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楓橋夜泊》教案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楓橋夜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楓橋夜泊》講詩人張繼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夜優美的景色,吸引着這位懷着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楓橋夜泊》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的感情。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啓:楓橋鐘聲越千年

師:當代詩人陳小奇寫過一首歌,歌名叫《濤聲依舊》,大家聽過嗎?這首在上個世紀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還能受到大家的歡迎。這首歌,不但曲子好聽,歌詞也寫得相當出色。大家看,這是其中的兩句——

(大屏幕出示)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

——陳小奇《濤聲依舊》

師:誰來讀一讀?大家注意看,歌詞中有一個詞叫“無眠”,誰知道“無眠”的意思?

師: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那麼,這是從哪裏傳來的鐘聲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十年舊約江南夢,

獨聽寒山半夜鍾。

——【清】王士禎《夜雨題寒山寺》

師:其實,早在兩百多年前,清朝詩人王士禎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誰來讀一讀?注意,這是古詩。你在讀的時候,要讀出古詩特有的節奏和味道來,誰再來讀一讀?

師:讀得好!那麼,從詩中看,這是哪裏的鐘聲呢?

生:寒山寺的。

師:沒錯,這是寒山寺的鐘聲。爲了獨聽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詩人盼啊望啊、夢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生:十年。

師:十年,整整十年,可見這鐘聲的魅力!那麼,這鐘聲爲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幾度經過憶張繼,

月落烏啼又鐘聲。

——【明】高啓《泊楓橋》

師:其實,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詩人高啓就在一首詩中寫過這樣的鐘聲,誰來讀一讀?

師:高啓所寫的鐘聲,也是寒山寺的鐘聲。讓人奇怪的是,每次經過楓橋,每次聽到寒山寺的鐘聲,高啓總會想起一個人,誰?

師:張繼?張繼何許人也?爲什麼幾度經過都要憶張繼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楓橋寺,

客枕依然半夜鍾。

——【宋】陸游《宿楓橋》

1.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詩人陸游就寫到過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來,我們一起讀!

2.從詩中看,七年前陸游曾經到過哪兒?

3.沒錯,寒山寺又名楓橋寺,因爲它就在楓橋的邊上。他到過寒山寺,聽到過什麼呢?

4.七年之後,詩人陸游又到了哪兒?又聽到了什麼?

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變的是南來北往的客人,不變的卻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楓橋寺,詩人還會怎樣寫呢?

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詩人還會怎樣寫呢?

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師:十年不變是鐘聲,百年不變是鐘聲,千年不變的還是鐘聲。

(大屏幕出示)

留連的鐘聲

還在敲打我的無眠

塵封的日子

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

——陳小奇《濤聲依舊》

十年舊約江南夢,

獨聽寒山半夜鍾。

——【清】王士禎《夜雨題寒山寺》

幾度經過憶張繼,

月落烏啼又鐘聲。

——【明】高啓《泊楓橋》

七年不到楓橋寺,

客枕依然半夜鍾。

——【宋】陸游《宿楓橋》

師:聽!陳小奇的筆下有鐘聲,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陳小奇的歌詞)

師:聽!王士禎的筆下有鐘聲——

生:(齊讀王士禎的詩句)

師:聽!高啓的筆下也有鐘聲——

生:(齊讀高啓的詩句)

師:再聽!陸游的筆下還有鐘聲——

生:(齊讀陸游的詩句)

師:問題來了!問題來了!你的問題是什麼?

二、講授新課

師:讀讀這首詩,自由讀、反覆讀、讀清爽、讀通順。(生自由讀)

師:好,字字落實。注意了“眠”是前鼻音,“寺”是平舌音,這叫清清爽爽,還要有板有眼地讀。(生讀)

師:一起來讀讀,你們讀前四字,老師讀後三字(師生合作讀)。

師:再反過來讀(師生再合作讀)。

師:老師讀題目,你們讀詩句(生齊讀)。

師:就是這樣,讀出味道,讀出節奏。讀詩不僅要讀出味道,讀出節奏,還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你讀後的情緒是怎樣的,用一個詞說說。

生:愁緒滿懷、失落、孤獨、憂愁、悽苦……

師:對比着想想,讀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會孤獨嗎?讀杜甫的《絕句》會憂愁嗎?爲什麼讀《楓橋夜泊》讀出的是悽苦、悲傷呢?靜靜默讀,一邊讀一邊看看註釋,更可以聯繫自己的生活,是詩中那些詞給你這樣的感受,向你傳遞這樣的情緒?

師:老師提一個問題考考各位。張繼楓橋夜泊是睡覺時,這個夜晚他睡着沒有?

生:沒有。

師:詩中哪個詞告訴了我們?

生:愁眠。

師:“愁眠”是什麼意思?找一個近義詞。

生:失眠、無眠、難眠、不眠。

師:齊讀“愁眠”這個詞(生齊讀);想想愁眠的滋味,再讀(生齊讀);輕一點(生再齊讀)。

師:在“愁眠”中作者看到了什麼?按照詩的順序說。

生:月落

師:月亮落下去後,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在幽暗朦朧中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麼?

生:江楓。

師:江楓在你眼裏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生:火紅的楓葉在江風中瑟瑟搖曳。

師:因爲愁眠在江中看到了什麼?

生:漁火。

師:怎樣的漁火?

生:忽暗忽明的、隱隱約約的。

師:愁眠啊愁眠,因爲愁眠,他聽到了什麼?

生:鐘聲。

師:在哪?(生:姑蘇城外寒山寺)什麼時候(生:半夜) 師:愁眠啊愁眠,因爲愁眠還聽到了什麼?

生:烏啼。

師:那是什麼樣的烏啼? (生: 孤獨、悽慘)

師:愁眠啊愁眠,因爲愁眠詩人還感到了什麼?

生: 霜滿天

師:霜應該在地上,所以李白纔有這樣的詩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麼滿天呢?是不是張繼感覺出了問題?

生:是因爲愁眠,所以感覺霜滿天。

師:所以,不是滿天的霜,而是滿天的——

生:是寒滿天,冷滿天。

師:看詩句。月落是景,烏啼是景,江楓是景,漁火是景,霜天是景,鐘聲是景。這景那景都圍繞着(生:愁眠),都伴隨着(生:愁眠),都籠罩着(生:愁眠)。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生:對愁眠。)

師:對是什麼意思?體會過對的味道嗎?

有人說這裏的“對”是指“伴”。換上去讀一讀(生讀),通嗎?(生:通)。行嗎?(生:行)。味道一樣嗎?(生:不一樣)。

師: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聽老師讀這首詩,一邊聽一邊感受,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背井離鄉的張繼,浪跡天涯的張繼,無法入眠的張繼,最希望誰來陪他?(師範讀)

生:最希望朋友來陪他。

生:母親、家人、妻子 ……

師:但是,漫漫長夜,這裏沒有親朋好友相伴,沒有父母兄弟的相伴,沒有妻兒的相伴,這裏沒有伴,只有——(生:對),只有——(生:對)。師:這一“對”,對出的是張繼心中的無限——(生:愁、悲傷、憂愁、寂寞、孤獨)。於是情動於衷而辭發於外,《楓橋夜泊》就這樣誕生了。(配樂,吟唱)、(生齊讀)。

師:月亮西沉烏啼聲聲,霜氣佈滿了整個秋天;江楓瑟瑟漁火點點,寒山寺的夜半鐘聲劃破了寂靜的秋夜。此情此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張繼情不自禁在心中輕輕念道——(生讀詩)

師:姑蘇城外寒山寺——(生接讀:夜半鐘聲到客船)(反覆三次,聲音一次比一次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