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9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合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線條、圖案、顏色來裝扮背心。

2、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運用線條、圖案、顏色裝飾背心。

活動準備

1、有漂亮色彩圖案的背心圖片。

2、沒裝飾的背心圖一張,裝飾好的背心圖多張。

3、一段節奏輕鬆的音樂,錄音機。

4、讓幼兒大膽交流夏天的服裝,知道在夏天穿上背心會很涼快。

5、幼兒經驗:有關夏天的瞭解(找涼快等),繪畫操作技能。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交流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天)你們說說,夏天我們會穿什

麼衣服呢?”(裙子,短袖,背心等)爲什麼?”(穿上會很涼快)

2、請幼兒欣賞有漂亮色彩圖案的背心

師:對啊,到了夏天,穿上短袖、短褲、裙子、背心就會覺得很

涼快。瞧,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好多的背心,你們喜歡這些背心嗎?

3、師出示沒裝飾的背心圖,讓幼兒與圖片中的背心進行對比,說出它們的不同之處,怎樣才能把這件背心變得和圖片中的背心一樣漂亮?

4、出示教師裝飾好的條紋彩色背心圖,請幼兒說說是怎麼裝飾的?都用了什麼顏色?師再次示範操作。

5、師請個別幼兒介紹:“你準備怎麼打扮這件背心。”

6、組織幼兒裝飾背心。

(1)把事先裝飾好的多張背心圖貼在黑板上供幼兒參考。

(2)師:老師這裏有好多還沒來得及裝飾的背心,看看我們班哪個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幹?裝飾出來的背心最漂亮!開始吧!(教師分發作業)

(3)幼兒操作,教師提供材料:畫筆、油畫棒。提醒幼兒完成作品時注意畫面、桌面、衣服的潔淨,對保持清潔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的創作,畫各種款式的背心,當發現幼兒創作的作品不一樣時,要及時表揚,增強幼兒創作的信心。)

7、作品展示

師:“你們裝飾的背心真漂亮,想不想給客人老師看看?(播放音樂,幼兒自行走動。)

活動延伸:提供白色背心讓幼兒動手設計出花背心。

教學反思

《花背心》這一活動的開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都是積極的、主動的、有效的參與。整堂課下來孩子們的興趣濃厚,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大部分孩子設計出來的背心非常漂亮,畫面也非常整潔。課堂常規及活動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但是,由於孩子的年齡及動手能力的差異,在活動過程中,有的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興趣仍然非常濃厚;有的孩子則動作緩慢,而且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這裏就出現了一個時間差。還有就是在教師再次示範裝飾好的背心圖時,我沒注意強調畫出的橫條間距要遠些,畫格子的時候豎線間的距離也要遠些,以至於後面在完成作品時,好多選擇這款背心的幼兒畫出的格子很小,每個格子他們又喜歡選擇用不同的顏色去塗色,所以在塗色環節就花費了好多時間才能完成作品。如果在提供給幼兒參考的示範畫中,能有一幅是小格子的,我只選用一種顏色來給格子塗色,那麼就不會出現塗色環節花費太多時間的現象了。

小百科: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裲襠是背心的雛型,爲敞領無袖束腰衣,仿自漢代的裲襠鎧,取其“當背當心”之意(見圖),宋代稱作背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兩兩自主閱讀,瞭解故事內容,感知小動物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2、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樂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養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活動準備:

教師繪畫、幼兒塗色的小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一半,內容與故事有關)、液晶投影儀、大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兩兩自主閱讀小圖片,相互討論。

師:這是我們自己塗色的小圖片,兩個小朋友一起仔細看一看圖上講的什麼事情,然後把看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兩人討論討論。

  二、集體交流閱讀疑問,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

師:哪幅圖看不懂你們可以提出來,其他看明白的小朋友可以講給他們聽聽。(幼兒提出哪一幅圖片有疑問時,教師就在液晶投影儀上顯示這一部分內容並定格,集中討論。)

幼兒對“小刺蝟戳破了蹦蹦牀,怎樣才能還在上面玩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幼1: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請小刺蝟把身上的刺剪掉。

幼2:我認爲不能剪,剪掉身上的刺會流血,會很疼的。

幼3:我說能剪。小刺蝟想玩蹦蹦牀,當然應該勇敢些,熬點疼。

師:那你們認爲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刺蝟既能玩蹦蹦牀,又不戳壞蹦蹦牀呢?

幼1:我們可以讓小刺蝟穿上一件厚厚的衣服。

幼2:不行,小刺蝟穿上衣服,會把衣服戳破,再戳破蹦蹦牀的。

小朋友爭論得非常激烈,觀點主要有兩種:剪刺、穿衣服。我見他們爭執不下,請全體小朋友表決,同意剪刺的幼兒略多些。我就引導他們討論刺蝟的刺有什麼作用。

幼1:可以背果子吃。

幼2:來了兇猛的動物,可以用刺保護自己。

教師:那你們認爲小刺蝟的刺能不能剪呢?

幼1:不能剪,剪了他就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了。

幼2:不,能剪的。可以把刺剪掉一點點。

幼3:不行,剪掉一點,還不如給它穿上一件厚實、牢固的衣服。

幼4:我也認爲不能剪。剪了刺,小刺蝟會很疼,也不能保護自己了。

……

在引導幼兒激烈討論的基礎上,我鼓勵幼兒再次亮明自己的觀點。這時候,只有一名幼兒堅持要剪刺。我稱讚她能有自己的想法,下課後可以繼續辯論。

三、教師以大朋友身份提問,突出故事主題。

師:小刺蝟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害得大家差點玩不成,爲什麼後來還要讓他玩呢?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回答問題。

  四、幼兒玩猜圖片接龍講故事的遊戲,進一步鞏固對故事的理解

師:請小朋友一人說出圖片內容,其他幼兒猜一猜是第幾幅圖的內容。

師:兩個小朋友還可以一起看圖片輪流講一講故事。

最後請小朋友四人一組接龍講述故事,愉快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以教師爲中心的教育活動常沿着教的思路,以提問的方式控制活動中的幼兒,本節活動遵循幼兒的“學”路實施活動策略。

1、巧變學具,幼兒想說。本節活動把傳統的集體看一幅圖改爲師生共同準備學具,兩個幼兒合用一份小圖片,充分發揮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而且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

2、生生互動,幼兒敢說。活動中以幼兒相互提問、自我解答問題爲主要教學形式。因爲提問的幼兒有一個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的過程,而應答的幼兒有一個傾聽—思考—理解—回答問題的過程,這樣的互動能真正讓幼兒從“學會”到“會學”。

3、教者尊重,幼兒樂說。教者通過創設互動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質疑、解疑能力。當幼兒觀點有分歧時,教者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尊重幼兒獨到的認識。改變傳統教育中追求統一答案的做法能培養幼兒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附故事:快樂的蹦蹦牀

牛伯伯買了一張蹦蹦牀。他家來了許多小客人,大家都到上面玩起來。小松鼠輕輕一蹦,就蹦得很高。青蛙一跳,在空中翻了個跟頭,都跳到雲朵上了。小刺蝟說:“讓我來試試。”他才輕輕一跳,“哧”的一聲,蹦蹦牀就被戳了個大洞。大家都責怪小刺蝟:“都怪你,害得我們大家都不能玩了。”小刺蝟傷心地哭了起來。

牛伯伯說:“別哭,別哭。我有一個好辦法。”他用膠水和布把蹦蹦牀上的洞給補好了,大家又可以玩蹦蹦牀了。小刺蝟只能在一邊看着,他好羨慕大家呀。“唉,要是我的身上沒刺該多好呀!”後來小動物們幫小刺蝟想了個好辦法,讓小刺蝟穿上一件厚衣服。小刺蝟穿上衣服後也能在蹦蹦牀上面玩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遊戲目標:1、幼兒能正確感知圖形,能按嘴形給娃娃餵食。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幼兒能正確感知圖形,能按嘴形給娃娃餵食。

活動難點: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娃娃家:各種娃娃,讓幼兒進行扮演娃娃家裏的成員進行喂寶寶。手工區:可樂瓶、用皺紙、毛線加以裝飾,做成娃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小的時候是誰餵你們吃飯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他們是怎樣餵你們吃飯的呢?(引導幼兒說)

教師小結:我們還小的時候都是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餵我們吃飯的)你們感覺幸福嗎?

那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來喂寶寶,今天老師在每個區域裏都投放了很多的材料讓你們去操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介紹各個區域。

1、娃娃家。

娃娃家裏的小朋友可以扮演各種角色去喂寶寶。

2、圖書區。

圖書角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表演《辦家家》

3、動手區。

老師在手工區投放了可樂瓶、用皺紙、毛線等材料加以裝飾,做成娃娃。

三、組織幼兒進區區域。

1、提出區域規則。

在進區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麼區角。但是我們進區域時我們先要拿好進區卡,只有拿到了進區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區角里面去活動,如果你去的哪個區角里的卡插滿了,你就不能再進這個區了,只有把卡插在哪個區裏,你就在哪個區裏活動。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譁,靜靜的玩。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遊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樂於參加集體活動,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2、鞏固幼兒對紅、橙、黃、綠、藍色的認知,初步認識紫色。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七色寶寶,初步感受七種色彩。

通過觀看課件,幼兒認識七色寶寶,初步感受七種色彩。

師:今天,馮老師給你們請來了許多小客人,想知道他們是誰嗎?看,他們來了!

播放課件:七個顏色寶寶依次向大家問好,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色寶寶。”

提問:1、一共來了幾個小客人?

2、她們都是誰?

3、向太陽寶寶們問好。

二、幼兒在花園裏尋找顏色寶寶,進一步加深對顏色的認知。

幼兒在花園裏尋找太陽寶寶。

幼兒說出自己找到了什麼顏色的太陽寶寶。把顏色寶寶貼到幼兒身上,幼兒變成顏色寶寶。

師:小朋友都變成了顏色寶寶,向客人老師們介紹一下自己吧。

三、利用課件,重點認識紫色寶寶。

幼兒一起尋找紫色寶寶,繼續播放課件,紫色寶寶出現,並提問:“我是什麼顏色的寶寶?”“你見過什麼東西是紫色的?”

教師成爲紫色寶寶。

四、七色寶寶做遊戲,鞏固七種顏色的認知。

七色寶寶一起做遊戲,鞏固對七種顏色的認識。

師:七種顏色的太陽寶寶都找到了,我們一起做個遊戲吧!

本節課圍繞顏色的認知,進行了多學科的滲透。根據小班幼兒好玩好動愛遊戲的年齡特點,我製作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整節課以課件爲主線,以遊戲形式貫穿始終。在活動中,教師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體現了新型的師幼互動關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徵,並對蝴蝶產生興趣。

2、根據自己的認知,運用彩筆對蝴蝶進行塗色活動。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彩筆,畫有蝴蝶輪廓的紙、以及範畫、圖片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知道它是誰嗎?”“現在,我把它請出來,你們看……”。出示蝴蝶教具,引導幼兒觀察。

2、出示各種各樣的蝴蝶圖片,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徵。

“你們看,蝴蝶是什麼樣子的,誰能告訴我呢?”引導幼兒說出蝴蝶有翅膀、身體、觸角等等。

3、教師示範

“你們看,我手上的是什麼呀?”“是蝴蝶,但是,它少了什麼呀?”“那我們來給它畫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好不好。”“我們先來選一種顏色的彩筆寶寶來塗這一塊,我們塗的時候,要怎麼樣啊?要用力小一點……然後我們再來塗這一塊……我們把這一塊也塗好了,現在蝴蝶已經窗上衣服了,它的頭上有什麼呀?{觸角}解釋一下觸角就是蝴蝶頭上的兩根。“這樣,美麗的蝴蝶衣服就畫好了。”

提出要求:

1、現在,要輪到你們來畫了,我們先畫什麼呀?在畫什麼呀。

2、管好自己的蠟筆寶寶,拿自己的紙。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提醒:用力均勻、把衣服畫滿,不留出空隙;別忘了觸角。

4、結束作畫

請畫完了的小朋友到後面坐好,併發給其一個小蝴蝶,進行交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剪窗花》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什麼是窗花以及窗花在生活中的應用。

2、學習窗花的製作方法,學會剪制一個簡單的窗花圖案。

3、讓學生感受學習剪紙藝術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剪紙的藝術魅力,學習剪窗花的製作方法,學會用窗花美化環境。教學難點

:掌握簡單的剪紙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小熱身:哪個小組能說出中國民間藝術的種類最多。——剪紙、風箏、刺繡、蠟染、瓷器、面具、臉譜等。

2、今天我們學習中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剪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而且也爲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3、引導學生欣賞各式各樣的窗花作品。

4、揭示課題:剪窗花。

(二)發展階段:

1、窗花是中國民間勞動人民心靈手巧的產物,今天,我們想不想證明一下自己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呢?

2、請翻開課本,用五分鐘時間,同學們看書研究一下剪窗花的製作方法,然後拿桌上的紙自己嘗試剪一個窗花。

3、師生總結:剪窗花的方法和步驟。

把方形蠟光紙對摺、再對摺……

畫圖案。

剪下。

展開。

(三)強化階段:

1、教師發現學生在嘗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

2、再次欣賞剪窗花作品,讓學生了解,一種圖案多種折法會產生什麼樣的作品。

(四)製作階段:

1、學生再次製作。看哪個小組的學生剪出的花樣最多,最特別。

2、教師巡堂指導。

(五)評價階段:

1、讓學生把剪好的窗花貼在教師製作的窗花道具上。

2、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

2.體驗想象的樂趣,大膽表達自己"變小"或"變大"的願望。

活動準備:

沒吹氣的氣球(與幼兒人數相等)、氣球、木耳、雨傘、胖大海、扇子,課件

活動過程:

導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什麼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沒吹的氣球)

第一部分:讓孩子體驗氣球變化帶來的快樂。

1.你們想玩嗎?你能讓氣球變大嗎?(每人一個氣球試一試)

2.小朋友使勁往氣球裏吹氣,氣球會變大。有的小朋友力氣太小,沒能讓氣球變大,怎麼辦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誰還能想個別的辦法讓氣球變大?(往氣球裏面充水、用打氣筒往裏面打氣等)

3.小朋友能讓氣球變大,你能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嗎?用什麼方法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幼:把手鬆開氣球就變小了

第二部分:經驗提升:什麼東西會變大或變小?

4.除了氣球能夠變大變小,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變大變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吧!

出示:木耳、茶葉、胖大海(加入水)--變大;

雨傘、被子、紙(摺疊)--變小。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周圍有這麼多的東西會變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都是會變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發幼兒的想象,大膽表達自己"變大"或"變小"的願望。

5.你們相變嗎?當你變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事情呢?幼兒發揮想象,自由發表意見。

6.有一個小朋友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很小的小人,咱們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播放課件)

剛纔咱們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變成大巨人你會做些什麼事情呢?咱們回到活動室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有表情地會朗誦兒歌。

2、通過觀察圖片、手指等遊戲瞭解兒歌。

3、感受同伴之間的遊戲樂趣。

4、領會故事兒歌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手指畫一張。

2、幼兒用書一套。

3、磁帶。

活動過程:

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趣味性,然後提問幼兒故事中所包含的幾個問題。

如:故事中講述的手指媽媽有幾個寶寶,寶寶的名字叫什麼。

展示幼兒圖書,手指畫面提問有關手指的問題。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個手指,手指叫什麼名字。

通過簡筆畫,加深幼兒對手指的認識。

如:畫個手指畫,提問幼兒手指的名字。

通過場景、變換等魔術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玩遊戲、念兒歌,反覆練習。

放磁帶讓幼兒伴讀,之後一邊伴讀一邊作動作。

幼兒與幼兒之間分角色表演,爲鞏固幼兒對手指的認識,以至於達到會說會唱兒歌的最終目的。

仿編兒歌。

如:小手指一起伸,看看手上幾個寶。

1、2、3、4、5。

寶寶寶寶真可愛,媽媽緊緊把手摟。

大拇哥最懂事,二拇弟、四小弟都聽話。

小妞妞最淘氣,認爲自己是老小。

總是欺負大拇哥、二拇弟、四小弟。

媽媽就是中三娘,每天摟着寶寶唱兒歌去看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上下來孩子們基本已掌握了兒歌的內容,並能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示。從這一活動中我覺得,對於小班的孩子,可在教育中使用一些擬人的手法,多利用一些教具,多采用一些遊戲的形式。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方式,讓孩子們喜歡、接受,學起來也更加的輕鬆。體現一個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學習歌曲《小板凳》,唱準一字雙音。

2 .理解記憶歌詞, 並嘗試創編部分歌詞。

3 . 體驗與表達熱情招待客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板凳》課件、《小板凳》圖譜活動過程:

一、導入客人話題,引起興趣。

(1) 教師:你們家來過客人嗎?來了客人你是怎樣招待的?

(2) 教師:今天有一個明明家也來了客人,請你們看一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3) 觀看《小板凳》課件。

二、 觀看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和熟悉歌曲內容。

( 1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主人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教師:剛纔,你們看到明明家發生了什麼事情?明明是怎麼做的?

( 2 )聽老師範唱。

教師:這個故事裏還有一首好聽的歌呢,我們一起來仔細聽一聽。

教師:你從歌曲裏聽到了什麼?(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聽到的,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貼相應的圖片,幼兒聽出來的少的話,教師第二次示範唱。)

( 3 )跟隨音樂學唱教師:你們把圖片都聽出來了,現在我們一起看着圖片唱唱這首好聽的歌。

教師:小朋友叫小板凳別怎麼樣?(別歪)阿姨誇誰好乖乖?重點學唱一字雙音,如 3 3 5 “板”字的唱法。

( 4 )幼兒看圖唱。

教師通過遊戲《圖片不見了》引導幼兒多次演唱歌曲。

( 5 ) 討論:怎樣把歌曲唱得更好聽?招待客人的時候心情是怎樣?(開心,臉上微笑)

( 6)創編動作,幼兒進行表演唱。

三、幼兒仿編歌曲。

教師:看,又有誰來我們家做客了?(叔叔、爺爺、客人老師、奶奶)幼兒在教師的動作提醒下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