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八篇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彙總八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約翰弟弟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鋼琴樂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這是小兵》

2、《春天》

3、《我們大家做得好》

4、《小鳥醒來了》

5、《蜜蜂做工》

二、導入活動

1、有一個外國小朋友叫約翰,他比我們更小,所以我們可以叫他約翰

弟弟,約翰弟弟每天早上起牀,媽媽都會唱一首好聽的歌。

2、歌曲的名字叫《約翰弟弟》,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約翰弟弟的媽媽是怎樣叫醒他的?

三、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示範,

2、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

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3、歌曲裏還唱了些什麼?請小朋友再聽一遍歌曲。(教師在琴聲伴奏下再次範唱歌曲。)

4、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

歌曲裏還唱了些什麼?

晨鐘是什麼?晨鐘是什麼聲音?

5、教師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分句學念歌詞:老師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老師唸完小朋友再念。

2、完整教唱歌曲: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唱唱這首有趣的歌曲,老師大聲唱,小朋友輕輕地學。

3、小朋友大聲地唱,劉老師輕輕地唱,我要聽一聽那個小朋友唱得最好聽。

4、請小朋友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唱唱這首歌。

五、教育幼兒早睡早起

1、約翰弟弟每天能按時起牀,你們呢?

2、我們每天晚上要早點睡覺,早上要按時起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身體纔會更健康。

六、複習歌曲《火車快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音樂活動,對音樂活動感興趣。

2.感受和體驗木偶跳舞的特點。

3.能根據圖片,在音樂的伴奏下,較協調的做出相應的動作。

4.知道與朋友互換,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領。

活動準備:

人體圖;不同姿態{可以互相調換}的木偶圖若干;紅.黃手腕套{與幼兒人數相等};彩色筆;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木偶人跳舞是怎樣的.

1“老師最喜歡跳舞,現在老師跳給你看.”教師隨音樂跳舞,“喜歡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麼感覺?”

2“剛纔老師跳的舞和我們平時跳舞有什麼不一樣?”從動作上引導幼兒區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會動?”結合幼兒的發言,教師在人體圖上作記錄.並豐富幼兒的知識:骨頭和骨頭連接的地方叫關節。

4“爲什麼木偶人只有關節在動?”告訴幼兒它沒有生命,是用木頭做的,而我們人有生命,挑起舞來就非常好看。

5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跳,“除了剛纔做的,你還想做什麼?”鼓勵幼兒做出不一樣的動作來.感受木偶跳舞的動作特點。

二、進一步體驗木偶人跳舞,學習看圖做出相應的動作。

1“今天,我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他哪裏有些特別?”引導幼兒發現木偶身上有兩種顏色,並請幼兒根據木偶的特點,給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們也象它一樣,一邊紅,一邊黃.”請幼兒自己戴上手腕套,並和小木偶對比,是否一樣.並和老師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嘗試看圖做動作。

3“你們的後面也有許多的小木偶,去找一個做好朋友吧.”請幼兒看自己的圖片做動作,並互相學習。

4“小木偶還會變身呢.”請幼兒和身邊的小木偶變身,並做動作,告訴幼兒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換,可以學到更多的動作。

三“小木偶累了,我們輕輕把它請下來,好嗎?”幼兒再次和老師一起跳舞,離開活動室。

活動後的反思:

活動體現了學科的整合,它能給幼兒綜合整體的知識,從“小木偶”動態的東西進入,把肢體語言,區分左右手,習慣的培養,非常自然的整合進去,體現了師生互動,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着老師做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願意親自嘗試,幫助幼兒在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辨識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x xx x │ x -│”。

重難點:

辨識反覆出現的固定樂句,並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x xx x │ x -│。

準備:

1、人手一塊紗巾,音樂、錄音機。

2、圖譜一份。

 過程:

一、 初步感受樂曲。

(教師和幼兒在腰上系一塊紗巾聽兔跳音樂入場。)

1、聽音樂,找樂句。

①欣賞樂曲(接入場音樂後),教師隨音樂節奏輕微擺動身體,當出現“咿呀咿呀呦”的樂句時,教師與幼兒目光交流。

師:呀,剛纔這個音樂裏只有一句歌詞,你們聽出來了嗎?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我們一起來和它打個招呼吧! “咿呀咿呀呦”好~!

②再次欣賞音樂。

師:呵呵,這個“咿呀咿呀呦”有點調皮,有時會出來和我們打招呼,有時我們等它好久都不出來。讓我們仔細聽一聽,它到底在哪裏?

(聽音樂在“咿呀咿呀呦”處,拍手練習節奏)

2、看圖譜,學習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①出示圖譜,學習節奏。

師:寶寶們,瞧,媽媽買了什麼好吃的?(出示圖譜)今天來了那麼多的客人老師,我們就燒好吃的蘿蔔招待她們吧。我們先來準備準備。

(引導幼兒用“洗一洗”、“切一切”、“炒一炒”、“吃一吃”的方式練習節奏。)

②用肢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師:讓我們跟着音樂把菜做出來吧。(跟音樂完整練習一遍)

師:咕嚕咕嚕,什麼聲音,原來是媽媽的肚子餓了,寶寶們呢?我們也給自己燒一盤好吃的蘿蔔吧。(跟音樂再次練習一遍)

二、 表現固定樂句的節奏。

1、聽音樂,在固定樂句出現時,用來回拉動紗巾表現鋸木頭的情景。

①學習“鋸木頭”的動作。

師:今天好開心啊,可是媽媽有個難題,冬天到了,北方爺爺吹得我都冷死了。媽媽想去鋸些木頭取取暖,可是我一個人還不夠呀,大家一起來好嗎?(幼:好)(教師將紗巾拉直,帶領幼兒去“森林”。)

師:森林到了,讓我們一起鋸木頭吧。(隨音樂自由表演)

師:你是怎麼鋸的,鋸在什麼地方?(引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看媽媽是怎樣把這棵大樹完全鋸下來的。(教師完整表演一遍)

2、幼兒隨音樂與客人老師合作表演。

①幼兒找“大樹”隨音樂合作表演。

師:媽媽請寶寶們,帶上小鋸子,去找一位客人老師做大樹吧。(合作遊戲一遍)

②教師簡單小結遊戲。

三、結束活動。

師:木頭鋸好了,小動物們還等着我們去幫忙呢,來,我們一起把木頭搬回去吧!(帶幼兒做搬木頭的動作,在“咿呀咿呀呦”處有節奏地跺腳出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

2、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3、積極投入活動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郊遊》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二、複習歌曲《在農場裏》。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並做動作。

1、傾聽教師範唱。"青蛙媽媽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聽,它唱了些什麼?"

2、根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編動作。

3、在教師帶領下,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變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嘗試配歌詞,學唱歌曲。

5、在歌曲錄音的幫助下,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四、邊唱歌,邊玩遊戲。

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裏遊,玩得很開心,調皮的孩子拿來魚網捉小蝌蚪,靈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魚網出現時,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遊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並向幼兒介紹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郊遊》樂曲伴奏下進教室。複習歌曲《在農場裏》然後學唱歌曲。

最後邊唱歌邊玩遊戲。

活動反思:

我們班的幼兒大都生活在小區之中,對於小蝌蚪這個動物形狀並不熟悉,因此,在學習時孩子可能不會太理解,這樣就會影響遊戲的效果。考慮到這種情況,因此,在活動前,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並放到自然角中,孩子們見了,一到自由活動,他們就擁向自然角,好奇地觀察着小蝌蚪,在觀察中,他們瞭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徵及它們游泳的姿態,在談論中,他們瞭解了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在孩子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後,我們就開始組織孩子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熱烈地談論着對小蝌蚪的認識,這時老師用歌詞進行簡單總結,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詞內容,接着在欣賞音樂旋律中我們引導孩子自己嘗試着進行演唱,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哼出了歌曲,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接着,我們在組織孩子進行遊戲活動,在進行遊戲時是孩子們最投入,也是最高興的時候,由於他們對蝌蚪的游泳姿勢並不陌生,他們紛紛地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目標:

1.遷移已有的隊形變換經驗,在協商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實現舞蹈中的隊形變化。

2.運用隊形圖譜初步嘗試有計劃地變換隊形。

3.在變換隊形時能調整自己的位置、動作,實現與同伴的相互配合。

準備:

1.選擇幼兒熟悉的舞蹈或律動的音頻,保存在u盤中。此處以《小蘋果》爲例。

2.提供兩個層次的隊形設計材料:一是現成的塑封過的隊形圖譜若干,記號筆一支;二是用於自行設計隊形的圓形磁鐵若干(用黑白半圓的形式表示臉的朝向:白的一半表示娃娃的臉,上面標有數字,每個數字代表一名幼兒;黑的一半表示娃娃的後腦勺),磁情板一塊。

玩法說明:

玩法一: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後,嘗試遷移已有的隊形變換經驗,在同伴互相協商的基礎上通過練習實現隊形變化,如圍成圓形、站成豎列。

玩法二:幼兒觀察現成的隊形圖譜中有哪些隊形,解讀圖譜中各人的不同站位,用記號筆在隊形圖譜上標上每個人的數字序號(如果有四名幼兒參與活動,則分別用數字1、2、3、4代表),從而明確自己的站位。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後,協商好要採用哪幾張隊形圖譜,一起練習隊形的變換方式並進行表演。

玩法三: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後,運用擺放圓形磁鐵的方式設計隊形,在協商確定隊形後一起練習並進行表演。

指導要點:

1.本活動的三種玩法可作爲活動的三個層次:幼兒先自行商量隊形變化的方法,在即興跳舞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隊形變化經驗。然後,利用隊形圖譜規劃隊形變化的方式。最後,利用圓形磁鐵自行設計隊形變化的形式和順序。通過三個層次的活動,幼兒逐漸增強在隊形變化方面的目的性和規劃意識。

2.如果幼兒在合作列隊上有困難,教師可引導幼兒藉助音樂區的鏡子觀察各人的站位是否合適,所列隊形是否和所選的隊形圖譜一致,從而進行調整。

3.教師觀察幼兒表演的情況,適時鼓勵,並與幼兒共同討論表演時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 能夠根據幻燈片內容大膽表現歡快和笨重的兩種不同音樂,並能根據音樂性質進行遊戲活動。

2、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二、 活動準備:

1、幻燈片、碰鈴、雙響筒、鼓。

2、瞭解小鳥、兔子、熊等動物的動作特點。

三、 活動過程:

(一)觀看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

1、 看一看:(1)這是什麼地方?(2)發生了什麼事情?(3)都有誰?(4)後來怎麼樣?

2、 說一說:(1)這裏這麼安靜,怎樣才能讓森林熱鬧起來? (2)每部分圖片要配什麼樣的音樂?(幼兒根據自己對圖片的感受,說說圖片要配什麼樣的背景音樂。)

3、 聽一聽:(1)幼兒傾聽教師準備的音樂,聽一聽是幾拍子 的音樂?(2)感受圖片與音樂相結合的效果。

4、玩一玩:教師彈奏,幼兒嘗試跟着音樂唱唱跳跳。

(二)音樂遊戲:熊與石頭人。

1、 教師扮大熊,幼兒扮小動物遊戲。

2、 個別幼兒扮大熊,其他幼兒扮小動物自由選擇造型遊戲。

3、 打擊樂伴奏深化遊戲。幼兒按意願扮演小動物,其餘幼兒選擇樂器爲音樂伴奏。

4、遊戲規則:教師彈奏舞曲,幼兒自由結伴舞蹈。教師彈奏《熊走》音樂,扮演“熊”的幼兒按節奏走出來,扮演小動物的幼兒自由做造型不動,動的“小動物”則被“熊”吃掉,退出遊戲回座位等待。

(三)教師提出問題結束遊戲。

“今天小朋友玩的都很開心,請你們回家以後想一想,還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可以玩的和今天不一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反覆感受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鴨頭飾音樂磁帶不同動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天氣真好,看看我們的動物朋友去吧。怎麼去?(歌曲:騎小車)

動物新村到了,聽一聽有哪些動物朋友?並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練習聽音樂做動作)

看到這麼多動物朋友,真高興,唱一首歌表示我們高興的心情。

  二、基本部分

1、還有一位朋友沒去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鴨子吧。

把小鴨子找出來和他一起玩。

反覆感受音樂:前面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我們到小河裏去洗個澡吧。小河裏有許多小魚小蝦,快快讓我們吃個飽吧(隨音樂伴奏動作,伴奏音樂2--3遍)

2、有點累了,找一張椅子坐下來。

森林裏有一隻百靈鳥,唱的歌可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聽百靈鳥唱歌吧(欣賞歌曲一遍)

3、我們也來學一學百靈鳥唱歌吧(跟唱1--2遍)

  三、結束部分

小鴨子的歌很好聽,小鴨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鴨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

今天玩得真開心,時間不早了,騎上我們的小車回家吧。

附歌曲:小鴨嘎嘎

2/4活潑、輕快

3523|55|6563|55|536|532|6161|612|

小鴨小鴨嘎嘎,肚子餓了嘎嘎,不喊爹,不叫媽,搖搖擺擺跳下河,

5326|1—|1—||

自己去捉蝦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遊戲活動,感受表演的快樂。

2、通過遊戲初步嘗試創編歌詞。

二、活動準備;

音樂,各種動物的木偶。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兔子木偶激發幼兒的興趣。

問: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你們知道我是怎麼走路的?你們和我一起來跳跳看吧。

(二)引導幼兒欣賞歌曲旋律。

1、請幼兒邊跳邊欣賞歌曲的旋律,並請幼兒注意看她跳時的動作要求。

你們看這個小朋友跳的可好了,她是一下一下輕輕地跳的。

2、請幼兒一起跳到教師這裏來,並要求幼兒合着節奏一下一下輕輕的來跳。

(三)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用小兔子的口吻引導幼兒欣賞歌曲。

哦,這麼好聽的音樂我都想唱歌了。

2、和小兔子一起唱歌。

現在請你們和我一起來唱唱歌吧。

3、集體唱歌給小兔子聽。

你們唱得真好聽,那現在請你們再唱一遍給我聽吧。

(四)創編歌詞

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物來創編歌詞。並按照動物的特徵來做動作。

1、小朋友你們除了會學小兔子跳到我這裏來還能學什麼動物到我這裏呢?

那現在就請你們來學學小烏龜爬,爬到教師這裏來,爬的時候要和着音樂一下一下輕輕的爬。

2、你們可真能幹,那我們還能學學什麼動物到這裏來呢?

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鴨子是怎麼游泳的,不過一邊學要一邊輕輕地唱哦,

3、我們還能學學什麼動物呢?

對了,我們一起學學蜜蜂飛吧,飛的時候可要小心了,不要碰到了別人,要和着音樂一下一下輕輕地跳哦,還要唱着好聽的歌呢。

4、你們可真棒啊,那現在我們把這些小動物都來唱唱好嗎?唱的時候要注意小肚子裏面要裝滿了氣哦。

五、活動結束

那我們現在學小兔子跳到外面去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