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法的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1

從學哲學開始,就知道物質決定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時代所產生的意識性的東西肯定有這個時代的深深的烙印,現在21世紀如此,同樣把目光轉到18世紀上半葉 也是如此。

法律,其本質是什麼,不同的時代有着不同的解釋,馬克思主義把法律總結爲兩個方面: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的內容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馬克思主義的解 釋是經過多少代人總結、補充、完善所得到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作總結的。那麼在沒有前人明確的概括與總結的條件下,我們該如何一步一步的去摸索法律的本質,爲後來 者指明方向呢,讓我們跟着孟德斯鳩的思路來一點理清。

18世紀上半葉,正值啓蒙運動發展的時期,在這之前已經有了“文藝復興”運動,而在文藝復興之前是被稱爲“黑暗的中世紀”,封建主義與宗教相結合的勢力統治者這片大陸 ,人們的思想比較僵化,慾望與人性被壓制。不可否認,在生產力較爲落後的條件下,這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社會是發展的,在生產力發展的條件下,人們的就要求 更多的享受,包括物質與精神的,這時原來的社會制度與思想就不在適合。“文藝復興”只是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反對禁慾,要求自由,對宗教腐敗現象的不滿,這是最 基本的。就像我國在與封建主義鬥爭時,也是先從最基本的開始,要求官吏清廉,賦稅減輕等等,而後才發展到制度的,思想層面的批判,這也符合生產力的發展規律與社會歷 史的發展規律,這裏不再贅言。

那麼到了啓蒙運動就面臨着“推翻一個世界”與“重建一個世界”的任務。孟德斯鳩選擇了法律的這條路,因爲他從古希臘、羅馬法中得到啓示,這如他自己說的“只有法律才 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他認爲的法律不應是統治者一個人或一羣人隨便制定出來,法律應該同政體、自然地理環境、宗教、風俗習慣等各種因素有關係,法律之間也有關係 ,總而言之就是即法律符合人類理性的必然性和規律性,就是“法的的精神”。

作者探求“法的精神”並沒有用理論去研究理論,他的全部理論都建立在對歷史事實和世界各國古今政治、社會與法律制度實踐分析基礎之上,從社會──歷史──文化以及人 們生存環境中的各個因素相互聯繫與影響的動態關係中把握一國政制與法律發展變化的規律。運用的歷史主義和整體主義的研究方法使政治學和法學的研究向科學前進了一大 步。這是對傳統政治學、法學研究方法的超越,在社會理論"前科學"時期,也正也因爲這樣的創舉使得他的理論不再拘泥於傳統的那些思想,創造了一個時代,爲資產階級革命 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論法的精神》全書分爲三卷。第一卷主要是關於法的概述以及法與政體之間的關係;第二卷討論的是法與政治權力的關係;第三卷論述了法律與地理環境的關係。該書中提出 的追求自由、主張法治、實行分權的理論對世界範圍的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很大影響,被載入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

讀孟德斯鳩的這本書,我最直接的感受是他反覆強調的“道德”兩個字,貴族的道德,平民的道德,君主的道德,這兩個字最直接的反映出他對人性的研究,就是啓蒙運動從人 性的角度來說明法律的存在及作用。他說“君主政體具有法律的力量,專制政體有君王永遠高懸的手臂”(其實也就是君主個人的道德)兩者治理或支撐着一切。但是在平民政 治的國家裏,卻需要一種更爲強悍的原動力,這就是品德”。品德是什麼?品德即道德品質,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範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 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個人的心理傾向是要滿足自身生理與心理需要。那麼肯定要與啓蒙思想家一直宣稱的自由,平等的思想相一致的。也就是人性的標準,總而 言之,你不管什麼樣的法律是要符合人性的。

這讓我想起一個法律案例:南京一男子彭宇稱因攙扶摔倒老太太,反而被告上法庭。南京市鼓樓區法院對彭宇案做出了一審判決,稱“彭宇自認,其是第一個下車的人,從常理 分析,他與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較大”。裁定彭宇補償原告40%的損失,即45876元,10日內給付。判決書中還稱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醫院,而可以“ 自行離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選擇,他的行爲顯然與情理相悖。”我們不管事實怎麼樣,就法院所作出的判決而言就是違揹人性的,人性是向善的,而此中案例並沒有做到真 正符合法的精神的判決,當然這是在我國法律體系尚未完全成熟的條件下的特殊情況,但我相信到了最後我國的法律一定能做到符合人性的程度。

其次,他將政體分爲三種類型:共和政體、君主政體、專制政體。並且給出了三個定義,“或者更確切地將它們稱之爲三個事實:共和體制就是全體人民或部分人民擁有最高權 力的體制;君主政體意味着只有一個人統治國家,只不過遵循業已建立和確定的法律;至於專制政體非但毫無法律與規章,而且由獨自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以及變化無常的情緒 領導國家的一切。”

看一看現在西方的主要政體。美國政體從大的方面說,沒有君主,是實行共和制的國家。美國共和制的特點是實行三權分立,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機構中,又以掌握行政和 軍事大權的總統爲核心。因此美國政體是“總統制共和制”

英國政體爲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 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 成。上院(貴族院)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組成。下院也叫平民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最多票當選的小選區選舉制度,任 期5年。但政府可決定提前大選。

英美的政體形式體現了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的思想對西方的影響。他主張把國家權力分爲三部分:議會有立法權、國王有行政權和法院有司法權,用這種方法來限制王權,防止 國王暴政。,“三權”相互分開、互相制衡,並保持平衡。我很佩服他的這種開放性思想,他沒有去拼命找某條“完美”的標準去對政體作某種規範,而是選擇制衡的方法,互 相約束達到平衡。

孟德斯鳩在本書中還強調了一個觀點:地理環境決定論。《論法的精神》第三卷第14章的內容,集中體現了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辭海》在關於“地理環境 決定論”的條目中寫到:孟德斯鳩同英國的巴克爾、德國的拉國爾一樣,是“地理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其基本觀點是以自然條件作爲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孟德斯鳩引用 大量的事例對於這一觀點進行闡述。從氣候因素到土壤因素,從南方到北方,從西方到東方。他指出,不同的氣候因素和不同的土壤因素產生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 式又產生了不同種類的法律制度。而土壤和氣候因素同居民的性格塑造也十分密切,就土壤因素而言,“土地貧瘠使人勤奮、簡樸、勤勞和適宜於戰爭,土地肥沃則會使人因生 活富裕而柔弱、懶惰和貪生怕死”。因此,土地肥沃的國家常常是單人統治下的政體,而土地貧瘠的國家則往往是數人統治下的政體。就氣候因素而言,“寒帶國家的人民,像 青年人一樣勇敢,炎熱國家的人民,就像老頭子一樣懦弱”。因此,在海邊平原的國家應該實行民主政治,而在山地的國家就只能實行君主專制。不可否認,他的這些認識是有一些弊端的,中國的社會政體就經歷了部落首長制、奴隸貴族制、封建 君主制、民衆共和制以及現在所實行的人民民主專制。雖然,中國的地理環境的諸多因素,在長達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但是應該說整體上變化不大。而再看 華夏民族的上層建築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維護少數人利益的法律體系和社會政體宣告破產,而以維護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法律體系和社會政體已經建立。這一歷史性的變 革,並不是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所能夠解釋的通的。因爲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是靜態的甚至是一成不變的,而人類社會的上層建築是動態的,處在永遠都 在變化發展的過程中。

但是,他把法律的精神中加入了一些“地方特色”。我覺得這其實也是人性的體現,說白了就是每個人生活和生存環境不一樣,自己對道德的標準也不一樣,比如“土地貧瘠使 人勤奮、簡樸、勤勞和適宜於戰爭,土地肥沃則會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懶惰和貪生怕死”,這就避免了他所說的“法的精神”空洞抽象的弊端,更符合人的發展,與人性是 相符的。其次,他提出“地理環境決定論”,其出發點是爲瀕臨海邊平原的法國能夠實行民主政治提供理論上的依據,爲其三權分立學說提供能夠實現的現實上的可能。

最後,《論法的精神》雖然理論闡述並不是很完善,但是這是後來的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源泉,孟德斯鳩是18世紀上半葉,近代資產階級政治與法理學思想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挖掘很多東西,因而被稱爲“是亞里士多德以後的第一本綜合性的政治學著作,是到他的時代爲止的最進步的政治理論書”,我們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設 也可以借鑑孟德斯鳩的思想,這就需要我們對他的思想不斷研究,以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適合我們我們社會發展的東西。

永垂不朽!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2

早在學生時代,在法理老師的推薦下曾拜讀過著名法學家孟德斯鳩的大作—《論法的精神》,那時只是粗淺的看了看。參加司法工作後,重讀此書,受益匪淺,由衷的被這位法學家的精神境界所折服。

孟德斯鳩(1689—1755),法國偉大的啓蒙思想家、法學家。他不僅是18世紀法國啓蒙時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歐洲國家比較早的系統研究古代東方社會與法律文化的學者之一,是當時進步的資產階級向腐朽的封建主義英勇進攻的堅強鬥士。他的著述《論法的精神》於1748年出版,當時的伏爾泰把此書推崇爲“理性和自由的法典”。這部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學術名著內容豐富,體系完整,論點嚴密。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與法律理論發展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政治與法律文化的看法。細讀《論法的精神》,我們不難發現孟德斯鳩一生中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悟,並從中領悟到其理論真正的精華。

在《論法的精神》裏有這樣一著名論段:“法律應該和國家的自然狀態有關係;和寒、熱、溫的氣候有關係;和土地的質量、形勢和麪積有關係;和農、獵、牧各種人民的生活方式有關係。法律應該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關係;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財富、人口、貿易、風俗、習慣相適應。最後,法律和法律之間也有關係,法律和它們的淵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爲法律建立的基礎的事物的秩序也有關係。應該從所有這些觀點去考察法律。這些關係綜合起來就構成所謂‘法的精神’。”由此可以看出,孟德斯鳩所闡述的法律與國家政體性質原則、自然狀況、自由程度、氣候、宗教等等都有關係。書中以大幅片段,以獨特方式研究和論述了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國際法學等一系列課題,特別是又遍涉經濟、宗教、歷史、地理等領域,討論這些領域與法的關係。

《論法的精神》提出了許多關於法律的理論,斷言法律是代表整個人類的,是人類正義的表現,法律爲整個社會利益服務,而不是爲某一個階級利益服務,不是爲一部分居民的利益服務。他反對酷刑、主張適度刑罰,刑罰與教義相結合,利用輿論威懾阻止犯罪,只懲罰行爲,不懲罰思想、語言。他還抨擊了所謂攻擊教會的褻瀆神聖罪以及其他相關的無理的刑法。另外,他還提出了一系列關於審判、立證、拷問等諸方面的論說。總之,孟德斯鳩的學說涉及人類社會的各種基本問題。

由此可見,孟德斯鳩與以往的法律學者主要滿足於對法律條文的解釋不一樣,他力圖從法律以外,從歷史、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從社會的進步去探求這種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規律,並從法律與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繫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實質,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公正的價值理念。在孟德斯鳩看來,法的主要精神就是正義,法律應是正義的化身。

公正也是司法追求的最終目標。英國著名法學家丹寧勳爵說:“他作爲法官的基本信念是,法官的作用就是在他面前的當事人之間實現公正。”

司法公正的標準是什麼呢?筆者認爲只要是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原則,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審判執行工作當中,堅持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充分考慮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做出來的結論就應當是公正的。當然,具體的個案不同,每一類案件如何去量刑,每一類案件如何做出裁判結果,這要因案件所適用的具體的法律依據來因案而異。一個總的原則就是隻要他依照法律的規定,嚴格地履行法律的程序,嚴格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嚴格考量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作出的判決就應該得到尊重,當然也應該是公正的。

在司法實踐中,當法律的規定很明確時,簡單地套用法律進行裁判,一般法官都能做到,這時法官只需將案件事實輸入法律這部機器裏,就可以輸出判決書來。當法律規定不明確甚至存在漏洞時,如何在當事人面前實現司法公正,對法官來講既是一個難題,要準確把握法律的精神實質,給當事人一個公正的裁判,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實屬不易,需要長期的磨礪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需要法官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需要法官擁有除法律之外的淵博知識,成爲知識上的“貴族”;需要法官爲追求公正的崇高理想,必須長期堅守自己的信仰,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成爲道德上的“貴族”。

司法公正的價值理念,應該是一名法官不可缺的法律信仰。當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時候,需要這樣的價值理念作爲指導,也即這樣的法的精神。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3

最早認識孟德斯鳩是從那本《懺悔錄》,儘管從初中開始就知道《論法的精神》這本鉅著,然而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拜讀。

孟德斯鳩認爲法律應該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狀況有關,和不同人種的生活方式有關,和某個特定的政治制度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關係,與人的宗教、性格、財富、人口、貿易、風俗、習慣相適應。法律和法律之間也有傳承或借鑑的關係,法的淵源,法的目的,法調整的社會關係都是考察法的精神所應考慮的因素,這些,就是孟德斯鳩在本書中詳加論述的法的各個方面。

孟德斯鳩之所以如此被後世讚譽,除了其三權分立學說以外,更主要的是其所處的時代造就了其偉大。孟的理論基礎爲神本與人本作出了更爲明確的分界,即較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更加理性、更加科學的現代人文主義,這也是其理論被廣爲接受的社會背景基礎,這種精神內核實現了一種由人性到理性的跨越,一次由社會文化向政治制度的進發。孟是最早思考有關(近現代意義的)階級與政治制度的人之一——如果一定要加上之一的話。他對階級這個概念的提出要比馬克思早上100年。另外,本書多次談及當時的“中華”法,我們應該感激孟的這些提及,因爲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歐洲大陸對東方法律制度的某些偏見,這也是孟對啓蒙運動的精神內核“科學”與“理性”的一種體現,是孟德斯鳩所一直堅持的科學的地理觀、史學觀給人類帶來的益處了吧。

孟德斯鳩正是他所稱的自由主義法學中的一位傑出代表。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他通過對法律與地理、氣候、人種、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人口、商業等關係的分析,揭示出法的精神的內在本質。他站在一種理性主義的立場上,假設存在一種以人性爲基礎的普遍的人類理性,而法律即由這種一般理性產生,是普遍的永恆法律的統一體。客觀存在的法的規律性可對國家的行爲設置種種限制。因此,這種自然法有助於他建構一個解決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公民、公民與公民關係的全新的政治體系,從而解決上帝從人類世俗生活中逐步退出以後人類社會面臨的基本理論問題。然而,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以上只不過是他邏輯的表層展現,在其頗具說服力的理論論證背後,隱藏着他對重新建構的社會的一個基本的價值追求,即他立足於建構一種既擁有個人政治自由又具有良好秩序的社會。這種社會,無論是採用貴族政體、共和政體,還是君主政體,都有可能達到上述目標。因此,他通過對一般人性的分析,通過其權力分立理論,階級分權理論以及聯邦主義思想表達了他對自由之秩序建立的強烈渴望。從而也爲我們思考人類社會結構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其中除了廣爲人知的權力分立理論,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階級分權——權力制約、自由與秩序保障的前提。柏拉圖深信人生來是不平等的並據此認爲在共和國中應確立等級制度。撇開其等級含義不論,他卻看到了人類的羣體性特徵。而階級、階層乃是具有一定經濟背景的人構成的一個利益共同體。以上兩種觀念都具有一定的客觀基礎。與此相似的是,孟德斯鳩也傾向於認爲一個強大的中間階級才能真正有效地制約統治者的權力即權力的真正制約來自階級的分權。他說“君主政體的基本準則:沒有君主就沒有貴族、沒有貴族就沒有君主。在沒有貴族的君主國,君主將成爲暴君。”[3]P16甚至於認爲在缺乏中間階層的情況下,他認爲即便僧侶的權力對於君主國也是適應的。“對於專橫既然沒有其他阻力,那麼這個阻力也是好的。因爲專制主義既然給人類帶來可怕的危害,那麼這個能制約專制主義的害處本身也是好處了。”[3]P16他隱含的意思明確化表述應爲:以權力制約真正堅實的社會基礎並非來自單個個人,而是來自127單個個人構成的特定的團體。因爲單個個體憑其實力是無法與強大的權力相抗衡的。故個體權利對權力制約的實現乃是社會團體的普遍建立以及中間階層的形成。社會學家普遍認爲金字塔的等級結構不具有穩定性,而真正較爲穩定的工商社會的標誌乃是中間階級的崛起形成一個橄欖球形等級結構。在英國憲政史上,正是貴族階層及新興資產者通過鬥爭一步步限制國王權力從而達到權力制約目的的。中間階層以法律爲武器,以和平鬥爭爲手段,最終實現了階級分權。注意到英國憲政史上的階級背景,有助於我們理解權力制約機制。與此相類似,梁漱溟也提出類似看法。他認爲中國以國家權力建立不起來在於沒有階級,之所以沒有階級,在於中國只有統治者,沒有統治階級,更沒有非政治的其他階級,所以中國的統治者能夠獨裁,因爲階級的存在就是讓武力不操於一人之手。同時,他認爲政權的公開過程只能從集團開始,也就是政權公開全靠階級,因爲在中國皇帝一例,差不多人人平等,都有參政的權力,而社會又缺乏力量。他的觀點或許能證實中國民主政體遲遲難以實現的原因。因爲一切鬥爭僅僅是爲了個人目的,即其不具有階級背景。階級分權有助於權力制約的實現,有助於自由與秩序的實現,這也充分證明了人類的分層性、集團性、與等級性。而這些因素構成社會秩序的客觀基礎。因此,階級之分權乃是民主制度建立的一個重要的前提。

最後自由的優先性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對法律諸價值的安全,平等、正義等都有許多精彩的論述,但他對法律保障個人自由之功能有特別的偏好。無論從人類的本性,還是人類受奴役的狀況,他都給予自由以充分的重視,並且認爲自由乃是法律制度建構所要達到的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後來的學者都把他歸爲自由主義法學的代表人物。綜上所述,自由與秩序作爲法律追求的兩個基本價值目標,一直爲包括孟德斯鳩在內的思想家們所重視。在個人還難以獨立,依附於家庭的時候,自由還處在萌芽狀態,而非與秩序獨立的一極。但當人類完成從身份到契約的過程之後,自由的追求顯然被放到了較爲重要的地位。因此,立足建立一個既有個人政治自由又有良好秩序的法治社會,既是啓蒙思想家們的共同思想與追求,也是近代以來人類政治生活不斷世俗化的必然趨勢。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4

佛教界禪師提出參禪有三種境界: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參禪有所感悟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至參禪徹悟時,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就是參禪的最高境界。它的哲理意味在於,認識事物的表象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把握其內在本質,也即精髓,不下一番苦功實難達到。然而,如能達到這種最高境界,便無往而不勝。孟德斯鳩就是這樣一個努力探尋法律最高境界的人。

翻開《論法的精神》,我們不難發現孟德斯鳩一生中的所作所爲,所思所悟,並從中領悟到其理論真正的精華。孟德斯鳩(1689—1755)是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前期啓蒙運動的傑出代表,又是法國資產階級著名的法學家。《論法的精神》是其一生重要的著作,當時的伏爾泰把此書推崇爲“理性和自由的法典”。《論法的精神》一書,雖囿於時代的限制,在思想上有其侷限性,但在資產階級的法學著作中,可稱之爲具有獨特風格的百科全書,也是資產階級法學最早的古典名著。這部著作,對於十八世紀歐美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準備和實踐,起着思想準備和理論指導作用,從而也爲資產階級建立法律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孟德斯鳩把自己的代表著作稱之爲《論法的精神》,其含義是什麼呢?他回答說:“法律應該和國家的自然狀態有關係;和寒、熱、溫的氣候有關係;和土地的質量、形勢和麪積有關係;和農、獵、牧各種人民的生活方式有關係。法律應該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關係;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財富、人口、貿易、風俗、習慣相適應。最後,法律和法律之間也有關係,法律和它們的淵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爲法律建立的基礎的事物的秩序也有關係。應該從所有這些觀點去考察法律。這些關係綜合起來就構成所謂‘法的精神’。”

孟德斯鳩認爲,只有從上述法的精神中才能解決自然法與人爲法之間的關係,才能進行各種法律分類。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他列舉了不同歷史時代、不同民族、不同社會政治制度的歷史事實和法律文獻,論證某一類型法律制度產生的共同原因。同時,他不僅停留在尋找某些共同原因這一層次上,而且還試圖建立某些原則。他說:“我建立了一些原則。我看見了:個別的情況是服從這些原則的,彷彿是由原則引伸而出的;所有各國的歷史都不過是由這些原則而來的結果;每一個個別法律都和另一個法律聯繫着,或是依賴於一個更具有一般性的法律。”

從尋找某些共同原因到建立某些原則,在孟德斯鳩法律思想發展中是一個不同的階段。從他的思想動機和目的來看,所謂建立的某些原則,就是指的一種理性的法則,這種法則能主宰一切,支配一切。凡是根據這些理想法律原則所建立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就是正義的;反之,就是不正義的。他強調“我並沒有把政治的法律和民事的法律分開,因爲我討論的不是法律,而是法的精神,而且這個精神是存在於法律和各種事物所可能有的種種關係之中”,並斷言法律是代表整個人類的,是人類正義的表現,法律爲整個社會利益服務,而不是爲某一個階級利益服務,不是爲一部分居民的`利益服務。

由此可見,孟德斯鳩與其以前的法律學者主要滿足於對法律條文的解釋不一樣,他力圖從法律以外,從歷史、生活、風俗習慣等方面去研究法的精神,從社會的進步去探求這種精神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一般規律,並從法律與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繫中探求法律的精神實質,也即探求法律的最高境界。實際上,他所努力尋找的法的精神,首先從宏觀上講,應是一種存在於所有法律當中的價值觀念,即人類正義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適用於一切法律當中。簡言之,在孟德斯鳩看來,法的主要精神就是正義,法律應是正義的化身。他的這種思想,對資本主義法律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無論是英美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公平、正義作爲法律的價值是被普遍接受的。雖然人們對公正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作爲價值,公正應在法律之上,而不是相反。

公正也是司法追求的最終目標。英國著名法學家丹寧勳爵說:他作爲法官的“基本信念是,法官的作用就是在他面前的當事人之間實現公正。”

司法公正爲何如此重要?培根有句名言:“一次不公的(司法)判斷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爲禍猶烈。因爲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髒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斷則把水源敗壞了。”

美國大法官卡多佐以著名的裏格斯訴帕爾默案說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這個案件是一個衡平法院決定不允許一個遺囑財產受繼人——他謀殺了立遺囑人——享有遺囑收益。雖然從法律表面上看,這位謀殺者享有繼承權,“但是,在這些原則之上還有一個更爲一般的原則,它深深紮根於普遍的正義情感中,這就是,無人應當從他自己的不公中獲利或從他自己的錯誤中佔便宜。”

那麼司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對法律表面的、膚淺的理解,並在司法實踐中機械套用,這是“未參禪”或“參禪有所悟”時的一般境界;深刻理解法律精神,把握其內涵,並能熟練運用法律於辦案中,在當事人之間真正實現公正,這纔是司法的最高境界。但凡高水平的法官,追求的就是這種境界。裁判結果是不可能做到讓雙方當事人都滿意的,因爲總會有敗訴的一方(即使勝訴的一方也會有不滿意的地方)。然而,努力做到裁判公正,不使當事人有不公正的感覺(即輸得服氣),卻是法官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司法實踐中,當法律的規定很明確時,簡單地套用法律進行裁判,一般水平的法官都能做到,這時法官只需將案件事實輸入法律這部機器裏,就可以輸出判決書來。瞧!多麼省心。這是一般法官所想追求的結果,但這種結果絕不是一個高素質的法官所要追求的司法境界,因爲這樣做體現不出其應有的司法水平,也不等於就做到了裁判公正。尤其當法律規定不明確甚至存在漏洞時,如何在當事人面前實現司法公正,對法官來講既是一個難題,也是體現其高超辦案水平的時候。凡是一流的法官,這時就像禪師一樣,在努力追求一種境界,他要準確把握法律的精神實質,給當事人一個公正的裁判。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實屬不易,需要長期的磨礪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需要法官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需要法官擁有除法律之外的淵博知識,成爲知識上的“貴族”;需要法官爲追求公正的崇高理想,必須長期堅守自己的信仰,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成爲道德上的“貴族”。

在現代民主制度下,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它與嚴格依法辦案的觀念的聯繫十分密切,司法公正就要求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做到嚴格依法辦案,就必須正確處理好法與情的衝突。在孟德斯鳩法律思想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即“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有時候法律走過了頭,而只染上了感情和成見的色彩;有時候就停下來,和感情、成見混合在一起。”

可見,孟德斯鳩認識到法律經常會和感情發生聯繫,有時會產生衝突。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他認爲,法律不能走過了頭,只從感情出發。司法實踐中,當法律與情理相沖突的時候,執法者往往感到困惑和棘手,也最容易使其對具體而明確的法律規定視而不見,“制定”一個例外,以情代法做出裁判。這種自由裁量權的隨意行使,實際上否定了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根本就不是一種“衡平”或“正當背離法律”的方法。孟德斯鳩認爲,如果對法律制定例外的規定,實際上就破壞了法律的原則的規定,其結果後患無窮。他舉例說明:“查理七世說,他獲悉在以習慣爲準則的地區,訴訟當事人違背王國的習慣,在一個案子判決三、四、六個月之後才提起上訴;所以他規定,除非檢察官有舞弊或欺詐情事,或是有阻礙當事人起訴的重大明顯的原因,當事人應立即起訴。”因爲有例外的規定,結果當事人在30年後還在上訴。

情理因素要不要考慮?法官在裁判時肯定要考慮,但是堅持嚴格依法辦案是首要前提,不能爲了個別案件裁判合乎情理而損害整個法治的尊嚴。法官在遇到法與情衝突的時候,並非毫無良策,只有捨棄法律規定的唯一辦法,在堅持嚴格依法辦案的前提下,是可以找到妥善解決此類問題辦法的。

孟德斯鳩還把法律區分爲自然法和人爲法兩部分,人爲法又分爲國際法、政治法和民法。他認爲,人爲法富於普遍性;政治法使人類獲得自由,民法使人類獲得財產,國際法則是自然地建立在上述原則之上的;這幾種法律的淵源、目的和性質是不同的。

正如他在前面論述法的精神時所指出的那樣:“法律和它們的淵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爲法律建立的基礎的事物的秩序也有關係。”可見,孟德斯鳩又在微觀上尋找法的精神,他認爲,每一類型的法律,其立法的目的又是各不相同的。“不應當把法律和它所制定的目的分開來談”,“不應當把法律和它制定時的情況分開來談”。

儘管他對法律的分類是不科學的,但其觀點對當代司法仍具有一定的啓示意義,就是要求執法者在適用法律時,既要從宏觀上體現公平、正義的要求,又要從微觀上探尋某個部門法律的立法目的和原意,使司法更合乎立法目的和原意,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準確理解法律,正確適用法律。

在司法過程中,法官遇到法律規定不明確時,就要思考立法者設立該法律或法條的目的和原意是什麼,努力探尋法律深層次的含義,從立法目的的角度來正確解釋法律,以正確適用法律做出公正裁判。尤其“當採用文義解釋或其他解釋方法,得出兩個不同的解釋意見而難以判斷哪一個解釋意見正確時,應當採納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釋意見。”“法律的目的,不僅是法院解釋法律的標準,也是評價和判斷法院判決是否妥當的標準。”

如何尋找立法的目的和原意?一般來說,每一個部門法律都會開宗明義,說明制定本法的目的。如我國《民法通則》第一條規定:“爲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係,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但這樣的規定,使人尚覺得太原則、太抽象,不能確切把握立法者的目的。因此,有學者提出三種尋找法律目的和原意的具體方法:一是語義原意說,認爲解釋者應從法律所運用的詞語本身去尋找立法原意。二是歷史原意說,認爲尋找立法原意不能侷限於法律詞語本身,而必須藉助對各種立法史材料的研究,解釋者能夠了解法律得以通過的一般社會狀況,以及立法者欲通過法律予以救濟的對象或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把握存在於法律背後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目的。三是理性原意說,認爲應訴諸於立法者假設的方法來尋找立法原意,即解釋者基於立法者是以合理手段追求合理目的理性立法者的假設,想立法者之所想,以重構立法者意圖的方式來解釋法律,彌補法律所可能存在的漏洞。

筆者認爲,從歷史原意和理性原意方面更能尋找到立法者的原意和目的。試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立法目的進行分析。該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爲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爲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立法者制定該條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分析一下該法制定的時代背景。在20世紀90年代,製假賣假的行爲十分普遍,發生了許多危害消費者生命和財產的案件,嚴重損害了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成爲困擾政府的嚴重社會問題,而地方行政部門由於地方保護等原因存在打擊不力的情況。因此,爲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立法者制定了該法。該法第49條雙倍索賠的規定,爲消費者提供了有力的自力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政府力量的不足。可見,立法者的目的應包括支持消費者“知假買假索賠”行爲。

《論法的精神》就像儲藏百年的老酒,醇厚甜美,值得細細品味。也許筆者的解讀仍是片面、不準確的,但不妨礙對經典的欣賞。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5

“法是源於事物性質的必然聯繫。”讀《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開篇的第一句話。世間萬物都有自己要遵循的法則,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法律。上帝創造世界,保護世界,熟悉世界,是因爲他制定了規則,是因爲他有智慧和權力。而“造物主”是人類的信仰,是希冀。所以,在這個世界之外如果要創造另一個世界,那這個世界不是永恆不變,就是滅亡。創造看上去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但是永恆不變的規律和法則則是維持它運作的基本條件。

規律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規則,這個世界將無法繼續存在。在法律創制之前,就有了公平的關係。如果說人被成文法所規定的外,就沒有公正了,那就是說,在圓還沒有被畫出之前,所有的半徑都不相等。人在制定公正的法律之前,公正就已經存在並以確定了關係。但是不是說只能世界和物質世界管理的一樣。同時,在獸類和植物相比較,獸類由於生理快感的誘惑,保持了它們的個性。所以,它們並不是完全地遵守自然法律。獸類沒有人類的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優點。獸類沒有人類所擁有的希望,也就不存在有期望。沒有期望就失望,就不會有憂慮和恐懼,也沒有煩惱。同時,沒有慾望,它們就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對它們來說慾望只是爲了繁衍。

自然法,顧名思義是在人類出現之前就有的法則。不是人類而經營,是源自生命的本質。自然法使得人類的腦海裏樹立起“造物主”的概念。是讓人類獲取知識而不是有多少現成的知識。在遠古時期,人類會出去覓食,是自然法的原則;遇到危險想要逃脫,是自然法的規則;畏懼大自然,是自然法的規則;誘捕小動物,逃避大動物,是自然法的規則。而有了社會以後,人類置身於社會,彼此平等的觀念逐漸消失,爭鬥開始。每一個國家擁有自身的力量,而國與國之間又想要得到彼此的東西,這樣戰爭就出現了。戰爭出現,傷害的不只是人,還有基礎設施。然而戰爭總要被規避,總要完結。就這樣,爲了減少傷害,人類制定了法律,規定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行爲準則,與其在傷害中療傷,還不如一開始就沒有傷害。

在這其中,意志是很重要的連接方式。意志的一致性使得個體力量得以聯合。法律的力量得以連接。而支配人類的行爲的的法律就是人的理性。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否有危害他人的行爲,能夠替人着想。就能真的做到守法。而國家的法律還應該和自然狀況相連接。但是他們彼此的聯繫又是密不可分的。而政治法和民事法也沒有分開的必要。法律的精神不在於它在哪一個領域,而在於他說產生的影響是否能夠夠真正的使各個事物涉及其中。使得其互相相依,互相聯繫,而又互相制約人的行爲。

  《論法的精神》讀後感6

《論法的精神》是一部深奧的書,一部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偉大著作,看了一遍,頓覺思維開闊了很多,接下來我就主要談談其中的三權分立理論吧。

三權分立制止的是權力的濫用,以權力制權力,使三方的某一方權力不至於過大,權力的制衡是提供公民自由的基本保障,三種權力,其中的兩種或是三種權力絕不能集中一兩個人或是同一個機構手中,否則權力的制衡將是扯淡,公民的自由也將不復存在,這是事實,歷史也證明了這點。倘若行政權與司法權不分離,那意味法官掌握了壓迫的力量,若是法官品德好不用去說他,但誰又能保證被選出來的法官品德是好的,誰又能保證如今品德好的他會在時間的考驗之後而不變的品行惡劣呢?法官掌握壓迫力量還只是一個表層,薄淺的理解。

若是兩者權利不分離,行政機構與司法機構就可以說是行政司法機構,此機構裏的高層做什麼事情將會爲所欲爲,因爲他們即使幹了什麼壞事,對不起人民的事情,審判者最終還將是自己,審判者與被審判者是同一個人,世界上是沒有人會傻到自己會判自己罪的地步的。所以,此機構里人若是品行惡劣被腐化,那他們做的任何壞事將得不到任何懲罰,無休無止的損害人民的利益,人民的自由將蕩然無存。即使兩者分離,我認爲若是不做到公正公開,也將會受到腐化。我們知道,檔次高的人比較容易結交到檔次高的人,檔次低的人亦然。所以,兩大機構裏的高層也必然會熟悉,這樣,無疑讓兩者的權利接近了,在司法人員審判做了壞事的行政人員時,必會手軟,這也會導致不公正,間接侵害了人民的利益及自由。

所以,我認爲,要做到最好的公正,就要公開。有兩點,

一,我認爲行政不需要完全公開,因爲這會影響到行政的效率,畢竟在一個全民素質不是很高的年代,行政完全公開必然會造成無數人的議論,很多人若是不懂行政者真正的意圖或是有人故意搗亂的話,必然會造成輿論的壓力影響行政,將要執行的決策也將會執行不了或是拖泥帶水,所以,行政不必完全公開。

二,司法需要公開,即使不是完全公開也要多數公開,這樣公開,會使得司法者不敢隨意舞弊徇私,迫於公衆的壓力,司法者也會盡全力審判而不造成錯判誤判。倘若一個機構擁有立法權與行政權兩大權利。那麼他可以憑藉自己千變萬化的意識來強制執行自己制定的法律而不受任何制裁,因爲什麼,因爲他沒有違法,即使人們在喊不公平喊冤也沒有用,因爲他沒有違法。但是,立法機構與行政機構的人絕不能身兼兩個機構的兩個職位,因爲這等於是變相,行政人員只能監督立法但不能參與立法。司法權與立法權若是結合在一起,就會對人民的自由和生命實行專斷。不能保證人民的自由。當美利堅合衆國成立之時,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理論就成了美國三權分立制度的指導思想,這對美國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制約了領導者最大的權利,制止了國家民主制度腐化成專制制度。

孟德斯鳩說過,民主政體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官吏由人民來指派。因爲在民主政體下,人民間接掌握的國家的權利,他們是國家的主人,而相反的,專制政體是最高權力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君主根據反覆無常的意志來進行政治統治,也就是最嚴重的獨裁。我這兒想說的是,如果讀裁者擁有大公無私之心,心繫人民,擁有解決所有問題的所有方案,並快速執行,那獨裁無疑是一種最好的統治,但是,又有誰能做到呢?恐怕只有上帝吧。所以專制政體絕不可取,大權絕對不可集中在一兩個少數人手中,必須分立,這樣纔會制止權利的腐化,制止民主政體腐化成專制政體或是變相專制政體。讓人民擁有自由,人民幸福了,統治就自然會穩定。人民倘若沒有自由或是老是被欺壓,人民百姓不滿的情趣上升,從量變到質變,那麼起義革命也就不遠了,世界上每個朝代的滅亡幾乎都是如此。

三權分立奠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孟德斯鳩的高瞻遠矚及在當個年代的無懈可擊的理論令人欽佩無比,《論法的精神》是一部值得深挖的書,我現在還沒完全瞭解其中的內涵,仍需要時間慢慢參悟。

以上是我對其中三權分立的一些粗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