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1

設計意圖:

各種調料在我們生活中時常會用到,特別是做菜的時候,調料是必備用品。孩子在用餐時間實際上都在接觸不同的調料,在園用餐期間也會發現孩子們說:好香、好甜、怎麼有點鹹等等。大班幼兒已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他們對常見的調料的認識已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對於爲什麼要用調料,用調料的目的是什麼,沒有深入的瞭解。讓幼兒通過用嗅覺、味覺、視覺等感官功能進行辨別各種調料。認識幾種常見調料的名稱和其味道的特點的基礎上,嘗試自己調配調料知道簡單的使用方法,體驗調配調料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調料的名稱和其味道的特點。

2、讓幼兒用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對事物進行辨別。

3、讓幼兒體驗自己動手,調配調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糖、鹽、醬油、醋、香油、辣油分類放好,貼上序號標籤和相應漢字,勺子若干。

2、單一味道的(甜、鹹、酸、香、辣、無味)海帶若干碗,海帶每人一碗,每人一把勺子,廚師帽一頂。

活動過程:

一、第一關考驗,品嚐單一味道的涼菜,體驗各種味道。

教師:瞧,這是什麼?這是一頂廚師帽。誰戴的呀?(廚師)那你們想做一名小廚師嗎?

教師:可是要想成爲一名廚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們必須要眼睛亮,鼻子尖,嘴巴靈,這樣纔有資格做一名小廚師。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要通過三關考驗,其中表現最棒的一位就能戴上這頂廚師帽,成爲一名小廚師!

教師:第一關考驗開始了,看,這邊有幾碗海帶,我請小朋友每人拿好一把勺子,選擇一個碗,每人只能嘗一口,仔細嘗一嘗你嚐到了什麼味道?(甜、鹹、酸、香、辣、無味)誰和他嘗的味道是一樣的?(嘗好了的小朋友把勺子放在旁邊空的盤子裏。)教師:你猜猜,這裏面爲什麼是甜(鹹、酸、香、辣)的?什麼東西會使它變成這種味道呢?

老師可以最後問嘗沒有味道的那一位,你嘗的是什麼味道?好吃嗎?你喜歡什麼味道的?或者老師自己嘗一下沒味道的海帶。

教師:老師這邊還有一碗廚師調好的海帶,誰來嘗一嘗(可以請2-3位嘗),你們嚐出來什麼味道了嗎?好吃嗎?廚師在裏面放了什麼呀?

二、第二關考驗,幼兒觀察探究各種調料的名稱和特點出示1-6號裝好調料的杯子,引出各種調料。

教師:看!廚師在裏面放了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一起加在菜裏可以使食物變的更加美味。

教師:剛纔第一關考驗時,我們小朋友的小嘴巴都很靈,都嚐出了這些菜的味道,可是這第二關考驗可就要難一些了,這次要我們小朋友動腦筋想這些杯子裏都是什麼東西?”

教師:“誰來說說1號杯子裏是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同意的請舉手,不同意的,可以來聞一聞,嘗一嘗。”

幼兒陸續說出2-6號杯子中的調料,老師撕掉號碼,露出裏面的文字:白糖、鹽、醬油、醋、香油、辣油教師小結:“這六個杯子裏的東西分別是白糖、鹽、醬油、醋、香油、辣油。嗯,第二關考驗我們也通過啦!小朋友們本領真大,眼睛很亮,鼻子很尖,嘴巴也特別靈,把這些杯子裏的東西都說出來了。這些杯子裏的東西都叫調料,把它們加在菜裏可以讓菜的味道更好吃。除了這些調料,你們還知道哪些其他的調料嗎?(如媽媽廚房裏)三、第三關考驗,幼兒利用調料製作簡單的拌海帶。

教師:接下來是最後一關啦!你們要更加努力才行!老師這邊給你們準備了海帶和調料,要請你們自己來拌一拌。

教師:在拌海帶時先放一點點鹽,嘗一嘗,如果有點淡,可以再放一點點,太鹹了可以加點糖。接下來,你喜歡什麼味道的,就放一點點那種味道的調料,再嘗一嘗。如果你喜歡辣的,那就放一點點辣油,如果不喜歡,那就不要放,不然等會你又不喜歡吃了。放調料時拿調料碗裏的勺子,哪隻碗裏拿的放回哪隻碗裏,拌海帶用自己碗裏的勺子。能不能拿調料碗裏的勺子來拌海帶?(不行)看看哪個小朋友最厲害,拌出來的海帶最好吃,就可以戴上這頂廚師帽,變成一個真正的小廚師!

老師可以示範一下拌海帶的要求。

幼兒利用調料拌海帶,老師巡迴指導。

結束:拌好的小朋友可以給後面的老師嘗一嘗你的海帶,看看誰的更美味?(給表現好的幼兒戴廚師帽)你們的海帶味道都很不錯,等會我們再給其他的小朋友嘗一嘗好嗎?

課後反思:

這個活動來源於生活中的調料,和孩子們的生活比較貼切。在材料選擇方面,試上的時候材料很多,這樣就不能有效地進行比較,所以今天用了單一的海帶。活動流程比較清晰,分三關來考驗幼兒:第一關,品嚐單一味道的涼菜,體驗各種味道;第二關,幼兒觀察探究各種調料的名稱和特點;第三關,幼兒利用調料製作簡單的拌海帶。環節比較緊湊,就是我在活動中缺乏活力,讓氣氛顯得有點尷尬。孩子們也畏畏縮縮,使得活動也比較平淡,都是我說的比較多。可以引導幼兒多仔細觀察,多說一些。

我在語言組織上還要簡練些,語氣也要有重點,孩子們就能抓住重點來回答了。第一關時,可以讓幼兒都來品嚐一下廚師拌的海帶,讓幼兒多說說裏面的味道。在第二關讓幼兒認識調料時,可以讓幼兒對調料再仔細比較一下,這樣幼兒在自己操作時能更好的進行。第三關幼兒在拌好海帶後,可以給同伴也嘗一嘗,這樣他們的情緒會更高漲。

老師對於幼兒的回答要給與點評,加些鼓勵的話,幼兒能夠更好地進行活動。作爲老師要給孩子更很多的空間,來培養他們的自主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2

教學背景: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自然的和人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各種信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聲音。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的,但對於聲音是怎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裏卻又是陌生的。《指南》提出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聲音的傳播”內容較爲抽象,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在理解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活動將通過有趣的實驗小遊戲、看一看、說一說等方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靠什麼來傳播的。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聲音的傳播》。

教學目標:

1.瞭解聲音是通過固體、空氣、液體傳播的,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通過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等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實驗小遊戲,探究、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

3.學習製作傳聲筒,感知聲音的傳播,大膽表述自己的探究過程及結果,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實驗小遊戲材料:小音響、手機、密封袋、裝滿水的盆子、碰鈴、筷子等

3.製作傳聲筒材料:剪刀、棉線、大頭釘、一次性杯兩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調動幼兒興趣

1.互動遊戲:聽聲辨物,感知周圍的聲音

師:小朋友,在我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請你來聽一聽,猜一猜這些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呢?

2.提問思考,引起好奇,進入主題

師:我們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那這些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朵呢?

二、實驗小遊戲,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

1.實驗小遊戲:我敲你聽,發現聲音可以通過固體傳播的祕密

(1)操作方法:兩個孩子以開火車的方式站在牆邊,第一個孩子手捂住一隻耳朵,另一隻耳朵貼着牆,第二個孩子手持筆輕輕敲打牆壁,敲打完畢,第一個孩子說出自己聽到了幾下。

(2)幼兒操作實驗

師:小朋友,如果耳朵貼在地板、門、桌子、塑料桶上,然後敲一敲,能不能聽到聲音呢?請你敲一敲、聽一聽,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馬老師吧!

2.實驗小遊戲:我說你做,發現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祕密

操作方法:兩個孩子面對面站着,第一個孩子依次說“我很生氣”“我很開心”“我很傷心”,第二個孩子在接收到任務後重復第一個孩子所說,並做出相對應的情緒表情。

3.實驗小遊戲:我播你猜,發現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的祕密

(1)操作方法:將藍牙小音響裝進密封袋並放進裝了水的瓶子裏,由教師播放兒歌,幼兒聽音樂猜出兒歌名稱。

(2)幼兒操作實驗

師:小朋友,請你試試用筷子,或者石頭在水裏演奏。

4.觀看小實驗:真空中的鬧鐘,發現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的祕密

小結:聲音可以通過像牆壁、地板、門、桌子、塑料桶等固體,還有氣體和液體進行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三、看一看,說一說聲音的傳播

1.觀看小視頻,瞭解生活中聲音的傳播

2.小小探索家,聲音傳播我知道

師:小朋友,請你看看圖片,說說這些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呢?請你繼續找找生活中的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吧!

四、活動延伸

1.製作有趣的傳聲筒,和家人、同伴一起玩一玩傳聲筒,感受聲音的傳播,以及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2.和家長一起發現身邊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教學總結:

聲音無所不在,無所不有,但聲音在我們周圍是抽象的存在,如何讓孩子們較好地掌握聲音的傳播呢?本次活動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是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通過實施教學後,總結如下:

一、實驗遊戲化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爲了使幼兒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活動中設計的實驗不是簡單、重複地操作材料,而是將實驗遊戲化,情境化,趣味化,既有個人操作,又有合作遊戲,能較好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在遊戲中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從而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目的,幼兒的興趣高。

二、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學活動以科學探究爲主,注重幼兒主體地位,通過層層提問,幼兒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經歷一個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並獲得了不同的收穫,幼兒自我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三、整合多領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啓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發展。”“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此次活動整合科學、社會、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聲音的傳播”是一個有蘊含豐富知識的課題,在今後的探索中將更深入、全面地挖掘“聲音傳播”的奧祕,開發更多可讓幼兒探索的未知領域。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3

篇一:“認識日曆”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認識日曆,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12個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 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麼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爲什麼只有28天(不講閏年和閏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曆,如今年是哪一年?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又是 幾月幾日,星期幾?一星期有多少天?並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並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二、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1994年全年日曆一大張作爲教具(要求數字儘量寫大)。同時製作並複印供幼兒用的94年全年 日曆表,每人一張。

2.抽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

3.發動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曆、牆歷、檯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複習認讀數字1至12、1至31及序數第1至第12。

2.出示老師自制的1994年的整張日曆,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觀看,並向幼兒介紹這是日曆,教大家學說“ 日曆”。

3.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及在學習認數和數數的基礎上,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曆?並向幼兒介紹 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曆,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反覆讓幼兒回答一年有12個月, 並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4.再請幼兒看黑板上的大日曆,提出問題:一個大格子裏(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讓幼兒自己看格 子裏的數字來回答)奇怪,爲什麼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老師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羅馬帝國有一個叫凱撒的皇帝。他規定將一年365天分成 12個月,由於他的生日是前半年的單月。所以就規定單月爲大月(31天),雙月爲小月(30天),這樣算下來 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怎麼辦呢?當時的羅馬帝國認爲,一年中二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羅馬帝國處死犯人是在二月),所以凱撒皇帝就決定從二月裏減少一天,即二月本應是30天,減少一天就是29天,這樣一年就是 365天了。後來凱撒皇帝死了,由他的侄子奧古斯做皇帝。奧古斯的生日在八月,八月本應是小月,30天,但這 個皇帝不願自己的生日是小月,又將八月改成大月,變成31天,這樣又多了一天。於是奧古斯皇帝就決定再從不吉利的二月中減少一天,所以二月就變成了28天(平月),這樣全年又正好是365天了。此日曆使用至今,規定爲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也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 十二月大(老師一邊說,一邊指着日曆中每一個月所示的天數給幼兒看)。

5.假如大家不看着日曆,能不能將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平月說正確呢?現在,老師教小朋友一個幫助記 憶的好辦法。老師示範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頭,手背朝向全體幼兒,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關節凸出處數起,凡關節凸處爲月大,凡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陷處爲月小,其中二月爲月平。月大爲31天,月小爲30天,月平 爲28天(二月),於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的口訣。要提醒幼兒,數到七月後要回到食 指關節凸出處,重新開始數八月大、九月小……。這樣七月、八月連續兩月是大月。

請小朋友模仿老師的樣子來學習這種方法,一月一月地練習,學完後試試小朋友學習的效果,先由老師提問,讓幼兒用左手食指指着左手背凸凹部分集體回答:一月是什麼月?有多少天?二月是……,特別要提問七 月、八月各是什麼月?有多少天?然後再提問九月、十月……。第二遍可提問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也可試問 能力稍差的幼兒,如不行,老師再教。

5.繼續教幼兒看日曆,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 一至星期六(也叫週末)。要求幼兒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先集體回答,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曆上找出這一天,然後再請個別幼兒回答,並自己上來 在日曆上找出這一天。

6.給每個幼兒發一張94年全年日曆,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曆,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報出時間,另一人在日曆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報幾次後二人互換。

7.提問幼兒:每週有幾天要上幼兒園?(6天)包括星期天,一週共有幾天呢?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曆表,學會看一週,明確7天爲一週,一週共有7天。

8.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問到20xx年你們有多大?那時你們想幹什麼事?請幼兒自由發言。

9.老師小結,並鞏固提問(可集體或個別回答交替進行):

①一年有多少天?

②一年有幾個月?

③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

④一星期有幾天?

回答完後,再讓部分幼兒上來抽老師手裏的卡片,卡片上提什麼問題,就回答什麼問題,答對的獎一朵小紅花。

10.欣賞詩歌《時間伯伯》,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時間伯伯 時間伯伯, 你是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停止自己的腳步, 從過去走到現在, 從昨天走到今天, 從現在走向將來。 時間伯伯, 叔叔阿姨告訴我們, “一寸光陰一寸金”, 我們一定愛惜你, 跟隨你的腳步, 做時間的小主人。

11.老師擺出或掛出各種日曆,進行展覽,告訴幼兒,日曆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牆上的叫掛曆,貼在牆 上的單張日曆叫牆歷,放在桌上的叫檯曆,還有小日曆卡,有的手錶上也有日曆。

最後讓全體幼兒自由地參觀各種漂亮的日曆,評評哪一種最好看,設計得最美,自己最喜歡哪一種。全活動結束。

四、活動延伸

1.在家中,讓幼兒從日曆上找到爸爸、媽媽的生日,並自己練習每天看日曆。

2.教室裏掛一個日曆,讓幼兒每天來幼兒園時,輪流撕下一張,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3.要求每個幼兒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自制20xx年日曆一張。

 篇二:認識彈性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使幼兒初步瞭解什麼是彈性,知道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有彈性的`。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l、每人座位靠背上系一根鬆緊帶。

2、教室桌面:彈簧、海綿、彈跳熊、高彈棉絨布玩具、橡皮筋、圓珠筆、軟橡膠玩具等。

3、室內:小沙發、高彈棉靠墊等。

4、室外:蹦蹦牀、跳跳球、橡皮筋、皮球等。

活動過程

(一)探索遊戲:

教師交待要求和注意事項:今天帶小朋友到活動室玩遊戲,桌子上有許多有趣的東西,你們每一個人可以去取一樣玩,玩了以後你們發現了什麼?感覺怎麼樣?

1、 啓發提問引導幼兒認識彈性。

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是怎麼玩的?感覺怎麼樣?引導幼兒發言。(教師)你們按一按、壓一壓後發現這些東西會彈回來。

教師小結:一樣東西,用了力氣壓下去和按下去。手鬆掉後,它又會彈起來,這就叫彈性。

2、請小朋友回頭找找自己椅子背後有什麼東西? (鬆緊帶)請你們去拉拉,發現它會怎樣?什麼道理呢?

小結:對了,有力拉拉,它變長了,放鬆後,它又彈回來,所以說鬆緊帶也是又彈性的東西。

3、 現在小朋友用壓一壓、拉一拉、按一按的方法找找身上那些地方和那些東西也是有彈性的。

(皮膚、頭髮、毛衣、襪子、鬆緊袖口等)

輔助提問:你是怎麼發現和感覺到的? (啓發幼兒說出自己的感覺)

(二)啓發幼兒發現彈性與自己周圍生活的聯繫。

剛纔,小朋友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許多東西是有彈性的,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彈性的物品,接下來請小朋友自己想辦法去發現活動室時還有哪些東西有彈性,然後告訴大家你是用什麼方法發現的?

(去掉遮布,幼兒分散活動尋找,給幼兒一定時間找一找、玩一玩)

1、老師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組織大家一一講自己的感受,引導幼兒說出用拉、按、壓、捏、坐、跳、踩等動作感受到的彈性物品。

2、教師小結:剛纔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找到了許多有彈性的東西,有的是拉的、有的是壓的、有的是按的、有的是跳的、有的是坐的,不管哪一種方法,都是用了力氣,所以說都是用了力後,這些東西纔會有彈性。

(二)最後請大家到外面遊戲場上去找一找哪些東西也是有彈性的。

(帶領幼兒到場地上去玩有彈性的運動器具)

延伸活動

1、把一些小的有彈性的東西放在科學區,讓幼兒進一步探索。

2、回家後找找還有哪些有彈性的東西。

 篇三:認識夏天

活動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夏天的特徵──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活動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着等,與春天相比有什麼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活動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麼特徵?(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麼特徵。(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彙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爲了使學生獲得關於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徵。

① 天空有什麼不同?(夏天的天空多雲。)

② 樹木有什麼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 田野裏的莊稼有什麼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 河岸、河水有什麼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着有什麼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麼?(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圖片。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彙報一下。

(2)彙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 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麼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徵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徵(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麼樹開花、什麼莊稼和果實成熟、什麼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麼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於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侷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徵。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穀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佈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着季節的推移有什麼變化。

四、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徵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篇四:認識調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調料的名稱和其味道的特點。鍛鍊幼兒用嗅覺、味覺、視覺等感官對事物進行辨別的功能。

2、通過對調料的認識,使幼兒學會簡單的使用方法。豐富幼兒的生活知識和提高生活技能。

3、培養幼兒努力合作的良好行爲習慣。

活動準備

1、白糖、味精、鹽、醬油、醋、辣椒油、香油、蒜泥等調料分類放好。

2、黃瓜、西紅柿、豆腐皮、蔥、胡蘿蔔、火腿、白蘿蔔等切好分盤。

3、筷子、透明口杯若干。

4、環境佈置“寶貝廚房”一處。

活動過程

一、佈置活動室,將調料分盤放好。導入主題:

教師:“今天,歡迎大家到寶貝廚房來做客,先請小朋友參觀一下寶貝廚房的調料大世界。”音樂起,幼兒直接進入寶貝廚房參觀已準備的各種調料,提醒幼兒用各種方法感知各種調料的名稱和味道,注意參觀時的秩序和衛生。

二、幼兒參觀探究各種調料的名稱和特點,並利用調料製作簡單的涼菜。

1、教師提問:“剛纔小朋友們看到的是哪些調料?”幼兒回答:“白糖、雞精、鹽、醬油、醋、辣椒油、香油。”再請幼兒說出是如何知道這些調料的,引導幼兒分別從嗅覺和味覺、視覺的感受說出各種調料的名稱和其味道的特點,例如糖甜、鹽和醬油鹹、味精鮮美、醋酸、油香等。

2、出示一盤調好的菜,請幼兒品嚐並說出菜中用到的調料。教師總結各種調料的味道和作用:人們使用調料是爲了做菜時使菜的味道更好吃。簡單說明調料的其他用途:醋可以用來殺菌消毒;鹽可以加水稀釋用於傷口或皮膚消毒;如果有燒傷和燙傷可以用醬油塗抹,減輕傷痛;塗抹香油可以減輕嬰幼兒口瘡等痛苦。

3、出示各種切好的菜類,先請幼兒討論說出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這些菜的吃法,調製涼菜。

教師:“今天,我們用這些調料和蔬菜自己來做涼拌菜好嗎?”請幼兒分四組進行活動。每組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挑選調料和蔬菜到桌子旁,在注意衛生方法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將各種菜加入調料用筷子進行攪拌,教師進行指導,提醒幼兒味道搭配合理,甜和辣的衝突,每一個菜有其突出的特點,四組小朋友的菜儘量不重複。攪拌完畢之後幼兒試嘗,然後根據不足進行補充加料。如淡的加鹽,鹹的加點雞精或醋等。教師提醒幼兒不要將調料撒到外邊,如果有用抹布隨時清理。

4、請幼兒將調好的菜裝盤,爲菜起名並做簡單介紹。介紹的語言形式爲:我們的菜名是* * *,用的主料是* * *,調料是 * * *。希望大家喜歡。菜品名稱參考:西紅柿拌白糖(火燒冰山)、涼拌豆腐皮(可加入黃瓜絲、胡蘿蔔絲等,又名三彩絲。)、黃瓜火腿(紅點點、綠點點)、糖醋蘿蔔絲等。

三、請其他班級的老師和同學品嚐,教師表揚幼兒愛勞動,友好合作。提議幼兒在家幫爸爸和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篇五:我認識的蟲蟲

活動目標:

初步瞭解幼兒對各種蟲類的認知程度。

活動準備:

通過讓幼兒看書、圖片、收集蟲蟲的資料及有關的小知識。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回答――你能說出你認識的蟲蟲的名稱嗎?你能描述出他的樣子嗎?

2、幼兒回答,教師簡筆畫記錄。

浩楠:我認識菜青蟲,它全身是綠色的,愛吃青菜的葉子,是個壞蟲子。我認識螳螂,它前面有兩把大刀,身體是綠色的,有的是咖啡色的,身上還長着翅膀,他吃害蟲是好的蟲。我還認識七星瓢蟲,它也是好蟲子,身體像半個球,是紅色的,上面有七個黑點。

張一佳:我認識蝴蝶,它有4個翅膀,上面有美麗的花紋,他喜歡在花裏飛來飛去,採花粉。范進祥:我見過螞蚱,由兩種,一種胖的,一種瘦的,他們都有鬚子,都有翅膀,有6條腿,有時候他會飛着走,又時候他蹦來蹦去。

豆豆:我認識西瓜蟲,它有很多腿,用手一碰它,它就團在一起,變成個小球球。這是它在保護自己。

3、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幼兒不太認識的蟲蟲。

4、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自己認識的蟲蟲。(延伸活動)

活動效果:

秋天的草叢裏到處都隱藏着各種小蟲,活動時,孩子們認識了很多的蟲蟲,如:螞蚱、蛐蛐、螳螂、蜘蛛、豆蟲、毛毛蟲、蝴蝶、蜻蜓等。通過捕捉和觀察,孩子們對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非常瞭解。因此,孩子們描述很仔細。特別是對秋天特有的幾種蟲子,幼兒更加喜愛。因此,我們以探索秋天常見的幾種蟲子爲重點。進一步延伸,讓幼兒在會描述的基礎上,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爲我們的下一個活動:製做圖書《我認識的蟲蟲》打好了基礎。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4

一、設計意圖:

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祕密, 沉與浮

二、活動目的: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於水面,或使浮於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三、活動材料:

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四、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係,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係。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5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教案――天然“膠水”――水

二、活動目標

通過周圍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象,使幼兒感知身邊溼的物品與乾的物品的不同特性。培養幼兒正確的觀察方法和動手實驗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盤子、水、樹葉、花瓣、小紙片、熊貓紙片、布、毛線、塑料布、地毯、吹塑紙剪成的各種圖形、手套、盤子、用布剪成的各種面具、畫好的大灰狼等。

五、活動過程

試一試:哪張紙片能吹動起來?

方盤子裏放幹紙片,圓盤子裏放溼紙片。

(1)乾的紙片容易被吹起。

(2)溼的紙片不容易吹起。

探究的問題。

(1)熊貓能站在指尖上嗎?

①在手上蘸點水就能讓熊貓紙片站在指尖上。

②乾的熊貓紙片不能站在指尖上。

③手上有唾液、汗水也能讓熊貓紙片站在指尖上。

(2)戴幹、溼兩種不同手套有什麼感受?

①溼的手套不易戴也不易脫。

②乾的手套容易戴也容易脫。

幼兒討論:生活中的現象。

(1)褲子尿溼後不易脫下來。

(2)下雨淋溼衣服後也不易脫下來。

(3)洗澡後馬上穿衣服會很難穿。

畫一畫:把自己探索的過程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六、拓展思路

雨後讓幼兒做值日生,感知溼的落葉粘在地上不好掃,也不容易吹走,請幼兒提出解決的辦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6

設計意圖

沙子對於孩子並不陌生,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我結合當地的本土資源,選擇《好玩的沙》這一課題,將本土資源有機地加以整合,創造性地開展一系列探索性活動,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課程體系,培養幼兒的本土意識,萌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體驗操作的樂趣。

2、幫助幼兒運用各種工具玩沙,感知探索沙的特性。

3、讓幼兒體驗玩沙的樂趣,在活動中學會互助、合作。

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感知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小組操作自主探索合作。

活動準備

PPT、沙盤、彩沙、紗網、玩沙玩具、沙漏瓶零件、顏料、排筆、各種瓶子、一次性碗、勺、毛巾、盆子。

活動過程

一、課前遊戲:

沙中尋寶,分組玩沙,探索感知沙的特性。將小玩具等物藏在沙盆中,請幼兒找出來,並用這些玩具玩沙,從中發現沙的“祕密”。

二、好玩的沙

1、細細的沙

觀看PPT,引出課題:看鳴沙山圖片,結合課前遊戲,通過提問讓幼兒初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徵。

通過提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歸納沙子的特性:細細的、軟軟的、鬆散的

2、有趣的沙

教師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底部都有小孔的塑料瓶子裏,分別裝上沙子,然後倒入同樣的水,觀察有什麼現象。(裝土的瓶子裏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被土吸收;裝沙的瓶子裏,大部分水流出,只有很少的部分被吸收。)

出示幹沙和溼沙,引導幼兒觀察幹沙和溼沙的不同:幹、溼沙的流動及可塑性。(比較後發現:幹沙的顏色淺,能流動,不可以塑造;溼沙的顏色深,不能流動,可以塑造。

將粗沙、細沙、幹沙、溼沙分別裝入不同的容器裏搖動,傾聽、比較發出的聲音。(粗沙聲音要大、細沙聲音小,幹沙有聲音、溼沙沒有聲音。)

出示沙漏圖片請幼兒觀察沙漏的外形特點,通過此環節讓幼兒瞭解幹細沙具有流動性的特徵適合做沙漏。溼沙具有可塑性可以做沙雕。

3、會變的沙

①、教師出示沙瓶畫和沙畫圖片,讓幼兒感知沙子不僅有白沙、黃沙,還有五顏六色的沙。

②、討論:“怎樣讓沙子變得五顏六色?”(幹沙裏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三、觀察與指導:

1、開展分組活動,讓幼兒自選活動,允許幼兒在小組間流動活動。

第一組:玩沙

讓幼兒在沙盤自由的玩沙,幼兒在沙子裏噴水或把水倒入沙中,感受幹沙和溼沙的不同,用小棍或手指在沙面上寫寫畫畫,利用工具和一些材料與同伴合作玩沙,嘗試在沙池裏創造性地表現各種造型。

第二組:篩沙

給幼兒提供篩子、紗網,讓幼兒用篩子、紗網等篩沙子,引導幼兒觀察並報告自己的發現。

第三組:沙子變色

動手在幹沙裏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第四組:組裝沙漏

幼兒人手一個瓶子、一把勺子,嘗試將沙子裝進瓶子的最佳方法,請幼兒將帶蓋的瓶子和裝有細沙的瓶子組裝在一起。沙漏做好了請幼兒玩一玩,看看會有什麼發現,爲什麼有的沙漏流得快,有的沙漏流的慢?(有的沙漏中間的孔大,有的孔小;有的孔多,有的孔少;有的裝的沙多,有的裝的沙少。)

第五組:沙瓶畫

幼兒自主選擇在沙瓶上作畫或給透明的瓶子裏裝進彩色的沙子。

第六組:沙畫

幼兒自主合作製作沙畫。

2、注意觀察幼兒的玩沙過程,提醒幼兒不要把沙子弄到自己或別人的眼睛裏。提醒幼兒玩沙後主動洗手,拍打身上的沙粒,收拾好玩具與操作檯。

五、小結、討論:

“沙子越多越好嗎?”通過討論,讓幼兒瞭解沙塵暴現象,以及沙塵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總結

整個活動過程,我都是讓幼兒自己玩沙子,通過幼兒動手探索,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幹沙的特性:用小篩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並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尋找寶藏——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遊戲,體驗幹沙鬆軟的特點;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於水的特點。活動中,我儘量做個“引導者”,引導幼兒注意和觀察,每一活動所呈現的現象,啓發他們討論這種種現象的原因,引導幼兒根據這些現象去討論、去思考,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們的興趣,又可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使知識自然而然的印入幼兒的腦中。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7

一、設計意圖:

根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在幼兒園的種植園裏,在和媽媽奶奶逛菜場時,在幫媽媽奶奶撿菜時,都能看到各種蔬菜的根,但是,這個“看見”,是孩子的無意注意,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將孩子的無意注意提升到有意注意的高度,不但豐富了孩子的知識,也激發了孩子探索的興趣。

在活動中,我們將孩子的自我管理融入到教學中,從幼兒的第一次探索到他們的第二次探索,都能看到孩子自主管理的影子。尤其是孩子的第二次探索,從他們的自我結合分組、組長的選出、工作的分工、回答問題的人選等等,教師都只是一個旁觀者,讓孩子充分自由發揮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根的不同形態,知道植物的根生長在土裏。

2、在活動中能大膽表述,體驗探索不同植物根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樹根、黑板、籃筐。

2、園內種植園

3、幼兒問卷《列舉三種根的樣子》(用圖文結合的方式)

四、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樹根,讓幼兒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2、你們還知道什麼植物有根?

3、教師小結:原來,大部分植物都有根。

(二)、第一次探索

1、幼兒動手找青菜的根

(1)今天,我們來到了種植園,那你們知道我們的種植園都有哪些蔬菜呢?

(2)你們真棒,那我要考考你們:請你們找一找青菜在哪裏,它的根又在哪裏?請你動手拔一拔,看誰的動作最快。

2、集合,提問: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在哪裏?你從哪裏找到青菜的根?

2、小結:原來根喜歡住在泥土裏。

(三)、第二次探索

1、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長得什麼樣子。

2、小結:青菜的根是直直的,旁邊有許多小毛毛。

3、我們的種植園裏有那麼多植物,是不是每種植物的根都和青菜的根長的一樣呢?想不想一起去探索發現根的祕密呢?

4、接下來給你們一個任務:請你去找一找、拔一拔、看一看,(教案 ) 菜園裏其他植物的根。要求:(1)自由組合,三人爲一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選好組長到老師這裏拿筐。(2)每種植物只能拔一顆,並且拔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出示記錄紙)(3)聽到鈴鼓聲請你們以小組爲單位,三人坐在一起。

5、集合:幼兒分組介紹自己的記錄(從幼兒記錄的方法、形式上進行點評)

6、幼兒觀察自己拔的蔬菜的根。

提問:你們找到了哪些植物的根?他們的根分別是怎樣的?(每組一個代表發言回答,其他組員補充)

7、根據幼兒觀察到了不同根的特徵進行分類。

小結:我們今天都發現了根的祕密,想菠菜、青菜這樣直直的根,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直根系。像韭菜、大蒜的根,像老爺爺的鬍鬚,叫鬚根系。像蘿蔔這樣的根粗粗大大的,叫變態跟。

(四)、結束

剛纔我們發現了根的祕密,那你們知道根有什麼用途嗎?回家查查資料,我們下次再討論。

五、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弓箭的歷史文化、知道弓箭的射程與彈性有關。

2、發現弓弦和弓臂有彈性。嘗試用各種小物件智造出有彈性的玩具

3、體驗玩弓箭活動的樂趣,產生探索彈性的科學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在玩弓箭中發現弓箭彈性的存在

難點:嘗試用各種小物件智造出有彈性的玩具

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玩弓箭的初步經驗。

2、物質準備:兒童玩具弓箭若干、皮筋、線繩、鈕釦、視頻、紙條,青蛙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瞭解弓箭歷史文化

師:大家好,我是從查幹湖畔的蒙古族幼兒園來的小韓老師。今天我要和大家玩一樣有趣的玩具,這個有趣的玩具就藏在電視裏。

幼兒觀看視頻

師:小朋友在視頻裏看一看這個有趣的玩具是什麼呢?

幼兒:射箭

師提問:

(1)通過觀看視頻你們知道弓箭最早是做什麼用的嗎?

(2)蒙古族人常使用弓箭做什麼?

(3)現在我們用弓箭做什麼?

3、師:“現在弓箭是國際比賽項目,也是蒙古族那達幕的傳統項目。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射箭吧!

二、玩一玩 建構弓箭的彈性經驗

1、嘗試射箭感知彈性

全體幼兒嘗試射箭,師指導個別幼兒做示範。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持弓射箭的方法――我們要站在起射線上,左手向前握弓臂,右手捏箭搭弓弦,拉弓瞄準放手射。”

幼兒嘗試射箭活動

師提問:

(1)剛纔你是怎麼射箭的?

(2)你的箭射得遠嗎?

(3)你的箭怎樣才能射得更遠呢?

(4)爲什麼弓弦拉的開纔會射得遠呢?

2.分組比賽感知彈性

師:“現在分成兩組進行射箭比賽,看看哪組的弓箭射得更遠?”(一組使用用麻繩做的弓弦,用紅色標記弓箭,一組使用彈力繩做的弓弦,用黃色標記弓箭。請一位老師來當裁判)

第一組幼兒比賽。

師:誰的弓箭射得遠?裁判舉旗示意

他的弓箭爲什麼射得遠呢?

第二組幼兒比賽

師:“哪個弓箭射得遠?爲什麼黃色弓箭射得遠呢?”

3.比較操作驗證彈性

(1)動手觸摸比較兩把弓箭發現弓弦有彈力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拉一拉這兩把弓,會有什麼發現?黃色的弓箭爲什麼能射得更遠一些呢?”

幼兒逐一觀察,進行討論

師提問:“你怎麼發現它有彈力的?或者這個弓弦要怎樣纔能有彈力呢?”

(2)比較弓弦,驗證彈性的特徵

師:“這是製作這兩組弓箭使用的弓弦皮筋和線繩,大家動手拉一拉,看一看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爲什麼會有這樣變化?

幼兒比較後表述自己的發現。

師:“皮筋的彈力從哪來的?要怎樣做才能發現皮筋的彈力?爲什麼皮筋有彈力?”――幼兒討論

師小結:“很多物品像剛纔的皮筋,我們拉一拉,它的形狀會變化,手鬆開後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是皮筋的彈性。產生的這個力量就是彈力。有彈性物品纔會有彈力。

師:大家猜一猜,弓臂有沒有彈性

壓一壓弓臂會彎曲,鬆手又恢復原來的樣子.弓臂加上弓弦的彈性,這把弓箭才能射得更遠一些”

三、做一做探索玩彈性的興趣

師:1、“剛纔我們玩的弓箭是一種利用彈性製造的玩具,小朋友們還知道哪些物品與彈性有關?”我們可不可以用小物件智造出彈性來呢(教師爲幼兒投放鈕釦,線繩、皮筋、踢的口袋、彈簧、彈弓、、、、、)

師:下節課我們小朋友接着用小物件智造玩具。

活動總結

活動開展中,幼兒積極參與,能夠大膽的進行交流,發現了彈性的祕密。並在製造彈性玩具的過程中幼兒大膽的發揮,對彈性認識的經驗構建的豐富起來。充分體驗到了科學探索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9

活動目標

1.認識綠色食品標誌,知道綠色食品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健康食品。

2.開展活動使幼兒知道只有有了乾淨的水源、純淨的空氣,有了樹木、草地的保護才能生產更多的綠色健康食品。

3.激發幼兒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

2.綠色食品的標誌一個,綠色食品和非綠色食品的卡片三張。

3.幼兒收集的綠色食品和非綠色食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標誌,導入活動

1.請幼兒仔細觀察標誌上的圖案,猜想像什麼。

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認識綠色食品標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標誌上的圖案,從而瞭解標誌的真正含義。

2.教師向幼兒講解標誌上圖案表示什麼以及它所蘊涵的意義:綠色食品的標誌由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培蕾組成,寓意爲植被在陽光的照耀下長得枝繁葉茂,從而形成一片綠色的環境。整個標誌爲正圓形,寓意爲保護。

3.幼兒操作:綠色食品、非綠色食品分類。

找一找,把綠色食品放在有綠色食品卡片的一邊,把非綠色食品放在非綠色食品卡片的一邊。

4.爲什麼這些食品不是綠色食品?可能是什麼原因?

以同樣品牌的牛奶作對比。

小結:同樣的牛奶一個有綠色食品標誌說明它是純天然的食品,而另一個則是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往牛奶裏添加了香料、防腐劑、色素等東西,所以不能稱綠色食品。

本環節讓幼兒在認識標誌的基礎上進行親身體驗,嘗試把所帶的食品按照標誌分成綠色食品和非綠色食品兩大類,進一步加深對標誌的認識。

(二)瞭解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

1.觀看課件講述: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

看一看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加工成爲綠色食品?

(1)奶牛在黑煙沖天的工廠旁的草地上吃草,提問:這裏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

爲什麼?說出你的理由。

(2)農田裏用被污染的水澆灌,旁邊還有黑煙。

提問:這農田裏生產的東西能加工成綠色食品嗎?爲什麼?

(3)山清水秀風景地。提問:這裏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爲什麼?

2.師生共同總結:只有有了乾淨的水源、純淨的空氣,有了樹木、草地的保護纔會生產出更多的綠色食品。

本環節讓幼兒瞭解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這也是活動的難點。我通過直觀的教具,運用明顯的對比,啓發幼兒想象、瞭解生產綠色食品的條件。

(三)創造綠色環境從我做起

1.討論: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環境被污染的現象,我們應該怎樣做呢?(重點突出廢舊電池和塑料製品的危害)

2.爭做綠色小衛士。

幼兒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說。

本環節的重要提問:“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護綠色的環境?”引起幼兒的共鳴。在幼兒相互交流中產生爲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活動使幼兒真正瞭解綠色食品來之不易,並且學會看綠色食品的標誌,也激發了幼兒爲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意識。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瞭解手機的功能和用途,學會在生活中觀察、發現。

2、通過小組討論激發幼兒的研究性學習意識,啓動幼兒主動探究問 題的願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手機廣告的報紙、關於手機資料的書籍、記錄紙、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多媒體出示嘉興手機城羣衆搶購手機的畫面

2、多媒體出示一羣人在車上、家裏談論關於手機的話題

3、投影出示關於手機廣告的報紙

提問:小朋友,剛纔我們看到一些錄象、投影都與什麼有關?你對手機熟悉嗎? 你對手機又知道些什麼?

·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讓幼兒暢所欲言。把對手機的一些瞭解由教師彙總(用表格形式)

二、揭示本次活動主題,佈置任務

1、師:小朋友,剛纔大家都說到你對手機的一些瞭解,但關於手機的知識還有很多,例如:發展史、機型、品種、使用注意點等等,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關於手機的問題。

2、發放填寫關於幼兒想了解手機的哪些知識的表格

3、集體彙總,確立研究小組預設成立四個小組。

4、幼兒共同討論、尋找合作伙伴——進行問題的解決

5、展示幼兒活動的成果

三、教師總結:本次幼兒活動情況。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能從各種年曆的剩餘天數中知道一年即將過去,新年已快來到。

2、知道過一年自己將會長大一歲。

3、初步懂得時間的寶貴,努力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年曆?》

2、收集各種年曆、日曆、檯曆等並佈置在教室周圍。

3、年曆一本,人手一份小日曆,1—31數字十二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各種年曆。

(1)鼓勵幼兒大膽地去翻一翻,仔細地觀察和欣賞,說說自己的發現。

(2)說說掛曆上數字的含義,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數字的理解。

二、欣賞故事〈年媽媽和她的孩子〉,瞭解年的含義。

1、結合課件聽故事。

2、提問:

(1)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麼(年)?

(2)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日)?

(3)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麼?(月)

(4)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

1、

3、5、7、8、10、12)?

(5)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

4、6、9、11)?

(6)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

(7)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

(8)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三、觀察、感知年曆。

當365個日娃娃都完成了年媽媽交給它們的任務,我們就要過新年了,每到過新年,我們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你們喜歡放鞭炮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鞭炮,鞭炮是怎麼響的?(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砰、砰、砰)每一個紅顏色的鞭炮裏有一個問題,只有小朋友答對了,鞭炮纔會響?我們大家一起來放鞭炮。

(1)一年有幾個月?

(2)一年裏有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二月有多少天?

(3)今年是哪一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什麼?今年還有幾天?(與幼兒一起數剩餘的張數)

(4)以前的日子還會回來嗎?

(5)明年是哪一年?

四、學習使用年曆,瞭解年曆的作用。

1、學習使用年曆的方法。

(1)6月1日住哪座月房子裏?(6月房)找到了6月房,再找哪個日娃娃呢?(教師課件演示使用的方法)

(2)請你們找到6月1日,並且用鉛筆圈起來。記住:先找月房子,再找日娃娃。

(3)師:6月1日是小朋友的節日,

(4)你們知道老師的節日嗎?請你找一找?(幼兒找日期,教師巡迴指導,進行個別輔導)

(5)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10月1日)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一天。

2、瞭解年曆給大家帶來的方便。

平時生活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是這樣在年曆上查找日期的,年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五、製作年曆。

1、教師交代製作年曆的要求。

2、分組製作年曆。

3、展示各組的年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12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太空有許多星球,他們都是朋友,如:太陽、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發幼兒探索宇宙奧祕的願望。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手電筒一隻,放大鏡一面,黑色紙片一張。

2、宇宙圖片一張。

重點難點:

1、讓幼兒知道太陽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2、知道地球、太陽、月亮之間運轉的形式: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活動流程:

出示宇宙圖介紹介紹延伸

引起興趣-->太陽-->月亮-->活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宇宙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問: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神祕的太空中有什麼?(幼兒這樣回答)[教師出示宇宙圖]

2、在太空中有那麼多的星球,他們之中誰是地球的好朋友呢?爲什麼?

小結:月亮離地球最近,一直圍繞着地球轉,地球又圍繞着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二、介紹太陽

1、實驗一:晝夜之分

師問:

1、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你知道要多長時間?(一年)

2、你知道爲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師運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實驗操作)

小結: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是,自己也在自轉,地球轉向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2、實驗二:利用太陽光使紙燃燒,介紹同樣的作用。

師問:

1、太陽是一個燃燒的巨大火球,溫暖的陽光能使地契上的動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太陽光做那些事情嗎?(太陽竈;太陽船;太陽能電池可用於手錶、計算機內;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還可用來發電……)

2、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瞧瞧太陽光的威力吧!(在太陽光下利用放大鏡演示紙片燃燒)

三、介紹月亮

師問: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圍繞着地球不停地轉,晚上,我們可以看到皎潔的月亮,那麼月亮他本身回發光嗎?

(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太陽的光。)

四、延伸活動

師:在廣闊的宇宙中還有許多星球,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金星、水星、木星……)它們隱藏着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祕密,等待着我們小朋友長大了去探索。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觀察和實驗相結合的一堂課。通過觀察一些精彩的太陽圖片來討論認識太陽,這些圖片都來源於互聯網,正是利用了豐富的網絡資源才讓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科技爲教學帶來了很大幫助,可是它也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自然教學中的實驗它是無法取代的。只有將信息科技與實驗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才能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趣。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着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着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13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瞭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與美。

技能目標:學習用相應的詞、句表達自己的發現、感受。

情感目標: 萌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認識春天常見的花活動難點學習用相應的詞表達自己的感受活動準備前經驗準備帶幼兒實地去觀察物質準備各種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導入:

帶幼兒觀察植物角,引起幼兒興趣。

回憶春天看見過的花。

今天我們要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的花。

基本環節:

二、帶幼兒實地觀察我們看到了哪些花?重點觀察:桃花、玉蘭樹、風信子等。

從花的外形、顏色等方面仔細觀察、比較。

學習用好聽的詞、句來描述。

教室用貼板收集幼兒找到的花,並標上序號和花名。

教師:我們今天認識了這麼多什麼花?你最喜歡哪朵?

結束:

五、引導幼兒萌發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14

一、教學目標:

1、幼兒認識芋艿,瞭解芋艿

2、培養幼兒勞動的能力,學習刮芋艿的技能

3、幼兒體驗勞動的艱辛,享受勞動的成果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瞭解芋艿

2、難點:體驗勞動的艱辛

三、教學準備:實物芋艿芋艿生活過程的圖片刮芋艿的工具小布袋一隻

四、流程:激起興趣、觀察芋艿、認識芋艿、參加勞動、享受勞動成果、延伸部分

五、教學過程:

(一)出示小布袋(引起幼兒的興趣),請幼兒猜一猜小布袋裏有什麼

1、請個別幼兒猜或者上來摸一摸小布袋了到底是什麼東西。

2、把布袋裏的芋艿倒入小籃子裏,讓幼兒明白小布袋裏的東西原來是芋艿。

(二)告訴幼兒芋艿的名字,yu(第四聲)nai(第三聲)(觀察芋艿)

a、老師:今天芋艿說要和我們做朋友,小朋友高興不高興。請幼兒到後面的桌子上觀察芋艿,教師提醒幼兒摸摸、搓搓、抱抱、看看芋艿。

b、組織幼兒坐到前面的小椅子上。

(三)認識芋艿

1、老師:剛纔小朋友都與芋艿做了好朋友是不是?現在老師要問問你們了:

a、你們看見的芋艿是什麼形狀的,(老師出示一個芋艿)象什麼呀?

b、芋艿是什麼顏色的?(深咖啡色的)肉是什麼顏色的?

c、摸上去的感覺怎麼樣?(毛毛糙糙的)

d、毛毛糙糙的是芋艿的什麼?

芋艿的皮是怎麼刮下來的?需要什麼工具?(分別出示幼兒所講的工具)老師可以出示幼兒想不到的硬幣、調匙等(碎碗片、瓶蓋子)

2、小朋友知道芋艿是怎麼長出來的嗎?老師講一個“芋艿的”給你們聽好嗎?老師講述,並根據情節分別出示圖片。(芋艿生長過程的圖片)

3、芋艿的用途,作用

老師:農民伯伯爲什麼要種芋艿?

讓幼兒瞭解,芋艿除了吃以外還可以做玩具,葉柄當飼料。(分別出示芋艿做的玩具)

(四)幼兒參加勞動,體驗勞動的艱辛

1、老師:今天,廚房裏的阿姨買了許多芋艿,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刮一下皮,你們願意嗎?

2、幼兒參加刮芋艿勞動,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衛生。

3、請個別幼兒把刮好的芋艿送到廚房

4、幼兒討論勞動的感受,累不累,小手癢不癢。

教育幼兒要珍惜勞動成果,平時多幫父母參加勞動,不隨便消費飯菜等。

(五)享受勞動成果

讓幼兒品嚐煮芋艿

(六)延伸部分

教幼兒做芋艿玩具。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15

活動分析:

“雨”是自然界中幼兒最熟悉的一種自然現象,特別是夏天,綿綿不斷的“雷雨”更給幼兒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然而,我們發現許多的幼兒都不知道或說不出天上爲什麼會下雨以及雨是怎麼形成的。針對此狀況,爲了讓幼兒知道雨的形成的奧祕,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內容:

奇妙的自然━“天上爲什麼會下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雨的自然現象,通過故事及實驗探索雨的形成的奧祕,引起幼兒對自然界的關心與注意。

2、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雨的自然現象,通過故事及實驗知道雨的形成的奧祕。

2、難點:能和同伴一起去探索雨的形成的奧祕。

活動準備:

掛圖、雨形成的圖書資料、小實驗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遊戲:說相反。

教師帶領幼兒於戶外玩“說相反”的遊戲。

二、幼兒親身體驗:“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幼兒與教師共同進入活動室。

討論:雨是哪裏來的?從天上爲什麼會下雨?

三、探索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談話、試驗操作、觀察圖片、書籍、探索天上爲什麼會下雨?

2、幼兒進行經驗交流。

3、教師講述故事《水滴的旅行》。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實驗,發現水受

熱變成水蒸氣跑到空氣裏,它們升到天空中,遇冷變成小水滴,無數這樣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雲。這些水滴在雲中互相碰撞,合併變大。當水滴重到空氣的浮力再也託不住時,它們便會從雲中落到地面上,這就是雨。

四、活動延伸:

去尋找爲什麼向日葵會下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