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15篇(優秀)

《紅樓夢》讀後感15篇(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後感15篇(優秀)

《紅樓夢》讀後感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就其中味?”一首千古流傳的詩詞吟誦來,拉開了《紅樓夢》這部千古鉅作的華麗帷幔。——題記

《紅樓夢》,我見過比它架構龐大的,見過比它華麗宏偉的,但是,它卻彷彿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人們去一遍遍品讀一遍遍揣摩。是了,是曹雪芹傾心刻畫的人物形象使這本古典名著魅力無窮。

飄飄灑灑落下漫天花瓣,一個纖小的人影拿着花鋤正進行着她認爲無比神聖卻哀慼的儀式——葬花,那便是林黛玉。黛玉纖弱而敏感,是個癡情悲觀的人兒,先天的身體虛弱造就了她“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的憂鬱氣質。她一直愛戀着寶玉,卻是敢愛不敢說,總是把心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最後爲愛情而死去。

寶玉,一個癡心多情的少年,他平時看似嘻嘻哈哈樂樂呵呵,用情卻是一往情深。他一直喜歡着黛玉,卻中了鳳姐的計策稀裏糊塗地與寶釵成親,最後遁悟空門,隨兩位仙人而去。

還有那嫺靜端莊大方溫婉的.寶釵,狠厲潑辣的王熙鳳,具有叛逆性格的晴雯……一個個人都刻畫得如此生動、性格鮮明,這正是《紅樓夢》最爲精妙之處啊。

這本書不但人物刻畫精妙,那龐大而華麗的架構也令人爲之震撼——《紅樓夢》以寶黛的愛情故事爲主線,細緻地描寫了賈府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這兒到處都是琪花瑤草,金玉遍地,丫鬟小廝到處可見,華麗的佈局看得讀者們眼花繚亂的同時也爲富貴人家的奢華生活深深感嘆,完美地契合了題目,“紅樓夢”啊,華麗的朱樓夢境般的富貴生活啊。

當我們沉浸在書中精妙的詞藻構造之時,是否早已忘卻了書的作者,那位飽經風霜生活潦倒的明代文豪曹雪芹。這樣一個曹雪芹——一個洞悉社會、冷眼看世的人;一個懷着驚天緯地之才卻被黑暗現實埋沒的人,他或許飽嘗世態炎涼,卻擁有滿腔熱血;他或許消極避世,卻又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者!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這不僅是《紅樓夢》的開篇詩,更詮釋了曹雪芹對藝術與愛情的執着追求。“荒唐言”,小說的本身是荒唐的,給人非現實之感,那《好了歌》講的便是這個意思;而作者要寫這部小說的選擇也是荒唐至極的。當時人們認爲小說不過都是些虛浮瑣屑的言論,莊子曾說過:“飾小說以幹縣令,於大達再遠矣。”但曹雪芹還是執着地選擇了藝術,一心去追求着自己的藝術與愛情。

“說道心酸處,荒唐愈可悲。因是同一夢,休笑世人癡”有始便有終,還是一首渺渺虛浮的詩在悠悠迴盪,《紅樓夢》的故事終了,誰解其中味?還有多少味兒可解?只待你去細細品味慢慢琢磨,《紅樓夢》是一部永遠品不盡讀不完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2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世人就是我們,我是一個現代人,也請讓我以我的方式表達對世事的看法。我們活在大千世界從來不易。大人經常說,我們生活的多好啊,那有什麼痛苦,他們這些大人才活得不容易。我們只不過是一羣猴子,一羣動物!我們討厭痛苦,可是,我們是人,我們需要發泄。曹雪芹先生前半生錦衣玉食,又生於書香世家,後半生則過着繩牀瓦竈的生活,不可能不引起曹雪芹先生對世事的感慨,於是,《紅樓夢》便誕生了。

我認爲《紅樓夢》也不過如此而已。世界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紅樓夢》無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在不同的環境(這個環境不是字面意思)中我們有不同的看法與想法。《紅樓夢》中遍地都是這樣的例子,有爲錢的`鳳姐,有爲情的林黛玉,有爲祿的薛寶釵,有爲成仙的賈敬等等。那個時代是河清海晏的康乾盛世,天下太平,人們的追求也不過爾爾。追根究底,人們所追求的就是自己想要的,就像個夢一樣,就是爲了一個利字。

世人並不癡,我們只不過是在做我們認爲正確的事情,所以鳳姐爲了三千銀兩逼死了一對情侶,所以尤三姐“淫”了男人,所以薛寶釵害死了林妹妹……只不過是我們認爲正確罷了,世事無常,索命奪魂。生於幸福之中的我們並不幸福,爲什麼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這沒有理由,I can do anything I want。所以世界才如此混亂,禮儀卻顯得必不可少,禮教只不過是個統治工具,它本身沒有錯誤,是我們強加給它錯誤。封建禮教給我們的啓示是:它不是個好東西。所以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形式上的禮儀,而是思想上的,假若每個人都知道這樣做是錯的並能夠束縛住自己,世事也不會如此無償,再加上一個人能夠理解一下另一個人,這個世界也就不會如此千變萬化。

如此一來,就讓《紅樓夢》成爲歷史吧!世界要發展,因爲人類需要進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所認爲的正確應該符合大多說人的想法,我們的想法是生活靜好幸福,而這依賴社會的發展成度,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服務於社會,我應該無時無刻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任何事物都有其優缺點,笑納優缺,努力進步,包容他人。

不要覺得改變社會很可怕,社會由我們組成,它應該屬於我們,否則紅樓夢將會繼續在這個世界上演,社會應該進步。

《紅樓夢》讀後感3

初次接觸《紅樓夢》這本書,說實話我的感觸頗多。拋去它的文化底蘊,含義內容和寫作背景,只單單看他半文言的的寫作語言,就會讓我覺得索然無味,再加上本身這種對取材內容並不感興趣,所以在四大名著中,認真看過的'好像也只有《西遊記》而已。若非老師明確留下去品味《紅樓》的作業下來,我想,除了《紅樓》中我所感興趣的詩詞一類,剩下的整篇《紅樓》怕是不會認真的品讀了。但《紅樓》能成爲經典也是有原因的,正如書中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讀過前十回後,在這裏粗略有感。

《紅樓夢》,原名爲《石頭記》。由空空道人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至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爲情僧,改《石頭記》爲《情僧錄》。至吳玉峯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簒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紅樓夢》在開頭直白的介紹了故事的來源。一塊剩下的補天靈石棄在路邊,因緣而遇到的道德一僧一道,由其點化而墜入凡塵歷練,投胎爲賈府公子賈寶玉。甄隱士與攜補天石的僧道二人攀談,隱約間察覺什麼,欲想深究,卻爲南柯一夢。抱女英連在門後逗弄卻遇瘋僧亂語,後因此結交了賈雨村,並覺得此人不凡。賈雨村常來造訪兩遇甄家丫鬟嬌杏在瞧他,便以爲嬌杏對自己有意。再一次酒醉之後,甄隱士得知賈雨村的抱負後,慷慨解囊幫助其進京趕考。後賈雨村不告而別,看燈時又失英蓮,再加上葫蘆廟失火殃及甄家,被迫入住岳父家,遭人冷眼,被一僧一道點化出家。

賈雨村高中後,回鄉尋甄隱士報恩不得,便娶了甄府丫環嬌杏爲妾。不料被參免罷職。家財散盡後經朋友介紹教林如海之女,黛玉。一年之後,賈村雨與舊識聊起金陵賈府,有人報喜,可向林如海求得復職信,要趕赴金陵。黛玉的母親病逝,林如海託付賈雨村護送黛玉去金陵。初入榮府第二天聽聞薛夫人之子薛蟠殺人一案。

人物雖多,出場也看似雜亂。但實際上絲絲緊扣,句句相連。每個人都好像都是故事的主角,雖看似無用,但都默默的推動着情節的發展。比如那一僧一道,提點着衆人,點化甄隱士出家;嬌杏偶然一瞥,卻使賈村雨高中回來無處報恩之時高轎迎娶。筆鋒不急不緩,收放有度;情節緊湊有序,扣人心絃。

《紅樓夢》讀後感4

月暗夜深,星子泛點點微光。遠有大觀園,驀見紅樓影。

——題記

我倚在暗金漆紅木椅上,眼波微動。玻璃桌上平攤着一本書,那書名人人皆知、耳熟能詳。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其中的確飽含辛酸淚,但我不覺得滿紙荒唐。彷彿雲霧繚繞,我感觸極深,沉沉睡去。煙氣倏忽泛黃,漸漸暈成一張泛黃的相片……

黛初醒

初現好像有神力——我於現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來說如一縷風,而不是他們的同類,雖有觸感,卻悄無聲息。

懷望街那頭,墨色石階旁,蕩一湖春水。素衫的清秀少女被侍女攙扶着上了岸。略顯稚嫩的面頰上,竟多了一絲與年紀不相符的、抹不開的愁容。驀然回首,黯淡的雙眸深不見底,像在微微醞釀……

黛玉,誰都不知道,可我知道,你在思念遠去的故鄉……

釵頭鳳

我飄渺着隨在黛玉身後進了大觀園,拜見了衆多姐妹嬸孃,爾後王夫人來了。我從頭到腳細細打量着她,不知心底怎的生成一股厭惡——我不待見她。渾身上下都擺出闊氣的樣子,脂臉上堆起笑容,那副笑容說多假有多假。她拉起黛玉的纖手,抹了一把淚,言語間盡是惋惜,我張了張嘴,無聲地喊道:“黛玉……她……”她還是少接觸爲好。可黛玉畢竟是不諳世事的少女……這之後,王熙鳳一步步露出尖牙利爪,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居然不怕缺德事做多了不會有好下場嗎?那畢竟是好幾只亡魂。

之後的詩社成立,生澀的太極圖詩題,只有你,薛寶釵,端莊持重、淡漠自律,是一朵豔冠羣芳的牡丹,是最典型的封建淑女。我徘徊於大觀園許久,有時會呆呆地望着你讀詩作賦,卻愣是沒讀懂這人。像鏡中花,似水中月,竟猜不透你的心思。直到夜已深,風已靜,花已眠,人不寐。我無心睡去,才探入寶釵心境,卻瞥見那牡丹叢中有一點幽蘭。似如夢初醒……這才明白。

你纔是那個悵望夜空、寂寞腸斷的人。

應嘆息

我在賈府待了有多久?一年,兩年,還是更久?

寶黛的愛情,是我看過朝暮之後,紅顏憔悴的花落人亡。依稀間,也曾看見那白鶴過寒塘的孤影,黛玉葬花時,那殘月之冷清。那瞬息的繁華與一時的'快樂,也驗證了“盛宴必散”的俗語。原應嘆息,這或許是曹雪芹最嘆惘的……

終有一天,我亦離開了。身後是人去樓空的大觀園,曾經的奢華在一夕間灰飛煙滅,白茫茫的大地,不知爲何那麼幹淨。

我如夢初醒,翻閱着書籍,一下子全部看透,全部弄清。

一沓黃紙,幾點青墨,成就的是一場紅樓秋夢。

《紅樓夢》讀後感5

中國上下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淵遠流長的歷史中發光發亮的名著不計其數,但我認爲其中最優秀的作品,當屬於清朝時的《紅樓夢》。因爲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染着他的讀者,使人感動,叫人沉默。

作者曹雪芹,在我看來他一生是悽慘的。少年時父親被革職,全家北遷,生活貧困。後又流落到北京西郊,家徒四壁,愛子重病,卻因無錢醫治而身亡。在這無奈的一生中,他經歷了人生百態,體會到世態炎涼,所以才能寫出這樣不朽的名著。

說到《紅樓夢》,很多人都認爲它是一篇以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愛情糾葛爲主題的悲劇。但在我看來,它其實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作者通過各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各種複雜的社會背景來寫這個看似和平安寧,實則早已暗潮洶涌的賈府,也成就了很多經典文學人物,比如潑辣有心計的鳳姐,老實懦弱的迎春,天真伶俐的晴雯,以及那位可笑的劉姥姥,但讓我最難以忘懷又沉思良久的女子,莫過於黛玉和寶釵了。

薛寶釵,出身於豪門世家,所以具有濃厚的封建意識以及圓滑處事的.爲人。她對寶玉有着朦朧的愛情,所以最終他才願意假扮黛玉嫁給寶玉,從而導致林黛玉死亡。當她在遊玩時無意撞見兩個丫頭在密談時,她爲了脫身,居然可以把問題全部丟給黛玉,足見她的心計和城府。她勸寶玉去博取功名利祿,學習應酬世務以便飛黃騰達,可是寶玉一向是厭惡那些官場腐敗之人,自然不悅,這其中也可以看出她與寶玉在思想上的分歧,所以她註定了不可能成爲保育思想上的共鳴者。但是她的才幹、能力以及出生都是最適合當寶玉妻子的人,而且賈薛聯姻也可進一步擴大賈家勢力。所以賈府的人爲了自身利益,用一記偷樑換柱讓寶釵嫁給了寶玉。

相比薛寶釵,黛玉的家世就略顯清寒了。她出身於書香世家,早期喪母,隨後父親也身亡,寄居在賈府中,所以她有着極強的自尊心。她的性格與寶釵截然不同,她不會刻意討好別人,不懂世故,她孤高自許,多愁善感,當她聽到寶玉要娶寶釵時,氣急攻心,最後身亡。但她和寶玉都是一樣的,都是那個時代的背叛者,有這思想上的共鳴。但由於時代的侷限,以及賈府人的自私,致使他們的愛情以悲劇收場。

在這兩個女子身上也可以看出一個道理,人的性格會決定她一生的結局。寶釵能幹,她成爲寶玉的妻子,黛玉清高,成爲了寶玉的戀人。如果將角色互換一下,那三個人都不會幸福的。

《紅樓夢》讀後感6

最終把四大名著又認真的看了一遍,此刻我最終懂得人們爲什麼把紅樓評爲公認的四大名著之首了。在藝術成就上,紅樓能夠說當之無愧。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細膩,不論是人物性格的刻畫,還是故事情節,抑或是語言,一些大場面的描述。等等。

再者,它是一部關於女子的書。其男一號賈寶玉也是帶走十足的女子特質:看男人爲泥,污濁不堪。女子爲水,乾淨,清新。不愛功名利祿,不愛齊家治國,不愛戎馬天涯,不愛定國安邦。惟願長居紅樓,相伴知己紅顏。這就是他的烏托邦式的夢想,他想的是與自我的一幫發小一向相伴,地久天長,此生不渝。直到迎春、探春相繼出閣,晴雯、黛玉相繼仙去,他終看破紅塵,了卻凡心,皈依三寶。黛玉和寶釵算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吧。

先說黛玉,才高不讓鬚眉,但知葬花玩味,木石前盟雖天定,不想金玉相配,可恨天公不作美。一朝香魂散,耿耿癡心有誰憐。本是寄人籬下,幸得知己如玉。她是個有個性的人,因爲自我的個性得與寶玉“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最終也是爲自我的個性所累,賈母認爲她性格乖覺,不如寶釵知書達禮,更適合做未來大觀園的女主人。最終含恨而終,淚盡而亡。寶釵其實是可憐的,上知孝悌,下曉禮儀。

理家不輸衆兒男,終是良母賢妻。誰想金錯配玉,無奈空披嫁衣。孤影幢幢,長夜寂寂,誰可倚?她自我對寶玉並沒有那種海枯石爛,天荒地老之情,無奈被作爲爲寶玉沖喜的人,寶玉出家後,只得空房獨守,紅燭獨依,以淚洗面。還好有寶玉的遺腹子,她最終仍是古代良母賢妻的典範。

一曲紅樓,其實是大觀園的衰落史。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麼大一個大觀園,從外面來打倒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敗壞總是從裏面開始的,從子孫們的吃喝玩樂,賭錢吃酒開始的。從上到下,真正務正業的沒有幾個,並且還極度奢侈,元春省親的時候索性直接建了一座省親別院,幾次重大的葬禮都是極盡華貴,從老太太而始大家整天做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宴飲遊園。結果導致日益虧空入不敷出,最終抄家時問題就開始浮現了。

還有大關於表面平靜,其實內部矛盾重重,嫡出和庶出的矛盾,丫鬟和主子的矛盾,丫鬟和老婆子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都爲大觀園的'衰落起到了負面的效果。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能打敗你自我的僅有你自我,只要自我不亂,別人很難打敗你的。紅樓還是一部很百科全書式的書籍。它對當時的喪葬制度、皇家省親禮儀、藥方、算命等風俗都有十分詳盡的描述,能夠從多方面反應當時的社會。

紅樓給我的感觸遠遠難以用幾百言來完全表達,待風清月高時,臨風而坐,願得與幾知己細細玩味。

《紅樓夢》讀後感7

假期,我讀了《紅樓夢》一書。翻開書,當“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這一副對聯映入眼簾時,我不由得被深深吸引住了,看完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

《紅樓夢》裏的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寫得感情豐富、純潔無瑕,超過了一般人的感情描寫,長長的人物描寫讓我一點也不感到厭倦,好像被一種魔力所吸引,不能自拔。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薛寶釵”,她天資聰慧、博學瀏覽,跟林黛玉比起來,雖然林黛玉也很聰明,但她沒有薛寶釵寬厚、大度。林黛玉一生氣就會使“小性子”,還經常譏笑、戒備薛寶釵,但薛寶釵一點也不在乎,在林黛玉生病的時候,還帶藥給她,表現的很有教養。薛寶釵的優秀品質,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

《紅樓夢》這本書裏有許許多多的.好詩,每一首詩都非常動聽,非常有吸引力:

無天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干年。此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做奇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春夢隨雲散,飛花逐水流。寄言衆兒女,何必覓閒愁。

《紅樓夢》講訴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林黛玉本是天上的仙草,而賈寶玉是天上澆灌她的使者,爲了報答賈寶玉的灌溉之恩,於是林黛玉跟隨賈寶玉也投胎人間。賈寶玉一出生,口中就含着一顆晶瑩剔透的“寶玉”,但從小就喜歡女孩的東西,說話也非常奇怪,這時林黛玉來了,他們一見面,就覺得非常面熟,玩得非常開心。林黛玉聰明伶俐、非常乖巧,可就是心眼太小,總是因爲一點小事就和賈寶玉鬧矛盾、使性子,讓大家都很不開心。

有一次,薛寶釵過生日,因爲她非常有才華又寬宏大量,賈母非常喜歡她。於是,薛寶釵的生日會就比林黛玉的要熱鬧、要好,林黛玉就很不高興,薛寶釵呢,一點也不在乎,選戲的時候照樣體貼地選了賈母喜歡的戲,這讓賈母更加喜歡她。

因爲林黛玉和賈寶玉經常在一起,又看了《西廂記》,他們非常希望能像書中人物那樣,可以天天在一起看書、寫詩。隨着他們漸漸長大,賈寶玉該結婚了,由於賈母非常喜歡薛寶釵,就想讓賈寶玉和她結婚,可又怕賈寶玉不同意,左右爲難。王熙鳳就想出了一個主意,讓薛寶釵假扮林黛玉做新娘,嫁給賈寶玉,正歡天喜地的賈寶玉一看,不是林妹妹,於是就大哭起來。林黛玉聽說賈寶玉結婚了,可新娘不是自己,傷心欲絕,吐血身亡了。賈母也從那天起,一病不起,最後也死去了。不久,家也被抄了,整個家就此滅亡了。

看完這本書,我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小性子的人不可能幹成大事,如果林黛玉可以像薛寶釵那樣寬宏大量,不那麼老使性子,說不定她和賈寶玉就可以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了!

《紅樓夢》讀後感8

近日讀完《紅樓夢》,才明白到其妙處所在。

《紅夢樓》以賈、史、王、四大家族爲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的鬥爭爲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爲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爲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了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 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爲中心圖畫,機其真實地,生動的描寫了十八世紀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回味,鑑賞。

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歌,歌賦,音樂等各類的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毛,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脫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養出來的。從而是她在十二金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的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賬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的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他寫的“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蘊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一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爲“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了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的研究,有法國評論家陳贊說:“曹雪芹具有普魯西特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是一本韻味悠然的書,是一本讓人懂得不斷反思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9

花了四十小時看完。從第八十一回到九十回這十章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文筆和其他的章節風格迥異,但第九十回後貌似又變得正常了點。近代很多學者專家認爲,紅樓夢最後四十回並非高鶚所續,他只是參與了整理而已。但最後四十回寫的不盡人意大多數讀者都把矛頭指向高鶚,罵他的”續寫”是狗尾續貂,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張愛玲,甚至”附骨之疽”,”死有餘辜”這類字眼都用上了……

特地去看了老版紅樓夢電視劇的結局,對比本書的結局,我覺得電視劇的.結局更好。被抄家後,賈府便死的死,抓的抓,賣的賣:王熙鳳病逝於囚牢中,死後被草蓆裹屍拖去葬於荒郊野外;寶玉被賈芸救出牢獄,提着當年黛玉送的琉璃燈,碰到被賣作娼妓的史湘雲,當載着湘雲的船要駛離岸邊時,她撕心裂肺喊:二哥哥救救我,但寶玉除了痛哭流涕之外卻也無能爲力。惜春出了家,鳳姐之女巧兒也被賣於青樓,幸得劉姥姥傾家蕩產纔將她救出。最後琉璃燈碎,寶玉目送押着忘恩負義之人賈雨村的隊伍消失於茫茫雪地,經歷這些大起大落的他才了悟”樂極悲生,人非物換,到頭一夢,萬境歸空”,隨後遁入空門。至此,每人都有了各自的結局。最後一幕雪地上的人漸漸消失的戲,真是點睛之筆!真將這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點得透徹了。

而本書的結局似乎太過平淡:賈府被抄家,後又被特赦;寶玉因癩頭和尚還玉後,纔看破紅塵跟了和尚一去不返;王熙鳳在家中病逝;湘雲覓得如意郎君卻不久便守活寡……雖說大多數人物命運都以悲劇收場,但總感覺差點火候,沒有大起大落讓人徹悟之感。

紅樓夢包羅萬象,被稱作中國封建時代的百科全書。從詩詞歌賦到民間習俗,從建築工程到醫療用藥,以及食物,服飾,禮儀等等事無鉅細,囊括無遺,給歷史研究貢獻了不少寶貴的參考資料。作品本身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看現在不論哪一部製作精良的古裝影視作品,或多或少都有紅樓夢的影子。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紅樓夢,在中華文化遺產上該是多麼大的一個損失!

很多人認爲沒有曹雪芹寫結局的紅樓夢是一大遺憾。我倒覺得未必,曹公自言:事若求全何所樂。如同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因爲斷臂,美卻得到昇華。紅樓夢未完,卻給後人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所以有時啊,缺憾,倒不失爲另一種美、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紅樓夢》讀後感10

入夏的夜,迎着暖暖的風,靜靜讀着這喧譁之後的寧靜。想寫些什麼度過這漫漫長夜,在落筆的一剎那,發現紙是如此的潔白,純潔得讓我想到她。又一次,我捧起了這千年不朽的鉅著——《紅樓夢》。夢中,我邁着緩慢但不輕盈的步伐,踱在大觀園。

一身素服,一抹淡妝,一條絲帕,僅此而已。亭亭玉立,一個水做的女人。“儂今葬花人癡笑,他年葬花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你默默吟着,伴着淌不完的淚水和淌不完的心事。黛玉,你爲何而愁,是寄人離下的無奈使你彷徨麼?你冷眼看着身前的千百人,卻感受不到寶玉在背後看你。

在紅樓,醉一場,夢一場,痛一場。黛玉,你把淚水熬成刻骨銘心的海,最後把自己淹沒。多少次,我爲你而痛心,但是我願意讀你,讀懂你。獨自一人,身衣曳地,低迴,在幽靜深長的小路,隨你的,只有過季的花瓣,你的心事,只有塘裏的魚能懂。無數次,你用花鋤掩埋幽怨,心卻一沉再沉,用落葉堆葬你失落的靈魂,杜宇聲斷千里之外。狠下心來,焚燒千篇詩稿,有個人是否淚眼無處。黛玉,我好想告訴你,你是多麼的才華橫溢,可你總是孤獨無助,無奈的`淚水時常把我融化。

“都道是金玉良緣,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一首悽悽慘慘的愛情詩,寫盡了辛酸,寫盡了無奈,這對有情人,或許,註定無法常相廝守;或許,註定無法成爲眷屬。紅樓上聲蕭依舊,卻事散繽紛,終歸一杯丘土。我嘆,世上海誓山盟的多,天荒地老的少;我哀,天下情緣未了的多,生生世世的少;我吟,紅樓夢裏夢紅樓,千古情結幾時解。

昌盛一時的賈家,最後化爲一片廢墟,只有陣陣嘆息。爲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是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人去樓空,時過境遷,奈何,怎一個“愁”字了得。

昨夜紅樓入夢中,多少往事回憶心頭,今晨醒來夢已遠,留下滿杯紅樓夢。

紅樓啊紅樓,爲何濃妝掩不住你的輕愁;紅樓啊紅樓,你的輕愁是否因爲人們將你遺漏。

擁着讓我憂讓我喜的紅樓一夢,我將滿腔熱血與狂躁的情感靜靜流瀉,涌透到每一頁之中,讀她的一夜潔白。

《紅樓夢》讀後感11

餘家中嘗早購此書,惜中學時未嘗翻閱,頗感慚愧,藉此疫期居家之時,方乃讀畢。世都道其爲古典小說巔峯,若再添一則,簡直可謂白話小說經典,並下啓現當代之諸文學。《紅樓夢》自問世以來,已成專門之學問,即“紅學”也,研究著作不可勝數,故筆者只可略談讀後感而已,待日後參看紅學專著論文等再回顧亦不遲。

其一,小說主人公賈寶玉,真乃當時一大新式人物,衆人都雲其癡,然而誰皆其味,便是那封建社會豈能容寶玉之思想?寶玉之人,能發現女性之高貴,不僅是男女平等觀了,更把數千年遭壓迫之女性提升至一新高度,尤其是其中青年女性,最是作者着重描寫之人物。而寶玉思想迥異,則是站在當時世人觀點來看的,斷然與社會正統思想不符,餘則猜測,作者因此安排通靈寶玉之情節,藉着佛道輪迴,教寶玉降生人間,經歷這番辛苦,洞悉百態,轉告世人,控訴封建荼毒,不可不謂委婉之至。

其二,書中以敘述女性人物爲主,雜以男性爲輔,而男性之拙劣,實在不堪,女性多悲劇,實在令人惋惜,所謂“千紅一窟”、“萬豔同杯”是也,所謂“金陵十二釵”正副冊亦是也。真個是一出悲劇與頌歌並奏之曲,令人哀婉悽絕、唏噓不已。

其三,書中大背景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史,其中賈家是正面敘述,其餘三家是草蛇灰線、側面伏筆;書中主線應該是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之姻緣,而寶玉、黛玉之愛情是主要情節,薛寶釵後來居上,遂釀成愛情悲劇,愈加升華主旨。

其四,大觀園是爲全書主要場地,擴之則寧榮二院,爲全劇人物之主要活動場合,大觀園者,實乃書中女性人物最後之自由天地,無論丫鬟、姑娘、太太,無不和諧靜好(例如海棠詩社、聚會酒令之事,尤爲熱鬧)。然而一切美好,皆被現實湮沒,姊妹出閣,親戚分散,直至家道中落,園中荒蕪,更無人過問。

其五,《紅樓夢》之版本問題,聞脂硯齋評點本甚好,願得而觀之。另有後四十回之真僞問題,自胡適一派辯僞,疑其爲高鶚續寫,或非高鶚續,總之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確有出入,前後水準不一,難以考覈,衆莫衷一是,還俟學者證之。

此外,都道其爲封建社會之百科全書,餘則知識短淺,未能觸其皮毛,書中典章制度、婚禮服喪、器物醫藥、風俗人情等,皆說不盡、道不完,故還需多多參看前輩之研究,以解讀者之困頓。

《紅樓夢》讀後感12

這本書我一共讀了三遍,第一遍我並沒有讀懂,第二遍我似乎淡淡的體會到這本身一層的意蘊,第三遍我花了幾倍的時間去細細品味。當我鄭重的翻過了《紅樓夢》的最後一頁,淚水在不經意間潮溼地劃過我的臉頰······曹雪芹刻畫了很多鮮明的人物:鳳姐兒、晴雯、襲人、平兒、尤二姐、尤三姐······

而今天我只談三個人: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

賈寶玉:作爲榮國府嫡派子孫,他出身不凡,又聰明靈秀,是賈氏家族寄予衆望的繼承人,但是他的思想性格卻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不通世務伯讀文章,有可貴而不可多得的對封建正統思想的不滿和反抗精神。

林黛玉:兩彎似顰非顰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姣襲一身之病;閒靜如姣花照水;形動如弱柳扶風一幅古代病態美人圖躍然紙上。她性情孤高,胸懷狹窄,才情之高,是十二金釵之冠。

薛寶釵:生的臉若銀盆,眼若水杏,脣不點而丹,眉下畫而橫翠,肌膚也豐澤而白皙,性情溫和而貞靜,行爲豁達大度,處事隨分安時,才情之高,也只有她能與黛玉匹敵,有一把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只有揀有玉的方可配。正因一塊玉,一塊金鎖,一句“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可惜了三個絕世佳子。

落得:黛玉和寶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被賈母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了寶釵爲妻,但因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加上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真愛林黛玉,婚後不久即出家當了和尚,留寶釵獨守空閨,抱恨終生。四個大家府也已落魄的妻離子散。

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讓我聯想到當時的'社會背景:歸罪官僚大地主階級的腐敗、虛僞、殘酷、暴虐和深刻的社會矛盾,反應了當時新生的社會經濟關係的萌芽和新興的市民社會力量追求民主和個性解放的生活而又找不到出路的痛苦。只是可憐了黛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真是“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自卑、自尊、自憐的林黛玉啊······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紅樓夢》讀後感13

中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有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是國內至今最有影響力的文學鉅作,我仔細閱讀一番後,果然名不虛傳。

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爲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兩個貴族青年男女的愛情爲主線,展現了當時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和封建制度下人物的悲慘命運。全書以賈府爲中心,描寫了上至朝廷下至市井的人情世故和社會風俗,並運用了相當多的篇幅描寫貴族青少年的日常生活、遊戲、讀書與社交,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一部《紅樓夢》,也是當時社會的真實縮影。看似繁花着錦烈火烹油的賈府,實則矛盾重重:家族統治者和叛逆青年之間的矛盾,主僕之間的矛盾,上層奴僕和下層奴僕之間的矛盾,統治者間不同派系的矛盾,嫡庶之間的矛盾……在全書中,賈寶玉捱打和抄檢大觀園是全書中所有矛盾的集中爆發點。

《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薛寶釵藏愚守拙,王熙鳳機關算盡,李紈如“死灰槁木”一般,迎春是“有氣的死人”,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每個人物都深入人心,令人回味。而這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

賈寶玉銜玉而生,聰明靈秀,是賈家寄予厚望的人物。他的思想叛逆而前衛。在他心中,人與人都是平等的,人只有善惡美醜之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蔑視假道學的夫子,不相信男尊女卑。他愛惜女孩子,認爲女兒家都是水做的骨肉,清新可人,是鍾靈毓秀所在。後來,賈府遭遇了一系列變故,歷經革職抄家,祖母和元春逝世,迎春受虐致死,探春遠嫁,妙玉遭劫……特別是被偷樑換柱與寶釵結婚致使黛玉魂歸離恨天,使賈寶玉遭到了極大的精神重創。生離死別,物是人非,世態炎涼,人間冷暖,使他恍如身處水中月鏡中花,時而癲狂,時而癡呆,時而清醒異常。在頓悟了一切後,賈寶玉最終“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懸崖撒手”而去。

林黛玉同樣是一個優美的.女性。她楚楚可憐,多才多藝,多愁善感,充滿詩情畫意。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她敏感小性,不懂人情世故。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做最真實的自我。她執着於愛情,卻又壓抑着自己。在封建社會傳統道德的打壓下,賈寶玉娶了端莊大方的薛寶釵,成就了“金玉良緣”。而她卻苦戀無果,最終淚盡而逝。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隨着一紙抄家皇令的下達,赫赫揚揚的百年榮寧二府頃刻間大廈將傾。那些如水般清純的女性也慘遭厄運。黛玉淚盡而逝,寶釵獨守空房,惜春落髮爲尼……真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合上書頁,書香猶在手中。走進紅樓,感知一曲悲歌一段夢。

《紅樓夢》讀後感14

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時間完整的讀完了一本《紅樓夢》。心裏卻難過到了極點,黛玉的那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也一直在我耳邊迴盪。紅樓女兒悲慘的下場,令我感嘆到嘆息不已,而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驚天之變更讓我沉思許久!

想當初,寧榮二府繁華至極,不說別的,單是那一座大觀園,就極盡奢華,正如劉姥姥說的“比畫裏畫的還美”,可最後呢?大觀園變成了衰草枯場,而曾經居住這裏面那些美好的人物,也是死的死,走的走,一片淒涼。

他們之所以導致這樣的結果,是因爲無止境的貪婪和慾望;是因爲過度追求金錢與權勢;是因爲妄想不勞而獲;是因爲那吃人的封建禮制。若不是這些,大觀園還是一座繁花似錦的世外桃源!

想一想那些可愛的女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沉穩乖巧的薛寶釵、精明能幹的王熙鳳、溫柔善良的迎春、志氣清高的探春、孤僻冷傲的惜春、寬宏豁達的湘雲……

每一個都那麼的冰雪聰明,例如:“天上掉下來個林妹妹”,每當看到關於黛玉的情景,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這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令我產生了無限的憐愛。無論是離愁別恨,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默然淚下。這個敏感細膩的女孩,或許她真是那株美麗的'絳珠仙草,來到世間只爲“還淚”吧。

就像寶玉說的“這些女兒都是誰做的”,可到頭來,黛玉淚盡而亡,寶釵獨守空房,迎春受虐致死,探春遠嫁他鄉,惜春遁入空門,湘雲不知所歸……這其中的辛酸和悲哀,有誰能懂得,有誰能理解?

而書中的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同樣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通靈寶玉的化身,清靈、純潔,他不喜歡讀書,因爲他不想考取功名,不想混跡於污濁的官場;他口無遮攔,因爲他不願意爲封建禮數所束縛。寶玉於大觀園中衆姐妹的關係都很好,因爲他懂得這些女孩的內心,能看到她們水一樣清澈的心靈,但到後來,她們一個個離他而去……

我已經不再把《紅樓夢》看成是一部普通的小說了,它更像是一部厚重的歷史,寫滿了人間悲歡離合、社會百態。都說《紅樓夢》所展現的是將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的悲劇,但無論如何,這曲紅樓悲歌,仍舊讓我感嘆,讓我不忍,讓我深思!

這本書是原著的精編版,章回經典,脈絡清晰,是親少年讀者領略《紅樓夢》藝術魅力的最佳版本。值得一提的是還在書中增加了名師導讀,名師解析,好詞好句,寫作借鑑延伸,以供讀者回味和借鑑,深刻領悟作品內涵,書中感人的情節,生動的人物配以精彩的場景美繪圖。三春盡去,牡丹免不了凋零的命運,但其絕世芳華卻成了永不抹去的經典,值得我們品味與回味!

《紅樓夢》讀後感15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近年來“紅學熱”風頭漸盛,對於《紅樓》評說,百家爭鳴,衆說紛紜,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讀《紅樓夢》,心中亦是感慨良多。

《紅樓夢》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爲背景展開,表面上看去是講榮寧二府一大家子的鶯鶯燕燕,吟詩作對、筵席應酬,觥籌交錯的奢靡日常,深入挖掘便可見此乃一個家族的衰敗史。一切的一切,皆是在封建制度這個背景板下逐漸被荼毒侵蝕掉的。其中亦有風流,以賈寶玉,林黛玉二人愛情爲中心的愛情悲劇爲中心貫穿始終,這既是二人的悲劇,也是家族的悲劇,亦是整個社會的悲劇。我於紅樓概況,止言於此。

爭什麼,樂什麼,哭什麼,痛什麼,掙扎什麼,又放不下什麼。眼觀盡世間滄桑,心味人世淒涼。《紅樓夢》中哪個人物的命運不是如此?這其中我最欣賞黛玉。一爲其美,二爲其才。甫一出場,便是如衆星捧月般的存在。“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不張揚,不明豔,雖嬌弱,卻自有三分韻味。然,再貌美也抵不過寄人籬下的可憐身份。這讓她骨子裏的愁更進一步有了安放之處。便如那一首《葬花吟》,作者哽咽,聽者動容。“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說不盡的愁緒,抹不幹的淚痕。“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她寄人籬下又何嘗不是如此。“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字字泣血,句句剜心,人們在驚歎其才的同時,想到其身世,也不由得平添幾分傷感。也難怪寶玉聽後“一時癡了,悲不自勝”。

讀過《紅樓夢》的讀者,對王熙鳳的看法大都是兩面三刀,心狠手辣的`角色。但我卻不這麼認爲。她爲人潑辣這的確不假,但她的乾脆利落、處事幹練,即便是男兒也不遑多讓。秦可卿去世後的一干事情都是王熙鳳一手操辦,絲毫沒有女兒家的扭扭捏捏。再如後來賈璉後來納了尤二姐,她卻沒有直接上門,軟刀子殺人,最後逼得尤二姐吞金自盡。雖然她不是什麼大善之人,卻也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倘若不是有她這個“女強人”撐着,榮寧二府恐怕是衰敗的要更早。說實話,我更欣賞她身上的男兒氣概,大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勢頭,最後落得個病死的下場,既讓人出了一口氣,又不無可悲。想那恍若神妃仙子的人兒,卻病的只剩一具枯骨,這大概,便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

席慕蓉曾寫道:“我們都是戲子,在別人的故事裏流着自己的眼淚。”看《紅樓夢》的故事,感同身受,喜他人之喜,悲他人之悲。“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可嘆,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