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8篇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舊報紙撕出不同形狀的窗戶,並大膽運用簡筆畫的方式畫出城市裏忙碌的人們。(重點)

2.組合粘貼,展現城市忙碌的景象,體驗合作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黑色背景板、舊報紙若干、黑色勾線筆人手一支、固體膠若干。

經驗準備:幼兒有撕房子的經驗。

教學難點自由創作,體現己眼中的風景。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視頻。

(1)師:今天,包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像,我們一一看。看之前包老師有一個要求哦,請你仔細看一看,錄像裏有哪些人,在什麼地方?他們在幹什麼?

(2)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呀?(若講不完整,提醒幼兒:在什麼地方呀?你看清楚了嗎的句式)

(3):菜場裏的阿姨忙着賣蔬菜、幼兒園的廚師忙着給小朋友燒菜、還有商廈的營業員在新到的衣服、銀行的職員忙着辦理業務。原來呀,城市裏的每一個人都在忙碌着。

二、欣賞範例,掌握創作方法。

1.出示範例,示範撕窗戶。

(1)看,包老師這裏也有一座城市,這座城市裏的房子有什麼不同?(紙撕出來的,大大小小的,有的高,有的矮,顏色不同等)

(2)包老師這裏就有一張紙,這麼放,高高的房子真漂亮,如果橫過來放呢?也很特別。這座房子呢?(可以撕出來)

(3)教師示範:邊撕邊講,撕的時候要輕輕的,從上往下直直的撕下去。撕下來的紙要放回籃子裏哦。

(4)小眼睛真亮,怎樣才能撕出排列整齊又好看的窗戶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的討論一下,然後告訴我。

(5)誰來介紹一下?你又有什麼好辦法?

(6)請一個幼兒嘗試。

(7)教師並示範:包老師也用剛纔那個小朋友的方法試一試。先折一折,沿着摺痕的地方撕,(看我撕了一個什麼?)有的房子上有很多窗戶哦,隔開一段在撕一個,最好呀,一幢房子上的窗戶大小和形狀都一樣就更好看哦。撕下來的紙仍然要放在籃子裏哦。

2.討論忙碌的人。

(1)師:包老師想請你們猜一猜,這些房子裏的人都在忙什麼呢?

(2)幼兒猜測。(若幼兒講出則直接點擊並放大那幢房子上的人,問:這座房子裏有誰?他們在做什麼?)

(3)師:這真是一座忙碌的城市!

3.交代操作要求。

(1)師:今天呀,包老師也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張紙,請你也來撕一撕、畫一畫忙碌的城市,完成後,請你把它貼在後面的板上,貼的時候把房子反過來,邊邊上都塗上膠水,貼在白色線上,一組上都完成後,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你們那座忙碌的城市,等會兒包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

(2)明白了嗎?那就開始吧!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指導幼兒撕紙,重點提醒幼兒直直的撕紙,撕出不同形狀的窗戶等。要將撕下來的紙放回籃子中。

2、發現完成了的小組,引導幼兒貼一貼。(膠水放在後面的桌子上)

四、展示作品。

1、重點介紹幾個比較特別的城市:誰願意來介紹你們合作完成的忙碌的城市呢?哇!他們的城市裏還有xx在xx呢!真特別,你真棒!

2、我們生活的城市裏有着這麼多忙碌的人,請你回教室再和其他小朋友再一起說說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紙牌接龍、填空遊戲中,感知不同模式構成的核心單元。

2、在競賽遊戲中,體驗遊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紙牌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紙牌。

——提問:這是什麼?有哪些花色?

歸納:在紙牌中,共有2種顏色,四種花色,每張牌上還有數字。

——提問:你玩過牌嗎,怎麼玩的?

歸納:紙牌的玩法很多,有抽烏龜結對子、有比較數字大小……今天我們就用紙牌來玩一個接龍的遊戲。

  二、接龍遊戲。

1、嘗試“接龍”遊戲。

2、交代玩法。

看清楚紙牌的排列規律,然後一張一張出牌“接龍”,直到手中的紙牌全部“接完”。如果違反了“紙牌”接龍的規則,就表示“接龍”失敗。

3、幼兒抽牌,按規律接龍。

——紙牌按什麼規律排列?幾個一組,怎麼排?看懂就可以出牌“接龍”了。

歸納:按花色說:1張紅桃A、1張黑桃A、1張紅桃A、1張草花A,是四個一組,1張1張間隔排列的。

——還有其他的說法嗎?

歸納:同一條接龍,可以從顏色、數字、花色不同的方面來說,說出來的規律也就不同。

  三、分組“接龍”競賽遊戲。

玩法: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根據紙牌先做一條龍,然後讓其他組小朋友猜一猜“龍”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猜對了得1分,猜不出或是猜錯了不得分。

規則:

1、每組小朋友必須先商量按什麼規律排列紙牌“龍”。

2、採用輪流猜的方法,沒有輪到的小組要耐心聽。

3、猜對了得1分,猜錯了不得分。

  四、延伸活動——紙牌填空。

玩法:教師出示有空缺的紙牌“龍”,讓幼兒作出判斷“問號”

——你覺得,小問號的背面是什麼牌?說說理由。

——這組接龍是幾個一組,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歸納:要想能夠猜出是什麼牌,首先要能判斷出“紙牌龍”的規律接龍規律。

然後才能根據規律找到缺少的牌。

今天的這節活動是一個紙牌接龍,老師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就是要讓孩子感知不同模式。小朋友在小班和中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於兩個一組的模式,三個一組模式的核心經驗。但是這樣的一個經驗是基於他自己本身去操作的一個自我的經驗,對於識別他人的經驗是非常少的。活動當中,老師採用一個去猜別人的規律這樣一個活動形式去幫助大班的孩子感知不同模式他構成的一個核心單元。幼兒很感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我們自己來設計,有什麼新的想法呢?

1、本次“紙牌接龍”活動所指向的兒童模式能力是什麼?(模式能力包括識別、複製、擴展、創造及轉換)哪些相對較難?

2、根據你所執教班級幼兒的已有經驗,若對“紙牌接龍”遊戲進行設計調整,你有什麼新的想法和思路?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蘿蔔的不同特徵,指導蘿蔔的品種。

2.初步嘗試在表格上記錄自己猜想的結果。

3.願意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發現的快樂。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白蘿蔔、胡蘿蔔、一點紅、綠蘿蔔的實物準備;小刀一把;再準備一塊砧板。

活動過程:

一、萌發探索蘿蔔的興趣,教師引導師:小朋友,小兔菜地裏的蘿蔔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們,拔蘿蔔吧!

師幼隨着音樂,拔蘿蔔。

二、 感知蘿蔔的外部特徵(顏色、形狀、表面)師:你拔了一個什麼顏色蘿蔔?

師:白色的蘿蔔形狀是怎麼樣的?(橢圓形)師:白色蘿蔔叫白蘿蔔。

--一點紅師:蘿蔔上有白色、有紅色,這叫一點紅。

--胡蘿蔔師:這個蘿蔔是什麼顏色?是什麼形狀的?

--綠蘿蔔師:綠蘿蔔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心靈美。

綠蘿蔔摸起來,是什麼感覺?

這些蘿蔔是長在哪裏呢?(泥土裏、田裏)--出示ppt師小結:其實這些蘿蔔是一個大大的根,長在泥土裏,我們需要用大大的力氣把它們拔起來。

三、 蘿蔔分類貨架上四個框框,有紅色、綠色、橘黃色、一點紅的四種顏色的框框--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蘿蔔的類型進行分類師小結:我們認識了蘿蔔的顏色,這些都是蘿蔔表皮的顏色,就像我們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樣。

四、觀察、記錄蘿蔔皮肉的顏色如果把蘿蔔切開來,會是什麼顏色呢?

--出示表格師:這張表上有什麼呢?表格上的小問號是什麼意思呢?眼睛是什麼意思?

--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想,依次貼上不同的顏色標誌--切開相應顏色的蘿蔔,讓幼兒進行驗證。

師小結:原來呀,白蘿蔔和胡蘿蔔表皮的顏色和肉肉的顏色是一樣的。

師:一點紅、心裏美的蘿蔔切開來是什麼顏色呢?

--拿2張顏色圖片,上來貼在表格上。

師:請小朋友說說看,你選了哪幾種顏色?爲什麼?

--女孩子、男孩子分組粘貼,進行猜想一點紅--切開來(白色)心裏美--切開來(枚紅色)五、品嚐蘿蔔師:那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吃蘿蔔嗎?---喜歡、不喜歡。

教師小結:其實,蘿蔔的營養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們要多吃它。小兔爲了感謝我們給我們送來了很多好吃的蘿蔔,你們想怎麼燒呢?陳老師這裏也有幾種燒法,一起來看一看吧。有。

師:"你們想不想吃啊?"

-------想師:"我們櫻桃班裏的甬港飯店已經爲我們準備了美味的蘿蔔宴,我們也一起來嚐嚐吧?------好(放音樂結束)對於小班幼兒,創設情境的教學是有效的導入方式。

有幼兒說"像小老鼠的腦袋",教師可以抓住時機,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想象。

對幼兒抓得比較緊,牽着幼兒走。應以對話的形式和幼兒進行交流,讓活動更加生動、流暢,按蘿蔔的自然屬性顏色進行分類。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形象生動的表格用猜想、驗證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對小班幼兒,這種表格的記錄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維定勢。"眼見的纔是真實的,不能想當然。"切蘿蔔的方式,應該多角度去切,讓幼兒切實查證蘿蔔裏面的顏色,這樣纔是科學的。

小朋友知道了蘿蔔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兒的食慾。

教學反思

1、針對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我採取了表演的方式,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在幼兒在玩中快樂學習。

2、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於構建開放的、民主的課堂環境,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學會方法。並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溝通課堂內外知識,聯繫學科,聯繫生活,努力拓寬學生學習空間,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較好地完成了我設定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頻繁。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讓幼兒學會按圖片的順序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並豐富詞彙:又、再。

2.通過結合情境表演的方式發展幼兒的完整敘述能力。

3.懂得拾到別人的東西應物歸原主。

[材料準備]

有關圖片四幅,小熊、小公ji、小白兔、小貓的.頭飾各一個。實物皮球一個。

[指導要點]

(一)開始部分:

1. 教師出示一皮球,提問幼兒:這個皮球找不到它的主人,怎麼辦呢?

2. 師小結幼兒的回答,提出要求:讓我們來看看小熊是怎麼做的?

(二)基本部分:

1. 教師完整出示四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內容。

2. 鼓勵幼兒大膽上臺來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

3. 教師完整講述,並豐富幼兒詞彙:又、再。

4. 提供給幼兒每人一本小圖書,讓幼兒學習自己講述。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向前走——又向前走——再向前走。”

(三)結束部分:

1. 集中幼兒,鼓勵幼兒回家後可以講述給爸爸媽媽聽或在語言區進行講述。

2. 提供小熊、小公ji、小白兔、小貓的頭飾,讓幼兒進行情境表演。

評優課《兔子先生去散步》

設計思路:

《兔子先生去散步》這個故事是日本作家五味太朗的作品。作品中的形象雖然單一(只是一隻兔子),形象生動、可愛,讓我愛不釋手。第一次閱讀時給我感覺這是一本討論標誌的書,由許多標誌串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可是在仔細閱讀時裏面還暗含了情感教育的內容。如兔子先生從斜坡上摔下來會有小貓馬上去扶起來。當兔子先上掉進洞裏了小老鼠會去安慰它,帶它去家裏做客去航海,他們成爲了好朋友。細細品位這本繪本圖書,如果將它介紹給孩子的時候,我想我會有好幾種思路。第一是重點放在社會方面去認識各種各樣的標誌,瞭解各種標誌的意義,從而拓展幼兒的知識。二是從藝術方面出發,讓孩子自己動手設計標誌,製作符號。還有就是從語言領域的角度進行詮釋,利用書中的標誌進行故事猜想、圖畫猜謎等等,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我選擇了第一種方式來進行此次的繪本教學。首先以故事簡單的導入活動,幼兒猜測故事裏的標誌是什麼意思,從而引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標誌,知道這些標誌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然後是通過拼圖(各種標誌)幼兒鞏固對各種標誌的認識。最後是幼兒根據自己拼出的標誌爲兔子先生去散步續編故事內容。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展了思維的想象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引導了用肢體語言進行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實物:大香蕉若干。

2、方紙盒1個;毛巾若干;錄音機。

3、場地:鋪設地毯,師幼圍坐一起。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紙盒,作神祕狀,讓幼兒猜:裏面有一樣好幼吃的東西?(提示:樣子是長長的,皮是黃黃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

二、拿出香蕉,啓發想象,引導用動作展現。

師: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彎腰狀)

啓發:香蕉開始變戲法了,這樣看,像什麼?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 。(躺狀)

啓發:香蕉又變戲法了,這樣看,又像什麼?

3、師面帶驚訝色,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垂狀)

啓發:香蕉真會變戲法(鼓勵幼兒鼓掌對“香蕉”表示表揚)。

這樣子看,又像什麼?

4、師面帶誇張色,“狠狠地”把香蕉呈現。(立狀)

啓發:小朋友看:香蕉變戲法一點也不累,這下子又像什麼啦?

三、與幼兒分享食物

1、在分享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過手。在分享過程中,告訴幼兒有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之後,教育幼兒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讓幼兒嘗試扒開香蕉皮,對不會扒的幼兒教師進行適當指點,最終讓幼兒自己扒開皮,這樣,讓幼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

3、在分享過程中,還讓幼兒邊吃邊說:“好吃,好吃,又變小了”。讓幼兒從吃中獲取整體 部分 變小 沒有的漸變過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教案名稱:你知道小燕子長什麼樣兒嗎?(幼兒園春天教案)

  教案前言:今天是植樹節,我看到小燕子飛回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和我們小朋友們一起植樹,小燕子在頭頂不停地盤旋,我仔細的觀察着小燕子的樣子,原來小燕子是一個紳士呀?黑色的禮服,白色的襯衣,加上微紅的小嘴,真是的漂亮極了。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瞭解環保的重要性,並觀察認識小燕子的樣子。

  教案目標:

1、說說春天裏燕子的故事,感受春天的美。

2、嘗試用側鋒、中鋒表現出燕子的外型特徵,並想象添畫春天的背景。

  教案准備:大小羊毫、宣紙、墨、音樂、範畫等

  教案過程:

  一、音樂導入

1.師:“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你們聽聽音樂裏講的是誰?”

2.老師播放音樂。

3.師:“你們知道燕子長什麼樣?”

  二、學畫燕子

1.教師出示燕子

2.師:“你們知道這隻燕子是怎樣畫出來的嗎?”

3.幼兒自由討論後回答

4.教師示範畫燕子:側鋒濃墨畫頭背,側鋒中鋒畫翅尾。

淡墨勾出鳥胸部,紅頸黑眼濃墨嘴。

5.師:“我是怎樣畫燕子的?”

6.請個別幼兒嘗試畫燕子。

  三、想象春天的美景

1.師:“春天來了,除了有燕子,春天還有哪些也發生着變化?”

2.老師根據幼兒回答小結,並出示相應的範畫。

春風長着手, 那手像媽媽, 摸了摸小草, 小草綠了。

春風長着嘴, 會說悄悄話, 在樹梢上說了說, 柳樹綠了。

春風長着腿, 一溜煙跑來了, 親了親桃樹, 桃樹開了!

春風發請柬, 請來了小燕子, 小燕子銜着春光, 快活地飛來了……

3.師:“猜猜小燕子在這麼美麗的春天裏會做些什麼事?”

4.師:今天我們就來畫畫春天裏的燕子。

  四、幼兒畫畫

教師巡迴指導:指導幼兒注意水分的控制

  五、展示交流

請幼兒說說春天裏燕子的故事。

  教案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繪畫興趣很高,而且想象力也比較豐富。大多孩子都沒有參照老師的範例,畫出了自己心中的燕子和春天的美景。但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1.活動一開始,爲了給孩子們一點神祕感,我把範例遮了起來。其實這樣做是不太恰當的。因爲在欣賞國畫時應該給孩子一個整體的視覺感受。而且範例可以大一點,顏色也可以再鮮豔一點,突顯出春天的感覺。

2.第二部分中個別孩子示範可以省略,因爲一是時間上來不及,二是畫同一只燕子時請了兩位幼兒示範,當中有銜接。

3.展示交流是整個活動的最後一環,也是重要的一環。在這一個環節中老師應該抓住重點,挑有價值的講。而不應該只重視孩子的想象力方面一直擴散出去。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滑稽、有趣的情節,理解詞語“灰灰”、“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含義。

2、樂意在實踐活動中說一說,做一做,並嘗試用完整的語句來表達。

3、通過故事,懂得要愛清潔、講衛生。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故事配套圖片。

自制的教具:灰灰先生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灰灰先生的髒形象

師:小朋友,看,灰灰先生到我們教室裏來了,你們知道他爲什麼叫灰灰先生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灰灰先生的臉上、身上等髒的地方。)

(幼兒回答,教師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並進行總結:因爲灰灰先生的臉上、身上很髒,都是灰,所以我們叫他灰灰先生。)

師:那你們知道灰灰先生爲什麼這麼髒呀?(因爲他不洗澡、不洗手……)

師:那我們小朋友要不要跟灰灰先生一樣呀?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幼兒回答,教師總結。)

師:灰灰先生就是沒有經常洗頭、洗澡,所以身上很髒,那我們猜猜看,灰灰先生的家裏會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

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欣賞故事

1、出示掛圖1

師:我們來看看,灰灰先生的家是什麼樣子的?(很髒、很亂……)

師:髒在哪裏?亂在哪裏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把話說完整:地上有……,牀上有……)

師:灰灰先生的家裏真髒,小朋友,你們願意到灰灰先生家裏去做客嗎?(不願意)大家都不願意到灰灰先生家裏去做客,怎麼辦呢?誰來幫灰灰先生想想辦法?

2、出示掛圖2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灰灰先生想了這麼多的辦法,灰灰先生也想了個辦法,瞧,這是什麼呢?(吸髒機)(引導幼兒學說)

師:灰灰先生買了一臺吸髒機,把屋子裏的髒東西都吸走。我們一起來做吸髒機,幫灰灰先生把髒東西都吸走吧!嘟嘟嘟,嘟嘟嘟嘟,吸髒機把……吸進去了,嘟嘟嘟,嘟嘟嘟嘟,吸髒機把……吸進去了。(教師帶領幼兒做吸髒機的動作)

(請個別幼兒起來回答表演你吸到了哪些髒東西。)

師:我們來看看還有哪些髒東西?嘟嘟嘟,嘟嘟嘟嘟,(吸髒機把灰灰先生吸進去了),咦,灰灰先生呢?師:吸髒機是灰灰先生買來吸髒東西的,怎麼把灰灰先生也吸進去了呀?(因爲灰灰先生太髒了)

師:原來灰灰先生太髒了,吸髒機以爲灰灰先生也是髒東西,所以把灰灰先生也給吸進去了。

3、出示掛圖3

師:這下可糟糕了,我們來看看灰灰先生在吸髒機裏會怎麼樣?會說些什麼呢?(哭了,喊救命。)(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學動作。)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嘗試把話說完整。)

師:灰灰先生一邊哭一邊叫救命呀救命呀,這時候,誰來了?(洗衣機)洗衣機來幹什麼呢?(洗髒東西)師:我們一起來變成洗衣機,把髒東西都洗乾淨吧!髒襪子扔進來,咕嚕咕嚕洗乾淨……灰灰先生這麼髒,我們把灰灰先生也來洗一洗吧!灰灰先生扔進來,咕嚕咕嚕洗乾淨!

4、出示掛圖4

師:洗衣機把髒東西都洗乾淨了,我們來看看,現在灰灰先生的屋子是什麼樣子的了?灰灰先生呢?(引導幼兒學習詞語:乾乾淨淨、清清爽爽,並嘗試把話說完整:灰灰先生的屋子變的乾乾淨淨的了、灰灰先生變的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了。)

三、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師:這個故事好聽嗎?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呢?這個故事的名字叫“灰灰先生”,我們看着圖片一起來講一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師:灰灰先生現在已經變乾淨了,我們還能叫他灰灰先生嗎?我們要來幫他改個名字了,叫什麼呢?(再次鞏固詞語:乾淨、清爽)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是愛清潔的孩子嗎?那我們小朋友指甲長了應該怎麼辦?頭髮髒了應該怎麼辦?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教師總結:我們小朋友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在幼兒園裏,都要愛清潔,要經常洗頭、洗澡,經常剪我們的手指甲,做一個乾淨先生、清爽先生,好嗎?

活動反思

《灰灰先生》是一堂講述語言活動,活動設計五個環節

感知灰灰先生的髒

出示灰灰先生髒髒的形象,引導幼兒從灰灰先生的身上、臉上和衣服上說說灰灰先生髒。

引導幼兒觀察

灰灰先生的家髒,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到因爲家裏亂七八糟的,因此他的朋友都不願意來玩。

吸塵器打掃

情境模擬,激發幼兒對清理髒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

去灰灰先生家裏做客

感知“乾淨”。

給灰灰先生改名字

這個故事的情節很簡單,在第三個環節徒然轉出“吸進灰灰先生”的情節,課堂氣氛有了很神奇的效果,孩子們都跟着灰灰先生大聲喊叫,而在最後的環節,當我請孩子們給灰灰先生改名字的時候,第一個出現的詞彙就是“乾淨”,這說明孩子已經理解了“只有愛清潔、講衛生,才能受到大家歡迎”的道理。

本來這是一堂課很活躍的語言課,但是由於自己準備的圖卡太小,幼兒看不清楚,前面兩個環節都無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下次注意。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喜歡模仿小動物及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而《等汽車》,通過動物逐一增多和逐一減少的描述,形象地展現了可愛的動物等汽車的場景。在不斷的語言重複中,自然而然地讓孩子感受到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數量增加與減少,不由地產生想模仿去做,想模仿者去說的衝動。從而讓幼兒瞭解到相互間友好相處及懂規則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瞭解生活中的一些乘車規則,樂意和老師一起復述故事。

2、培養幼兒閱讀興趣,感受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數量的增加與減少。

活動準備

1、PPT;

2、小鴨子毛絨玩具、圖片(熊貓、狐狸、小兔、小豬、小刺蝟)、大圖書。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今天是小鴨子的生日,它的好朋友們要到它家去給它慶祝生日,瞧,它來了(出示小熊貓圖片),誰呀?

幼:小熊貓

師:可是它要怎樣去呢?小鴨子的家有點遠。

幼:騎車,開車,坐車

師:小熊貓想騎車太冷了,走路呢,又太慢了,自己又不會開車,於是它決定坐汽車去,可它不知道在哪裏等車,你知道嗎?

幼:站臺

師:我們看看小熊貓是不是到了站臺上等汽車(出示大圖書第一頁,幼兒觀察。)這個故事是關於小動物等汽車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等汽車。

二、自由閱讀。

1、提出問題:那麼接下來還有誰會來等汽車呢?最後他們等到汽車了嗎?小朋友們自己在書中找找答案吧,你看到了答案要放在心裏,不要告訴別人哦?等一下老師問的時候你再舉手說好嗎?

2、幼兒看大圖書後,請幼兒說說看到的內容,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將相應小動物的頭飾貼於黑板上,幫助幼兒記憶。(提醒幼兒他人時要安靜的聽)

三、理解閱讀。

1、出示ppt,教師逐圖講述。先引導幼兒看圖,再提問幫助理解,教師再朗讀畫面內容。

·看第一頁至第七頁,提問:站臺上又來了誰?現在車站有什麼變化?車站上一共有那些小動物在等車?

·看第八頁、第九頁,提問:汽車來了,站臺上有什麼變化?

·:小動物們在站臺上等汽車,大家一個接着一個排隊,由先前的一隻,逐漸增多。汽車來了,大家一個接一個上車,由許多逐一減少。

遊戲:引導幼兒講故事,重點放在“一隻。。。”幼兒學習複述簡單的故事情節。

師:現在,徐老師請小朋友當小老師,一起將這個故事講出來,會講的小朋友等下老師帶你們去陪小鴨子過生日,故事就當做送給它的生日禮物吧,它一定會很高興的。幼兒邊看圖片演示邊和老師一起看PPT複述故事。

師:汽車已經載着小動物們出發了,小朋友們,我們也排好隊,一個接着一個上車去給小鴨子過生日吧。(幼兒起立,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開汽車走出舞蹈廳。)(播放音樂開汽車,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