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從各種年曆的剩餘天數中知道一年即將過去,新年已快來到。

2、知道過一年自己將會長大一歲。

3、初步懂得時間的寶貴,努力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年曆?》

2、收集各種年曆、日曆、檯曆等並佈置在教室周圍。

3、年曆一本,人手一份小日曆,1—31數字十二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各種年曆。

(1)鼓勵幼兒大膽地去翻一翻,仔細地觀察和欣賞,說說自己的發現。

(2)說說掛曆上數字的含義,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數字的理解。

二、欣賞故事〈年媽媽和她的孩子〉,瞭解年的含義。

1、結合課件聽故事。

2、提問:

(1)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麼(年)?

(2)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日)?

(3)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麼?(月)

(4)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

1、

3、5、7、8、10、12)?

(5)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

4、6、9、11)?

(6)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

(7)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

(8)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三、觀察、感知年曆。

當365個日娃娃都完成了年媽媽交給它們的任務,我們就要過新年了,每到過新年,我們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你們喜歡放鞭炮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鞭炮,鞭炮是怎麼響的?(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砰、砰、砰)每一個紅顏色的鞭炮裏有一個問題,只有小朋友答對了,鞭炮纔會響?我們大家一起來放鞭炮。

(1)一年有幾個月?

(2)一年裏有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二月有多少天?

(3)今年是哪一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什麼?今年還有幾天?(與幼兒一起數剩餘的張數)

(4)以前的日子還會回來嗎?

(5)明年是哪一年?

四、學習使用年曆,瞭解年曆的作用。

1、學習使用年曆的方法。

(1)6月1日住哪座月房子裏?(6月房)找到了6月房,再找哪個日娃娃呢?(教師課件演示使用的方法)

(2)請你們找到6月1日,並且用鉛筆圈起來。記住:先找月房子,再找日娃娃。

(3)師:6月1日是小朋友的節日,

(4)你們知道老師的節日嗎?請你找一找?(幼兒找日期,教師巡迴指導,進行個別輔導)

(5)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10月1日)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一天。

2、瞭解年曆給大家帶來的方便。

平時生活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是這樣在年曆上查找日期的,年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五、製作年曆。

1、教師交代製作年曆的要求。

2、分組製作年曆。

3、展示各組的年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來源:

日常生活中常常看見大人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氣球、皮球等打氣,並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同時,讓孩子們動手動腦瞭解打氣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構造,並使幼兒樹立起"實踐來檢驗真理"的科學探索。

◎活動目標:

1、科學小實驗,並大膽動手動腦完成小實驗

2、筒的作用以及構造,正確的使用打氣筒

3、"實踐來檢驗真理"的科學探索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打氣筒1個 ,記錄表每人一張,彩色筆若干盒

2、經驗準備:用打氣筒◎活動重難點:

1、重點: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實踐,瞭解打氣筒的構造

2、難點:讓幼兒通過實驗辨別打氣筒的兩個孔的功能

◎活動過程:

1、提問:你們玩過氣球麼?什麼時候?怎麼玩的?(出示打氣筒)怎樣用?打氣筒上有兩個不同顏色的孔,打氣管應屆到哪個孔上?讓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預測打氣筒的,並記錄下他們的猜想。

2、幼兒動手操作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3、師幼公共探討實驗結果:打氣管應該接到哪個孔上?你猜對了麼?

4、老師提問:打氣筒上的兩個孔哪個是進氣口,哪個是出氣孔?幼兒預測;教師操作:分別用手捂住出氣口和進氣口,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和討論 。

5、實驗探索的結果

◎活動延伸:

生活中除這樣的打氣筒,還有哪些打氣筒,它有進氣口和出氣口麼?回去觀察一下家裏的打氣筒,通過你的觀察,記錄下打氣筒的進氣口和出氣口。

◎活動評析:

該活動來自生活,打氣筒是幼兒感興趣的工具;活動所的材料充足,操作性強,有助於幼兒獲得科學經驗。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自主實驗探索,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環環相扣,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取知識,並推進活動的順利進行。通過科學活動有利於幼兒樹立探索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3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影子

活動目標:

1、樂於參加科學探究活動,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2、對身體的影子及其變化感興趣,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喜歡參加科學探究活動,體驗遊戲快樂。

活動難點: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投影儀、音樂《雨中旋律》、幼兒具備"影子"相關經驗(事先準備好的尋找影子視頻)、人站在太陽下影子圖片一張、教師幼兒具備做各種手影的經驗、畫有每位幼兒影子造型的長軸紙卷一個、蠟筆。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音樂律動)

小朋友們,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聽,比比是誰第一個猜出謎底。我的謎面是: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 後,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是一種現象,有陽光的時候就會出現)(影子)

基本部分:嗯,小朋友們很棒,都猜對啦!我們的影子這麼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這有一段小朋友們尋找影子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那我們要帶着幾個任務去看,

第一個: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麼情況下找到的)

第二個:我們去了什麼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爲什麼?(幼兒觀看視頻資料)(引導幼兒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

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我們表揚下自己。

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張圖片更進一步的瞭解光與影子的關係(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懂得在有光的情況下才會有影子,當光線被物體擋住後,物體後面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變黑了,這就是影子)

(發現光和影子的關係)好,下面張老師就帶着你們一起來玩影子游戲好不好?

第一個遊戲:手影遊戲(老師先做出幾個造型示範,幼兒猜並模仿,再請7--8名幼兒分別在投影儀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邊做造型邊學小動物叫聲,其他小朋友來猜並模仿)

第二個遊戲:給影子塗色(教師將每位幼兒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畫在長軸紙上,請每位幼兒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給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圖案)

結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欣賞影子作品並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有趣的影子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影子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影子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告訴我們,幼兒科學學習的方式是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因此,讓幼兒瞭解光與影“近大遠小”關係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幼兒找一找、試一試。在反覆操作、驗證的基礎上,感知不同角度、不同距離光照後影子的變化,繼而獲得光和影關係的直接經驗。

活動目標

1.在找一找、變一變、試一試中,感知光與影“近大遠小”的關係。

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光影的造型,體驗趣味光影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手電6支,動物剪紙6種,光影照片,光影造型圖片.光影造型視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人,瞭解幼兒對光影現象的經驗

師:你們見過影子嗎?在哪裏見過影子?你們見過什麼樣的影子?

教師梳理小結:光和影是一對好朋友,有光的地方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奇妙的影子。

二、感知影子的變化,獲得光和影的感性經驗

1.出示一組光影照片。師:這組影子有什麼不同?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2.師:剛纔大家說了很多原因,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影子產生了不同呢?要怎樣才能知道?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你們來試一試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原因了。一會兒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拿小動物,一個拿小手電,兩人一起來試一試怎麼讓小動物的影子變大和變小,你們要記住結果,等我請你們回來的時候把結果告訴我。

3.幼兒合作探索,試一試、玩一玩,什麼時候影子大(模糊),什麼時候影子小(清晰)。

4.交流探索結果。師:找到小動物影子變大變小的原因了嗎?你是怎麼做的?(根據提出的問題,請幼兒演示實驗方法)

小結:小朋友都發現了影子變大變小的祕密,光離小動物越近,影子就越大;光離小動物越遠,影子就越小。

三、體驗光影造型遊戲,進一步感知光和影的關係

1.欣賞光影藝術《奧斯卡藝術造型》。師:看了這段會變的、有趣的影子,小朋友肯定有很多話想說吧!你知道這些影子是怎麼來的嗎?

師:這些有趣的影子都是許多人一起合作變出來的!今天範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有光的地方,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呢?

2.出示光影造型圖片,讓幼兒根據圖片上影子的造型來變一變。

個人表演:請小朋友積極動腦,怎麼改變自己的影子,讓影子變得大些、小些、瘦些、寬些。

小組合作:變出千手觀音、橋等。

全體表演:變大樹。

3.總結:剛纔表演的時候光沒動,只是小朋友在動,就變出這麼多的大影子和小影子。如果光不停地動,小朋友也在動,那麼會變出哪些有趣的影子呢?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試一試。

活動感悟

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影子”經歷了一次難忘的磨課研修過程,使我在活動設計能力和現場教學機智等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第一階段:解讀教材,重視環節。我在確定課題後,開始對照《指南》要求設計教學環節,查找相關資料瞭解物體成影的條件。同時,在每個環節中設疑,讓孩子們不斷地猜測,結合生活經驗的積累反覆操作、驗證、自由探索。之後,我通過介紹、演示等方式幫助幼兒整理獲取的有關光與影近大遠小的關係,最後總結的時候再次設疑,激發幼兒再探索的願望。

第二階段:重構環節,微調教具。經過第一階段對教材的解讀和有效備課後,我整理總結出比較完整的第一份教案,爲了瞭解該教案設計中的不足和教學的具體情況,我進行了幾次試教研課,發現了教具存在的一些問題。如之前爲幼兒表演準備的白色幕布太短,影響影子的成形,我對教具進行了微調,把幕布加寬加長。同時爲幼兒提供了小手電和剪紙動物,讓他們兩兩合作探索。

第三階段:優化細節,全面提升。在對活動的目標、重難點、環節進行重新梳理後,我又對活動中引導語、提問、迴應等做了進一步的優化提升,使得課堂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圖案(聶莉莉)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的對稱性。

2、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活動準備:

1、具有兩組相對稱的圖形片若干。

2、幼兒活動材料二冊第19頁《有趣的對稱圖案、水彩筆》。

3、人手一張長和寬爲4釐米和3釐米的彩色紙、剪刀、水彩筆。

4、已拼插好一半對稱圖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後面躲着誰。

1、教師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圖形或實物,讓幼兒猜猜後面會是什麼。(幼兒猜測,教師打開圖形讓幼兒驗證)

2、幼兒每人一張方形手工紙,折對稱圖形。(角對角折三角形,邊對邊折長方形等)。

二、找朋友。

1、在絨板上展示圖形片,請幼兒在提供的圖形中找找每個圖形的朋友,說說他們爲什麼是朋友。

2、集體觀察兩個圖形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三、找一半。

1、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對稱物體。

2、找找自己身體上有沒有對稱的地方。(眼睛、耳朵、手等)

3、請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指導其找出對稱的圖畫並圖色。

4、請幼兒觀察已經拼好一半的圖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想對稱的另一半。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噴泉

活動目標

1、在幼兒玩水的過程中,通過玩玩、看看等活動,使幼兒初步瞭解一些水注噴高的原因。

2、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較準確地表述出自己的探索結果。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大膽探索的能力。

活動準備:

水盆、水、可樂瓶底(底部鑽孔)、軟管、毛巾、短吸管。

活動過程:

(活動提要)

本活動分5步完成:

1、幼兒自由玩水

2、探索水向上噴的方法

3、發現噴泉噴高的原因

4、利用經驗製作噴的更高的噴泉

5、延伸活動:探索其它噴水的方法

(活動重點)

瞭解噴泉噴高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材料讓噴泉噴的更高。

(具體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水:

1、請幼兒用軟管和小碗來玩水。

2、教師巡迴觀察,記錄歸納幼兒玩水的幾種方法。

二、探索玩噴泉的方法,找到不噴水的原因:

1、設疑:怎樣讓水向上噴?

請幼兒自由玩水,進行探索。

2、教師巡迴觀察,記錄歸納幼兒的第一次探索結果:

哪些幼兒能夠自己探索出讓水向上噴的方法,有哪些幼兒有時能使水向上噴,有哪些幼兒找不到讓水向上噴的方法。

3、請能使噴泉噴出水的幼兒,幫助噴不出水的幼兒共同找出不噴水的原因。(盛水的小碗舉的太低)

4、請起初噴泉噴不出水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噴泉爲什麼噴不出水來?

三、噴泉比賽:

1、請幼兒自由結合兩人一組進行噴泉比賽,看誰的噴泉噴的高,並講出自己噴泉噴的高的原因。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比賽結果及噴泉噴高的原因。(盛水的小碗舉的高、盛水的小碗大盛的水多)

四、探索製作更高的噴泉:

1、幼兒討論如何讓噴泉噴的更高。(盛水的小碗舉的越高,噴泉就會噴的越高)

2、幼兒兩兩結伴,尋找合適的材料加長自己的軟祕、加大自己的瓶子,做出噴的更高的噴泉。

延伸活動

請幼兒回家同父母共同想出其他做噴泉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噴泉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會變化的影子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會變化的影子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影子各種變化的興趣,體驗觀察發現、探索學習的樂趣。

2、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並能用語言、繪畫等方式表達、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

活動準備

1、投影儀一臺,手電筒、照明燈若干。

2、立體和平面玩具若干。

3、畫有各種物體的練習紙四張,油畫棒若干。

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慾望。

2.難點是使幼兒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法. 玩“捉影子”遊戲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啓發回憶法. “你們玩兒過什麼樣的影子游戲?”“爲什麼會有影子?”啓發幼兒回憶已有經驗,進一步瞭解影子產生的原因。

3、探索發現法.幼兒自由操作材料,進行探索學習,發現影子變化的祕密。

4、講述演示法請幼兒將自己發現的影子的祕密,講述或演示給大家看,進行經驗分享,體驗探索成功的喜悅。

5、操作實踐法幼兒分組討論,根據探索到的影子的祕密,合作畫出光源或影子的位置,進一步理解光源與影子位置的變化關係。

6、錄像啓示法通過觀看錄像“怎樣把影子藏起來”,引導幼兒互相討論,激發進一步活動的願望,生成下次活動的內容。

活動延伸

依據幼兒的意願,戶外進行“捉影子”遊戲或者“藏影子”遊戲。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蔬菜的食用部位,並嘗試進行分類。

2、樂意向同伴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蔬菜。

2、筐子五個,分別貼有果實、花、葉、根、莖。

關鍵點:能夠按蔬菜吃的不同部位進行分類活動過程:

一、幼兒相互交流喜歡的蔬菜1、幼兒介紹自己喜歡吃的蔬菜2、集體認識,教師出示蔬菜,幼兒講述名稱。

師小結:哦,原來啊,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吃蔬菜。有的喜歡它的顏色,有的喜歡它的形狀,也有的是喜歡它裏面的營養。蔬菜的營養很豐富,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我們應該樣樣蔬菜都愛吃。

二、介紹吃的部位,並進行分類1、師:老師也帶了自己喜歡吃的蔬菜?你們來猜一猜,好嗎?(幼兒猜。)師:老師有個問題考考你們?吃蘿蔔的時候是吃蘿蔔的哪個部位呢?

2、幼兒瞭解蔬菜的各個部分3、出示貼有標誌的“蔬菜的家”,向幼兒一一介紹。

4、幼兒按蔬菜吃的部位分類放菜。

5、糾錯——看看有沒有找錯家的蔬菜寶寶?爲什麼?

6、小結:原來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有的要吃它的莖,有的吃它的葉,還有的吃花和果實。

三、延伸活動1、幼兒遊戲:蔬菜對對碰2、經驗積累:萵筍、荸薺吃的是哪個部位呢?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幾種蔬菜,知道其名稱和外形特徵。

2、豐富幼兒相應知識,引導幼兒學會按植物食用部分的不同名稱分類。

  活動準備:

芹菜 蘿蔔 白菜 花菜 玉米 茄子實物各一

各種蔬菜圖片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蔬菜寶寶們要開一個聯歡會,想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參加,你們願意嗎?

(二)集體學習活動。

1、分別出示各種蔬菜,引導幼兒認識各種蔬菜,聯繫生活經驗說說它們的外形特徵和各種吃法、味道等。

2、蔬菜寶寶們都出場了,可是,它們卻爲了"比誰的貢獻大"吵起來了。有的說:"我的貢獻比你大,人們可以吃我的根。"有的說:"我的貢獻最大,我開的花人們最愛吃,營養可豐富了。"就這樣,它們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來了,誰也不肯讓步,怎麼辦呢?

3、小朋友們快來做調解員,幫它們分分類、評評理吧!

4、教師手拿實物,以蔬菜寶寶的口吻分別介紹自己的特點:

芹菜:我是芹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杆(莖),我的杆又鮮又嫩又好吃。

蘿蔔:我是蘿蔔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根,我的根營養豐富,還有殺菌的作用呢。

白菜:我是白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葉,我的葉子又大又白又水靈,真好吃。

花菜:我是花菜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花,我的開的花好看又好吃,還有抗癌功能呢。

茄子:我是茄子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果,我的果實又黑又亮,營養也很豐富。

玉米:我是玉米寶寶,人們最愛吃我的籽,我的籽煮熟了香噴噴的,可好吃了,人們還說我是一種保健食品呢。

5、它們都作了自我介紹,小朋友們來給它們評評理吧。

(引導幼兒認識蔬菜的根、莖、葉、花、果、籽六種不同組成部分,知道各種蔬菜都可以爲人們提供不同的食用部分,每種蔬菜的營養都很豐富)

6、蔬菜寶寶們說: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評得也很有理,它們都成了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去參加聯歡會了。

(三)分組學習活動。

教師:蔬菜寶寶還有許多好朋友,你能幫它們分別找到好朋友嗎?

(引導幼兒按蔬菜不同組成部分分類)

(四)評價活動。

請分得又快又對的一組幼兒選一名代表上來演示,師作適當評價。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能簡單地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水果若干(蘋果、桔子、葡萄、桂圓)。

2、每張桌子上放有水果,一盆水。

3、水果卡片,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

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許多的水果娃娃,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些什麼水果?(領幼兒到桌子旁去看一看,摸一摸。)

(水果是孩子們喜歡的食物,而這些水果又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這就能較好的跳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想一想,猜一猜。

1、這些水果娃娃想到水裏洗個澡,那請小朋友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到水裏,會沉下去,還是會浮在上面?(幼兒猜測。)

(猜想法是探索類活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當孩子對水果放到水裏產生興趣以後,教師讓他們來想一想、猜一猜,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

2、教師根據幼兒猜想和判斷,做記錄。

(交流自己的猜想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孩子喜歡的形式,這裏我讓幼兒說,我來記,把他們的不同猜想記錄下來,讓幼兒知道每個人的猜想是不一樣的,更好地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爲下一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試一試,記一記,講一講。

1、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先操作,後記錄。(先拿一種水果,把它放在水裏,看它是浮在水面上還是沉在水底,然後記錄在記錄卡上。)

(通過上一環節的猜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被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很想嘗試一下。於是我運用了操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這一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在這次探索過程中我就鼓勵、引導幼兒多觀察,多操作,多實驗。瞭解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同時用貼圖片的方法記錄自己的發現。)

2、請幼兒說說記錄結果。(邊說教師邊演示實驗,並把結果記錄在黑板上的記錄卡上。)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再次實驗。

(由於第一次實驗後,出現了不同的實驗結果,所以我就安排了第二次實驗,讓幼兒通過再次實驗,再來判斷結果。)

4、展示記錄卡。

四、結束活動。

師:除了這些水果,你們還知道哪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請小朋友回家後,如果爸爸媽媽買了其它的水果回來,你也試一試,把它們放到水裏又會怎麼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6

教學背景: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自然的和人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各種信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聲音。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的,但對於聲音是怎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裏卻又是陌生的。《指南》提出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聲音的傳播”內容較爲抽象,對於大班幼兒來說,在理解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活動將通過有趣的實驗小遊戲、看一看、說一說等方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靠什麼來傳播的。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聲音的傳播》。

教學目標:

1.瞭解聲音是通過固體、空氣、液體傳播的,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通過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等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實驗小遊戲,探究、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

3.學習製作傳聲筒,感知聲音的傳播,大膽表述自己的探究過程及結果,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實驗小遊戲材料:小音響、手機、密封袋、裝滿水的盆子、碰鈴、筷子等

3.製作傳聲筒材料:剪刀、棉線、大頭釘、一次性杯兩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調動幼兒興趣

1.互動遊戲:聽聲辨物,感知周圍的聲音

師:小朋友,在我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請你來聽一聽,猜一猜這些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呢?

2.提問思考,引起好奇,進入主題

師:我們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那這些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朵呢?

二、實驗小遊戲,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

1.實驗小遊戲:我敲你聽,發現聲音可以通過固體傳播的祕密

(1)操作方法:兩個孩子以開火車的方式站在牆邊,第一個孩子手捂住一隻耳朵,另一隻耳朵貼着牆,第二個孩子手持筆輕輕敲打牆壁,敲打完畢,第一個孩子說出自己聽到了幾下。

(2)幼兒操作實驗

師:小朋友,如果耳朵貼在地板、門、桌子、塑料桶上,然後敲一敲,能不能聽到聲音呢?請你敲一敲、聽一聽,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馬老師吧!

2.實驗小遊戲:我說你做,發現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祕密

操作方法:兩個孩子面對面站着,第一個孩子依次說“我很生氣”“我很開心”“我很傷心”,第二個孩子在接收到任務後重復第一個孩子所說,並做出相對應的情緒表情。

3.實驗小遊戲:我播你猜,發現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的祕密

(1)操作方法:將藍牙小音響裝進密封袋並放進裝了水的瓶子裏,由教師播放兒歌,幼兒聽音樂猜出兒歌名稱。

(2)幼兒操作實驗

師:小朋友,請你試試用筷子,或者石頭在水裏演奏。

4.觀看小實驗:真空中的鬧鐘,發現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的祕密

小結:聲音可以通過像牆壁、地板、門、桌子、塑料桶等固體,還有氣體和液體進行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三、看一看,說一說聲音的傳播

1.觀看小視頻,瞭解生活中聲音的傳播

2.小小探索家,聲音傳播我知道

師:小朋友,請你看看圖片,說說這些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呢?請你繼續找找生活中的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吧!

四、活動延伸

1.製作有趣的傳聲筒,和家人、同伴一起玩一玩傳聲筒,感受聲音的傳播,以及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2.和家長一起發現身邊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教學總結:

聲音無所不在,無所不有,但聲音在我們周圍是抽象的存在,如何讓孩子們較好地掌握聲音的傳播呢?本次活動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是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通過實施教學後,總結如下:

一、實驗遊戲化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爲了使幼兒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活動中設計的實驗不是簡單、重複地操作材料,而是將實驗遊戲化,情境化,趣味化,既有個人操作,又有合作遊戲,能較好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在遊戲中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從而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目的,幼兒的興趣高。

二、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學活動以科學探究爲主,注重幼兒主體地位,通過層層提問,幼兒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經歷一個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並獲得了不同的收穫,幼兒自我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三、整合多領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啓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發展。”“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此次活動整合科學、社會、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聲音的傳播”是一個有蘊含豐富知識的課題,在今後的探索中將更深入、全面地挖掘“聲音傳播”的奧祕,開發更多可讓幼兒探索的未知領域。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7

設計意圖

班上開展《種子食品品嚐會》的活動,配班男老師和小朋友開玩笑說:“可不能隨便亂吃,這些種子吃到肚子裏會發芽長大哦!”結果不少小朋友信以爲真。由此我想起兒子小時候在家吃瓜果也總是特別小心,如果偶爾一次不小心吃了一粒西瓜子,會哭半天,認爲種子到肚子裏會發芽長大。苦口婆心地解釋半天,他仍將信將疑。看來,這個在大人眼中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常識,卻是孩子們心中過不去的“一道坎”。爲了及時捕捉這一教育契機,解決孩子當下的困惑,我設計生成了大班科學活動——《種子精靈》。

活動目標

1.與同伴分享認識的種子,知道種子的主要作用。

2.結合繪本圖畫討論“肚子裏的種子能不能長大”,瞭解種子的生長條件。

3.在互動小遊戲中產生探索種子祕密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胸前貼有寫上名字的胸牌;標有“yes”和“no”的空白展板兩塊。

2.食品及餐盤;PPT及播放設備;小花盆和魔豆。

活動環節

1.品嚐食品,尋找“種子”

(1)交代品嚐要求。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食品給小朋友吃,品嚐的時候魏老師有兩點小要求:第一,注意安全,尤其是使用牙籤的時候。注意衛生,吃完將垃圾放在旁邊的空盤子裏;第二,在吃東西的時候如果發現了“種子”,請把種子收集好送給老師。能不能做到?

(2)分組品嚐食品,尋找種子。

2.分享“祕密”,瞭解種子的作用

(1)說說自己認識的植物種子。

師:你們收集到的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它的子兒就是它的種子嗎?

師:有的人品嚐了火龍果,發現火龍果的種子了嗎?

師:還有人吃的是什麼?它有種子嗎?

師:你們還認識哪些植物的種子呢?請用完整的話向大家介紹。

(2)欣賞老師收集的植物種子圖片。(播放PPT課件。)

師:魏老師也收集了一些種子,這裏可能還有一些你沒有見到過的種子哦,我們一起來欣賞。

(3)幼兒討論:植物的種子有什麼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種子朋友,誰能告訴我,種子有什麼用啊?

師:你們說得很棒,種子可以加工成種子食品,用來吃;而種子最大的作用是能長出新的植物。

3.依託繪本,自主選擇

(1)幼兒討論:小胖豬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裏會發生什麼事呢?

師:小胖豬最近就碰到一個問題——它吃瓜的時候不小心把木瓜的種子吃到了肚子裏。種子種在泥土裏會長出新的植物,那吃到肚子裏會怎麼樣呢?

師:猜猜小豬幼兒園的小朋友是怎麼想的?

師:小胖豬又是怎麼想的呢?

師:(出示小豬頭上有木瓜樹的圖片)小豬希望頭上真的長出一棵木瓜樹。他爲什麼願意頭上長樹呢?

(2)玩遊戲《yes or no》,瞭解植物的種子長大需要什麼條件。

師:小豬的願望會不會實現?我們來玩一個“yes or no”的遊戲吧,認爲小豬願望會實現的人把你的胸牌貼到“yes”這一邊,認爲不會實現,就送到“no”這邊。

(集體玩遊戲《yes or no》。)

師:你選擇的是什麼?請說說自己的理由。

師:到底小豬肚子裏的種子有沒有長大呢?

(老師講述《子兒吐吐》的部分故事內容:他跑進廚房,喝下他所能喝的最多的水,然後飛快地鑽進被窩裏乖乖地躺着。滿心期待頭上長出木瓜樹的胖臉兒,怕樹長不直,連牀都換頭睡呢!他所做的這一切,完全都是爲了樹好。第二天,胖臉兒起得很早。其實,他迷迷糊糊的根本沒睡好。半夜,他好想知道木瓜樹長多高了,但又不敢用手去摸,怕這一摸,樹反而不長了。天亮了,該可以了吧?他緊張地用手很慢地、很慢地,往頭上摸——?)

師:有沒有長出樹呢?(再次玩遊戲《yes or no》。)

師:恭喜你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是呀,一粒植物的種子要發芽、長大是需要很多條件的。空氣、水、溫暖的陽光、植物需要的溫度,有時候長大還需要施肥,所以植物的種子不能在人的肚子里長大。

4.播放動畫,猜想交流

(1)猜想: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

師:植物的種子不能在肚子里長大,那有沒有一種種子是可以在肚子里長大的呢?讓我們再來玩一次《yes or no》的遊戲,請你一定要認真想一想,然後作出選擇。

(2)觀看PPT,瞭解人類的種子——精子和卵子。

師:媽媽肚子裏有一粒“寶寶種子”,它是兩粒種子結合在一起變成的(PPT)。一粒種子叫精子,住在爸爸的身體裏面;一粒叫卵子,住在媽媽的身體裏面。當精子和卵子在媽媽的肚子裏相遇,它們就會成爲好朋友,緊緊擁抱,然後發生奇妙的變化,變成一個小寶寶。

5.種植魔豆,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植物的種子不能在我們肚子里長大,但許多動物的寶寶種子卻是在媽媽肚子里長大的,種子的世界真巧妙。正是因爲有了小小的種子,生命才能一代一代相傳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和愛護每一粒種子精靈。

師:今天魏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粒神奇的種子,你們想不想親手種下它,然後看着它慢慢長大?那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案例評析

本節活動中巧妙利用繪本畫面作爲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爲活動的主線,但是又不失“科學味”,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學技巧的靈活運用讓人耳目一新。

1.繪本巧妙利用

繪本《子兒吐吐》和課題不謀而合,但是,如果把繪本故事全部呈現給孩子,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講述故事,那樣就偏離了科學活動的中心,成爲了繪本閱讀。所以,我只抓取了繪本中的典型畫面作爲討論的話題,讓繪本成爲活動的主線,但又不至於削弱活動中的“科學味”。

2.遊戲靈活滲透

本次活動的組織以“談話爲主”,感興趣的孩子會一直追隨話題,爭先恐後地發表建議,但也會有個別孩子因爲種種原因,容易遊離於話題之外,所以恰當、科學地選用與互動式教學模式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從學會變爲會學是活動順利實施的前提。我在活動中滲透了遊戲《yes or no》,一方面集中了每個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猜想和選擇”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像,巧妙解決了這一難題。

3.環節層層遞進

種子有什麼用?植物的種子能在肚子里長大嗎?有沒有一種種子可以在肚子里長大?通過由淺入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環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讓孩子在科學活動中身心和諧發展。

縱觀整個活動,老師很好地處理了以下三方面的關係:(1)當下與長遠的'關係。活動選材第一源於自己的兒子不小心吃了西瓜籽,認爲種子到肚子裏會發芽長大;第二源於自己班級的孩子。及時捕捉這一契機,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讓孩子獲得初步感知,對孩子今後長遠的發展肯定會起到很大的幫助。(2)活動和操作的關係。在本次活動中雖然沒有給孩子們準備多少操作材料,但是已有經驗的積累是活動能順利開展的前提之一。預先讓孩子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調查表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已有經驗,從而順利進行了與新知識的對接。(3)語言和思維的關係。老師跟孩子之間的互動真實而溫暖,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毫無做作之感。老師通過由淺人深的三個話題來貫穿整個活動,環環相扣,讓孩子們的思維不斷得到碰撞,在相互辯論中解決矛盾,拓展知識,猜想結果,陳述理由,孩子們思維活躍,興趣盎然。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8

設計意圖

沙子對於孩子並不陌生,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我結合當地的本土資源,選擇《好玩的沙》這一課題,將本土資源有機地加以整合,創造性地開展一系列探索性活動,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課程體系,培養幼兒的本土意識,萌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體驗操作的樂趣。

2、幫助幼兒運用各種工具玩沙,感知探索沙的特性。

3、讓幼兒體驗玩沙的樂趣,在活動中學會互助、合作。

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感知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小組操作自主探索合作。

活動準備

PPT、沙盤、彩沙、紗網、玩沙玩具、沙漏瓶零件、顏料、排筆、各種瓶子、一次性碗、勺、毛巾、盆子。

活動過程

一、課前遊戲:

沙中尋寶,分組玩沙,探索感知沙的特性。將小玩具等物藏在沙盆中,請幼兒找出來,並用這些玩具玩沙,從中發現沙的“祕密”。

二、好玩的沙

1、細細的沙

觀看PPT,引出課題:看鳴沙山圖片,結合課前遊戲,通過提問讓幼兒初步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徵。

通過提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歸納沙子的特性:細細的、軟軟的、鬆散的

2、有趣的沙

教師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底部都有小孔的塑料瓶子裏,分別裝上沙子,然後倒入同樣的水,觀察有什麼現象。(裝土的瓶子裏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被土吸收;裝沙的瓶子裏,大部分水流出,只有很少的部分被吸收。)

出示幹沙和溼沙,引導幼兒觀察幹沙和溼沙的不同:幹、溼沙的流動及可塑性。(比較後發現:幹沙的顏色淺,能流動,不可以塑造;溼沙的顏色深,不能流動,可以塑造。

將粗沙、細沙、幹沙、溼沙分別裝入不同的容器裏搖動,傾聽、比較發出的聲音。(粗沙聲音要大、細沙聲音小,幹沙有聲音、溼沙沒有聲音。)

出示沙漏圖片請幼兒觀察沙漏的外形特點,通過此環節讓幼兒瞭解幹細沙具有流動性的特徵適合做沙漏。溼沙具有可塑性可以做沙雕。

3、會變的沙

①、教師出示沙瓶畫和沙畫圖片,讓幼兒感知沙子不僅有白沙、黃沙,還有五顏六色的沙。

②、討論:“怎樣讓沙子變得五顏六色?”(幹沙裏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三、觀察與指導:

1、開展分組活動,讓幼兒自選活動,允許幼兒在小組間流動活動。

第一組:玩沙

讓幼兒在沙盤自由的玩沙,幼兒在沙子裏噴水或把水倒入沙中,感受幹沙和溼沙的不同,用小棍或手指在沙面上寫寫畫畫,利用工具和一些材料與同伴合作玩沙,嘗試在沙池裏創造性地表現各種造型。

第二組:篩沙

給幼兒提供篩子、紗網,讓幼兒用篩子、紗網等篩沙子,引導幼兒觀察並報告自己的發現。

第三組:沙子變色

動手在幹沙裏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第四組:組裝沙漏

幼兒人手一個瓶子、一把勺子,嘗試將沙子裝進瓶子的最佳方法,請幼兒將帶蓋的瓶子和裝有細沙的瓶子組裝在一起。沙漏做好了請幼兒玩一玩,看看會有什麼發現,爲什麼有的沙漏流得快,有的沙漏流的慢?(有的沙漏中間的孔大,有的孔小;有的孔多,有的孔少;有的裝的沙多,有的裝的沙少。)

第五組:沙瓶畫

幼兒自主選擇在沙瓶上作畫或給透明的瓶子裏裝進彩色的沙子。

第六組:沙畫

幼兒自主合作製作沙畫。

2、注意觀察幼兒的玩沙過程,提醒幼兒不要把沙子弄到自己或別人的眼睛裏。提醒幼兒玩沙後主動洗手,拍打身上的沙粒,收拾好玩具與操作檯。

五、小結、討論:

“沙子越多越好嗎?”通過討論,讓幼兒瞭解沙塵暴現象,以及沙塵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總結

整個活動過程,我都是讓幼兒自己玩沙子,通過幼兒動手探索,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幹沙的特性:用小篩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並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尋找寶藏——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遊戲,體驗幹沙鬆軟的特點;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於水的特點。活動中,我儘量做個“引導者”,引導幼兒注意和觀察,每一活動所呈現的現象,啓發他們討論這種種現象的原因,引導幼兒根據這些現象去討論、去思考,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們的興趣,又可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使知識自然而然的印入幼兒的腦中。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9

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積木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瞭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着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大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逐漸減少,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發展得比較好,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爲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思考的有意性,培養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後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知識:

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能與同伴溝通、交流與合作,按照老師的提示來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3、情感:

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初步形成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活動難點: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量杯,量杯裏裝滿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空礦泉水瓶一個、橡皮泥、鑰匙、積木、木片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張記錄紙,一隻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

幼:是鑰匙、小木塊、泡沫球

二、實驗:沉與浮

1、教師示範:

教師取一塊泡沫球請幼兒來猜猜:這塊泡沫球放在水裏會怎麼樣?

2、實驗鑰匙,積木,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3、老師今天還準備了好多東西(刻刀、小木板、剪刀、彩筆),它們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嗎?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後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單。

3、根據記錄單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

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小木板、彩筆,在記錄單上用(↑)表示,沉下去的東西有刻刀、剪刀在記錄單上用(↓)。

三、提升實驗

(一)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1、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的空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水寶寶是好朋友,他們想在一起在水裏做遊戲,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幫幫瓶子寶寶,讓他沉下去。

2、幼兒嘗試。

3、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後,就沉到水裏了。爲什麼呢?

4、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後,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麼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讓瓶子寶寶和水寶寶在一起玩了,他們玩得好開心。可是,還有一個物品寶寶需要你們的幫助,看,橡皮泥寶寶和積木寶寶是好朋友,他們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讓我們來幫幫他們!

2、幼兒嘗試。

3、師:現在橡皮泥寶寶能和積木寶寶一起玩了,他好開心。可他有一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我的體重沒變,當我團成球狀時,我沉在底下;當把我做成船的形狀時,我就會浮上來,爲什麼呢?”

4、幼思考討論。

5、教師總結:當橡皮泥寶寶是球狀時,與水的接觸面較小,容易下沉;而當做成片狀,與水接觸面增大,就會浮起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做了有趣的實驗《浮與沉》,知道了輕的物品會浮在水面上,重的物品會沉在水底,我們還會用(↑↓)來表示沉浮來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想一想,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幫助瓶子寶寶和橡皮泥寶寶,完成它們的願望呢?

活動延伸:

生活中有好多的物品寶寶,老師也不知道這些物品寶寶在水中是會沉,還是會浮呢?小朋友們回去以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麼東西在水裏是沉還是浮,怎樣來改變它們的浮沉呢?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0

【設計意圖】

本學期,我們幼兒園開設了自己的園本課程,由於孩子們的父母大都是魏橋創業集團的工人,爲了讓孩子們瞭解父母的工作,瞭解在我們生活周圍,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內容,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園本課程的內容,如:線是怎樣來的、各種顏色的布、飛快的梭子等,而對於其中一些物品的生產過程,孩子們不瞭解,我們便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幫助錄下紡織工人工作的視頻,讓孩子們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本活動,我們選擇的是“條條線兒怎樣來”,在學習中,通過孩子們的觀察,探索,觀看視頻,動手操作,逐步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

【活動目標】

1、瞭解線是怎樣紡出來的。

2、瞭解古代與現代紡車的不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線若干,關於紡線的視頻、古代的紡車、棉花若干、不同顏色的染料。

重難點:瞭解線是怎樣紡出來的。

【活動過程】

1、探索不同的線,導入活動

出示各種不同的線,請幼兒自由觀察,自由探索。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幾條線?”(幼兒自由發言)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線是怎樣來的嗎?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2、出示視頻:現代機器紡線工作的過程。

與幼兒一起觀看,邊看,教師邊介紹,讓幼兒瞭解現在先進的紡線過程。

教師:把棉花彈彈,去掉雜物,彈的蓬鬆,細軟,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細一尺餘長的紡條,再用紡花車紡 成線,然後,經過經線、漿線、曬線等多道工序,最後上織布機。

3、請幼兒觀看古代的紡車。

師:剛纔,我們一起觀看了現代機器紡線的的工作過程,現在請小朋友看這裏。

教師出示紡車,做詳細介紹,讓幼兒瞭解。

教師邊操作邊介紹紡車,使幼兒進一步瞭解古代紡線的過程。

鼓勵幼兒也試一試,這種紡線的方法。

4、我是小小紡線師。

出示棉花,請幼兒互相討論,怎樣將棉花變成線。

幼兒按照自己想的辦法動手操作實驗,教師進行小結,鼓勵幼兒再想辦法,幼兒多次操作實驗。

(經過師幼多次動手操作實驗,終於將棉花搓成了線。)

5、五彩線。

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染料,爲自己搓好的線,染上漂亮的顏色。

6、請幼兒把五彩線拿到戶外晾曬。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用五彩線粘貼出各種有趣的圖形。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1

【設計意圖】

影子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本活動旨在和幼兒一起探索光影變化的奧祕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使幼兒在觀察、發現、操作、探索等活動中瞭解科學現象;感受科學奧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認識到科學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樂;從而形成積極探索、熱愛科學的良好品質。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科學奧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並讓幼兒瞭解影子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引導幼兒通過一系列觀察實驗活動,積極有興趣地探索發現“物體擋住光,就會出現影子”。

3.探索發現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

【活動準備】

多媒體、檯燈、小熊、各種形狀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積極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的產生,通過演示發現影子與光和物體,三者之間的關係。

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隻小動物,看看是誰?(小熊)

演示1.(開燈)看牆上有什麼?(小熊的影子)。關上燈,還有影子嗎?爲什麼沒有?(沒有光,就不能有影子)。

演示2. 開燈有光了,我把小熊放在臺燈後面,看牆上有小熊的影子嗎?爲什麼沒有?怎樣讓它有?爲什麼?(只有小熊在前面擋住光,纔會有影子)。

小結:沒有光就不會有影子;只有光,沒有東西擋住光,也不會有影子。影子是怎麼來的呢?只有物體擋住光,纔會有影子。小熊擋住光就有小熊的影子,小朋友擋住光就有小朋友的影子,老師的手擋住光就有手的影子。

請小朋友站起來,找一找自己的影子,伸伸手,跳一跳。請小朋友說一說,還有什麼光能照出影子。(太陽光、月光、燭光、火光等都能照出影子)。

二、改變光的位置,或者改變物體的位置與姿勢,觀察影子的變化。

(出示小熊)先在背後照,看到影子了嗎?我再舉得高一點照,影子變了嗎?爲什麼?在離他近一點地方照,看到影子了嗎?我在離他遠一點的地方照?影子變了嗎?爲什麼?

小結:光的位置變了,影子就變了。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藥是由某些動植物和礦物質組成的,初步瞭解中藥的防病、治病功效以及服用的方法。

2、知道中藥是我國傳統醫藥,激發幼兒對中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準備:

1、供幼兒觀察的中藥、中成藥。

2、李時珍畫像及其著作

3、VCD、實物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你生過病嗎?生了病該怎麼辦?”

“你生病的時候吃過什麼藥?

2、讓幼兒初步瞭解中藥,感知中藥的組成材料

“前幾天,老師也生病了,醫生也給我開了好幾包藥,和你們剛纔說的藥都不一樣,想不想看啊,你們幫我看看醫生給我開的藥裏都有什麼東西?

(1)、引導幼兒觀察,初步瞭解中藥有哪些原料。

“我把藥都倒在後面的桌子上了,小朋友用手摸摸、捏捏,用鼻子聞聞,看誰發現的祕密多。”

(2)、組織交流

“看完了嗎?現在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幼兒找出後,教師放在實物投影儀下,展示給幼兒看。

你們還發現了什麼?

(3)、再次觀察、探索,瞭解中藥的氣味、特性、來源,並引導幼兒通過問老師,朋友等不同途徑求知。

請小朋友再看看,互相說一說,想想看它們是從哪裏來的?

(4)、師生共同歸納:原來樹皮、花草、果子,還有蟲子、貝殼、礦物質等許多東西都可以做藥,這些藥就叫做中藥。

3、讓幼兒瞭解中藥的服法和現代中成藥,感知祖國傳統醫藥以及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1)、瞭解中藥的服用方法。

“你知道中藥是怎麼服用的嗎?”

(2)、教師演示講解中藥的煎、熬方:中藥一般不能直接服用,需要加水防在藥罐裏慢慢煎熬,熬成湯藥就可以服用了。

“可是,中藥燉的時候很麻煩,老師沒時間燉怎麼辦呢?彆着急,科學家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你瞧,這是不用燉的免煎藥,直接衝開水就可以服用了。我們來試一試,聞聞看,什麼氣味?苦苦的。我最怕苦的,有沒有辦法讓中藥變的又好喝又很方便攜帶呢?科學家又發明了一個辦法,我們一起看一看。”

引導幼兒看中藥製作過程的VCD。“真棒,科學家們把中藥磨成粉,搓成一粒粒的,現在我只要吃一粒就好了,這就叫做中成藥。(出示“中成藥”三個字)小朋友桌上也有中成藥,我們一起來看看中成藥和剛纔的中藥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3)、幼兒分組比較中藥和中成藥的不同。

提供中藥和中成藥。

“你發現中藥和中成藥有什麼不同嗎?”(引導幼兒說出包了糖衣等)。

師歸納總結:中藥是我國的傳統醫藥,能治好多病,但攜帶起來很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們動腦筋想辦法,用先進的技術把中藥製成藥片、藥丸、沖劑、糖漿等中成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你們知道是誰發現這些中藥可以治病的嗎?我講一個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醫生叫李時珍,(出示李時珍畫像)他生了病,可是沒錢買藥,有一次,他挖到草根,放到鍋裏煮了,發現病竟然就好了,他就知道,原來這些東西都可以治病的啊。從那以後,他一邊給人看病,一邊到山上採草藥,他把每次採到的藥都用筆記下來,還畫了圖畫,到了60多歲的時候,他收集整理的草藥已經非常多了,他就把這些藥分類,編成了一本書,這本專門介紹中藥治病祕方的書就叫做《本草綱目》。 (出示 《本草綱目》書籍)。

李時珍醫生髮現 中藥不但可以治病,還可以防病呢。像金銀花、菊花、枸杞還可以泡成藥茶去熱去或,經常服用可以使你的眼睛明亮,身體更健康。現在,天氣熱了,很容易中暑,老師請你們喝菊花茶,喝了以後就不容易中暑了。

4、讓幼兒品嚐茶藥,瞭解其治病功效。

讓幼兒品嚐藥茶(每組一種),講一講茶的味道。

是什麼味道啊?

5、小結:中藥有什麼本領(治病、防病)。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夠在實踐中探索出摘葫蘆的方法

2.體驗與同伴一起摘葫蘆的快樂,感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大膽嘗試使用不同方法摘葫蘆。

活動難點:遇到問題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做過摘葫蘆的計劃。

物質準備:相機、幼兒蒐集的各種採摘葫蘆的工具、剪刀、安全刀、梯子、平衡木、墊子、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發出摘葫蘆的提議

2.請幼兒說說想用什麼方法摘葫蘆。

教師:孩子們,我們觀察過幼兒園的葫蘆,葫蘆長大了小朋友們都想把它摘下來。我們也一起討論了摘葫蘆的方法,有的小朋友說可以用剪子,可以用刀,還有的小朋友說我不用工具也可以摘葫蘆,到底哪一種工具最好用呢?哪一種方法能把葫蘆摘下來呢?咱們一起到院子裏去試一試就知道啦!

二、瞭解摘葫蘆時的安全

1.請幼兒說一說摘葫蘆時應該注意的安全。

2.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安全提示:在摘葫蘆時要小心,不亂跑,使用工具時更要小心,千萬不能弄傷自己或其他小朋友。

三、幼兒嘗試摘葫蘆

1.觀看曹爺爺摘葫蘆示範,掌握正確摘葫蘆的方。

重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周爺爺如何摘葫蘆,才把葫蘆的“龍頭”留住

2.幼兒自願分組進行採摘葫蘆。

3.幼兒根據自己制定的計劃摘葫蘆。(提示摘葫蘆時要注意安全)

(1)夠不到較高處的葫蘆怎麼辦?

預設:幼兒自己踮腳、跳一跳、向下拉樹枝等。

措施:引導幼兒尋找身邊可以利用的工具。

(2)更高的葫蘆夠不到怎麼辦?

預設:搭一張桌子已經無法夠到更高處的柿子了。

措施:引導幼兒想能幫助自己長得更高的方法。如在桌子上在搭一張桌子。

預設:搭桌子怎樣纔是安全的。

措施:引導幼兒想怎樣是穩當的,在兩個桌子上面在搭一張桌子(多注意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4.幼兒收拾整理場地,把摘的葫蘆放進籃子裏,邊數一數自己的組摘了多少個葫蘆

四、分享環節

集體進行討論觀看照片,根據照片一起說一說什麼工具摘葫蘆最好用?你爲什麼摘大的葫蘆?誰想出了登高摘葫蘆的好方法等。

活動總結

反思:

(一)亮點

教師能夠以幼兒的興趣爲出發點開展活動,因此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活動前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了摘葫蘆要用的工具,教師對他們的想法給予肯定,對幼兒說出的不適合的工具時也沒有否定,希望他們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從而發現工具的不適宜。活動過程中,教師相信幼兒一定行,於是鼓勵幼兒用各種方法摘葫蘆,幼兒在夠不到較高的葫蘆時,教師仍注重引導、鼓勵、支持他們遇到困難和問題要動腦筋想辦法,孩子們能夠主動地找身邊的工具,搬不動時還會主動請朋友們幫忙。活動結束時孩子們很自然的一起分享着摘葫蘆中的趣事,整個過程中幼兒是那麼自主、自信,獲得了摘葫蘆的成功與快樂。

(二)不足

在活動中個別孩子有亂跑的想象。

(三)改進措施

加強室外活動時的安全教育。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夏天主要特徵,感受夏天生活,學習自我保護。

2、感受和體驗生活中解熱的方法,獲得一些生活常識與經驗。

教案准備:

1、經常帶幼兒觀察夏天,感受夏天裏人、事物的特點。

2、夏天掛圖。

教案過程:

1、認識夏天

(1)提出問題:夏天是什麼樣的?

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說。

(2)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後再說。

2、夏天的太陽

(1)通過感受讓幼兒知道夏天的太陽很厲害,陽光特別強烈,出門時要抹防曬霜,戴上帽子或打傘。

(2)每天要曬太陽,這樣能增進身體健康,但不能曬時間過長,不然會曬傷皮膚。

3、怎麼使自己涼快起來

(1)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散熱的方法。

(2)教師幫幼兒提升經驗。

(3)天熱時要在通風、涼爽的地方休息,以免中暑,並注意多喝水。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

目標:

1、簡單瞭解人與動物的生態關係,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2、瞭解一些動物受到傷害的原因,探討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環境的方法。

準備:

1、各種動物受傷的照片。

2、動物受傷原因介紹的課件。

3、環境佈置:森林、草原、海洋。

4、小動物頭飾、小樹苗、小草、標牌、透明膠等。

重點:瞭解動物受到傷害的原因。探討保護動物的方法。

難點:通過看照片能自已總結出動物求救的原因。

一、導入部分:

1、老師帶領小朋友開着“小火車”去旅遊,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呀咱們要開着小火車去旅遊。你們準備好了嗎?火車要出發了。嗚――――(放課件音樂《火車開了》)。師帶領小朋友開着小火車經過草原。

師:小朋友,我們來到那裏了?幼:大草原。師:咦?你是誰呀?

扮演“梅花鹿”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紹:“我是梅花鹿,我的家在大草原上,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呢!”

師:是嗎?草原上除了有梅花鹿,還有那些動物朋友?

幼:羚羊、牛、馬、兔子……師:有這麼多動物朋友呀!它們在一起唱歌跳舞,做遊戲,真高興呀!我們請梅花鹿坐上旅遊車好不好?火車繼續出發,嗚――

2、師帶領小朋友開着小火車來到森林。

師:現在,我們到哪兒了?

幼:大森林。扮演“老虎”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紹:“小朋友好?我是大老虎,我住在大森林裏,在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呢!”

師:森林裏除了有老虎,還有那些動物朋友呢?

幼:獅子、豹、棕熊、野豬……師:我們請老虎坐上旅遊車好不好?

3、師帶領小朋友開着小火車來到大海邊。

師:現在,我們又到哪兒了?

幼:大海。扮演“海豚”的小朋友作自我介紹:“小朋友好?我是海豚,我住在大海里,在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呢!”

師:是嗎?大海里還有哪些動物呢?

幼:鯊魚、鯨魚、海星、海龜、海馬、海豹……

師:大海里的動物們可真多,我們一時半會也說不完,時間不多了,我們該回家了,請小海豚到我們家去做客吧!

4、師帶領小朋友開着小火車回到座位上。

師:剛纔,我們旅遊了這麼多的地方,見到了可愛的動物朋友,你們高興嗎?你們喜歡動物朋友嗎?你喜歡哪種動物?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討論:動物對我們人類有什麼好處?師:可是,動物對我們人類有什麼好處?

小結:動物給我們帶來快樂。有的動物可以幫助人類勞動,像牛和馬。有的動物是有益動物,可以保護莊稼,消滅害蟲。像啄木鳥、貓頭鷹、壁虎等。有些人類飼養的動物可以提供給我們肉、蛋、奶,供給我們人類食用。

總之,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和動物互相依存,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誰也離不開誰。

現在我把這節課的自評情況彙報一下: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作爲年齡幼小的孩子來說,所有可以產生效果的教育活動,都源自於興趣,而動物是小朋友最感興趣、最喜歡的。因此,在選題上我選擇了以動物爲主題的教育活動。從培養孩子的愛心、同情心出發,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從本次活動來看,幼兒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好可憐啊!”是達到了這個目的。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帶領小朋友開着火車在三個場景中游覽、參觀,用孩子最喜歡的這種遊戲方式,幫助孩子回憶認識各種動物。孩子情結高漲,反應熱烈,愉快地體驗出了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種生態關係。如何讓小朋友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動物受到傷害的原因? 如何讓深奧的道理變得直觀、淺顯,一看就明白呢?爲此,我搜集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動物受傷的圖片,幼兒人手一份,通過觀察交流、講述、以及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問,讓小朋友自己去發現、去理解、去體會,真正體現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的思想。

如何去保護動物這是一個必須落實到行動中的問題,只有讓孩子做過了,他才能記憶深刻,只有讓孩子樂於去做,自覺去做,並堅持去做,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設計和孩子共同去探討保護動物的方法,並且從孩子所能做的活動入手,去種樹、種草、捐零花錢、做標牌,因爲形式多樣,而且都是孩子所能身體力行容易操作的,所以,小朋友特別感興趣,自己選擇、自由分組,忙碌而又有序地進行着。

當然,在這次教育活動中也存在着不足之處,像個別語言不夠簡煉,有的環節進行得不夠深入。這提醒我在今後的工作中,還要不斷學習、豐富知識,認真領會新《綱要》的精神,多鑽研、多實踐、做一名幼兒喜歡、家長滿意的優秀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