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通用6篇)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通用6篇)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弄清三個小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通過抓人物言行描寫,體會藺相如、廉頗的精神品質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抓人物言行描寫,品味重點詞句,瞭解人物形象。

2、 通過前兩個故事的學習,概括出學習方法學習第三個小故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藺相如顧全大局、機智勇敢和不畏強暴,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以及他們倆以國家利益爲重的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抓人物言行體會人物品質。

學情分析:

通過第一課時的教學,瞭解了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比較強,於是對自己的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作了一些調整,主要是對學生探究性學習方面的問題和學法的總結方面作了一下設計,難度加深一點,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將相和》這篇課文的大體內容,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講了哪三個小故事?

二、學習“完璧歸趙”

過渡: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三個小故事,理清事情因果,品味人物的言行,瞭解人物形象。請同學們快速讀讀第一個小故事,想想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怎樣?

1、 學生快速瀏覽第一部分內容;

2、 學生彙報;

3、 師點撥指導。

師:同學們通過讀故事,你覺得這個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在哪裏?

生:藺相如智鬥秦王的經過。

師:藺相如是怎樣智鬥秦王的`呢?

(1) 學生自讀找句子;(2)彙報;(3)隨機出現三個句子:

句子一:藺相如看這情形……讓我指給你看。”

探究:璧真的有瑕嗎?他爲什麼要這麼說?表現了它的什麼品質?

句子二:他理直氣壯地說:“……撞碎在這柱子上。”

探究:

a 、“理直氣壯”是什麼意思?怎樣讀出理直氣壯?

b、藺相如是真撞還是假撞?

句子三: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大大方方”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能做到這樣?

三、學習“澠池之會”

1、弄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從這個故事看出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描寫看出來的?

(1)學生自學; (2)彙報;

出示句子:藺相如說“…….跟你拼了!”

探究:秦趙兩國是否打成了平局?(學生自由發表觀點)

四、總結前兩個故事的學法

理因果→抓言行→悟品質

五、根據上面方法學習“負荊請罪”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麼?

2、彙報,老師隨機出現彙報內容。

六、總結

師:學到這,我相信,藺相如的機智勇敢、不畏強暴和顧大局、識大體的寬闊胸襟,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一定感染着每位學生,更讓人感動的是他們有着共同的愛國精神,以至於將相和好。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呢?爲什麼?這三個小故事又有怎樣的聯繫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七、佈置預習作業

板書設計:

將相和

藺相如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和

↓ (機智勇敢、不畏強暴) 不和

愛國 ↓

廉頗 負荊請罪 和

(勇於改過)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篇2

教學目的:

學習第三個故事《負荊請罪》,教育學生學習藺相如以國家爲重、顧全大局的品質和廉頗知錯就改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昨天,我們學了前面兩個故事,看到藺相如爲使完璧歸趙,在秦王面前臨危不懼,以死相拼,澠池會上又是藺相如機智勇敢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三個故事。(板書:負荊請罪)

二、新授

(一)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抓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1、出示填空題:

(1)藺相如做了上卿,職位比廉頗高,廉頗聲稱,藺相如聽了就。

(2)他對手下說這樣做爲的是。

(3)廉頗知道了,就到藺相如門上。從此,他們,保衛趙國。

2、學生自讀課文,練做填空題,請學生填空。

3、小結層意:這三題把這則故事分成三層。第一層講藺相如職位比廉頗高,因而將相不和。第二層藺相如爲了趙國利益,一再避讓。第三層講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二)學習故事第一層。

1、先來看故事第一層,一生讀。

2、小結過渡:從這一層我們知道廉頗起初曾想給藺相如一個下不去,可後來卻與對方握手言和,最終將相和好。在這個過程中,誰起了關鍵作用?

(三)學習故事第二層。

1、過渡討論:關鍵因爲誰?他是怎麼做的?他的行動用一個詞來概括(避開)。他爲什麼一再避開廉頗呢?在整個事情過程中,藺相如的行動起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還有什麼?

2、幻燈出示: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就因爲我們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國。我之所以避着廉將軍,爲的是我們趙國的利益啊!”

3、齊讀,你讀了這段話理解了什麼?(板書:顧全大局)

4、老師分層,同學們對這段話已經有了初步認識,我們再來一層一層細細討論一下。

5、齊讀第一層:這句話說什麼?

6、齊讀第二層:

(1)這層圍繞哪個字來寫的.?

(2)怎麼說“和”這個道理的?(正反兩方面)

(3)“不和”有什麼壞處呢?指齊讀。

(4)“和”呢?(引讀)

(5)這句話你怎麼理解的?“文”的作用從前兩個故事可以看出,“武”呢?

(6)是啊,因爲我們文武兼備,齊心合力,才保住了趙國;如果我們不和,只能是國破家亡。

7、齊讀第三層:“趙國的利益”指什麼?

8、藺相如關心的是趙國的利益,他一心爲了趙國。你們看看他這段話中幾次提到趙國?把“我們”換成“趙國”讀一下好嗎?

9、藺相如的話一心爲了國家,處處維護國家的利益。(板書:維護國家利益)

10、我們能不能讀出他表達的意思呢?(讀、評)

(四)再學故事第一層,藺相如這樣說,廉頗又是怎麼說的呢?

1、一生讀廉頗說的話,你覺得廉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先看第一句:“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1)他爲誰而攻?爲誰而戰?

(2)“克”是什麼意思?“攻無不克”呢?“戰無不勝”?

(3)這“克”、這“勝”來得容易嗎?怎麼來的?爲的誰?

3、再讀讀“澠池相會”中寫廉頗的句子,你有什麼體會?

4、廉頗是一位戰功赫赫、聲名遠揚的大將軍。他也是爲了國家身經百戰,出生入死。這時的居功自傲,我想,只是他一時只看到自己的功勞,而看不到旁人的作用?

5、過渡:當藺相如那一番肺腑之言傳到廉頗的耳朵裏,廉頗又是怎麼想的呢?

(五)學習故事第三層。

1、齊讀,討論:廉頗怎麼想的?引讀。

2、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請同學們看這幅畫面。

3、幻燈出示:(負荊請罪圖)

(1)從圖上你能看出誰是廉頗嗎?誰是藺相如?

(2)你能描繪一下廉頗的樣子嗎?

(3)他認爲自己有什麼罪?他背荊條做什麼?

4、一個威望極高、戰功赫赫的堂堂大將軍竟然這樣跪在人家面前,你對廉頗有什麼新的想法?別人會怎麼想?(廉頗爲了國家的利益,不顧自己的顏面,不計較榮辱得失,勇於改過,負荊請罪,這是多麼難能可貴啊!板書:勇於改過)

5、此時此刻,面對廉頗的舉動,藺相如是怎麼做的?小結:他們兩人,一個是顧全大局、不計前嫌、寬容大度的宰相,一個是顧全大局、不計得失、勇於改過的將軍,爲了維護國家的利益,握手言和,齊心協力保衛國家,多麼偉大的兩個人物啊!

6、齊讀。

(六)小結文章寫作方法。

1、這篇文章有三個故事,這三個故事合起來就是(生說)。三個故事是怎麼連起來的?

2、這是內容上相連,什麼思想貫穿全文?是啊,《將相和》這篇文章從頭至尾都閃爍着一種愛國主義的光輝。正因爲這點,這則記載在《史記》中的故事才流傳了幾千年。故事中兩位偉大人物的崇高品質啓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人們還傳爲美談!我們也應該像他們一樣,熱愛祖國,處處維護國家的尊嚴,維護國家的利益。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篇3

【教學目的】

1、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通過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3、學會簡要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

1、學習通過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2、學會複述故事。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言行,體會人物性格。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介紹時代背景(略)

2、抓題眼“和”,理解題意(略)。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要求:

(1)查字典學習字詞,解詞要聯繫上文;

(2)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3)給文章分段;

(4)擬定三個故事的小標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注意:廉頗藺相如膽怯抵禦上卿

(2)組詞:秦璧擊協澠

泰璧缶脅淹

(3)解詞:完璧歸趙無價之寶理直氣壯

攻無不克負荊請罪同心協力

(4)指名讀課文:課文寫了哪三個小故事,並說明這三個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個故事的大意。

(6)給三個故事擬小標題。

四、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直奔中心,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1、板書課題後提問: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後相繼被趙王封爲上大夫和上卿。這卻引起了威震朝野、戰功赫赫的大將軍廉頗的強烈不滿,廉大將軍對此是怎麼說的呢?

(生看書,找到廉頗說的話。)

二、深入學習課文,瞭解人物品行。

(一)品讀廉頗的話,感知人物性格。

1、指名讀廉頗的話。

師:要知道廉頗可是一介勇夫,他坦率直爽,心裏怎麼想的就怎麼說。說這番話時,他正在氣頭上,表情和語氣可能是怎樣的呢?

師:請各自揣讀廉頗的`話(加表情、動作)。

2、再指名讀。

師:我聽出來了,廉頗只有一點不滿。允許我讀一次嗎?

師範讀(生鼓掌)

師:謝謝你們的鼓勵!能像我這樣讀嗎?

3、請願意讀的男生齊讀。(學生基本能讀出那種粗聲大嗓、毫不顧忌的氣話來了。)

(評:開課就抓住廉頗的話反覆讀,有利於對廉頗性格的瞭解,併爲學習“負荊請罪”埋下了伏筆。)

(二)創設情境,深入文中,走近藺相如。

師:作爲旁觀者,你們怎麼看待廉頗這番話?“藺相如被封爲上卿是不是靠一張嘴”?假如請你當說客,你又將怎樣說服憤怒的廉大將軍呢?

1、我想請三位同學扮演廉頗,其餘同學扮說客。你們分組分別在三個故事中爲自己發泄不滿和說服廉將軍找到理由。

要求:先默讀課文,廉頗們要設計自己的言詞;說客們要勾畫出反映藺相如言行的語句,然後四人小組討論怎麼從人物言行中找到最充分的理由;最後請各自組織好說服的語言。

2、生自瀆課文、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10分鐘)

(讓學生充分的讀書、討論,不僅培養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也爲以下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引導表演、反饋自主學習情況。

師:請認真聽廉將軍的話,水可一次站起來說服他。

廉1:藺相如居然成了上卿!我連頗爲趙國立下許多戰功,他有什麼能耐?不就靠一張嘴嗎?竟爬到我的頭上去了,哼!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篇4

本課是以藺相如的活動爲線索,通過《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經過,寫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經過;讚揚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爲重也讚揚了廉頗的勇於改過的精神,讚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課文人文思想豐富,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生動,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學習寫法的好範例。

關於教學目標

本課篇幅較長,內容豐富。本着簡簡單單教學的原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於如下考慮:

1、理解詞語:理屈詞窮、絕口不提、理直氣壯、允諾、完璧歸趙、無價之寶的意思。在學習中積累詞語是語文學習的必須,爲了有效地達成積累的目標,這節課選擇這些詞語來作爲重點理解的對象是由於它們是常用詞,也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關鍵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第一、二個故事。理解《完璧歸趙》《澠池會》的內容體會主人公機智勇敢和愛國思想。

3、讀是理解課文內容的最有較手段和途徑。對於本文的人物表現,也只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真正體會其機智勇敢、愛國思想。

4、課文由三個故事組成,這樣課文就顯得長,要在一個課內完成對三個故事的學習有一定的難度,也由於這三個故事中,前兩個是第三個故事的因,這兩個故事有一定的統一性,所以這節課安排學習《完璧歸趙》《澠池會》。

5、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表現人物的方法。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中學習中學讀學寫。本文是寫人文章,展現人物的品質突出,是學生學習寫人的好例子,所以學習目標中設置了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表現人物的方法。以完成閱讀教學的使命。

關於教學重難點

1、重點:閱讀教學從讀入手,以讀解文,學習本文也不能例外。文中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有利內容,所以本課設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完璧歸趙》《澠池會》的內容,體會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愛國思想爲教學重點。

2、難點:秦王叫趙王鼓瑟並記錄下來,這是對趙王本人的也是對整個趙國的侮辱,關於這一點,表面看起來沒有什麼,學生一下子可能不能明白。

關於教學策略

1、本課文長容量大,爲避免繁瑣教學,面面具到,這節課圍繞主人公的活動爲中心,通過對主人公的動作、語言的描寫內容進行讀、思,去理解內容,體會人物思想。

2、讀在語文教學中是目地,是手段,是途徑。本節課以讀爲主,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體會。在這裏有學生的默讀、個人朗讀、集體齊讀;有理解性的悟讀,有表達性的展讀。

3、引導學生學會提問。提問可以幫學生更好讀書,學會提問也是學習課文的方法之一。在這節課裏,分別在兩個故事的學習中讓學生提問,再引導學生討論,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感受人物思想。

4、學習寫法。語文教學的最終目地是讓學生會讀會寫,從文中學寫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這節課的寫法學習是潛化在從動作、語言這兩方面體會人物思想的過程中的。

關於板書設計

1、爲體現簡約,本課的板書設計以詞語面貌出現,內容包括課題、事件、人物、思想,文章的寫法及相關的符號。

2、板書的內容展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要領悟的人物思想,要學習的寫作方法,這些都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3、板書中的符號提示了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直觀明瞭。

總之,板面設計簡潔、直觀、內容豐富。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篇5

一、揭題質疑

1、出示課題。理解:“和”,就是和好。

2、質疑激趣。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

“將”和“相”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爲什麼和好?

二、初讀感知

1、帶着問題自讀課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簡單介紹歷史背景。

3、快速瀏覽全文,把“將”、“相”的名字畫下來。同時想一想,這篇文章講了幾個小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

三、理清層次

1、這三個故事分別用了哪幾個自然段來敘述的?

2、交流。

完壁歸趙(1~10)自然段,寫藺相如出使秦國,機智勇敢,保護國寶,立了大功。

澠池之會(11~15)自然段,寫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強暴,維護國威,又立新功。

負荊請罪(16~18)自然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四、深入研讀

1、你覺得廉頗和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麼?課文中哪個地方描寫了將相的不和?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功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從廉頗的話中能讀懂些什麼?(廉頗內心的不服氣、不滿、妒忌……)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頗所說的僅僅靠一張嘴,沒什麼能耐?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藺相如並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劃出重點語句,寫出感受。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幾個重點句子的理解。

(1)“藺相如看到這種情形,直到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大王,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說着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讀這段話,從中你發現了藺相如得什麼特點?從哪裏看出來的?

“……我指給您看”這是有謀;

“我的腦袋和璧就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這是有勇。

②體會藺相如在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藺相如說的話。

(2)到了舉行點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自讀這段話體會藺相如的性格特點。

(3)“藺相如一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藺相如也叫人記下來,所在澠池上,秦王爲趙王擊缶。”

①讀讀這段話,想象當時的情境。澠池會上藺相如爲什麼逼秦王擊缶?秦王擊缶後爲什麼“不敢拿趙王怎麼樣”?

②從這裏可以看出藺相如得什麼特點?

“我就跟你拼了”──捨身救主,維護趙國的尊嚴

“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爲趙王擊缶。”──不畏權勢

(4)綜上所述,藺相如靠的並不是一張嘴,學生總結靠着聰明才智、機智勇敢和不畏強暴的精神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3、廉頗開始很不服氣,後來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是什麼原因讓他改變了呢?

出示: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我所以避着廉將軍,爲的是我們趙國呀!”

廉頗聽了這話心裏在想什麼?

4、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親自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這時候兩人相見會說些什麼呢?

5、你認爲廉頗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國家利益爲重、勇於認錯、知錯就改、爲人坦率)

6、說說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爲什麼?

7、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繫(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又是第三個故事的原因)

五、課後延伸

1、同學課後去閱讀有關的書籍,瞭解一下後來秦國滅了六國,趙國也包括在內。那麼趙國後來怎麼也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呢?

2、閱讀根據《史記》改編的其他小故事。

《將相和》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篇6

【課文段落】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爲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麼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願意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讚,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麼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着璧,往後退了幾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裏,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着,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教學設計】

一、一引二找

廉頗很不服氣,說藺相如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他頭上去了。藺相如的這一張嘴究竟有多少過人之處呢?就讓我們先走進“完璧歸趙”的故事,請瀏覽課文,找出藺相如說的話。

點清:這五處說的話,一處是對趙王和大臣們說的,其他四處是對秦王說的。

二、第一次說

1、誰來讀第一次說的話,藺相如是怎麼說的?

2、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教師引讀梳理句式:我願意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我就;如果我一定。

3、創情境說話:請默讀第1-7自然段,想想如果你是趙王或者在場的大臣聽了藺相如的一番話,心裏會怎麼想呢?

4、結果是藺相如履行諾言,完璧歸趙,你又從藺相如的話裏讀出了什麼?

三、第二次說

1、他的這一張嘴還有多少過人之處能完璧歸趙呢?請瀏覽課文,快速梳理一下四次對秦王說的話,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交流,板書:不提換城交還玉璧允諾劃城約定日期帶璧回國

2、當秦王絕口不提換城,藺相如說,一起讀——

3、如果你看到秦王絕口不提換城這情形,你會怎樣呢?

4、引:但藺相如是嗎?

5、藺相如看這情形,上前一步說,來,你來說,你來說,你再來說——他爲什麼會這樣說呢?

6、就這麼一句話,秦王就乖乖地把璧給了他,可見藺相如說得是多麼富有智慧啊!

四、自讀交流

藺相如的這一張嘴還有多少過人之處呢?請你再選擇其中一處藺相如說的話,聯繫上下文自己進行默讀,寫下批註。

交流,相機朗讀。

如果學生體會不到,在第三處點撥:藺相如真的會去撞嗎?

在第五處點撥:藺相如已經失信於秦王,爲何還要大大方方說這些話?

五、內化過渡

1、內化:和氏璧終於安然歸趙,藺相如的這一張嘴真是了得啊!如果你是趙王或者趙國的大臣,聽說廉頗很不服氣,他們想起藺相如曾經完璧歸趙的事,會怎麼勸勸廉頗呢?是啊,雖然藺相如沒有像廉頗那樣真正去馳騁沙場,攻城拔寨,但是你能說他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戰功赫赫嗎?

2、藺相如的這一張嘴還有多少過人之處呢?請自己默讀第二個故事,找出藺相如說的話,寫好批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