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我和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

《我和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教學目標

《我和祖父的園子》優秀教學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3.學習作者獨特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在品讀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和祖父的愛,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佈置學生預習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揭示文題

1.談話導入,走近作者。

三十年代,中國文豪魯迅稱一位女作家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她被譽爲“30年代的文學洛神”。這位女作家就是黑龍江呼蘭縣人——蕭紅,閱讀課文後的“作家卡片”,初步瞭解蕭紅和《呼蘭河傳》。

2.板題、讀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她的一篇文章---《我和祖父的園子》。

  二、預習反饋

1.認讀詞語:

(1)這篇課文當中,出現了一些我們熟悉的小昆蟲。

出示詞語一:蜜蜂 蝴蝶 蜻蜓 螞蚱  讀準: 螞蚱màzha

(2)還有一些農作物。

出示詞語二:  倭瓜 黃瓜  玉米 穀穗 注意“倭”的讀音。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長得圓圓的小南瓜叫“倭瓜”。

(3)還有她模仿祖父乾的農活。

出示詞語三:栽花 拔草 下種 鏟地 澆菜

(4)蜜蜂、蝴蝶、蜻蜓、螞蚱、小黃瓜、大倭瓜、栽花 拔草這一景一物一事構成了“我”的快樂空間,讓人難以忘懷。再讀三組詞語。

2.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句子是否讀通順,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過渡:她爲什麼會對祖父的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她一生魂牽夢縈的園子。

 三、一入園子,賞景物之自由

1.找出文中直接描寫園子的段落,用心地讀讀。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第2、13節)

2.讀書(①投入情感;②想象畫面)評議、交流(用詞概括是個怎樣的園子?)。

3.學習寫法。

作者在寫這個園子的時候,哪些詞語、句子寫法很特別?她是怎麼把園子的生機勃勃、豐富多彩寫得那樣生動的?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用心去發現,後再交流。

 四、二入園子,品作者之自由

1.讓我們繼續漫步於園中,用心讀讀3—12節,“我”和祖父在園子裏發生了哪些趣事?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劃出有關詞句,先與同桌說說在集體交流。

2.交流、品析、朗讀。

過渡:其實,“我”在園子裏做過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曾經我追根究底地問祖父園子裏的櫻桃樹爲什麼不開花不結果,曾經有一次祖父拔草時,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還以爲是因爲春天雨水大,園子裏的玫瑰花開得香呢……

3.你覺得作者在這樣一個園子裏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用幾個詞語來概括。(自由的、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開心幸福的……)

4.瞭解“借景抒情”寫法。

  五、三入園子,悟自由之源泉

1.作者的童年生活爲什麼這樣自由?他有一個怎樣的祖父?從文中哪些詞句能體會到?

2.引導體會祖父的“笑”。

(笑中有疼愛,笑中有寬容,笑中有教育,笑和愛永遠留在我的心底。許多年以後,作者深情地回憶:祖父的眼睛常常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跟孩子似的。)

3.小結:正因爲有祖父的疼愛和呵護,我才覺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

(引讀)我感覺到花開了,就像 ,我看到鳥飛了,就像鳥 ,我聽到蟲子叫了,就像 ,我就變成了那倭瓜,願意爬上架, ,願意爬上房 ,我就變成了那黃瓜,願意開一謊花, ,願意結一個黃瓜,就 ,我就變成了那玉米,我若願意長上天去, 。我要做什麼, ,要怎麼樣, ,都是自由的。

4.仿寫片段。(借課文13節寫倭瓜、黃瓜、玉米、蝴蝶自由自在的寫法來直接寫一寫我在園子裏也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句式有點變化更好!)

 六、總結課堂,延伸課外

1.課文第一段寫:“呼蘭河這小城裏住着我的祖父。”這句寫得很特別,體會一下,爲什麼這樣寫?

2.總結:蕭紅在很小的時候,她媽媽就去世了,爸爸因爲她是個女孩,不喜歡,只有她六十多歲的祖父疼愛她,呵護她,所以,長大了後她回憶自己童年生活的時候,她就想到了祖父。正因爲有這樣一個祖父,纔有這樣一個園子;正因爲有這樣一個祖父、這樣一個園子,纔有她這樣一個童年的生活。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是不一樣的,祝願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快樂自由的童年。

 教學反思:

題目中最核心的詞語是“園子”。是園子給了蕭紅自由歡樂、幸福的童年,是園子承載了祖父和蕭紅純真、親密而濃厚的親情之美。作者蕭紅在二十九歲回憶故鄉的園子時,仍備感親切與溫暖,那園子是她一生難以忘懷的最溫馨的家。教學中我緊扣“園子”展開教學,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蕭紅童年時代的那個動人的生活環境。學習第二自然段,重在體會園子的特點:大、樣樣都有,同時感覺作者對童年生活環境的懷念和喜愛之情。學習倒數第二自然段,重在感覺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覺園子的活潑和靈動。通過學習,學生進入情境,趣味盎然。第二次學習倒數第二自然段,是在學習了祖孫倆在園中發生的趣事後,在學生情緒達到高潮,彷彿身臨其境一般;再次讀這一段,感覺另一番情致,是境由心生。

1.一入園子,賞景物之自由。

這一板塊,先直接學習園子描寫部分,感受園子的五彩繽紛、豐富多彩、鳥語花香、生機勃勃,所有的昆蟲、農作物都是自由生長,“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作者運用了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一連用了多個“……願意……就……,想……就……”等句式,語言清新、歡快,充滿童趣, 透過語言文字,學生很容易與作者的自由的.心靈產生共鳴。

2.二入園子,品作者之自由。

先感受園子的自由,再感悟作者的自由,使教學板塊清晰、明朗。本塊教學,主要讓學生通過自讀,讀懂作者和祖父在園子裏一天的勞動場景,與祖父之間發生的幾件愉快、有趣的事情(祖父幹農活,自己瞎鬧,鬧夠了,又去玩,玩膩了,又跟祖父鬧),通過這些特寫的鏡頭,感悟作者的童年生活是無憂無慮、自由快樂的。

正因爲作者的心靈流淌着自由的氣息,所以她的眼中和筆下的園中一切景物都是自由快活的,作者寫昆蟲、農作物的自由,其實就是在抒發自己的童年生活自由的情懷。讓學生了解這種“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

3.三入園子,悟自由之源泉。

如果說前面“園子自由、作者自由”兩個板塊的設計是“果”,那麼“悟祖父之愛”就是“因”。沒有一個寬容、慈祥、疼愛她的的祖父,就根本不會有她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文中沒有太多的筆墨直接寫一個怎樣的祖父,教學這一環節,主要通過爺孫倆的對話,抓住祖父的“笑”,來體會祖父的和藹可親、寬容慈愛。

課堂上,學生會與作者共鳴,發出會心的微笑,彷彿自己就成了園中的一朵花、一隻蟲、一隻蝴蝶,情不自禁爲蕭紅和祖父的這份純真親情而感動。這是本節課我與學生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