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優秀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優秀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名稱:大嘴巴比多少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並會用“〈”“〉”表示其關係;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成玩完活動後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數字臉譜連線(1組);大嘴巴比多少(1組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複習有關數量關係

1.玩拍手數數遊戲(1―20):集體。

2.序數遊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遊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並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遊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並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遊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遊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遊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遊戲,並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遊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遊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遊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遊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遊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啓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遊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遊戲中好的行爲、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遊戲的方法。

3.請幼兒爲新遊戲起一個名字。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積極嘗試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聲音。

2.在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中展開想象,製造和體驗美妙的大自然之聲。

 二、活動準備:

1.分別裝有米粒、黃豆的透明瓶,搪瓷杯,筷子,不鏽鋼小勺,塑料墊板,塑料袋,空紙盒,鐵盒,硬幣,木塊,等等。

2.錄有雷聲、雨聲、蟬鳴聲、蚊子叫聲、空調運行聲等夏天裏的各種聲音的音帶。

三、活動過程:

一、聆聽、感受大自然中的夏之聲1.教師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引導幼兒傾聽並表達。

師: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師:你在什麼時候也聽到過這個聲音?

師:夏天裏,你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2.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二、探索、創造夏之聲1.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製造聲音。

師:除了大自然裏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出聲音。

師(出示一些物品):你能用這些東西製造出有趣的聲音嗎?請你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吧。

2.分享製造聲音的不同方法。

師:你選了什麼東西?它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讓這東西發出聲音的?

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

(例如:兩個幼兒都選擇了鐵盒,但他們使鐵盒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幼兒甲說:"我用手拍鐵盒,鐵盒發出了砰砰砰的聲音。"幼兒乙說:"我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教師說:"喲!太神奇了。同一個鐵盒用手拍或用拳頭敲,就會唱不一樣的歌呀。")3.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製造聲音,並在教師引導下將製造的聲音與夏天的自然之聲產生聯想。

師:剛纔我們用自己的方法讓這些東西發出了聲音。這次,這些盒子、瓶子說:"我們也喜歡夏天,我們也想學一學夏天的聲音,你們願意幫幫我們嗎?"大家再來試試看吧。

4.大膽表達自己的聯想。

師:你選擇了什麼東西把它發出了什麼聲音?

師:這種聲音像什麼?

(例如:有的幼兒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有的幼兒敲打鐵盒說發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有的幼兒拗動塑料墊板發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麼多夏天裏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三、夏之聲音樂會

1.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

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邊播放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朗讀散文。)

2.在教師引導下爲散文《夏天的聲音》中的內容製造相應的聲音,體驗自然之聲的美妙。

師:這篇散文裏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熱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裏面的聲音。

3.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出了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麼多夏天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着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爲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附:夏天的聲音夏天的池塘邊,美麗的荷花穿着粉紅色連衣裙翩翩起舞。紅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叢中歡快地唱歌。忽然,一片烏雲從遠處飄來。你聽,滴答滴答,漸淅瀝瀝,下小雨了!再聽--轟隆轟隆。轟隆轟隆,雷公公也打起鼓來了!雨越下越大,嘩嘩譁。嘩嘩譁……不一會兒,天空亮起來,烏雲不見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裏,荷花和綠葉像剛洗過澡,更加清新美麗。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嘰嘰嘰、喳喳喳,是小鳥在歌唱。大家用歌聲歡唱:夏天真美麗!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蘊涵溫情。

2、能大膽想象,樂意在集體面前大方地講述自己的猜測。

3、珍惜朋友之間的深厚的情誼。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動畫片《去年的樹》

2、《去年的樹》PPT

3、背景音樂二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引出活動。

(出示圖片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傾聽故事的慾望。

1、老師:今天帶來一個故事(出示PPT:封面)認識字嗎?(去年的樹)故事的名稱就是《去年的樹》

2、去年的樹長的什麼樣子?(粗粗的、剛長樹葉)

那樹上有誰呢?(鳥)。那樹和小鳥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們來聽故事《去年的樹》。

二、分段欣賞、讓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猜測。

1、欣賞故事前半段(背景音樂一)

2、故事講到“樹,不見了。只剩下樹墩”時讓幼兒猜想;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3、欣賞故事後半段。(背景音樂二)

4、提問故事主要內容:

5、故事的名稱是什麼。

故事中有誰?

你聽到故事裏講了什麼?

(讓我們完整的欣賞故事一遍)

三、看動畫,完整欣賞故事。

嗯,小朋友都講得很好,那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聽聽看故事裏還有哪些情節我們剛纔沒有講到哦。

結合課件,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從而體會故事蘊涵溫情。

(一)出示PPt圖一

提問:

1、故事裏誰和誰是好朋友?

2、他們每天怎樣開心地生活着?(談到小鳥唱歌時,播放音效)

3、後來小鳥問什麼要離開樹呢?

4、臨別前,樹對鳥兒說了什麼?

5、鳥兒是怎麼回答的?

(全班幼兒跟說一遍鳥兒與樹的對話)

教師:恩、這是鳥兒對數的承諾,後來鳥兒有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呢。它有沒有做到呢?

(二)出示PPt圖二

提問:

1、春天由來了,小鳥又回到這裏找它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發生了什麼事呢?

2、小鳥問樹墩什麼?樹墩怎樣回答的?

3、小鳥聽完樹墩的回答後,是怎樣做的?

(三)出示PPt圖三

提問:

1、它向哪裏飛去?

2、它去問誰?

3、門是怎麼回答的?

(四)出示PPt圖四

提問:

1、接着,鳥兒又向哪裏飛去了?

2、在村子裏它看到誰?

3、它問小女孩什麼?小女孩怎樣回答?

4、鳥兒聽完小女孩的話後,睜大眼睛,盯着燈火看了一會兒,然後它是怎麼做的?它爲什麼要唱歌給火焰聽呢?

5、小鳥唱完了歌,對着燈火又看了一會兒,它的心裏想什麼呢?

教師小結:小鳥回來的時候,看到樹沒有了,心裏很難過、傷心,其實,我們可以告訴小鳥,不用難過,樹被砍了。但是它已經變成其它有用東西了,它還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光明。所以樹不但是鳥的好朋友,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都應該保護樹、愛護樹、多種樹。

四、情感教育

教師:你喜歡故事裏的小鳥嗎?爲什麼?

小鳥對朋友真好啊,真守信用。那你們對待好朋友是不是也像小鳥一樣呢?希望大家以後對待好朋友也像小鳥一樣守信

(是啊,我們答應朋友的事情,一定會做到。)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拉着自己的好朋友出去玩遊戲。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去年的樹》是一篇擬人體童話,主要講述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於是,它心裏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着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整個活動我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讓幼兒理解故事。首先,活動一開始我先請有幼兒觀看PPT主頁《去年的樹》,直接說出故事的名字?對於大班的孩子,很多孩子會識字。直接對故事題目的展開,既是激發對故事的喜歡和期待,又是引導孩子情緒漸漸投入的必須過程。通過教師的口語講述,肢體語言的動作,讓幼兒第一遍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當故事的講到:樹怎麼不見了,只剩下樹墩呢?我馬上讓幼兒猜測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爲故事的後半部分埋下伏筆,吸引幼兒入情入境。聽完故事,通過提問: 1、故事的名稱,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讓幼兒回答出自己對故事的初步理解。

在第二環節中,設計了讓幼兒看動畫片《去年的樹》。動畫片是幼兒的最愛。幼兒能在一邊看一邊的聽的`情況下,更能掌握故事中內容。之後,通過第三環節,幼兒一邊根據教師的故事中的提問,一邊看相應的PPT圖片,逐步引導幼兒感知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並讓幼兒多次來學說,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這樣,漸漸地,幼兒們在學說的過程中喜歡上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感受到了故事中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感。

在整個教學中我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努力營造和諧的師生對話環境,運用激勵的語言、讚賞的眼神,激發他們熱情和潛能。讓幼兒的思路隨着教師思路轉,以大樹和小鳥之間友情爲切入口,讓幼兒運用自己的頭腦,放飛自己的想像。使幼兒的知識得以建構,情感得以豐贍,個性得以放飛,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實現。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各種各樣的鐘表,知道它們的不同外形特徵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探索各類鐘表的構造,對各類鐘表的動力來源感興趣。

3、能積極表達探索的結果,並延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外形各異的機械鐘錶、電子鐘錶、光能鐘錶佈置成"鐘錶展覽會"。

2、停止走動的鐘表(沒有動力源)若干以及電池、發條旋柄等若干。

3、實物投影儀一臺。

4、座鐘、掛鐘、手錶等標記卡,機械錶、電子錶、光能等標卡。

5、幼兒人手一個可拆卸的小鐘,人手一個小框子或小盒子。

6、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引出鐘錶。

1、教師朗誦兒歌《太陽和小兔》,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小兔和太陽真是好朋友,小兔每天看着太陽,太陽到哪兒了它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可是,有一天太陽沒有出來,小兔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了?怎麼辦被?(引發幼兒討論,知道鐘錶可以看時間)二、參觀《鐘錶展覽會》,感知各種各樣的鐘表,發現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1、教師:用你的眼睛看一看、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用你的耳朵聽一聽,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分散觀察)。

2、教師:鐘錶展覽會上有哪些鐘錶?它們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鍾是什麼樣?表是什麼樣?

3、教師:爲什麼要造各種各樣的鐘表?它們有什麼用處?這些鐘錶適合在什麼場合用?

4、教師小結:

①座鐘一般適合放在桌子上、櫃子上,方便我們觀察瞭解時間。(出示表示座鐘的標記卡)

②這些鍾適合掛在牆壁上,我們叫它們掛鐘或壁鐘。掛鐘節約空間,不佔地方,掛鐘的面積比較大,站在遠處也能看清時間,(出示表示掛鐘的標記卡)。

③手錶和掛錶(懷錶)比較小,可隨身攜帶,方便人們隨時觀察瞭解時間。(依次出示手錶、掛錶等標記卡)三、探索鐘錶走動的祕密,學習根據不同的動力源爲鐘錶分類。

1、教師:爲什麼這些鐘錶會不停地走動?(把幾隻鐘錶放在視頻展示儀上,使鐘錶指針走動或數字閃爍陳爲特寫畫面)你知道鐘錶走動的祕密嗎?

2、教師:是什麼給了鐘錶不停走動的力量呢?你想揭開鐘錶走動的祕密?

3、幼兒操作活動,鼓勵幼兒打開一些鐘錶的後蓋觀察(或教師打開後蓋,讓幼兒觀察鐘錶的內部構造)

4、幼兒講述自己發現的祕密。(把幼兒打開後蓋的鐘放在視頻展示儀上展示給幼兒觀看,知道幼兒鍾裏面有電池,是點給了它轉動的能量;有的鐘表是通過上緊發條帶動零件轉動的;還有的光能鐘錶,能通過外表的光線提供能量是鐘錶轉動的)

5、教師邊總結邊演示相應的鐘表:鐘錶的種類很多,儘管它們都有鐘面,但是,在鍾裏面藏着各自的祕密。像這些用發條使轉軸帶動鐘錶的我們叫它機械錶(鍾),靠電池帶動的叫電子錶(鍾),靠光線帶動的叫光能表(出示各類鐘表的標記卡)。

四、遷移經驗,操作實踐。(擺弄,對於孩子探究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

1、教師:這裏有一些鐘錶停止不動了,你們有什麼辦法讓它們"複習"嗎?(出示電池、發條旋柄等,這個環節也可以放在延伸活動或者區角活動進行)

2、幼兒操作活動,提醒幼兒將拆卸下來的不見放在筐子或盒子裏。

五、引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習慣。

1、教師:今天我們大家都做了一回鐘錶大師,知道了鐘錶有座鐘、掛鐘……(教師的手指標記卡片),我們還發現了鐘錶肚子裏面的祕密,它們有的是機械的,有的……(手指標記卡片)2、教師:關於鐘錶,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3、鼓勵幼兒大膽提問,引導幼兒關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鐘表,如:防水、夜光、指南針……等功能。

4、教師:在很早以前,人們沒有製造出鍾和表,當時的人們是怎麼計時的呢?鐘錶上這麼多數字、短線有什麼用呢?我怎麼看時間呢?以後,你們還想造出什麼樣的鐘表呢?請大家一起幫我尋找答案哦!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結伴進行的“搭山洞”、“過山洞”的活動,發展創造力。

2、發展基本動作,提高肌肉的耐力和集體的協調性。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合作活動的樂趣。

4、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錄音機、老師自編的奧運模仿操,鐵圈、拱形門各6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面對老師四散站立,隨音樂做奧運模仿操:跑步―打乒乓―擲標槍―射箭―游泳―划船―跳高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山洞”。

師:以前,我們玩過“鑽山洞”的遊戲,今天,我們來用自己的身體搭山洞,想一想、試一試,用身體能搭出怎樣的山洞呢?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組織幼兒討論大人、雙人搭山洞的方法,並選去鍛鍊價值、安全性較高的方法進行集體練習。

3、多人搭山洞。

師:剛纔我們打了許多有趣的單人和雙人山洞,那麼除了擔任、雙人可以搭山洞外,三個人、四個人……,許多人在一起能不能打出更有趣的山洞呢?幼兒嘗試搭多人山洞,老師觀察並加以指導。

4、幼兒嘗試多種過山洞的方法。

教師啓發幼兒探索多種過山洞的方法。(正面鑽、側身鑽外,還用了匍匐前行、四肢貼地前行;仰躺於地、雙腳蹬地後移等方法。)

5、遊戲:小偵察員。

規則:幼兒分六路縱隊,站在起點線後,聽信號,以魚貫的方式鑽爬過前面高低、大小不一的山洞。

(山洞有三種:a每組推選二名幼兒搭成的山洞;b拱形門;c鐵圈),以不碰倒山洞、先鑽過的一方爲勝。遊戲次數根據幼兒興趣和活動量而定,每次遊戲重新推選搭山洞的幼兒。

【活動結束】

師生在音樂遊戲中相互捶捶背、敲敲腿,進行放鬆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節教學活動,我充分認識到在體育課中,要在“引導幼兒探索動作、相互交流,掌握動作要領”上下功夫,讓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學習中提高學習動作的積極性。能善於充分利用空間、大膽利用材料,教師的講解要精煉、透徹,把握好幼兒活動的密度和強度,一節體育活動才能真正的使幼兒體質逐漸增強、動作發展更完善。

小百科:山洞:自然形成或經過人工開採、打通的孔道。自然孔道就是山上自然形成或經過人工開採、打通的孔道。自然形成的孔道比較小,且不規則,僅供人躲雨或考古之用,而且基本上都是開放型的。人工修築人工形成的孔道多是古代用於交通、戰時轉移或遮掩、深藏寶貝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