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5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嘗試運用4以內點數的經驗,爲小動物送禮物,體驗遊戲的快樂。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兔媽媽頭飾一個、自制一封信(裏面有小豬的頭像)、《看朋友》音樂磁帶、錄音機

2、環境創設:4只小豬、3只猴子、2只大象、1只老鼠

3、籃子若干(上面貼有1—4水果貼紙),蘋果、橘子、生梨若干

指導要點: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戴頭飾扮演兔媽媽:兔寶寶,媽媽收到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好朋友寫來的?

2、觀察信封上的頭像,告訴兔寶寶:小豬邀請我們全家今天到它們家去作客。

3、討論:去朋友家,可以帶些什麼?

二、裝水果籃

請寶寶幫媽媽一個忙:把水果裝進水果籃裏。

1、師:寶寶說了很多東西,現在秋天水果好多,媽媽也準備了好多水果,看看媽媽準備了什麼水果?爸爸媽媽看朋友的時候都用水果籃的,今天我們也裝一個水果籃到小動物家,好嗎?出示一隻水果籃(一隻繫有4個蘋果貼紙的蝴蝶結)師:這籃子該裝多少水果呢?爲什麼?

2、幼兒自由挑選水果籃,按水果籃上的標記裝相應數量的水果。(用你的小手數數仔細哦)

3、說說你準備了什麼水果禮物?你的水果籃裝了幾個什麼水果?找出裝得不對的幼兒,說說他的水果籃應該裝多少水果?(教師拿一個幼兒數一個,強調一個一個的數,一個都不能漏掉。)

4、請兩個裝蘋果的幼兒(一個是4只,一個是3只)你們是不是一樣的?(分別數,並一一擺放在桌子上。)哪個多?哪個少?

三、遊戲:看朋友

1、兔媽媽一家人手拎水果籃,唱着歌兒去小豬家作客。(敲門、進去,與小豬打招呼。)

2、師:呀,這麼多小動物朋友,看看有誰呀?我們怎麼送給小動物他們才高興呢?(寶寶送禮物的時候要對小動物說一句好聽的話,你有幾個水果就送給相同數量的動物)

3、送水果籃,與小動物說說話。

4、送完後,交流:你的水果送給了什麼動物?

送錯的,請幼兒一個一個對應擺放在小動物前面,說說水果多還是動物多?送給哪隻小動物才高興呢?

5、兔寶寶回家時邀請小豬來家裏作客,並說再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變了變了”是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大大小小》中的一個科學活動內容。活動設計時我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關的經驗。同時我考慮到對小班幼兒來說趣味性尤其重要,用各種遊戲活動和趣味性的語言,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木耳等常見的可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願意動手嘗試玩泡發實驗。

2、在活動探索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

活動準備 透明杯幼兒人手一個;盛有熱水的水壺若干,;木耳、銀耳、紫菜;小盆

活動過程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看,是什麼?(乾和溼木耳),分別問名字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乾溼木耳長得什麼樣子?你可以摸一摸、聞一聞(乾乾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溼溼的、軟軟的,):幹木耳摸起來乾乾的、硬硬的,問起來還有股香味呢。溼木耳溼溼的、軟軟的。

2、提問:這兩塊木耳原來是一樣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使其中一個變的大了,到底發什麼了什麼哪?(木耳泡水變大),老師現在驗證到底是不是泡水後變大的,木耳現在需要一定的時間,老師今天帶來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樣的食物(銀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們自己選擇一種試一試他們是不是泡水變大的。分三組,每組4人

幼兒動手泡發食物,進一步感知驗證。(注意:水很熱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滿,要注意觀察食物的變化)

過程中讓老師出示自己驗證的木耳泡發的變化(變大了、變胖了),然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泡的食物發什麼了什麼變化。

:像木耳、銀耳這種泡水後變大的食物叫做泡發食物。

3、剛剛我們實驗了幾種常見的食物泡發後會發生變化。(胖大海、海蔘、乾魚翅等等)。

師;恩,小朋友們說了很多,老師這裏也有一些不常見的泡發食物的圖片,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誰吧!

4、幼兒再次進行泡發實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師:小朋友,還有一些我們愛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發了之後吃的,比如小饅頭,你比較想泡什麼吃哪?(方便麪、餅乾、等)

5、好吃的東西要和別人分享,現在我們帶着這些好吃的去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瞭解不洗手的危害,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洗手》;(2)一條髒毛巾。

活動過程:

一、幫助髒髒的小毛巾

1.出示髒髒的小毛巾,教師配音哭聲。

小毛巾怎麼啦?

幼兒自由猜測。

2.小朋友手沒洗乾淨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髒了。

提問:

(1)毛巾爲什麼哭?

(2)怎樣讓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乾淨,會怎麼樣?(讓幼兒知道不洗手或手沒洗乾淨的危害,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二、正確洗手方法

1.討論洗手的方法,該不該洗手。

怎樣把小手洗乾淨?

2.配合教學掛圖念兒歌《洗手》,幼兒欣賞。

3.幼兒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三、什麼時候要洗手

1.什麼時候需要洗手呢?(飯前、便後、手弄得很髒的時候都需要洗手)

2.怎麼能知道小手洗乾淨了沒?(看、聞、摸等多種感官方式)

活動延伸:

督促幼兒吃東西前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

附:洗手歌

捲起袖、淋溼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裏也搓搓。

清清水裏洗呀洗,再把水滴甩乾淨。

拿條小毛巾,小手擦乾淨。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髒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爲什麼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乾淨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目測的方法觀察物體的大小。

2.能用語言清楚的表達這是大的,這是小的。大的…送給大熊,小的…送給小熊。

3.喜歡集體活動,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大熊、小熊各一隻。

2.大小不同的同類物品若干。

3.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導入:出示百寶箱,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好朋友,他們藏起來了,我把他們請出來,讓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它門,好嗎?教師出示大熊和小熊,說:你知道他們是誰嗎?這兩隻熊一樣大嗎?那我們可以叫這隻什麼?(大熊)另一隻呢?(小熊)。爲什麼叫大雄?爲什麼叫小熊?(因爲大雄大所以叫大熊,小熊小所以叫小熊)。我們跟大熊和小熊打個招呼吧。(大熊你好,小熊你好)

2.請大雄坐。

師:大熊和小熊都累了,我們請他們坐好不好?這裏有兩張大小不一樣的椅子,哪張椅子給大熊坐?哪張椅子給小熊坐?爲什麼?

小結:大熊大所以坐大椅子,小熊小所以坐小椅子。

3.送禮物。

師:因爲知道大熊小熊今天要來小一班玩,所以老師特地準備了一些禮物給大熊小熊,想不想看看有哪些禮物?

教師依次出示大小氣球、勺子、飲料、娃娃……

師:有大小不一樣的氣球、大小不一樣的飲料……好多禮物呀,現在呢,老師要給大熊小熊送禮物啦,老師先送其中一樣禮物,其他的請小朋友上來送,當老師送禮物的時候請小朋友仔細看好、聽好老師是怎麼送禮物的.,送禮物的時候說了什麼,等你們送的時候也要跟老師一樣,好嗎?

師:大氣球大送給大熊,小氣小球送給小熊。

幼兒按照大的…送給大熊,小的…送給小熊。

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知道大的東西給大熊,小的東西給小熊。

4.幼兒操作。

師:大熊和小熊收到了禮物很高興,(教師看看時間)哎呀,都這麼晚啦,該吃午飯了,大熊和小熊的肚子都餓了。老師已經給他們準備好了美味的午餐(出示圖片)有白米飯、美味的蛋糕、還有好吃的香蕉。小朋友每次吃飯前是不是都會吃水果嗒,現在老師先給大熊和小熊吃香蕉。大熊吃大,吃大香蕉,小熊小,吃小香蕉。(邊說邊用蠟筆連線)咦,這裏怎麼會有三隻蛋糕呢,而且三隻蛋糕一樣大嗎?(不一樣)那哪隻蛋糕給大熊吃、哪隻蛋糕給小熊吃呢?請小朋友自己開動小腦筋。記得,每隻熊只能吃一隻蛋糕,所以三隻蛋糕裏面肯定會剩下一隻蛋糕,那剩下的蛋糕還需要連線嗎?(不需要)

師:每個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張紙和蠟筆,等會請小朋友搬好椅子回座位給大熊和小熊吃美味的午餐,記得最大的給大熊,最小的給小熊,用蠟筆連線,如果你給他們分好午餐了,就把紙頭留在桌子上,自己迅速搬好椅子坐到前面來,好嗎?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評價。

師:寶寶們剛剛都給大熊小熊分好了午餐,現在我就請寶寶到上面來分一分,其他寶寶看看他跟你分的一不一樣。

6.散步,結束。

大熊和小熊都吃的好飽啊,需要去散散步了,我們陪他們一起去散步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初步感知哄小花貓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花貓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花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雷公公”(雷聲)

2. 圖片:大花貓。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聲音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花貓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1.教師懷抱“小花貓”

2.我們的小花貓晚上抓了一夜的老鼠,很辛苦,該睡覺了。

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二、學習兒歌。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花貓的願望,引出活動名稱。

(1)播放聲音:雷聲

(2)是什麼聲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花貓吵醒了,

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範朗誦兒歌,然後再對幼兒說

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花貓哄睡着。

最後,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花貓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

“雷公公呼嚕打的太響了,沒聽見,我們再一起說說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

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啓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

“雷公公怎麼又打呼嚕啦!想想看,我們應該怎麼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

又不會吵醒小花貓。

三、幼兒人手一隻“小花貓”,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1.雷公公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鬨小花貓睡覺呢!

2.聽音樂《搖籃曲》,教師啓發幼兒,輕輕將小花貓送到小牀上,

讓小花貓安靜地睡覺,再提醒幼兒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附兒歌

《小花貓睡了》

雷公公,雷公公,

請您清點打胡嚕。

我的花貓在睡覺,

不要吵醒小花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