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

 設計意圖:

生活中的很多物體都是與各種不同的形狀拼接組合而成的,從而形成很豐富的形狀和圖案,現在要從最基本的圖形開始着手,加深孩子們的印象和記憶。

 目標

1、學習按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2、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長方形形特徵的認識。

準備;貼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卡片一張,九隻小框,圖形卡片每人一組,小盤子每人一隻。

  活動過程:

1、 教師變魔術出示圖形的卡片,請幼兒觀察。

它長的很特別,是什麼樣子的?你們見到過的什麼東西也是三角形的?

(同上依次介紹圓形、正方形)

2、 請幼兒看看自己椅子上的卡片,說說它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

師:你們的椅子上有許多的圖形寶寶,請小朋友們跟你旁邊的小朋友介紹一下,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師:都介紹過了嗎?xx你來介紹一下圖形寶寶吧!(請幾名幼兒介紹自己的圖形)

3、 遊戲幫小兔子鋪路

師:555555,是誰在哭呢?原來是小兔子傷心了,(請一位小朋友去問問)我們一起幫它鋪路好不好?

幼兒:好的。

4、 結束

師:恩真棒!小兔子太開心了。我們一起和小兔子跳個舞吧。

按照小朋友自己身上的圖形到老師那裏排隊

(開音樂跳兔子舞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和操作,瞭解麪粉的特性。

2.感知麪粉加了水再用雙手揉捏後會變成麪糰的變化

3.知道麪粉可以做成各種有營養的好吃的食品。

活動準備

1、教具:麪粉的由來ppt,麪粉製品圖片展示ppt,視頻展示臺。乾麪粉若干、水、滴管各一份。

2.學具:人手一份乾麪粉,每桌一盆水、水中放若干滴管。

3.其他準備:每桌一塊一次性桌布鋪好,課前請幼兒洗淨雙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麪粉的特性。

(1)讓幼兒觀察:你們看盤子裏有什麼?

(2)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用眼睛看一看。麪粉長得什麼樣子?用手捏一捏,說一說麪粉又是什麼樣子?

(3)在幼兒表達基礎上,引導幼兒小結:麪粉是白色的、細細的、軟軟的,沒有氣味。

二、簡單瞭解麪粉的由來。

提問:你們知道麪粉寶寶是從哪裏來的嗎?(課件演示)

三、感知麪糰的特性

(1)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將麪粉加水變成麪糰的操作過程。

(2)幼兒嘗試使用滴管往麪粉里加一次水,並揉和,說說麪粉發生了什麼變化?

(3)再次加水,並揉和,說說變化。

(4)小結:麪粉加水後揉和會變成像橡皮泥一樣的麪糰。

四、瞭解麪粉製品

(1)麪糰是什麼樣子的?你想把麪糰變成什麼樣?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好嗎?

(2)麪糰可以做成什麼?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海綿柔軟、彈性、吸水的特性。

2、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活動準備:海綿若干,海綿製品,粉盒子,白盒子,水。

活動過程:

一、認識海綿,引起探究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猜猜是誰?

2、出示海棉。

二、動手操作,感知海綿的彈性。

1、提問:海綿寶寶要和我們玩“變一變”的遊戲,我把笑臉的海綿寶寶捏一捏、扭一扭,你們看現在海綿寶寶變成什麼樣子了啊?(變成哭臉的海綿寶寶)如果我把手放開,海綿寶寶還能變回笑臉嗎?

2、操作驗證: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重點提問:你是用什麼方法和海綿玩變一變的遊戲?海綿寶寶變成了什麼?如果放開手海綿寶寶會變會原來的樣子嗎?教師小結:不管我們是捲一捲、壓一壓、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綿寶寶就能變回原來的樣子,看來海綿寶寶不只有柔軟的特點,它還是有彈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綿的吸水性

1、觀察發現:你們仔細地觀察一下海綿寶寶,它的身上有什麼呢?(小孔)

2、自主探索:教師通過故事引導幼兒用海綿運水,把海綿寶寶放進水裏,看看海綿寶寶有什麼變化?水有什麼變化?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把粉盒子的水運到了白盒子裏面。教師小結:原來海綿寶寶還有吸水的本領啊。

四、拓展與延伸。

(1)讓幼兒用海綿澆花。(2)出示生活中的海綿製品:洗碗綿、洗澡綿、洗臉綿、海綿拖把。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4

設計意圖:

水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幼兒對水的遊戲非常喜愛.通過嬉戲、玩耍,孩子可以在不經意中發現許多關於水的科學知識。本活動試圖通過簡易實驗,幫助孩子瞭解簡單的科學探究途徑、方法,學習開展科學探究必要的記錄手段,思考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猜測、實驗、記錄中感知沉與浮。

2.在活動中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 在整理箱中提前裝好水。

2. 石頭、磁鐵、乒乓球、積木等若干。

3. 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創設情景,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1)出示實驗材料,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材料的特徵。

(2)設計游泳比賽的情景,請幼兒猜想、預測材料“跳人”水中的現象。“這麼多的東西,要進行一個游泳比賽,它們跳到水裏會怎樣呢?”

2.簡單操作,並記錄。引導幼兒初步建立猜測、假設的概念。

(1)教師記錄自己的假設,並詳細說明怎樣使用記錄表。

(2)引導幼兒自己猜想、假設並記錄。提示幼兒:“這些東西跳到水裏會是什麼樣

的呢?我們來猜一猜。不要講出來,先用筆把我們猜到的畫下來。”(老師指導幼兒記錄的方法。)

3. 實驗操作。

(1)通過實踐操作,引導幼兒體驗“浮”與“沉”的概念。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驗證一下是否和我們的猜測一樣。

例如:把一個積木和石頭分別投到水裏,請幼兒觀察積木在水裏是怎樣的。“我們用一個詞來說一一“浮”,表示積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石頭是“沉”的,表示石頭在水底下。

(2)鼓勵幼兒用圖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實驗結果。

提示:將結果畫下來,必須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來畫。

(3)幼兒自由操作,並記錄結果。

先記好的幼兒將記錄的結果與自己的預測進行比較,教師幫助幼兒整理對物體沉浮現象的認識。

4.交流實驗記錄結果(鼓勵幼兒將自己的觀察記錄結果與他人分享與交流)。

請幼兒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記錄。每一個符號表示什麼。假設與實驗是否一樣。

5. 教師小結。

(1)引導幼兒將猜測、假設與實驗結果對照,強調記錄的真實性。

(2)與幼兒回憶活動中自己的操作與記錄。

6.激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提出延伸問題。

請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幼兒把家裏的東西放在水裏是沉的還是浮的?試試看,並嘗試自己做記錄,帶來與老師、小朋友們分享。

設計評析:

由於小班幼兒的思維仍然處於直覺行動階段,所以他們常常停留於遊戲的表面,而忽略了實驗內在的教育價值。本設計創設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的引導給了幼兒積極、大膽參與和猜想、假設的空間。

小班幼兒記錄的意識還未建立,記錄能力相對較弱。設計中提供的記錄表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支架。

鼓勵學生尊重與傾聽他人的觀點,幫助他們學會互相學習。

記錄表:(給幼兒使用時可放大)

編輯評析:

科學活動讓幼兒直接參與是很重要的,讓幼兒在直接參與中體會是目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比較缺乏的。這個活動注意了這一問題。同時在科學活動中,注意幼兒的表徵,注意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見到的現象也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從兩方面來看,這一個活動是好的科學教育活動。

但是這個活動有一些方面還值得進一步考慮:

這樣的活動一定要小組進行,讓幼兒單獨自己實驗、單獨填記錄表不是太合適。尤其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在小組裏的表達、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先集中表徵他們的發現可能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這一科學活動雖然強調了幼兒用語言與別人交流,但在具體活動中對語言的強調並沒有放在首位,而對於小班孩子來說,語言交流發現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孩子們在實驗前的猜想,也最好是先用語言表達。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利用科學圖畫書,初步瞭解動物嗯嗯的特徵及作用。(重點)

2、能用語言大膽地描述不同的嗯嗯。(難點)

活動準備:

ppt、圖書《是誰嗯嗯在我頭上》、動物圖片以及相應的嗯嗯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引起幼兒興趣。

"這是誰啊?它頭上有什麼呢?""這是誰的恩恩呢?"

二、集體看圖書,老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認識常見動物的嗯嗯。

重點引導幼兒講述幼兒描述嗯嗯的特徵。

三、教師小結

原來小動物們的嗯嗯大小、形狀、顏色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小小的、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黃黃的、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是黑黑的。

四、幼兒操作

爲小動物匹配嗯嗯,鞏固對動物嗯嗯的認識。

1、交代要求

2、幼兒操作

3、請幼兒將自己匹配好的找一位客人老師說一說。

五、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徵(大小、有無羅紋等)選擇合適的蓋子。

2.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

3.在活動中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不同形狀、功用的瓶子;

2.塑料筐若干(和幼兒小組數相當);

3.哭泣的瓶子及高興地瓶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瓶子,引出活動。(出示哭泣的瓶子寶寶)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啊?嗚嗚...嗚嗚... 是誰哭了呢?我們來看看!

師:原來是瓶子寶寶哭了,你們知道它爲什麼哭嗎?

幼兒回答......(瓶子寶寶沒有了蓋子)

師:瓶子寶寶沒有了蓋子,它在擔心什麼呢?

幼兒回答......

小結:原來瓶子寶寶沒有了蓋子,它擔心瓶子中的水會流出來,瓶子裏的東西會掉出來。

二、操作(出示各種瓶子,請幼兒操作)

師:那你們願意幫幫瓶子寶寶嗎?(願意)

那我們就來試試,看誰能爲瓶子寶寶找到最合適的蓋子,並蓋緊。

師:你是怎樣爲瓶子寶寶找到好朋友瓶蓋的?(顏色、瓶口大小、形狀相同)

小結:瓶蓋和瓶口正好一樣大才能蓋上。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換一個瓶子來找瓶蓋朋友,找到後,想個辦法把它蓋緊。

師:你的瓶蓋蓋緊了嗎?(蓋緊了)

你是怎樣用你的小手把蓋子蓋上的?(旋轉)你是用擰的方法,爲什麼這個瓶蓋要擰?你們發現瓶蓋和瓶口有個小祕密嗎?裏面有一圈一圈的叫螺紋,有螺紋的就要擰,沒有螺紋的就用按得方法。

總結:瓶口大的瓶子的蓋子也大,瓶口小的瓶子的蓋子也小,瓶子的顏色可能會和蓋子的顏色是一樣的。

三、遊戲(瓶子找蓋子)

師:今天呀,老師也帶來了好多瓶子和蓋子,這些瓶子和蓋子呢,它們也分開了,老師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它們,幫瓶子寶寶找到它的蓋子朋友!(分組進行)

四、結束

師:瓶子寶寶都找到了自己的蓋子朋友,看看瓶子寶寶們不哭了,它笑了。瓶子寶寶在說:“小朋友們,謝謝你們,我找到了朋友,現在可開心了,我的好朋友們呀,要謝謝你們,它們決定留下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做遊戲呢!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科學課,主要是讓小朋友通過顏色、瓶口的特徵(大小、有無羅紋等)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找瓶蓋。上完這節課後,我的時間有點不夠,還有在最後小朋友操作部分缺少一個點評。我決定通過在讓小朋友自己動手還是那個來試一試的環節上再增加兩組操作,讓小朋友在多種田間下選擇最合適的瓶蓋。還有最後一個結尾部分,可以再準備一些瓶子,裏面裝一些沙子、豆子之類,請小朋友和瓶子寶寶做遊戲,跟着音樂一起請瓶子寶寶碰一碰。這樣的一節課才更加完整。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7

教學內容:我們的鳥類朋友

  活動目標:

1.瞭解多種多樣的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鳥的標本、圖片、碟片、圖書

2.師幼共同佈置活動室環境

教學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鳥、關心鳥。

  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1. 這幾天,我們和小鳥交了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還收集了許多小鳥的圖書、圖片、標本、碟片,現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講一講,你認識的小鳥叫什麼?長得什麼樣子的?(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請小朋友坐下來,把你看見的小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你看見的是什麼鳥?是什麼樣子的。

二、瞭解鳥的異同點

1.小朋友認識的小鳥真多,這些小鳥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在哪裏呢?我們再仔細去看看、找找,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提問:你發現小鳥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請個別幼兒回答)

2.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了小鳥有這麼多不同的地方,那麼你有沒有發現小鳥在什麼地方是相同的呢?(相互交流後,再個別回答)

三、瞭解小鳥的本領

1.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小鳥有這麼多相同的地方,小鳥真可愛。那麼小鳥有些什麼本領呢?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一起學學做做動作

3.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讓小鳥表演給我們看(幼兒看碟片)

四、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鳥類

小鳥有這麼多的本領,那麼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你會怎麼做呢?

五、結束

今天我們和很多的小鳥做了朋友,還有很多的小鳥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呢,等會兒我們再一起來看XX小朋友帶來的碟片,看看還有哪些我們不認識的小鳥。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對探究物體軟硬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慾望,體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物體軟硬的樂趣。

2、通過感官感知物體的軟硬,掌握感知物體軟硬的方法,並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確的表達出來。

3、初步掌握軟硬的概念,並且能按物體的軟硬分類。

二、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動難點:能按物體的軟硬進行分類。

三、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兩個神祕袋、一個大筐兩個小筐;

(2)軟的物品:棉花糖、麪包、娃娃、枕頭、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氣球、面巾紙、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鐵片、木頭、硬紙盒、茶杯、勺子、積木、石頭、玻璃瓶等。

2、經驗準備:能說出軟硬物體的

四、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體的軟硬

1、教師出示神祕袋(一個裝軟軟的物品,一個裝硬硬的物品),先請一名幼兒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說一說感覺怎麼樣?猜一猜裏面是什麼?

(教師把東西從神祕袋裏拿出來)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該物品,驗證這名幼兒說的感覺,讓所有幼兒都感受到物體的軟硬,並且能說出"感覺軟軟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種材料並試着進行分類。

1、把軟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壓一壓,嘗一嘗,敲一敲,摔一摔。

3、幼兒分組實驗,把軟軟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兩組,教師做適當指導。

4、操作完成後,交換分組進行檢驗。

5、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和檢驗別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物體軟硬特性的認識。

小結:通過手,牙齒,皮膚,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體軟硬。

(三)鞏固:遊戲"送玩具寶寶回家",學習按物體的軟硬分類。

遊戲規則:天黑了,軟寶寶玩具,硬寶寶玩具都要回家了,我們一起把軟寶寶和硬寶寶送回家吧。

(教師將幼兒剛剛分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兒和教師一起分類,幼兒說感知方法,教師演示)。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尋找並感知身邊的物體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分類物體的

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首先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教案設計中先用神祕袋,引起幼兒的興趣,繼而引入主題。

活動過程中,以分組實驗D檢驗D交流討論爲主線。

首先讓幼兒分組實驗,科學教育的目標包括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分組實驗可以讓幼兒自己探究各種感知方法,這樣對探究結果印象更深刻;然後讓幼兒交換分組,檢驗其他組的操作是否正確,幼兒在檢驗過程中,在發現別人存在的問題的同時也會反思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的錯誤,產生好奇;最後,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討論實際操作和檢驗別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對物體軟硬特性的認識。《綱要》中明確要求,在科學教學活動目標中,幼兒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鞏固階段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再次分類,明確物體軟硬的特性並且用多種感知方法進行分類。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在活動延伸中,讓幼兒尋找並感知身邊的物體哪些是軟的哪些是硬的,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分類物體的軟硬並運用到生活中。

<小馬過河》 彭文席

馬棚裏住着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

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麼不能?我很願意幫您做事。"老馬高興地說:"那好啊,你把這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地流着。小馬爲難了,

心想:我能不能過去呢?

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該怎麼辦,那多好啊!可是離家很遠了。他向四周望望,看見一頭老牛在河邊吃草,

小馬嗒嗒嗒嗒跑過去,問道:"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松鼠,攔住他大叫:"小馬!別過河,別過河,

河水會淹死你的!"小馬吃驚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當然啦!昨天,我的一個夥伴就掉在這條河裏淹死的!"

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麼辦好。他嘆了口氣說:"唉!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媽媽問:"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爲情地說:"有一條河擋住了去路,過……過不去。"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9

設計意圖:

最近我們正在進行“蔬菜樂園”主題下的一個小主題“可愛的豆寶寶”,通過近兩週的資料收集、觀察、比較及討論,孩子們對各種豆寶寶的外形特徵及名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幼兒對於豆豆的認識和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很多挑食的孩子對於各種豆豆及豆豆製品仍然不愛吃,他們有的不愛吃豆沙饅頭,有的不愛吃素雞,還有兩三個孩子不愛吃豆腐,針對孩子的這種現象及主題的進展狀況,我設計了今天的活動。

前一部分是複習鞏固幼兒對豆豆名稱和外形特徵的認識,第二部分設計了對號入坐的遊戲,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第三環節設計了豆豆和我們捉迷藏的遊戲,第一層次直接從透明的外包裝上看見裏面裝的豆豆,第二層次是從外包裝上所畫的圖案發現裏面可能裝着什麼,第三層次是從文字上辨認裏面裝着什麼東西,到最後,老師拆開一包已經變了樣的豆豆製品,請幼兒找找豆豆藏哪裏了,然後提升幼兒的經驗是許多豆豆還會變變樣子,和其他東西抱在一起,變成很好吃的豆豆製品,雖然我們看不到豆豆的樣子,但是用小嘴巴嘗一嘗,還是可以嚐到豆豆的味道的,最後讓幼兒嘗一嘗各種豆豆及豆豆製品,在這樣一個看看,講講、找找,嚐嚐的過程中,幫助幼兒感知豆豆不僅有營養,而且很好吃,從而有親近豆豆的願望,併產生品嚐豆豆的激情。

活動目標:

在找找、說說、嚐嚐豆製品的過程中感受豆製品的有趣和好吃,從而喜歡吃豆豆。

  重難點:

根據外包裝上圖案、文字等信息,發現豆豆的祕密,並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前期認識過各種常見的豆豆,知道它們的名稱和外形特徵;各種豆製品;豆豆的圖案;禮物。

  活動流程:

啓發談話——對號入座——尋找豆寶寶——送禮物

活動過程:

一、啓發談話,

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叮鈴鈴……電話鈴響了:喂,你是誰呀?什麼事?

2、豆寶寶打電話來,請我們到它家去做客,你們去不去呀?

3、它給我們送來了請貼,告訴我們這張請貼等一會兒到它家裏的時候要用的

4、幼兒貼好請貼到豆豆家裏。

二、對號入座

1、看看,豆豆家的椅子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他爲什麼要貼上這些圖案?

2、看看我們身上的請貼,想一想:它們有什麼用呢?

3、幼兒對號入座。

三、尋找豆寶寶

1、豆豆寶寶請我們來做客,他們自己到哪兒去了呢?我們輕輕的叫叫豆寶寶。

2、出示豆寶寶動畫:小朋友,我想和你們玩個捉迷藏遊戲,我躲起來了,躲在前面這些東西里,你們找的到我嗎?

3、幼兒找豆寶寶。

4、交流討論:你找到豆寶寶了嗎?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請小朋友一起看看,他說得對嗎?

5、提升:有些豆寶寶變了樣子,變成了好吃的豆腐、花生醬、還有豆沙食品,可好吃啦,你們吃過嗎?

6、品嚐豆豆食品。

指導:你吃到了什麼?是哪個豆寶寶做成的呢?

四、送禮物

鼓勵幼兒兩人一組到豆寶寶那裏領取禮物。

區域活動

名稱:娃娃家;小菜場;小舞臺;豆豆屋等。

目標:

1、在遊戲中嘗試進行簡單的交往,並使用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2、幼兒在遊戲中能有序、輕輕的取放物品。

準備:各區域材料。

重點指導:

1、觀察重點:幼兒在遊戲中是否能玩好一樣放好後再換另一個遊戲玩。

2、指導重點:娃娃家中的幼兒能有禮貌的與小菜場、小醫院、小舞臺進行簡單的交往。並使用“你好”“請”“謝謝”等一些禮貌用語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0

活動一:

有益的學習經驗:

觀察天空,感受到天空的廣闊和神祕,激發探索自然的興趣。

準備:望遠鏡

活動與指導:

1、晚上,帶幼兒觀察天空。

2、讓幼兒拿着望遠鏡觀看。教師告訴他們牛郎星和織女星的位置,並給幼兒講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故事。

3、請幼兒想想牛郎星和織女星見面後都說些什麼?我們有沒有辦法,讓牛郎星和織女星有更多的會面機會。

4、請小朋友看看天上的星星像什麼?

5、告訴幼兒天空中有許多祕密,小朋友長大了可以做天文學家,去研究天空中的奧祕。

集體活動二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星星離我們很遠,感受到天空的神祕,增進好奇心。

活動與指導:

1、晚上天空佈滿了星星,你們知道星星的家在哪嗎?它們離我們有多遠?

2、教師講解:宇宙大到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裏面有許多數也數不清的星星。星星離我們很遠很遠。比鄰星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星星,我們現在看到的比鄰星根本不是現在的比鄰星,而是4.22年前的比鄰星,是它在4.22年前發出的光。而現在的比鄰星,我們要過4年多才能看見。

3、天空中的奧祕多極了,你們長大了想不想到太空中找找星星的家,跟星星交朋友?

4、讓幼兒說說, 自己長大後如何與星星交朋友。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紅、黃 、藍、綠四種顏色。

2、學習按顏色對物體進行分類。

3、樂意並愉快地參與遊戲活動,能在活動中感受色彩的美。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卡片若干,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盒子。

2、自制PPT。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

2、放映PPT:各種顏色的圖片。(包括水果,植物,動物)

3、遊戲活動《買車票》。老師解說遊戲規則,小朋友將自己手中的卡片根據顏色放進盒子裏。

4 作業:根據今天學習的顏色,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顏色畫一幅畫。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由花、莖、葉組成。

2、能說出不同品種的菊花的顏色、花瓣的大致形狀。

3、能在拓展活動中給自己喜歡的菊花按照花、莖、葉三部分塗色。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菊花由花、莖、葉組成,不同品種的菊花顏色、花瓣形狀不同。

活動難點:

給菊花按照花、莖、葉三部分塗色。

活動準備:

各種品種的菊花圖片(ppt)、油畫棒、塗色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秋天到,菊花開,紅的紅,白的白,像麪條,像煙花,還像媽媽的卷頭髮。

二、基本部分

1、賞菊、說菊:逐一播放ppt:說說看到的菊花顏色、花瓣的樣子、花朵像什麼?教師介紹菊花的名稱。

2、觀察、小結:不同的菊花都長在哪裏?都有什麼?(離不開土壤,花、莖、葉)莖和葉是什麼顏色?

3、教師介紹:莖和葉的作用。

4、再次說兒歌,鞏固對菊花的認知。

三、拓展活動

1、認知操作紙:出示沒有顏色的菊花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朵在哪?莖在哪?葉子在哪?分別指一指。

2、介紹要求:小朋友用油畫棒幫忙給菊花穿上漂亮的衣服,給花朵、莖、葉子塗上漂亮的顏色。

3、師幼一起操作:幼兒獨立塗色,教師在前臺選用油畫棒安靜塗色,用實際動作提示幼兒換油畫棒的顏色,在輪廓線裏塗色,塗色順序是從上到下:花朵——莖——葉。

活動反思:

師幼一起邊看圖邊說菊花的顏色、花瓣的樣子,幼兒有欣賞的興趣,並且能準確說出紅、白、黃、粉幾種顏色的名稱,能說出“像桔子一樣的顏色”等句子。通過看圖得出:菊花由花朵、莖、葉組成,能在觀察中說出莖和葉子的顏色是綠色。操作活動中給菊花分花、莖、葉塗色,大部分幼兒知道換油畫棒,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也知道在輪廓線裏塗色,有的幼兒塗色慢,最後組成一組在美工區一起塗色。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3

設計意圖:

盒子是孩子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物品,我們班的孩子接觸到盒子時,他們玩的很高興,也玩出了很多的方法,盒子又蘊藏着有很大的教育價值。於是,我就生成了這樣一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盒子的大小、形狀、用途等的過程中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2、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徵的過程中,瞭解一些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動準備:

不同形狀、大小和用途的盒子

活動重點:在觀察、比較盒子的大小、形狀、用途等的過程中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活動難點: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徵的過程中、知道一些關於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說說認識的盒子

1、 教師引發活動話題:

幼兒挑一個自己帶來的或者自己喜歡的盒子,說說“你的盒子是什麼樣子的,裏面是裝什麼的?”

2、 幼兒自主挑選盒子並大膽進行介紹

二、猜猜神奇的盒子

1、猜猜裏面裝的是什麼?

2、數數一共有幾個?他們是怎麼排隊的?

三、整理各種各樣的盒子

幼兒根據教師的要求獨立操作。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瞭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活動準備:

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隻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幾隻? 2、你見過的兩隻輪子的車嗎?是什麼車?

小結:兩隻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

過渡:還想接着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隻輪子

1、你們看這裏有幾隻輪子? 2、三隻輪子是什麼車?

小結:三隻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這輛車有幾隻輪子? 2、出示四隻輪子,四隻輪子有些什麼車?

小結:四隻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爲什麼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後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纔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纔可以在馬路上開。

活動延伸

你們玩得開心嗎?還有很多寶貝也想出來和你們見見面,我們請他們出來好嗎?

1、你見過這麼多輪子的車嗎?

2、平時請你們爸爸媽媽帶你們一起找找看哪些車有這麼多的輪子,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白鹽和白糖

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糖和鹽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能比較出糖和鹽的簡單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準備:糖、鹽、杯子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通過嘗的方法讓幼兒瞭解裏面裝的是什麼水)

1、出示兩杯水問:你們知道這兩個杯子裏放的是什麼?

2、請幼兒來嘗一嘗,並說一說杯子裏的是什麼水?

二、引導幼兒觀察糖和鹽。(通過操作培養幼兒善於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說糖和鹽是什麼樣子的。

2、請幼兒打開紙包,看看紙包裏是什麼?想想用什麼辦法知道?那一包是糖,那一包是鹽,糖是什麼樣子的,鹽是什麼樣子的?你們想方法自己去試一試用自己的方法來知道。

請幼兒將糖和鹽倒在水裏,用筷子輕輕攪拌,待糖和鹽溶化後。問:糖和鹽到那裏去了?

三、瞭解糖和鹽的用途。(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你們知道糖和鹽有什麼用嗎?(家家戶戶燒菜離不開它們。工廠很多地方也要用到鹽。)

四、比較糖和鹽。(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糖和鹽什麼地方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是不一樣的?小結:糖和鹽都是白顏色的,一顆一顆亮晶晶的它們都能溶化到水裏,它們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糖和鹽的味道是不同的因此它們的用途也是不一樣的。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鏡子裏的我

1、初步瞭解鏡子的用途,知道鏡子能照出人或物體。

2、通過照鏡子和參與照鏡子游戲,感知鏡子中的我,瞭解鏡子的基本特徵。

3、樂意照鏡子,積極參與照鏡子游戲活動,對用鏡子觀察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見過、並用過鏡子。

2、物質準備:鏡子人手一面。

活動過程:

1、出示鏡子,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瞧!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2、自由擺弄鏡子,探索、感知鏡子的特徵。

讓幼兒自主玩一玩,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自己對鏡子的認識。

3、“照鏡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師:鏡子裏有什麼?動一動鏡子,你還看見了什麼?

教師:瞧一瞧,鏡子裏的你是什麼樣子的?

讓幼兒照鏡子做各種表情和動作。啓發幼兒說說:照鏡子時,你發現什麼?

3、瞭解鏡子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教師;你在哪裏見過鏡子?還有誰用過鏡子?

4、引導幼兒開展“照鏡子”的遊戲活動。

5、想幼兒介紹“照鏡子”遊戲的玩法,啓發幼兒想一想: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鏡子裏的人,老師做什麼,小朋友應該什麼?

鼓勵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跟着老師的動作而變化,感知鏡子裏的人和照鏡子人的動作的一致性,體驗照鏡子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氣味真正多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嗅覺感官經驗較少,他們對氣味的概念停留在好聞與不好聞、香與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潛意識裏積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種物品氣味的機會。通過這次探索活動“氣味瓶”,旨在給幼兒提供一個積累嗅覺經驗的機會,讓幼兒瞭解各種物品的氣味。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鼻子聞物體的氣味,發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要愛護自己的鼻子。

【活動準備】

每組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儘可能的提供有各種氣味的物品。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氣味的感知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鼻子有什麼用嗎?”(呼吸、聞氣味)拿起一隻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裏有什麼東西,應該怎麼辦呢?”(看或聞)

2.引導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氣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們知道里面都是些什麼嗎?” (2)請小朋友打開瓶蓋,聞一聞瓶子裏裝的是什麼東西。聞好一個蓋好,再換其它的瓶子聞,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聞到了哪些氣味?

(3)幼兒交流自己剛纔聞到了什麼氣味。(4)老師請每組一個小朋友找出醋的氣味?(或其它氣味)的瓶子,看誰先聞出來。

3.引導幼兒討論、擴展經驗。1朋友你在家裏或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麼氣味?請你告訴大家。

2最喜歡聞什麼氣味?不喜歡聞什麼氣味?爲什麼?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幫助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4.總結

討論怎樣保護鼻子啓發幼兒回憶以往碰傷鼻子或感冒的 感覺,進行討論,談談保護鼻子的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異物塞入鼻孔,活動時注意不撞擊鼻子,積極參加鍛鍊,增強體質等

【活動延伸】在娃娃家的廚房裏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製成“氣味瓶”,讓幼兒辨別各種氣味,並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小班科學活動:圓形滾得快

活動目標:觀察和操作活動,發現圓形積木比方形、三角形積木滾得快的現象。

2、培養對探索活動的興趣,發展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長方、圓、方、三角積木各一塊。

2、圓柱體鐵罐、鉛筆、電池、玩具輪子等能滾的物體若干。

3、活動前搭好每人一組斜板。

活動準備:

一、組織幼兒操作和觀察:

1、小朋友你們喜歡滑滑梯嗎?

2、許多積木也想來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狀的積木?

3、請小朋友把你籮筐裏的積木拿出來一個一個放在那邊的滑滑梯上請它們滑滑梯,看看這些積木是不是滑得一樣快?等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討論並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圓積木、方積木、三角積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樣快?

2、這次舉行個滑滑梯比賽,三塊積木同時滑滑梯、看誰滑得最快、更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討論:

1、剛纔你的積木滑滑梯比賽時,誰滑得最快?

2、老師也來玩滑滑梯比賽,請小朋友當裁判,看誰滑得最快。

3、老師總結:

圓積木比方積木、三角積木滾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輪子多是圓圓的,這樣就開得快了。

六、延伸活動:

1、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玩的東西,請你們每人選一樣能滾得快的東西。

2、你選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它滾得快的?

3、請小朋友把你選的東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 顏色對對碰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發生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動準備】

1、繪本《小藍和小黃》ppt。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小藍和小黃》導入

故事講到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綠色時,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會跟爸爸媽媽怎麼說這個好消息?

二、投放藍色、黃色顏料瓶,請小朋友動手驗證,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要求)

2、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3、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出示色卡)。綠色真漂亮,讓我想到了氣球是綠色的,你們想到什麼是綠色的?

三、再投放紅色顏料瓶,請幼兒進行配色遊戲,感知多種配色方案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要求)

2、請幼兒交換場地,進行另一種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4、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還有什麼物品是這個顏色的?你還知道什麼漂亮的顏色?

四、到室外找顏色

是啊,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各種各樣漂亮的顏色,所以我們的世界纔會這麼美麗。我們到外面去找還有什麼漂亮的顏色,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的活動中瞭解車子是由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

2、通過遊戲讓幼兒知道輪子是可以滾動的

  活動準備:

PPT、幼兒帶來的各種車子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種不同數量輪子的車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神奇的寶貝,你們知道是誰嗎?

(一)出示兩隻輪子,引起興趣

1、你們看這是什麼?有幾隻?

2、你見過的兩隻輪子的車嗎?是什麼車? 小結:兩隻輪子的車有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

過渡:還想接着往下看嗎?

(二)出示三隻輪子

1、你們看這裏有幾隻輪子?

2、三隻輪子是什麼車?

小結:三隻輪子的是三輪車

(三)出示玩具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這輛車有幾隻輪子?

2、出示四隻輪子,四隻輪子有些什麼車?

小結:四隻輪子的有轎車、警車、消防車、公共汽車等等

二、講講玩玩:知道車有了輪子會滾動

1、討論:爲什麼這些車都要有輪子呢?

2、你們想不想開開自己帶來的車?(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車有幾個輪子)

3、幼兒開開自己的車,開完後將車按輪子數量放進不同的停車場 總結:原來我們剛纔看見的車和你們玩的車都是有不同數量的輪子組成的,有了這些輪子車纔可以在馬路上開。

  活動延伸

你們玩得開心嗎?還有很多寶貝也想出來和你們見見面,我們請他們出來好嗎?

1、你見過這麼多輪子的車嗎?

2、平時請你們爸爸媽媽帶你們一起找找看哪些車有這麼多的輪子,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