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茶葉的製作過程,知道茶葉的基本種類。

2.觀察、比較生活中常見的茶葉外形特徵,感知茶葉泡水後的細微變化。

3.體驗品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茶葉(白茶、鐵觀音、龍井、碧螺春、銀針、茉莉龍球、苦丁茶、普洱茶),每組一份。

2.茶葉製作過程的錄像。

3.茶具一套,小茶杯每人一套。

2.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茶的興趣

(1)聊茶。師:小朋友有沒有品嚐過爸爸媽媽泡的茶?知道茶的名稱和茶的有關知識嗎?有誰能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茶的知識,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2)請幼兒講述,鼓勵幼兒講述越多越好,每位幼兒講述完,教師記錄在記錄表上。

(3)師:你們知道茶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播放茶葉製作過程的錄像)

小結:製茶過程爲:採青→室外萎凋→炒青→揉捻→乾燥→包裝

2.引導幼兒觀察在桌面上的各種茶葉。

(1)通過看看、聞聞、摸摸、說說、感知茶葉的形狀。

(2)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茶葉,就放在邊上的桌子上,請小朋友去看一看茶葉的形狀、顏色,用鼻子去聞一聞味道

小結:茶葉的形狀都不相同,顏色也不太一樣,有深有淺,但是聞上去的味道都是非常清香的。

3.幼兒觀察用開水泡後的茶葉的變化,談談茶葉的作用

(1)引導幼兒觀察茶葉在杯中的變化。

(2)師:茶葉到了水中,經過開水泡後,會發生什麼變化,水的顏色有什麼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我們看到的是茶葉經過開水泡後,又慢慢變回剛採下來的樣子,茶水的顏色慢慢變紅,茶水的顏色慢慢變綠,聞一聞真香呀。

4.品茶

(1)各種準備好的放在小盤中的茶葉擺放在桌子上,讓幼兒觀察一下,看一看它們的顏色,聞一聞它們的氣味,並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2)出示圖片讓幼兒瞭解茶葉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5.泡茶

幼兒每人一個杯子,小勺。請幼兒自己動手用各種茶葉泡製茶飲料。在等待茶飲料變涼的過程中,組織幼兒瞧一瞧葉子或花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再看一看茶水的顏色,聞一聞它的味道有什麼變化?可以互相的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自己做的飲料什麼味道!

延伸

繼續探究“茶”知識。

遊戲活動:茶館。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卡,初步瞭解卡的用途和我們生活的關係。

2、觀察、區別卡的異同點,提高幼兒比較判斷的能力。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的卡(散放在兩張長桌上,可供幼兒自由參觀)、做過漢字標記的卡(如:貴賓卡、門卡等,可以粘貼在黑板上)、

2、場景的圖片展示板(醫院、卡拉ok、小區高樓、飛機場、美容院)

3、2人一隻彩筆、一張記錄表(一欄記錄卡的相同點、一欄記錄卡的不同點)活動過程

一、我認識的卡–激發對卡的興趣:

1、我們先來參觀一下我們從家裏帶來的卡,和你的朋友說說你認識的卡?

2、提問:(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張是我們每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2)我們每天都有人來接送,那還要接送卡有什麼用?(和幼兒共同回憶門衛伯伯檢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對小朋友的重要性。)(3)怎麼讓別人知道你今天用過接受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驗證機器上的綠燈是否亮了?一起數數亮燈的人數。(4)小結: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認識的人就不能隨便進來,還能知道今天一共來了幾個人。接送卡可以保護我們的安全,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可別丟失哦。

二、我喜歡的卡–瞭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還有許多卡我們也經常在用。(出示做過漢字標記的各種卡)

2、提問:(1)哪一張你也很喜歡的,爲什麼?(在幼兒討論後,讓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錢就比原來少。在和孩子的互動中,要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答疑。)(2)配對遊戲:出示5個場景圖片:醫院、卡拉ok、小區高樓、飛機場、美容院,請把這5個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來,放到圖片中,看看找得對嗎?(3)幼兒操作,說說理由。(4)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邊有那麼多的卡:銀行卡、交通卡、會員卡、就診卡、手機充值卡、遊戲卡……這些卡會帶給我們方便、帶給我們優惠、帶給我們安全,還能節約我們的時間。

三、觀看視頻–比較卡的異同:

1、提問:(1)圖片上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卡?(銀行卡)她到哪些地方用過這張銀行卡,(百貨、新華書店、華氏大藥房、可的超市、銀行自動取款機)(2)小結:原來有的卡除了在一個地方用,還可以在許多的地方使用,使用的地點越多說明這張卡的作用就越大。(3)錄像裏的老師是怎麼用卡的?(在刷卡機上刷一下)所有的卡都是這樣用的嗎?(有的是插進機器裏、有的是對着機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輸入密碼。)(4)小結:原來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樣的。

2、提問:(1)找個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這些卡還有哪些是不一樣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標記把你們找到的祕密記錄在表上。(2)幼兒兩兩結伴組合,觀察比較,嘗試記錄。(3)幼兒交流,老師將幼兒發現記錄在大統計表上。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聲音的根源,關注生活中的聲音的多樣性。

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體發出聲音,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3、發揮幼兒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和想象力。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一類材料:鈴鐺、響筒、口哨、小喇叭等

二類材料:竹筷、木梳、刷子、瓶蓋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猜他是誰:請四名幼兒事先藏在遮擋物後面,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大家根據說話的聲音,猜一猜都是誰在說話?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教師:人的聲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們都能根據不同的聲音猜出說話的小朋友是誰,下面我們試着玩玩這些物品,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

(1)老師與幼兒交流,說一說用什麼方法讓各種器具和樂器發出聲音。

(2)停止動作,使物體停止發出聲音。

教師;說一說,爲什麼這些物體會一聲不響了?

(3)小結:使物體運動起來,它就會發出聲音,不動它,就沒有聲音了。

2、感受聲音的不同

教師:剛纔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麼聲音也聽不清。現在我們分開來聽一聽竹筷會發出什麼聲音?玻璃杯會發出什麼聲音……

(1)開火車,幼兒各自用自己手中的器具,大家按“一、二、一”的節奏敲一敲,吹一吹。

(2)感受聲音的不同性質,如嗓、清音、高音、低音節奏快、節奏慢等

3、聽錄音,想象感受聲音的多樣性

教師:生活中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來聽聽錄音機播放的是什麼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們會想象到什麼事物?

(1)鳥叫

(2)流水叮咚響,一羣鴨子嬉戲

(3)動畫片《獅子王》的插曲

(4)小結: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聽到的聲音想一想,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情?

(5)請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

4、探索模仿聲音

教師:剛剛我們聽到了馬飛快地跑的,鳥兒歡快的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聲音,你能學一學?試一試,模仿這些聲音

(1)學習模仿馬蹄聲

(2)幼兒交流模仿聲音

(3)師生合作配音

出示森林背景圖,老師操作鳥兒、大象、小貓、鴨子等圖片由幼兒配音:

清晨,鳥兒們醒來了(揉塑料紙或打紙片模擬小鳥上下紛飛。)

大象走來了(用拳頭慢慢的敲桌子)

小貓走來了(喵喵!)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本課: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希望小朋友們以後認真聽,試着模仿,就會發現很多樂趣。

2、幼兒休息。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科學活動,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但現在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教學準備上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裏。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蛋殼與醋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從而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2、通過幼兒參與實踐,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抽空蛋液的蛋殼、水彩、畫筆。

小鐵盒(也可用易拉罐)、酒精燈、蠟燭、回形針、醋酸、塑料小刀(若干)

  活動過程

1、想一想、說一說

(1)出示雞蛋殼,教師啓發幼兒說一說蛋殼上能不能雕刻圖案,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辦法。

(2)出示老師的雕花蛋殼,讓幼兒想一想,猜一猜老師用什麼方法做的。

2、試一試,做一做

(1)鼓勵幼兒在蛋殼上畫圖案,作爲底稿。

(2)教師用小鐵盒在酒精燈上溶化一段蠟燭,引導幼兒用乾淨毛筆蘸上蠟燭均勻地塗在蛋殼上。

(3)稍後,用曲別針按照底稿的線條刻劃圖案,並提醒幼兒小心地僅把線條上的石蠟劃掉。

(4)再用乾淨的毛筆蘸上醋酸在蛋殼上的線條刻劃處反覆塗2―3 次。

(5)過15分鐘左右,把蛋殼上的蠟全部用塑料刀刮掉。

3、比一比,說一說

讓幼兒把製作的作品拿給大家看一看並說說是如何製作的。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用彩色水筆把圖案塗成彩色。

2、開個“雕花蛋殼展示會”,讓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3、引導幼兒知道,我們的牙齒是怕酸的,食物的殘留物在口腔內時間長了也會變酸,所以要認真刷牙,保護牙齒。

  活動建議

1、在酒精燈上用鐵盒取蠟油時要注意安全,用曲別針在蛋殼上刻劃圖案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別扎着手。

2、雞蛋可不抽蛋液,若抽蛋液要把蛋殼口封上。

3、用紅皮雞蛋效果最佳。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珍惜糧食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瞭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和用途。

活動準備:

1、準備一整棵小麥,課件(麥粉製成的食品、麥稈製品、小麥生長過程掛圖一幅)。

2、準備錄音機、磁帶、頭飾等。

活動內容:

一、開始部分:以變魔術的方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觀察小麥的外形特徵。瞭解小麥的組成部分:根、莖、葉、麥穗。

2、出示掛圖,結合提問幫助幼兒瞭解麥子的播種和收穫季節。

⑴ 小麥在什麼季節播種?(秋季)

⑵小麥在什麼季節收穫?(春末夏初)

小結:秋天農民把麥子播種在地裏;第二年春天麥子長的綠油油地;到了夏季,麥子抽穗開花、結果,麥粒由白變黃,由軟變硬,說明麥子已成熟,農民伯伯要開始收割了。

3、找一找,說一說。麪粉能製作出什磨食品,你還知道小麥的其他用途嗎?瞭解麥子的用途。

小結:麥粒可磨成麪粉。麪粉可以做成饅頭、麪條、餃子、蛋糕、餅乾、麪包等。麥稈可編各種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遊戲“麥爺爺找孩子”。

請一個幼兒戴上小麥頭飾,當麥爺爺。其餘小朋友當面粉製品(把麪粉製品的圖片掛在幼兒胸前)。麥爺爺說:“我的孩子不見了,他們都變了樣,那些是我的孩子呀?”幼兒依次說:“我是麪包,我是麥爺爺的孩子。”“我是餅乾,我是麥爺爺的孩子。”……

5、聯想活動:在夏季裏,小朋友還見過那些糧食作物?(豆子等)

6、思品教育:聽兒歌《大饅頭,哪裏來?》。教育幼兒愛惜糧食,體會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

三、結束部分:聽音樂作律動,出教室。

四、活動延伸:泥工《製作麪食》。

附兒歌:《大饅頭,哪裏來?》

大大的饅頭哪裏來?

白白的麪粉做出來。

白白的麪粉哪裏來?

黃黃的小麥磨出來。

黃黃的小麥哪裏?

農民伯伯種出來。

伯伯阿姨勞動忙

大家都要愛惜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感知物體由於重心轉移而發生的翻滾現象。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並記錄探索的過程,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實驗用具每人一套:膠囊、小鋼珠、軌道:其他實驗材料(沙子、小棍子、塑料小圓珠)、記錄表、記錄標籤

2.多媒體課件。

3.木板玩具、蛛俠玩具、n次貼

活動過程:

一、慶術情境,激趣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引發大膽猜想)

1.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展示小膠囊翻滾)

提問:你們猜猜小膠囊爲什麼會翻滾?

2.幼兒嘗試(空膠囊)

追問:爲什麼老師的膠囊可以翻滾,你們的卻不能?(發現膠囊中有東西)

小結:小膠囊裏有一樣魔法材料,所以能使小膠囊翻滾。而你們手中的小膠囊是空膠囊所以不能讓小囊翻滾。

二、猜測操作,感知原理

(一)觀察現象,大膽豬(探索膠囊中的魔法材料)

1.出示材料,請幼兒進行初步猜想。

提問:哪個材料纔是真正的魔法材料呢?(記錄自已的猜測)

2.幼兒操作,嘗試不同材料放入膠囊內。(發現魔法材料)

3.分享交流。(記錄操作結果,進行魔術表演)

小結:魔法材料是小鋼珠。膠囊內放入小鋼珠,會讓小膠囊翻跟頭

(二)觀看視頦,感知原理(簡單梳理小膠囊翻滾的原理)

重點提間:爲什麼小鋼珠能讓小膠囊翻滾?爲什麼其他材料不能呢?

(插放原理視頻)

小結:因爲小鋼珠是圓的、它的重量比小膠囊重,可以在膠囊內滾動,滾動時改變了膠囊的重心,引起了小膠囊的翻滾

三、思維拓展,活動延伸(發現重心轉移在生活中的有趣現象)

1.玩具中的現象(現成玩具:翻滾吧,蜘蛛俠:翻滾吧,木板俠)

提問:這是什麼玩具?它會翻滾嗎?

2.日用品裏的現象(n次貼:翻滾吧,紙片俠)

提問:爲什麼所有的東西都是從上往下翻滾呢?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7

  一、設計意圖:

根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在幼兒園的種植園裏,在和媽媽奶奶逛菜場時,在幫媽媽奶奶撿菜時,都能看到各種蔬菜的根,但是,這個“看見”,是孩子的無意注意,通過本次活動,我們將孩子的無意注意提升到有意注意的高度,不但豐富了孩子的知識,也激發了孩子探索的興趣。

在活動中,我們將孩子的自我管理融入到教學中,從幼兒的第一次探索到他們的.第二次探索,都能看到孩子自主管理的影子。尤其是孩子的第二次探索,從他們的自我結合分組、組長的選出、工作的分工、回答問題的人選等等,教師都只是一個旁觀者,讓孩子充分自由發揮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根的不同形態,知道植物的根生長在土裏。

2、在活動中能大膽表述,體驗探索不同植物根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樹根、黑板、籃筐。

2、園內種植園

3、幼兒問卷《列舉三種根的樣子》(用圖文結合的方式)

  四、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樹根,讓幼兒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徵。

2、你們還知道什麼植物有根?

3、教師小結:原來,大部分植物都有根。

(二)、第一次探索

1、幼兒動手找青菜的根

(1)今天,我們來到了種植園,那你們知道我們的種植園都有哪些蔬菜呢?

(2)你們真棒,那我要考考你們:請你們找一找青菜在哪裏,它的根又在哪裏?請你動手拔一拔,看誰的動作最快。

2、集合,提問: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在哪裏?你從哪裏找到青菜的根?

2、小結:原來根喜歡住在泥土裏。

(三)、第二次探索

1、請你說一說青菜的根長得什麼樣子。

2、小結:青菜的根是直直的,旁邊有許多小毛毛。

3、我們的種植園裏有那麼多植物,是不是每種植物的根都和青菜的根長的一樣呢?想不想一起去探索發現根的祕密呢?

4、接下來給你們一個任務:請你去找一找、拔一拔、看一看,(教案 ) 菜園裏其他植物的根。要求:(1)自由組合,三人爲一組,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選好組長到老師這裏拿筐。(2)每種植物只能拔一顆,並且拔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出示記錄紙)(3)聽到鈴鼓聲請你們以小組爲單位,三人坐在一起。

5、集合:幼兒分組介紹自己的記錄(從幼兒記錄的方法、形式上進行點評)

6、幼兒觀察自己拔的蔬菜的根。

提問:你們找到了哪些植物的根?他們的根分別是怎樣的?(每組一個代表發言回答,其他組員補充)

7、根據幼兒觀察到了不同根的特徵進行分類。

小結:我們今天都發現了根的祕密,想菠菜、青菜這樣直直的根,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直根系。像韭菜、大蒜的根,像老爺爺的鬍鬚,叫鬚根系。像蘿蔔這樣的根粗粗大大的,叫變態跟。

(四)、結束

剛纔我們發現了根的祕密,那你們知道根有什麼用途嗎?回家查查資料,我們下次再討論。

  五、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太空有許多星球,他們都是朋友,如:太陽、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發幼兒探索宇宙奧祕的願望。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手電筒一隻,放大鏡一面,黑色紙片一張。

2、宇宙圖片一張。

重點難點:

1、讓幼兒知道太陽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2、知道地球、太陽、月亮之間運轉的形式: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活動流程:

出示宇宙圖介紹介紹延伸

引起興趣-->太陽-->月亮-->活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宇宙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問: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神祕的太空中有什麼?(幼兒這樣回答)[教師出示宇宙圖]

2、在太空中有那麼多的星球,他們之中誰是地球的好朋友呢?爲什麼?

小結:月亮離地球最近,一直圍繞着地球轉,地球又圍繞着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二、介紹太陽

1、實驗一:晝夜之分

師問:

1、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你知道要多長時間?(一年)

2、你知道爲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教師運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實驗操作)

小結: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是,自己也在自轉,地球轉向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2、實驗二:利用太陽光使紙燃燒,介紹同樣的作用。

師問:

1、太陽是一個燃燒的巨大火球,溫暖的陽光能使地契上的動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太陽光做那些事情嗎?(太陽竈;太陽船;太陽能電池可用於手錶、計算機內;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還可用來發電……)

2、我們現在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瞧瞧太陽光的威力吧!(在太陽光下利用放大鏡演示紙片燃燒)

三、介紹月亮

師問: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圍繞着地球不停地轉,晚上,我們可以看到皎潔的月亮,那麼月亮他本身回發光嗎?

(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太陽的光。)

四、延伸活動

師:在廣闊的宇宙中還有許多星球,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金星、水星、木星……)它們隱藏着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祕密,等待着我們小朋友長大了去探索。

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觀察和實驗相結合的一堂課。通過觀察一些精彩的太陽圖片來討論認識太陽,這些圖片都來源於互聯網,正是利用了豐富的網絡資源才讓這一目標得以實現。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科技爲教學帶來了很大幫助,可是它也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自然教學中的實驗它是無法取代的。只有將信息科技與實驗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才能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趣。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着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着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會計數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物體的數量。

2、探索按標記圖要求在圈裏擺放相應數量的物體。

3、喜歡參加科學活動,感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和樂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操作卡,貼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通過情景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幅圖片上的小動物都在幹什麼啊?小猴子個小熊在參加套圈的比賽,但是他們缺少一個裁判,你們來給他們當裁判好嗎?

二、學習計數圈內物體的數量

1、認識套圈遊戲的玩法,並能夠正確的數出圈內物體的數量。

教師:你們都知道套圈怎麼玩吧,如果你們來當裁判,怎麼樣來判斷誰輸誰贏?你們能夠正確的數出每個小動物圈裏的數量嗎?那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2.學習計數兩圈交叉情況下圈內物體的數量。

教師:剛剛我們幫助小猴他們評判了幾場比賽,下面這一場有一點不一樣,哪裏不一樣?(圈重疊了)那麼圈重疊我們怎麼來算出來他們分別套中了幾個呢?

3.知道兩圈交叉部分是公共區域,這裏的物體即屬於藍圈,也屬於紅圈。

教師:當兩個圈交叉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裏的物體即屬於小猴的,也屬於小熊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練習

1.幼兒根據要求上白板課件動手操作練習,運用交集的概念。

2.發放操作材料,幼兒觀察討論物體的擺放順序。

3.講解幼兒的操作材料。

四、結束活動

總結本節課的教學知識,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牽牛花的生長過程,讓幼兒發現牽牛花的變化,以及影響其變化的因素。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種植園地、塑料杯、牽牛花種子、工具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育苗

1、請幼兒觀察牽牛花的種子。討論種植牽牛花的方法。

2、發給每個幼兒2~3粒種子,讓他們按自己的方法在塑料杯中種植牽牛花。

並將自己的名字標籤插在杯子裏。然後將杯子放到陽光下或背陰處(暫不要糾正幼兒的錯誤,通過實踐,檢驗自己行爲對否)。

3、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種子發芽的過程。討論:爲什麼有的種子發了芽,有的種子不發芽?

活動(二)移植

1、請幼兒挑選較壯的小苗,移植到園地裏。並在自己移植的小苗旁邊插上姓名標籤。

2、教師在適當時幫助幼兒給小苗搭上架子。並讓幼兒討論:爲什麼要這麼做?

活動(三)管理

1、幼兒自己給牽牛花澆水、施肥,並做好觀察記錄。

2、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的變化。

討論:

牽牛花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它能直立起來嗎?

牽牛花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它的花像什麼?

牽牛花都在什麼時候開花?早晨、中午和晚上牽牛花有什麼不同?

牽牛花凋謝以後變成什麼了?花籽是什麼樣子的?

活動(四)自然角

1、將收穫的牽牛花種子保存在玻璃瓶中,瓶上貼好畫有牽牛花的標籤,放到自然角。

2、讓幼兒把觀察日記畫冊,放到自然角展覽。

活動建議:

1、教師要創設條件,鼓勵幼兒主動觀察,積極探索。

2、要結合當地的物候條件,擴展種植活動的內容。

活動反思:

這篇課文上了三個課時,加上寫字。明顯,超標了。不過值!課文還是採用的隨文識字教學,朗讀訓練也比較到位,現在孩子們越來越喜歡朗讀,也知道怎樣朗讀了,心裏很高興。可是學習的過程中總有新東西不斷的出現,這堂課就要處理一個“祈使句”的問題。首先,我請孩子們反覆讀“牽牛花,請你快快長大發芽,讓王奶奶也能看到鮮花吧!”這句話,在帶着他們到現實中去體會,孩子們說到了“有禮貌”、“着急的期待”等等,有了感情的鋪墊,在告訴他們這句話是祈使句,並且再板書一句祈使句,觀察特點,總結出祈使句的模式:XXX,請你_______________吧!熟悉了句式以後,讓孩子仿寫、拓展,加深了他們對於祈使句的印象,掌握了“!”的使用方法。這個地方耗時較多,但是效果還不錯。

另一個耗時的地方就是寫字的指導。指導模式:請小老師來教,自己選字,先說結構,再說筆順、筆畫,接着觀察壓線的筆畫,最後是試着到黑板上來寫。通過孩子自主參與來提高他們在寫字環節中的興趣,效果不錯,就是費時。不是特別難的字最好不用這種方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願意瞭解老虎的習性、生活習慣、外形特徵等。

2、能學用相關的詞語(潛伏等)描述視頻中的見聞。

3、有老虎是保護的概念和意識。

活動過程

一、引用原有經驗描述自己知道的老虎

1、故事裏的大老虎是一隻怎樣的大老虎?先是粗暴,後來是有愛、善良。

2、真正的大老虎是什麼樣的?你見過嗎?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二、瞭解老虎的外形特徵

1、老虎是怎樣的?外面看得到的叫長相,也叫外形。用黃色的老虎頭表示。

2、除了這個,老虎還是怎樣的?藍色老虎頭:行動(如吼叫)紅色老虎頭:食物(如吃肉,喝水等)

三、出示視頻,觀看並講述

1、請小朋友們先看看,看了請你說說視頻中的老虎是什麼樣的?尖銳的牙齒,耳朵在動。

2、完整講述捕食過程

(1)準備行動(學習潛伏新詞)

(2)老虎很會動腦筋,是有智慧的動物。

(3)潛伏–潛行–奔跑–潛伏–捕捉

3、老虎寶寶老虎是怎麼對寶寶的?引出粉色老虎頭:家人

4、綠色老虎頭:老虎的生活環境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環境。

四、小結: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幫助幼兒總結學習方法。

五、老虎是保護動物老虎生活在什麼地方?(東北虎、華南虎)世界上還有哪些地方有老虎?爲什麼要保護老虎?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

設計意圖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他真正感興趣的活動,會做得最認真,也做得最好。而“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聲音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幼兒的感官又是非常敏感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會吸引他們的注意。爲此,本次活動我根據幼兒的心理和思維特點,試圖通過創設蘊涵問題、疑惑的教學環境,提供充足的可操作性材料,先讓幼兒聆聽和分辨各種聲音,以趣生疑,再讓幼兒自選各種材料並用不同的方法探索聲音,最後引導幼兒選擇最佳方法隨動畫片的播放進行模擬配音。從而開闊幼兒的思維領域,爲幼兒的探索創造最大的空間,使其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鞏固,且能遷移到其他方面,不斷生成新的問題,獲得新的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各種聲音,關注生活中聲音的多種多樣。

2.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發出聲音,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3.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物品:竹筷、竹勺、木梳、刷子、瓶蓋、茶杯、砂紙、玻璃球、紙、算盤等。

2.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他是誰

請4名幼兒事先藏在遮擋物後面,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大家根據說話的聲音,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

(評析:以幼兒最喜歡玩的遊戲導入,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師:剛纔大家一下子就猜中了,爲什麼呀?哦,因爲每個人的聲音是不相同的。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東西,請你玩一玩,也讓它們發出自己的聲音來。

幼兒自由玩,老師與幼兒即時交流。

(評析:這是幼兒與材料之間的第一次互動,豐富多樣的材料,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通過探索,幼兒獲得了各種感性經驗。)

師:誰來說一說,剛纔你玩的是什麼,你是用什麼方法讓它發出聲音來的。(幼兒講述,幫助幼兒豐富詞彙:搓一搓,按一按,敲一敲……)

師:我們讓手裏的東西動了,它就會發出聲音來。爲什麼現在它們不響了呢?(我不吹,口哨就不響了;我不敲,茶杯就不響了……)

師:這些東西我們不再動它,它就沒有聲音了。

(評析:通過探索,讓幼兒淺顯地瞭解:只有震動才能產生聲音。)

三、感受聲音的不同

師:剛纔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麼聲音也聽不清。讓我們分開來聽一聽吧。

1.敲玻璃杯。大家仔細聽,好聽嗎?它的聲音怎樣?

2.吹口哨。大家按“一、二、一”的節奏走一走。

3.敲鼓。鼓發出的聲音和玻璃杯一樣嗎?

4.搖算盤。輕輕搖,用勁搖,比較聲音有什麼不同。

(評析:這一環節是爲後面的給動畫配音做鋪墊,有一定的目的性。)

四、聽錄音想象,感受聲音的多樣性

師: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聲音,老師這兒錄下了一些,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到這些聲音,你會想到什麼事?

(一)實際聲音再現:

1.一隻鳥兒叫,兩隻鳥兒唱,許多鳥兒鬧。

2.馬兒在叫,馬兒飛奔起來,越跑越遠。

3.流水叮咚叮咚,一羣鴨子嬉戲,遇見鵝大媽,互相問候,小河裏熱鬧極了。

4.風雨中。

5.《獅王進行曲》。

小結: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聽到的聲音想一想,猜出發生的事情。

(二)說一說,你在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用嘴巴模仿一下。(如節日裏的鞭炮聲、大街上的各種汽車聲等。)

五、探索模擬發聲

l.看課件。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動畫故事,這個故事裏也有很多聲音,我們一起看一看、聽一聽,請你想一想故事裏講了什麼事。

2.示範模仿。

師: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哪些聲音呢?我們能不能來模仿小馬走路的聲音呢?可以用什麼來模仿?還可以用什麼來模仿呢?

師:剛纔我們玩的這些東西中,什麼發出的聲音和小馬走的聲音很像?還有什麼也很像?其他小動物發出的聲音你能不能也找些東西來模仿一下呢?

3.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與個別幼兒交流,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己所發出的聲音。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充分動手操作,想盡一切辦法,利用身體與物品接觸、物品與物品接觸發出各種聲音來模仿動畫片中的聲音。幼兒探索的這些方法不一定都很準確,其發出的聲音也不一定很接近實際聲音,但卻是孩子自己探索的結果,此時教師沒有給予任何評價,只給予鼓勵,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

4.交流玩法,互相學習。

師:××,你剛纔模仿的是什麼小動物,用什麼來模仿的?我們一起來聽聽像不像。

5.合作配音。

教師操作課件並講述故事,幼兒配音:

清晨,鳥兒們醒來了,(揉塑料袋和拍打紙片模擬小鳥飛上飛下)

兩三隻鳥兒快活地叫着,(吹口哨,斷斷續續交替進行)

許多鳥兒快活地鬧着,(口哨和紙片同時進行)

晨練開始了。

小馬快快跑,(用瓶蓋刮木梳或用筷子敲桶)

大象在散步,(甩沙錘,拍桌子,按中速進行)

烏龜越爬越遠了,(用刷子輕輕刷砂紙)

早晨,大森林裏多快樂呀。

活動延伸

1.提供大海背景等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創編故事,配以合適的音響。

2.引導幼兒聽聲音編故事。

3.指導幼兒繼續探索,用布條等生活用品模擬發聲。

活動總評

1.選材新穎,貼近幼兒的生活

活動中,爲了給幼兒的探索創造最大的空間,教師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如筷子、塑料袋、木梳、刷子、瓶蓋、茶杯、砂紙、玻璃球、算盤、空瓶、易拉罐、氣球、空塑料桶、空酸奶杯、熱水袋等,讓幼兒大膽探索。幼兒能夠在活動中利用從材料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去分析、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所選取的材料都是幼兒身邊的物品,使幼兒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珍惜和利用資源。這樣可以讓幼兒真切地體會到科學就在身邊。

2.體現了以幼兒爲主,教師爲輔

活動中,幼兒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教師是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嘗試多種方法。幼兒是勇於實踐的探索者,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直接受到其原有經驗的影響,難免出錯或走彎路,我就鼓勵幼兒變換方式,尋求其他的或更多的解決方法,引發他們更富有創造性的探究活動。同時我鼓勵、引導幼兒間交流、分享自己的新發現,在觀點的相互交流與碰撞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並引發深入探究的慾望。

3.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一個教學活動是否有成效,主要看幼兒在活動中有沒有獲得什麼。活動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讓幼兒學的內容轉化成了幼兒願意學的內容,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新奇性、形象性和實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導航,調動了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幼兒的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獲得了有效發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

不同的聲音。

2、願意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探索的結果。

3、發展聽覺分辨能力,激發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經驗準備:請家長在家引導幼兒注意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鐘聲、電鈴聲、喇叭聲等。

2、物質準備:

(1)、每組桌面上分別放置小鼓、三角鐵、木魚、小鈴、圓舞板、鈴鼓等各種樂器以及瓶蓋等。

(2)、和幼兒一起收集紙盒、紙杯、線、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錄有各種悅耳及刺耳聲音的磁帶、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1、通過探索,感知聲音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樂器,讓幼兒瞭解樂器發出聲音的方法。

教師:今天來了很多小樂器,你們試一試,應該怎樣演奏他們呢?

請幼兒自由玩樂器,並探索使樂器發出聲音的方法,可以敲、搖、碰、拍、彈、晃等。

教師小結:樂器都可以發出聲音,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不同,發出聲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過操作,瞭解聲音產生的原因。

※、教師介紹小實驗方法:將瓶蓋放在小鼓上,邊敲打小鼓邊讓幼兒理解物體

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幼兒自由地再次玩樂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瞭解人發出聲音的原因。

教師:我們人站着不動,爲什麼會發出聲音說話呢?

請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嚨,喊“啊——”。然後請幼兒說一說有什麼感覺 (引導幼兒感知聲帶的震動)。

師幼共同小結:不論什麼東西,振動了纔會發出聲音,不動它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2、自主嘗試,探索聲音

(1)請幼兒嘗試讓活動室裏的物品發出聲音。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

教師:小朋友,你剛纔使什麼物品發出了聲音?用的什麼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講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結果。

(3)教師小結: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發出聲音,發出聲音的方法是各種各樣的。

  3、聽聽玩玩,辨別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說一說,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2)教師小結:有好聽的聲音,有不好聽的聲音。好聽的聲音叫音樂,大家都喜歡聽。不好聽的聲音叫噪音,聽多了會有害人的健康。從中教育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說悄悄話,避免產生噪音。

  4、想想做做,自制玩具。

指導幼兒利用收集回來的物品來自制玩具,如紙盒琴、紙電話、七音瓶等。然後玩一玩自己製作的樂器,體會聲音的奇妙。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4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設計――讓位

二、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活動,初步感知沉入水中的物體,體積越大水位升得越高這一現象。培養幼兒學習實驗記錄的方法。

三、適用對象

大班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玻璃瓶一個(內裝半瓶水)、一次性筷子一雙、小石子一盒、天平、量杯、玻璃瓶(兩種不同規格)、鐵彈珠、水彩筆、記錄卡、有色橡筋。

五、活動過程

引入:故事《烏鴉喝水》。

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飛呀飛,終於發現了一隻瓶子,瓶子裏有一些水,可瓶口太小,瓶子裏的水又少,烏鴉怎麼也喝不着,怎麼辦呢?……烏鴉銜來一些小石頭,放入瓶中,瓶裏的水慢慢地就上來了。現場演示:讓幼兒往一個裝有水的杯中加入石頭,看水面有什麼變化?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將兩個質量相等、體積相等的瓶子沉入水盆中,水面有什麼變化?

幼兒討論。

(1)一樣大、一樣重的瓶子放入水盆中後,水面是一樣高低。

(2)水面一個高,一個低。

試一試,幼兒將瓶子同時放人兩個裝有相同水的量杯中,用橡筋標出水升高的位置。

說一說我的發現。

兩個瓶子沉入水中後,兩個量杯中水面高度是一樣的。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兩個重量相等、體積不同的瓶子沉入水盆中,水面有什麼變化?

幼兒討論。

(1)大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2)兩個瓶子一樣重,水面上升一樣高。

試一試,幼兒取出體積不一樣、重量相等的瓶子,同時放入量杯中,用橡筋標出水升高的位置。

說一說我的發現。

大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探究活動三

探究的問題:將兩個體積相同、重量不同的瓶子沉入量杯中,水位有什麼變化?

幼兒討論。

(1)重的瓶子放人量杯中,水面上升得高。

(2)兩個瓶子一樣大,水面上升一樣高。

試一試,幼兒將兩個瓶子同時放人量杯中,用橡筋標出水上升的位置。

說一說我的發現。

它們是一樣大的,但不一樣重,重一點(裝的水多一些)水面上升得高。

想一想:如果所放的瓶子不能沉入水中,水面會不會升高呢?

六、注意事項

每個小實驗前,教師應指導幼兒檢查量杯中的水位,要使其一致,這樣便於比較實驗結果。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能簡單地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水果若干(蘋果、桔子、葡萄、桂圓)。

2、每張桌子上放有水果,一盆水。

3、水果卡片,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

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許多的水果娃娃,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些什麼水果?(領幼兒到桌子旁去看一看,摸一摸。)

(水果是孩子們喜歡的食物,而這些水果又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這就能較好的跳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想一想,猜一猜。

1、這些水果娃娃想到水裏洗個澡,那請小朋友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到水裏,會沉下去,還是會浮在上面?(幼兒猜測。)

(猜想法是探索類活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當孩子對水果放到水裏產生興趣以後,教師讓他們來想一想、猜一猜,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

2、教師根據幼兒猜想和判斷,做記錄。

(交流自己的猜想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孩子喜歡的形式,這裏我讓幼兒說,我來記,把他們的不同猜想記錄下來,讓幼兒知道每個人的猜想是不一樣的,更好地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爲下一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試一試,記一記,講一講。

1、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先操作,後記錄。(先拿一種水果,把它放在水裏,看它是浮在水面上還是沉在水底,然後記錄在記錄卡上。)

(通過上一環節的猜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被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很想嘗試一下。於是我運用了操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這一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在這次探索過程中我就鼓勵、引導幼兒多觀察,多操作,多實驗。瞭解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同時用貼圖片的方法記錄自己的發現。)

2、請幼兒說說記錄結果。(邊說教師邊演示實驗,並把結果記錄在黑板上的記錄卡上。)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再次實驗。

(由於第一次實驗後,出現了不同的實驗結果,所以我就安排了第二次實驗,讓幼兒通過再次實驗,再來判斷結果。)

4、展示記錄卡。

四、結束活動。

師:除了這些水果,你們還知道哪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請小朋友回家後,如果爸爸媽媽買了其它的水果回來,你也試一試,把它們放到水裏又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