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四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四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人類認識活動必不可少的主觀前題,是探究和學習的原動力、內驅力。孩子們對聲音特別敏感與好奇,發現用不同的材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他們對製造聲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點設計了此次活動“製造聲音”。滿足孩子們的探究慾望。

活動目標

1.藉助各種材料製造聲音。

2.感知材料與聲音的關係。

3.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各種瓶子(如: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紙盒子(大小)、不同類型的紙(掛曆紙、報紙、硬紙殼)、塑料帶(薄、厚)、豆豆、米粒、紙片。

活動過程

一、聲音的祕密

1.出示:瓶子、豆子。

2.聽聽瓶子有沒有聲音?再聽聽豆子有沒有聲音?

3.想辦法使他們發出聲音?

二、聲音的產生

第一次嘗試操作驗證:

1.分組操作,教師指導。

2.怎樣製造聲音。(空瓶子、罐子、盒子、豆豆、米粒、紙片)

三、聲音的不同

出示:不同材料的瓶子(如: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紙盒子(大小)、不同類型的紙(掛曆紙、報紙、硬紙殼)、塑料帶(薄、厚)讓幼兒聽辨。(這個聲音像什麼?並出示給幼兒看)

辨析探究聲音的特點:

1.撕紙(有的聲音長,有的聲音短)

2.塑料帶、瓶、豆、盒子、米粒、紙片(有的聲音是“砰砰的”“撲撲的”;有的說這聲音“沙沙沙”“叮噹叮噹”象下雨,象打雷)

活動反思:

孩子們通過“動腦想、動手做、用眼看、用耳聽”瞭解到不同的材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興趣和慾望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同時也教會了幼兒認識事物的方法。整節活動孩子的興趣很濃,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與快樂。

不足之處:

活動中沒能關注每個孩子,以至使孩子注意不集中。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簡單介紹

因爲我們班全部都是新孩子,家長也是第一次參加離園活動,所以首先向家長介紹離園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二、成果展示

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幼兒園集體生活,我們的寶寶已經收穫了許多,家長也迫切的`想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孩子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明顯的變化。這一部分就向家長展示,孩子自開學以來學習的成果。

1、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魚兒好朋友》《小花狗》

2、兒歌:《洗手歌》《開火車》

3、認識幾種水果和紅色。

4、常規訓練成果:站隊、看齊

5、簡單的禮貌用語:“老師,早上好!”“謝謝”“再見”

6、用PPT展示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

三、親子互動

活動準備:

1、《我愛我的幼兒園》《魚兒好朋友》《小花狗》伴奏

2、彩筆

3、紅色、黃色玩具

4、水果卡片

因爲臨近國慶節,這部分的活動讓家長和幼兒用彩筆共同完成一幅畫,用準備好的彩筆畫一畫我們的國旗。每人發一張紙,家長打好輪廓,讓寶寶自己從彩筆盒裏選出紅色和黃色,在家長的指導下共同完成這幅作品。在這部分中主要讓幼兒繼續加強對紅色和黃色的認識,基本知道國旗的樣子,並練習使用彩筆,營造其樂融融的親子關係。

四、家長會

1、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以及一個月以來的變化。

2、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一些規定,希望家長能夠積極配合。

例:1)請假問題:孩子不到園一定要通知到老師。

2)時間問題:請家長不要在七點以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段時間老師還沒上班,幼兒自己在園玩耍很容易發生危險,我們班劉玉瑩、劉玉晶的家長就經常七點以前就將孩子送來了;請家長八點以前將孩子送到園,八點以後我們都開始做早操了,來晚了會耽誤孩子的一日活動,我們班的劉冠海、劉戎騏家長就經常吃早飯的時候才送來,這樣老師向伙房報數或者上課都會不方便,希望家長能夠積極配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空集,嘗試用看、聽、掂摸、聞等方法來感知、判斷“有”和“沒有”。

2、學習用簡單的語句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看:8個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其中四個裝有東西,四個沒有。可樂瓶、礦泉水瓶各兩個,其中浪個裝有東西。

2、聽:木盒、彩泥罐、巧克力盒、波力糖盒、八寶粥罐、套桶各一,其中有的內裝東西,有的沒有。

3、聞:醋、香水、風油精、花露水各兩瓶,其中一隻裝東西,一隻沒有。外行相同的空花瓶兩隻。

4、摸:信封、布袋、撲克牌盒各四隻,其中兩隻有東西,兩隻沒有。

5、掂:未開啓的原包裝食品、玩具、酸奶、牛奶(紙盒裝)、八寶粥各一份,與之相應的空包裝品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感知“有“和”“沒有”。

1、出示兩個透明玻璃瓶,提問:小熊給我們帶來了兩件禮物,請看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一個瓶子裏有玻璃珠,另一個瓶子裏沒有玻璃珠。)

2、你是怎麼知道的?你發現了什麼?

3、從瓶中取一顆玻璃珠捏在手心,雙手握拳,請幼兒猜猜哪隻手裏“有”玻璃珠,哪隻“沒有”。

二、判斷“有”和“沒有”。

1、小熊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東西,請你去找一找,猜一猜,哪個裏面有禮物,哪個沒有。

2、鼓勵幼兒用各種感官充分感知、判斷“有”和“沒有”,引導能力弱的幼兒用最直接的方法感知,鼓勵能力強的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判斷。

3、引導幼兒表達感知結果,並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同伴。

4、集體判斷對錯,並拿出實物檢驗。

5、教師小結:要想知道“有”和“沒有”,不僅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用手掂或摸。

【活動延伸】

回家繼續尋找哪些地方“有”東西,哪些地方“沒有”東西。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操作圖片;小鳥和小田鼠

2、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教師: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二、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1)有什麼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2)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講述後半段故事。

教師:小田鼠想了個什麼辦法?

三、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中有誰?

(2)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爲什麼不能一起玩?

(3)小田鼠爲什麼要種喇叭花?它們爲什麼要打電話?你喜歡它們嗎?爲什麼?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提問: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四、遊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遊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故事:喇叭花電話

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着一隻小鳥,樹下住着一隻小老鼠。

小鳥想找小老鼠玩,可是,他羽毛還沒長好,不會飛。小老鼠也想找小鳥玩,可是,他不會爬樹上不去。

小老鼠在樹下種了一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鳥家。喇叭花長呀長,開出了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

小老鼠看着這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心裏想:這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多象電話機呀!這彎彎曲曲的莖不就是電話線嗎!有了電話機,我就可以給小鳥打電話了。

於是小老鼠對着喇叭花喊:“喂,你好,我是小老鼠。”小鳥在樹上回答說:“你好,小老鼠,我是小鳥。”小老鼠說:“媽媽不在家,我好孤單,你能爲我唱歌嗎?”於是小鳥就爲小老鼠唱起了歌。

一棵喇叭花,連着兩個家,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說着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