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小班幼兒園教案精選15篇

小班幼兒園教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幼兒園教案精選15篇

小班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複習認讀:快樂、健康、幸福、喜悅、高興、歡樂、開心、平安等詞語。

2、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聖誕老人玩具。

2、字卡。

3、《鈴兒響叮噹》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幼兒隨教師一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鈴兒響叮噹)

2、“小朋友們,新的一年來到了,我們一起唱歌跳舞,你們高興嗎?請小朋友們坐下休息一會兒,看看誰來了?(聖誕老人)因爲現在是冬天,小朋友們也習慣叫他冬爺爺。今天,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年的禮物來問候我們,小朋友們想知道是什麼嗎?(想)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什麼禮物?

3、逐一出示字卡:健康、幸福、歡樂、喜悅、高興、開心、快樂、平安、。字卡出示後,教師傳遞冬爺爺的問候:願小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全家幸福、歡樂,每天都懷着喜悅的心情,高興、開心、快樂、平安的度過每一天。

4、冬爺爺還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請小朋友把這些祝福同樣送給你周圍的人,你想送哪一個祝福?送給誰?請送祝福的小朋友上來先指出要送的祝福,然後說一句話。如:健康——祝我的媽媽身體永遠健康。然後請小朋友來說。增加難度:可選兩個或三個祝福匯成一句話,如:健康、開心、平安——祝我的家人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開行的度過每一天,過一個平安年。

5、冬爺爺要和小朋友們做遊戲了,遊戲的名字叫:《祝福的話兒送給你》。

6、在每個小朋友們的椅子底下都有一個祝福,請小朋友拿出來看一看是什麼,然後把這些祝福送給在座的老師們,並向老師們說一句祝福的話。

7、教師小結:中國傳統的節日——“春節”就要來到了,希望小朋友把今天收到的祝福寫下來,製作成賀年卡,送給爸爸、媽媽和我們的家人,以此來報答我們的養育之恩,好嗎?

8、活動結束。

小班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及相關來歷、風俗。

2.感知糉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間交流合作。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糉子,糉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糉子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糉子)

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糉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裏拿的糉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糉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糉子

1、認識糉葉。

T:糉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糉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糉葉。

2、幼兒品嚐。

T:你們吃過糉子嗎?你吃過哪些糉子?今天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糉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糉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糉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三、講述“糉子”故事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爲什麼吃糉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爲什麼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大約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戰國時代,屈原出生在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裏。他青年時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幹,踏進楚國朝廷不久,便受到賞識,當了[左徒]這一僅次於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始終不能實現,終於被削職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現在湖南、湖北的許多地方,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憂民感情的詩篇。後來楚國亡了,屈原心裹有說不出的痛苦,便來到汨羅江邊,抱起一塊石頭,縱身投入江裏自盡了。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3、提問。

①吃糉子是爲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糉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製作糉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糉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糉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麼形狀的糉子,只要裏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糉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活動延伸

請將小朋友包好的糉子拿到食堂,請廚師蒸好後小朋友品嚐自己包的糉子。

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小班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早餐很重要,喜歡吃早餐。

2、體驗爲自己配早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朵拉玩偶一個。

2、牛奶、三明治、饅頭、大餅等早餐食物的大圖片或包裝若干份,小圖片若干(由幼兒蒐集)。

3、配餐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瞧,這是誰呀?(朵拉),朵拉來上幼兒園嘍!哎呦呦,哎呦呦,朵拉告訴我她今天好難受,頭暈忽忽的,一點力氣也沒有,怎麼回事?(幼兒猜測)恩,你們猜得都有可能,讓我來問問她。哦!原來朵拉沒吃早飯!

二、交流,討論

(一)交流:今天早餐吃了什麼?

朵拉沒吃早飯,所以會難受、不舒服了!

提問:你今天吃過早飯了嗎?吃了些什麼?(前幾天呢?你還喜歡早餐吃些什麼東西?引導幼兒說說豐富的早餐食物)

幼兒說說自己早餐吃了什麼,教師出示自己的早餐。

重點:

1)早餐品種很多

2)早餐吃水果很有營養

——(麪包)哦,這個我喜歡;(大米粥),你也吃了粥啊?程老師也喝了粥;(三明治)恩,這個味道也不錯……

——想不想知道程老師今天早餐吃了什麼?

小結:我們的早餐真豐富,有那麼多好吃的東西啊!不過,程老師今天還吃了一樣東西,瞧,就是它(蘋果)。你們喜歡吃水果嗎?(蘋果,梨,橘子,獼猴桃,香蕉),早餐吃一個水果,對身體很有好處哦!

(二)爲朵拉配早餐

提問:早餐有那麼多好東西可以吃,你們知道爲什麼老師只吃了這3樣?(幼兒討論、交流)

重點:

1)早飯要豐富,搭配均勻

2)不能吃得太多

——朵拉還沒有吃早飯呢!我們一起來給她配份早餐,好嗎?

提問:你想給朵拉挑些什麼做早餐?這麼多東西都給朵拉吃,行嗎?

小結:朵拉說謝謝小朋友們,爲她配了那麼好吃的早餐。大家想不想也給自己配一份早餐呢?

三、幼兒操作

1、幼兒爲自己配早餐

2、引導個別交流

延伸: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你明天準備一份有營養的美味早餐。

小班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及關鍵經驗:

在遊戲情景中,幼兒飾演“小司機”開車走過斜坡,進行平衡能力的練,使幼兒在角色模仿的遊戲氛圍中,體驗勇敢、成功、自信的快樂。

1、能平穩地走過15—20釐米的斜坡,發展動作的平衡能力。

2。能愉快地參加體育遊戲,增強自信心。

材料及相關環境創設:

材料:15—20釐米的斜坡2組,一高一矮(很安穩)

活動準備:

幼兒已從走小路、過小橋等遊戲活動中掌握必然的平衡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當汽車隊長,幼兒當小司機,聽信號在場地上開車、加油、泊車等做準備活動。

2。教師帶幼兒來到斜坡前介紹遊戲方法:“小汽車剛加好油,馬上要爬上斜坡,小司機爬坡時速度要慢點,眼睛看着路,身體要平穩,做個勇敢的小司機”。

3。教師引導幼兒有兩條斜坡,一高一矮,可以本身選擇路線進行遊戲。

4。教師發出信號,幼兒別離有挨次地爬坡,教師運用動作和語言給予適時的支持和鼓勵,使幼兒逐漸大膽自如的在斜坡上走動。

5。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駕馭適宜運動量,以遊戲情景不停調整活動內容:小司機走過斜坡到平地繼續行駛;小汽車又要上斜坡,請注意寧靜等。

6。教師利用遊戲情景結束遊戲,進行放鬆整理活動。

相關經驗:

美工:製作標的目的盤進行遊戲

音樂:學習歌曲“小汽車”邊唱邊遊戲

活動評價:

教師觀察幼兒走斜坡時身體重心是否連結平衡、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發展能力;觀察幼兒遊戲活動中膽量和動作靈敏性的具體體現情況,判斷幼兒自信心發展水平。

活動的延伸與擴展

按照幼兒動作發展情況,適當調整斜坡的'長度和高度。

增加爬坡動作的遊戲情境,拿着玩具或推着紙盒等,提高幼兒平衡能力。

小班幼兒園教案5

目標

1.能根據歌詞內容唱出歌曲的強弱變化。

2:能愉快地參加音樂遊戲,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媽媽“躲貓貓”的快樂。

準備

小貓頭飾若干、老貓頭飾一個,已學會唱歌曲《找小貓》。

過程

有表情地唱歌曲《找小貓》。

引導幼兒以愉快的情緒演唱,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快來找”時.會用輕聲演唱,表示小貓要躲起來不能讓媽媽發現。

音樂遊戲《找小貓》。

分析歌詞內容,理解遊戲的情節和規則。

第一段,幼兒扮演小貓“許多小花貓……做遊戲”,邊唱邊自由地表演。到“找個地方躲躲好”時,分別躲在自己的椅子後面,唱“媽媽快來找”時伸出手向教師招手。

第二段的前半部分,教師扮老貓,唱到“找呀找'呀……”時,教師去逐一摸幼兒的頭,表示找到了小貓。老師唱完最後一句,幼兒一起學貓叫並跑到教師面前。

遊戲進行多次,亦可請能力強的孩子扮演貓媽媽。

建議

熟練後,可讓幼兒在室內四散躲藏起來,也可以請幼兒扮老瞄,增加遊戲興趣。

評價

能積極主動參加遊戲,會遵守遊戲規則。

小班幼兒園教案6

活動設計背景

通過一首《春曉》的歌曲,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讓每個孩子感受音樂的快樂,在教學中,注重幼兒間的同伴學習,發展幼兒的節奏感、韻律感。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用手之舞感知四個樂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體感應唱名旋律,以遊戲的方式感知四個樂句。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用手之舞感知四個樂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體感應唱名旋律,以遊戲的方式感知四個樂句。

活動準備

1. 音樂 2、彩色紗巾 3、遊戲 4、.唱名泡泡

活動過程

一、歌曲記憶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學了一首好聽的詩,你們還記得這首詩的名字嗎?

(幫助幼兒回憶已學過的《春曉》的題目)

師: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首好聽的詩!好嗎?

(教師引導幼兒依詩詞意思用手舞出動作。)

提問:1、這首詩一共有幾句話?

2、上節課我們用紗巾當作毛筆,水袖模仿過古人寫詩,這節課我們用紗巾做什麼呢?

二、感應樂句--------遊戲《紗巾開花》

師:紗巾會跳舞,還會聽歌歌曲來開花,瞧!

1、教師示範,每個樂句開始時就搓紗巾,句尾開花。

2、幼兒模仿。

3、播放音樂,幼兒與教師一起玩遊戲。

(第一遍幼兒單獨開花,第二遍幼兒找朋友開花)

三、模唱唱名

1、我們認識了很多唱名泡泡,他們都是誰呢?(出示已經畫好的唱名泡泡),讓幼兒有順序的念出唱名。

從低到高(聲音越來越高是什麼行?上行)從高到低(聲音越來越低是什麼行?下行)

3、肢體感應唱名

師:現在唱名泡泡要和我們的身體玩遊戲,看看泡泡是怎麼和我們的身體玩遊戲的。

教師範唱①lsmrd我唱的什麼?來,一起唱。請小朋友跟着老師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師肢體示範唱名高低:la-揚手、sol-摸頭、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逐個感應每個唱名,再邊唱樂句邊做肢體感應。

四、聽音樂排隊放回紗巾,結束。

活動反思:

在上節課的兒歌學習中,孩子們對《春曉》的內容已經掌握,並且在教授兒歌時,我們也做了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環節,進行的非常順暢,旋律模唱對我們小班孩子來說,一直都是個難題,唱名是記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畫出唱名泡泡,讓孩子們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會。他們還是沒有掌握每個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難邊指邊讓孩子們自己唱,還是得有老師帶領。

在感應樂句的環節,我們用紗巾開花遊戲來完成的,清唱時孩子們都能依樂句表演,一旦播放音樂,能力強的孩子在遊戲中,都能依樂句開花。還有個別孩子們就開始亂了,還是不能獨自完成,還需要鍛鍊與培養。

小班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泥工造型的創作慾望。

2、學習泥工技能:練習搓球並學會組合,訓練雙手的協調配合能力。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彩泥(橡皮泥),一根竹棍。

2、情境表演活動過程:

1、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紅紅的小果子,上邊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對了,是糖葫蘆,又叫冰糖葫蘆。知道糖葫蘆是什麼果子做的嗎?是酸酸的山楂。

2、情景表演:小兔在商店裏看到紅紅的糖葫蘆,她想:"小夥伴們肯定喜歡吃!我要爲他們每人做一串。可是,糖葫蘆怎麼做呢?"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請幼兒觀看老師製作糖葫蘆的過程。

4、教師和幼兒一起製作誘人的糖葫蘆。

1)取出紅色的彩泥,揪下一塊,然後雙手揉搓成圓形,揉出4到5個小紅球。

2)把小紅球按順序整齊地穿在竹棍上,當心不要扎到小手。

3)一串好吃的糖葫蘆就製作好了,我們給小兔送去吧。

5、大家一起欣賞糖葫蘆。

歌謠:糖葫蘆,圓又圓,小兔見了心喜歡;跑過去,買一串,放到嘴裏甜又甜。

教學反思:

作爲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班幼兒園教案8

教學目標

1、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3/4拍的舒緩和優美。

重點難點理解:歌詞含義,學會演唱歌曲。

環境與材料:

1、帶幼兒到戶外找一找小草,曬一曬太陽,觀察周圍景色的變化,感受春天的來臨。

2、音樂錄音帶。

一、談春天

現在是什麼季節了?你是怎麼知道的?

二、說歌詞

1、教師朗誦歌詞,幼兒傾聽。

2、請幼兒兩兩一組,互相拍手打擊節奏說歌詞。

三、聽歌曲

1、教師放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歌曲裏唱的是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式爲歌曲拍節

奏。如:①強拍拍手,弱拍拍腿;②強拍拍手,弱拍拍頭;③全體幼兒圍成圓圈並

逆時針轉身強拍拍手,弱拍拍前面小朋友的後背;④全體幼兒將左手放在腿上,手心朝上強拍拍自己的左手,弱拍拍右邊小朋友的左手

幼兒每聽一遍歌曲,就換一種排擊方式,在拍節奏的過程中,教師引領幼兒跟唱。幾遍之後,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這首歌曲。

四、唱起來

1、教師彈琴,請幼兒齊唱歌曲。

2、變換演唱形式。如:表演唱、分組合唱、加入打擊樂演唱。

小班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粘貼公共汽車。

2、培養幼兒的粘貼的興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一張粘貼好的公共汽車範畫。

2、幼兒每人一份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

活動過程:

1、出示風景圖引起

都都都什麼車開來了汽車

你們看它用什麼形狀粘貼起來的

讓幼兒說出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粘貼成的。

2、教師分別出示圖形,示範粘貼汽車。

提問:出示長方形,像汽車的什麼地方?同樣出示正方形、圓形。

3、指導幼兒粘貼。要把紙反過來粘,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貼好用手掌按按平。

4、將幼兒粘貼好的汽車粘合在一起。小朋友真能幹,粘貼了一輛汽車。把汽車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看!

活動結束:

組織幼兒聽音樂一起開車子,遵守交通規則。

小班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能將正方形紙對摺,撕出兩個相同的三角形,並拼貼成蝴蝶。 體驗撕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蝴蝶,欣賞蝴蝶翅膀的形狀,發現蝴蝶的對稱美。

物質準備:

(1)蝴蝶圖片,蝴蝶摺紙的範例。

(2)各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圖畫紙、糨糊、彩色水筆等。

活動指導

1.出示蝴蝶圖片,直接引入。

引導語:

這是什麼?它長什麼樣子?蝴蝶兩邊的翅膀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對蝴蝶的認識,說說蝴蝶翅膀的形狀,理解“對稱”的含義。

2.欣賞範例。

引導幼兒欣賞,說說教師製作的蝴蝶採用了什麼方法,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提問:

老師製作的蝴蝶,它的翅膀是什麼形狀的?兩邊的翅膀怎樣?什麼地方有對稱?(顏色、大小)

引導幼兒回憶學過的對角折的技能。

提問:

你會變出兩個一樣大小的三角形嗎?需要什麼形狀的紙?

怎麼折?

3.引導幼兒再次觀察教師範例,討論粘貼蝴蝶的方法。

出示正方形色紙、圖畫紙、糨糊等材料,引導幼兒思考:撕貼蝴蝶應該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注意幫助幼兒積極思考,根據幼兒的情況邊講解邊示範撕貼蝴蝶的步驟。

4.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 作品展示。

小班幼兒園教案11

[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情節中男孩子與大樹的四次會面的情景。

2、通過看圖、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受“大樹”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美德,以及男孩自私自利,不斷索取的特點。

3、瞭解寓言故事的寓意,懂得感恩。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寓意,懂得感恩。通過看圖、提問,體會故事表達作用,知道不能無度索取,懂得回報父母的事理。

體會故事表達作用,知道不能無度索取,懂得回報父母的事理。

[教學準備]

視頻展示儀、課件。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引出故事內容

孩子們,你們一定見過許許多多的樹吧!那你們有沒有見過一棵有愛心的樹呢!今天我們一起聽一個感人的故事《感恩大樹》你就會了解了。

1、出示CAI課件

這是一個老樹墩,這是一個(孤獨、憂傷)的老樹墩。可它曾經是一棵大樹。

2、瞭解故事內容。

看,這是一棵什麼樣的樹?(好大好大的樹)你還發現了什麼?(樹上結滿了果子)從樹杈露出的小腳丫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調皮)孩子告訴大樹自己的苦惱時,大樹怎樣做的?孩子又是怎樣做的?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把所有的果子都摘走?當小男孩向大樹提出自己想蓋一棟房子時,大樹又是怎樣做的?現在大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了,小男孩還會提出要求嗎?他又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要求?大樹最後只剩下什麼了?

3、再看視頻,瞭解故事寓意。

再看視頻,感受: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這個小男孩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小男孩?

4、拓展延伸:

你認爲文中的大樹像我們生活中的誰呢?

5教師總結:

是呀!故事中的大樹就像我們的父母,他們一心只想着我們,只要我們有要求,他們就會無條見的滿足我們,直至付出了。孩子們,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自己的行動向關愛過我們的人表示感恩。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後,通過走訪瞭解到,不少的孩子告訴家長不像故事中的小男孩學習,自己的事情爭着自己做了,比如:會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還會幫助家長掃地、給家長捶背等,看到這些可喜的變化,我想我們的教育略見微效了。

小班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遊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知道數字寶寶和水果寶寶的數量一一對應的關係。

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

遊戲、﹙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遊戲、一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

二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

三隻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2活動開始:

師:﹙1﹚幼兒用手指表示1、2、3,這些數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裏,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而且要認識數,以後逐步學會寫數。

﹙2﹚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隻眼睛﹖幾個耳朵﹖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繼續引導幼兒數數教室裏有幾張獎狀﹖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3﹚讓小朋友觀察,1、2、3這3個數的長相不是一樣的,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

師:﹙4﹚新年快到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寶寶,送給你們,喜歡嗎?

老師說出水果的名稱和數量,幼兒將水果的數量粘貼在相應的數字下面;反之根據水果的數量粘貼相應的數字。﹙貼對了,發給小紅花給予獎勵﹚。

3:活動結束:

﹙1﹚師幼一起跳數字舞,一個小孩手摸地,二個小孩顛顛腳,三個小孩轉又轉……

(2)小朋友回家以後數數你家裏有幾頭豬?幾隻羊?幾隻雞?明天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聽,好嗎?

小班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瞭解小兔西西在媽媽住院前後的改變,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激發幼兒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重點: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第一段故事內容)小兔西西“我是小兔西西,不愛勞動。兔媽媽有好多的事情要做,燒飯、洗衣,還要照料西西。吃飯時,兔媽媽一口一口喂西西,衣服也要兔媽媽幫我穿,兔媽媽累極了,生病了。”看完表演後討論。“你們喜歡這樣的西西嗎?”

2、觀察圖片:小動物們的禮物:“小動物送什麼禮物給兔媽媽?” “他們會對兔媽媽說什麼?”小兔西西的禮物。

“嗚——我什麼也不會,給媽媽送什麼呀?” “小兔西西爲什麼哭了?” “它爲什麼沒有禮物?”幼兒自由講述。

3、情景感知(第二段故事內容)故事表演第二段:小猴子把小兔西西帶到野外說:“禮物就在這地底下,你自己挖吧!”小兔西西用力挖呀挖呀,挖了一個大蘿蔔。小兔西西把大蘿蔔送給媽媽,媽媽說:“這是最好的禮物!” “你看到了什麼?” “西西送了什麼禮物給媽媽?”爲什麼兔媽媽說大蘿蔔是最好的禮物?“

教師小結。

原來大蘿蔔是小兔自己勞動得來的,所以這是最好的禮物。

4、完整欣賞故事。

5、引導幼兒閱讀《特別的禮物》,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小班幼兒園教案14

設計意圖:

陶藝在我國有着濃厚的文化底蘊,幾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藝術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馬俑”讓世人驚歎。而現代陶藝讓藝術的門檻大大的降低了,並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創作不再是陶藝家的專利。“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過的事,而陶藝又是一種具有深厚

內涵又易於掌握、便於普及的藝術形式。這麼簡單的活動卻能啓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想象力,培養孩子一種終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讓孩子們開始懂得美,開始喜歡藝術。在幼兒期進行陶藝教育不但有教育意義,更是孩子們快樂的載體,所以陶泥是孩子游戲中的寶貝。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讓幼兒能夠感受陶藝的魅力,並結合課件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藝品的方式,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陶文化的熱愛。

準備:

陶泥 陶藝課件 陶藝實物 陶藝工具若干 背景音樂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入活動室。

二、教師逐一出示課件,幼兒欣賞並進行發散性思考。

1、出示課件一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像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課件二

現在又像什麼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課件三

現在有變成什麼了呢?(幼兒自由回答)

它是裝飾在什麼物體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麼它會有什麼樣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長長的;大大的;還是小小的呢?

教師小結:哦,原來陶罐上還可以裝飾這麼漂亮的花紋啊!

三、引導幼兒學習欣賞精美陶藝作品,感受陶藝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藝實物,讓幼兒去看;去觸摸;去欣賞。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兒有很多的陶藝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你最喜歡哪個作品?它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從形狀和花紋去觀察和欣賞)

2。出示陶藝課件,幼兒欣賞精美的陶藝作品。

你們瞧,我這兒還有更多的陶藝作品。(教師介紹個別作品)

四、幼兒創造性地裝飾陶藝作品(加背景音樂)

1、師: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現請你們來裝飾一下,讓它們變的更漂亮!

2、幼兒分組合作裝飾陶藝,教師鼓勵幼兒用上陶藝工具。

五、活動結束

你們真棒,作品太美了!現我們拿着我們的作品請其他小朋友來欣賞!

建議:

可收集製作陶罐過程,將它與欣賞陶藝作品相結合。

小班幼兒園教案15

溫州三幼 得勝園區 彭雪凡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瞭解動物特點與好習慣的聯繫,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2、在認識同伴大名小名的過程中 ,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大公雞、小老虎、小白兔、小豬、寶寶上幼兒園、吃飯、洗澡、睡覺的圖片各一幅,製成PPT。

活動過程

一、你叫我答應

教師:你們好,你們認識我嗎?我也來認識一下你們。

二、認識小名

(一)提問:

1、×××是誰?怎麼又是你?

2、怎麼有兩個名字?×××是誰叫的?

教師小結:原來他有兩個名字,一個是大名,叫×××,一個是小名,叫×××。我們來叫叫他。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名,用小名打招呼

(三)引導幼兒喊喊老師的大名和小名。

三、通過提問和表演,瞭解動物特點和好習慣的聯繫

(一)提問:

1、爲什麼叫他小白兔?你喜不喜歡洗澡?我們來試試看。你們洗的這麼幹淨,我也送你一個好聽的名字(小白兔)。小白兔在哪裏?(幼兒答應)

2、我家寶寶還有什麼好聽的名字?(大公雞)打個招呼吧(大公雞你好)

你在家裏是不是像大公雞那樣早早起牀?我們來試試看。

3、還聽到我家寶寶有什麼好聽的名字?怎麼叫我家寶寶大老虎?因爲他大口大口吃飯。除了大老虎還有誰也大口大口吃飯?

4、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是什麼?(小小豬)爲什麼叫我們家寶寶小小豬?(因爲他睡得早)怎麼睡覺的?天亮了,寶寶們起牀了,我也要叫你們小小豬。

(二)完整欣賞表演故事,鼓勵幼兒邊聽故事邊用動作表演故事中的好習慣。

四、鼓勵說說自己其他方面的好習慣。

小班社會教案:和朋友一起玩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