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弟子規》讀後感(集合15篇)

《弟子規》讀後感(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弟子規》讀後感(集合15篇)

《弟子規》讀後感1

學校要求老師們在假期裏背《弟子規》。張老師一聽是弟子規,想:小孩背的,大人背什麼呀?開學一看,原來是給所有人準備的,再一聽有的老師都倒背如流了,好強心使老師決定與我們一起背,以便大家監督她。這些天,有的同學不但把當天的背完還一直往後背,和老師比了起來。我當然也想了,所以每天,陳曦媛在中午背,可每次,我們都沒有成果。原因是 來看看吧!

一:我倆都是女生中的`淘氣包子!雖然能坐住卻會被一些事所吸引,再不就莫名其妙地笑!一次中午,我倆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覺得她笑地滲人,就說:你坐哪哪就是鬼屋!然後互相瞅着對方,又沒由來地狂笑一陣!好不容易背下來了,老師卻很忙,沒辦法!

二:我們早上纔讀了兩行,就上課了,只好半途而廢!

中午時,還沒拿出書呢,就想起要上微機課!沒背上。

瞧!這樣哪能背了?現在,我們也決定好好背,一直向前衝!

《弟子規》讀後感2

弟子規讀後感200字今天,我學習了《弟子規》這本書。從中領悟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每天都讀一遍,讓自己心中灑下更多善良的種子,並且把善良帶給身邊的每一位親朋好友。《弟子規》裏有許許多多做人的基本,這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產”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件“財產”。《弟子規》這本書帶給我了快樂,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拿起這本書看一看,用他來打開我的心結。

每當我面對道德抉擇的時候,總會拿起這本書看一,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弟子規》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雖然他只是一本書,但有着巨大的魔力。它可以讓社會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歸正。我非常欣賞《弟子規》,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學習《弟子規》,並且幫助社會上那些不道德的人改邪歸正。

《弟子規》讀後感3

今天,陽光明媚。我到一樓下玩耍,媽媽見了我高興地問道:“作業做完了嗎?”我自信滿滿地答道:“早就做完了。”媽媽高興地上樓去了。

中午,我回到家。不小心把一個花瓶打碎了,我慌慌張張地拿來了掃把和垃圾桶把垃圾掃得乾乾淨淨。可是,我心想:要怎麼跟媽媽老老實實地交待呢?我想了又想,還是不要告訴媽媽了,媽媽看到我問:“孩子你怎麼了?”我傻呆呆地站在那裏,吞吞吐吐地說:“沒……怎……怎麼……”媽媽說:“有事情快說,別不說。”我的眼淚已經在眼眶裏打轉,當時我的眼圈已經紅了,眼睛也溼潤了,淚珠像黃豆大小似地流了下來。媽媽問:“你到底怎麼了?”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媽媽安慰我說:“沒事的,花瓶打碎了不要緊,就是不能撒謊呀!知道嗎?”我點了點頭。

我想起了《弟子規》裏面有一篇也講到,爲人不能撒謊,要講誠信。我明白撒謊是不對的,我要謝謝《弟子規》,是它帶給我很多啓示,讓我改掉以前的小毛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的生活不能沒有《弟子規》。

《弟子規》就像你的`導師,它就是一把讓人改過自新的鑰匙,它還是一個打開良好習慣的大門。讓我們愛上《弟子規》,和它做永遠的好夥伴吧!

《弟子規》讀後感4

《讀弟子規》教會了我許多,使我更加孝敬、尊重、體會別人,其中“出必告,反必面”使我懂得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裏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告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在一次放學事件中,使我深刻得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一天放學後,我想去上一次廁所,可是我想起了上次因爲上廁所,媽媽來接找不到我,在學校食堂、操場來回找了好久,當媽媽氣喘吁吁找到我時,我心裏很愧疚。所以我有點擔心:萬一這次媽媽來接我,又找不到我怎麼辦?她一定會很着急的。正在這時,我想起了《弟子規》中的“出必告,反必面”。我趕緊跑到一個同學面前,讓他在我媽媽來時通知下她我在上廁所。

我走出教室,去上廁所,可是心裏卻像有隻小鹿在亂竄,忐忑不安:我同學知道我媽媽長什麼樣嗎?他會通知到我媽媽嗎?

當我迅速的跑到教室時,發現同學已向媽媽說明了情況,媽媽正在門口等着我呢。。

我要感謝《弟子規》呢,如果沒有它的提醒,又要害媽媽擔心了。當然《弟子規》還給了我許多的'啓發,它真是我學習的好幫手。

《弟子規》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古人流傳下來的一本書。

《弟子規》這本書大概是說了:我們要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關心自己的長輩,還要懂得該怎樣做人。

我讀了《弟子規》的一本書,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離牀喪三年居處變酒肉絕。”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來對自己父母的喪禮是這樣重視的,父母死了之後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這三年裏他們要把屋子變得簡樸,樸素,不能有一點兒富貴的.東西出現。但換回我們現代人能這樣做嗎?絕對不行!他們只能喪一個星期,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到處去玩,喝酒吃肉類。現代人也不會把屋子變得樸素。

我很佩服古代人,他們能這樣尊敬和孝順自己的父母!

我讀了《弟子規》有許多感受,過一段時間再讀,可能又會給我許多感受!

《弟子規》讀後感6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中的典範,讓我們看了都受益匪淺,它雖然三字一句,但卻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

在這麼多句三字經中,有幾句讓我印象很深。“無心非,名爲錯,有心非,名爲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幸。”教會了我:“犯了錯誤能及時改正,就等於沒有做過錯事一樣。倘若犯了錯誤不及時改正,並且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比如,撒了謊不承認錯誤,這是不對的,但如果及時改正,那是對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這一句話對我的.感觸也是非常深的。以前,媽媽叫我起牀我也想爭分奪秒地多睡一會兒,尤其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學了《弟子規》後,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便迅速起牀,刷牙洗臉,吃早餐之後便去上學。這樣,我漸漸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過光陰。”這一個道理,也慢慢提升了做事的效率

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淵深,我不僅要學好《弟子規》,還要學好中華傳統文化。將這些教誨傳承給一代代中華民族。

《弟子規》讀後感7

大家好,我是來自某年某班的某某某,今天由我來爲大家演講,讀弟子規有感300。

珍惜,這個主題,是我第二遍講了,但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爲人子,早上要儘量早起,晚上要晚點睡覺,因爲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寶貴的時光。

講到這裏,大家一定能猜出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話語了吧。沒錯,就是“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這句話是歌德說的`。他說的沒錯,如果我們不珍惜時光,就浪費了我們生命中的大好時光,所以我們要珍惜時光,讓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着她的價值。

最後請大家跟我一起念一遍“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謝謝大家!

《弟子規》讀後感8

《弟子規》讀後感以前我就學過《草》這首古詩。通過“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一句,我知道草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當我讀了《弟子規》後,我對這首古詩有了新的看法。它告訴我們春天的小草生命力頑強,無論是風吹雨打,還是被人們踐踏,它都會頑強的生長,而秋天的草是那麼脆弱,稍微大一點的風就能把它吹折。其實,父母就像秋天的小草更加需要呵護。長這麼大我一直以爲父母是最堅強的`,從來沒有關心過父母。從來沒有爲父母做過什麼,我不停的向父母要求這、要求那,偶爾還會朝他們發點小脾氣。讀了《弟子規》後,我感覺自己突然間長大了,我比父母堅強,我要關心父母,保護父母。從今往後我要改掉以前的壞毛病,雖然我不能保證全部學會,但是我要努力做一個乖巧懂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弟子規》教導我們一個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一個人要有好品德,要有一顆爲別人着想的心,胸懷越寬廣,裏面能裝的東西就越多,越美好。它教育我們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團結友愛。總之,我們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要改變自己,讓生命充滿色彩,更有意義。

《弟子規》讀後感9

《弟子規》所講的都是孔子等聖人的訓導。首先要孝敬父母,順從兄長;其次要做事小心,說話誠實,講究信用。讀了這本書後,我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想做一個受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

弟子規裏講的'最多的內容就是孝敬父母。“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名話是說父母的教誨,一定要恭恭敬敬地聽,如果父母責備你,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你要虛心接受。我以前對爸爸媽媽沒有禮貌,愛大聲喊叫;爸爸媽媽評語我的時候,我總是不服氣,跟他們頂嘴;爸爸媽媽叫我做事情的時候,我總是拖拖拉拉,懶懶散散。現在我讀了弟子規,明白了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以後一定對爸爸媽媽有禮貌,認真聽他們的教誨,虛心接受他們的批評,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我要對媽媽說:“您辛苦了,節日快樂!我愛你!”我還要畫一幅畫送給媽媽。

《弟子規》讀後感10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一踏進校園,這整齊的讀《弟子規》的聲音,我就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誦起來……

追溯到古代,大人們對小孩的教育總是格外細心,都抱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弟子規》就誕生了,它讓不少的孩子從中受益。

《弟子規》不僅可以教育古代的小孩,對我們現代兒童的教育也很有幫助。

只要一說起《弟子規》,我們就心血來潮,忍不住背出幾句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訓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幾句。

因爲我們除了在學校,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家裏,就一定要記住這幾句古訓。父母叫你時,不能慢吞吞地答應;父母讓你幹什麼,立馬就去幹;當長輩教育你時,必須恭恭敬敬地聽着;長輩責罵你時,不能頂撞。

《弟子規》是兒童必須讀的書,它是教育文化的結晶,作爲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必須牢記《弟子規》中的每句古訓!

《弟子規》讀後感11

弟子規這本書讀了之後使我受益匪淺,我讀這本書時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弟子規這本書分爲八個部分: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衆、親仁、餘力學文。這本書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從我身上你就可以體會到了 .

我姐姐在暑假回來了,我和姐姐半年沒見了,一見面就擁抱,可沒過幾天,我們就和往年一樣吵起來了。媽媽自然就不高興了,一直在批評我。如果我和姐姐不吵架,和睦相處,一家人就其樂融融,媽媽爸爸高興,對他們的孝道就自然表現出來了。

在“餘力學文”中說道:一味的讀死書,並不能成爲一個真正有用的人。但如果一味地做而不讀書,也是不對的。正所謂孔子寫的.《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讀了則本書,我的收穫很大,即明白瞭如何做人,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在家一定要孝順父母,不能讓他們擔心,有什麼事一定要告訴他們,有什麼好的一定要分享給他們。生病的話一定要好好地照顧他們。和兄弟姐妹相處要好。在我們的行爲要小心謹慎,穿着整齊清潔。我們說話要守信用……只要理解了,照着去做,一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

弟子規讓我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弟子規》讀後感12

剛上一年級,我敬愛的老師就帶領我們學習《弟子規》,去體驗弟子的。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能慌慌張張,慌忙則會釀出過錯;不要害怕艱難的事,只要有決心,就能排除萬難。同時也不能輕視所要辦的.事,每一件事不可能都輕而易舉辦到。

有一個週末,媽媽不在家。我玩得興高采烈,早就把作業拋到了九霄雲外。第二天,我慌忙地寫着作業,用最快的速度做完了。可想而知,這作業做得馬馬虎 虎。等到彈琴時,我看了音符,發現它們十分簡單,便以爲一定能自學成功,好讓媽媽對我刮目相看。可天不如人意,音是彈對了,節奏卻怎麼也掌握不了。啊,看 來我真是輕略了這首曲子啦!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感慨萬千。《弟子規》是我行動的一面鏡子。中華民族從來都有腳踏實地、謙虛謹慎的傳統美德,我們將弘揚祖國美德。

《弟子規》讀後感13

弟子規 剛開始第一感覺是孩子的啓蒙讀物,沒有關注過,可能還和三字經會混淆。可是前一段時間回公司開會公司送了一本弟子規和中華傳統文化光盤,在公司的會議室公司組織我們一起看傳統文化光盤,真的很受啓發,很受觸動。

記得看的第一個短片是胡小林老師的,講的他的創業故事,和自己的生活歷程,曾經輝煌和痛苦的他就因爲一本小小的弟子規,短短的幾句話,就叫一個深度憂鬱狂躁的企業家改邪歸正,以善制企,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師兄,他爲自己員工子女捐資助學,籌集善款救助自己的病痛員工,大愛無疆。企業也因爲他的'改變而變得更加有凝聚力和戰鬥力,也因此步入真正的正能量,正輝煌。

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人間大孝王西海爲了父親放棄了出國的機會,放棄了娶妻生子2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病重的父親。此心感動天地。試問我們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如果換一下位置可想而知你自己可以做到幾分?看了這些,想想平時的自己,可曾給自己的雙親做過幾次家常飯,洗過幾件衣服被單,可曾每次在父母這吃過媽媽給自己做的美味佳餚後有幾位在飯後做過家務,或是留下來陪父母聊聊家常,這是耳邊響起一首歌常回家看看。

《弟子規》讀後感14

今天上午,我坐在教室裏看書,突然看見一天無所事事,嬉皮笑臉的盛光甫正在向黃鶴薷和宋子非自誇他會背《弟子規》的本事。

我快步上前拿出我的扇子一搖說:“是嗎?您好厲害呀!那請問《弟子規》講的是什麼?”他揚脖說:“就是三個字,三個字的唄,管它是什麼!”大家都哈哈大笑。我又說:“那就請盛少爺背一段總敘聽聽吧!”盛光甫抓耳撓腮,可就是說不出一句話來。我看他敗局已定,便說:“弟子規,聖人訓,首考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會,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講的是爲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應有的規範。”盛光甫大吃一驚,聽得目瞪口呆。我又說:“光說不做假把式,光做不說真把式,連說帶做全把式。”老師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於是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人要立志,立仁,自立,併兼學各種經典和生活知識,才能擁有高遠的智慧和實踐的勇氣,智勇雙全的人,必然不會偏離正道,正道就是直路,很快便能達到目標。”

我希望人人都能認真閱讀《弟子規》,做一名正直,仁和,守信的君子!

《弟子規》讀後感15

小時熟讀三字經,中學背誦論語。但是我們只是侷限於背誦文字,並不能真正理解其中要表達的含義和真正的教育意義。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傳統道德,現在的我們又做到了哪些呢?讀《弟子規》後,我感觸頗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在尊敬師長,孝順父母方面,我們真的做到了嗎?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是否想到過媽媽在懷胎十月的辛苦,她爲了不壓住我們,不能睡一個囫圇覺;是否想過媽媽在分挽是使經歷的痛苦;是否想過父母把我們從嬰兒培育到現在的辛苦。他們每天起早貪黑的外出掙錢,供我們識字讀書,但是我們是否真正的關心過他們,是否爲他們做過一件小事,哪怕是最小的一件事也可以讓他們感動。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進入到了叛逆期,在父母教導我們時我們是不是早已經厭倦了他們的嘮叨,羅嗦。一句我都知道了就反駁的他們無話可說,但是我們卻不能理解他們的用心良苦,反而產生了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