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師道:爲師亦有道》有感大綱

讀《師道:爲師亦有道》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讀完《師道:爲師亦有道》我心潮澎湃,當了十幾年的老師,今天的我似乎才頓悟,纔有了撥開雲霧豁然開朗之感。讀了這些名師的事例,我覺得自己就如海里的一粒沙是如此的渺小與微不足道。但我又從中知道瘦弱的身軀是可以撐起一片藍天,點亮一片光明,英雄女教師殷秀梅就是指引我們前進的燈。爲了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這是何其的偉大?這是愛的極致,因爲愛——那無私的愛,不求回報的愛才使殷秀梅成了英雄教師。相比之下,我們那些侮辱學生,體罰學生的老師應該汗顏。做人應該有骨氣,做老師更應該頂天立地,陳延周老師給了我們很好的詮釋,做教師就應該做個有愛心有責任心能挺直腰桿的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大作家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愛孩子這是易做卻不易堅持的主題,有的老師在教育隊伍裏久了,對這份工作提不起興趣,沒有了當初的新鮮感與滿腔熱情,對學生缺乏愛心與耐心,爲了不步入此後塵,我時時告誡自己並經常讀勵志的書籍以保持一份激情。在學生調皮搗蛋不思進取時,我總是以心交心,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再引導學生走向光明大道。每當遇到極度極端的孩子,想放棄時,我總會想起全國模範教師霍懋徵老師,他能60年堅持在小學教育第一線,不計榮辱,爲生施愛,我就知道自己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因爲每位學生都有權力得到老師的愛,得到老師指點迷津,這也是我們老師最大的責任,教師不單單只是教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做人做事的方法方式。

讀《師道:爲師亦有道》有感

當然對學生的教育並不只是口頭上的教育,還有一種那就是榜樣的教育,人格魅力的影響教育,它有潤物細無聲的巨大作用,怎樣才能成爲一個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呢,湖南省雙峯一中師德標兵陳初元老師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從他的身上,我明白了要做到三點才能成爲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第一,要時時充電學習專業知識,做個知識淵博有教書育人能力的教師。第二,要注重細節,行爲舉止文明,穿着得體,有健全人格素養。第三,要愛學生,寬容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信任學生,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成爲一個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也才能教育好學生。

多讀書,讀好書,是我信奉的原則,書是最好的精神食糧,我從此將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書海中,在書海中汲取有利於自身健康成長的營養素長口中。

這學期仔細研讀了馬朝宏老師所著的《師道:爲師亦有道》這本書,借到這本書仔細看看封面,悟悟書名百思不得其解。後來頓悟!爲師有道,道在何方?本書立足教師成長,薈萃一線教師精彩評論和教學隨筆,審視教育本真,解讀教師生命狀態,分享教師成長策略,明晰教師立場,重塑教師信仰。做人有人德,爲師有師德。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師,爲學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賦予學生生命以意義和價值,就是最高尚師德的具體體現!這本書是一本教育教師讀物,其主旨正如書的封皮上所寫:“審視教育本真,傾聽教師憂思,分享成長策略,明晰教師立場,重塑教師信仰。”這也是爲師之道,更是爲師之德!通過細細的揣摩,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願與大家一同分享:

教育的希望在於每位教師的成長,離開了教師,任何制度、觀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教育真沒有多少新的話題,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創新”,只需要教師始終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生首先是人,其次纔是學生,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教育就是開啓智慧、健全人格,要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進而達到獨立行動,成爲一個心靈博大、精神堅強的人。簡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學生像人一樣生活,像人一樣活得美好。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於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很多時候,我們的老師從中劃出符合自己課程性質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讚賞的語氣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們幾乎從來沒有隨着學生的思考車輪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學生走向獨自學習生活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其實更多的時候,我們缺少跟學生進行開放性、探究性問答的技巧與自信,因爲思考的車輪沒有方向,我們尚且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幫助他們如何探索生活而培養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早已經習慣了火車導軌式的教育。我們教師用來工作的工具是:知識、能力、道德、態度。所以,作爲教師,還應該爲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而不斷的學習儲備各種知識,時時提高自身的素質。我們首先得使我們的知識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能滿足已有的那點滴學問。因爲學生可以原諒一個吹毛求疵的老師,但不能原諒一個無知無能的老師。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條源遠流長的河的演變,是我們作爲教師的知識追求的覺醒。只要還在教學崗位上,就要不斷的追求。讀書,纔會有思考;有思考,纔會有思想;有思想,纔會有追求。因此,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該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思想。教師讀書是關係教育成敗的大事。讀書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個有主見有內涵的現代人,讀書仍然是必由之路。只有讀書,才能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淵博自己的學識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養、昇華自己的教育追求、積澱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煉成爲值得學生終身閱讀的“聖賢之書”。

我們往往將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欠缺歸咎於教育制度和專業培養模式,然而大多空閒的時候,我們思考的車輪依然伏在慣性的導軌上。更多的時候,在想着今天學生該交給我什麼書面作業,字跡是否工整認真。我們幾乎沒有想到我們該教給學生什麼,和學生一起做什麼。是帶領他們到閱覽室,還是去游泳池?體育場或許更好?我們很少揣摩學生的心思,他們今天是想學習高雅的舞蹈、悠揚的二胡,還是自由運動場……我們應該放手讓他們在每一個機會面前嘗試與思考。只有放手,你纔會知道什麼是他們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纔會發現什麼是他們的專長。

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爲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老師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爲人師表。”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爲,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爲本,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爲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爲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慢慢養成讀書的習慣,先從改變自己開始,把自己塑造好了,纔有資本去改造教育。師道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爲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我們爲師首先就要有做人基本價值的追求。

首先是對自信的追求,我就是一名和孩子融爲一起的老師,我驕傲我選擇了教育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我自信我心無雜念;再次就是對真善美的追求,做教師不虛僞、不做作、直率、乾脆,這是真;以同情之心待人、以惻隱之心愛人,這是善;溝通心靈和儀表,融合人類與自然,這是美;爲師要對真、善、美追求;最後就是是對奉獻的追求,而奉獻的源泉來自創造,立足課堂立足學生追求業務的專業,立足課堂立足學生創造性教育教學,靜心做一個“一個人課改”的創造性教育者。

我也和馬老師持有相同的觀點,我們往往將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欠缺歸咎於教育制度和專業培養模式,然而大多空閒的時候,我們思考的車輪依然伏在慣性的導軌上。更多的時候,在想着今天學生該交給我什麼書面作業,字跡是否工整認真。我們幾乎沒有想到我們該教給學生什麼,和學生一起做什麼。是帶領他們到閱覽室,還是去游泳池?籃球館或許更好?我們很少揣摩學生的心思,他們今天是想學習高雅的舞蹈、悠揚的二胡,還是自由飛翔般的水上運動……

我們早已習慣了那些生活在你周圍被視作多才多藝的人,我們驚歎他們有着各種天賦,我們從來沒有考慮他們思考的車輪是否也符合我們的慣性導軌,他們有沒有錯過每一個發展自己的機會。所以在很多領域,他們都得心應手,工作起來也都信手拈來。他們纔是生活的強者,教育的目標

我們應該放手讓他們在每一個機會面前嘗試與思考。只有放手,你纔會知道什麼是他們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纔會發現什麼是他們的專長。

本學期學習了《師道:爲師亦有道》,這本書收錄了從2006---2010年《中國教師報》“新觀察”版發表的一線教師所撰寫的評論和教學隨筆。所收錄文章雖歷時六年,但細細讀來會發現這些文章都倡導和追求一個信念,那就是:尊重生命、以生爲本、崇尚道德。

儘管課改已經十年,培訓進行了一輪又又一輪,教育法規也日臻完善,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遵循教育規律,不尊重學生生命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侮辱學生人格,體罰變相體罰,教師霸佔課堂,大量佈置作業,把“學業成績”作爲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凡此種種都在戕害着學生的生命和健康,侵犯着學生的尊嚴與自由,泯滅着學生的發展力與創造力,在我看來這些都是不道德、不符合爲師之道的。

事實上,正像這本書在序言中說:學生首先是人,其次纔是學生,教育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影響。教育的實質在於開啓智慧、健全人格,塑造心靈,培養自主性、創造力。

所以遵守師道就要就要尊重學生人格,不侮辱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遵守師道就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究、去質疑甚至去異想天開;遵守師道就要要大教育胸懷,關注一切學生,關注學生的一切(學習成績、身體健康、心裏健康、道德養成等)

總之,爲師亦有道,根本在於尊重生命,以生爲本,打造道德課堂,讓學生在道德課堂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