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活着之上讀後感範文

活着之上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着之上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着之上讀後感範文

  活着之上讀後感1

很久就仰慕閻真的《活着之上》,上次去附中在書店又看到了它,作者閻真是湖南人,北大畢業,這就更加勾起了我讀這本書的慾望,於是我在百度閱讀中買來,不歇氣地讀完了它。

聶致遠和蒙天書他們兩是同學,聶致遠在大學時孜孜以求,老老實實做學問,而蒙天書卻在大學期間靠着同學聶致遠的“把試卷偏一點點”才能混到畢業,然後靠耍小聰明在聶致遠的面前軟磨硬泡要求換研究生導師,聶致遠就此善良了一回,因此糾結痛苦的人生開了頭,而蒙天書呢,卻靠着他天生的情商一路青雲直上。每當聶致遠遭遇生活的磨難時就拷問自己,拷問良心,拷問聖人,拷問社會,他做有良心的堅守是否值得?

本書爲聶致遠同時也是爲讀者樹立了一個道德的楷模即曹雪芹先生,他不僅淡泊富貴,更淡泊名利。也正是有這樣的道德楷模指引着聶致遠在這個人情社會、官本位社會、金錢社會中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最終恪守了做一個好人的底線。作者在本文中很細緻地也許很有切身之痛地描摹了一些沒有任何背景的小老百姓在強大的叢林社會中的生存之艱難,當我看到那些小人物爲了一生中的一個極渺小的夢想走投無路痛哭流涕時,於我心有慼慼焉,因爲我和聶致遠一樣,生長在農村,身處社會最底層,且還沒有他的顯赫的博士文憑,因此對文中所寫的以權謀私恃強凌弱深有同感。

我的青春時代就這樣在權勢中被碾壓了,人到中年也被磨平了,如今我的孩子也已長大成人,本科已經畢業,我在想一年以後等她碩士畢業,當她去找工作時,她用什麼去衝破中國的銅牆鐵壁的人情網呢?她是不是也會像書中描寫的那些弱勢羣體一樣被碰得頭破血流呢?對此我憂心忡忡,女兒無爹可拼,無錢權可依,未來的路得靠她自己去打拼,這將是何等的艱難啊!雖然書中有一教授說了一句很勵志的話,只要你比別人優秀一大截,就不怕不公平,話是這麼說,可那一大截也要有人看得到啊,就正如聶致遠一樣,他也優秀,可也有被踩踏的時候啊,作者也正是按照這個標準最終讓主人公憑着自己的優秀站到了他人生的目標上,這是讓讀者在繁雜的社會中看到曙光,感到欣慰。

我認爲《活着之上》不是一部小說,而就是對現實社會的描摹和對活在這個社會的人生的感想,書中就是告訴我們曹雪芹先生這類人是用來仰慕的,而不是用來模仿的,你如果想在現實生活中去模仿這樣清高的聖人,我們終將走入生活的死衚衕。活着的意義就是在於活着。作者高度評價了曹先生,高度讚揚了屈原,他們這些先賢,是我們生活在這蕪雜社會中感到屈辱時的一劑精神的療藥,暫時醫治現實之痛。

  活着之上讀後感2

看完閻真的《活着之上》已經有一小段時間了,感觸良多,只是前些日子有點忙,加上有些心浮氣躁,無心談談讀後感想,直到現在纔有那麼一種分享感想的慾望。

閻真的書,總覺得封面就與常人不同,用簡簡單單的物體體現出非同尋常的寓意。從《滄浪之水》一塊沉入水中的`石頭到《活着之上》一朵乾枯的蓮蓬,體現出主角一生心境的轉變。

我從初中開始就喜歡看各類小說,到現在爲止看的數量也還算可以,但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說不多,閻真的《滄浪之水》和《活着之上》算其中兩本。從內容上說,這兩本書講的都是和我們“大學生”密切相關的內容,準確地講是大學畢業後一個人的心路歷程。

《滄浪之水》主角池大爲是一個農村出身的醫學生,從小受到父親和古代聖賢思想的薰陶,夢想成爲一個像屈原、陶淵明那樣清白、正直的“好人”。然而天不遂人願,研究生畢業後池大爲進入省衛生廳,在此工作二十餘年期間親歷各種“官場亂象”,仍然兢兢業業恪守本心,可他的這種“良心”在官場中卻處處碰壁,氣運不佳加上來自生活上的巨大壓力,最終使他放棄了內心堅守十幾年的的原則,和其他人一樣迎合官場“規則”,並最終當上了省衛生廳長。可是,即使當上了衛生廳長,他發現自己的力量還是太弱小,完全無法與整個社會趨勢相抗衡。最終他還是沒有守住自己堅守了二十幾年的原則,親手在父親墳前燒掉了那本《中國曆代文化名人素描》。

與《滄浪之水》到最後的那種“絕望”相比,閻真在《活着之上》中寫得更“仁慈”了一些。主角聶致遠是一名歷史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勉強考上名校博士,然後留在本科學校任教,後逐步評上副教授、教授。大學裏“競爭”雖然也很激烈,但是畢竟生態環境還是要好過官場,且聶致遠在生活上沒有池大爲那麼大壓力,還有時不時來自同門的幫助,氣運上也要比池大爲強,所以在小說最後他也得以守住了“初心”。我想這也是爲什麼封面用一朵乾枯的蓮蓬而不用其他東西的原因:蓮蓬脫胎於蓮花,雖然乾枯了,但它本質仍是蓮而不是其他。

爲什麼這兩本書會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呢?大概是它裏面的內容真有種“拷問良知”的感覺。高中時看《滄浪之水》還沒有那麼大感觸,那時主要心思還是放在高考上,雖然有很多想法但也不會深入去想,到大三時看《活着之上》纔有更深層次的體會。過不了多久,自己也就會像這兩本書中主角一樣,從大學踏入社會,免不了要進入職場、官場或者像高校之類的半職場,那時候的自己該如何抉擇?

我會有這種想法,想想還是因爲我覺得作爲一個“讀書人”,要有一定的“責任”和“擔當”。作爲一個大學生,從小到大讀了那麼多書,如果還是和社會上大多數人一樣,只顧自己,自私自利,爲了自身利益的達成可以不擇手段,那讀了那麼多(聖賢)書意義何在?我不相信那些“聖人只生活在書本中”之類的話,至少目前我的想法是這樣。一個社會,總不能人人都想着自私自利。如果從古至今就沒有這些“聖賢”“善人”存在,人人都是官(職)場中自私自利的小人,那人類社會估計早已滅亡了罷。這世上有很多教育程度不足的人目光短淺自私自利,這無可厚非,因爲我們不能要求其他所有人都有這種“爲善”的想法,但是,作爲一個公共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我覺得當代大學生應當有這種“擔當”。

我曾經有意觀察過我認識的同學們,看看別人的想法、做法是如何。發現有的同學已經完成了從學生到社會人的這種蛻變,逐漸往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方向發展;也有很少部分的同學仍然在持續堅守“初心”;更多的還是像我這種有點搖擺不定的,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空有這種“抱負”,卻又無時無刻受到現實的“壓迫”導致有時不得不做出一些“違心”的事。雖然也不是經常都做違心的事情,可以的時候還是會盡量“向善”,但是即使是偶爾不得不違心做一些事情,心裏還是會有愧疚感,總覺得內心不好受。我挺羨慕另外兩種人的,第一種人他早已適應了社會運行的“規則”,他沒有任何理想信念,在當世獲得“成功”、過得舒坦就是他最大的目標,“任我生前榮華富貴,哪管死後洪水滔天”,他獨自往“成爲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方向越走越遠,他只做對自己利益實現有幫助的事情,而且爲自己利益的實現而不擇手段,內心沒有任何愧疚感,這種人活得是最舒服的,無論是物質上或者是精神上都沒有任何壓力;另一種人活着則一直在堅守着自己內心的想法,自己認爲是對的、善的,他就會去做,而不管他人的想法和作這個事對自己會有什麼害處,這種人在物質生活上可能不如第一種人,但他內心有着堅定的想法,精神上的滿足勝過了物質上的貧乏,他活得也比較舒坦。最痛苦的是像我這種中間地帶的人,既沒有第二種人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又沒有第一種人那種厚黑精神,內心渴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卻又爲現實所逼而不能那樣;既無法拋棄良心追求榮華富貴,又無法在任何時刻都堅持本心不動搖。

有時我會想:人活着爲什麼就會有那麼多煩惱呢?要是人類進化之初進化出了一種可以消除煩惱的能力該有多好。(雖然明知道那不可能)

有時我又會思考人活着到底有什麼意義呢?這世上的所有生命、所有物體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就人類而言,大多數人生命不過數十年,人類社會不過數千年的歷史,這段時間在浩瀚的時間長河裏簡直不值一提。而且,就大多數人而言,他一生中的“痛苦”是要遠遠多於“快樂”的,既然這樣,他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爲了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嗎?既然他生存的社會賦予他的痛苦遠多於快樂,那他又有何必要爲了社會的發展而存在呢?人尚且如此,那些動物、植物,沒有生命的物體如沙石,甚至是星辰大海、浩瀚宇宙,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有點扯遠了,還是回到書上來吧。聶致遠的結局還算是好的,至少能讓人在這個自私自利的社會中感受到一絲希望,讓那些有志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們仍然有些可以“參考”的對象。不過,就整個社會而言,能有這種類似境遇的人還是太少了,大多數人最後還是會放棄自己堅守的原則。畢竟,人要怎麼活呢?人只有一輩子啊。

本來還有挺多想說的,感覺扯太開了也不好,所以就不說了。

最後以兩句話結尾吧:

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② 學爲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