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八篇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八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地學唱歌曲《誰找我呀沁

2.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電話鈴聲產生好奇。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的各種有趣的手機。

2.多媒體課件:打電話的動畫。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誰找我呀》

師:(多媒體播放美麗的森林背景)森林真美呀!我們一起來玩打電話的遊戲好嗎?(播放音樂,唱歌表演打電話。用問答的形式創設遊戲情景:“喂,喂,喂,請問你找誰?”“我要找×××。”“找我幹嗎呀?”“和我一起做遊戲……”)

二、在情景中感受、學唱歌曲

1.給小狗打電話

(多媒體播放手機圖案和動物電話本,撥打電話。)

師:小狗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幼兒看動畫讀電話號碼,當鈴聲響起時,播放歌曲《誰找我呀》:你打我電話,找我有事嗎?我正忙着呢,請你多等一下。馬上就來了,馬上就來了,你別掛!)

師:咦?小狗的電話鈴聲和我們的電話鈴聲有什麼不同?(音樂鈴聲,會唱歌的鈴聲……)

2.給小免打電話

師:你們聽到小兔的電話在唱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替換歌詞重複唱。)

師:(扮演小兔接電話)“你好呀,我是小兔,找我幹嗎呀?”(鼓勵幼兒用完整語言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如“小兔,我想請你去公園玩……”。)

3.給小鴨打電話

師:我也想打電話給我的動物朋友,聽謎語,猜猜我的電話要打給誰。(唱出謎語:我有圓腦袋,穿着黃黃衣,走路搖搖擺,猜猜我是誰。幼兒回答正確後,再唱:唱歌呷呷呷,愛吃魚和蝦,我是小鴨子,你們猜對了)師生共同撥打電話,教師範唱歌曲《誰找我呀》。

4.給大象打電話

請幼兒說說大象和小免的電話鈴聲有什麼不同。讓幼兒辨別聲音粗細、快慢的不同,並學唱大象的歌曲鈴聲。

三、設計歌曲鈴聲

師:小動物們的電話鈴是歌聲,真好聽!我們也給自己設計一個音樂鈴聲吧!(教師演唱一首幼兒學過的歌曲作爲自己的手機鈴聲,啓發幼兒運用學過的歌曲爲自己的手機設計鈴聲。)

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手機,說說、唱唱自己設計的歌曲鈴聲。(複習熟悉的歌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我家的房間

1、瞭解家中主要房間的名稱、喜歡自己的家。

2、學習區分裏外。

1、錄由各種聲音的磁帶(孩子的哭聲、電話鈴聲、門鈴聲、炒菜的聲音等)。

2、反映家中房間的課件,棉籤、藕段、土豆、甜椒等蔬菜、水粉顏料、紙。

3、幼兒人手一份連線圖,表現窗簾的圖紙。

導入:播放錄音,請幼兒辨別各種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一、欣賞圖片或課件,美麗舒適的家

1、欣賞家中房間的圖片,明確各個房間的名稱。你喜歡哪個房間?你喜歡的這個房間叫什麼?(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我們會這個房間裏做什麼?

2、你家的房間和圖片上的房間有什麼不一樣?你喜歡你的家嗎?爲什麼?

二、組織幼兒連線遊戲,給用品找家

1、觀看圖片,並說出它們應該放在那個房間?

2、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將相關的物品進行連線,教師隨時指導。

3、觀看驗證圖,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說出“ⅹⅹ放在ⅹⅹ裏面、ⅹⅹ放在ⅹⅹ外面”。

三、鼓勵幼兒做一個小小設計師,設計漂亮的窗簾

1、教師出示範畫幼兒欣賞,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2、幼兒爲自己家裏最喜歡的房間設計窗簾,教師說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用各種顏色的顏料進行新的窗簾設計,啓發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我組織的這節活動是小班主題《讓愛住我家》中的次主題《來來來,來我家》中的一節社會教育活動。選擇這節活動後,結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對個別環節進行了重新調整,使其更適合小班幼兒的學習。

通過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來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讓幼兒瞭解家中主要房間的名稱,激發他們們對家的熱愛,在活動中我啓發引導幼兒邊看、邊說、邊做,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在活動中調動幼兒談話的慾望,輕鬆學會區分裏外,達到了我所設定的活動目標。下面我對所執教的活動課做以下反思。

第一個環節,利用家中幼兒熟悉的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然進入家的情境中,爲下面的活動認識家的各個房間做鋪墊。接着利用大屏幕上的房間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家中各個房間的名稱,通過提問問題,環環相扣讓幼兒認識房間名稱、說出房間物品、你最喜歡哪一個房間,充分調動幼兒的感性經驗,師幼互動效果比較好。

第二個環節,是物品找家,是對幼兒上一環節的拓展應用。是本節活動課的重點環節。通過看單張圖片讓幼兒準確認知,讓幼兒明白什麼放在什麼裏面,通過幼兒自己動手連線直接感知,更進一步加深什麼放在什麼裏面,達到活動目標。這一環節,幼兒對前面的感知環節認識的到位,在指導過程中及時糾錯,所以幼兒能夠準確的連線。

爲進一步讓幼兒感知裏外,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對孩子們物品找家環節進行驗證,形象直觀的畫面,讓幼兒更加明白裏外,這一環節我對幼兒積極引導,本環節是對上一環節的鞏固,同時也引發幼兒對什麼放在什麼外面的積極思考。

最後一個環節是設計窗簾,我特意設計了一張大的窗簾,特殊的繪畫材料,美麗的窗簾圖案一下子將幼兒吸引住,爲幼兒自己動手蔬菜拓印做鋪墊。這一環節,幼兒大膽用繪畫材料爲自己的房間設計窗簾。我覺得教師的語言指導、直觀畫面,多樣的繪畫材料是這一環節幼兒自己動手的前提,幼兒正是在興趣的引導下,才能夠設大膽作畫。

本節活動課達到了我所設計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活動中動手、動腦,調動起幼兒的談話的慾望、興趣,讓幼兒更加喜歡自己溫暖的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體驗學習問答兒歌的樂趣。

鞏固對常見車輛的認識。

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 準備一張“數輪子”圖片(圖片上畫有一輛三輪車,一輛自行車,一輛麪包車)

2. 準備錄音機,兒歌《輪子歌》錄音磁帶。

3. 準備學習包《主題活動,哪輛車跑得快?》親子手冊《主題活動,車輪印真有趣》

活動過程

一、數數輪子

出示“數輪子”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看一看圖上有什麼車,數一數有幾輛車,每一輛車有幾個輪子。

啓發幼兒仔細觀察各種車輛車輪的數量,比較哪一輛車的車輪多,哪一輛車的車輪少,哪一輛車和哪一輛車的車輪一樣多。

鼓勵幼兒在圖片上貼上與車輛車輪數量相同的圓點。

二、學念兒歌

播放兒歌《輪子歌》(見“小小資料庫”),引導幼兒認真傾聽。

以問答的形式學念兒歌《輪子歌》

教師與幼兒互換問答角色念兒歌,體驗學念兒歌的樂趣。

幼兒分爲問,答兩組,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三、模仿遊戲

啓發幼兒把自己想象長一隻輪子,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表現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火車等車輛的行駛。

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結伴組合進行模仿遊戲,如兩人組合模仿自行車,四人組合模仿小汽車,多人組合模仿好小火車等進行模擬遊戲。

活動延伸

1. 科學區中提供不同坡度的斜坡,玩具車,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讓幼兒操作,發現車速與坡度的關係,探索什麼形狀的輪子滾得快。

2. 美工區提供紙盒,瓶蓋,塑料吸管或圓柱體的冰棒棍等材料,鼓勵幼兒製作帶輪子的玩具。

3. 提供學習包《哪輛車跑得快?》學習單,引導幼兒想一想,看一看哪輛汽車跑得快,將跑得快的車子塗上顏色,並說說爲什麼。

4. 建議家長指導幼兒操作親子手冊《車輪印真有趣》學習單。

教學反思:

在今天的數學活動《輪子歌》的執教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的經驗還是太缺乏了,可能是因爲小班幼兒的關係吧。他們對於周圍事物的認知還停留在非常粗淺的層面。

一個輪子是什麼車?這個問題問下去,有幾個聰明的孩子能答上來是獨輪車,因爲在星期一的課堂上我已經告訴他們了。當我問三個輪子是什麼車?這一問題時,孩子們都沉默了,心裏咯噔了一下,難道孩子們連三輪車都說不上來。他們的知識經驗還是比較貧乏的,讓我也意識到教育工作要循序漸進的開展,不斷豐富他們的認知。四個輪子什麼車?這一問題,有孩子說是挖泥車,有孩子說是小汽車,有玩具實物的幫助,孩子們回答起來就容易多了。

小百科:車輪是固定輪胎內緣、支持輪胎並與輪胎共同承受負荷的剛性輪。也將組合在一起的輪胎、輪輞與輪輻統稱車輪。由車輪和輪胎兩大部件組成車輪總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不矇頭、不趴睡。

2、 使幼兒能區分不同的.音樂情緒,在音樂中入睡和起牀。

3、 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幼兒主動、愉快入睡。

4、 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 用及時貼自制七色花若干;

2、 錄音機,優美舒緩及活潑的磁帶各一盤。

活動過程:

1、 激發興趣:(出示七色花)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花?(引導幼兒認識七種顏色,說出名稱"七色花" )知道是從哪來的嗎?(孩子們討論)

小結:告訴小朋友一個祕密,這是小仙女送給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因爲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給了她一朵七色花。

2、 提出午睡要求:

(1) 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齊地放在活動室裏;

(2) 躺好後,自己蓋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萬別蒙着頭睡。也不能趴着睡;

(3)只要小朋友不講話,不玩別的東西,閉上眼睛聽着音樂一會兒就睡着了。

3、 播放《搖籃曲》聲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師指導幼兒入睡。

師:老師發現有的小朋友睜着眼睛。那樣,小仙女就不會來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着了以後,小仙女纔會悄悄地把美麗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頭底下。

4、 教師扮做"小仙女"將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兒枕頭下。

5、 播放歡快音樂,聲音由小到大,幼兒陸陸續續起牀。

6、 尋找七色花:

師: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給你七色花了嗎?(孩子們在枕頭下找到了美麗的七色花,互相觀看,歡呼,高興極了)

教學反思:

小班的孩子午睡習慣基本沒有形成,教師及時捕捉到了這一教育契機。

本次活動中,教師針對小班孩子比較天真幼稚的特點,設計了"小仙女送花"來引導孩子主動午睡。入睡前後不同音樂的運用,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銜接自然,恰倒好處。孩子們在音樂中入睡和醒來,區分不同音樂的情緒,培養了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繪本畫面瞭解故事內容,能根據影子的明顯特徵猜動物。

2、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貓過生日》課件,畫有生日蛋糕的填色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圖一。

這是什麼呀?猜猜今天是哪個小動物的生日?

二、師幼共同閱讀故事。

1、出示圖二——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要過生日啊?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提問:

小貓咪咪爲生日晚會準備了什麼?

今天是咪咪幾歲的生日?你是怎麼知道的?

咪咪過生日我們應該對他怎麼說啊?

2、小貓真開心,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情?

出示圖三,提問:

圖片上怎麼了咪咪家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是停電了,停電了怎麼辦呢?誰來幫助小貓想想辦法?引導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

3、出示圖四——咪咪想到了什麼好辦法?

4、出示圖五——圖十。

提問:

這個時候一個黑影出現了!你們猜他是誰?爲什麼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這個黑影是誰?引導幼兒觀察小刺蝟的特徵。

又來了兩個客人?右邊的這個小動物是誰?左邊的是誰?爲什麼?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和猴子的特徵。

“碰”來電啦!長頸鹿陪着誰來啦?

5、出示圖十一。

提問:咪咪家裏來了這麼多的客人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咪咪在哪裏啊?

一共來了幾位客人啊?我們一起來數數。

三、師幼共同閱讀繪本。

咪咪過生日真有意思,讓我們一起看着圖片來講講小貓過生日的故事好嗎?完整講述。

四、引導幼兒給小貓送祝福,唱生日歌,送禮物。

1、咪咪過生日我們怎麼給他慶祝呢?(給他唱生日歌,給他送祝福送禮物。)

2、你們給他送上什麼樣好聽的祝福啊?(引導幼兒說出不同的祝福語

3、咪咪聽到了這麼多好聽的祝福真開心,他想和小朋友一起唱生日歌好嗎?(放生日歌)

4、填色。讓我們一起給小貓咪咪的生日蛋糕塗上好看的顏色送給她當生日禮物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適用年齡:3-4歲

活動由來: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是一個幽默、有趣的故事:小豬一次次地讓一些動物在自己辛苦做的大餅上咬上一口,就是想看看動物們的牙印,以此找到那個趁自己睡覺而偷咬自己大餅的動物。該繪本語言重複簡短,畫面誇張形象,而且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自然地感受到了不同動物的不同牙印。

在活動的設計上,我緊緊抓住"牙印"這個線索,引導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觀察、比較不同動物在這塊大餅上留下的不同牙印,從而幫助小豬找出這個咬大餅的真正"小偷",同時我鼓勵孩子們學習講述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對於故事的理解我也是讓孩子們在"設懸--釋懸--設懸--釋懸??"這樣的結構下逐步深入,這樣的方式也使得重複的故事情節和對話變得生動有趣。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並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3. 喜歡繪本,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識別不同動物的牙印,能夠互相匹配。

活動難點:根據動物的嘴巴和牙齒的形狀匹配牙印

活動準備:五種動物的圖片、有不同牙印的大餅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講述故事開頭,激發閱讀的興趣。“有一隻小豬??等它醒來,咦?怎麼了?”“會是誰咬了它的大餅?”

一、基本部分:感受故事內容,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不同

(一)感知小豬詢問小鳥的故事情節。

(1)教師講述部分內容。

(2)提問:“小鳥咬出了什麼形狀?原來咬出的是什麼形狀?是小鳥咬的嗎?”

(二)感知小豬詢問小兔的故事情節。

(1)感受角色,詢問小兔:"誰來學學小豬問問小兔?一起來學學呢。"

(2)比較齒印:"哪個是小兔咬的?比比原來的呢?"

(三)感知小豬詢問狐狸的故事情節。

(四)感知小豬詢問鱷魚的故事情節。

(五)感知小豬詢問河馬的故事情節。

(六)觀察牙印,進行匹配。

(1)出示大餅上的牙印,觀察並猜測出是誰的牙印。

(2)引導幼兒回憶不同動物牙印的特點,進行匹配。

活動結束:

(一)講述有趣的故事結尾。提問:"小豬的牙印是什麼形狀的?現在你們能告訴小豬誰咬了它的大餅了嗎?"

(二)引導幼兒從故事中總結出小豬糊糊塗塗的,做事不認真,我們不學習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小班音樂遊戲教案:我的身體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處於懵懂時期,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探索世界不妨從幼兒自身開始。身體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創設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們感受,在遊戲中萌發對身體的初步探索興趣。

在活動形式安排上,我考慮到了幼兒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行動"的特點,通過看、說、摸、跳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寬鬆的氛圍中充分地感知、體驗、表達,在發展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獲得保護身體的粗淺知識。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初步瞭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2.運用身體各部位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身體的重要性。

3.體驗遊戲的樂趣,萌發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已有初步的認識人體的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10個呼啦圈,一塊大布,每人一張拼圖,三首奧爾夫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韻律導入,認知身體"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有哪些部位嗎?"(有腳、頭、肩膀??)"讓我們一起再來認識一下它們,從頭開始吧!"

二、摸摸猜猜,學說兒歌過渡:"小朋友真棒,身體的各個部位:頭、手、腳都協調地動起來了。現在先請小朋友坐下,我們來玩個猜猜看的遊戲。"1.幼兒觸摸,進一步認識身體。

"這塊大布下藏着一個人,我們來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體的哪個部位。"2.揭示人體部位名稱,學說"我的xx"。

3.完整說兒歌。

三、呼啦圈遊戲,協調動作"現在,老師想和小朋友玩一個呼啦圈遊戲。"1.介紹遊戲規則。

2.聽音樂(奧爾夫--開始、停止的音樂。)玩遊戲,適當增加難度。

四、模仿想象,遷移經驗過渡:我們認識了身體的這麼多部位,好能幹啊!你的身體平時都幹些什麼事,誰能表演一下?(洗臉、刷牙、打電話??)1.模仿生活動作。

2.歸納提升保護身體的辦法,昇華愛惜身體、珍愛生命的情感。

小魚遊遊

核心提示:幼兒園藝術活動遊戲化、生活化的研究初探一課二議活動記錄日期20xx.3.16活動名稱小魚遊遊(音樂)執教者顧舟觀摩人員謝園長、李老師、陳老師等第一次活動設計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用手指、手腕來表現小魚遊。2、提醒幼兒在做小魚

遊時能保持與同伴的距離,,互相間不...、一課二議活動記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用簡單的句子談論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以及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一家人這一話題進行談話,使幼兒樂意參與個別交談與集體談話活動。

3、培養幼兒愛家庭的情感,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二、活動準備:

1、實物玩具:小兔。

2、每個幼兒一張全家福照片。

3、投影機、照相機(請一名老師幫忙拍照)磁帶。

4、讓幼兒回家瞭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與平時在家主要做些什麼事。

  三、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1)放錄音《世上只有媽媽好》,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2)請個別幼兒講一講家裏有誰要求語句完整。

(師:A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好媽媽,除了媽媽家裏還有誰?,誰能告訴老師?)B哪個能幹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來講。)教師利用實物投影,讓幼兒看着照片講,教師重複幼兒的話,練習說話的完整性。(有……有……還有)

(3)請其餘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談照片上有誰?

師:大家一定也想說說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給自己旁邊的好朋友說說照片上有誰?

師:現在請小朋友把照片交給後面的大人,看誰最快。

(4)瞭解、豐富詞彙全家福的含義。

剛纔,小朋友們介紹的很好。誰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麼?(豐富詞彙全家福幼兒學說)拿出一張全家福請幼兒說:這是誰家的全家福?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集體討論,要求聲音響亮地表述。

(1)老師以小動物的語氣回答問題,起示範作用。

師:看!老師請來了大家認識的客人小兔灰灰。。師:灰灰與大家打個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麼說?(幼兒回答)師:它很能幹,能大膽地說出爸爸媽媽的工作?

老師以小動物的語氣回答問題:

聽!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動物醫院當醫生,媽媽在銀行當管理員

(2)請幼兒回答提問。

小兔灰灰說:小朋友們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幹什麼工作的?請幼兒回答。

小兔灰灰說:小朋友們真能幹。誰還能告訴我,你們的爸爸媽媽在家做些什麼事?請個別幼兒上臺講給大家聽,對於講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讓他抱抱親親小動物。

(3)段落性小結。

(師:現在老師要請一位非常能幹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來,告訴大家:你家有誰?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麼?他們經常在家做什麼事?)讓幼兒注意傾聽,把話說完整。

(師: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

3、拓展談話範圍。

情感教育: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家人說一句甜甜話。

(1)小結提問,引出話題師:剛纔小朋友說了自己爸爸媽媽的工作以及在家經常做的一些事情,還說非常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那其他小朋友喜歡爸爸媽媽嗎?(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很喜歡爸爸媽媽,因爲他們給你們買好吃的,買愛玩的,幫你們做了許多事情,爸爸媽媽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他們,希望他們天天開心,永遠年輕、漂亮,對嗎?

(2)說一句甜甜的話。

師:爸爸媽媽今天他們就在我們的身後,讓說一句甜甜的話讓他們開心開心好嗎?(幼兒回答)師:大人們聽了孩子的話是否很開心?

4、佈置全家福專欄

總結評價、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