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3篇大綱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給教師的建議》的作者是蘇霍姆林斯基,本書是蘇聯當代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爲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專爲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教育經典書。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3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一)

這學期,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編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沒有讀完整,但感受很多。

作者的這個觀點:“對於學習上的差生,把學習僅僅侷限於背誦必修的教材是特別有害的,這種做法會使他們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變得更加遲鈍。”個人覺得有道理。蘇霍姆林斯基覺得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應當讓這些兒童的頭腦中儘可能多產生關於周圍世界和現象的疑問,讓他們帶着問題來問爲什麼,在他們所讀的書籍裏,在他從周圍世界裏所遇到的事物中,應當經常發現某些使他感到驚奇和讚歎的東西。用驚奇、讚歎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正像用體育鍛煉可以治療肌肉的萎縮一樣,對照我的做法。

有一點以前絕沒有想到和採用過的手段就是:讓學生多閱讀。而做得最多的方法就是一遍一遍地讓學生學會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這種做法和蘇霍姆林斯基所建議的方法恰好是背道而馳的!認爲他們連課本上的知識都沒掌握,更沒說是課外閱讀了。我永遠會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有力的手段。

這本書是提升自身素養的好教材。面對信息社會把傳統的“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需要有一桶水”的標準提高到至少是一口不斷滲出新水的“井”的要求,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那麼,如何在完成自己比較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來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呢?我們也可以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如果教師引導最有才能的學生超出教學大綱的範圍,那麼集體的智力生活就會變得豐富多樣,從而影響到最差的學生也不甘落後。”在根據自己的實踐和體會建議老師們,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不能墨守成規,密切注意“每一個兒童的思維發展都有其獨特的道路,每一個兒童的聰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點”,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根據自己的特點建構起有自己特色的知識和能力體系。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二)

寒假裏,我抽空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推薦》這本書。讀了此書,感覺雖然此刻的教學設施和教育環境相比以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蘇霍姆林斯基光輝的教育理念對此刻的教育工作者來說,不但絲毫不顯過時,還尤顯重要。讀着此書,我感覺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教學中的煩惱,給我指點迷津,書中給教師提出了多條推薦,每一條推薦都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讓人閱讀過後,掩卷長思,令人感觸頗深,獲益非淺。

書中談到了關於教師的時間問題,我深有同感。確實,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也只有24小時啊!我們每一天都要備課、課前準備、上課、課後輔導,還要抽出時間來開展校園活動及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和課題研究等等。教師和所有的人一樣,有自我的社會活動,既要做家務,也要教育自我的子女,這些都需要時間。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困惑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

書中寫到: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我們不能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們在自我所教的那門學科裏,學校所發的那本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但是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裏,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只有多讀書,我們才能發現自我的不足與淺薄,只有讀書我們才能充實自我,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提高自我對事物的認識,只有在書本中與大師們交流才能進一步提高自我各方面的素質。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明白的東西又實在太少。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經常讀書和思考,能夠使人善於對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作出思考,併爲自我指引正確的方向,豐富理論經驗。因此,要多讀書。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我的青春吧,立足於三尺講臺,培養出祖國鮮豔的花朵!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三)

一本好書能啓迪人的智慧,滌盪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推薦》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彷彿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着自我;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於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麼具體。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將工作做好,如何能讓自我在這份事業上有所發展,我從中總結出幾個我首先務必要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向十分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我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爲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推薦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我的教育素養,就務必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就應要不斷培養自我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資料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我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我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我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好處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二、關心學生

其一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建立師生友誼。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認爲,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兒童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齊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們一齊分享歡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務必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暱關係,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象。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狀況,從中明白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

其二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耐心、細緻地輔導,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相信我們付出的努力總會有回報,灑下的甘霖總會澆灌出燦爛的花朵。

三、賞識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期望別人對自我的加以賞識”。詹姆斯還發現:一個沒有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潛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後,其潛力是激勵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賞識。被賞識就是被信任、被期望,就會產生一種被鼓舞、被期盼的用心心理效應,就會更加向善向美。可見,賞識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

如今,我也試着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我的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爲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的標準。我試着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併爲他的進步欣喜。當然,我會將我的欣喜化爲語言、化爲動作來讓他明白,使他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試着讓我的學生始終能看到自我的進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學生花費了力氣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讓快樂能夠延續。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但是,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就應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生偏差;稍遇不順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時,也會導致他們過於自私、驕橫,在羣衆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生一系列問題,這會違揹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推薦》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忙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