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古詩《靜夜思》教學談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古詩《靜夜思》教學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古詩《靜夜思》教學談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其所著《教育心理學》一書的扉頁上寫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學還原爲一句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這就是說,教師在面對一個班級進行教學時,必須先了解學生究竟“知道了什麼”。只有瞭解學生的實情,才能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也才能找到適合這節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爲此,我嘗試設計了古詩教學的備課思路,下面就以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靜夜思》爲例談談自己的初步設想。
  由於當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學生在入學前後,對於《靜夜思》這樣淺顯易懂、婦孺皆知的經典篇章,早已爛熟於心 。如果課堂上教師仍然囿於常規,從頭講到尾,大部分學生肯定會興趣索然,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針對這一實際,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採取了“分層教學”法,即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出“高層次”的要求,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對於低層次的學生,主要採取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漸進的提出要求,最終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創新。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教學的要求,我確定《靜夜思》一文的教學目標如下:1、有感情的朗讀全詩並背誦。2、學會四個生字“目、耳、頭、米”,會認“靜、夜、牀、光、舉、頭、望、低、故、鄉”十個二類字。3、積累收集有關思念家鄉的詩句。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背誦全詩,積累語言。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釋題,瞭解學情。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根據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所以,在導入詩題後,我首先了解學情:小朋友們,聽過這首古詩嗎?(大部分學生聽過)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瞭解呢?(學生有的知道作者、有的會讀、有的已經會背)
  正是在這種瞭解學生“所知”的基礎上,我嘗試了分層教學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爲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學習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1)已經會讀會背的學生找學習夥伴開展競賽,看誰讀得準,背得好。(2)不會的同學找值得信賴的學習夥伴(包括老師)一起藉助拼音合作學習。
  其次,教師巡視,瞭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
  最後,學生交流時也分層次進行,先讓低層次的學生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再讓高層次的學生與夥伴開展競賽,學生自己評議。這期間,教師一定要兼顧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並能持之以恆,使其成爲學生頭腦中的一種精神積澱。
另外,對於詩意的理解和朗讀指導也不要牽強,不能用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感悟,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在《靜夜思》這首古詩的朗讀教學上,我注重聯繫學生對生活的切實體驗:“你們有過想念親人的體驗嗎?具體說說當時的感受。那麼大詩人李白和你們一樣也是在這種心情下寫了這首古詩。”可以說,情感的共鳴,獨特的感受,會使學生在濃濃的思鄉情中再次誦讀這首古詩。
  三、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課標中要求寫字寫筆畫簡單的字,不求多,貴在精。教師應指導學生寫好基本筆畫和筆順規則。本課共四個字,都是以前學過的。教師先讓學生認讀,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但不要做過多的字形分析。然後由教師指導書寫。範寫在一年級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筆順規則,但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 。最後讓學生練寫,練寫上可體現彈性,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沒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寫2個)。寫完後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認爲寫得最滿意的字向學習夥伴和老師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識字和寫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