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盜亦有道,盜亦可盜

盜亦有道,盜亦可盜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盜亦有道,盜亦可盜

——《莊子·外篇·胠篋》

所以,盜跖的門徒請教跖:“師傅您說,強盜是不是也有自己的道(規矩、法度)呢?”跖回答說:“哪兒能沒有道呢?揣度某一家某一室中有無或有多少有什麼樣的財寶,這叫聖明;行盜時搶先入室,甘冒風險,這叫勇敢;得手後撤離,走在後邊,負責斷後,這是講義氣的表現;知道可做不可做,這叫智慧;有了贓物,分配平均,這叫仁德。沒有這五條修養而想當成有頭有臉的大強盜,普天下是找不着這樣的例子的。”

太妙了,盜亦有道從此成了國人的口頭禪。莊子太超前了,他早就告訴我們,千萬不要以爲聖人或權力或正宗或主流能夠壟斷道、道德、仁義禮智信、真善美……這些堂皇概念,強盜也照樣會有或已經具有強盜的道、道德、仁義、智勇……這既振聾發聵,又觸目驚心,既奇談怪論,又更上一層樓。這裏還真有點造反有理的意味。既然盜亦有道,當然盜亦有理。例如,按照朝廷及當時多數百姓的觀點,梁山好漢是強盜,然而這些強盜,不是也特別講義氣講規則,直到有的人還講忠君、講造反實是不得已嗎?他們的排名順序也是規規矩矩的,講尊卑長幼,符合至少是部分地符合儒學。再說恐怖主義,從國際政治直到國內政治的維度,我們是堅定地反對恐怖主義的。但是,難道恐怖主義者就沒有自己的`一套精神資源、精神能力與價值悲情嗎?當然有。所以僅僅靠軍事力量是無法達到反恐的目的的。只有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全面地思考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並做出全面的適度的與聰敏的應對,並且準備付出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價,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恐怖主義的問題。美國在軍事上經濟上都是如此強大,卻在兩場反恐戰爭之中身陷泥淖,進退維谷,他們就是太不懂得盜亦有道的道理了。

這一點啓發我們,爲了戰勝對手,必須尊重對手。

讓我們進一步分析一下,什麼叫盜亦有道呢?莊子以此來說明聖人之道也可能爲強盜所用,從而貶低所謂聖人之道的意義,祛除聖人之道的魅力、壓力、光環與高高在上。但是,也許此篇的作者始料不及,你既然講盜亦有道,盜做事盜偷盜也要通曉人情世態,研究人與財寶的流動規律,團結己方人士,相互配合掩護,麻痹防盜體系,防備被警察捉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就等於說道與盜有同一性,有互相轉化的可能。

盜亦有道的另一面肯定是道亦有盜,任何自以爲或被以爲得道者,都仍然有自己的慾望、私利與人性弱點,因此他掌握理解的大道,都有被竊取、被利用、被歪曲、被自覺不自覺地曲爲解釋,使之成爲自己某些行爲的藉口,成爲自欺欺人的遮羞布的可能。而道被竊取、利用、歪曲以後呢,道本身變成了強盜邏輯,聖人有可能自行變成盜跖。

而另一種情況下,勝者王侯敗者賊,勝利了的有道之盜跖,也並非不可能變成聖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聖賢師表,寧有種乎?在一定的條件下,盜道道盜,互相否定也互相學習,互相參照也互相轉化。

先秦諸子百家,其學術盛況與爭鳴氛圍固有其燦爛輝煌之處,然而這些幾千年前的天才人物,努力兜售的核心貨色正是其帝王之術、御民之術,當然也包括了某些民本、愛民、合情合理地調節與規範君臣、君民、臣民的關係的思想(以儒家爲代表)。只有莊子講御民講得少一點,但也沒有完全死心,他在《人間世》裏,在《應帝王》裏,仍然沒有放棄他的齊物、養生、無爲、無用、無爭,沒有放棄任其自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奇術。但他畢竟退而求其次,他清醒地知道並不是每一種御民之術都派得上用場,有的人一生攙和不進御民大業,成不了帝王師,卻成了帝王御民的法術邪術的犧牲品。

莊子與其他各“子”的區別在於他實現了論說重點的轉移,他更着重的是士人個人的精神與生命救贖,而不是御民上的豐功偉績。請看,盜亦有道,那麼道亦有盜——即滿口仁義道德的大人先生,滿腹經綸的君君臣臣們,也有這樣的那樣的一肚子男盜女娼。所以,莊子對儒家學說說:“我不相信。”

他轉而教給你一點終其天年之術,槁木死灰之術,在大臭椿樹下高枕無憂之術,乘着大葫蘆浮游於江河湖海的流浪之術。而且,他告訴你不要那麼相信禮法,不要相信仁義說教,不要相信聖人的封鎖加固,不要相信嚴防扒手的措施與操勞,這樣,至少多一點內心的解放,自我的解放,精神的平安,直到精神上的逍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