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8篇

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範文錦集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欣賞兒歌《加橫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2、認識筆畫橫的特點。

3、認讀漢字“變成”、“滅”。

 活動準備:

1、錄音機、字卡、大範例

2、筆畫“—”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字卡“—”

你們認識這個筆畫嗎?今天這個“—”要來變魔術。我們來看看它會變什麼魔術呢?我們先來看看大範例

二、閱讀圖畫

1、出示第八課大範例《加橫歌》。我們找一找這個“—”藏在哪裏?這些字加了“—”以後變成了什麼新字?(認讀字詞“變成”)

2、老師出示“二”,然後請幼兒説説“二”字加橫變什麼?

3、除了“二”字可以加橫以外還有哪些字加橫會變成什麼字?我們來欣賞詩歌

三、欣賞詩歌

1、放錄音,請幼兒欣賞詩歌。

2、提問:

(1)、詩歌的名稱叫什麼?

(2)、“二”字加橫變成什麼字/

(3)、“日“字加橫變成什麼字?

(4)、“火“上加橫變成什麼字?(認讀“滅”)

(5)、“牛“下加橫變什麼字?

(6)、“人“中加橫變成什麼字?

(7)、“大”字加橫變成什麼字?

3、老師帶幼兒邊欣賞邊指讀詩歌。

四、閱讀詩歌、

1、發書,請幼兒翻開第八課

2、放錄音,幼兒集體跟讀詩歌《加橫歌》。

3、集體朗讀詩歌。

五、複習詩歌《加點歌》

六、收書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2

今天,我們中班組的家長開放日進行的非常成功,可能會有一些爸爸是單位請假過來的,但是此行絕對值得,孩子們和自己的爸爸互動遊戲真的是既快樂又好玩。上午的天氣很給力,是陰天,沒有曬人的太陽來湊熱鬧,我們的活動照樣進行的非常激烈。爸爸們果然是一家之主,是力量的代表,看,在賽場上飛奔的身影就是我們可愛又可親的爸爸了。

首先,我們全體進行了自由操活動環節,採用的是《洗澡歌》,以往我們都是以《健康歌》爲開始,這次我們就換了換口味,和爸爸一起左搓搓,右搓搓,很多爸爸很合作的跟着寶寶們一起做,場面很熱鬧,不過我們班的爸爸多數比較害羞,放不開面子,站在那裏鼓勵自己的寶寶快點跟上音樂做操。

接着,我們就要開始進行遊戲了,一共準備了3個遊戲,基本上每位爸爸和寶寶都能輪到2~3次遊戲,讓他們足足過了把癮!

  遊戲(一)背寶寶

需要爸爸揹着自己的寶寶到對面的黑板上摘到果子返回。我們班的爸爸積極性非常高,都問:“老師我可以嗎?還缺了沒,我上吧!”在比賽牀上,都卯足了勁,大家團結一致,這個時候都不需要老師去幫助他們如何排隊,爸爸們早就揹着寶寶排成了一排,儼然一副早已準備上戰場的親子兵,呵呵,真的很有這個感覺哦!爸爸們果然有力氣,跑的都很快,寶寶們在背上被癲的一愣一愣的,不過我看到每個寶寶臉上的表情都是很開心的笑着。

  遊戲(二)擠爆氣球

需要寶寶們跑到對面讓自己的爸爸把氣球坐暴。這個遊戲就要比比寶寶們跑步的速度啦,別看小朋友小,比賽競爭的觀念很強,已經很有集體意識,都想爲自己班級加油增光。當我幫助小朋友排隊時,有個小男孩就手拿氣球問我:“顧老師,這個遊戲怎麼玩啊,告訴我一下吧。”小不點早已着急的想馬上開始遊戲了,我就說:“別急,聽主持人老師怎麼介紹遊戲玩法,到時你就知道了。”他緊接着就說:“我跑步很快的哦,我經常跟我的好朋友比賽跑步的,他比不過我,一直是我贏!”說的還真得意,“小傢伙,看你的表現了,加油!”我給他加油鼓起了一下,讓他信心滿滿出發了。隨着比賽的進行,操場上響起了一陣“嘣叭”的響聲,就像是在放爆竹。我們班有一位小朋友很害怕,跑到一半捂着耳朵不敢前進了,站在中間,最後還是看見爸爸在對岸着急的喊:“快點過來,加油,要輸了……”幾番的催促下,終於讓這位小朋友跑到了終點讓爸爸擠爆了氣球。

  遊戲(三)老爸送我上幼兒園

需要小朋友坐在小推車裏讓爸爸推着繞椅子一圈返回。進行這個遊戲時,我特地選了一些個小的小朋友,這樣坐在小推車裏就比較安全了,而且也不會讓老爸很累。爸爸們一個個都很高大,要推這輛車還需彎腰才能進行,看着爸爸們這麼又蹲又彎腰的比賽,感覺真的很有趣,寶寶們坐在小推車中倒是很悠哉自樂,他們的老爸可就辛苦啦!

最後,所有老爸進行了拔河比賽。那絕對是力量的比拼!!我們班的爸爸可是蓄勢待發,個個都說要來個痛快的,大家齊心協力一股勁把對手拉過來就行了。到了比賽場上,爸爸們很自覺的拉起繩子安排隊形,而一旁的寶寶們可沒有閒下來,很有秩序的坐在小姨子上給自己的爸爸加油,我聽到有喊:“老爸加油!老爸我愛你!老爸要拿第一名!”孩子們爭強好勝,就希望自己的爸爸能奪冠。不過戰況真的很激烈,我們的爸爸都不辜負寶寶們的期望,光榮的拿着第一名回到座位,我看到很多爸爸氣喘噓噓,頭上都冒汗了,但是聽到勝利的消息,大家都很激動。

這樣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很棒,很多爸爸已近在問,下學期這個活動還有沒有,平時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孩子,但是他們很喜歡以這樣的活動方式與孩子交流接觸,這半天真的很快樂!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父親節活動,給幼兒上了人生的一堂課,還讓幼兒瞭解到母愛如海,父愛如山。能使幼兒更加珍惜家人對自己的愛,並自己去嘗試愛家人,跟家人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小百科: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是由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 的布魯斯多德夫人 (Mrs. 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 倡導的,多德夫人的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 子時,因難產而死,多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 (Mr. William Smart) 曾參加過南北戰爭,他在妻子過世後,獨自一人在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承擔起撫養、教育六個孩子的重任,多德夫人在家中排行老二,亦是家裏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於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於1909年辭世。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給3以內數量的物體排序,初步體驗數序。

2、鞏固按物體的數量匹配相應的點卡。

3、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活動操作過程,能正確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水果實物(蘋果1個、橘子2個、梨子3個),單獨的動物圖片(每種動物數量分別是1、2、3),1—3的點卡,盤子3個,大分類籮筐1個。

活動過程:

一、媽媽買的水果。

1、教師(出示一籃水果):這是媽媽剛纔買回來的水果,請你幫助媽媽一起來整理水果好嗎?

2、師幼將水果拿出來放在桌子上說一說:有哪些水果?

3、啓發幼兒思考:我們怎樣整理它們呢?引導幼兒把一樣的水果放在一個盤子裏。

4、請幼兒數一數每種水果有幾個,引導幼兒給水果排隊,最少的水果放在最前面,多的水果放在後面。排好後請幼兒說一說:1個蘋果、2個橘子、3個梨子。

5、請幼兒給水果送點卡,鼓勵幼兒邊送邊說:一個蘋果送一的點卡……

二、幼兒操作活動。

1、甜甜的水果:觀察卡片,請幼兒先將同樣的水果放在分類盒中一個格子裏,然後按物品數量的多少調整次序,最後再給水果送點卡。

2、小動物寶寶:請幼兒先將一種動物放在一個分類格中,然後,引導幼兒按動物數量的多少調整次序,最後再給動物送點卡。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感知2以內數量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幼兒手口一致點數2個物體並說出總數。

2、通過活動,加深幼兒愛媽媽的情感,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

1、蘋果、大紅花、帽子、衣服個兩樣。

2、兔媽媽、貓媽媽圖片。

3、幼兒操作材料。

4、送媽媽的禮物,裏面幼兒不同數量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兔媽媽和貓媽媽。

今天是兔媽媽的.節日,我們來看看兔媽媽有幾個?(1個)也是貓媽媽的節日,貓媽媽有幾個?(1個)

一個兔媽媽一個貓媽媽,有幾個媽媽?數數。

(二)出示實物,感知2的數量。

今天,小兔和小貓一起去超市買了很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買了什麼,而且每樣東西有多少。

1、出示2個蘋果,數數蘋果有幾個?(練習手口一致點數,並說出總數)

2、出示2朵大紅花,數數有多少?

3、出示2頂帽子,數一數?

4、出示2件衣服,數一數?

(三)給媽媽送禮物。

我們小朋友也來給媽媽送些禮物吧。有幾個媽媽,每個媽媽送一樣,應該送幾個禮物。

提供操作材料,幼兒給媽媽送禮物。教師指導幼兒送時說說一個媽媽送一樣,兩個媽媽送兩樣。

(四)在創設好的環境中找2數量的物體,加深對2數量實際含義的認識(幼兒找到了給予肯定及鼓勵)。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花兒朵朵(3以內數量)

活動目標:

1、感知3以內的數量,嘗試對3以內數量的物體進行歸類。

2、在觀察圖片和提問的引導下,探索用點卡表示實物的數量。

3、喜愛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花的圖片6張,其中數量爲1、2、3的花朵兩張;——1、2、3、的點卡片各一張,分類和底板。

2、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實物和點卡操作圖片,分類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圖片數量,認識點子標記。

1、師:小朋友看這兒有什麼?每張圖片上有幾朵花?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好嗎?

2、師:請小朋友說說哪些花是一樣多的?請小朋友把一樣多的花把它們放在分類盒的一個格子裏。

3、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他們都是幾朵花?

4、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請小朋友數一數每張卡片上有幾個點 ?

5、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請小朋友上來拿一張點卡去找和它一樣多的花做朋友。

二、幼兒操作活動。

1、花兒朵朵:

師:(出示點數卡片和花朵圖片)小朋友看!老師這裏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花朵圖片,還有一些點子卡片。現在請小朋友先數圖片上花朵的數量,然後將一樣多的花朵放在一起。最後請小朋友選擇點子卡片來表示有幾朵花。

2、給點子找朋友

師:(出示操作材料)小朋友看!這畫面上有什麼?先點一下每樣物品有幾個,再用連線的方法將和點子一樣多的物品連起來。

二、交流活動:找一樣多

師:現在看着畫面說說和一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2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物品?和3個點子一樣多的有哪些?

師:小朋友們都能找到他們的朋友真聰明!

幼兒園託班數學教案――水果配對

遊戲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認知的匹配。

遊戲準備:

1、購買好4種以上水果若干(如蘋果、梨、香蕉、桔子等)。

2、果盆4個 。

3、水果獎章數個。

遊戲過程:

1、出示蘋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貼有蘋果、梨、香蕉、桔子圖案的果盆各一個。

3、讓幼兒自選一個水果,跑到相應的果盆前將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後跑回。

4、每次都放對的幼兒獲得水果獎章一枚。

指導重點:

1、根據實物水果的形狀、顏色與果盆上水果圖案進行認知匹配。

2、讓幼兒學說水果名稱。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冬季的自然美:湛藍的天空、伸展有力的大樹枝幹、枯黃的落葉。

2、積極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大樹。

3、瞭解老師提供的多種材料,按照自己的意願去使用。

4、欣賞自己及同伴裝飾的大樹。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在體育活動或日常戶外活動(如散步)時間帶幼兒欣賞冬天的自然美,感受湛藍的天空,觀察掉光葉子的大樹有力伸展的枝幹,撿拾落葉等,讓幼兒感受到不同季節的大自然都有獨特的美。

2、場地準備:四個操作區,分別放四種操作材料;一個幼兒作品展示區。

3、物質準備:第一組廣告紙(五釐米見方)、膠棒;第二組皺紋紙(五釐米見方)、膠棒;第三組水粉、棉籤、抹布;第四組油畫棒。幼兒每人系一個圍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共同分享冬天的美。

師:我們散步時觀察了冬天,你們喜歡冬天嗎?

師:說一說冬天哪些地方很美?

師:你們撿到落葉了嗎?落葉是什麼顏色的?

二、欣賞圖片,激發創作願望。

師:圖片上有什麼?這是什麼季節的大樹?

師:這些大樹的枝條和我們在外面看到的一樣嗎?

師:大樹上的樹葉哪兒去了?

三、瞭解材料,掌握創作基本技能。

師:我們一起來把大樹裝扮得更美麗、更暖和吧。看一看都有些什麼材料。

教師分別出示四組材料,請幼兒談一談這些材料可以怎麼用,還可以請個別幼兒先嚐試,集體觀察並總結操作經驗。考慮到幼兒可能是首次接觸撕紙和團皺紋紙的方式,教師可着重示範:撕紙時,用兩隻手的食指、拇指捏住紙,一點一點撕開;團皺紋紙時,把皺紋紙放在兩手手心,合掌壓住,順着一個方向團。

四、自主創作,用不同的方式裝飾大樹。

師: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來裝飾大樹,每個小朋友的大樹都會是很特別、很漂亮的。

此環節重點是支持幼兒的創作,請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區域活動,並允許幼兒更換操作材料。教師應欣賞每一位幼兒的創作思路,不要打斷幼兒的創作。

五、作品欣賞,分享各自的感受。

教師將所有的幼兒作品懸掛在展示區,和幼兒一起欣賞作品。可以請三至四名幼兒講一講自己喜歡的大樹。

師:你喜歡哪一棵大樹?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它。

師:今天我們一起裝飾出了多種多樣的大樹,每一棵都很漂亮,老師喜歡每一個小朋友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棒!

活動延伸

1、將幼兒創作的大樹裝飾在教室裏。可以用麻繩懸掛,還可以沿輪廓剪下來組成森林。

2、在美工區繼續提供多種材料以及大樹圖片,供幼兒進行再創意。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蛋。

2.嘗試剝蛋,體驗動手的樂趣。

3.瞭解蛋是有營養的,喜歡吃蛋製品及蛋做的菜餚。

4.激發了幼兒對蛋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PPT。

2.雞蛋、鴨蛋、鵪鶉蛋和鵝蛋每桌一個。每位幼兒一個煮熟的蛋。

活動過程:

一、認識幾種常見的蛋。

今天這兒可真熱鬧,蛋寶寶們也趕來了。在哪兒呢?我們把他們都請出來吧!請你輕輕地拿一個你喜歡的蛋寶寶,可要小心保護好你的蛋寶寶哦。仔細看看,你的蛋寶寶都長什麼樣兒啊?

提問:你拿的是什麼蛋寶寶?介紹一下,它長什麼樣兒?

雞蛋寶寶在哪裏啊?舉起來,看一看。它又是什麼樣兒的?

咦,你的蛋寶寶呢?說說看。

來,輕輕摸摸你的蛋寶寶,有什麼感覺?

小結:這些蛋寶寶都是硬硬的、橢圓形的、有的大有的小。鵪鶉蛋穿着花衣服。雞蛋寶寶穿着粉色衣服。還有鴨蛋寶寶穿着淡綠色的衣服。

二、瞭解雞蛋的構造。

我最喜歡的就是雞蛋了。(拿生雞蛋)它穿着粉紅色的衣服。猜猜看,裏面會藏着什麼呢?來,脫掉衣服看一看。(透明玻璃杯)呀,你看到了什麼?(蛋黃)什麼形狀的?顏色呢?還有什麼?這蛋清可是透明的,沒有顏色的哦。

你也來把蛋寶寶的衣服脫開來看一看吧。(幼兒剝蛋)巡視問,你發現了什麼?(蛋白)你們的怎麼和我的不一樣啊?爲什麼呢?(熟的,我的是生的)原來,雞蛋煮熟後,透明的蛋清就變成了白色的蛋白,咬一口,蛋黃也凝固在一起了。好吃嗎?全部吃掉吧!蛋白、蛋黃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我們吃的時候要一起吃。每天吃一個雞蛋,會讓我們更健康、更強壯。

三、瞭解蛋是有營養的,喜歡吃蛋。

1.雞蛋做出的美味菜餚。

雞蛋很有營養,大人、小孩都喜歡吃。所以媽媽經常把雞蛋做成美味的菜餚。你吃過什麼?嗯,一定很香。

說得我都想吃了。好,今天我就來給你們露一手,做一道小蔥炒雞蛋,等會兒讓你們嚐嚐我的手藝。

炒雞蛋步驟:先加油、再打蛋,蛋清蛋黃攪一起,油熱了,倒進去,炒一炒,翻一翻,撒點蔥,加點鹽,出鍋咯!聞一聞,好香哦!嘗一口,蛋白蛋黃一起吃。想吃嗎?好嘞!

2.瞭解各種蛋製品。

雞蛋寶寶還會變變變,它都藏在哪些好吃的食物中呢?(出示PPT,幼兒猜測,點擊)你猜對了,給你鼓掌了。雞蛋寶寶還藏在許多好吃的食物裏呢,回去後,你們可以再仔細找一找。下次,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萌發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並感受音樂節奏的快與慢。

2、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小動物走路》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寶寶,今天天氣真好,咱們一起去樹林裏玩玩吧,現在寶寶和老師一起走着去。(音樂)

二、通過觀察,認識幾種小動物並學習它們走路的樣子。

(一)認識小兔,學習小兔走路。

師:樹林到了,寶寶走累了吧,咱們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吧!

1、寶寶快看,草地上誰走來了?(小兔)我們一起向小兔打個招呼。(小兔你好)

2、再看看小兔是怎麼走來的?

3、寶寶,咱們現在變成一隻小兔子,學學小兔子走路吧。

4、寶寶們跳得真好,咱們再和小兔比一比誰跳得高?

(二)認識小鴨子,學習小鴨子走路。

1、寶寶,你們瞧,誰走來了?(小鴨子)我們一起向小鴨子打個招呼。(小鴨子你好)

2、再看看小鴨子是怎麼走來的?

3、寶寶,咱們現在變成一隻小鴨子,學學小鴨子走路吧。

4、寶寶們真聰明,咱們和小鴨子一起到河邊玩一玩吧。

(三)認識小烏龜,學習小烏龜走路。

1、寶寶們看,河岸上誰走來了?(小烏龜)我們一起向小烏龜打個招呼吧。(小烏龜你好)

2、小烏龜走路的時候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

3、寶寶,你們想變成一隻小烏龜嗎?趕快變成一隻小烏龜,學學小烏龜走路吧。

4、寶寶們真棒,咱們和小烏龜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吧。

(四)認識小花貓,學習小花貓走路。

1、還有一隻小動物看見我們了,它也走來了。寶寶快看,是誰呀?和小花貓打個招呼吧。

2、小花貓走路是靜悄悄的還是重重的?

3、寶寶,咱們也趕快變成一隻小花貓,學學小花貓走路吧。

4、寶寶們,咱們和小花貓一起到草地上去捉老鼠吧。(提醒幼兒走路要靜悄悄的)

三、跟唱歌曲,隨音樂進行遊戲。

師:寶寶們,你們玩累了吧,咱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寶寶們快聽,好聽的音樂響起來了,奧,原來是一首歌曲,咱們快聽一聽吧。

1、欣賞一遍歌曲。

2、幼兒跟着音樂一起拍手。

3、師和幼兒一起跟着音樂一邊拍手一邊唱兩遍。

4、寶寶們,你們瞧,小動物們跟着音樂走起來了。請幼兒欣賞一遍。

5、寶寶們學會了小動物走路,咱們也跟着音樂來表演吧。

6、寶寶們表演得太棒了,咱們跟着音樂一邊唱一邊表演吧。

7、請寶寶們表演給客人老師。

四、結束。

寶寶們,時間不早了,咱們該回家了,一起和小動物說再見,咱們一起走着回家吧!

活動反思

每次講課後總會有很多的感悟,這次講課後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比以前有所進步,尤其是課堂駕馭能力有所提高,感覺自己輕鬆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仔細回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選材上,我根據託班孩子好模仿、好動的特點,以幼兒的興趣爲出發點,選擇音樂遊戲《小動物走路》,並精心設計了本節教育活動。

2、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上,我以“去樹林遊玩”爲主線,在玩的過程中認識了四種小動物並學會了它們走路的樣子,帶領幼兒隨音樂進行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高興地玩耍,快樂地學習。

3、由於託班孩子年齡小,在課件製作上,我精心製作了動畫片的形式,讓幼兒直觀形象地學習,模仿小動物走路。

雖然自己在活動中總體表現良好,但是也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

首先,由於託班孩子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事物接觸的少,因此,導致了我在活動中所提的問題不太恰當,以至於有的孩子回答不正確。比如:在出現小花貓這幅動畫的時候,我問:“小花貓是怎麼走來的?有的孩子不是回答,而是模仿爬在地上學小花貓走路。見此情景,我隨即另提出一個問題:“小花貓是靜悄悄地走來還是重重地走來?孩子們一聽,便說是靜悄悄地走來,這樣一問,便掌握了小花貓走路的樣子。

其次,在課件製作上,雖然自己精心製作得比較好,但是爲了讓小動物跟隨音樂按順序表演,由於電腦知識欠缺,沒有製作出自己想要的那種效果,因此,自己以後要在課間製作上多下功夫。

最後,這次講完課後,感覺自己在課堂上語速還比較快,性子還比較急,想急於完成活動目標,自己以後要儘量克服,使自己在以後的活動中表現得更加完美。

有了以上的一些感受,我想自己以後會多加努力,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多學習,多交流,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都能自發地用稚嫩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形狀。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的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所證實,爲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慾,特設計這一複習活動,旨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徵,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感知圖形的特點。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比較能力。

3。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複習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感知圖形的特點。

活動難點:

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圖片若干,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組成的畫和模型,紅、黃、藍水彩筆若干。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觀察法、比較法、引導法、遊戲法。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瞧,這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我們送來的請柬,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參加“圖形王國的聚會”,我們去看一看吧!

出示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組成的圖形王國城堡的模型,並提問:房頂是什麼形狀的?房身呢?窗戶呢?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教師引導幼兒複習認識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並總結其特點。

師:“圖形國王”給我了一個“奇妙盒子”,奇妙盒子裏面東西多,我請幾位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摸出來的是什麼?小朋友們你們認識他們嗎?

(1)複習認識圓形,總結其特點。

教師出示圓形:這是什麼形狀?它有哪些特點呢?(這是圓形。圓形的邊是光光的,沒有角)在水果盤中看看那些水果是圓形的?

(2)複習認識正方形,總結其特點。

教師出示正方形:這是什麼形狀?它有哪些特點呢?(這是正方形。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它的4條邊一樣長。)找找我們活動室裏面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

(3)複習認識三角形,總結其特點。

教師出示三角形:這是什麼形狀?它有哪些特點呢?(這是三角形。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觀察一下老師出示的圖片上是由多少塊三角形組成的花朵?

教師小結:三角形有3個角,3條邊,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4條邊一樣長。圓形沒有角。

三、尋找圖形。

1。師:小朋友,仔細看看,今天,“圖形王國”給小朋友們又準備了一份禮物。看看它是什麼?(機器人)你們發現什麼了嗎?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這是一個機器人圖片,它是用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組成的。)

2。增加圖片難度。讓幼兒不僅能夠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並給圓形塗上紅色,三角形塗上黃色,正方形塗上藍色。(請幼兒上臺操作)

四、遊戲:自由拼搭。

現在,大家想不想和圖形娃娃們一起做遊戲,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呀?那小椅子輕輕轉向桌子,我們比比看,誰的小手最靈巧,拼出的圖形最漂亮!

五、幼兒展示作品,教師進行評價。

延伸活動: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由圖形組成的東西,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看,並把它畫下來。

活動反思:

幼兒對於圖形,有着一種與衆不同的興趣,而《找圖形》這個活動正好迎合了小朋友的興趣,在遊戲中讓幼兒能夠認識圖形,瞭解圖形,感知圖形的特點。我精心準備了這個活動,提前準備了大量的教具、學具。在活動的一開始,我通過“圖形國王”送來的禮物這一遊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再引導他們根據禮物的特點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這首先爲下面的“奇妙的箱子”遊戲打下了一個基礎,鞏固了幼兒對圖形的認識、感知圖形的特點,利用圖片、周邊環境等讓幼兒找圖形。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我又用“尋找圖形”遊戲(一個由三種圖形拼接的機器人),讓幼兒認識各種圖形,知道圖形的結合可以構成不同的形體。在過程中,我讓幼兒自己去操作,自己去觀察發現問題,做到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在最後的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我給每組小朋友都分配了任務,準備了可操作的活動材料,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操作的機會,最後完成任務。我發現我班的小朋友都掌握地較好,在幼兒動手操作時,小朋友完成的都比較好。

在每一次上課後,我們就會發現自已要改進的地方和注意的地方,於是爲下一次的活動而努力。在本活動中,幼兒對圖形的認識和特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根據圖形的特徵,找出各種圖形。課堂上通過生動的談話、遊戲等情境,使幼兒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慾望。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學習材料,讓幼兒進行動手操作,體驗和探究進行活動的製作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爲幼兒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幼兒的積極性、主體性得到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同時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保護幼兒的意見,開發幼兒的創造力,鼓勵幼兒善於發現與衆不同的現象。但是本節課,我的語速有點快,語言不夠精練,語言不夠生動,環節的設計還可以更加生動有趣,而且我的應變能力也有待加強,在複合圖形的識辨中卻暴露了一些不足:我展示的是一個複合圖形(機器人),由於臨時改變了教學思路,再加上勾勒線條的不太明顯,之後讓幼兒都難以數清楚機器人是由多少塊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組成的,所以我將自由練習改成了集體練習,讓大家一起來數一數,做一做。本次《找圖形》活動讓我明白了,只有在不斷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教育不斷在更新發展,也正是因爲一次次的總結經驗,我們才能在其中得到培養,漫漫成長,才能找到或者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學途徑。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3、學習按數取物,根據5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二、 活動準備:

教具:帶圓點的蘑菇形房頂用1—5的點卡表示;貼有小動物的房間,分別爲五種不同的動物;大釦子兩顆,教案《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糖”、糖紙、數字卡等)。

  三、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景——練習點數唱歌《開車歌》到小動物家做客。依次出現小動物的房間:“看看我們先到誰家啊?”(小豬)“有幾隻小豬在家?”(3只)打亂順序出示,請幼兒點數並說出總數。小結:大家都數一數,知道每個房間住着幾隻小動物。

(二) 遊戲“掛門牌”——將數字與數量對應匹配“小動物的房子蓋好了,可是它們都忘記掛門牌號了,我們大家來幫它們掛一下吧!”請幼兒分別用數字卡表示門牌號。並提問:“你怎麼知道這個門牌號是ХХ家的呢?”小結:小狗的房間裏住着一隻小狗,門牌號應該是1。(類推)

(三) 遊戲“包糖果”——練習按數取物

1.教師擲有點卡的骰子,幼兒根據點卡數量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邊拿邊說:一個點我拿一張糖紙。(重複遊戲)

2. 教師擲有數字的骰子,幼兒根據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並邊拿邊說。3. 幼兒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給自己想送的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