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合五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合五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引領幼兒瞭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巨大影響,對於四大發明幼兒並不是很瞭解。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紙,通過活動走近造紙術,感悟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

材料準備:

廢舊紙張、水、膠水、橡膠手套、塑料板、紗網、木棒。

製作方法:

(1)將廢舊紙張泡溼後撕碎,越小越好,然後再放在適量的水中浸泡。

(2)讓幼兒帶上橡膠手套將泡好的紙抓碎,加入膠水並用木棒攪拌均勻。

(3)把做好的紙漿放在紗網上脫水,然後均勻平攤在塑料板上壓平晾乾。

實驗操作:

讓幼兒感受自己造紙的樂趣,並在曬乾的紙上寫寫畫畫。

指導建議:

●提醒幼兒較薄的紙儘量用手撕,不要用機器,以免破壞紙的植物纖維,且撕得越碎越好。

●紙泡好後水如果太多,提醒幼兒應在加入膠水前將多餘的水濾出。

●曬紙漿時,提示幼兒曬得越薄越均勻越好。

拓展與代替:

較稠的紙漿可以製成較厚的紙板,或利用~些模具壓制成各種形狀,如面具等。

科學小知識: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製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紗網上交錯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在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是在龜甲和獸骨上刻字,後來又在竹簡上寫字但是這些東西都很笨重。再後來也有在絲綢上寫的,雖然輕便了許多,卻很昂貴。大約20xx年前,東漢的蔡倫發明了用樹皮、破布等常見或廢舊物品造的紙,非常適合書寫,慢慢地就傳遍了全世界。

活動反思:

幫助幼兒初步瞭解造紙的流程,讓幼兒感受造紙術的發明,對生活的重要意義,也讓幼兒感受到一張紙從原料到成品是何等不容易,從小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進一步熟練菜刀的用法,掌握拌涼菜的基本過程,提高動手操作技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境導入、示範講解、操作展示、評價拓展讓學生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通過具體的製作過程,讓學生具有自覺採取安全、衛生防護措施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做菜的樂趣,培養自信心,熱愛生活,熱愛勞動。養成遵守紀律、認真細心、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拌涼菜的基本過程。

難點:菜刀的正確用法和菜餚的鹹淡控制。

教學準備

1、佈置好勞技室刀具、砧板、調料、白色盤子、筷子、碗等。

2、準備好塑料臉盆、創可貼。(勞技室必備物品)

3、老師準備:黃瓜、胡蘿蔔,蒜泥,醋或白醋,香油,白糖,精鹽等。

4、學生課前洗手。學生備料自選(輔料),儘量避免雷同。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導入課題

常言道: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蔬菜是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你們在家經常吃哪些蔬菜?那麼我們爲什麼每天都要吃這些蔬菜呢?(它含有人類所需要的大量的維生素),所以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你們再瞧這些用蔬菜製作的美味(幻燈片出示涼菜拼盤)多麼誘人啊!

今天我們也來動手做一道屬於自己的美味,涼拌黃瓜。(板書課題——涼拌黃瓜)

(展示多種涼菜拼盤,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做拌涼菜的興趣)

二、製作過程

1、欣賞視頻《涼拌黃瓜》

好,下面我們請大家仔細觀看製作過程,看看誰看得仔細、記得牢?

2、同學們看仔細了嗎?我們知道做菜要講究色、香、味、形俱全,那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涼拌黃瓜的製作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仔細想一想。學生討論:我們需要的材料。

主料:黃瓜

調料:醋或白醋、香油、白糖、精鹽等

工具:砧板、菜刀、盤子、盆、碗、筷子、勺子

3、那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涼拌黃瓜的製作步驟是怎樣的?

播放幻燈片,學生說老師補充:

(1)洗黃瓜:將選好的黃瓜洗乾淨,可以去掉皮,也可以保留。

(2)切黃瓜:視頻上把黃瓜切成了什麼形狀?還可以切成什麼形狀?

(3)拌黃瓜:先加入適量的鹽稍微醃製一下,這樣黃瓜的口感會更香脆更入味。再將蒜拍碎,切細,做成蒜泥,倒入盤中,接着根據各人的口味加入適量的糖、香油、醋等調料攪拌均勻。

(4)裝盤:將拌好的黃瓜裝入盤中。裝盤時,可將事先準備好的輔料如:胡蘿蔔、小番茄等擺成各種漂亮的造型,這樣一道美味的涼拌黃瓜就做好了。

老師相機板書: 洗 切 拌 裝

4、學生動手做一做

在製作之前,老師提醒大家注意:

(1)製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衛生。

(2)爲你們做好的涼菜起個美名,每組選出1名同學介紹本組所拌涼菜的名稱、特點。最後我們要進行評比。

(通過示範講解、操作展示讓學生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通過具體的製作過程,讓學生具有自覺採取安全、衛生防護措施的習慣。)

三、學生操作

大家一定等不及要躍躍欲試了,下面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學生操作,老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切菜的方法,老師到每組親手示範切法。指導拼盤。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和衛生。)學生分工合作,切過的人就動手將輔料擺盤,最後切好的人調拌,調拌好了裝盤,其他人收拾物品。

(學生按照做涼菜的基本步驟,利用自備材料,獨自或合作做一盤色、香、味、形俱佳的涼菜,併爲涼菜起個美名,目的是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思維的獨創性。在合作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師生共同評價

每組選出1名學生上臺介紹本組所拌涼菜的名稱、特點。然後我們請老師品嚐,再大家集體品嚐,做出評價並評出大獎。

(通過做菜瞭解蔬菜的營養價值和功效,不但增長了知識還加強學生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的意識。可以設置各種有意義的獎項,通過獎項設置提高學生製作涼菜的積極性、鑑賞水平和審美情趣。)

五、拓展小結

1、今天,同學們初步學會了涼拌菜的基本做法,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基礎上,做出了一盤盤色澤鮮豔、造型美觀、味道可口的涼拌黃瓜,我看大家今天品嚐涼菜的時候都感覺特別香,特別有滋味,誰能告訴我這是爲什麼嗎?(因爲這是同學們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啊,勞動的果實最甜蜜。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意識和品質)。

幼兒園教案 篇3

學習一一對應(數學)

目 標

讓幼兒學習把相關物體進行一一匹配,獲得對應經驗。

準 備

1.實物:碗、勺、梳子、鏡子、毛巾、臉盆等。

2.動物和相應的食物卡片多種,填空練習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 程

1.遊戲《找朋友》

(1)教師出示實物,啓發幼兒說出各種實物名稱後,再討論哪兩種實物可以做朋友,爲什麼?(發現實物之間的關係)請幼兒動手把它們一對一對地配好。

(2)啓發幼兒在室內找有關聯的物品,比一比誰找得又對又快。如:黑板與黑板擦,掃帚與簸箕等。

2.遊戲《喂小動物吃食》

教師出示動物卡片,並從左到右擺成一行,然後引導幼兒討論:每種動物最喜歡吃什麼?讓幼兒找到相應的食物卡片-一對應地擺在下方。

3.分組活動

幼兒分成四組活動。第一、二組:對應擺放實物卡片。如教師先從一個袋中取出花、帽、傘、手電筒等卡片擺成一行,再請幼兒從另一個袋中取出有關聯的卡片(蝴蝶、圍巾、雨鞋、電池)一一對應擺放。

第三、四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畫有雞、碗、書、籃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內填畫相應的東西(蛋、筷子、筆、球)。

4.教師或家長指導幼兒利用幼兒用書第4頁的內容進行補充練習。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貓頭鷹的外形特徵,知道貓頭鷹的生活習性。

2、知道貓頭鷹是益鳥,懂得愛護它們。

3、培養幼兒對貓頭鷹的好奇心,樂於大膽實驗。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捕鼠能手貓頭鷹。

活動準備:

1、配套掛圖,貓頭鷹圖片或標本。

2、貓頭鷹在夜間捕食老鼠的圖片或照片。

活動過程:

  一、 觀察貓頭鷹的外形特徵和習性。

1、謎語導入:遠看像只貓,近看像只鳥。晚上捉田鼠,白天睡大覺。(貓頭鷹)

2、出示貓頭鷹圖片讓幼兒觀察。

(1)提問

1)圖片上的鳥叫什麼名字?

2)看到它你有什麼感覺?

3)請仔細看看貓頭鷹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整體到頭、身體、羽毛、腳等局部進行觀察並講述。

(2)出示貓頭鷹捕捉老鼠的圖片,讓幼兒觀察貓頭鷹正在幹什麼,它是怎樣捕捉老鼠的,爲什麼它能在漆黑的夜晚準確地抓到老鼠。結合貓頭鷹眼、耳、嘴、爪的特點,說明它爲什麼能在漆黑的夜晚捕捉到老鼠。(它的眼睛大而有神,夜晚感光度強,能看見老鼠;耳孔前的皮膚褶膜和耳朵周圍的羽毛都可以加強聲波的聚集,容易發現老鼠的動靜;嘴短而粗壯,前端有鉤子;翅膀大,羽毛柔軟,飛起來沒有聲音,不會被老鼠發現;腳上有強健的鉤爪等)

(3)提問

你還知道貓頭鷹有哪些有趣的事嗎(住在山林裏的樹上,喜歡吃老鼠)?貓頭鷹是吃什麼的鳥?

(4)提問

你還知道哪些吃動物的鳥?(鷹、啄木鳥、喜鵲等)

  二、組織幼兒討論貓頭鷹與人們的關係。

1、你喜歡貓頭鷹嗎?爲什麼?

2、爲什麼說貓頭鷹是捕鼠能手?它對人類有什麼益處?

3、對人類有益的鳥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它們?

4、小結。

雖然貓頭鷹長得兇猛,但它善於捕食田鼠,是人類的'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它,不能傷害它。

教學反思:

首先引導孩子們觀察圖片,看看貓頭鷹長什麼樣子?什麼顏色?有什麼特點?觀察後,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描述,小朋友都能根據圖片說出貓頭鷹的樣子。在觀察圖片的時候,周浩宇說:“董老師,貓頭鷹是怎麼捉老鼠的啊?”隨着他的問題一提出,其餘的小朋友都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爲了讓幼兒深入的瞭解貓頭鷹如何在夜間捕鼠,由於圖片上看不出來,於是我便播放了下載的視頻,由圖片的靜態欣賞轉變視頻的動態觀賞,孩子們更喜歡貓頭鷹了,探究貓頭鷹的興趣更爲濃厚。他們興致勃勃地談論着從視頻中看到的貓頭鷹的見聞,有的孩子說貓頭鷹總喜歡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還惟妙惟肖地學着貓頭鷹慵懶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樣子;有的孩子學貓頭鷹吃老鼠文雅的樣子。貓頭鷹的特徵在孩子們的頭腦裏越來越清晰了。於是乘熱打鐵,在我的引導下讓孩子們自己總結爲什麼貓頭鷹能在晚上準確地捕捉老鼠:它的眼睛大而有神,夜晚感光度強,能看見老鼠;耳孔前的皮膚褶膜和耳朵周圍的羽毛都可以加強聲波的聚集,容易發現老鼠的動靜;最短而粗壯,前端有鉤子;翅膀大,羽毛柔軟,飛起來沒有聲音,不會被老鼠發現;腳上有強健的鉤爪等等。孩子們對“捕鼠能手--貓頭鷹”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

活動的最後,我拋出問題如何保護鳥類?這個保護鳥類馬上就變成了孩子們的熱門話題。我請小朋友們出出主意想想辦法,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熱烈響應,想出了很多的好辦法。顧靜怡說:“應該在樹林旁立上一塊牌子,上面寫着‘保護鳥類’。大家看到牌子上的字就不會傷害小鳥了。”;孫黃啓凡說:“讓警察叔叔來保護,小鳥就安全了。”;陸宇澤說:“把小鳥從籠子裏救出來,把抓小鳥的壞蛋關進籠子裏。”……從孩子們真誠的小臉上,從他們稚嫩的話語中,從他們豐富的想法裏,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們對鳥類純真的愛,對鳥類未來命運的擔憂,對破壞自然環境、危害鳥類行爲的深惡痛絕。孩子們對鳥類有如此的愛心,又有這麼強烈的環保意識,真令人欣慰。

幼兒園教案 篇5

寫好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對於帶託班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寫好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教學活動才能更好的進行。怎樣才能寫好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是我們幼兒園老師比較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託班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只有抓住孩子的特點,我們在寫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時才知道寫什麼樣的活動目標,有了目標就比較好寫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了。其次,寫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活動一定要多樣化,幼兒才能更好的參與。只要抓住要點,寫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還是比較容易的。

我們這個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就抓住了託班孩子對故事比較感興趣這一特點來寫的。

一、目標:

1、激發幼兒願意幫助別人的情感,培養幼兒對圍攏搭建的興趣。

2、 鞏固幼兒對大小的辨別能力,發展幼兒的語言和創造性。

二、 準備:

1、 5種玩具動物,每種動物各一大一小,玩具老虎一隻。

2、 5筐不同材料的建構積木。

三、 過程:

1、 導言興趣:

(1) 出示小動物,分別與各種小動物打招呼,如:“小牛媽媽你好!小牛寶寶你好!”知道大的是媽媽,小的是寶寶。

(2) 冬天到了,小朋友你們的家裏暖和嗎?可是這些小動物也想有一個溫暖 的家,我們一起來幫幫它 們的忙,幫它們造一個溫暖的家,你們願意嗎?

2、 感悟表現:

(1) 老師先給小牛媽媽和小牛寶寶造一個溫暖的家。(老師講解示範圍攏搭建的方法 )要求把小動物圍在當中,不能有漏縫的地方。

(2) 現在就請小朋友爲你們的小動物朋友造一個溫暖的家吧! (幼兒動手操作,老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搭建不同的家)

(3) 引導幼兒與動物交談,如:“**你喜歡什麼樣的家啊?”“等家造好了你就不冷了。”

3、 點撥指導:

(1) 出示大老虎,創設夜晚小動物睡覺的情景。(關掉一半的燈或全部的燈,小動物倒下表示睡覺。)

(2) 情景表演:大老虎天都沒有找到東西吃了,肚子好餓啊!咦,這裏有好幾

個小動物的家,看看哪個小動物家的門和窗沒關好,我就可以進去把它吃掉了。

(3) 老虎依次觀察每個小動物的家:

A) 這個小動物家的門和窗都關好了,看來吃不到它了。

B) 這個小動物家的門沒有關好,我可以進去吃掉它了。(老師或其它幼兒提醒主人趕快進行補救)

(4) 老虎還是沒有找到吃的,就活活餓死了。(引導幼兒表現出高興的情緒)

4、 擴展延伸:

(1) 你們爲小動物們造了很溫暖的家,小動物們都非常高興,它們想和你們做好朋友,你們願意嗎?

(2) 請幼兒每人抱一個小動物,帶小動物到綠草地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