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弟子規》讀後感三篇

《弟子規》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弟子規》讀後感-篇一600字

《弟子規》讀後感三篇

凡出言,信爲先——《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衆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爲先”這句話在這麼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對人誠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僞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摺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摺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說:“你摺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摺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裏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後悔,她說:“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着優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後成爲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後,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弟子規》讀後感-篇二700字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

《弟子規》,雖然它年齡遠不如日月星辰,但其意義卻一點也不比宇宙中的太陽遜色。讀《弟子規》,真讓我羞愧不已。書中字字珠璣的話語,雖然簡短,卻包含着無數的道理,讓我受益終身。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當我讀到這些語句時,不禁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爲,羞愧難當。  記得那是一個多雲的日子,媽媽從北京出差回來。“叮叮叮……”樓下的門鈴響了,原來是媽媽讓我下去幫忙拿東西。我心想:媽媽肯定提了不少東西,五層樓的高度,再加上那麼重的東西,我纔不下去呢。於是我便堵上了耳朵,跑回自己的房間去了。“兒子,兒子……”,媽媽在樓下不斷地叫喊着,我的心裏在做着激烈的鬥爭,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呢?“哎呀,都煩死了,我的腦袋快要炸了。”我小聲的嘟囔着。算了,一不做,二不休,不去就是不去,回頭就說沒聽見就行了。我又繼續把頭埋在了胳膊下面儘量不去聽樓下的叫喊聲。一會兒,媽媽提着大包小包上了樓,“噹噹噹”的敲響了家裏的大門。我趕忙去開門,“你剛剛在幹什麼?沒聽見我在樓下喊你嗎?”媽媽疑惑地問我。“我,我,我剛纔在寫作業,沒聽見。”媽媽不疑有他,一邊把手伸進包裏,一邊神祕兮兮的問我:“你猜媽媽給你帶什麼來了?”然後拿出了一個大塑料包,“看,媽媽給你帶北京最有名的烤鴨回來了,開葷嘍!”我不好意思的結果烤鴨,想起了剛纔自己的作法,後悔至極,真想回到剛纔,到樓下去幫媽媽一下。可是,我沒有後悔藥。

九歲的黃香,爲了讓父親睡的安心,夏天睡前幫父親吧牀鋪扇涼,冬天寒冷時爲父親把牀鋪暖熱。想想我自己的所作所爲,我簡直無地自容。媽媽,對不起,願你能原諒我。我一定要改正。《弟子規》,你讓我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你讓我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謝謝你,《弟子規》。

你是一顆永垂不朽的明珠;是你讓我懂得了那麼多,我要在這裏對你說—謝謝你,《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篇三800字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爲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爲,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裏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爲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纔會從心裏面爲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閒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儘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爲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