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9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目標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瞭解4的分解組合。

初步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

準備:每個幼兒4條小魚,兩個魚缸,1"3數字卡片每人一份。畫有分合號的紙條每人一張。

過程:

一、講述問題情境,引起幼兒對數字的分解組合的興趣。

小兔家裏有兩個魚缸,小兔子買回來四條金魚,要把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裏有幾種分法?

二、解決問題,瞭解4的分解組合。

1、幼兒每人四條小魚,兩個魚缸。邊分邊畫圓圈記錄。

2、幼兒操作完後,請幾個幼兒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並把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選取兩種分法,即按順序分和無序分。

三、發現問題,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哪種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記着方便,不容易漏掉,爲什麼?

2、教師小結:按順序分,一邊的數越來越大每次多一個,另一邊的數越來越小,每次少一個。分出來的兩個數合起來總數不變,都是4。

3、幼兒操作練習:按順序分合一個數,然後再在有分合號的紙條上用數字進行記錄。

四、:出手指對數。[有意識按順序出]"小朋友我問你:'4可以分成1和幾'幼兒"郭老師我告訴你4可以分成1和3'"

五、“我的夥伴在哪裏”聽音樂做。

請幼兒自由選擇數字[或實物卡片]拿在手裏,隨音樂自由表演,音樂停止,根據卡片上的數字找到另一個數字卡片,要求兩人卡片上的數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換卡片重新進行.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顏色表現夏天不同的水果。

2、通過觀察、練習,瞭解並學習畫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水果。

3、知道要換顏色時,將自己的畫筆洗乾淨再使用,保持顏色的乾淨。

4、大膽說出自己對水果的理解。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

【活動準備】

1、各種夏天水果的小圖片。

2、範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夏天水果的多種多樣。

1、你知道夏天有哪些水果嗎?教師一一出示這些水果的圖片。

2、這些水果是什麼樣子的呢?象什麼東西呢?

3、是什麼顏色的呢?(幼兒一一說出水果的形狀特點及與什麼樣的物體相似,並根據圖片說說水果的顏色特點。)

  二、幼兒嘗試練習手指繪畫:夏天的水果。

1、我們用自己的手指做筆,畫畫夏天的水果吧。啓發幼兒使用自己的手指在桌子上練習畫不同的水果。

2、幼兒使用鴨嘴筆,練習繪畫:夏天的水果。

3、教師出示鴨嘴筆。幼兒指認名稱。幼兒嘗試使用鴨嘴筆在桌子上練習繪畫。

  三、觀察桌子上顏料的色彩,嘗試自己說說作畫的過程。

1、幼兒觀察桌子上顏料的擺放。引導幼兒用水粉顏料畫水果。

2、提醒幼兒如果要換顏色時,要把自己的筆放在水裏洗一洗,纔可以在使用。

3、讓幼兒可以說說這樣洗筆的好處。

  四、繪畫活動。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指導。

  五、評價。

幼兒根據顏色的乾淨程度和水果形狀的相似性進行相互評價。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於寬鬆、愉快的環境之中,他們興趣高漲,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運用幼兒喜愛的遊戲形式開展,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孩子們在認認說說中積累了關於水果的知識,通過摘水果這一環節,幼兒更體驗到了夏天果園豐收的美好景象。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爲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乘車的方法和簡單的安全知識

2、能判斷文明乘車的行爲

3、體驗乘車遊戲的樂趣

設計意圖:公交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乘車禮儀,增強文明乘車意識,我設計了這次活動。讓孩子們通過看,聽,說,玩,瞭解乘車的基本禮儀,體驗乘車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爭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識和行爲。

  活動準備:

1、“公共汽車”的活動場景;

2、背景音樂(車的鳴笛,剎車等音效);ppt課件;

3、哭哭臉和笑笑臉卡片若干

  活動重點:

瞭解乘車時的文明行爲和簡單的安全知識

做到文明乘車

  活動過程:

一、無聲動畫,引出重點

師: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有一羣小動物要和我們一起去郊遊,你們高興嗎?

(幼:高興!)

師:你們看,他們來了!

ppt播放無聲動畫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他們在幹什麼?

一定要仔細看呦!

提醒幼兒認真觀看,動腦猜想,大膽說說

師:下面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

ppt展示圖片,師提問,鼓勵幼兒說出答案:

上車前,小動物們是怎樣做的?ppt同時播放上車前小動物排隊的圖片(準備排隊上車)

小動物們排隊的時候,小兔和羚羊老師在說什麼?說完之後小兔是怎樣做的?這樣做對嗎?(它想不排隊,第一個上車;這樣做不對)

汽車開動後,小熊做什麼了?羚羊老師對它說了什麼?之後小熊是怎樣做的?它應該怎樣做?(汽車開動後,小熊開始吃零食,並且把零食袋子扔得滿地都是;羚羊老師批評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小熊把垃圾都打掃乾淨了;在車上不應該亂扔垃圾)

小鹿和小熊在幹什麼?羚羊老師又說了些什麼?(它們在大聲唱歌;羚羊老師說在車上大吵大鬧,會影響其他人,不應該大聲喧譁)

二、有聲動畫,鞏固加深

師:我們現在來聽一聽小動物們到底在說些什麼。

播放有聲動畫,加深影響,鞏固重點,

師:啊!剛纔你們說的太棒了,給自己鼓鼓掌!

三、判斷正誤,表揚好習慣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人乘車的照片,請小朋友們來判斷一下這些人的

做法是否正確。如果你認爲正確,你就舉起笑笑臉;如果你認爲錯誤,

就舉起哭哭臉。

ppt播放幻燈圖片:

圖片一、乘車時,將頭或手伸出窗外

圖片二、從後門上車(師補充:如果車有兩個門,應該是前門上車,後

門下車;如果車只有一個門,應該是先上後下,以免擁擠)

圖片三、上車後自覺投幣

圖片四、給老奶奶讓座(師補充:除了老人以外,我們還應該給孕婦,

抱小孩的人,殘疾人讓座)

四、情景遊戲,乘車實踐

師:現在我們瞭解了很多乘車時的安全知識,我們看看誰能成爲文明小乘客!好了,我們出發吧!

(1)請一位小朋友扮演汽車司機,配位老師負責播放背景音樂和扮演老人半路上車,主班老師根據小朋友的表現做旁白解說,適時給予表揚、強調。

(2)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分配角色,師給予適時的建議和指導,遊戲繼續進行,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在圖書角提供各種交通工具的圖書若干,組織幼兒閱讀圖書,並討論乘坐摩托車、自行車、小轎車的注意事項(如坐摩托車要扶好大人,坐自行車要注意把腳放好,坐小轎車要注意繫好安全帶等)豐富幼兒安全知識。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紫色、橙色、紅色三種物體的顏色,能按物體的顏色進行分類。

2、願意參加操作活動,初步學會按顏色歸類,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紫色、橙色、紅色的小兔各一隻,裙子、花若干,黑板、ppt課件。

活動過程

導入:請一位小朋友站起來讓全班說說她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然後出示三隻小兔子,請小朋友們說說小兔子們今天穿的裙子是什麼顏色的?

1、介紹紫色、橙色、紅色,延伸生活中常見的紫色、橙色、紅色的物體,加深對三種顏色的認識。

2、開始講述故事。

提示語:小兔們被雨水淋溼了,需要趕緊換衣服,不然會感冒的。

3、教師示範操作顏色歸類遊戲,並講述要領。全體幼兒進行遊戲。

(1)請女孩子給三隻小兔送衣服。

(2)請男孩子給三隻小兔送花。

(3)教師小結:喜歡紫色的小兔給它換上紫色的新裙子,送紫色的花;橙色、紅色亦然。

4、遇見天邊五顏六色的彩虹,它身上有幾種顏色是三隻兔子喜歡的?這三種顏色是什麼?(三種,紫色、橙色、紅色)。

5、給彩虹姐姐蓋房子。兔子們要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磚頭來蓋房子,請小朋友們給三隻兔子送磚頭,放在它們的揹簍裏。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小小兔喜歡什麼顏色,它蓋房子用的磚頭是什麼顏色,她蓋的第一層樓是什麼顏色的?(紅色)。橙色、紫色亦然。

彩虹姐姐的三層小樓蓋好了,連天上的白雲都想住這麼漂亮的房子,三隻兔子和彩虹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6、延伸活動:請小朋友們回家後,用今天學的三種顏色給彩虹姐姐畫棟房子。

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中,我爲幼兒提供了一個非常寬鬆而愉悅的環境,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學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辨別紫色、橙色、紅色三種顏色,並進行分類,形成了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有力的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充分體驗到了科學活動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 篇5

目標:

1、觀察各種物體的影子,感知積累與影子相關的各種經驗。

2、記錄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態。提高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3、對探索影子活動感興趣,激發探索興趣。

重點:提高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難點:記錄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態。

準備:PPT 美工 有陽光的戶外場地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表達對影子的已有經驗。

1、師出謎面:有個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請你猜猜是什麼?

2、提問:(1)你在哪見過什麼影子?影子是什麼樣子的?

(2)你知道影子是怎麼來的嗎?

二、找影子1、室內找影子2、戶外找影子(引導幼兒從自己、身邊的人、看到的物體找影子,發現影子的祕密)三、討論影子1、提問:(1)、你在哪見到了什麼影子?是怎麼樣的?

(2)、影子有什麼共同的祕密嗎?

2、集體觀察PPT說說影子的來源與共同點。

四、記錄影子使用幼兒用書《美工》畫出自己看到的影子。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大膽進行裝飾造型。

2.體驗運用各種創作材料的創作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沒有顏色的魚(與幼兒人數相同)、四張大白紙、錄音機、磁帶;

2.彩色紙屑、固體膠水、棉籤、印章(芹菜莖、蘿蔔)、顏料(藍色、紅色、黃色、綠色……)、橡皮泥、抹布;

3.桌面設計:分五組,每組放上不同的裝飾用材料(一、二、三、四組分別是棉籤畫、印章畫、紙屑粘貼畫、橡皮泥裝飾畫所用的材料;第五組桌上放着四種方法都有的混合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聽音樂)

師: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扭一扭。(幼兒跟着音樂一起做扭的動作)

師:小朋友扭得真好看,(出示水粉筆)水粉筆寶寶也要扭一扭,會留下什麼呢?

師:請你們用水粉筆醮上藍色顏料在紙上跟着音樂扭一扭,音樂停你們也停(放音樂)。

幼兒用水粉筆在四張大白紙上畫波浪線。

2.引導幼兒用不同材料進行裝飾

師:你們扭得波浪線真好看啊!象什麼呀?

師:(出示魚寶寶)你們看誰來了?

幼:是魚寶寶

師:今天魚寶寶有點不高興,爲什麼呢?

師:那怎麼辦呢?請你們幫幫它。

師:那可以給魚寶寶身上弄成什麼花紋?

師:小朋友想到了用好辦法來打扮魚寶寶。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1)師:哪些小朋友想來打扮魚寶寶的呀?

(2)師交代要求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芹菜、蘿蔔印章、棉籤、顏料,橡皮泥、花紙屑、膠水(一一出示),請你們用小手來打扮魚寶寶,用你們喜歡的方法來打扮。打扮魚寶寶時,顏色要多一點,還有打扮時魚寶寶身上很乾淨、很漂亮,你們自己身上也不要弄髒了,棉籤和印章要放入原來顏色的盆中,手髒了在抹布上擦乾淨。

(3)幼兒自選材料創作

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引導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選擇多種方法創作。

4.幼兒作品展示,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1)展示全部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師:請小朋友把打扮好的魚寶寶送回家(師生共同把魚寶寶貼在有波浪線的紙上),請你告訴小朋友你認爲哪個魚寶寶最美。

幼兒自由交流。

(2)幼兒介紹

師:哪個魚寶寶是你打扮的?你用了什麼方法,覺得怎麼樣?

師:小朋友把魚寶寶打扮得很漂亮,現在我們一起把魚寶寶的家也來打扮一下。

師生一起貼上水草等,幼兒集體欣賞。

(放音樂)

師:我們一起來學小魚跟着媽媽遊一遊。(聽音樂做小魚遊的動作)

師:你們要游到哪裏去?

師:跟着媽媽游回家(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演示教具,教師與幼兒的活動,進行口頭加法練習,理解8的加法的意義。

2、培養幼兒計算的準確性、靈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換、互不規律。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加強練習8的加法運算的準確性。

2、難點:鍛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雪花片、作業紙、貼圖。

2、8以內的數字頭飾、音樂遊戲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老師戴8的數字頭飾走進教室,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

了數字娃娃8跟我們一起學習,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對歌的形式來複習8的分成,先按互補關係,再按互換關係。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8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劉老師告訴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師:小朋友我問你8有幾種分合法?

幼兒:劉老師告訴你8有7種分合法。

(二)學習8的加法

1、老師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邊觀察邊列出加法算式:

圖上有1朵黃花7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1+7=8

圖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幾朵花?

2+6=8

圖上有3朵圓形的花,5朵橢圓形的花,一共有幾朵花?

3+5=8

圖上有4朵蘭花,4朵紫花,一共有幾朵花?

4+4=8

2、 實物練習

分給幼兒每人8個雪花片,讓幼兒邊數雪花片,邊填寫上作業紙上相應的數字。

3、老師巡迴指導幼兒操作,對錶現好的幼兒獎勵貼圖,差的幼兒加強指導。

4、遊戲:找朋友

老師分發給每個幼兒一個數字頭飾,音樂想起來,小朋友們去找和自己合起來是8的數字成爲好朋友。遊戲可交換頭飾進行。

5、引導幼兒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及教室裏有什麼物品合起來是數字8,回家後也可練習運算,如:糖、蘋果、餅乾、玩具等等。

三、結束部分:

老師講評上課情況,對錶現好的幼兒進行表揚,差的幼兒進行指導鼓勵,結束本節課。

活動反思:

在以後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要多采用遊戲的形式,因爲幼兒對遊戲是最感興趣的,最能吸引他們,遊戲的形式可以使幼兒對數學活動更感興趣,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愛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友誼可以用語言和動作來傳遞。

2、樂意嘗試用熟悉的旋律編唱歌曲。

3、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

二、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送你一枝玫瑰花剪輯一段)、空白卡片、記號筆。

三、活動過程

1、出示課件,導入活動。

2、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蘿蔔是從那裏來的?

(2)小兔子把蘿蔔送給了誰?(鼓勵幼兒用動作模仿)

(3)小猴又把蘿蔔送給了誰?

(4)小鹿把蘿蔔送給了誰?

(5)小熊把蘿蔔送給了誰?

3、欣賞歌曲旋律,嘗試編唱歌曲。

(1)欣賞歌曲,熟悉旋律。

(2)學習編唱歌曲《蘿蔔回來了》。

4、遷移經驗,大膽表述傳遞愛的不同的方式。

(1)說說自己的好朋友是誰?你想怎樣表達你對好朋友的友誼?

(2)通過“友誼卡”把友誼傳給你的好朋友。

5、老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那麼多傳遞友誼的方式,希望大家能把自己心中的愛說出來,唱出來,用我們的行動表現出來,把你們的愛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四、活動延伸

1、嘗試將友誼卡上的內容進行創編歌曲活動。

2、瞭解其它信息的傳遞方式。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盪鞦韆》。

2、複習已經學過的歌曲。

3、認識漢字“鞦韆”、“像”。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學會兒歌。

難點:流利地朗讀,同時認識漢字。

活動準備

兒歌漢字卡:《盪鞦韆》及已經學過的部分字卡。

活動過程

(一)、欣賞畫面並提出問題

觀察問題:

(1)圖中有什麼?

(2)兩個小娃娃在做什麼?

(3)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鞦韆?在哪裏玩過?

收書。出示字卡:聽音樂收書。

(4)聽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叔叔阿姨給我讀的這首詩歌吧。(聽錄音磁帶)

(二)出示大範例,幼兒跟讀。

老師呀把小朋友書上的字寶寶變大了,把他們請到黑板上來了,請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讀吧,要讀的和錄音機裏的叔叔阿姨一樣好聽哦!

(三)遊戲

小朋友剛纔聽了叔叔阿姨給我們讀的詩歌好聽嗎?現在字寶寶要和我們玩遊戲了。請看黑板。

遊戲一:什麼字寶寶不見了?(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大範例中所學到的新字蓋住,讓小朋友猜猜看,什麼漢字不見了?)

遊戲二:什麼字寶寶變大了?(用大字卡蓋在大範例中相應的字上面)

遊戲三:我的字寶寶在哪裏?(教師出示字媽媽,即大字卡,幼兒找出字寶寶-----小字卡)

教學反思

這節課,在圖上小朋友們愉快的盪鞦韆的場景中展開,活動中,孩子們因爲很嚮往去盪鞦韆,故對兒歌的學習很順利,對字寶寶的認識也掌握得好。只是如果能在活動中有真的鞦韆讓孩子們玩一玩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