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蝙蝠和雷達》教案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蝙蝠和雷達》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3W 次

一、看圖揭題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蝙蝠和雷達》教案設計

1.(出示蝙蝠圖片)認識它嗎?關於它你們知道些什麼?

(我知道蝙蝠吃蚊子和飛蛾;我知道蝙蝠住在潮溼的洞裏,是哺乳動物;我知道蝙蝠是靠嘴和耳朵探路的……)

2.(出示雷達圖片)這是什麼?知道雷達有什麼作用嗎?

(雷達可以使飛機安全航行;雷達可以搜索敵機;雷達可以觀測天氣情況……)

過渡:同學們,蝙蝠是一種動物,(貼蝙蝠圖片)而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貼雷達圖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爲什麼用“和”(板書“和”)把它們連起來,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聯繫呢?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2.交流後展示並齊讀一遍。

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3.小結並質疑。

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圍繞這個主要內容,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可能提出: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麼啓示?蝙蝠是怎樣探路的?爲什麼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4.引導學生自讀自悟。

這些問題老師都明白,那麼是老師告訴你們呢?還是——

(自己讀書自己解決。)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你們對蝙蝠有什麼認識?(了不起、本領大、飛行靈巧……)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夜間”“還能”“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極細”等)。

3.指導朗讀。

①從我們剛纔找到的這些詞語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領可真夠大的!我們讀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點詞語朗讀時要加重語氣。

過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麼來探路的呢?爲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也來當回科學家,做一做試驗。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閱讀4、5兩個自然段,看看需做幾次試驗(三次)

2.分組試驗。

第一組:負責試驗場地的佈置莫

第二組:負責第一次試驗

第三組:負責第二次試驗

第四組:負責第三次試驗

各組都要填寫好試驗報告

附試驗報告:

試驗次數 試驗方法 試驗結果 試驗證明

1矇眼睛

鈴鐺一個也沒響

不靠眼睛

2塞耳朵

鈴鐺響個不停

靠耳朵

3封嘴巴

鈴鐺響個不停

靠嘴巴

(楷體字由學生填)

3.學生讀書、討論、填寫報告。

4.每組選一個代表上臺介紹試驗情況,同時展示試驗報告所要填寫的內容。

5.理解“配合起來”。

第二次試驗證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試驗證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還是靠嘴巴呢?小結:對!這就是我們三次試驗所得出的結論。

6.屏示、齊讀。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質疑過渡:對這個結論你們滿意了嗎?產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疑問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2.讀懂了嗎?誰能把這四張卡片:嘴巴、耳朵、發出超聲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指名貼卡片。

4.能看着這個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嗎?

5.拓寬知識。

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銳。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

6.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張卡片“天線、熒光屏、發出無線電波,反射回來”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3.比較雷達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麼相似之處。

①指名進行比較。

②師生評議、補充。

③各自進行比較。

七、編演童話故事

1.創設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飛出來找吃的,突然它,發現了一架飛機在空中飛翔,非常奇怪,仔細觀察原來是雷達幫助飛機夜間飛行。他是如何幫助飛機安全飛行的呢?蝙蝠決定去拜訪雷達。見面時,他們倆會說些什麼呢?(討論準備)

2.學生表演。

八、總結

其實,人類在生物的啓示下,發明創造了很多東西。你們還知道些什麼?

(飛機——鳥,潛水艇——魚,降落傘——松鼠尾巴……)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生物界的不斷認識,還有更多的東西等着我們去發明、去創造。希望同學們從小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造,將來成爲一名真正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