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落下來》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落下來》含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落下來》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落下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通過觀察、比較物體下落時的現象,嘗試用自已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

3、探索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情況也不同,對物體的下落現象感興趣。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紙杯、紙盤、泡沫積木、樹葉、羽毛、軟球、絲巾、繩子、手帕、廢棄的飲料瓶、三毛球等,數量之和多於幼兒人數。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記錄紙和筆。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樣大小、顏色的手工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遊戲:“落下來”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一)出示一根羽毛,觀察一種物體的落下來。

1.幼兒用語言、動作表述羽毛落下來的樣子。

今天我們要在這裏一起來來玩一個“落下來”的遊戲,好不好?

瞧!這是什麼?(羽毛)

這是一根漂亮的羽毛,想一想,誰知道這根漂亮的羽毛落下來會是怎麼樣的?

2.教師動手實驗。

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它落下來是怎麼樣的?

二、幼兒自己試驗、探索物體落下來。

(一)依次出示材料:乒乓球、羽毛球、竹蜻蜓。

老師這裏還有幾樣東西,依次出示:乒乓球、羽毛球,這個你們認識嗎?

這個是老師用紙條做成的,我們叫它竹蜻蜓,叫它什麼?

這裏有幾樣東西放在這裏,老師要請你們來玩一玩、看一看,看看它落下來是怎麼樣的?

(二)幼兒實驗,教師巡迴觀察、瞭解幼兒的發現。

(三)通過提問,啓發幼兒表述自已的觀察結果。

1.剛纔你在玩它們的時候,發現它們落下來是怎麼樣的?

2.教師示範。

3.剛纔我們的孩子眼睛真亮,發現了它們很多很多。有的發現它落下來的樣子,有的.直直的、有得彎彎的,還有的會打轉;有的發現它落下來的速度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慢;我們還發現了它落下來的在地上的聲音了吧,有的聲音響、有的輕輕的。

三、引導幼兒通過比較,大膽探索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輕重、下落軌跡的關係,嘗試探究其原因。

(一)比一比。

1.這次還給你們準備了更多好玩的,不過這次玩的時候有要求哦,聽仔細!

2.提出任務:每個小朋友先選擇兩樣物體,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落下(用動作解釋“同一高度,同時落下”),觀察它們的不同,並記錄下來。

(二)記一記。

1.講解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教師在幼兒操作時的指導要點如下:

(1)注意瞭解幼兒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時落下”的規則。

(2)當幼兒有了自己的發現時提醒它們記錄下來。

(3)當幼兒記錄有困難時,提醒它們用符號進行記錄,也可以看看別人是怎樣記錄的。

2.幼兒操作,同時讓物體下落,教師巡迴觀察、瞭解幼兒的發現。

(三)說一說。

1.幼兒交流記錄表。

2.總結物體下落現象的相關因素。

3.討論:除了跟輕重有關係,現在還跟什麼有關係呢?

四、探索讓同樣的紙出現不同的下落速度。

1.出示二張一模一樣的手工紙,一個揉成團、一個是長方形。

2.教師試驗,幼兒觀察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情況。

3.交流與總結。

4.原來我們發現物體落下來不但和輕重有關,還和形狀有關,還有很多的小祕密藏在這裏面,其實讓它們不一樣的原因還有很多,讓我們下次再來找好嗎?

活動反思:

活動中第一次嘗試,探索發現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在這一環節老師沒有給幼兒提過多的要求,只是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比較、自由和寬鬆的探索氛圍,這樣能便於幼兒自由嘗試,簡單的嘗試後,孩子們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落下來,並且有的快有的慢。孩子們的發現,我就緊接着提給孩子問題:到底什麼東西落得快?什麼東西落得慢?幼兒進行第二次嘗試,按物體下落的速度進行分類,和幼兒進行集體驗證後,根據幼兒掌握的情況,老師提出一個發散思維的問題:“除了老師給你準備的東西外,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落得慢?什麼東西落得快?”孩子們的回答很豐富,有的說:樹葉落得慢,石頭落得快......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放到了首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活動延伸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給幼兒提供了繼續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