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九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合和10以內數的加減了,針對孩子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幾乎沒有的情況,我將數學的學習融入故事、圖片、遊戲等活動中,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孩子們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得輕鬆自如,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評指正。

教學目標:

1、複習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礎上,學習5的加減。

2、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加減問題。

3、能根據分合式說出加減法算式。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加減法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加減法問題.

教學準備:

背景圖一幅,活動動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減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兒書寫用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遊戲:碰球(複習5的分合)

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來是5。(依次說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減。

A1.出示背景圖,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草地上先跳來了2只小兔子,又跳來了3只小兔子,現在,草地上一共有幾隻小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

3.啓發幼兒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2 3=5)

6.提問:如果草地上先跳來3只兔子,後跳來2只兔子,應該怎樣說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說出相關的算式(3 2=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8 9=17;9 8=?

B1.老師再次出示背景圖,操作並講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隻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並說出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還剩下幾隻兔子?

6.請幼兒交流、討論並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遊戲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

2、通過口技律動模仿,培養幼兒的即興創作。

二、活動重難點:

通過情境遊戲讓幼兒感應音樂的曲式。

三、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P3;

2、布娃娃、紗巾人手一份。

四、活動隊形:

圍圈坐,遊戲時圍圈走。

五、活動過程:

(一)律動暖身

師:小朋友早上好!我想請一位小朋友和我出來走走。

1、老師示範如何和同伴相親相愛一起走。

師:他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和他手牽手的走,你還能想出和小朋友怎麼相親相愛的走嗎?

(給幼兒創作的時間)

2、接觸與分離

依老師指示,用幼兒自己創作的肢體接觸一起走。

師:請小朋友一起走回到位置上。我們要來講故事了。

(二)故事延續:

寶寶想給媽媽買禮物,可是他們沒有錢。爲了存夠足夠買禮物的錢,寶寶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每當家裏有客人時,寶寶就抱着小豬存錢罐到處向客人要錢。這一天,寶寶家裏來了一位客人,是爸爸的朋友,寶寶看到客人來很有禮貌的和客人打招呼。小朋友,家裏來客人你是怎樣和客人打招呼的呀?恩,我們中國人打招呼一般會說:“你好。”可是呀,今天的這位客人是意大利的人,要怎樣和他打打招呼呢?(幼兒不懂)跟我學學吧!(教師先慢速的念出富尼古利富尼古拉,接着速度慢慢接快,接着可以用唱的唱出來)。今天呀,爸爸的朋友是來帶寶寶一家去爬山,寶寶可喜歡爬山了。他們爬山的時候高興的高聲歡呼。我們一起來聽聽。

(三)口技發音

師:你聽到他們的歡呼了嗎?他們說的是什麼?在山裏對着對面的山喊是有迴音的,你們玩過迴音遊戲嗎?現在我們玩一個迴音遊戲。

1、老師示範,幼兒模仿: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嘰哩咕哩嘰哩咕哩、姆哩嘛哩姆哩嘛哩。

師:這樣的歡呼有趣嗎?你們也來想一個吧?

2、模仿口技律動幼兒創造的口技。

師:你們說的很好,如果能在加上動作就更有趣了。

3、練習“富尼古利富尼古拉”的發音和動作。

(四)感應曲式

律動和語詞

1、 肢體感應

A段:圍圈拍手,句尾蹲唱: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B段:拍奏肢體各部位,並念:加油加油……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呼口號,高舉雙手揮舞句,尾問:第幾名?答:第一名!

師:剛纔小朋友爬山很棒。我這裏有個娃娃,想請你們當爸爸媽媽,帶着娃娃爬山好嗎?

師:娃娃還很小,不會爬山怎麼辦?(引導幼兒說出揹着娃娃)

2、 道具感應

A段:圍圈揹着娃娃往內走,句尾蹲唱: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B段:牽娃娃手跳念:加油加油……

富尼古利富尼古拉:呼口號,高舉雙手揮舞句,尾問:第幾名?答:第一名!

(五)結束活動

師:終於爬到山頂,累嗎?那我們趕緊下山吧。(聽音樂走出教室。)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線並尋找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線,初步瞭解各種線的作用。

2,能找出各種線的差異並根據線的某個特徵進行分類。

3,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找出各種線的特點

  活動難點:

根據線的某個特徵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線,豐富相關知識。(如毛線、中國結線、棉線、釣魚線、電線、尼龍線)

2,幼兒操作材料:分類卡、筆、各種各樣的線。

3,電視機、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樣的線。

1,師:找出你認識的線,和同伴交流,說說它是什麼線?有什麼用?什麼樣子的?

2,教師和幼兒分享各自喜歡的線,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 指導幼兒觀察、探索、發現線的特點。

1,教師:我們收集的這些線都是一樣的嗎?(不是)什麼地方不同呢?(粗細、長短、顏色、軟硬等都不同)

2,讓幼兒帶着問題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說說各種線的特點。

他們的樣子怎樣?有哪些顏色?有哪些形狀?它象什麼?不同的線摸上去分別有什麼感覺?拉一拉有沒有變化?哪一種線最容易斷?哪一種線最不容易斷?你是怎麼知道哪根線硬、哪根線軟的?

幼兒自由結伴去觀察、探索和發現。幼兒觀察時,教師可參與幼兒的活動,並給予指導,同時鼓勵幼兒邊觀察邊互相討論商議,提醒幼兒觀察電線時注意安全。

3,教師小結:這些線真有趣,長短、顏色、粗細、作用都不一樣。

三、 指導幼兒分類

1,分類前指導。要先想好按什麼特徵進行分類,再找出分類標記進行分類。(長短、顏色、粗細、用途、形狀、等等)

2, 幼兒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時,教師巡迴指導。

3, 檢查分類情況。先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是怎麼分的,再個別幼兒講講自己的分法。

四、 討論線的作用

教師:剛纔小朋友說到線可以玩遊戲,那麼我們就用最粗的線——繩子,來玩遊戲。可以 玩哪些遊戲呢?我們休息一下再來嘗試,好嗎?

五、結束活動

我們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麼遊戲,怎麼玩?

六,活動延伸

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家裏尋找並記錄一件有線的物品,說說物品上的線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它有什麼作用。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一、主題來源:

在國慶假期裏,我去江陰燙了頭髮。當我8號來到幼兒園,小朋友一走近教室,都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我。他們都以爲走錯了教室,不敢進來。“啊,是顧老師呀?”“顧老師,我不認得你了!”“顧老師,你燙頭髮了!”“你的頭髮怎麼亂亂的?”“顧老師,你變成外國人了。”“顧老師,你的頭髮變顏色了嘛,挺好看的。”“你的頭髮一卷一卷的,很漂亮。”……孩子們這時都圍在我身邊來看我的頭髮。有的看不到還踮起腳尖來看。看到孩子們對我的新發型很有興趣,很有研究,於是,我就與孩子們一起建議生成了這個“頭髮亂了”的主題。

二、主題目標:

1、能夠通過觀察、探索、操作來自己設計各種不同的髮型。

2、能夠與家長一起收集資料,來開展辯論活動。

3、通過進行採訪、小記者活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環境創設:

1、佈置各種理髮、染髮、燙髮的瓶子。

2、張貼幼兒參觀美髮店的照片。

3、佈置孩子採訪的情況。

4、佈置孩子設計的髮型圖。

四、家園共育:

1、與孩子一起收集各種美髮用品。(空瓶)

2、帶孩子去參觀、觀察一下美髮師如何設計頭髮的。

3、讓孩子用你的頭髮進行探索、設計。

4、與孩子一起收集辯論活動的資料。

五、區域活動:

語言區:

1、說說自己設計的髮型並取個好聽的'名字。

2、認識一些美髮用品上的字。

益智區:

1、練習組成的操作。

2、玩牌。

3、走迷宮。

美工區:

1、畫老師的頭髮。

2、設計一些新的髮型。

3、用幼兒的頭髮相互操作、探索。

4、用絲繩練習辮辮子。

生活區:玩理髮店的遊戲。

六、活動過程: 活動一:談話:老師的頭髮情況記錄: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來觀察我的頭髮。他們一組一組上來看,看了之後他們就都滔滔不絕起來:

李飛揚小朋友:顧老師的頭髮變了一種顏色,象土一樣的顏色。前面小小的半圓是直直的,左邊、右邊頭髮是彎彎的、卷卷的,兩邊象一個毛球。

楊宇銘小朋友:顧老師的頭髮有點長,有點短,還有點彎。看上去象小河。

喬晗小朋友:老師的頭髮就象溼溼的草。

聶俊小朋友:顧老師的頭髮象咖啡一樣的顏色。

符志鴻小朋友:顧老師前面的頭髮是直直的,後面的頭髮是卷卷的。

費曉萍小朋友:顧老師的頭髮卷卷的,象蛋卷。

季克誠小朋友:老師的頭髮有點彎彎曲曲的,很硬。

龔志強小朋友:顧老師現在的頭髮黃黃的,不象以前是黑黑的。

陳輝小朋友:顧老師的頭髮摸起來象草。

巫傑小朋友:顧老師旁邊的頭髮是卷卷的,中間是長長的、直直的,後面也有點長,也有點卷的,象蛇。摸上去硬硬的。

我接着巫傑小朋友的話就問大家:“那老師的頭髮爲什麼是硬硬的呢?”孩子們都摸摸自己的頭髮,都說是軟軟的。在我稍加提示後,陳輝小朋友說:“因爲去燙了就變硬了。”季克誠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有一種噴的東西,會硬的。”李飛揚小朋友說:“我爸爸媽媽都用摩絲噴的,頭髮象水一樣的。”楊宇銘小朋友說:“顧老師頭髮上噴的是者哩水。”孩子們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接着就告訴他們,我用的是者哩水,但不是那種噴的,而是象洗髮乳一樣的者哩水,塗在頭髮上幹後就變硬了。孩子們都說“奧,原來是這樣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目標:

1、 通過邊看邊說的方式,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 願意想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在送禮物中出現的問題,並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準備: 故事ppt、保溫帶

過程:

一、 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1、 你們知道他是誰?

2、 小企鵝要送小熊禮物,你覺得小熊會希望收到什麼禮物。

二、 播放課件,欣賞故事

1、 欣賞故事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問:企鵝準備的是什麼禮物?爲什麼要爲小熊準備這份禮物?

2、 欣賞故事第二部分(第三、四段),提問:禮物怎麼會不見的?

3、小結:小企鵝準備了一份在夏天很不錯的禮物——冰塊,但夏天天氣太熱,小企鵝把冰塊裝用進木箱裏,冰塊是會很快就融化的,這樣禮物就不見了。

三、討論問題,解決困難

1、討論一:企鵝精心準備的禮物,小熊卻沒有收到,企鵝很難過。誰來幫幫企鵝,告訴他在下個非常炎熱的夏天去看小熊可以帶些什麼。

2、討論二:如果企鵝還是想送小熊冰塊的話,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冰塊不溶化,讓企鵝順利地把禮物送到小熊手裏。

3、小結:小朋友爲小企鵝想了很多的辦法,幫助小企鵝解決了送禮物的難題,小企鵝非常感謝大家。如果以後你的朋友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我們也像今天一樣開動腦筋想出辦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帶領幼兒外出散步,一路上紅花綠草、蝴蝶飛舞,孩子們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邊走邊議論紛紛。我邊走邊引導他們觀察花和樹的特徵。“哎呀,這棵小樹怎麼還沒長葉子呀,真不好看!,,潔潔大聲叫起來。她的一句話引發了孩子們的議論。於是我設計了“美麗的花樹”這一活動,以進一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活動目標

1.感知色彩,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樂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裝飾小樹。

2.會用撕貼、紙團印花的方法表現樹葉和花,發展動手能力。

3.初步體驗團結協作裝飾大樹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景佈置:公園裏各種各樣的花,小草以及六棵已經畫好輪廓的立體大樹。

2.紅黃綠顏料盤三個(顏料擠在海綿裏),紅黃綠彩紙若干,幼兒事先已經搓好若干個報紙紙團(數目是每人3~4個)。

3.每棵樹前兩塊溼抹布、兩個簍子,糨糊。

4.蝴蝶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師帶幼兒開着“汽車”到“公園”裏。“公園裏美嗎?你們看誰也來啦!”一教師扮蝴蝶飛來飛去:“這兒有紅紅的花,綠綠的草,太美了!哎呀,這兒怎麼有幾棵光禿禿的樹呀?”邊說邊飛到別處去了。

2.質疑:這些大樹上少了什麼?你們願意幫助大樹媽媽打扮得漂亮點嗎?你想用什麼辦法來爲大樹媽媽變出許多樹葉和花朵呢?幼兒討論交流。

(評析:讓小班幼兒置於遊戲化的情景中,符合其年齡特點,既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又爲以下環節作鋪墊。)

二、感知色彩,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1.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紙張和顏料:“這是什麼?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2.“怎樣用這兩種材料來打扮大樹媽媽?”引導幼兒交流討論。

幼1:我要用顏料來裝扮大樹媽媽。

幼2:我想撕紙貼在大樹媽媽身上。

師總結提煉:剛纔小朋友說得非常好,都用了自己喜歡的方法打扮大樹,用撕紙的方法打扮大樹,就像大樹長了葉子,用顏料給大樹印花,就像大樹開花了。我們一起用這兩種方法來打扮大樹吧!

(評析:教師給了幼兒充分討論和發表見解的時間,能讓幼兒有更多的想象、創作的空間。教師是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不僅肯定了幼兒的想法,而且在幼兒原有的知識層面上作了提升,激發了幼兒的操作興趣。)

3.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讓幼兒掌握兩種材料的使用方法。

撕紙粘貼:用手撕下一小塊紙蘸一點糨糊抹在反面,然後貼在大樹上。

紙團印花:用紙團蘸上顏料,輕輕印在大樹上。

(評析:教師詳細的講解爲幼兒正確操作作了指引。)

三、引導幼兒分組合作裝扮大樹

1師:我們一起來用剛纔學到的兩種方法打扮大樹媽媽吧!這麼大的樹一個人能完成嗎?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呢?(幼兒交流討論)幼:我們幾個人一起做。

2.提出合作要求:一組一起做,用你喜歡的方法、喜歡的顏色裝扮大樹。引導幼兒用完紙團應放在空簍子裏,手髒了在抹布上擦乾淨。

3.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引導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選擇兩種方法交替創作。

評析:教師爲幼兒提供了各種操作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創作,還根據幼兒能力的差異,爲能力強的幼兒提供了兩種材料綜合運用的機會;幼兒也能根據自身的興趣、能力和經驗來選擇操作材料,都能大膽地按自己的意願進行創作,這樣更適合不同幼兒的發展。合作操作又能讓孩子體驗合作的快樂,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潛能得到更好地發揮。)

四、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美麗的花樹”

1.幼兒介紹。

師:你裝扮了哪棵樹?你用了什麼方法,覺得打扮得怎樣?

幼:我用的是撕紙畫。

幼:我撕紙和紙團印花都用了。

幼:我用的是紙團印花,有紅顏色、黃顏色、綠顏色的。

2.我們請小蝴蝶來看看我們打扮的大樹媽媽是不是很漂亮,好嗎?

小蝴蝶飛過來一一觀看、評價,表揚幼兒把大樹媽媽打扮得很漂亮,並代表大樹媽媽謝謝小朋友。

3.我們和小蝴蝶一起跳個舞吧!

評析: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評價,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在看看、聽聽、跳跳中體驗更深。)

五、活動延伸

還可以用哪些顏色、哪些材料打扮大樹媽媽呢?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合作用其他方法制作一棵美麗的花樹。.

活動評析

1.本活動以遊戲爲主線展開,非常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激發了幼兒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情感得到了滿足,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了發展。

2.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楚。從產生打扮大樹媽媽的想法到選擇材料再到合作完成裝扮任務,過程清晰,環環緊扣,層層推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目標達成率非常高。

3.注重師幼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儘可能地引導幼兒在討論交流中嘗試解決問題,使幼兒在充分的自主活動中獲得經驗;教師從小班開始就注重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自己發現問題並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鍛鍊孩子的綜合能力;材料的投放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同時讓幼兒自願選擇喜歡的方法和顏色進行裝扮活動,使幼兒活動的興趣達到了高潮。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景,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習新單詞:蘑菇Mushroom,複習鞏固一些水果及動作單詞。

2、培養幼兒大膽發音,激發他們參與英語活動的興趣,在與老師、同伴的交流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室內佈置好小熊的家、草地、蘑菇以及“石塊”(泡沫塊、報紙團),配班教師扮小熊和大灰狼。

活動過程:

一、小白兔起得早

1.幼兒扮白兔,教師飾兔爸爸,隨音樂做起牀、洗臉等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邊複習Walk, jump, run, fly, down, stand等動詞,邊做相應的動作練習。

二、有禮貌的小白兔

1.去小熊(配班教師飾)家做客:兔爸爸提問“去別人家做客時應該怎樣?”

2.情景表演《Who is it?》:幼兒邊表演邊做敲門的動作。

3.小熊拿出水果招待小白兔:出示pear, apple, banana, orange,讓幼兒說出水果的名稱。注意糾正不正確的發音。

4.複習歌曲《I like pear/apple/banana/orange》,要求幼兒唱準曲調,根據小熊出示的水果靈活地改變歌詞。

三、 愛勞動的小白兔

1.組織幼兒到“草地上”做遊戲:I am a rabbit

2.兔爸爸帶小白兔採蘑菇。學習單詞:蘑菇Mushroom,教師在幼兒邊採邊玩中進行集體、小組、個別指導。

3.組織幼兒比比:蘑菇的多少(one. twe. three…ten )、大小(big. small)

四、勇敢的小白兔

1.播放樂曲,媽媽提示:大灰狼來了(配班教師飾)。小白兔在教室裏尋找位置躲起來如椅子下、桌子下、小樹旁、小屋後等,不能發出聲音。

2.啓發小白兔想辦法對付大灰狼。幼兒各自拾一塊“石頭”躲好。

3.樂曲再次響起,大灰狼出現。小白兔隨兔爸爸的口令“wolf! wolf! go away!”將石塊(泡沫塊、報紙團)投向大灰狼。

五、歡慶勝利

1.小白兔與兔爸爸一齊歡慶勝利。大家互相誇獎“rabbit rabbit very good!”

2.將採到的蘑菇擡回家,活動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記住歌曲名稱,理解歌曲內容,學會跟唱歌曲。

2、通過欣賞梳頭、扣鈕釦、拉手的動作激發幼兒學動作的興趣。

3、讓幼兒理解同伴間應互相幫助、友愛相處。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課前排練好兩個幼兒表演(梳頭、扣鈕釦、拉手等動作)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拍手點頭,練聲:小鴨和小雞遊戲:舉你的手兒擺一擺

師:幼兒園裏有許多好朋友,大家一起拍拍手、點點頭、跳跳舞真高興。

(一開始我就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讓幼兒感受大家在一起玩的快樂,以律動、練聲、音樂遊戲等多種形式激起幼兒愉快的情感和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二、今天,我們除了玩遊戲之外,老師請小朋友們來看一段表演

請兩個幼兒上來表演後提問:他們在幹什麼?(小朋友在梳頭、扣鈕釦)請大家一起學學圖片上小朋友的動作,並學說句子: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扣鈕釦。請你用“你幫我來………

我幫你來…….”說一句話。大家都怎樣?(團結友愛)怎樣用動作來表示團結友愛?(手拉手)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什麼?我們都是好朋友。幼兒園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大家除了玩具一起玩,還應該互相幫助,友愛相處,就像圖片中的小朋友一樣。

(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歌詞,我先讓幼兒欣賞一段表演,讓幼兒說說他們在幹什麼?通過表演和學學動作孩子們很快理解了歌詞內容,對學習新歌也產生了興趣。另外我還請小朋友根據歌詞的句式來學說一句話,孩子們紛紛踊躍發言:你幫我來洗洗臉,我幫你來穿衣服;你幫我來擦擦手,我幫你來拿玩具;你幫我來穿鞋子,我幫你來拉褲子……孩子們不但學會了歌詞,還發揮了想象力,創編出許多歌詞,也進一步理解了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的含義。團結友愛不是光嘴上說說的,還要付諸於行動中。)

三、學唱歌曲“好朋友”

老師把剛纔小朋友表演的內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學學。

1、欣賞一次,幼兒個別集體學講歌名。

2、欣賞二次,幼兒熟悉旋律,跟着旋律打節奏。

3、用各種形式進行演唱

4、用創編的歌詞進行演唱。

(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我不但讓幼兒用集體唱、分組唱、個別唱等形式演唱,而且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邊做動作邊演唱,在親身實踐中理解歌曲,感受歌曲和表現歌曲。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很快的學會了歌曲,在不斷的變化中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加之學習歌詞時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創編了歌詞,孩子們能運用剛纔創編的歌詞進行表演和演唱,而且演唱歌曲的完整性也比較強。)

四、音樂遊戲:小兔子躲雨

今天我們在一起學了一首什麼歌?(好朋友)你們看小兔子也想和我們一起玩遊戲了。我們也和他們做好朋友吧!請幼兒戴好頭飾,準備遊戲。

小兔音樂:(小兔跳)

兔媽媽: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遊玩吧。

(轟轟轟)雷聲

兔媽媽:小兔們,下雨了快躲進山洞吧,找到洞避雨的小兔要幫助未找到的小兔

小兔:讓我來幫助你,小兔子快快來。

兔媽媽: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兔子們我們回家吧(小兔音樂跳)

小兔子們說: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教學中邊唱歌邊遊戲是激發幼兒音樂慾望的有效途徑之一。孩子天生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往往是喜歡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所以,在活動結束的部分,我安排了一個音樂遊戲,把孩子的音樂學習與遊戲、舞蹈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知識轉化爲生動有趣的遊戲,讓孩子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看、想和運動、唱歌、表演、遊戲等結合起來,把孩子從座位上解放出來,讓她們動口、動手、動腳、動腦,在音樂世界裏蹦蹦跳跳、輕輕鬆鬆的獲得知識、技能,受到美的薰陶。)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念兒歌。(重難點)

2。通過學念兒歌,感受下雪後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動物們搬新家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房子,提問:小動物們的房子是怎麼樣的?

(以直截了當的方式進入主題,爲下面理解兒歌做鋪墊。)

二、操作教具,理解兒歌內容。

(一)紅房子是小兔的家

教師指點紅房子,請個別幼兒猜猜:紅房子是誰的家?

那我們一起去敲敲門吧!“咚咚咚,有人在家嗎?”“唉!來了”提問:是誰呀?紅房子是誰的家呀?引導幼兒學說短句:紅房子是小兔的家。

(二)綠房子是小鳥的家

教師指點綠房子,請幼兒猜猜:綠房子是誰的家?

那我們一起去敲敲門吧!“咚咚咚,有人在家嗎?”“唧唧喳喳”提問:是誰呀?引導幼兒學說短句:綠房子是小鳥的家。

(三)黃房子是小貓的家

教師指點黃房子,請個別幼兒敲門:“咚咚咚,有人在家嗎?”“喵喵喵”引導幼兒齊說短句:黃房子是小貓的家。

(四)藍房子是小狗的家

教師指點藍房子,齊做敲門狀。“咚咚咚,有人在家嗎?“汪汪汪”引導幼兒齊說短句:藍房子是小狗的家。

(五)教師小結:紅房子是小兔的家,綠房子是小鳥的家,黃房子是小貓的家,藍房子是小狗的家

(給每位幼兒提供大膽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幼兒都能投入到活動中來。利用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學說短句)

(六)操作圖片,引出兒歌后半部分

有一天,天空下起雪來,“下雪了,下雪了,紅房子,綠房子,黃房子,藍房子,一座,一座,全都變成白房子”操作教具,將房子覆蓋上白色的房頂,提問:這些房子都怎麼樣了?(全都變成白房子)

(以小故事形式引出兒歌后半部分,讓幼兒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理解兒歌,感受下雪後的變化。)

三、學念兒歌。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

2。引導幼兒跟着教師完整學念兒歌二、三遍。

3。結合肢體動作邊念兒歌邊表演。

4。分男、女幼兒表演兒歌。

(結合肢體動作邊念兒歌邊表演,增加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