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

教學目標: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2、嘗試用各種辦法讓各種船浮到水面上;3、激發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設計理念:由於幼兒天生就愛玩水,爲此本着教育內容要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關注兒童的興趣、引導兒童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提供選擇與創造的條件的理念,設計這節在水中玩船的,以遊戲形式進行探索的活動。

教學準備:1、七種(七種以上)質地不同、補救方式不同的沉船;2、輔助材料:泡沫、塑料、紙、衛生筷、鐵絲、透明膠、皮套,鹽;3、潛水艇模型。

教學過程:

1、出示潛水艇模型。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潛水艇是做什麼用的?

---潛水艇是怎麼在水裏走的(進行演示)

2、探索做小實驗

---出示七種質地不同的船,可這麼多人就七隻船怎

麼辦?讓幼兒感受合作,並提醒不搶、互相謙讓。

---老師和幼兒一起玩(請幼兒自己選擇一個夥伴,

兩個人一起選擇一種船去玩)

---你們發現什麼問題?(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兒走?一起想辦法讓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兒探索,教師引導,

3、再探索、留作業

---拿出胡蘿蔔做的小船,問:剛纔你們是用什麼辦

法讓胡蘿蔔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鹽,把鹽放入

水中,讓船浮上來。

---回家後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試試。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法庭上原告與被告的角色,簡單瞭解生物之間的捕食關係,初步感知動植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

2.能在辯論過程中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初步學習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

3.激發自我保護意識,提升躲避危險的能力

[活動重點]

體驗法庭上原告與被告的角色,簡單瞭解生物之間的捕食關係,初步感知動植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

[活動難點]

能在辯論過程中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初步學習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原告與被告圖片及代表牌:各種角色的語音:動物世界、豹子捕食動物,獅子摘食豹子的視頻。

經驗準備:初步瞭解法庭中的角色以及自然界中動植物之間生存關係的知識。

[活動過程]

1.觀看視頻。初步瞭解自然界存在殘酷的捕食關係。

提間:你看到什麼?它們在幹什麼?

小結:各種各樣的動物給大自然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是它們之間存在着像豹子捕食羚羊這樣殘醋的自然現象

2.走進法庭,瞭解法庭中原告與被告的角色。

提問:法庭上都有哪幾方?什麼是原告?什麼是被告?法官的職責是什麼?

小結:法庭上有法官,原告和被告,原告就是維護自己權益向法院告狀的一方,被告就足被原告告狀的一方,法官是作出最後審判的人。

3.模擬法庭分組辯論,瞭解生物之間的捕食關係以及動植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在辯論過程中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1)組織辯論,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①播放羚羊,豹子的陳述。提問:羚羊、豹子分別說了什麼?你支持誰?各自討論。同伴之間說說自己的理由。

②雙發辯論,原告、被告各推薦一名幼兒發育,其餘幼兒可進行補充。

根據幼兒辯論內容,教師提供相關視頻資料:豹子被更高-級的獅子捕殺,羚羊成災的短片等等。

③提示幼兒根據剛纔的辯論,你的觀點如果有所改變,可以調整自己的支持團隊。

小結:弱小的羚羊遭遇豹子的捕殺確實非常殘忍。但是豹子吃掉玲羊也確實是爲了生存需要,這個案子很難判決。暫時休庭,請雙方辯論團再次蒐集證據,稍後繼續辯論。

(2)幼兒相互討論、分組操作。根據動植物之間的舶食關係拼擺生物鏈,瞭解動植物與環境的密切關係。

提問:如果自然界中某一種物種消失或者過多過少。會發生什麼?

(提供個別物種氾濫成災視頻)

小結:自然界中存在太多像豹子捕食羚羊這樣強大物種捕食弱小物種的現象。也正因爲這些相互捕食現象的存在,纔有了我們非常平衡的生態系統。否則。任何一個物種過常過少都會影響生態環境。

4.宜判庭審結果,引導幼幾用辯證地思維看待問題。井學會躲避危險自我保護,提間:豹子捕殺羚羊應該判它有罪嗎?

面對像豹子這種強大的敵人,羚羊怎樣盡最大努力的保護自已?

小結:豹子捕食羚羊雖然很殘局,但確實是自然界中一種正常的生態現象,所以沒法判豹子有罪。當遇到而對像豹子這種強大的我們沒有力量與它抗衡的敵人,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法一是躲得遠遠的,二是當豹子來的時候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活動延伸]

將有關動物的光盤。書和圖片投放到圖書區。益智區等區域中,激發幼兒繼續深入探究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理解空氣與燃燒的關係,知道蠟燭燃燒、熄滅的原因。

2.觀察、思考用玻璃杯熄滅蠟燭的現象,探究讓蠟燭熄滅的方法。

3.對蠟燭燃燒、熄滅的現象感興趣,知道使用蠟燭時要注意什麼。

活動重點:

在操作中理解空氣與燃燒的關係,知道蠟燭燃燒、熄滅的原因。

知道蠟燭熄滅的時間長短與空氣的多少有關係。

活動準備:

蠟燭若干、小盤子、玻璃瓶(大小不同)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瞭解蠟燭的用途

1.出示圖片引出蠟燭

提問:小明的書包裏都會有什麼?每次必須帶的是什麼?

小結:小明每次都會帶很多東西幫助他完成探險活動,但是每次必須帶的是蠟燭。

2.結合幼兒已有經驗瞭解蠟燭的用途提問:你們都見過它嗎?在什麼時候會用到它呢?

小結:在生活很多地方都會見到我,我會給大家帶來快樂和光明。

3.啓發幼兒思考,小明探險爲什麼要帶着蠟燭。

提問:小明爲什麼每次山洞探險的時候都要帶着蠟燭?

小結:有的朋友說爲了照明、有的小朋友覺得可以用來嚇唬野生動物,蠟燭更大的作用是什麼呢?讓我們跟着蠟燭一起去找找原因吧。

二、通過實驗,探索讓蠟燭熄滅的方法,初步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係。

(一)操作一:蠟燭燃燒與空氣有關係1.引導幼兒初步猜想熄滅蠟燭的方法提問:用什麼方法可以熄滅燃燒的蠟燭?

小結:我們可以用吹、扇、和水等這麼多的方法讓燃燒的蠟燭熄滅。

2.進一步引導幼兒猜想用瓶子將蠟燭熄滅的方法提問:這是什麼?用瓶子可以怎樣熄滅燃燒的蠟燭呢?

小結:小朋友說可以用瓶子底部壓蠟燭、用瓶子邊緣撥動蠟燭、用扣的方法熄滅蠟燭。

提問:扣住蠟燭,蠟燭真的能熄滅嗎?

3.幼兒分組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猜想的方法實驗要求:(1)玻璃瓶要輕輕的扣住蠟燭,扣住後手不能在碰蠟燭;

(2)認真觀察火焰的變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體和衣服上;

(4)音樂結束,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實驗結果。

4.分享交流

提問:蠟燭是怎樣熄滅的?它的火焰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將蠟燭扣住就會熄滅?

小結:在燃燒的蠟燭上扣上玻璃瓶,蠟燭就會慢慢的熄滅。這是因爲蠟燭燃燒需要空氣,燃燒的蠟燭把瓶子裏的空氣用完了,它也就熄滅啦!

5.利用實驗結果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問:爲什麼小明每次都要帶蠟燭?

小結:原來小明帶蠟燭是爲了看看山洞裏有沒有空氣,沒有空氣就不能往裏走了。

(二)操作二:蠟燭燃燒時間長短與瓶子大小有關係。

1.引導幼兒進一步猜想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與瓶子大小的關係提問:將兩個大小不同的瓶子同時扣住燃燒的蠟燭,你覺得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2.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要求:

(1)玻璃瓶要輕輕的同時扣住燃燒的蠟燭;

(2)認真觀察兩個瓶子裏火焰的變化:

(3)注意安全,不要把小火苗弄到身體和衣服上:

(4)音樂結束,馬上回到椅子上做好分享實驗結果。

3.分享交流

提問:兩個瓶子同時扣住蠟燭上,發生什麼事情?爲什麼蠟燭熄滅的時間會不一樣呢?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小瓶中的蠟燭先熄滅。這是因爲大瓶裏面的空氣多,蠟燭燃燒的時間就比較長,小瓶裏面的空氣少,蠟燭燃燒的時間就短,所以先熄滅。

三、探索讓蠟燭繼續燃燒的方法,進一步感受蠟燭燃燒離不開空氣

1.引導幼兒進行探究遊戲“拯救火焰”

提問:小蠟燭跟我們玩遊戲玩的真開心,它說我被瓶子扣住了,當我快要熄滅的時候誰來救救我,讓我繼續燃燒,不要熄滅。我們可以怎樣幫助蠟燭讓它繼續燃燒呢?

小結:讓空氣流進玻璃杯內,蠟燭就會進行燃燒下去,有了空氣蠟燭才能燃燒,就像我們人的生存離不開空氣一樣。

四、活動延伸

今天和蠟燭玩遊戲開不開心?可是,小蠟燭又給我們出難題啦!讓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到科學探索區找找答案吧!

課後反思

大班幼兒動手能力增強,也有了一定的探險意識,雖然他們在家裏很少能接觸到火,但是他們對火的燃燒卻充滿好奇,爲什麼會產生燃燒,孩子們經常這樣問。活動中我通過三個實驗幫助幼兒發現燃燒的祕密。第一個實驗讓幼兒知道燃燒與空氣有關係;第二個實驗幼兒發現燃燒時間的長短與空氣的多少有關係;第三個實驗再次驗證燃燒與空氣有關係。通過這三個實驗幼兒對於打開了瞭解燃燒奧祕的大門,激發了幼兒的探究興趣,實現幼兒的主動學習。活動中發現一些亮點,也存在一些不足:

優點:

1.遵循幼兒的學習特點。對於幼兒來說在動手操作中和遊戲中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活動中教師創設了與小蠟燭做遊戲的遊戲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進而通過動手操作尋找問題答案,幼兒興趣濃厚,促進了幼兒的自主發展。

2.關注幼兒的學習品質。在活動中注重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活動中一個個小實驗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對於教師的提問能主動思考,動手操作尋找問題答案,積極主動的完成各項任務。

3.注重有效的師幼互動。活動中設計了許多引發幼兒探究的問題,當幼兒出現不同答案時,教師敢於追問,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促進幼兒積極思考,增強了幼兒自信心,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實現了有效互動。如提問大瓶子裏的蠟燭先熄滅還是小瓶子裏的蠟燭先熄滅,說出你的理由。

不足:

語言不夠嚴謹、簡潔。每次幼兒回答完問題後,老師總是將答案進行補充,而且話特別繁瑣,不能有效引導幼兒將想法完整表述,教師小結也不夠簡潔。如教師提問,瓶子扣住蠟燭,蠟燭爲什麼會熄滅。幼兒回答,因爲沒有空氣。教師迴應,哦,原來蠟燭的燃燒與空氣有關係,瓶子裏的空氣讓蠟燭都燃燒的沒有了,所以蠟燭就熄滅了。語言繁瑣,不嚴謹。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自主探索、討論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在活動中體會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

3、嘗試表現螞蟻王國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能細緻的觀察螞蟻,大膽的表述。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

1、範畫一張(上面有用白色油畫棒畫的螞蟻),自制魔術棒一支(在水粉筆的另一頭貼上一顆星星)。

2、每組一張白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3、螞蟻圖片(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題激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就藏在這張白紙上,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現在楊老師就把它變出來好嗎?(變出小螞蟻)

2、哦!原來我們的新朋友是螞蟻,請小朋友看看螞蟻是什麼樣的?

 二、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

1、師:請小朋友來說一說螞蟻是什麼樣子的?

2、螞蟻的身體有幾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兒的描述,同時給出科

學的名稱---頭、胸、腹三部分)

3、螞蟻的頭上長了什麼?(一對觸角、眼睛、嘴巴)

4、螞蟻有幾條腿?長在哪裏?(請幼兒點數)

小結:原來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着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着六條腿。

5、師:小螞有不同的顏色,你們見過什麼顏色的螞蟻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瞭解螞蟻生活習性

1、螞蟻的食性

師:原來螞蟻有不同的顏色,你們知道小螞蟻喜歡吃什麼嗎?(幼兒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觸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隻小螞蟻出去找吃的,它剛出去沒多遠就找到一塊大蛋糕,可是這塊蛋糕比螞蟻大,它怎麼也搬不動。它想請它是好朋友來幫忙,可是螞蟻又會說話,哪它會怎樣告訴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幫助呢?(用觸角)

3、螞蟻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螞蟻請來了朋友幫忙一起把這塊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裏走了,小螞蟻不知道回家的路怎麼走了,你們想想它們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哦!螞蟻有特殊的本領,每次螞蟻離開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時候,它就會釋放一種氣體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螞蟻離開自己家多遠,都會跟着這個氣味找到自己的家。

4、螞蟻的家

(1)師:螞蟻聞着氣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們一起來看看螞蟻的家在哪裏?它是家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

(2)螞蟻是一個人住呢?還是很多人住?(羣居)螞蟻喜歡羣居,它們的家會有什麼樣的建築(育嬰室、國王的宮殿、儲藏室 、休息室等等)

5、螞蟻的分工

螞蟻的家真大呀!那你們知道螞蟻的家裏都有誰嗎?它們分別是做什麼的!(分別引出母蟻、父蟻、工蟻、兵蟻)

母蟻(蟻后):螞蟻家族中體形最大的,蟻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蟻寶寶後它的翅膀就會脫落。

父蟻(雄蟻):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飛行,和母蟻交*。

工蟻:負責找尋食物,照顧蟻寶寶。

兵蟻:負責保護螞蟻家,防止敵人來侵入它們。

小結:原來螞蟻的家是一個大家庭,人們都喜歡叫它“螞蟻王國”。

  四、螞蟻王國。

螞蟻王國裏真熱鬧呀!現在請小朋友們也來設計一個熱鬧的螞蟻王國好嗎?

1、交待繪畫步驟。

2、幼兒作畫。

小百科:螞蟻(ant)是一種昆蟲,別名蟻、玄駒、昆蜉、蚍蜉螞,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的種類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種,有21亞科283屬,中國境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有600多種。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和關心周圍生活中的小科技產品,培養幼兒勇於發明創造的精神。

2、瞭解紙吸水後易變形的特點,比較發現經特殊加工後的紙杯爲什麼能盛水的原理,並能用蠟和紙來製作能盛水的杯子。

3、在操作活動中,能善於發現問題,有初步的比較、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紙折的杯子(圖畫紙和白卡紙兩種)、一次性紙杯若干、水、水盆、舀水器皿適量,毛筆、蠟燭若干,白色紙條(上有蘋果圖案)、正方形白紙若干、杯套若干、音樂磁帶、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紙杯王國”裏去玩一玩,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1、看!紙杯王國到了。瞧!這裏有我們平時盛水用的一次性紙杯,也有老師用各種紙折出的杯子,他們都是紙做的。

2、(教師邊講示範)一會兒,請小朋友把水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和用紙折的杯子裏,注意不要撒在杯子的外面,然後觀察一下,這兩個杯子分別有什麼變化?

3、幼兒用紙折的杯子和一次性紙杯分別盛水,觀察它們的變化。

提問:(1)你發現了什麼問題?

(2)我們發現紙折的杯子變溼、變軟、還漏水,誰知道爲什麼會這樣?

(3)教師小結:不管是厚紙還是薄紙遇到水後都會吸水,這樣紙就會變軟、慢慢的滲水、變形,用紙折出的杯子也就漏水了。

(4)一次性紙杯也是紙做的,而我們發現它卻不漏水,這是爲什麼呢?它的身體裏到底有什麼祕密呢?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一次性紙杯來仔細研究一下。

、幼兒探索,教師巡迴指導,可啓發幼兒採用多種方法,如:刮一刮、撕一撕等。

提問:(1)你發現了什麼?

(2)你認爲這層白白的、粘粘的東西是什麼?

(3)教師小結:這裏面含有一種石蠟,它無色無味無污染,對我們的身體沒有害處。

(4)紙杯上爲什麼要塗上這層蠟呢?

小實驗:幼兒每人一張白紙(上有蘋果的輪廓),請幼兒用蠟燭或蠟筆將蘋果塗色,再用毛筆蘸水分別滴在蘋果上和蘋果的外面。請幼兒分別觀察,小水珠在哪裏?

提問:(1)爲什麼蘋果上還有小水珠而蘋果外面的紙卻溼了呢?

(2)這說明蠟有什麼作用?

(3)教師小結:蠟不吸水,蠟塗在紙上就象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紙在蠟的保護下遇不到水,也就不會變形漏水了。

[page_break]

(4)現在,誰能告訴我紙杯不漏水的祕密是什麼?

5、激發幼兒製作紙杯的興趣。

既然我們知道了紙杯不漏水的祕密,現在就讓我們也用蠟和紙來做一個能盛水的紙杯,好不好?

6、幼兒製作紙杯,教師巡迴指導,啓發幼兒製作出各種形狀、各種圖案的紙杯。

7、請幼兒嘗試用作好的紙杯盛水,鼓勵成功的幼兒,激發其他幼兒參與創造的積極性,如果失敗了,鼓勵幼兒尋找其中的原因,進行再次製作。

8、請幼兒將製作好的紙杯放到“紙杯王國”裏來,組織幼兒互相參觀。表揚他們的探索精神,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結束

請幼兒將自己作好的能盛水的紙杯送給客人老師,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動手動腦,探索影子的祕密。

2、初步瞭解光被物體擋住會出現影子的現象。

3、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位置關係,在探索試驗中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大屏幕一個、幻燈機一臺、手電筒19個、影子的ppt、手影視頻。

2、幼兒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探索影子:猜謎,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

請幼兒猜謎語: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在一起,有時跟在前,有時跟在後,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猜猜這是誰?

2、以談話的形式說一說:我知道的影子

提問:你在什麼時候見到過影子?

都見到過哪些影子?

3、觀看影子的ppt,請小朋友自己說說影子長什麼樣子?

4、探索爲什麼會有影子呢?

如果幼兒回答不出,就請一幼兒走到大屏幕一邊,讓幼兒看看屏幕上有沒有影子,讓幼兒進行對比,有了對比幼兒很快就會明白:有了光,物體擋住光纔會產生影子。

爲什麼教室裏沒有影子

師:請小朋友自己想想,我們的教師怎麼沒有影子,

幼:因爲沒有光。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室裏會馬上出現影子。

老師拉上窗簾,打開燈在請小朋友找一找影子,,當小朋友玩的興致勃勃時將燈關掉,問:影子哪裏去了,爲什麼?

老師小結:有光不管是什麼光,都會有影子出現,例如:在陽光下有影子,月光下有影子等。

5、自由探索影子

出示手電筒

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嗎?手電打開的時候,你看到了什麼?”教師在牆上演示一下,出現亮的光。

在輕鬆氛圍中,幼兒通過擺弄操作材料,讓手電與物體之間產生影子,發現影子的特徵。

請幼兒進行操作:手電與物體之間產生影子,發現影子的特徵,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語言提示引導幼兒從觀察影子的顏色、影子變化的形狀來觀察。

自由討論

提問:“在玩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玩的?”請個別有不同發現的幼兒來演示。教師也可以進行操作演示。

老師總結出:

(1)原來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個輪廓,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2)光源的位置變了,影子的大小也變了。3物體的姿態變了,影子的形狀也變了。

6、觀看手影視頻簡單瞭解手影。

師:影子很神奇,手影愛會跟我們做遊戲呢,現在我們一起看一看手影能變成哪些可愛的小動物,請幼兒觀看視頻。

7、結束活動:學習手影,到戶外玩手影遊戲

老師教小朋友簡單的手影動作,我們一起到陽光下看看會變成哪些有趣的小動物。(戶外尋找影子)

活動反思

這節科學課會變化的影子,我想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操作來探索影子的變化,在選擇這節課時我覺得孩子們應該對影子不熟悉,而且他們對影子的變化用語言表達時,不會很清楚,這是自己的預設情況,通過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我反思了一下,對自己預設的情況和實際的操作情況進行了簡單的對比,總結出以下幾點:

1、老師的引導

在孩子操作的過程中,老師的引導最爲重要,特別是當孩子在探索影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操作一下,對於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師應該提前考慮周到,這樣才能針對問題進行指導,例如:在探索影子的長短、大小問題上,教師可以自己操作一下,把自己演示的過程提上一個環節,先演示在讓孩子探索,這樣他們會在探索的時候對比着來操作,不至於其他小朋友亂操作或者是不知道如何下手。還有,孩子們在感覺影子的時候,老師的引導也很重要,可以讓孩子在大屏幕前做一做手影,這樣手的影子會立刻呈現在屏幕上,老師不用再用更多的語言進行描述了,所以老師的引導在教學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引導不正確或是不到位會導致孩子的操作出現問題。

2、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科學探索課老師應該做足準備工作,應該爲孩子提供很多的工具供孩子操作,我爲了讓他們探索影子,爲孩子們準備了18個手電筒,這樣兩個孩子一組,這也是我故意安排的一個活動,除了探索影子的祕密,我想讓孩子在這個環節中學會互相合作,由於自己的準備工作做得不到位導致了在取放物品時很亂,沒有任何的秩序,孩子們不排隊而且不知道禮讓,所以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養成,考慮問題在周到些,準備工作在到位些,讓孩子在有序些。

3、孩子的進步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孩子的前期經驗是老師意想不到的,當我在提問:爲什麼會出現影子時,郭志賢的回答讓老師太意外了,她說:"除了有陽光,還要有人,"是的,影子必須有兩個條件:首先得有光,然後再是物體的遮擋,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他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使老師沒有想到的,所以說孩子進步了,其實不光她自己,全班孩子在探索影子時,都發現了影子的不同變化,而且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語言不是很準確,但是能講出影子的變化,這說明孩子進步了,通過本學期的學習,他們會發現物體的變化,也能自己探索,真的爲孩子們提高的感到高興。

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值得老師去反思思考,我會根據自己的反思經驗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讓自己的課堂更有趣味,讓孩子們更喜歡自己的教學課堂。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從各種年曆的剩餘天數中知道一年即將過去,新年已快來到。

2、知道過一年自己將會長大一歲。

3、初步懂得時間的寶貴,努力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年曆?》

2、收集各種年曆、日曆、檯曆等並佈置在教室周圍。

3、年曆一本,人手一份小日曆,1—31數字十二份。

活動過程:

一、參觀各種年曆。

(1)鼓勵幼兒大膽地去翻一翻,仔細地觀察和欣賞,說說自己的發現。

(2)說說掛曆上數字的含義,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說一說自己對這些數字的理解。

二、欣賞故事〈年媽媽和她的孩子〉,瞭解年的含義。

1、結合課件聽故事。

2、提問:

(1)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麼(年)?

(2)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日)?

(3)年媽媽爲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麼?(月)

(4)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

1、

3、5、7、8、10、12)?

(5)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

4、6、9、11)?

(6)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

(7)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

(8)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三、觀察、感知年曆。

當365個日娃娃都完成了年媽媽交給它們的任務,我們就要過新年了,每到過新年,我們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你們喜歡放鞭炮嗎?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鞭炮,鞭炮是怎麼響的?(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砰、砰、砰)每一個紅顏色的鞭炮裏有一個問題,只有小朋友答對了,鞭炮纔會響?我們大家一起來放鞭炮。

(1)一年有幾個月?

(2)一年裏有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二月有多少天?

(3)今年是哪一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什麼?今年還有幾天?(與幼兒一起數剩餘的張數)

(4)以前的日子還會回來嗎?

(5)明年是哪一年?

四、學習使用年曆,瞭解年曆的作用。

1、學習使用年曆的方法。

(1)6月1日住哪座月房子裏?(6月房)找到了6月房,再找哪個日娃娃呢?(教師課件演示使用的方法)

(2)請你們找到6月1日,並且用鉛筆圈起來。記住:先找月房子,再找日娃娃。

(3)師:6月1日是小朋友的節日,

(4)你們知道老師的節日嗎?請你找一找?(幼兒找日期,教師巡迴指導,進行個別輔導)

(5)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10月1日)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一天。

2、瞭解年曆給大家帶來的方便。

平時生活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是這樣在年曆上查找日期的,年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五、製作年曆。

1、教師交代製作年曆的要求。

2、分組製作年曆。

3、展示各組的年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的:

1.在觀察、探索活動中,發現燈泡發亮的電路和金屬材料的導電現象。

2.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初步瞭解其特性。

物質準備:

1.教具:一塊展示板(圖一),電池、電線、燈泡、杯子的圖片各一。

2.學具:電池、電線、燈泡、杯子、積木、鑰匙、晨檢牌、紙片等若干。

經驗準備:通過PPT對電池有了初步的認識。

活動過程:

1.導入:以問題的形式,激趣引題。

(1)教師打開沒有插上電源的錄音機,咦,今天錄音機出了什麼問題?(“錄音機沒有電”、磁帶壞了……。)

(2)教師插上電源,驗證幼兒猜測的結果。

(3)師:電能讓錄音機轉動起來,電還有什麼用呢?(電能讓電動玩具動起來,電能使燈泡亮起來,電可以讓電風扇轉動……。)

2.嘗試:選擇材料,探索燈泡發亮的電路。

(1)師:老師這兒準備了一些材料,出示圖一,在這麼多的材料中,有二樣材料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請你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認爲是那二樣?最好能說出理由。

(2)師:這二樣材料是不是真能讓燈泡亮呢?請小朋友自己動手試一試。

(3)幼兒盡情地操作,教師觀察、鼓勵、引導(圖二)。

(4)師:請告訴我們,你是怎樣讓燈泡亮起來的?用這個圖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來(圖三)。

(5)師:你們用電線的一頭與燈泡接上,另一頭與電池的頂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燈泡觸到和電池的另一頭,燈泡就亮了。

(6)師:是不是這樣?這樣連接真的能讓燈泡亮起來嗎?讓我也來試一試?

(7)教師有意選擇金屬絲不露的電線操作。咦!怎麼不亮?

3.發現:創設情景,操作中發現金屬的導電性。

(1)師:你們的燈泡都亮了,我的爲什麼不亮呢?

(2)師:“小朋友,你們都認爲是電線的問題,同樣是電線,爲什麼這根電線可以,而這根電線不可以呢?”

(3)比較二根電線的不同處。

(4)幼兒比較操作,描述操作結果,大膽表述材料與燈泡是否亮的因果關係。

(5)教師對幼兒的結論進行描述:“小朋友,你們都認爲,電線露出金屬絲接在電池上燈泡就能發亮,有塑料包着的電線頭接在電池上不能使燈泡發亮。是不是這樣?(6)教師再次設疑,讓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感知金屬的導電性。

師:出示杯子,這是什麼材料做的?(金屬)如果把它接在電池上,燈泡會不會亮?

(7)幼兒操作,發現金屬的任何部位都能導電。(圖四)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8)猜想驗證:再次探索

①明確操作要求。

師:“今天老師還爲小朋友準備了許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檢牌、積木、紙片、鑰匙,先等請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電路後燈泡着?哪些不亮?然後把你的猜想記錄在表格裏。”

②幼兒操作記錄猜想結果,教師進行觀察指導(圖一)。

③師**流猜想結果。

教師對幼兒的猜測結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問,進行統計:(圖五)

提問語1:“晨檢牌接在電路上有幾個孩子認爲亮的,幾個孩子認爲不亮,(教師與幼兒一起統計)說明一共有幾個孩子在活動?(16個)

提問語2:“紙片接在電路上有8個孩子認爲亮的,有幾個孩子認爲不亮?”

提問語3:“鑰匙接在電路上有1個孩子認爲不亮,有幾個孩子認爲亮?

④幼兒操作,驗證猜想結果,交流發現結果。(圖六)

4.拓展:提供電工用具,觀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導電與安全的關係。

明確操作要求。

師提供電工用的鋼絲鉗、尖嘴鉗、起子、活動扳手、.電工刀、電工小錘、電鑽、電烙鐵等:“接下來我們來找一找他們的把手在哪裏,看一看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爲什麼?能不能改成金屬材料?“

5.活動延伸:

師:那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材料,今天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再做一做這個實驗,找找什麼材料能導電,什麼材料不能導電?

小百科:一般認爲電燈是由美國人湯馬士·愛迪生所發明。但倘若認真的考據,另一美國人亨利·戈培爾(Heinrich Gbel)比愛迪生早數十年已發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將鉑絲通電發光,他亦在1810年發明了電燭,利用兩根碳棒之間的電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爾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發光。他的發明在今天看來是首個有實際效用的白熾燈。他當時試驗的燈泡已經可維持400小時,但是並沒有即時申請設計專利。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讓幼兒簡單瞭解滅火器滅火的奧祕。

活動準備:

1、一次性杯子若干, 2至3釐米的短蠟燭若干,打火機,滅火器。

2、醋,小蘇打,水。記錄用的筆和紙。

過程實錄:

1、出示滅火器,激發興趣。

師:這是什麼?我們用它來幹什麼?

幼:這是滅火器,滅火用的。

師:說起滅火器滅火,這兒還有一個故事呢。

(教師講述故事《滅火比賽》,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2、第一次操作。

師:滅火比賽就要開始了,我們請運動員上場。(教師出示操作材料:水、醋、小蘇打,依次介紹“運動員”名稱,幼兒拍手錶示歡迎“運動員”入場。)

師:今天的比賽是這樣的,我們把蠟燭點燃放在三隻杯子底部,分別請水、醋、小蘇打來滅火,以蓋住杯底爲準。比賽前請你猜一猜誰能把火給滅了?把你的想法記錄下

(1)、幼兒預測實驗結果,用自己看得懂的標記作記錄。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記錄的?

幼:我用“X”表示不能滅火,用“V”表示能把火給滅了。

幼:我用“O”表示能滅火,“△”表示不能滅火。

(2)、幼兒分組操作進行驗證,並記錄操作結果。

師:剛纔記錄的只是我們的猜測,到底誰能滅火,要試過纔會知道,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誰纔是真正的滅火大王。

(幼兒操作,教師提醒幼兒邊操作邊記錄,並要求幼兒倒入水、醋、小蘇打的時候要小心,不能碰到火,以蓋住杯底爲準。絕大多數幼兒操作時很興奮,特別是當結果和自己的猜測相同時,簡直就是手舞足蹈,而當結果與猜測不同時,便會地發出嘆息或露出失望的樣子。更有個別幼兒因爲有火而不敢操作,教師就鼓勵幼兒大膽嘗

(3)、討論操作結果,對操作記錄進行講評。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的猜測和實驗結果是怎樣的?這回你們用什麼標記記錄?

幼:我猜的和做出來的不同。我以爲醋很酸,會把火酸滅了,結果沒有滅。我用“~”表示火滅了,“[{-}]”表示火還在燒。

幼:我全猜對了,火全滅了。我用“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分類,讓幼兒進一步掌握動物的不同特徵,並理解動物的基本概念。

2、發展幼兒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及愛護動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遊戲磁帶;2、各種動物卡片、掛飾若干;3、動物的家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激趣導入 :

以幼兒喜愛的動畫形象獅王辛巴引出課題,設置懸念,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特徵嘗試分類:

①師:小朋友,如果你是辛巴你會怎樣給動物分類,幼兒自由討論。 ②幼兒分組操作圖片,嘗試給動物分類。

③各組幼兒相互交流分類的理由,教師引導幼兒比較不同動物的異同。

3、觀看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總結概括不同動物的不同特徵,並形成概念。

4、幼兒操作動物圖片,進行分類調整。

5、引導幼兒根據已往的知識、經驗進行交流討論,進一步豐富幼兒與動物有關的知識,並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①師:除了這些動物,小朋友還認識哪些動物,它們屬於哪一類?

②師: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該如何對待動物?

6、遊戲:動物找家:

玩法:設置遊戲場景。

第一遍遊戲:一名幼兒扮演獵人,其他幼兒掛胸飾扮演各種動物,音樂響起,幼兒隨着音樂做相應動物的模仿動作,獵人來時,"動物"趕緊跑回自己的家。

第二遍遊戲:幼兒互換胸飾,增設難以歸類的動物,增加遊戲難度,讓幼兒來進行猜測與比賽。

7、知識擴展觀看《動物世界》多媒體課件,豐富幼兒有關動物的知識,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動物奧祕的慾望。

8、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激發幼兒繼續探索動物奧祕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長頸鹿、馬、牛、羊是草食動物,初步瞭解植物、動物、人類之間的關係。

2、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版圖,各種動物卡片、草地。

【活動過程】

一、請聽一首兒歌(看版圖)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綠綠的草地動物跑,長頸鹿吃樹葉,馬兒、牛兒和羊兒,都愛把那草兒嚼,草兒嚼。

提問:

1、這首兒歌中都有哪些動物?

2、它們喜歡吃什麼?

3、樹葉、草兒都叫植物,以植物爲食的動物叫草食動物。

4、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草食動物?請你找一找,互相說一說。(投放動物卡片,幼兒找一找,說一說。)

二、遊戲:分辨草食動物

小朋友特別的聰明,現在咱們來玩一個《分辨草食動物》的遊戲。(教師學動物的樣子、或出示動物卡片幼兒分辨。)

三、討論:

1、小朋友可真棒,如果沒有了植物,草食動物會怎樣?

2、草食動物對人類有什麼好處?請大家互相討論一下。

(1)騎,拉車

(2)皮衣、羊毛衫

(3)可以喝奶、吃肉

(4)糞便可以做肥料

3、如果沒有了植物,沒有了草食動物,人類將會怎樣?

4、遊戲:動物、植物與人類的關係。

我們要愛護植物同時還要保護動物,不隨意捕殺它們我們的世界才能越來越好,越來越和諧。

四、遊戲:送草食動物回家。

今天有許多草食動物迷路了,請你們把它們找出來並且送回家。(幼兒找出草食動物的卡片,把它們送到草地上,幼兒互相檢查)

五、結束部分

草食動物回到了家,很快樂,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來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

設計意圖

說起綠色食品這個名詞我們都不陌生,但或許在成人和小孩的心理都認爲綠色食品就是一些綠顏色的食品如:西瓜、黃瓜、蔬菜等食品。其實綠色食品是有它真正的含義的,充分認識綠色食品並且瞭解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尤爲重要,這是我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爲了解決這一難點,我採用了實踐操作法,讓幼兒自主操作,加深印象,在每個環節留給孩子更多的是獨立思考、探究問題的時間。

活動目標

1.認識綠色食品標誌,知道綠色食品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只有有了乾淨的水源、純淨的空氣,有了樹木、草地的保護纔會生產更多的綠色健康食品。

3.激發幼兒初步的環境保護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充分認識綠色食品的含義。

難點:讓幼兒瞭解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具準備:綠色環保標誌、非綠色與綠色食品卡片、配套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標誌,直接引題。

1.請幼兒仔細觀察標誌上的圖案,猜想像什麼?

(直接引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標誌上的圖案,從而瞭解標誌的真正含義。)

2.教師向幼兒講解標誌上圖案所蘊涵的意義:綠色食品的標誌由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組成,寓意爲植被在陽光的照耀下長的枝繁葉茂,從而形成一片綠色的環境。整個標誌爲正圓形,寓意爲保護。

3.幼兒操作:綠色食品、非綠色食品分類。

找一找,把綠色食品的放在有綠色食品字卡的一邊,把非綠色食品放在有非綠色食品字卡的一邊。

4.爲什麼這些食品不是綠色食品?可能是什麼原因?

(以同樣品牌的牛奶作對比。)

小結:同樣的牛奶一個有綠色食品標誌說明它是純天然的食品,而另一個則是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往牛奶裏添加了香料、防腐劑、色素等有害的東西,所以不能稱綠色食品。

(在認識標誌的基礎上,嘗試把所帶的食品按照標誌分成綠色食品和非綠色食品兩大類,進一步加深對標誌的認識,並通過驗證比較給幼兒一個明確的答案。)

二.瞭解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

1.觀看課件講述: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 看一看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加工成爲綠色食品?

(1)奶牛在黑煙沖天的工廠旁的草地上吃草,提問:這裏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 爲什麼?說出你的理由。

(2)農田裏用髒水澆灌,旁邊也有黑煙。

提問:這農田裏生產的東西能加工成綠色食品嗎?爲什麼?

(3)山清水秀風景地。

提問:這裏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

成綠色食品?爲什麼?

2.師生共同總結:只有有了乾淨的水源、純淨的空氣 ,有了樹木、草地的保護纔會生產出更多的綠色食品,我們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綠色食品,身體纔會更加健康。

(本環節讓幼兒瞭解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是活動的難點,通過直觀的教具,運用明顯的對比,啓發幼兒想象、瞭解生產綠色食品的條件。)

三.創造綠色環境從我做起。

1.討論: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環境被污染的現象, 我們應該怎樣做呢?(重點突出廢舊電池和塑料製品的危害)

2.爭做綠色小衛士。

幼兒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說。

(本環節的重要提問:“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纔會有更多綠色的環境?”引起幼兒的共鳴。相互交流中產生爲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3.戶外實踐

師:綠色小衛士們,現在我們一起用我們想到的辦法去清潔我們的校園吧!

(通過活動使幼兒真正瞭解綠色食品來之不易,並且學會了看綠色食品的標誌,爲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總結

由於幼兒年齡小,自制力弱,要求幼兒自覺抵制垃圾食品,還有一定的難度,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耐心的對幼兒正確引導,達到教育幼兒拒食垃圾食品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牽牛花的生長過程,讓幼兒發現牽牛花的變化,以及影響其變化的因素。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種植園地、塑料杯、牽牛花種子、工具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育苗

1、請幼兒觀察牽牛花的種子。討論種植牽牛花的方法。

2、發給每個幼兒2~3粒種子,讓他們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種植牽牛花。

並將自己的名字標籤插在杯子裏。然後將杯子放到陽光下或背陰處(暫不要糾正幼兒的錯誤,通過實踐,檢驗自己行爲對否)。

3、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討論:爲什麼有的種子發了芽,有的種子不發芽?

活動(二)移植

1、請幼兒挑選較壯的小苗,移植到園地裏。並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邊插上姓名標籤。

2、教師在適當時幫助幼兒給小苗搭上架子。並讓幼兒討論:爲什麼要這麼做?

活動(三)管理

1、幼兒自己給牽牛花澆水、施肥,並做好觀察記錄。

2、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變化。

討論:

牽牛花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它能直立起來嗎?

牽牛花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它的花像什麼?

牽牛花都在什麼時候開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牽牛花有什麼不同?

牽牛花凋謝以後變成什麼了?花籽是什麼樣子的?

活動(四)自然角

1、將收穫的牽牛花種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貼好畫有牽牛花的標籤,放到自然角。

2、讓幼兒把觀察日記畫冊,放到自然角展覽。

活動建議:

1、教師要創設條件,鼓勵幼兒主動觀察,積極探索。

2、要結合當地的物候條件,擴展種植活動的內容。

活動反思:

這篇課文上了三個課時,加上寫字。明顯,超標了。不過值!課文還是採用的隨文識字教學,朗讀訓練也比較到位,現在孩子們越來越喜歡朗讀,也知道怎樣朗讀了,心裏很高興。可是學習的過程中總有新東西不斷的出現,這堂課就要處理一個“祈使句”的問題。首先,我請孩子們反覆讀“牽牛花,請你快快長大發芽,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這句話,在帶着他們到現實中去體會,孩子們說到了“有禮貌”、“着急的期待”等等,有了感情的鋪墊,在告訴他們這句話是祈使句,並且再板書一句祈使句,觀察特點,總結出祈使句的模式:XXX,請你_______________吧!熟悉了句式以後,讓孩子仿寫、拓展,加深了他們對於祈使句的印象,掌握了“!”的使用方法。這個地方耗時較多,但是效果還不錯。

另一個耗時的地方就是寫字的指導。指導模式:請小老師來教,自己選字,先說結構,再說筆順、筆畫,接着觀察壓線的筆畫,最後是試着到黑板上來寫。通過孩子自主參與來提高他們在寫字環節中的興趣,效果不錯,就是費時。不是特別難的字最好不用這種方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4

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雪花片等)在水中沉浮的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瞭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着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大班幼兒思維的直覺行動性逐漸減少,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發展得比較好,所以活動設計既要爲幼兒提供邊操作邊思考的機會,又要注重培養思考的有意性,培養幼兒先預測(思考)再操作。操作後讓幼兒多講述、討論,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知識: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2、技能:

(1)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有序的完成實驗。

(2)能與同伴溝通、交流與合作來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3、情感:

(1)樂意參加探索沉與浮的小實驗。

(2)初步形成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沉與浮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記錄結果,表示物體的上浮和下沉。

活動難點: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臉盆,盆裏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條。

2、每組裝滿水和空礦泉水瓶各一個、橡皮泥、石頭、雪花片、樹葉等小物品。

3、每人一張記錄紙,一隻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實驗材料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找出來看看是誰呀?幼:是鑰匙、小木塊、玻璃球?

二、實驗:沉與浮

1、教師示範:教師取一塊雪花片請幼兒來猜猜:這塊積木放在水裏會怎麼樣?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請幼兒把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教師指導:你們猜雪花片放在水裏會怎樣?你們每人有一張記錄表,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表上。如果猜雪花片是浮上來的,那就在"?"這一列中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如果你認爲是沉下去,那就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

2、實驗,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幼兒按意願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

鑰匙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它的東西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後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小手"這一列中。

3、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後結果。

提問:"有沒有試驗結果和猜測結果不一樣的?"

總結:(出示表格和實物並演示)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沉下去的東西有……

三、提升實驗

(一)怎樣使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

1、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浮在水面上,可是他和石頭寶寶是好朋友,他們想在一起在水裏做遊戲,讓我們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幫幫瓶子寶寶,讓他沉下去。

2、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3、師:小朋友們,同一個瓶子寶寶,不裝水時浮在水面上,裝滿水後,就沉到水裏了。爲什麼呢?

4、教師總結:不裝水時,瓶子寶寶很輕,所以浮在上面;裝滿水後,瓶子寶寶變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

(二)怎麼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師:小朋友們,我們剛剛讓瓶子寶寶和石頭寶寶在一起玩了,他們玩得好開心。可是,還有一個物品寶寶需要你們的幫助,看,橡皮泥寶寶和樹葉寶寶是好朋友,他們好想一起浮在水面上玩,讓我們來幫幫他們!

2、幼兒嘗試。(如果幼兒一下子想不到辦法,可以給幼兒1-2分鐘的時間去嘗試、討論,如果還是沒有小朋友想出辦法再加以引導。)

3、師:現在橡皮泥寶寶能和樹葉寶寶一起玩了,他好開心。可他有一個問題想問小朋友們"我的體重沒變,當我團成球狀時,我沉在底下;當把我做成船的形狀時,我就會浮上來,爲什麼呢?"

4、幼:……(此問題有一定難度,可以先讓幼兒思考、交流和討論1-2分鐘。到時如果幼兒還回答不出,老師再加以引導。)

5、教師總結:當橡皮泥寶寶是球狀時,

活動延伸:

1、師:小朋友們,老師這裏還有一個物品寶寶,小朋友們看是什麼,小朋友們猜猜看--寶寶放到水裏是沉,還是浮呢?

2、幼:……

3、教師總結:老師也不知道--寶寶是會沉,還是會浮。其實,小朋友們,我們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大家不知道它們在水中是會沉還是會浮,小朋友們回去以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我們周圍還有一些什麼東西在水裏是沉還是浮。

設計思路: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已具備了某些物體(如石頭、雪花片等)在水中沉浮的

經驗,所以如果活動設計僅僅停留在讓幼兒瞭解,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的探索興趣不易深入。而讓幼兒帶着任務探索,如怎樣使浮的東西沉下去,使沉的東西浮上來,可以提高幼兒探索……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天平稱測量物體的輕重。

2、知道物體的輕重與許多因素有關。

活動準備:分類盒、天平、積木、彈子球、塑料球、棉花、幼兒數學用書《輕與重》。

活動重點:學習分辨物體重量的輕與重。

難點:幼兒動手操作測量物體的輕與重。

活動過程:

1、積累有關物體輕重的感性經驗:

請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比較物體的輕重。

-----“這些物體是一樣重的嗎?”

鼓勵幼兒用手去掂分量。幫助幼兒發現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有的物體的輕重差別很小,很難用手掂出來。

出示兩件重量接近的物品。

-----“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這兩種物品哪個重哪個輕?”

2、介紹測量工具-----天平:

幼兒嘗試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輕重,介紹天平的用法,準星必須居中,拿放要輕。

----“猜一猜這兩樣東西哪個輕哪個重?”

請幼兒嘗試用天平測量驗證。

3、選擇體積相同質地不同的物品比輕重,理解物體輕重與質地有關:

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盒子(大盒子裏放棉花,小盒子裏放鐵塊)。讓幼兒猜哪個輕哪個重,然後用天平驗證。

請幼兒做幼兒用書《輕與重》中的練習。

延伸活動: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比比誰重誰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