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彙編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1、小小統計員

2、好玩的貝殼

3、幫豆豆搬家

4、釣魚

小小統計員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自由拼搭各種物體,並學習從數、量、色、形等角度進行統計。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各種幾何圖形片若干。

2.統計表若干份(如圖一)。

  活動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可引導幼兒按形狀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活動建議:

1.統計難度應根據幼兒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統計出的各部分數量計算出某一項目的總數。

3.該活動適合大班幼兒。

  好玩的貝殼

  活動目的:

按貝殼的顏色排序,複習10以內的數字,比較數的大小,學習數的組成。

  活動準備:

貝殼若干(其中凸出的一面分別塗上紅、黃、綠色,凹的一面分別寫上1~10的數字)。

  活動玩法:

1.按貝殼的顏色排序,如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

2.按數序排列貝殼。

3.比大小。兩個幼兒同時翻出一個貝殼,比比誰的數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後比比誰贏得多。

4.撒貝殼,練習數的組成。看看正面朝上的有幾個,反面朝上的有幾個,然後說出幾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幾。

5.將貝殼拼成各種圖案,並說出結果。如:“我用7 個貝殼拼了一朵花。”

  活動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

  幫豆豆搬家

  活動目的:

1.學習10以內數的順數、倒數,區別10以內數的單、雙數,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鍛鍊手指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蠶豆、筷子若干,畫有數字或圖形的紙板圖若干張(如圖二)。

  活動玩法:

1.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依次從1搬(夾)至10或從10搬(夾)至1。等熟悉玩法後進行“夾豆子”比賽,又快又正確者爲贏。

2.分別按單、雙數練習幫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任意夾到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圖形裏,並說出結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三角形的家裏。”

  活動建議:

該活動適合小、中班幼兒。

  釣魚

  活動目的:

學習數物對應,比較數字的大小,學習6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準備:

磁性釣魚竿若干,寫有數字或式題的紙小魚(上別有回形針)若干,魚塘背景圖一幅(如圖三)。

活動玩法:

1.把釣到的魚放到寫有相應數字的魚池中。如:釣到寫有數字4 的魚,就把魚放到4號魚池。

2.把釣到的魚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魚池中去。如:釣到寫有數字3的魚,就把魚放入4號或2號魚池中。

3.根據釣到的魚身上的加減式題,把魚放入相應得數的魚池中去。如: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1+2”,就把魚放入3號魚池;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2-1”,就把魚放入1號魚池。

  活動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合作玩。

幼兒園教案 篇2

對幼兒進行現代科學技術的教育,培養幼兒的現代意識,是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幼兒受年齡特點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奧的科學原理,對科學現象的認識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們應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開展活動。培養好奇心,激發求知慾。

適合班級:

中、大班

材料準備:

塑料泡沫、橡皮筋、硬紙板、透明膠帶。

製作方法與步驟:

(1)將塑料泡沫削成小船的造型,尾部中間挖一個長方形孔。

(2)剪一張硬紙板如圖摺疊好後,中間穿過橡皮筋,再把連接處粘好,做成螺旋槳。(見“橡皮筋遊艇圖1”)

(3)將螺旋槳上的橡皮筋拉到船身上,遊艇就做好了。(見“橡皮筋遊艇圖2”)

實驗操作:

(1)讓幼兒用手不停地旋轉槳葉,使橡皮筋上足弦,然後把遊艇放入水中,鬆開手,遊艇就會在水中航行起來。

(2)讓兩名幼兒進行遊艇航行比賽,看誰的遊艇行駛得快。

教師指導建議:

●引導幼兒探索發現遊艇在航行時螺旋槳發揮的作用。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橡皮筋擰的鬆緊程度與遊艇航行速度以及航行距離間的關係。

●提醒幼兒注意橡皮筋不要擰得過緊,防止繃斷。

拓展與替代:

◆可以用彈性不同的橡皮筋和軟硬程度不同的塑料片來製作螺旋槳,探索它們與遊艇航行速度的關係。

◆讓幼兒觀察生活中電風扇的葉片,快艇、遊輪行駛時螺旋槳的樣子,或讓他們觀看相關視頻資料,豐富相關知識。

小知識

螺旋槳是靠槳葉在空氣中旋轉將發動機轉動功率轉化爲推進力的裝置,有兩個或多個槳葉,葉片的向後一面爲螺旋麪或近似於螺旋麪。橡皮筋具有一定的彈性,它被旋轉緊後要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就會產生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帶動葉片轉動,而葉片轉動會將水翻動起來,從而推動遊艇向前航行。飛機與船都是靠螺旋槳裝置來進行發力,帶動機身或船身前進的。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是獲得經驗的先決條件。教師能巧妙設計、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就能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和主動性。在這一活動中,幼兒正是在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推動下,積極地投入到觀察和操作活動之中。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體現在促進幼兒與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上,培養幼兒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在有伴奏的情況下獨立地唱準曲調,養成喜歡在集體中歌唱,也喜歡獨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的習慣。

2、探索與歌詞內容相一致的歌表演動作,並練習合拍地表演。

3、初步學習與同伴商量,分配角色,並一同合作、協調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準備:

1個茶杯、1張凳子。

活動過程:

1、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小朋友幫爺爺奶奶做了什麼事?他爲什麼要幫爺爺奶奶做事?爸爸媽媽怎麼誇獎他的?幼兒回答後,教師整理、加工成歌詞朗誦給大家聽。

2、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吐字要清楚,讓幼兒聽清歌詞。

(2)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念歌詞。

(3)幼兒跟隨教師輕聲學唱。

3、引導幼兒爲歌詞創編動作。

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詞自己想動作,並能邊唱邊做出來。幼兒做動作時,教師不做,以免幼兒模仿,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

4、學習與他人合作進行歌表演。

(1) 教師和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扮“爺爺”“奶奶”,在唱前兩段歌詞中的第一句時,也可讓其他幼兒幫忙唱。另請一名幼兒扮演“小朋友”,唱兩段中的第二句,邊唱邊做動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兒齊唱。

(2) 教師和全班幼兒表演,表演方法與上相同。

(3) 幼兒兩人一組分角色表演,讓幼兒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師適當給予幫助。

(4) 按小組分角色表演。每組五人,分別扮演歌曲中的五個角色。幼兒扮演時,教師輪流到各組參與活動,和某一幼兒共同扮演一個角色,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

幼兒園教案 篇4

伴隨着夏天的腳步走進幼兒園,今天請家長們看看孩子們眼裏的夏天是什麼樣的?教師是如何和孩子們一起創設以“夏天”爲主題的環境,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健康發展的。

活動由來:

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就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卻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覺!孩子們從學習《夏天在哪裏?》的詩歌開始尋找身邊的夏天,再仔細觀察身邊的夏天,進行仿編詩歌的活動。在孩子們眼中的夏天是怎樣的呢?原來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淇淋的夏天,是可以泡在游泳池裏玩水的夏天,是可以穿上自己最喜歡的吊帶裙的夏天,是可以聽着那麼多的知了在樹上一起唱歌的夏天……看,夏天在孩子的眼中就是這樣美麗!

活動過程:

1、欣賞並學習詩歌《夏天在哪裏?》,感知詩歌的韻律和夏天明顯的季節特徵。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對夏天的感受和體驗,經過討論,孩子們總結出:夏天就是熱,穿得又短又少;太陽很曬人,在有空調的屋子裏就會很涼快;每天都會出汗,吃點涼的東西可舒服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去游泳,還可以在草叢中捉到蛐蛐;晚上都是媽媽給我扇着扇子我才能睡着,還有蚊子呢……附:詩歌??——《夏天在哪裏?》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樹上,知了知知叫。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池塘,荷花香味飄。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頭上,戴頂小草帽。

2、和孩子們一起在室內、到戶外去感受夏天。按照詩歌的句式仿編,用錄音的方式幫助幼兒整理他們仿編出的新詩句,逐步達到措辭準確、押韻、優美,還可讓幼兒用擅長的繪畫形式把對夏天的感受表現出來、記錄下來。

3、與幼兒一起把他們的畫和詩進行分類,創設主題互動牆飾《夏天在哪裏?》。同時給每個幼兒朗誦新詩歌的機會,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使其在仿編活動中獲得成功與樂趣。

附:我班幼兒仿編的詩歌——《夏天在哪裏?》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海里,小魚穿新衣。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草中,蛐蛐蛐蛐叫。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臉上,要抹防曬霜。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屋裏,空調很涼爽。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池塘,荷花都開了。

夏天在哪裏?夏天在空中,雨後出彩虹……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注重幼兒在語言表達能力上的發展與提高,通過朗誦、仿編詩歌、複述故事、續編故事等活動,有效提高了幼兒大膽表達表述的能力。此外,我們還和孩子們一起穿上涼爽的夏裝,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去觀察夏天裏開放的美麗花朵;去製作夏天的圖畫和扇子;去盡情地打水仗,充分享受夏天帶給我們的快樂和驚喜!

幼兒園教案 篇5

中班繪本閱讀活動

----《嗝!哈啾!噗!》

學科: 語 言

設計意圖:

中班語言領域目標指出:利用圖書,引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前閱讀的技能。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中班繪本閱讀活動《嗝!哈啾!噗!》讀書對於幼兒來說是

一種快樂,因此,好的繪本猶如一粒種子,撒播到孩子的心田,會開出美麗的花朵。《嗝!哈啾!噗!》是一個詼諧幽默的故事,更是一本 “知識性”與“趣味性”相互融合的繪本。通過認真分析、研究繪本,在活動中,我以聲音線索作爲繪本的切入點,採取各種教學手段將看似散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幼兒理解繪本內容,實現繪本教學由“點”“線”“面”到“立體”的飛躍。

中班繪本閱讀《嗝!哈啾!噗!》

活動目標:

1、 通過傾聽,發現人體會發出各種聲音,初步瞭解發出這些聲音

的原因,並能用簡單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2、 以聲音爲線索,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繪本內容,養成良好

的閱讀習慣。

3、 嘗試模仿各種聲音,體會與同伴一起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ppt、《嗝!哈啾!噗!》繪本書15本。

重點:發現人體會發出各種聲音,初步瞭解發出這些聲音的原因,並能用簡單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難點:以聲音爲線索,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繪本內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猜聲音”(目標1)

1、請幼兒聽各種動物的聲音

提問:你能猜出這都是哪些小動物的聲音嗎?

2、探索身體會發出哪些聲音

師:“除了小動物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我們的身體也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哦!”

二 、 通過觀看ppt,進行重要頁面的導讀(目標1、2)

1、觀察前環襯,引入重點頁面的導讀。

師:“小魔女瑪麗和幾個小夥伴玩遊戲的時候身體也發出了聲音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觀察前環襯,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猜猜他們玩的什麼遊戲?”(捉迷藏)

2、和幼兒一起觀察重點頁,引導幼兒大膽猜想講述。

三、幼兒自主閱讀(目標1、2)

師:“剛纔那些小朋友都藏在這本書裏,現在請大家再去找一找,書裏還藏了哪些小朋友?他們會不小心發出什麼聲音?”(提醒兩人合作看一本書)

1、幼兒分享閱讀,教師巡迴與幼兒交流。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四、師幼共讀(目標2)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故事吧。”

1、認識封面、封底。介紹作者、出版社。

2、兩人一本書,師幼共讀。

五、以身體打擊樂做結束(目標3)

1、簡單回顧身體能發出的各種聲音.

2、以“怪怪音樂會”結束。

師:“讓我們的.身體一起來唱歌吧!” 延伸活動:

遊戲“找聲音”

篇四:幼兒園繪本講述教案

小班繪本教案:媽媽抱抱我

活動目標:⒈觀察圖畫,瞭解動物媽媽對動物寶寶表達愛的方式。

⒉從動物的擁抱愛撫中,感受媽媽的愛和擁抱的溫馨。

活動準備:繪本《媽媽抱抱我》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感受母愛的表達

⒈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爲什麼?(媽媽愛我們)

⒉那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呢?媽媽爲寶寶做過什麼事?(媽媽給我買吃的、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喜歡抱抱我等)

⒊師:你們的媽媽真愛你們,因爲你們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

二、導入故事,感受動物媽媽對小動物表達愛的方式

⒈今天陳老師還帶來了一個有關動物媽媽愛自己寶寶的故事,名字叫《媽媽抱抱我》,你們想聽嗎?(想)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啊?那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⑴感受雞媽媽的愛

①(出示第二張圖片)看看圖片上有誰?(小雞的媽媽是誰?那小雞的爸爸叫什麼呢?)

②你們猜雞媽媽是怎麼抱小雞的?用什麼抱小雞呢?

③(出示第三張圖片)原來雞媽媽是用翅膀抱它的孩子的。我們也來抱一抱。每當雞寶寶遇到危險的時候,雞媽媽就會用翅膀把小雞緊緊地護住。

⑵感受狗媽媽的愛

①聽!誰來了?(播放狗的叫聲)

②(出示第四張圖片)原來是狗媽媽和它的孩子。狗媽媽是怎麼愛她的孩子的?你們家養小狗嗎?你家小狗看見你會怎麼樣?(搖尾巴,用舌頭舔你)

③(出示第五張圖片)看,故事裏的狗媽媽用舌頭輕輕地舔它的孩子。

⒉體驗和媽媽的愛,感受擁抱的溫馨

⑴(出示第八張圖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書,她在看什麼書啊?(幼兒觀察,大象的書)那麼大象媽媽會怎麼愛自己的寶寶呢?

⑵(出示第九張圖片)瞧!象媽媽用鼻子溫柔地撫摸着小象呢!想想看在你們睡覺的時候,媽媽輕輕地撫摸你們,心裏感覺怎麼樣?

⑶(講述第十,第十一張圖片)小女孩和媽媽幸福地抱在一起。

師:想想看小女孩和媽媽幸福地抱在一起,小女孩會說什麼?媽媽會說什麼?(我愛你媽媽,我也愛你寶寶……)老師媽媽也很喜歡你們,寶寶們呢?老師媽媽也想抱抱你們,寶寶願意嗎?

三、完整欣賞故事

⒈師:讓我們完整的來欣賞下這個故事吧!

⒉師:好溫暖的故事,故事裏有許多許多的愛。

四、鼓勵幼兒主動擁抱自己的親人、老師和小夥伴,感受和諧、溫暖的人際關係和濃濃親情。

師:除了媽媽愛你們,還有誰愛你們?我們的身邊也充滿了愛,記得有愛要說出來,做出來哦!寶寶們,去抱一抱你愛的人吧!並且告訴他我愛你。

小班繪本教案《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一、活動目標:

1、願意和老師一起看繪本書,發現故事中重複的對話,體會故事語言的趣味性。

2、懂得要愛護自己的牙齒,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愛牙重要性。

難點:理解重複的句子,表達了鱷魚和牙醫不同角色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及PPT課件。

2、鱷魚頭飾和醫生帽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鱷魚,引出課題:

師:“有一位鱷魚先生在我們教室裏睡覺休息呢,我們一起問問他吧,鱷魚先生你怎麼啦?”(我牙疼,打算去看醫生,可是好怕哦!)“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看一本故事書,名字叫《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二)共讀繪本,猜測聯想:

第一遍看繪本PPT:引導幼兒逐一看圖猜測講述,然後教師用書上的文字逐一講述。

重點提問:剛纔老師說故事的題目是什麼?你們猜爲什麼鱷魚會怕怕?牙醫會怕怕?後來鱷魚去看牙醫了嗎?牙補好了,鱷魚會怎麼說?牙醫呢?

(三)學習對話,體會心理:

1、提問:誰還記得故事書的題目?你們覺得鱷魚可怕?還是牙醫可怕?爲什麼?

2、師:我們一起再來看一遍故事書吧。

3、第二遍看繪本PPT: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學說重複對話部分(教師先說一句鱷魚的話,幼兒學說一句牙醫的話)重點引導幼兒體會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的過程。

4、提問:誰發現了一個祕密,鱷魚和牙醫說的話是怎麼樣的?(一樣的)

5、第三遍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表演故事,重點體會角色的心理,並嘗試用動作、表情、神態來表現。

(四)懂得愛牙,天天刷牙:

1、鱷魚的牙齒怎麼會蛀會疼的?(不刷牙、吃太多糖、睡覺前吃東西)

2、師:現在,連鱷魚都懂得要愛護牙齒呢,我們就更加要愛護,怎麼愛護呢?(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3、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

小班繪本教案《好餓的毛毛蟲》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繪本故事,讓幼兒瞭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和體會毛毛蟲破繭而出的過程。

2. 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色彩美。

二、活動準備

PPT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PPT毛毛蟲麪包圖片

教師:寶貝們!看!這是什麼?那你見過真的毛毛蟲嗎?它長什麼樣啊?毛毛蟲可調皮了,它爬呀爬,爬到了我們小一班,看,它來了?”

2.理解故事內容

結合PPT講解故事

(1)講到“它想要找些東西來吃”PPT停止。

提問:毛毛蟲現在想去幹什麼?如果你是這隻毛毛蟲你會去吃點什麼?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毛毛蟲去吃什麼了!(2)繼續講到“星期五,它吃了五個桔子,可是,肚子還是好餓。”

提問:哇!毛毛蟲吃了這麼多水果啊,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星期四吃了四個草莓,星期五吃了五個桔子。星期六應該是幾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六個!哇,這麼多好吃的啊,我們先來數數是不是六個?小朋友猜猜這都是些什麼好吃的?你吃過哪一個?

(3)繼續講到“到了晚上它就胃痛起來”

提問:誰知道它爲什麼胃痛了?毛毛蟲想讓你們給他想想辦法,怎麼才能不胃痛啊?

(4)繼續講到“把繭咬破了一個洞,鑽了出來”

提問:呀!老師要告訴小朋友了,鑽出來的不是毛毛蟲了,你們猜猜誰出來了?老師先不告訴小朋友是什麼!

看圖片:知了猴長大後變成了知了、小蝌蚪長大後變成了小青蛙。

它們小時候和長大後的樣子是不是一點都不一樣啊!老師告訴小朋友們毛毛蟲和它們一樣長大後也和小時候不一樣。現在小朋友想想毛毛蟲從繭裏出來以後會變成什麼?提示:它會飛,喜歡花。

(5)繼續講完

提問:毛毛蟲變成蝴蝶了,你們喜不喜歡這隻蝴蝶?

3.結束。遊戲:毛毛蟲變蝴蝶

幼兒扮演毛毛蟲,鑽進布袋做繭。隨音樂作蝴蝶飛出教室。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樹葉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孩子對於飄落的樹葉也比較的感興趣,隨着深秋季節的到來,小樹葉也由綠變黃,一個個好象穿着金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攙着大樹媽媽在秋日裏翩翩起舞。一陣秋風吹來,樹葉隨風起舞,飄然而下。中班《會跳舞的樹葉》活動對幼兒來說,蘊藏着樹木自然生長、四季更迭交替等祕密,是幼兒樂於親近、探索、思索、嘗試的一個主題。該活動內容符合季節特徵,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讓孩子在與小樹葉親密接觸後,通過身體的語言以及優美動聽的歌聲來表體驗和表現秋天的落葉飄飄,隨風飄動的景象。讓幼兒體會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風拂面樹葉落的特點。

活動目標

1、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優美旋律,學唱歌曲《跳舞的樹葉》。

2、樂於用形體動作表現樹葉隨風飛舞的姿態,體驗與同伴飛舞的喜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熟悉旋律。

1、談論對音樂的感覺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

2、幼兒自由舞動身體。

師:(1)你覺得小樹葉在做什麼呢?

(2)我們一起聽着音樂學學小樹葉隨風擺動的樣子吧。

二、聆聽歌詞。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跳舞的樹葉》

師:有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做《跳舞的樹葉》,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中的樹葉是怎麼跳舞的吧!

2、幼兒跟唱熟悉歌曲。

師:你聽到了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句?樹葉跳了哪些舞?

3、教師邊彈琴邊唱,幼兒跟唱。

三、肢體探索,表現歌曲。

1、探索樹葉隨風舞動的姿態。

師:(1)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會怎麼在空中舞蹈?

(2)除了剛纔已經做過的動作,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樹葉的隨風飛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現樹葉飛舞的姿態。

四、離開活動室:

1、樹葉寶寶們,外面還有許多的小樹葉想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們一起到外面隨着秋風跳舞去吧!

2、幼兒隨歌曲邊跳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對幼兒來說,蘊含着樹木自然生長等的祕密。是幼兒樂於親近、探究、思索、嘗試的一個活動。

《會跳舞的葉子》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不僅旋律優美,節奏起伏,而且歌詞也很生動,適合幼兒演唱。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多聽,多感受,這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纔會增強。在我們的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都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作背景,既可以營造氣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何樂而不爲呢?

通過活動,幼兒可以認識很多樹葉,可以認識他們的外形及顏色,豐富了幼兒對樹葉的認識和了解。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幼兒有着強烈的模仿成人行爲的慾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如切菜、洗碗、掃地等,爲此,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徵,選擇了幼兒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如黃瓜、青菜、胡蘿蔔、蘋果等),引導幼兒運用目測區分物體的大小,並嘗試使用常見的工具改變物體的大小,發展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滿足幼兒參與勞動的願望。我還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出來,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由於活動中幼兒要接觸小刀、剪刀、湯匙等工具,因此應事先準備一些創可貼、消毒藥水等,並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確保幼兒的探索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工具,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目測區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一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並願意表達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方肉、豆腐乾、青菜、胡蘿、蘋果、茄子、大蒜、切成兩半的西瓜等。

2、各種工具:湯匙、剪刀、小刀。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你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孩子們認識大部分的食物,他們爭先恐後地說出名稱。說到大蒜時,有一個孩子說:“這是饅頭。”於是,教師就引導幼兒剝一剝,聞一聞,嘗一嘗,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得出“這是我們吃過的大蒜”的結論。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裏去嗎?

引導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有的幼兒不會表達,只是一個勁兒地點頭,教師就有意識地引導他用語言表述;有的幼兒已能清楚地說出“能”或“不能”,教師就進一步引導他說說“爲什麼”;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能說出:“瓶子太小,東西太大。”

師:怎樣才能把東西放進去呢?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反應適當地運用一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當幼兒看到教師將食物剪小時,興奮地拍起手來:“變小了!變小了!”

3、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並把食物放進瓶裏。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並幫助幼兒記錄。剪刀可以剪菜葉,但剪不動菜梗,於是忙忙又去拿刀。史文一直用刀切胡蘿蔔。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嘗試用刀切蘋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一點皮。星星說:“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師邊觀察幼兒操作,邊用琅琅上口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如:“變變小,放進去。”由於小年齡幼兒常常用語言指導動作,所以他們會邊操作,邊和教師一起重複,這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理解“大”“小”的概念。看到有的幼兒用剪刀將菜葉剪小,教師便有意識地提問:“你用什麼把什麼變小了,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如他們用剪刀剪土豆,用湯匙切菜,教師便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麼比較容易“變”。有個別幼兒自始至終使用一種工具,教師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幼兒行爲習慣的養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兒放回原處,要幼兒用抹布擦手等,並及時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

4、師幼共同探討。

①討論問題一:你是怎麼把食物放進瓶裏的?

有的幼兒說:“我把它變小了。”教師便進一步提問:“你是怎麼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較清楚地表達過程,教師以繪畫的形式爲幼兒記錄。

②討論問題二:刀是什麼樣子的?刀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少,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工具。當教師和幼兒一起回憶刀是什麼樣子時,一些孩子說出“刀是很快的”,有兩個幼兒用手指着刀最鋒利的地方,表現出“很可怕”的樣子。

教師通過繪畫(如圖),強調刀有“很鋒利的一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一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同時,引導孩子們觀察幼兒園裏用的刀和家裏用的刀有什麼不同,並告訴孩子教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裏切萊的刀有危險,不能玩。教師還準備了一份告家長書,及時將活動信息告知家長,以便家長爲幼兒提供安全的工具,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點評

運用工具,模仿成人的動作,是兩歲半幼兒非常熱衷的活動。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做中學”的理念設計了這一活動,並在活動中體現了教育目標。值得稱讚的是教師十分耐心地幫助幼兒運用他們能理解的圖畫形式做記錄,這爲幼兒將來自己記錄作了很好的鋪墊。教師還有意識地在活動過程中貫穿安全教育、家園合作理念,以確保幼兒在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中獲得發展。

幼兒園教案 篇8

談話活動:

哪裏有數字

設計思路:

爲更好地開展數字主題活動,瞭解幼兒已有的數字經驗,初步感受數字在人們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設計了此次談話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圍繞“生活中的數字”的話題談話,會用連貫的

語言表達。

2、通過談話讓幼兒初步感受到數字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活動準備:

一些有數字的物體如:鈔票、日曆、溫度計、電話、鍾、尺子、電話卡等。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景,引出談話話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們發現什麼東西有數字呢?

2、幼兒介紹完哪裏有數字後,出示一些有關數字的東西,讓幼兒有更深的認識。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有數字的東西,有鈔票、日曆、溫度計、電話、鍾、尺子、電話卡等。

3、組織幼兒進行繪畫活動。

師:你們能把平時生活中所看到的數字畫下來嗎?

教師啓發幼兒開動腦筋,把看到的有數字的東西畫下來。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對情緒有初步的認識,知道人的情緒會變化,會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

2、懂得保持良好的情緒對身體的好處。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氣溫溫度計一個

2、臉譜圖:興奮、高興、傷心。

3、可調式情緒溫度計若干。

4、磁帶:《快樂舞》、《小熊的葬禮》音樂

活動過程:

1、提問:“氣溫的變化用什麼表示?”教師出示氣溫溫度計,讓幼兒知道氣溫的變化可以用溫度計來表示。

2、認識情緒,知道人的情緒也會變化。

(1)請幼兒分別欣賞《快樂舞》和《小熊的葬禮》的音樂,感受自己的情緒的變化。

(2)出示不同的情緒臉譜並認識:興奮、高興、傷心,讓幼兒說說自己有沒有過這樣的情緒。

(3)認識情緒溫度計:知道情緒同氣溫一樣會變化,可以用情緒溫度計來記錄自己的情緒。

①幼兒操作自己的情緒溫度計,並同旁邊的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情緒。

②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的情緒溫度計給大家看,猜一猜他的情緒是怎樣?使幼兒懂得情緒溫度計不僅可以記錄自己的情緒,也可以瞭解別人現在的情緒。

3、通過故事,瞭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1)提問:“你喜歡什麼樣的情緒?爲什麼?什麼樣的情緒最讓人舒服,對身體最有益。

(2)講故事《小兔過生日》、《長頸鹿丟了花帽子》,讓幼兒懂得過分高興和過分傷心對身體不利,最讓人舒服、最利於健康的情緒就是“高興”

鼓勵幼兒平時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天天都有“高興、開心”的情緒,這樣本另會學得更好,身體會更健康。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感受講述了自己的情緒,有喜有悲,讓我很感觸。我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開心與不開心的時候,它直接影響着一個人的情緒,溫度計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冷的時候溫度下降,熱的時候,急劇上升。但是不管怎樣,我們每個人都要保持開心的心態,調節自己的情緒。我給孩子看了一些情緒圖片,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的方法。讓孩子認同自己,有情緒空間,能自由、開放地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園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我和孩子一起看圖片學習怎樣適當宣泄自己的情緒,如:在憤怒的時候,不妨跑跑步、打球來釋放;在悲傷時,不妨大哭一場等。只有駕馭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爲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