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品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品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品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能比較出物體的大和小。

2、尋找發現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3、能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極探索。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比較

2、各種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碗、盤子、湯匙、玩具、衣服、鞋子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觀察圖片

看看圖片有什麼?(衣服)

你知道是誰的衣服嗎?(媽媽的衣服,孩子的衣服)

哪是媽媽的衣服?哪是孩子的衣服?

你是怎麼知道的?

(媽媽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小。)

二、找一找

1。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玩具,然後在教室裏找一個,比自己的.玩具大的,或比自己的玩具小的玩具。

2。請幼兒講一講,自己手中的玩具,哪個大?哪個小?

三、比一比

請幼兒觀察圖片

教師:圖片上有什麼?(蘋果,草莓)

你喜歡蘋果還是喜歡草莓

——蘋果和草莓誰大誰小?

——小狗和蜜蜂水大誰小?

——大象和螞蟻誰大誰小?

四、遊戲:大的小的

教師任意出示一個物品,請幼兒找出比老師手中的這個物品大的或小的。

爲激發幼兒興趣,可以比賽的形式進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年齡較小,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強,特別是穿脫鞋子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爲了讓孩子達到自己穿脫衣服的能力,我設計了這次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己穿脫鞋子的能力,不穿反鞋。

2、引導幼兒知道不同季節穿不同的鞋子。

3、教育幼兒不亂穿鞋,知道脫下的鞋子放回原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重點難點

幼兒能夠掌握穿鞋的方法,不穿反鞋。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各樣的鞋; 春、夏、秋、冬的圖片;冬天裏不穿鞋子的男孩圖片 美工區投放剪裁好的紙拖鞋底和鞋面、膠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模仿教師進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

1、 出示不穿鞋的男孩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男孩應不應該穿鞋子,不穿鞋有什麼不好;

2、 提問幼兒:生活中還見到過什麼樣的鞋子,他們都是什麼時候,什麼人穿的;

3、 出示各種各樣的'鞋子,提問幼兒這些鞋子都是什麼時候穿的;

4、 出示四個季節的圖片,請幼兒說出四個季節的名稱及特徵;

5、 請幼兒每人拿一雙鞋子,根據季節特徵放在圖片下方;

6、 提問幼兒會不會穿鞋子,並請一位說會的幼兒到前邊來爲小朋友們表演穿鞋子;

7、 教師講解穿鞋子的方法:先認識左右,再講解方法,請幼兒按着老師講解的方法穿鞋子,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背景音樂)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腳的大小穿鞋子。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將脫下來的另一雙鞋子放回鞋架。

四、延伸部分

美工區活動:教師爲幼兒演示做拖鞋的方法,和幼兒一起做拖鞋。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幼兒都非常配合老師的講解及操作,就是有些個別能力差的幼兒,還需要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鍛鍊,我相信天長日久他們一定會學會穿鞋子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嘗試進行配對。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的一家”、三隻大小不同的盤子、三隻高矮不同的蜂蜜瓶、三根粗細不同的玉米、六個蘋果、三個畫有不同數量不同大小的魚盒子。

2、供15名幼兒的操作材料(人手一張畫有小熊一家的底板,人手一個小籃子裏面裝有六個蘋果)。

活動重難點:

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嘗試進行配對。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小熊的一家”觀察其特徵,引發幼兒興趣。

師:“喜歡小動物吧。最喜歡什麼小動物?“今天老師這上面也有小動物,看看是誰?(出示小熊的一家)家裏都有誰呀?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寶寶?哪個是媽媽?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並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爸爸長的高,寶寶長的矮,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

二、通過小熊的一家,瞭解熊愛吃的食物。

師:“三隻熊在幹什麼呢?它們要吃早餐了,你們今天吃過早餐了嗎?猜猜看,三隻熊最喜歡吃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師:“有可能哦”。我們一起來看看三隻熊今天的早餐都吃了些是什麼?出示相應的食物圖片。並請小朋友牢牢的記住這些東西。

三、爲熊的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品的大小、高矮、粗細與數量的關係。

1、比較相同物體,區分大小。

師:“早餐要開始了,吃早餐前當然要先用到餐具,哪一個給熊爸爸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給熊寶寶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熊媽媽的?什麼顏色的?"出示圖片,說說你的理由。

“爸爸個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寶寶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寶寶用最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媽媽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

師:“三隻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給爸爸、最小的給寶寶、不大不小的給媽媽。”

2、比較相同食物,區分高矮。

師:“要吃早餐了,看看是什麼?(蜂蜜)三隻瓶子一樣嗎?那兒不一樣?你覺得哪個是給爸爸的?爲什麼?(中間的瓶子最高,裏面裝的蜂蜜越多,所以應該給爸爸。)哪個給媽媽? 哪個給寶寶?剛纔的蜂蜜有高、有矮,可下面這個事物它們都長的一樣高哦。

3、比較相同食物,區分粗細。

師:“要吃第二樣東西了,玉米(出示圖片)(剛纔的東西有高有矮,現在他們一樣高哦,誰會分一分?)哪個給爸爸?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理由。幼兒講述玉米的粗細,請幼兒做出粗細的動作。

小結:三根一樣長的玉米,粗細不一樣,粗的那一根多一點,細的那一根少一點。

正確的數數方法,引導幼兒按蘋果的數量以及熊一家胃口大小來分食物。萌發幼兒關心父母的情感。

1、出示六個蘋果圍繞在熊一家的`周圍。師:“有什麼辦法可以數清楚?你數的第一個蘋果在哪裏?”

2、師:“6個蘋果三隻熊來分,你會怎麼分呢?理由是什麼?”

3、師:“熊的一家要這樣分蘋果,熊爸爸要多吃點,熊寶寶要少吃點,熊媽媽呢不多也不少。”幼兒重複一遍。

4、幼兒操作,教師提醒。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熊的一家,還準備了一個小籃子,小籃子裏面有6個蘋果,請你將籃子裏的蘋果按要求分給三隻熊”。

5、教師評價。

五、活動延伸。

出示三隻裝有不同大小不同數量魚的盒子(盒子上寫上數字2、4、6)。師:“你覺得哪個給爸爸吃?”哪個給媽媽吃?哪個給寶寶吃?讓幼兒猜測。後打開箱子讓幼兒自己發現,除了事物數量的多少外還事物大小有關。

活動反思:

《三隻熊》是小班下學期《熊的故事》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教學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故事得到大、中、小配對的概念,同時也感受大小不同的三隻熊的不同的形象。按照我的預想,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只有那些生動、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開展數活動時,我儘量以故事爲載體,讓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而熊是幼兒所熟悉、喜歡的動物,所以在此次活動中,我以熊爲主角,並對三隻熊的故事進行改編,通過生動的環節銜接,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願望。但是在活動中卻並非如此。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出示了三隻玩具熊,讓孩子們觀察一下三隻熊的大小,然後引入故事,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課件吸引了,當故事講完以後,孩子們一下子鬆懈下來,當我提問時,只有少數孩子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其它孩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預期的效果並不完美。

在小班階段,影響孩子思維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作爲老師應該認真分析教案,特別對設計的提問要仔細琢磨,儘量增加其有效性,活動的形式也應該多變一點,孩子的思維往往容易被色彩鮮豔的動畫所吸引,而他們在觀看時,其實並沒有帶着一種目的,所以當需要回答問題時,能力差的孩子就不知道回答什麼了,他們沒有處在思維的積極狀態。可能由於是隨堂課,所以自己只做了一下大致的準備,對其中的有些細節並沒有認真的琢磨,對自己的提問設計也沒有想得太多。如果在欣賞故事之前,我有意識地設計一個問題,如“小姑娘迷路了,她會到哪裏去呢?會碰到什麼事呢?”讓孩子們帶着任務去欣賞故事,可能孩子的有意性就強一點,另外在觀看課件時,我應該分段讓孩子們欣賞,從開始到“小姑娘在小熊的牀上睡着了……。”然後讓孩子們討論一下“三隻熊回來會怎麼樣呢?”,接着在繼續欣賞下去,可能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可能比較喜歡在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另外我還應該在區域活動中創設“熊的家”的環境,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大碗、中碗、小碗,大椅子、中椅子、小椅子的配對,我想這作爲區域活動的延伸,肯定是孩子比較樂意接受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能幹稀搭配地選擇早餐,知道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2、培養每日吃早餐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麪包、牛奶、蛋、豆漿、稀飯等常見早餐食物。

2、天線寶寶(丁丁、拉拉)布偶,《營養早餐》電子圖片。

3、自助餐:各類幹稀早餐食物、餐具。餐廳環境佈置、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情景對話,激發幼兒興趣。

丁丁:哎呀,我今天好難受呀!

拉拉:你怎麼了?早上都吃了些什麼呀?

丁丁: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塊大面包!呃……呃……(打嗝)

拉拉:真是奇怪,今天我也很難受,早上因爲快遲到了,只喝了一杯牛奶就來幼兒園了。

丁丁、拉拉:這是什麼原因呀?爲什麼會這樣?(設疑)

2、提問:你們會不會難受呀?(不會)那你們早上都吃了些什麼呢?

3、幼兒回答,教師一一出示幼兒所說的食物。

4、引導幼兒將出示的各種食物按幹稀分類。

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發現食物這些可以分成“幹”“稀”兩類。

5、討論解疑:爲什麼丁丁和拉拉會難受呢?結合生活經驗理解科學早餐的基本搭配方法――幹稀搭配。

6、欣賞活動:營養早餐。

(1)知道早餐的食物很豐富,可以有許多種的“幹稀”搭配方法,還可以在早餐後吃一點水果,均衡營養。

(2)師生討論、總結: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纔會身體健康。

7、品嚐、交流:自助餐。在柔和的音樂聲中,幼兒根據幹稀搭配原則,自由選擇“自助

早餐”。

8、活動延伸:家園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形成每天吃早餐的健康意識,並與幼兒一起合理搭配營養早餐。

觀察反思:

最近,我們發現有一部分幼兒早上起牀晚了,隨便吃點東西填飽肚子(甚至不吃早餐)就來上幼兒園了,這嚴重地影響了幼兒的身體健康。爲了幫助幼兒瞭解早餐的重要性,養成每天吃早餐的良好習慣,我通過健康領域與科學領域的有效整合,開展了這一活動。

這個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以“能幹稀搭配地選擇早餐”爲活動重點,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通過直觀地對各種早餐食物進行“幹稀”分類,幼兒對“幹”與“稀”這兩個類別的概念有了較好的認識,基本上能正確分辨、判斷“幹”與“稀”,並掌握科學早餐的基本搭配方式――“幹稀搭配”。同時通過欣賞各種營養早餐的電子圖片,給幼兒直觀的視覺感受,使幼兒知道“早餐還可以吃這些食物,可以這樣搭配吃”,鞏固培養健康飲食的意識。在活動最後,引導幼兒幹稀搭配地自選“早餐”,並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品嚐、分享與交流自己所選的食物及感受,效果不錯。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它們都有自己的家

有益的學習經驗:

養成用完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習慣,不隨手亂扔東西。認識到把物品放回原處既可以給自己提供方便,也可以給別人提供方便。

準備:

玩具動物(兔子、小猴、小狗、小貓),小紙盒四個

活動與指導:

1、將小紙盒擺放好,分別代表小動物們的家。

2、教師說:“今天,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手偶戲,請小朋友認真看。”

3、將4個小動物分別放到4個紙盒裏,告訴幼兒動物們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有一次老虎來了,小動物們嚇得四處跑,等老虎走了,天已經黑了,小動物什麼都看不見了,他們連自己的家都找錯了。小狗到了小兔家,小猴到了小貓家,小貓到了小猴家,小兔到了小狗家。第二天,天一亮,小猴找小兔玩,可是他來到小兔家看到的不是小兔,而是小狗,他感到十分奇怪;小貓去給小狗送信,卻看到小兔,一切都亂了,動物們感到十分苦惱。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爲什麼苦惱嗎?

4、是因爲他們沒有在自己的家裏。我們如何幫助他們解決苦惱?

5、對了,將他們送回自己的家。小動物們回到自己的家,他們又愉快地生活了。

6、這個手偶戲告訴我們什麼東西都要放回原位,生活纔會有秩序。小朋友無論用完什麼東西,都要將它放回原來的位置。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思思遇險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不能隨便往嘴裏放東西,尤其是那些小物品放在嘴裏十分危險。

準備:

故事“思思遇險”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說:“嘴是幹什麼用的?”

2、嘴是我們重要的器官,它可以幫我們吃東西,可以幫我們說話。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正確使用它,它也會給我們帶來危險。

3、現在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思思遇險”(附後)。

4、思思爲什麼會遇險?

5、什麼東西不能往嘴裏放?

6、把小物品放在嘴裏是十分危險的,它很容易滑到氣管裏,堵住呼吸。如果不及時取出來,人就會窒息。

附故事:

思思遇險

思思有一個壞毛病,無論拿到什麼都愛往嘴裏放。媽媽爲此說了他許多次,爸爸還打過他,可他就是改不了。今天,他趁媽媽不注意,又把一個珠子放到嘴裏,這時媽媽走過來,他嚇得一張嘴,珠子就滾到氣管裏了。他立即感到喘不過氣來,小臉悶得通紅,媽媽喊他,他什麼都說不出來,只是用手使勁指着喉嚨。媽媽嚇壞了,知道他是將東西吞到氣管裏了,急忙把思思送到醫院,醫生立即給思思動了手術,將珠子取出來。醫生說:“如果再過1分鐘,思思可能就會憋死。”思思從此以後再也不敢把東西往嘴裏放了。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美麗的項鍊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美麗的項鍊

有益的學習經驗:

通過穿項鍊活動,鍛鍊手眼協調。並能根據珠子的顏色,按規律排序。發展審美觀。

準備:

各色珠子,珠子可用吸管代替,將吸管塗上各種顏色,塑料繩。

活動與指導:

1、教師示範,用珠子穿一個美麗的項鍊。告訴幼兒穿珠子時,要將塑料繩對準珠子或吸管的孔,眼睛和手要配合好。

2、將珠子、塑料繩發給幼兒。

3、請幼兒說說自己準備穿一個什麼樣的項鍊。

4、讓他們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穿珠子。

5、請幾名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按照什麼規律穿的珠子。

6、讓兩個小朋友互相說自己穿的珠子的規律。

7、請每個小朋友將自己穿的珠子戴在脖子上。

建議:

注意不要讓幼兒將珠子放到嘴裏,珠子可略大些。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快來拍球吧(優質課)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快來拍球吧

活動日標

開展系列拍球活動,使幼兒喜歡拍球.提高拍球的技能,並在活動中滲透小班數學教育內容,發展幼兒一一對應、點數、比多少的能力。

活動材料與相關環境設計

球若干。記錄個人拍球次數所需要的小笑臉若干,記錄圖表。創設主題牆飾――《快來拍球吧!》,其中包含了幼兒拍球練習的照片。幼兒的個人拍球記錄,集體的拍球彙總。

活動準備

教師應該在開展拍球活動前對本班幼兒進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測,瞭解幼兒的現狀,做到心中有數,爲以後有針對性地制定分層指導策略做準備。

活動過程

1.活動的引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用遊戲的形式,或者在觀察到本班有幼兒開始關注時引出拍球活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嘗試拍皮球,以瞭解孩子拍球的現有水平。

(根據孩子們的表現,我們決定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指導策略。於是,我們先對每個幼兒進行了初測,並按照幼兒的不同水平和體能達標的標準劃分了四個層次。

層次一,不會拍球的幼兒有7人,佔班級總數的24%。他們基本上沒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沒有想到要伸手拍球。還有的幼兒受到手眼協調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層次二,不連貫地拍一兩個球的幼兒有12人,佔班級總數的41%。球彈起來後,幼兒在拍球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樣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輕,球彈不起來。

層次三,能連續拍5個以內的幼兒有6人,佔班級總數的2l鬈。本層次的幼兒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受到周圍環境、同伴干擾,或是自身對技能掌握得還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層次四。能連續拍球5個以上的幼兒有4人,佔班級總數的14%。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夠連續拍三四十個。

3.調整難度。分層指導

層次一:請兩個會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後,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會不停地跳起來。

(在反覆練習中,雖然該層次的幼兒還沒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開始具備了拍球的意識,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動作,這在他們原有基礎上是一大進步,教師要及時表揚。對於手眼協調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要手把手地和他們一起拍球,告訴他們眼要看着球彈起來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兒伸。爲了迅速地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在教室的活動區域中可同時投放練習手眼協調的玩具。)

層次二:進行拍球動作的分解。先讓孩子們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彈的時候嘗試用手接住球。經過這樣的反覆練習,使幼兒感受球的上彈,掌握上彈的距離。在看到幼兒能夠比較熟練地接住上彈的球以後。教師提示幼兒不再用手接球,嘗試用手掌拍球。

《》 marrina 編輯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小兔抱抱

設計意圖: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意識較弱,同伴關係也不穩定。該活動從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遊戲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雙腳併攏行進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幼兒在和兔媽媽抱抱、和好朋友抱抱、互相抱在一起躲避大灰狼的環節中,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了集體活動的快樂。

目標:1.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萌發對體育遊戲的興趣。

2.體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準備:1.配班教師分別扮演大灰狼和另一個兔媽媽。

2.狼、兔頭飾,呼啦圈,《兔子舞》音樂。

過程:

一、媽媽抱抱

1.師(頭戴兔媽媽頭飾):我是兔媽媽,我的兔寶寶們在哪裏?

2.師(微笑着張開雙臂做擁抱狀):我的兔寶寶,媽媽好喜歡你們呀,快來和媽媽抱一抱。(幼兒扮兔寶寶跟兔媽媽擁抱。)

3.師:我有這麼多可愛的兔寶寶,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兔媽媽帶着兔寶寶隨音樂跳舞:甩甩頭――轉轉手――扭扭腰――擺擺尾――跳一跳――抱一抱。)

二、小兔抱抱

1.師:兔寶寶們,跳完舞,我們來玩遊戲吧!(帶班教師帶領一半幼兒在場地一側草地上自由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配班教師帶領另一半幼兒在場地另一側草地上自由練習雙腳併攏行進跳。教師進行隨機指導,鼓勵幼兒堅持跳一段距離。)

2.教師指導幼兒分成四排,面對面站在場地兩側。師(對另一側幼兒):兔寶寶們,你們在那邊玩得開心嗎?真想你們呀!你們想我們嗎?讓我們一起跳到中間來抱一抱吧!(所有幼兒學小兔跳,跳到中間相遇時互相抱一抱再跳回。教師提醒幼兒雙腳併攏,鼓勵幼兒堅持跳到中間再返回。)

三、大灰狼來了

1.把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呼啦圈散放在場地上,讓幼兒自由跳着玩耍。

2.師:不好了!大灰狼來了,兔寶寶們快跳到山洞裏去!(引導幼兒一人跳進一個山洞。)

3.拿掉幾個圈,幼兒自由玩耍。

4.師:大灰狼又來了,哎呀,這些兔寶寶沒有山洞,怎麼辦呢?(引導幼兒想出兩個兔寶寶緊緊抱在一起躲進一個山洞的辦法。)

5.重複遊戲,讓所有幼兒體驗團結友愛共同躲過大灰狼的喜悅。

6.兔媽媽帶着兔寶寶回家,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在數學中操作的樂趣。

2。提升幼兒的觀察力、分辨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3。鞏固對數字1—5的認識,能聽清老師的要求並按要求活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數字卡“1—5”,實物卡片“1—5”,糖果、小魚、水果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看數字拍手

師:現在劉老師和你們玩一個拍手遊戲。看劉老師拿的是數字幾?就拍了幾下手。一邊拍一邊數數。

二、複習5以內的數

1。複習認識數字1—5

師:今天數字寶寶要和我們做遊戲了,看看數字寶寶怎麼了?

數字寶寶摔倒了,誰來幫數字寶寶站好,幫助數字寶寶的時候,要說:數字幾,我幫你站好(集體驗證,並認讀數字)

2。數字寶寶都站好了,誰願意幫它們排排隊?(從小到大)

3。幫動物找數字朋友。(出示動物卡片找相應的數字做朋友)

教師出示1只小鴨的動物卡片。

師:1只小鴨的數字朋友是誰呢?

誰來幫助這些小動物找到它們的數字朋友呢?

師:要求幼兒用一句完整的話邊送邊說,(例如:2只小雞我送你,數字2和你做朋友好嗎?)

 三、和數字做遊戲(用多種感官感知物品數量)

師:你們想不想和數字做遊戲呀?(想)

1。看數字拍手邊拍邊數數。(可看數字拍手、拍腿、學動物叫。)

2。《猜猜誰躲起來了》,抽掉幾張數字卡片,請小朋友猜猜誰躲起來了?

3。按數取物: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幼兒迅速拿出相應數量的雪花卡片。

 四、小組活動

師:數字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去做客,我們是不是要給數字寶寶帶些禮物呢。今天老師爲小朋友預備了許多禮物。(逐個講解小組操作內容)引導幼兒送禮物時邊操作邊講述。

第一組、第二組:貼水果,白紙上是數字幾,就貼一個水果。

第三組、第四組:裝糖果,袋子上是數字幾,就裝幾個糖果。

第五組:裝小魚,盤子上是數字幾,就貼幾條魚。

 五、師幼共同檢查

師:我們看看數字寶寶是不是收到和自己數量一樣多的禮物呢?

師幼共同檢查。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數,進一步幫助幼兒對1—5數字的理解,同時也給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練習的'機會。但這節課下來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囉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整理襪子的方法。

2、在集體活動中,聽清老師的要求。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和老師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一對對的襪子。

2、環境創設娃娃家,放摺好的襪子的2中盒子,蜂窩形和框形。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從外面回家)

師:寶寶們,我們回家拉。看看這裏是什麼呀?

幼:襪子。

師:襪子,今天請寶寶幫媽媽收襪子。記着哦,每個寶寶幫媽媽收一隻襪子。(反覆提醒幼兒,幫媽媽收一隻襪子)

收好襪子,放手裏,不要搶,收好的到媽媽這來。

師:看看手裏的襪子,這些襪子怎麼樣呀?“圓圓的頭,摸一摸”“圓圓的鼻子,真好玩!”

二、找襪子,學習折襪子

師:嗯~你們聽,襪子寶寶在哭了?!媽媽聽聽,襪子寶寶爲什麼哭呀?哦,原來呀,襪子寶寶說,她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了,她說她的朋友和她長得一摸一樣。你們幫襪子寶寶找她的朋友,好不好。襪子寶寶的朋友在哪裏呀,看看,咦,你們有沒有找到。

幼:“我找到了。”

師:“在哪裏?”

幼:“在那裏”

師:嗯,在那裏,好現在聽媽媽說,我們一起拿着手裏的襪子,去那裏幫襪子寶寶找朋友,好不好,記住一定要一摸一樣的纔是襪子寶寶的朋友。看看誰還沒有找到,找到的做到小桌子上等媽媽。“和襪子寶寶說說悄悄話,看看襪子寶寶是什麼顏色,什麼圖案。說好了悄悄話了沒有呀?襪子寶寶現在說她累了,想休息休息。一起折摺好。”

兒歌:(2種方式,邊念兒歌邊動手摺襪子。反覆練習和個別指導。)

兩隻襪子手中拿,

圓圓頭,碰一碰,

平平角,碰一碰,

圓圓的鼻子親一親,

然後請你彎彎腰。

(然後請你捲起來。)

三、整理歸襪:送襪子寶寶回家

1、2個不同的家:蜂窩形和框形,幼兒先自行探索,什麼樣的襪子該放哪裏,再由老師指導卷的豎起來放蜂窩形裏,平整折的放框形裏。

四、鞏固着襪子,並找家。

幼兒回三個娃娃家,幫媽媽把家裏的亂襪子摺好,並按捲起的和平整的分類送回家。

【活動反思】

優點:

1、從選擇材料上,襪子,生活中幼兒較熟悉的。在活動中,也能給幼兒提供自己操作的機會。目標制定符合小班:尊重幼兒、保護幼兒受教育需要,培養幼兒自理自立的習慣等綱要中的要求。

2、環節設置從情境導入——學習折襪子——整理歸襪——鞏固折襪子並分類,環環緊扣。

3、教態還算自然,在幼兒學習折襪子時,教師運用兒歌的形式,而且兒歌的內容實在,淺顯易懂,邊念兒歌邊動手操作,容易幼兒理解,在操作中,有幼兒說“我不會。”我沒有忽略他,而是及時反應;有幼兒有自己的折襪子的方法,我也能給予表揚。

缺點:

語言等可再度精煉,老師預設用媽媽的角色貫穿整個活動中,想製作一種親切感,可是運用的不是很好,有時會在媽媽,和老師兩種角色中徘徊。情境導入,角色引入,有利於幼兒情感方面的培養,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研究,將這方面做的好一點。

【活動點評】

本次活動內容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教態自然,能根據活動要求,爲幼兒準備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從幼兒的生活培養入手,創設活動情景,不但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了如何整理襪子,同時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活動中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顯得輕鬆愉快。活動目標和環節設計比較合理,目標在環節中得到體現和完成

活動中教師比較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爲了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並能在活動有所提高。在讓幼兒掌握整理襪子的時候,教師創編了相應的兒歌,讓幼兒在眼看、耳聽、手動的三重結合中學習整理鞋襪。孩子們學得很認真,很快就學會了襪子的整理方法。

在活動的設計中教師開始先讓幼兒挑選了一隻襪子,然後在設置的.情景中再去找到另外一隻襪子。此處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地方之一,他們會說少了一隻,接着積極地幫着尋找。而老師可以從兩隻、大小、顏色、花紋等角度幫助幼兒理解“雙”的概念。這環節很自然的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通過先只有一隻襪子的形式,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而他們的興趣特別高漲。同時通過整理實踐孩子們也懂得了卷好的襪子放在有格子的收納盒裏看上去比較整潔,而對摺放平地襪子看放在方形盒裏比較整理。整個活動過程,老師始終處於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和環境提供者的角色上,在細緻的體會幼兒反應的同時,讓幼兒自己尋找答案,在自身和環境的互動裏,從層層深入的體驗中,深刻的領會了一雙襪子的含義。對他們來說,願意獲取知識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亮點:接近幼兒,遊戲情景化。比如對雙的概念的理解,能和具體的事物相聯繫,有美感,來自於孩子。這樣對小年齡的兒童是很適宜的。整理襪子這些生活場景小班孩子都能接受。活動中還有對操作技能的經驗,如翻的動作,卷的技能的交流等,社會性情感自然地蘊涵在裏面。從中可以看出很多東西被自然地整合在活動中了。

不足:教師給幼兒概念及用語方面應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如教師在總結“這個盒子叫蜂窩型”盒子,“蜂窩型”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是不能理解的,教師可以直接說這叫“收納盒”這樣孩子們就容易理解了。

建議:在活動區遊戲中可加強幼兒在這方面的感知。這些都是一種體驗感受,在活動中推動了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能手口一致地點數以內的實物(夾子),感知數量。

2、顏色分類及對應。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點數。

難點:毛絨玩具的顏色對應。

活動準備

各色夾子若干 鋼琴曲 籃子 數字卡片若干 毛絨動物玩具。

活動過程

一、聯繫生活經驗,說說夾子的用途,引起孩子的興趣。

二、玩遊戲夾夾子,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夾子,並說出總數。

1、今天小夾子要和我們玩遊戲,請小朋友數一數老師身上有幾個夾子啊?

哦,袖口夾了5個小夾子,領口夾了7個小夾子,上衣下襬夾了9個小夾子,你是怎麼知道的呢?我們一起來數數看吧!老師示範手口一致的點數它們的數量,並說出總數是幾。

2、夾夾子。小朋友想和小夾子做遊戲嗎?小夾子也想跟小朋友一起做遊戲,那現在我們和小夾子一起玩吧。

3、數夾子。提問:你是怎麼玩的呀?(堆了一堆、一條長龍,也可能有把相同顏色的夾子夾在衣服上或擺在桌子上的幼兒)小朋友玩的真好呀,那請給大家數數看你和幾個小夾子做朋友了呀!可請3—5名小朋友數數看。

4、引導幼兒按顏色分類夾夾子。學習將顏色相同的夾子在一起,並點數數量說出總數。

(剛纔有的小朋友把相同顏色的夾子放在一起了,小夾子可高興了,別的小夾子也想和顏色相同的夾子在一起玩遊戲,小朋友,咱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呀?)

三、按毛絨玩具身上的數字數量匹配夾子,學習一一對應。

四、結束部分:整理小籃子和小夾子以及數字和動物寶寶等等。

請小朋友把各種卡片寶寶輕輕放到小籃子裏,讓它們休息一下吧!我們小朋友也去喝點水休息好嗎?

教學反思

本此活動的設計創意源於幼兒平時生活的小細節,選用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夾子爲題材,延發出一個生動而極富內涵的生活化、遊戲化的數(科)學活動。

第一環節開始在教師身上夾夾子,通過點數和說出總數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然後讓幼兒自由的'玩夾子讓孩子自己夾出喜歡的形狀,物體等,同時請小朋友一定要愛護小夾子,要不然小夾子就不能和小朋友做遊戲了,每個孩子在這一環節都能玩的盡興,用小夾子夾出的物品讓孩子體驗到強烈的成就感,遊戲後讓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前面,進行展示,並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點數。

然後第二個環節教師利用夾子本身顏色的不同,讓每個幼兒選一種自己最喜歡的顏色做一件作品,引導幼兒鞏固了幼兒對顏色的認識,並對顏色分類,這一系列的細節,不僅幫助孩子手口一致的點數能力。同時也鍛鍊了孩子手指小肌肉動作。孩子們玩得非常盡興!

第三環節,延續了夾子爲線索,出現了對數字的鞏固和認識,在讓孩子手口一致的點數的基礎上進行夾子與數字或顏色之間的匹配,這一環節孩子的興趣點更高,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毛絨玩具,仔細觀察毛絨玩具身上的不同來進行找朋友的遊戲,有的孩子觀察出毛絨玩具身上有數字就按照數字對應夾夾子,有的孩子按照毛絨玩具的顏色夾夾子,還有的孩子觀察敏銳根據毛絨玩具的顏色和玩具身上的數字夾上了相對應的夾子,本環節達到了教育的目標,鍛鍊了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

最後一個環節讓幼兒把毛絨玩具和小夾子收起來,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並對活動進行延伸,讓幼兒回到班級對班級的男生女生進行點數,鞏固學習的內容。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自己富有活力和親和力的教態感染每一個孩子,牢牢地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導幼兒操作學習的時候,語言明確,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設計的活動環節非常適合小班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的特點,幼兒對知識的學習實在自己反覆動手操作中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出來的,在整個活動中,教師主要是起到引導的作用,都是幼兒自己積極參與和動手操作,給每個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學習操作空間,活動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