的那個人的心,這樣的她即使有了寶二奶奶的名稱又如何呢? 讀完全書,自己一直在想的就是這個問題,到底愛情該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到底該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還是最適合自己的人在一起呢?每個人的答案都不會相同吧,不然不會這麼多年了,這還是個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啊。如果是我呢?我會怎麼辦?我不停的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我覺得其實愛情本就是有些虛無飄渺的東西,而且走到最後都會變成親情,都會變成一種習慣,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找到那個想攜手走一輩子的人,我覺得最美的情詩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吧,那樣的纔是真正的愛情,不管那個人是你愛的還是適合你的,只要你們可以走下去,一直走,是誰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你是幸福的,只要你是開心的,這不就夠了嗎?有些事情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弄的那麼清楚。人要學着讓自己解脫一點,要學着活的瀟灑一點。寶玉要是能想明白這件事也許就不會出家了吧?但這也是假設罷了。遺憾是無法彌補的,就像我們再也看不到曹雪芹的真正版本的紅樓夢一樣,寶玉,黛玉,寶釵也只能這樣遺憾下去了吧?但誰又能說遺憾不是美呢?難道這不是最適合他們的結局嗎?只要我們讀懂了曹雪芹,就會發現這樣的結局已經算是最好的了,也是唯一的了。

這樣的紅樓纔是最美的!才值得我們這樣去愛它!就如一場夢一樣的紅樓就這樣結束了,可是我想它會在我的記憶裏停留很久很久。

紅樓夢讀後感15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夢裏,誰的輕吟?循聲而去,我想要追尋,卻見冷月移牆,浮香暗影,那花下的歌者,不見了蹤影。

我於是黯然,坐下。又有一片柳絮飛落,在我眼前飄蕩,像是詢問。我低下頭,想你。黛玉、黛玉。

黛玉是美的。“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閒靜時如嬌花照月,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曹雪芹定是最鍾愛黛玉的,纔有了花神一般的黛玉。絳珠草爲何物,不知,但若能幻化成此般美人的,恐怕也是絕美的植物。正是這種美,集萬千愛憐於她一身,這美給了她愛,給了她自憐的情思,卻也是因着這美,“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絕美與悲劇往往相生相伴。我們今天說這美往往就懷着一種哀嘆的情感,彷彿若不是這愁,此美便寡淡無味了。

黛玉是孤獨的。先是由她的身世所致——幼年喪母,寄人籬下時父親又去世,她的多愁與孤寂是自然而然的。然而正是在此般伶仃之境下,小小的她就因喪失了至親,蒙受心靈上的創傷。她的老師賈雨村說她“不與凡女子相同”,不語但靜思,才思敏捷。可這樣深深藏匿自己於靜默深處,不正是她受命運傷害的自我防禦嗎?失去了的痛苦叫她多疑,於是她更加孤獨,縱使大觀園內姐妹成羣,長輩們寵愛有加,而她卻只將萬縷情絲深埋心底,旁人一句不慎便觸及痛處;她是那麼渴望着愛,渴望着陪伴。所以縱使對寶釵疑心重重,只經釵大道理一勸,便視爲姐妹,肝膽相照,袒露心扉。雖然在人羣裏她嬉笑玩鬧,卻終究是習慣獨自一人,獨自掃花、獨自吟花,獨自傷痛、獨自落淚。

黛玉是叛逆的。這也正與她的孤獨相連。她的叛逆,在大觀園裏或許是一種乖張;但放在歷史背景下,這便是一種勇敢,一種反抗。她明白寶玉與自己有着相似之處——不願爲世俗所羈、不屑被功名所累。於是她與寶玉的愛情有着精神上互通的'支柱,綿長而沒有決裂的可能;於是寶玉引其爲知己,在寶釵、襲人等勸其瞭解“經濟學”交涉官場時,他憤然地說“林妹妹不曾說過這混賬話!”也正是因此,黛玉的孤獨昇華至一個更加崇高而又永恆的位置——這是在傳統思想裏與歷史決裂的孤獨,這是對封建思想無所不在、肆虐人心的反抗,而這就註定了她的悲劇、她的不遂人意,她的苦淚及她所受的折磨。但卻正是這種叛逆,給了黛玉對立於“病西施”的一面——她的頑強、她的“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執著倔強,她的力量。

黛玉是善良的。這善良裏包含着太多——聰慧,才情,善解人意。她因聰慧而知人冷暖,她因有才而“花草總關情”;她因善解人意而樂於向地位低下者予以真情。於是,她真誠地教苦心學詩的香菱作詩,在寶釵勸香菱“你本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得成個呆子了”時,她卻笑着鼓勵:“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於是她悲吟五美,爲她們讚歌爲她們嘆息;於是她傷懷落紅,爲它們的歸所思慮,苦心護其“還潔去”,不使其“污淖陷溝渠”。難免的,每分善良都伴着十分善感。黛玉的善良有時也更多地出於悲己,轉而將這種自憐轉化爲憐憫他人他物。但這又何妨呢?正是因此,她的善良才顯得更真,更無須造作。

黛玉更是癡情的。她渴望愛,因而遇見了寶玉便傾其所有地去愛。然而她又有什麼呢?無非是生命與血淚。前世便下定的決心,她是爲淚而生的;可這淚便是她生命的源頭啊!日日夜夜的思念,青燈照壁,冷雨敲窗,閨中人的淚不盡,滾滾沾袖漬,一滴一滴可是在燃她的生命啊!於是寶玉的病榻前,她無聲抽泣;於是在寶玉與其他姐妹嬉玩時,她只是獨自飲啜;一次次地,心爲他所傷,淚直流,卻總不變癡心;一遍遍地,病由他而生,卻只有掩門自忍。“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閒拋卻爲誰?”終於一日,淚已盡,生命的源泉亦枯竭。我以心相許,你卻最終棄我而去,錯錯錯!只有在香魂歸天一刻突出一句帶血的悲喚——“寶玉、寶玉,你好……”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黛玉去了,大觀園裏少了一位才女,仙境重歸一位花神。她的淚已還盡,卻引人淚流無數。爲你癡、爲你醉,你的才思,你的癡情,只蓄我滿心話,說不出。夢已醒,唯有長嘆你芳名——黛玉!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