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讀後感優選15篇

紅樓夢讀後感1

今天繼續我的紅樓夢之旅。

黛玉孤身來到賈府,寄人籬下,寶釵卻是“帶薪作客”,再說母親健在,日子當然比黛玉好過多了。一個人不管長到哪個年齡段,母親——母愛,都是精神糧食!黛玉雖有賈母疼愛,畢竟隔了一輩,再說了,賈母要管的事情不少,因此,與寶玉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寶玉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柱,在意寶玉對自己的態度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寶玉“在孩提之間……視姐妹弟兄皆出一意,並無親疏遠近之別”,從上到下的人都當他是寶貝,他當然不覺有別啊!因與黛玉“既熟慣,更覺親密;既親密,則……”

聯想我們現實中也一樣,剛認識時,彼此客氣,容易處些,後來慣熟了,卻老是吵架,甚至有人發出“情到深處人孤獨”之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榮、寧府女眷們賞花喝酒,是家常便飯,“並無別樣新文趣事可記”,真是好日子!

劉心武在電視講《紅》時,特別點到“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之人……乃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以前看書時都沒在意這句話,若不是聽了課,實在是看不出這句話的特別之處。

寶玉不喜讀書,見了勸人勤學苦練的畫《燃藜圖》心中不快尚情有可原,小孩子大多不喜讀書,怎麼看了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轉身就走?可見,此時的寶玉,未開化,對人情世故不感興趣。

紅樓夢讀後感2

讀紅樓夢的時候,總會有許多的感慨。

這裏的第二十回,在一開篇中寶玉與黛玉正說着話,寶釵來了,三人就寶玉不識“綠蠟”典故相互取笑。後又有寶玉的奶嬤嬤罵襲人,寶玉在這時護着襲人,看到這裏的時候我覺得能看到賈府的弊端,李嬤嬤只是一個奴才,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中,主僕等級分明,可是她的種種做法卻有“奴大欺主”之嫌,在其他回中對賈府奴才的描寫中不難看出,賈府的奴才借賈府的.勢在府外胡作非爲,仗勢欺人。賈府從主子到奴才都是毫無規矩可言,衰敗是必然的。在寶玉護襲人的過程中,鳳姐出現帶走了李嬤嬤,雖然鳳姐平時做事狠辣,但是不得不說她處理事情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後來鳳姐的下場慘淡,雖然是她自作自受,但不乏賈府衆人的推潑助瀾。王夫人表面和善,其實我覺得她比之鳳姐更狠毒,把鳳姐推到臺前,一應得罪人的事都是鳳姐在做,她自己躲在背後,努力得到好名聲。在這一回中晴雯也出現,幾句話就體現出她的直爽個性,但最後的下場依舊慘淡。在這裏有部分描寫襲人的,乍一看覺得她是個和氣人。但我覺得她也不過是僞善罷了,晴雯最終被王夫人趕出賈府乃至死亡,其中就有襲人的推潑助瀾。她的一些言行表面看是爲寶玉,其實也是在爲她自己的地位做出努力,古代女子生活不如意,對她的行爲我不想多做批判。在這一回中還寫到賈環,嫡庶分明的古代,賈環因爲王夫人的放縱,賈政的不重視,以及趙姨娘的無知,變得膽小,無知。

在最後寶黛二人的一番話,寶玉對黛玉說看重黛玉,寶釵比不上黛玉,看着好像是重黛玉,其實不過是在加速黛玉的死亡,綜合下來我不喜歡寶玉這個人,做人毫無擔當,被保護的太過了。

紅樓夢讀後感3

一本《紅樓夢》,我讀了很多遍,它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首,它也是中國十八世紀的百科全書,它更是歷史的一面鏡子。

曹雪芹用差不多一生的時間來寫作這本書,雖然書中的有些內容我還似懂非懂,但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卻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紅樓夢》裏寫了許多人物,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個主要人物。

賈府的人都知道寶玉喜歡黛玉,而賈母和王夫人卻將寶釵嫁與寶玉。林黛玉含恨寫下了:“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樣的詩句。

賈母和王夫人活生生拆散了一對鴛鴦,黛玉爲賈寶玉哭盡了一生的眼淚,最後還葬送了美麗無辜的生命。真是太可惜了!

讀完這本書,我還禁不住感慨,賈府一個曾經那麼輝煌的家族,到最後竟衰敗得如此淒涼。是什麼原因能讓一個大家族敗落呢?應當是當時封建的社會制度,那些曾經無憂無慮的人,他們大多都有着悲慘的結局,那是整個社會的悲劇。

《紅樓夢》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幾本書卷,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合上書的一剎那,我除了唏噓書中人物的悲慘結局,也聯想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生長在新的時代裏,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要心懷一顆感恩之心,現在安定幸福的生活都是來之不易的。更要珍惜現在的好時光,爲了更好的明天而努力學習!

紅樓夢讀後感4

乳白的燈光下,我段坐在桌旁,翻開《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

《紅樓夢》這本書永遠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息,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黛玉的葬花吟,寶玉的種菊, 湘雲的如夢令 ,寶釵的臨江仙……都讓我感觸至深。它探索到人物靈魂的深處,描寫了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不同的典型。《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

它以寶黛愛情爲線索,以四大家族的興衰爲背景,它是十八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大觀園是這個封閉王國的縮影。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公簡直就是順水推舟,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是那麼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是那麼純潔,纖塵不染。

在我國文學史上,還沒有一部作品能把愛情的悲劇寫得像《紅樓夢》那樣富有激動人心的力量;也沒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樣把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從而對封建社會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現在才發現,看完《紅樓夢》最大的感覺不是空虛,也不是茫然,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靜,心的平靜。這才深刻體會"心如止水"的感覺。

紅樓夢讀後感5

四大名著,深邃而又神祕,這個寒假,我解讀了最難解讀的一本奇書——《紅樓夢》。

紅樓夢主要講了封建社會裏,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富到衰的全過程,刻畫了種種對封建社會的憎恨與無奈,在封建社會裏,事實都用權力說話,無人相信法律對於他們來說是公平公正的。

這本奇書看一遍甚難懂得,只有仔細琢磨,才能懂得其中的含義。那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靈魂,佭珠仙草爲了報答神瑛侍者——賈寶玉對他的灌溉,化作林黛玉淚灑紅塵。前面一段的太虛幻境,別有一番韻味。說是紅樓夢,其實本意就是石頭記,那塊女媧補天留下的通靈石,造成了一場未完待續,永遠無法結束的夢境。

最然我憎恨而又同情的便是王熙鳳,他害死尤二姐,心狠手辣地逼迫了多少無辜的人。很多人認爲他是一個性格潑辣,十分惡毒的人,但是我認爲,在這樣昏庸無能的社會,她無心無力,爲了生存,爲了自我利益,他不得不這樣做,這一切,都是自找的。

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就像一盤碎渣,賈母覺得林黛玉身子弱,又看到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不覺同意了寶釵做寶奶奶的位置。而林黛玉,則因疑心和嫉妒身亡。一個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一個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兒。如何攀比?黛玉對寶玉來說,只有憐愛。透過寶玉的眼睛,這位“豐年好,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千金小姐美中有自然,她那雪白一般的酥臂,肌膚潤澤,彷彿“一池出芙蓉”,不覺動了羨慕之心。林黛玉,這朵病態的紅玫瑰,如果在一起,紅玫瑰就會凋謝。薛寶釵,則是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的是白玫瑰,在賈寶玉心中永遠取代了這個位置。

紅樓夢讀後感6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屹立在我國古代小說巔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嫺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拂柳。“這首歌似乎還縈繞耳畔!

《紅樓夢》講述的是因皇親而榮華富貴的賈府逐漸走向沒落,最後因家庭成員獲罪被抄家,終於繁華成空的悲劇故事。《紅樓夢》裏,有精明潑辣、圓滑狠毒的王熙鳳,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貪玩厭學的賈寶玉……我覺得最有趣的`當數心地善良、老於世故的劉姥姥。劉姥姥二進賈府時,爲了取悅賈母,在宴席上故意出醜,鼓着腮幫子幽默地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頭老母豬,不擡頭!“哄得衆人哈哈大笑,我也跟着笑。

《紅樓夢》中最令人悲傷的情景莫過於黛玉葬花和焚稿。

當讀到《葬花吟》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時,我似乎看見花一朵一朵地凋謝了,花瓣隨風滿天飛舞,花兒那曾經的清香,也沒有了。可是誰會來憐惜它們呢?只有孤單瘦弱的林黛玉!但是當林黛玉也香消玉殞時,還有誰會來憐惜花兒,有誰會來想念可憐的她呢?難怪她要發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當林黛玉聽說寶玉和寶釵成親,她的病情惡化,奄奄一息,上氣不接下氣時,她把自己最心愛的詩稿、手絹和着自己的淚、自己的血都燒光時,真讓人潸然淚下!她燒的豈只是詩稿,而是她所有的寄託!她的靈魂!

紅樓夢讀後感7

《紅樓夢》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們的家族是因爲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代表了中國長篇小說的水平。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共一百二十回。主要寫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也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紅樓夢裏的人物都有我們的特徵,如:林黛玉多愁善感,賈寶玉很聰明,薛寶釵很大方,王熙鳳精明能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林黛玉這個多愁善感的女生總會被人對她產生憐愛,不少事都會使她落淚,這個敏銳的女生讓我沒辦法忘記。

文中,賈寶玉這個主人公讓我感覺他不虛僞,他不喜歡唸書是什麼原因正是由於他不想爲了所謂的'官而裝虛僞。他想到什麼怎麼說,從來不撒謊,他能和黛玉與大觀園裏的其他姐妹處的關係非常不錯,是由於他能讀懂她們的內心,能看到她們的內心。賈寶玉無爲卻善良真實。

文中過去的寧榮二府多麼繁華,單單一座大觀園就被人驚歎。可是就由於後輩太愛財,無視律法,不知滿足,不思進取,纔會衰敗。

我感覺紅樓夢是一本神奇的書。剛開始我並非特別喜歡,可是當我讀完一章的時候,無聲無息被裏面細緻形象的描寫吸引。他帶我走進古人的生活,讓我看到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還有一首首漂亮的詩詞。以我目前的常識,還沒辦法更深的解析這本書,但我依舊被它所吸引。

紅樓夢讀後感9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又在低吟着的悲涼的詩……

《紅樓夢》,一部曠世奇作掀起了一場時代的熱潮;一首絕韻的史詩喚醒了一種葬花的美妙。

大抵紅樓中人,或蒹葭蒼蒼,或浮萍隨波,有水澈似碧,有泥污如穢。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融入這池淖中的觀園,用易逝的生命化爲一幕幕人間的`悲喜:“可嘆停機德,堪絮詠絮才”,黛玉流落觀園檐底,訴盡前生今世,曲終淚盡逝,玉去香消時;寶釵闖入美玉的生活,然金釵雖貴,奈何玉自潔?空門納玉石,空留釵西望。也許那時期的女兒只能是悲劇的代言,不管是貴爲皇妃,還是賤如下僕,殊途的歸點只是悲劇的角色:似那與青燈古佛寥伴餘生的惜春,若質純潔終陷泥淖的妙玉,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晴雯,像以命相隨,爲人嗟嘆的鴛鴦。除此,大觀園裏更有一本正經的賈政,荒淫無恥的賈璉,憨癡無比的薛潘,冷麪無情的湘蓮……

一部紅樓夢,聲聲控訴,封建思想毀了多少有情之人,然而,文筆卻是那麼的美好,它是用金釵雕刻美玉而成的,掃去的塵土的都似玉屑。這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紅樓》謝幕了,可憐可嘆:說是輝煌,原來敗落。就這麼一部封建社會的記實曲,在清末灰暗的天空裏殘喘,在而今的豔陽夕照中生輝。

現在,再一次站立在這夕照之中,看着那斜陽落下前那也曾燦爛的時刻,不禁感慨:這不也是一部小小的《紅樓》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熱的內涵;它,傳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傷……

紅樓夢讀後感10

我喜歡讀書。不是因爲古語中有“顏如玉”和“黃金屋”的俗念,而是因爲讀書讓我體驗到了無限的樂趣。

在進入高中之前,我曾經閱讀過《紅樓夢》,當時的我只把它看做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如今,我又重溫它,心靈又有了新的感觸,它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更是當時封建社會對人們的侵害。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的代表作。雖然他只寫了前80回,但正因爲這80回,就足以奠定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歷史地位。

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聯繫着廣闊的社會背景,描述了賈家榮,寧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僕之間,表現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財產等各方面錯中複雜的矛盾衝突。有對立階級的壓迫與抗爭,也有統治階級內部的鉗制與叛逆;有家族之間的傾軋,骨肉之間的.陷害;也有豪強之間的掠奪,走卒之間的誘騙。

其中黛玉葬花的情節,我尤爲深刻。“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兩句詩黛玉在葬花時所說,詩中透露了黛玉對現今生活的無望,以及寄人籬下的悲傷之情。這也爲後來黛玉以血淚泣訴和最後一死埋下伏筆;控訴了封建社會對她的壓迫。 當賈府統治者兼用高壓與欺騙手段,強迫寶玉與思想格格不入的寶釵結合時,黛玉死了,寶玉亦以頓發癡呆和最後出走,表現了他同封建家庭的決裂。

曹雪芹以寫作爲樂,那我就是以讀書爲樂。讀書的忘乎所以讓我開心,使我甜蜜。我家寬敞明亮,陽光燦爛的陽臺是我光顧最多的地方,也是最能放縱自我的舞臺,在那我品讀這《紅樓夢》帶給我的感觸,每次都不會有不同的味道,帶給我不同的收穫。。。。。。

紅樓夢讀後感11

風姐與寶玉說服了賈母叫秦鍾來家塾上學。一日午後,寶玉到梨香院探望寶釵,看見寶釵脣若施脂,眉如墨畫,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別是一番美麗。寶釵因平日未能賞鑑通靈寶玉,便藉機欣賞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八個字與寶釵鎖上刻的“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八個字正好一對兒,於是寶玉要了鎖看。這時黛玉也來探望寶釵,薛姨媽留他們吃飯。席間寶玉聽從寶釵的話不喝冷酒,更使黛玉含酸。於是,借小丫頭雪雁送來手爐之機,黛玉趁機奚落了寶釵一頓。寫寶玉去探望寶釵,寶釵要看寶玉那塊“落草時銜下來的寶玉”,便笑着說:“成日家說你的這玉,究竟未曾細細的賞鑑,我今兒倒要瞧瞧。”寶玉把玉解下來遞給寶釵。就在此處,作者假託“後人曾有詩嘲雲”寫了這首詩。

女媧補天丟棄不用的那塊石頭,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人人世,變成了通靈寶玉,同時又是賈寶玉其人。這是作者憑空虛擬的帶有神祕色彩的故事,所以說它荒唐而又荒唐。石頭由自由自在的神物,變成一個被人百口誚謗的.“臭皮囊”,表面上是對人生意義的否定,其實是作者在發抒他對人生社會幻滅後的憤激情緒。“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是暗示寶釵、寶玉夫婦命運蹇澀,將由花柳繁花的頂峯,跌入貧困淒涼的底層。最後的“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兩句顯得很突兀,然而只有這樣出入意料的有“分量”的句子才能把全詩結住。它告訴讀者,一切榮華富貴都是轉眼即逝的過程,最終全告毀滅。書中這類帶有濃厚悲觀色彩的地方不少,毋庸諱言,其作用是消極的。重要的問題在於要會讀,會分析,作正確的棄取。

紅樓夢讀後感12

《紅樓夢》是部鉅著,曹雪芹用細膩的筆調刻畫出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人物,無不躍然紙上,個個栩栩如生。它以寶黛愛情爲線索,以四大家族的興衰爲背景,它是十八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一面鏡子,大觀園是這個封閉王國的縮影。

書中的林黛玉給人的感覺是愛妒和嬌癡的,而賈寶玉卻是近傻與真誠,特別是對人性的尊重,他和丫頭們之間並不全是主僕關係,而是大家可以作朋友,有什麼好東西可以一起分享,他曾特意爲愛喝酸奶的襲人留着酸奶。還有王熙鳳的機靈和姦狠,薛寶釵的沉着冷靜等。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段人生,這段人生中有酸甜苦辣,有許多事都是無法預料,然而,面對不同的遭遇,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態度。譬如說,林黛玉的`人生觀應該是比較灰暗的,因爲她寄宿外婆家,本來是一位千金小姐,可她總喜歡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看低自己,猜疑別人,她那愛妒的性格常常對別人說話不留餘地。黛玉遇到傷心事,也總喜歡用眼淚去麻醉自己,用多疑的心眼去猜疑別人,喜歡盯着自己的”傷口”,而不是去尋求解決的方法。有一次,她去找寶玉,因爲丫頭正在吵架而沒有給她開門而猜疑寶玉是否不把她放在眼裏,自此常常獨自落淚,悲嘆自己。

我覺得黛玉這種性格不是很好,面對不愉快的事情應該先了解清楚,再下結論,而不是憑自己的單面猜想而過分地苛求別人,我想只有這樣,不愉快纔會消失。

紅樓夢讀後感13

或許,人生是如詩一般的美好;或許,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許,人生如戲劇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一般,演繹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讓人蕩氣迴腸。

對於人生的理解,《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借賈府往事一一列舉在讀者眼前。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一生歷盡滄桑,就因如此,才寫出了傳唱千古,震懾人心的《紅樓夢》。它給我們講述了賈府從繁榮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從而又寫出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悽婉愛戀,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變幻萬千都躍然紙上。

人生如戲,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人生像一場旅途,正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魯迅說過:“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纔有路。”對啊,雖然有難關,但不怕的人才能挺過去。

《紅樓夢》中,鐘鳴鼎食的寧榮府,最終也一蹶不振。人生幾何,何必留戀人世繁華,不如努力拼一生,瀟灑走一回。以免來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時光!想必這正是《紅樓夢》想告訴我們的道理。

讀完《紅樓夢》這部歷史名著,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更多,正因爲有了這些讓人震撼內心的經典名著,纔會讓這華彩美文滋養着我們的生命。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想必經典誦讀已成爲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咱們國家這些古典文學,也讓人爲之讚歎,耳熟能樣的四大名著,四書五經…都在人生長河裏,如寶石般栩栩生輝,陪伴着我們一路遠行,遠行在如戲般的道路上。

人生如戲。曾幾何時,那些古時的文學大師們,把滿腔熱血,把人生感觸以各種形式呈現在我們跟前,名著讓人慢慢感悟,經典讓人回望過去…就讓我們在如戲般的人生中,盡情感受中國古典文學。

紅樓夢讀後感14

三大師談《紅樓夢》內容簡介:當研究“紅學”熱潮迭起之時,重讀王國維、蔡元培、胡適三大師的“紅學”論著,將對今天的“紅學”研究多有助益。本書收入我國國學大師王國維、胡適、蔡元培有關評論《紅樓夢》的三篇文章,即《<紅樓夢>評論》、《<石頭記>索隱》和《<紅樓夢>考證》。

買這本書是因爲我在看《紅樓夢》,我的老師說不僅要自己看,自己悟。還應當多多看看別人的`評論,這樣看書纔好。想來如今紅學研究方面的書還真是不勝枚舉,因此還是找來一些資深的大家來看。本書是由國學大師王國維、北大校長蔡培和白話文發起者胡適所著。三位前輩的見解一定是很值得我們後生晚輩學習的……

王國維的論文從美學、倫理學、哲學的角度討論了《紅樓夢》中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悲劇意義。感覺作者被叔本華哲學深深吸引,文中多次引述且涉及哲學理論的部分也只以叔本華的爲主。雖然我並不瞭解也沒有讀過叔本華的哲學,但從這裏分明感覺到王國維之投水自盡與叔本華悲觀主義哲學之影響難脫干係。王國維喜歡這樣的悲劇氣氛,喜歡《紅樓夢》的悲劇結局,我也喜歡,我因此也動了讀一讀叔本華哲學的念頭。以前之所以不讀是怕自己陷進去拔不出來,羅素這樣的社會活動家、和平主義者的積極的哲學更吸引我。現在忽然覺得,既然人生本就是一出悲劇,讀叔本華也就順理成章。

紅樓夢讀後感15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讀後感《《紅樓夢》讀後感 舒露露》。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