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西師版語文五年級下課程教案設計

西師版語文五年級下課程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第二十一課:珍珠鳥

西師版語文五年級下課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利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自主學習本課生字,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 聯繫上下文,從描寫珍珠鳥可愛的句子和詞語裏體會作者對珍珠鳥的情感。領悟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美好境界。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美詞佳句和優美段落。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有關馮驥才和珍珠鳥的資料。

解讀與提示

* “真好!”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喜愛的情感——對珍珠鳥真誠的喜愛,對能養護珍珠鳥的喜悅與滿足。抓住“簡易”“乾草”,理解“舒適又溫暖”的意思。

* 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說明它難與人親近。

* 用吊蘭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給珍珠鳥營造了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家,讓它們在最接近自然的環境裏輕鬆自在地生活。

* 在“我”的精心呵護下,珍珠鳥沒有了陌生感,竟然有了後代,這是對作者精心照料它們的最豐厚的回報。* 作者給我們描繪出一個很可愛的小珍珠鳥。

* 珍珠鳥這種怕人的鳥走出了籠子,從在籠子四周活動到在屋裏飛來飛去。

* 珍珠鳥的活動範圍已經移到“我”的書桌上。開始是小心翼翼的,後來就放心大膽了。“我”的態度是“不去傷害它”“微微一笑”“不動聲色”“默默”“撫一撫”。這是人鳥相處取得信任的最關鍵的一步。

* 小珍珠鳥的活動範圍已來到我的身上,和“我”越來越親近了。

* 可愛的珍珠鳥居然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從怕人到對人的依賴,這是多大的變化呀。至此“我”與珍珠鳥和諧相處的境界已經形成了。

* 重在指導學生體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內涵。在理解體味前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思考,抓住“信賴”“創造”“美好境界”幾個關鍵詞,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來談理解與體會。

* 識字與寫字教學:本課生字中,要特別注意“眸”和“賴”的書寫,“眸”字右邊的下面是“牛”而不是“午”;“賴”字右上角是“”而不是“”;“暮”字提醒學生與“幕”“墓”“募”等字辨析。“扒”的讀音是“”而不是“”。

* 課後1題:旨在讓學生深入文本,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體會文本所包含的情感,並積累四個優美的段落。

* 課後2題:引導學生對作者的細膩描寫加以關注。把有關句子抄寫下來。抄寫時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抄。

* 課後3題:旨在培養學生深入理解教材,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重點句子在文中表情達意的作用及句子所蘊含的深刻意思,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 選做題:旨在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生活,去感受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從而體味到如何與動物相處。

 教學設計參考

一、交流引入

交流蒐集的人與動物相處的故事。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 有人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是一種很難養的鳥,是真的嗎?請大家通讀課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 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詞,誦讀,自主識記,並把生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3. 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

4. 讀完全文,你能說說作者是怎樣去養護珍珠鳥的嗎?

三、細讀課文,感受美好

第1部分:

1. 自讀第1部分,摘錄出你最喜愛的語句,並試着說說喜愛的原因。

2. 交流。

朗誦第1段,從中你讀出什麼情感來?

爲什麼要單獨用一段文字強調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

誦讀第3~5段,我是如何照料朋友送給我的珍珠鳥的?

“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你認爲這其中的奧妙在哪裏?

交流自己喜愛的句子和喜歡的原因。

第2部分:

1. 默讀課文,在我的照料下,小珍珠鳥是如何與我接近的?畫出文中交代“我”的舉動的語句,並思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信賴關係是怎樣逐步建立起來的。

2. 交流。

⑴這隻雛鳥可愛嗎?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讀這些句子。

⑵小鳥在我的呵護下,逐漸與我熟悉起來,距離由遠到近,經歷了哪三個階段?

3. 讀三個階段,交流描寫“我”舉動的語句和小鳥活動的語句。

4. 小鳥對大鳥的呼喚前後有什麼不同的反應?齊讀,這說明了什麼?

⑴最能體現鳥兒“信賴我”的一個細節是什麼?你認爲產生這種“信賴”的基礎是什麼?

⑵在與珍珠鳥的交往中,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⑶作者在對小鳥神態、動作的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喜愛之情,你喜歡這些句子嗎?請反覆研讀,小組交流一下喜歡的原因。

第3部分:

1. 小鳥就是這樣越來越親近我,信賴我,以至於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多美的畫面,我們都陶醉了,作者此時的感受是什麼呢?

2.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你如何理解這句話?能舉些生活中的例子嗎?

四、暢談感受,昇華主題

1. 如果你是小鳥,你最想對作者說些什麼?

2.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來,爲了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創造出這種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第二十二課:賣火柴的小女孩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運用。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瞭解課文大意,能聯繫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並能從中感受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安徒生生平的資料。

解讀與提示

* 瞭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小女孩的悲慘生活。小女孩“穿着一雙媽媽的大拖鞋”說明家裏窮得買不起她的鞋。

* 中午了,還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可見她賣火柴的艱難。

* 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叫賣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從“媽媽還躺在牀上”可以知道,小女孩穿的是媽媽僅有的一雙拖鞋。但此時連這雙不合腳的拖鞋也沒有了,只好“光着腳走路”“小腳凍得又紅又腫”。多麼可憐,多麼令人同情的小女孩呀!

* 直到天黑,小女孩也沒有賣掉一根火柴,可生病的媽媽還等着賣火柴的錢去買藥呢!

* 引導學生把“雪越下越大”“一整天沒吃沒喝”“實在走不動”“凍僵”聯繫起來思考,可以想象小女孩 飢寒交迫的困境。

*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小女孩終於抽出了一根火柴,並把它劃燃了。由於實在太冷,這小小的火光給小女孩帶來了溫暖,她彷彿覺得自己坐在火爐旁。

* 又一根火柴劃亮了,在火苗的映照下,飢餓的小女孩彷彿看見了燒鵝和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

* 引導學生抓住“捨不得”“實在受不了”“只好”來理解小女孩劃燃的第三根火柴。

* 引導思考:小姑娘爲什麼會看到聖誕樹?

* 這是小女孩劃燃的第四根火柴,出現的是小女孩溫柔、慈祥的奶奶。奶奶是小姑娘最愛的親人。

* 引導思考:那麼捨不得擦火柴的小姑娘,此時爲什麼把手裏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

* 小姑娘只要和奶奶在一起,她就覺得幸福。

* 作者寫小女孩“臉上放着光彩,嘴角露着微笑”,這死去的神態,反映出她是在幻想的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節日裏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加大了這種反差,引起人們對女孩的同情,並啓發人們深思。

* 識字與寫字教學:幾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寬的分配。

* 課後1題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重點部分。(四次,參考前面的“解讀與提示”)

* 課後2題: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要點進行復述,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 課後3題:表現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選做題:鼓勵學生把自己想對小女孩說的話寫下來,可以用書信的形式。

 教學設計參考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啓發談話。

同學們一定都讀過童話故事,今天,我們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

2. 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爲“世界童話之王”。他家境貧寒,14歲開始自謀生計。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愛憎分明,想象力豐富,構思巧妙,情節生動。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童話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 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同桌交流)

2. 檢查自讀情況。

思考:本文寫了什麼內容?按什麼順序寫的?

三、學習“賣火柴”這一部分的內容

1. 默讀思考:讀了這一部分,你都知道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2. 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況的時候,着重抓住一些細節描寫。讀讀這部分內容,想想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3. 交流(反饋)。

⑴對小女孩的鞋是細節描寫。

說明她窮得連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當足球踢說明她被人欺負。

⑵課文中對女孩的頭髮是細節描寫:“雪花落在她金黃色的長頭髮上,看上去是那麼美麗,可誰也沒有注意到她。”

說明小女孩是一位美麗的小姑娘,但是她卻貧窮,又冷又餓,沒有人注意到她的美麗。

⑶“屋裏的聖誕樹多美呀,那兩個孩子手裏的糖果紙真漂亮”是細節描寫。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告訴人們,小女孩所處的'社會是多麼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頭。

⑷“這是聖誕節的前一天,正在下雪,天氣冷得可怕”是細節描寫。

這樣寫能進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憐與孤獨。

4. 指導朗讀。

小女孩是多麼可憐,值得同情。在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感情。

5. 總結:這一部分突出描寫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慘,沒吃沒穿又冷又餓,得不到同情和幫助,我們讀了禁不住萬分同情。

四、學習“擦火柴”這一部分內容

1. 默讀思考:課文寫了小女孩幾次擦火柴,各出現了什麼幻景?(生答)

⑴自由讀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爲什麼會出現火爐的幻景?她能隨便從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來點燃嗎?爲什麼?

(她不能隨便抽取火柴,因爲火柴是他們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實在冷得受不了,終於抽出了一根,更說明她冷,渴望溫暖,所以會出現大火爐的幻景)

2. 指出學法。

剛纔學習這一段用的是“讀——想——讀”的方法,先讀課文,弄清寫了什麼?再抓重點詞,爲什麼這樣寫?說明了什麼?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次擦火柴出現的幻景部分。

3. 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所填內容僅供參考)

4.小結自學情況。

因爲冷纔出現火爐,因爲餓纔出現燒鵝,因爲孤獨纔出現聖誕樹和奶奶,這些幻想都隨火柴的熄滅而消失,使本來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這一段主要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產生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顯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5. 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運的悲慘。

五、學習“小女孩死去”這一部分的內容

1. 讀後思考。

⑴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

⑵作者爲什麼要用“臉上放着光彩,嘴角露着微笑”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

⑶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幾句話。

寫小女孩死去的神態,證明她是在幻想的幸福與歡樂中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再加上平安夜本應得到的歡樂和幸福,更增強了這種對比效果,加深了人們對女孩的同情,啓發人們深思。

2. 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

六、圍繞中心,學習表達

1. 回憶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平安夜凍死街頭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同情及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

2. 小組討論,總結寫法。

⑴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⑵深化中心。

七、總結、擴展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些什麼?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第二十三課:胡楊贊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讚美胡楊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品性,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 交流討論: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第二十五課:賀龍釣魚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漂亮地書寫。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講述故事的梗概。

3. 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賀龍在艱苦歲月裏的樂觀、幽默、對戰友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熱愛之情和崇敬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把關鍵詞句做成課件。

學生:蒐集有關賀龍或其他革命前輩的故事。

解讀與提示

* 教學時可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後抓住重點詞句品讀。

* 第1段的景物描寫看似平常,實則是刻意所爲:川西草地上的美麗景色,與賀龍魅力交相輝映;在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上還有閒情雅緻欣賞風景,這正是革命者樂觀精神的體現。要讓學生美美地朗讀。

爲什麼單單寫賀龍釣魚呢?這與紅軍長征進入草地後部隊遇到的困難有極大的關係。作者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當時部隊遇到的困難,要讓學生細讀第2段,勾畫有關語句,並進行體會。

* 引導思考:賀龍爲什麼以懷疑的語氣問。因爲紅軍有鐵的紀律,即使在斷炊的情況下,也不能違紀弄來食物。

“一定!快去吧!”兩個“!”表明了賀龍的堅定、果斷;“生氣的樣子”寫出了賀龍的真誠;“我吃了”“我自有辦法”把賀龍幽默的性格和對戰友的深情厚誼呈現在讀者面前。而警衛員由高興,變得猶豫、不情願,也從側面烘托出了糧食的來之不易和戰士對賀龍的愛戴。

* 這裏具體描寫了賀龍執竿釣魚的情況,可讓學生先自讀、體會、旁批,再交流,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些什麼。賀龍與馬的默契讓人辛酸,要抓住“老夥計”“撫摸”“會意”這幾個詞句好好體會。賀龍執竿釣魚一段動詞用得很準確,他的專注,他的竿無虛發,反映了他釣魚的熟練。

* “簡陋的漁竿,凝聚着賀龍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對戰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誼”這句話要讓學生結合上下文談感受,感悟它所蘊涵的深意。

* 賀龍滿載而歸回到總部後與政委的一段對話很有意思,一個不安,一個爽朗大笑。可抓住賀龍的語言、動作來細細體會賀龍開朗、樂觀、幽默的風格。

* 識字與寫字教學:注意“腆”的讀音,是“”不是“”。書寫指導的重點在“髯”這個筆畫較多的字,引導學生注意上下安排要緊湊。

* 課後1題是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講述故事的梗概要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 課後2題提示了課文學習的重點,要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談體會。

* 課後3題告訴我們,人物的形象體現在人物的語言、動作中,可勾畫出有關詞語,加以體會。

* 選做題可安排在課前預習或課後進行。查閱有關資料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設計參考

一、題目引入,質疑問難

1. 出示“賀龍”照片,交流蒐集到的有關賀龍的故事。

2. 讀題,說說你從中知道了什麼?

3. 再次讀題,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4. 作爲十大元帥之一,爲什麼不寫他馳騁沙場的英姿,卻寫他釣魚呢?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