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義: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智勝巴依的故事,學習他助人爲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出示:阿凡提的頭像,問:“這是誰?你們有沒有聽過有關與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師就要給大家講一個有關於阿凡提的故事——飯錢。

板書:飯錢

二、整體感知

1、聽教師範讀,思考(1)故事中寫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寫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書:阿凡提卡子

窮人巴依

2、交流,自由讀課文。

3、提出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內容劃出來,標上小結。

(一)學習1——4節

1、填空:窮人( )阿凡提幫助,阿凡提( )地答應了。

2、交流:“懇求”、“爽快”是什麼意思?還有哪個詞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應)

3、指導讀出“懇求”和“爽快”的口氣。

4、那麼窮人遇到了什麼事?他當時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

5、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1——4節

6、你覺得阿凡提是個怎樣的人?

(二)學習5——9節

1、那麼阿凡提又是怎樣幫助窮人付飯錢的?同桌分讀。

2、(1)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爲哪幾步?

(2)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興地交談着。

問:巴依爲什麼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談着什麼?爲什麼顯得那麼高興?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樣用智慧戰勝他們的呢?通過朗讀,讀出語氣。

5、阿凡提拉着窮人大搖大擺地走後,巴依會怎麼想?

三、做個聰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會用什麼辦法來幫助窮人呢?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感悟、品味,小英情感變化。

3.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英情感的變化,體會兩次“掌聲”的內涵。

三、教學過程

導入

今天又許多叔叔阿姨到我們班聽課,我們該怎樣歡迎?來了那麼多的叔叔阿姨,老師很緊張,同學們該怎樣鼓勵老師?

聽課文範讀,你也可以小聲跟讀,回顧全文

感受小英性格情感變化,學習重點段和重點語句。

1.畫出描寫小英情感,心態動作變化的句子,並輕聲讀一讀。

2.反饋提煉關鍵語句,並學習。

同學們,剛纔讀得很認真,下面請把你畫出的句子站起來讀讀。

A: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裏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坐一角,因爲小時侯生病,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不願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

指明把紅色的句子讀讀。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總是”說明了小英是偶爾這樣還是經常這樣?

“默默地”說明了什麼?

她爲什麼會自卑?

B: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她爲什麼會把頭低下?

爲什麼她會覺得上講臺就是出醜,出洋相呢?

小結:所以說,那時候的她是很不自信,很自卑的。

過渡:這樣自卑的她願意參加演講嗎?你怎麼知道的?自由默讀課文,找出答案。指名回答。

C: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從哪些詞中看出她不太願意參加演講呢?用“——”劃出來。

理解:猶豫說明小英決定站起來時,心理怎麼樣?

“慢吞吞”說明了什麼?

“眼圈兒紅了”說明了小英此時的心情怎樣?

指導朗讀

過度:小英第一次面對同學表現的很緊張,,面對小英的緊張、猶豫、擔心、害怕,同學們是怎麼做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C: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留下了眼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積累好詞佳句。

學習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秋雨的特點,感受秋雨的美。

學習流程:

一、激情導入,提示課題。

大地經過春雨的滋潤,夏天炎熱的洗禮,秋雨姑娘像把鑰匙,悄悄地打開了秋天的門……秋天的雨給我們送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好聞的氣味,還有奇妙的聲音。這節課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書課題)

二、整體把握,細讀品味

(一)齊讀課文第五段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

(二)找生逐段讀思考課後練習題: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然後回答下面的問題。

(三)賞讀第二自然段。

1、過渡: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秋雨的顏色吧!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3、喜愛秋雨顏色的同學們,看到秋雨的色彩了嗎?給大家講講。

(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課後抄到積累本上。)

4、說一說,填一填描寫顏色的詞語。(課件展示)

()的銀杏樹()的楓樹()的田野

()的果樹()的菊花

5、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秋天的雨景。你們想欣賞嗎?

(學生欣賞美麗的多媒體畫面)

6、秋天的雨景美嗎?你們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老師適時鼓勵、點評。)

7、你知道秋雨還有哪些顏色嗎?想一想,仿照例句說一說。

例:秋天的雨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

秋天的雨把()給了(),()像()。

8、小結:秋雨顏色真多!有黃色、紅色……,秋雨的顏色真是……,你能用課文裏的一個詞語嗎?(領悟“五彩繽紛”)

9、把你喜歡的那種顏色的相關句子讀一讀。

(四)、賞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

2、秋天的雨滴裏藏着非常好聞的氣味,你知道講了哪些水果的氣味嗎?

3、四人小組一個水果,讓學生感覺水果的氣味。

4、除了課文裏說的水果,你還想到有哪些水果的氣味嗎?(說中擴展)

(五)、賞讀第五、六自然段。

1、四人小組自由學習,解決下面的思考題。

A、有哪幾種動物聽到秋雨吹起了小喇叭知道冬天要來了?

B、你還知道有哪些動物要冬眠的?

2、檢查學生學習的情況

3、同學們喜歡秋天的雨嗎?

4、激情朗讀最後一段。

三、小小展示臺:

1、是啊,秋天給咱們又帶來些什麼呢?

學生展示收集的好詞佳句、自己畫的秋天的畫,豐收的莊稼和水果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和玩具交朋友,學習利用玩具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發展想象力。

2、選擇一個或幾個玩具編寫一個故事,做到語句通順,有創新。

教學準備:學生帶一件自己喜愛的玩具。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路 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小烏龜”的玩具,並用“小烏龜”的語氣說:“同學們,我今天來到三(4)班做客,你們歡迎我嗎?喜歡我嗎?我就是那隻敢和兔子比賽跑步的烏龜,今天我再給同學們講一講我當年和兔子賽跑的故事,你們愛聽嗎?”

(師有聲有色地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喚起學生編寫故事的記憶,爲下文的編寫故事做好鋪墊。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編寫故事的興趣。)

二、展示玩具 揭示課題

師(用熱情的語調)說:“同學們,你們帶來什麼玩具?把它們請出來,在全體同學面前亮一亮相吧!”“來,告訴大家,這是什麼?”

(指名展示玩具,並說出玩具的名字。)

師(鼓勵的語氣):同學們,這麼多可愛的玩具,它們的身上一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選擇幾個玩具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讓這些可愛的人物、動物都活起來。來吧,插上你們想象的翅膀盡情地飛翔吧!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玩具的故事》,看誰的故事編得最好聽,最能打動讀者的心。

板書課題《玩具的故事》

(精巧可愛的玩具加上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創造的慾望。)

三、放飛想象 自由練說

1、自主編故事。

學生獨自根據所選擇的玩具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想清楚故事裏的人或物,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想象合理,富有創造性,不要背看過的童話故事,不要人云亦云。教師巡視,發現有困難的給予指導,發現有創新的想象給予表揚和鼓勵。

2、小組內交流。

以四人爲一小組,每人輪流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編的童話故事。其他同學對所編的故事若有疑問,可以提出問題,組內的同學互相補充,共同改進,編好組內的每一個故事。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深入到學習小組中,去發現,去感受學生思維的火花,對學生交流時出現的思維受阻不能深入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地點撥。

3、組際交流。

每一組選一名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在班內彙報自己編的故事。其他同學可以質疑、評議,然後師生共同修改、補充,達到較好的水平。

(這一環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努力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中,讓他們在探究中進行豐富多樣的實踐,獲得知識的啓迪和情感的體驗,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積極起好“扶”、“助”、“領”的作用,使學生的活動積極有效地進行。)

四、生獨自習作 師巡視指導

學生根據剛纔說的內容,獨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作文講評

1、改正共同的缺點

2、欣賞佳作,選擇幾篇寫得好作文,請小作者大聲朗讀。

設計理念:

1、趣是最好的老師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將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爲重要的一維。興趣和自信心是學生作文的內驅力和前提。現在的學生每人都有幾件、十件甚至更多的玩具。在學生的心目中,這些玩具是他們最忠實的夥伴。孤獨時,便會對它們自言自語,賦予它們以生命,爲他們編織一個個美麗的童話。面對電視裏機警的黑貓警長、神奇的機器貓、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憨態可鞠的豬八戒……學生們更是情有獨鍾,百看不厭。那麼爲何不讓學生手中的玩具當一回主角,讓它們都有了生命,演繹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據此,我爲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舞臺,設計了這一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2、自由的教學氛圍

作文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學生放鬆地、自由自在地在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中盡情徜徉,筆走龍蛇,這是語文新課程新理念所期待的作文教學景象。本設計選取的習作對象是學生最喜愛的玩具,所要做的是爲他們最喜愛的玩具編童話故事。學生是在玩中說,在玩中學,沒有任何額外的壓力。再加上老師充滿熱情和鼓勵的話語,師生間平等民主的對話,一切自然而然,學生入情入境,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着輕鬆愉悅的氛圍。

3、想象之鳥展翅高飛

想象是在頭腦中改選舊錶象,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像力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個性化和獨特性的催化劑。愛因斯坦言:“想象比知識更重要。”

本設計爲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同學們大顯身手,他們以一個個自己熟識的玩具爲主角,想象它們之間發生的一個個生動的、耐人尋味、有趣的童話故事。學生思維隨着可愛的動物飛到了美麗的童話王國。真可謂“思飄雲霧外,詩入畫圖中”。

附學生習作兩篇

空手而歸

在一個森林裏,住着傻熊兄弟。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熊哥哥對弟弟說:“你把咱家的籃子拿來,我去買點東西。”“我們家的籃子不是破了個洞嗎?”“笨啊!你拿塊肉餅放在洞上不就行了!”“好吧!”

熊哥哥提着籃子高高興興地上路了。它走過三座山,又走過五條河,來到了一片草地上,這時它肚的子好餓呀!它低頭往籃子裏一瞧,自言自語地說:“咦!是誰把肉餅放在籃子呀,正好,讓我吃了它。”說完,就坐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吃完肉餅又急急忙忙地上路了。

它終於來到了長頸鹿開的超市,一看,這不是弟弟最愛吃的蘋果嗎?我要多買一些,讓弟弟吃個夠。熊哥哥把買好的蘋果裝進籃子,高高興興地往家走。一路上,熊哥哥走一步,蘋果就掉一個,還沒走到半路,蘋果就全掉光了。可糊塗的熊哥哥,全然不知,仍舊提着空籃往家走。

月亮升起來了,熊哥哥到家了,一進門就大聲喊:“弟弟,你看我帶回了什麼?”它低頭往籃子裏一看,蘋果去哪了??

豬八戒吃香蕉

一天,唐僧派豬八戒去化齋。豬八戒路過一片香蕉林,樹上結滿了黃黃的香蕉,陣陣香味直往鼻子裏鑽,豬八戒饞得直流口水。他想:反正現在時間還早晨着呢,不如先偷些香蕉來吃吧!於是,他就用豬鈀打下了幾串香蕉,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孫悟空等了好半天,還不見豬八戒回來,就去找他。走着走着,他看見豬八戒一邊大口大口地吃着香蕉,一邊順手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孫悟空靈機一動,用法術把香蕉皮吹到豬八戒面前。豬八戒踩在香蕉皮上滑了一跤,捂着屁股說:“哎呀,好痛啊!是何方妖怪,快出來吃俺老豬一鈀。”孫悟空在一旁偷笑。豬八戒聽到了,大志喊:“猴哥,你快出來吧!我已經知道是你了。”

孫悟空走出來說:“你這呆子,快去把香蕉皮撿起來,扔到垃圾箱裏。”豬八戒只好乖乖地把香蕉皮撿起來,扔進了路旁的垃圾箱。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神話故事,講了哪吒爲民着想,不畏強暴,大鬧東海,制服龍王父子,使人民又過上安定生活的故事。

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故事的開端,講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害得人們不敢下海捕魚,哪吒決心爲民治一治他們。第2——4自然段是故事的發展,講哪吒大鬧東海,打死了夜叉,制服了龍王三太子。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結局,講哪吒制服了東海龍王,人們又過上了太平的生活。

二、學情分析:

《哪吒鬧海》是一篇神話故事,語言生動、形象,極具想象力,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年級學生通過課本內容接觸神話時間不長,內心充滿好奇和新鮮感。但學生往往只注重故事內容,而忽視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並且不能深層次的剖析人物的形象和品質。且哪吒鬧海這個故事,許多學生都很熟悉,從動畫片到連續劇看過很多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種朗讀,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表演,讀出自己的語氣,並配以直觀的視覺衝擊,將新的見解與已熟知的內容相融合。

三、教學目標:

1、圍繞“鬧”字理解課文,知道哪吒鬧海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2、抓住哪吒鬧海的動作,瞭解他過人的本領和爲民着想、英勇、不畏強暴的品質。

3、以讀促悟,讀中感悟,積累運用語言。

4、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抓住哪吒鬧海的動作,瞭解他過人的本領和爲民着想、英勇、不畏強暴的品質。

五、教學難點:

以讀促悟,讀中感悟,積累運用語言。

六、教學策略:

在學習過程中貫徹學習方法的教學。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先不顯示出來,增加一絲神祕感,調動學生的興趣。瞭解故事時,先出示文章內容概況,空出關鍵詞,讓學生自己親身參與,選詞填空,使句子更加完整。這樣降低了一些難度,也使學生能輕鬆理解內容。抓動詞環節出示相關語句,讓孩子圈劃詞語,再突出動詞。對難以理解的動作詞語,鏈接相關視頻播放,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上動作等多種方法朗讀,從而達到以讀促悟的效果。最後在總結人物形象時,出示相關詞語,讓孩子利用詞語練習說話,達到實實在在的運用。

七、課時安排:

2課時

八、教學準備:

音樂、視頻

九、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導入課文

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一首歌(播放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

師:歌曲中唱的小英雄是誰啊?

生:哪吒。

師:你們喜歡哪吒嗎?

生:喜歡。

師:上節課我們通過初讀了解了《哪吒鬧海》故事的梗概,下面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

(出示填空)這裏有幾個空,誰會填呢?你的小手舉得最快,看來,你充滿了自信,請你來。

哪吒爲了治一治稱霸一方、()的東海龍王父子,爲老百姓出一口氣,帶上他的兩件法寶——混天綾和乾坤圈大鬧東海,從此龍王父子再也不敢(),人們又過上了( )。

師:他填的對不對啊?那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哪吒鬧海》。今天的課題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鬧”字特別大。

師:聯繫課文猜一猜老師爲什麼把“鬧”字寫大?

生:因爲課文主要寫的就是哪吒怎麼鬧海的。

生:因爲課文就是圍繞“鬧”字來寫的。

生:因爲鬧是重點。

師:你們真了不起,很會讀書,一下子就抓住課文的關鍵了。“鬧”字有以下幾種解釋(1)攪擾、不安份(2)發生(3)弄在哪吒鬧海中應該是哪種解釋呢?聯繫上文說說看。

生:我覺得應該是第一種解釋,因爲課文中說到哪吒要治一治龍王父子。

師:你可真會讀課文啊。

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哪吒是怎麼去治龍王父子的吧!

(二)圍繞“鬧”字品讀課文,自主閱讀

1.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53頁,拿起你的書本,挺直你的腰桿,以你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共有哪幾個角色呢?

2.師: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那麼現在可以告訴老師文中有哪幾個角色了嗎?

生:哪吒、龍王、夜叉、龍王三太子(板書)

3.哪吒有一位了不起的師傅太乙真人,他是個神仙,送了哪吒好幾件法寶。今天我們一起一飽眼福,來看一看哪吒的寶貝。(出示圖)

4.這就是哪吒隨身必帶的寶貝,他們可是爲哪吒增添了無窮大的力量。

5.師: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看一看哪吒是如何鬧騰的吧?今天,老師也送給同學們一件學習的法寶——出示(先用—畫出描寫哪吒的語句,再圈出表示他動作的詞語)

6.師:邊讀邊圈劃這個學習法寶可真好用,你看他做的真好,請你來說說。

7.生:他跳進大海里,取下混天綾在水裏一擺,便掀起滔天巨浪,連東海龍王的水晶宮都搖晃了起來。

8.師:老師聽到你一擺這個詞讀得很輕,這是爲什麼呢?

9.生:因爲小哪吒做這個動作很輕鬆,他很靈活。

10.師:還有不一樣的讀法嗎?

生:無反應

11.師:沒關係,咱們來看看小哪吒是怎樣做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播放視頻)。

12.看了視頻說說看,誰想再讀這個句子?(可以帶上動作去讀4人)

13.不同的理解、感受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去讀,我們就能把它讀好,這是老師今天給你們的第二件法寶。

師:你看,這混天綾在水中一擺,便——

生:便掀起滔天巨浪。

生:便使龍王的水晶宮搖晃了起來。

生:便把龍王嚇了一跳。

師:看了哪吒擺動混天綾的視頻又有了老師給你們的法寶,現在誰想再來讀一讀。

生:你真是太會學習了,這次讀得可真不錯。

師:除了一擺這個動作,小哪吒還有哪些動作呢?

生:跳進、取下、掀起

師:從這些詞語中你們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哪吒啊?

生:動作敏捷、英勇善戰

14師:龍王的水晶宮都搖晃起來了,這還了得,於是龍王派了自己的一個得力干將夜叉上去查看。夜叉又是怎樣對付我們的小哪吒的呢?哪吒能應付得了嗎?誰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師:瞧,夜叉來了,你們看看夜叉,他給你的第一印象怎樣啊?

生:醜陋、兇殘

師:它對我們的哪吒做了什麼呢?

生:夜叉從水底鑽出來,只見一個娃娃在洗澡,舉起斧頭便砍。

生:他的動作有鑽、舉、砍

師:看來你使用了老師給你的法寶。

師:哪吒還是一個孩子啊,他都能下得去手砍,你們覺得夜叉怎樣啊?

生:殘忍、霸道

師:我們的小哪吒怕了嗎?是好欺負的嗎?小哪吒又是如何反擊的啊?

生:小哪吒可機靈啦

師:從小哪吒的動作中我們又可以看出一個怎樣的小哪吒?

生:靈活

15.師:得力干將夜叉被打死了,這下可把龍王氣得不輕,你看他都被氣得

生:嗷嗷直叫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這個龍王啊,名叫敖光,嗷嗷直叫是不是很配他呢?

師:龍王氣急敗壞,於是派出三太子去收拾哪吒,這下子我們的哪吒怎麼樣了啊?會不會受傷呢?

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帶上老師送你們的兩件法寶,合作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同學們,經過學習,你們的成果有哪些?誰來說一說。

生:

師:小哪吒這麼厲害,你們想不想當面誇一誇他呢?瞧,他來了!

16.鬧海結果

師:面對強大的惡勢力,哪吒毫不畏懼,勇於鬥爭,結果怎麼樣呢?

生:東海龍王再也不敢胡作非爲了,人們又過上了太平日子。

師:課文哪裏說到龍王胡作非爲了?

生:第一自然段

師:在文章開頭說到龍王胡作非爲,結尾說結果龍王不敢胡作非爲了,這種開頭和結尾相照應的寫法就叫做首尾呼應

師:哪吒戰勝了龍王父子,老百姓高興不高興?

生:高興。

師:讓我們把這一結果高高興興、痛痛快快地告訴人們,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迴歸課題

師:最後讓我們把對哪吒的所有感情,都化作一聲,來讀一讀課題,誇一誇哪吒!聽一聽誰誇的最好!準備好了嗎?預備齊——

師:想一想哪吒大鬧水晶宮,制服夜叉和龍王三太子的事情,讓我們爲了哪吒的正義,爲了哪吒的勇敢再來讀一讀(齊讀課題)

(四)拓展延伸

師:哪吒鬧海懲惡揚善,取得勝利後,東海龍王雖不敢對老百姓胡作非爲了,但他又怎能輕饒讓他如此狼狽的小哪吒呢?於是又發生了“水淹城唐關”“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等故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接着學習。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6

目的要求:

1、讓學生明白學寫鋼筆字的意義。

2、認識鋼筆的結構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3、掌握鋼筆的執筆方法。

要點:

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我們要用鋼筆寫作業,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先學寫鋼筆寫字。但是,鋼筆和我們用的鉛筆一樣,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執筆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使用鋼筆和正確地握筆。

二、認識鋼筆的結構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1、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鋼筆,觀察一下鋼筆由哪些部件組成。

2、學生髮言,教師補充說明。

3、教師總結:鋼筆主要分爲三個部位,即筆殼、筆膽和筆尖。筆殼是用來保護筆膽和筆尖的(教師作演示)筆膽是用來吸收和裝墨水的(教師作使用示範),使用前要把筆膽清洗乾淨,換用墨水前也要清洗乾淨。筆尖用來寫字,使用時要保護好,儘量不要讓筆尖撞上硬的東西。

三、學習執筆方法

1、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握鉛筆的。

2、教師邊作示範邊歸納。

手握在離筆尖三釐米左右的筆桿上,拇指按在筆桿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後;食指近在筆桿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後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內側,即食指的一側,抵在筆桿的右後方;無名指貼在中指旁,起墊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無名指旁,起墊起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和小指不接觸筆桿。筆桿向裏靠在拇指的虎處,自然傾斜,筆尖向左前伸出。

四、學生練習握筆

教師巡視指導,糾正錯誤的握筆方法。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要求: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和詞語,體會秋天裏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法、自學法、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圖片、課件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導入學習

1.: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師特別懷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時候,經常與小夥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們有什麼童年趣事和嗎?

2.出示課題:有一羣孩子和大家一樣也有着快樂的童年,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3.指導書寫生字,特別注意“卻、命、喪“的寫法。

4.詞語解釋。

憧憬:嚮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頭喪氣:情緒低落。

三、學習課文

1.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讀讀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師出示。

(1).我們做着,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2).我們快活地喊着,在田野裏拼命地奔跑。

(3)我們都哭了……

(4)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師引導:你發現了什麼?

(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放風箏時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

四、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1.創造比素氛圍,讀好第二自然段。

A.在讀、評、賽中讀通課文。

B.移情悟情:你們在做風箏時會想寫什麼?課文中的小夥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心情?

C.感情朗讀:讓學生自己帶着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讀好課文。

2.想象入境學習第三自然段

A.風箏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麼?

B.誰想放風箏?大家是怎樣放風箏的?

C.出示課文的填空題,填進有關的字和詞,然後把怎樣放的告訴同桌。

D.風箏越飛越高,你們在快活地喊着什麼?說聽聽。

3.感情朗讀,帶着高興、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4、齊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體會放風箏時的高興和找風箏時的難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風箏》,誰能說說這風箏是怎麼製作的呢?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4—8自然段。

1.教師引述: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風箏帶着我們的憧憬和希望。突然,發生了一件事,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2.教師引導:此時,我們的心情有什麼變化?請畫出我們心情難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師出示。

A.我們都哭了,在田野裏四處尋找,找了一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B.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4.朗讀這些句子。

5.教師引導:這些小朋友是怎麼做的?

6.學生彙報。

7.“小小的風箏,你寄託了孩子們多少歡樂,多少嚮往。”大家能讀出這份情懷嗎?

8.指導朗讀。

三、談感受

1.放風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很着急,你們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嗎?

2.學生交流。

四、拓展練習

1.親手製作風箏。

2.寫一寫製作風箏的過程。

五、佈置作業

1.繼續製作風箏,到公園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2.收集有關風箏資料、圖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8

《親人》也是看圖學文的課文。圖畫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樹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掛着溼漉漉的牀單和衣服。顯然,這些是剛剛洗過晾上去的。圖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裝,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漢族人。老奶奶雙手捧着小姑娘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着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些什麼。屋子的旁邊立着一根柺棍,說明老奶奶的手腳不靈便。

課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寫是圖上的內容。前面四個自然段交代了在一個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漢族人。有一位漢族人的鄰居是一位快80歲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女兒在縣城教書,家中無人照顧。漢族母女倆盡心照顧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說: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

1、瞭解我國各族人民友好相處,親如一家人,“我”和媽媽尊敬老人、助人爲樂的品德。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樣用詞句表達圖意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提問:什麼樣的人叫親人?

2、教師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講誰把誰當作親人呢?

二、指導看圖。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苗族村寨)

2、樹杈上有什麼?(溼衣服和牀單)

3、圖上畫的有誰?

(引導學生從牆邊立着的柺棍,來判斷她們的不同年齡;從觀察她們穿着什麼服裝,來判斷她們的不同民族。)

4、她們在幹什麼?(引導學生聯繫圖上的景物想一想)會說些什麼?

5、把這幾個問題聯起來說說,這幅圖反映了——件什麼事?

三、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分組查字典。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難點。

朗:左半部分不要寫成“良”。

縣:裏面是兩橫。

替:上下結構。第八筆是“乙”,不要寫成“、”。

顧:左右結構。第四筆是“l”,不要寫成“l”。

(3)理解詞語。

硬朗:指老人健壯。

靈便:靈活。

畢竟:到底,究竟。

及時:指需要的時候就立刻去做。

照顧:照料。

替換:把原來使用着的衣物調換下來。·

四、試讀課文。

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找出來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出示掛圖。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圖,讀第五自然段,說說“我’’在做什麼?

(我正在晾幫助老奶奶洗的牀單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麼表現呢?

(1)學生默讀第五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

(2)出示這段話。

老奶奶高興地從屋裏走出來,把柺棍立在一旁,雙手捧着我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着我的臉,竿呼呼地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該怎麼謝你們呢!”

分組討論思考題。

a、老奶奶爲什麼會這樣做?這麼說?

(表示對“我”這樣照顧她十分感激,對我非常喜愛。把“我’’和媽媽當作她的親人,甚至超過了她的女兒。)

b、說說用上帶點的詞語好在哪裏?

(這三個詞把人物高興、疼愛、激動的心情表現得更加具體,使語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強烈。)

集體彙報討論結果。

(3)指導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採取生練讀、評讀、師生配合讀的形式。

過渡:老奶奶說“你們這樣照顧我”,這裏的“你們”還指誰?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7、

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

(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裏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時給她縫縫洗洗,有時替她買米買鹽。)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

(1)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裏勞動回來,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2)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裏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總要”說明媽媽一直、一貫地幫助老奶奶。)

3、媽媽是怎樣教育我的?

(放學回來,你也該幫助老奶奶做點事。少先隊員應該懂得尊敬老人,照顧老人。)

4、小結:“我”主動地爲老奶奶做事,是因爲“我”一直記着媽媽的教誨。

過渡;媽媽和“我”爲什麼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組讀課文,討論:媽媽和“我”爲什麼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討論歸納爲:

①老奶奶年紀大了,手腳都不靈便,女兒又在縣城工作,需要人照顧。

②尊敬老人,照顧老人是一種美德,人人都應該做到。

③鄰里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④各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團結幫助,友好相處。)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

(1)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做。

(2)她(畢竟)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及時)做。

(用上“畢竟”說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歲了;用上“及時”說明該做的不能馬上、立刻做。)

(3)指導朗讀。五、讀課文,說說哪些內容是根據圖想象出來的?根據什麼想象?(老奶奶的困難,是通過立在牆邊的柺棍和老奶奶一頭白髮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斷出”我“這樣做的原因)

五、總結全文,想想課文爲什麼用“親人”做題目?

(“我”和媽媽對老人的照顧,不僅體現了鄰居之間的關懷和對老人的尊敬,而且體現了在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各民族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友好相處。)

課內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給下面宇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

齊( ) 更( ) 其一( )

爭( ) 奐( ) 董一( )

三、寫出下列字的筆畫。

“朗”字共筆,第六筆是——。

“換”字共筆,第九筆是——。

“及”字共筆,第二筆是——。

“顧”字共筆,第四筆是——。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並按要求回答問題。

老奶奶——從屋裏走出來,把柺棍立在一旁,雙手捧着我的頭,把——的臉緊貼着我的'臉,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該怎麼謝你們呢

1、給短文中缺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2、填上的詞語表達了老、奶奶怎樣的心情?老奶奶爲什麼把臉緊貼着“我’’的臉?老奶奶爲什麼說你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國還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9

一、教材簡解:

課文記敘了在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帶領紅軍戰士幫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種,以實際行動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藏胞的信任與感激,體現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課文語言樸實,卻字字包含真情,生動感人。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2、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複述故事。

3、情感目標: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三、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朱德總司令的話,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明白藏民們將紅軍稱爲菩薩兵的原因。

難點:理解“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句話的含義。

四、設計理念:

本課的課題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學中,扣住課題,從整體入手,逐步深入,最後迴歸整體。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吸引學生融入情景,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朗讀時間,創設多樣的朗讀形式,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體會課文內涵。

五、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菩薩兵》(多媒體出示課題,齊讀)。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是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故事。那麼,課文中“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指的是誰呢?

2、學生交流。

過渡:“菩薩兵”,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稱呼,爲什麼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讚紅軍?紅軍究竟爲藏族同胞做了什麼事?這堂課就讓我們就一起走進文本,細細地品讀。

[意圖]從整體入手,扣住課題,通過滿含感情地讀課題和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大致的瞭解。

(二)品讀課文,感悟軍民魚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請你仔細讀讀課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們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畫出有關句子。

[意圖]提出這樣一個能夠統領這一部分內容的問題,讓學生一步步,由淺入深地體會像紅軍這樣的軍隊處處爲老百姓着想,是當之無愧的菩薩兵。

2、讀讀這幾段話,看看你們能夠體會到什麼,可以把你體會到的和同桌的同學進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體出示:“這麼多天了,藏胞還在山裏,怎麼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A、請你自己讀一讀,看能從中感受到什麼?

B、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呢?(怎麼受得了呢?)

C、從朱德總司令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朱德擔心藏胞的身體,體會朱德同志對藏胞疾苦的關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老師進行適當的評價。

E、師述:從你的朗讀中,老師已經感覺到了朱總司令的焦急和擔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裏過着飢寒交迫,提心吊膽的日子,就焦急萬分。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

(2)多媒體出示:“現在已經是春耕的時候了,節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

A、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總司令着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麼?

B、交流。(理解朱德總司令“急”是因爲擔心藏胞耽誤春耕,急藏胞所急。)

C、師述:朱總司令一想到藏胞來年可能忍飢挨餓,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指名讀。

D、這段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第四小節),相機理解“烏雲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裏的“烏雲”指什麼?爲什麼說是烏雲遮住了他們的眼睛呢?)

E、指導朗讀。

師:這兩段話,一段是翻譯說的,一段是朱總司令說的,老師來當一當朱總司令,誰來做做翻譯。請你們用心聽一聽,看能從中聽出什麼?(相機評價)

那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份善解人意表現出來嗎?(指名讀)聽了你的朗讀,老師彷彿看見了一位對藏胞滿懷體諒的朱總司令,還有誰願意通過朗讀將這樣一位朱總司令帶給大家。

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再次感受朱總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內心的焦急擔心。

(3)多媒體出示:“不能讓藏胞來年捱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發芽、生根、開花、結果……”

A、學生自讀,你覺得可以怎樣讀?

B、學生討論:“像種自己的地一樣”是什麼意思?(朱總司令要求紅軍把藏族同胞當親人一樣看待)結合課文說說“盡心盡力”是什麼意思?(在春耕時不能有一點馬虎,要非常認真)

C、那朱總司令如此盡心盡力是爲了誰?

D、請你再讀讀這段話,說說你是怎麼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裏發芽、生根、開花、結果……”這句話的?

E、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句話表面上是在指什麼?(春耕)更要讓學生明白這句話更是指朱總司令所帶領的紅軍戰士通過自己的行動使藏族同胞消除誤解,從而支持和擁護紅軍,他們一心爲民的形象紮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圖]根據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這一統領這一部分內容的問題畫出有關句子,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由面到點,對有關句子進行深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並在探究句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

F、指導朗讀:

a誰願意噹噹朱總司令,開開這個春耕動員會?

b從剛纔的朗讀,品味中,你覺得朱總司令是一位怎樣的司令呢?

c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將朱總司令對藏胞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情表達出來。

在藏胞們躲進深山,久未露面時,朱總司令焦急地說:——

在翻譯抱怨藏胞糊塗時,朱總司令說:——

在春耕動員會上,朱總司令發出號召:——

[意圖]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朗讀時間,創設多樣的朗讀形式,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在朗讀中感悟課文內涵。

G、朱總司令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師引讀: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大家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多媒體播放錄像)像這樣的勞動場面,你想到了哪個詞呢?是的,當許多人齊心協力做一件事,如大掃除,植樹時就可以用上“熱火朝天”。讓我們再次朗讀這句話。

(三)前後對比,昇華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當你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會想些什麼,你會怎麼做呢?

2、師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們一個個悄悄地返回了家園。當他們回到自己的家園時看到了什麼呢?引出“院子乾乾淨淨、土地平平展展。”他們看到這一切,會怎麼感謝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呢?(多媒體出示畫面,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意圖]讓學生藉助圖片,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這樣既豐富了課文的內容,也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同時紅軍一心爲民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也逐漸豐滿.

3、師述:是啊,千言萬語,在此時都匯聚成了一句話,多媒體出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齊讀)

這句話表達了藏民對紅軍怎樣的情感呢?(信任與感激)你能帶着這樣的情感來朗讀嗎。(指名學生朗讀)

小結:是呀,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這是藏胞們對紅軍的無比感激與熱情讚頌。

4、感情朗讀(讓我們帶着對紅軍的信任與感激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5、這麼好的司令,這麼好的紅軍戰士,爲什麼剛開始一聽說有軍隊開過來,就躲進了深山?(他們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

請學生談談自己在電視上、電影中看到的相關內容進行理解。

(四)總結課文,延伸內化

1、小結:朱德同志親自帶領紅軍戰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們稱紅軍爲——引讀課題《菩薩兵》。

讓我們再來讀好課題,把藏胞和紅軍間的這份魚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再讀課題——《菩薩兵》。

2、一路長征,一路故事,在紅軍足跡到達的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當地的百姓建立濃濃的魚水之情。正因爲如此,這羣菩薩兵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成功。

3、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薩兵》一樣反映軍民情的感人故事。(多媒體出示解放軍戰士抗擊雪災的圖片,5.12抗震救災的圖片)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4、迴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人——《菩薩兵》。(學生再次讀題)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0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後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瞭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爲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後,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後的資料袋爲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爲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後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後提供的關於孔子的介紹,都屬於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爲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後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係,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新,讓孩子成爲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麼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於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後的資料袋,爲孩子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民族同胞在做什麼,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麼族)的小朋友(做什麼)”的說話訓練,激發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新並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爲孩子們的自覺行爲。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爲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後並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各種渠道瞭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後自覺主動地進行。至於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願,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個性光彩

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對於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儘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爲,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後關於聖誕節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後關於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於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後共同交流。對於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爲,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儘可能體現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爲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1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紅軍被成爲菩薩的原因。

三、教具準備:

PPT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憶,揭題導入

1.回憶《朱德的扁擔》,談談對朱德的認識

2.揭題

3.指名朗讀與課題相對應的課文段落

4.解題: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說的是誰?

5.再讀課題

(二)探究體悟

1.躲紅軍

反動軍隊對老百姓做了哪些壞事?

師穿插介紹紅軍

(PPT)理解“藏族同胞……誰也不露面。”

(1)抓住關鍵詞體會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導朗讀

朱德總司令得知後急得不得了,因爲他擔心——,他憂慮——,他不想看到——。

對比:反動軍隊的司令會着急嗎?

2.找藏胞

(1)(PPT)指名讀

(2)加標點再讀,體會語氣

(3)對比:要是反動軍隊會去找找藏胞嗎?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讀四至七段,思考: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有菩薩般的心腸?

3.搶春耕

(1)彙報:“不能讓藏胞來年捱餓……結果……”

指名讀並說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話就是怕藏胞捱餓。

因爲種自己的地來不得一絲一毫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戰士用心耕種。

指導朗讀

理解第二句話並指導朗讀

瞭解紅軍在長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對比:反動軍隊會這麼做嗎?

(2)彙報:“這也怨不得……搶種上。”

擋住百姓眼睛的烏雲是誰?

朱總司令着急嗎?爲什麼而急?

對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讀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4.誇紅軍

(1)得知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園,也許他們在想什麼?

(2)看到紅軍不僅不拿他們的一針一線,還打掃,整治,他們又會說什麼呢?

組內練說

班內交流

(3)他們以前傷心流淚是因爲——,他們現在感動得流淚是因爲——。

(三)延伸內化

1.過渡:同學們,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解放軍繼承了他們的優良傳統,不僅把種子種在了藏胞的心間,也種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坎裏。

2.看圖感受: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迴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讀題)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內容,瞭解詩歌意境。

2、用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改變

3、感受爸爸、媽媽和“我”對大海的愛,以及大海對“我”的意志品格的影響。重點朗讀詩歌,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

難點“我讓奔騰的浪花鑽進我黝黑的身體”這句話的理解。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一、複習導入,交代目標

1、詞語讀準確。

2、簡單回憶課文講了什麼內容?

二、理解課文,落實目標。

1、詩歌中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怎樣做的。

2、學生彙報。

3、讀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現在都是數碼相機,簡單的講一下膠捲相機的原理,學生就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

:剛纔,是老師講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是理解詞語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4、爸爸爲什麼要把海浪裝進錄音機裏呢?(把美留住,可以隨時聽到---)

5、媽媽爲什麼要把海浪留在軟片裏呢?(看也看不夠)

6、想象一下,她都會留下什麼樣的鏡頭?(波濤洶涌、波光粼粼等)

7、讀好這兩個句子。

8、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麼裏呢?

用誰,把海浪()在他的()裏,說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請到她的畫板上。

爺爺把海浪錄到他的錄象機裏。

過渡:爸爸把海浪裝進他的錄音機,那嘩啦嘩啦的聲音,聽也聽不夠,聽也聽不完;媽媽把海浪曝光在軟片裏,那美麗的景色,看也看不夠,看也看不完。他們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對海浪的熱愛。那麼,我呢,我又是怎樣做的呢?

9、學生彙報。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務,你能說說“奔騰是什麼意思?

: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騰的浪花是什麼樣?(不斷涌起的,向前不斷推進)

12、哎呀,浪花怎麼會鑽進我的身體裏呢?

過渡:是啊,小詩人在不斷的與海濤的搏鬥中,身體練得強壯了,黝黑(聯繫生活實際,黑得發亮)了。於是他有了————,他還有了————

13、什麼樣的目光稱爲“堅毅”?你在哪看到過這樣的目光。(當需要決策的時候,堅強的目光等)

14、你們用聯繫生活中的內容,理解了堅毅的意思。這樣堅毅的目光是怎麼來的?

:我們又通過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把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徹。

15、什麼叫“無窮無盡”?還可以用“無窮無盡”形容什麼?

16、“無”--“無”—的詞語都是表示沒有的意思,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在海浪的洗滌之下,小詩人得到了鍛鍊,他有了強健的體魄,塑造堅韌了品格。

17、整體感情讀3——5詩節。

18、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活動練習,鞏固目標。

1、配樂品讀。

2、完成課後題。

3、順序,背誦。

四、全課。

板書設計海浪

爸爸裝進錄音機

媽媽 海浪 曝光軟片裏

我 鑽進身體裏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後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講名人故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

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爲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分組舉行

1.調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

提問,也可以補充;講完後評選本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二、全班交流

1.各組彙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願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

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三、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麼想法?可以談談對

名人行爲、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繫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

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交代任務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於思考,或誠實

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

事,這次我們就來學着寫一寫。

二、選材構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概括介紹一下,口頭填寫下表。

人 物 該人物給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愛思考,善於提出問題

宋慶齡 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堅決做到

2.該人怎麼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麼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

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3.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發生的時間

事情發生的地點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經過

事情的結果

三、動筆起草

1.下面就請大家動筆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寫的事寫下來,注意着重寫清楚該人在

這件事中的舉動、表現。

2.學生動筆寫草稿,教師巡視。

四、修改謄寫

1.大家邀請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

3.針對已發現的問題修改自己的習作。

4.謄寫習作。提示格式及書寫字跡要求。

5.寫完後找機會把自己寫的文章讀給描寫的那個人聽,請他評評寫得怎樣。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一、讀文猜人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爲介紹對象的優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

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爲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爲什麼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爲什麼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引導學生明確,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寫作時要用心回憶。

二、再讀欣賞

1.請以其他人物爲寫作對象的優秀習作作者朗讀習作。

大家聽後議議評評。

2.教師朗讀其他同學習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課時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現。

a.指名讀句子。

b.學生交流發現,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句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

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

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後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並說明屬於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瞭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蹟,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啓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並且試着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後包含着一個故事,瞭解這樣

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藉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瞭解了這個故事,以後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牀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後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她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和關愛。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後面飽含着充沛的情感。

三年級學生年齡小,學生的情感不容易與作品的情感、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如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瞭解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含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教學設計上,以英子的內心變化爲切入點,通過仔細揣摩重點詞句,領悟文字背後的聲音,在讀讀說說中與文本對話,進而,在情景誦讀中入情,在切己體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二、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變化,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去關愛、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9.《掌聲》———齊讀課題。

(二)、複習本節課詞語(開火車領讀)

(三)、走近人物,感受“情感”變化

(1)感受英子的內心變化。

1、感受英子的憂鬱、自卑。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以前的英子是什麼樣的嗎?(細心的同學在課文中能找到這個詞)(憂鬱的)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非常會概括,非常會抓詞。

【板書:憂鬱】

師:課文有一個自然段,重點寫出了英子的憂鬱。快打開書找找,看看是哪一個自然段?

一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從哪些詞語當中你們感受到英子內心的憂鬱呢?

(“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那你能具體說說嗎?“默默的”,什麼意思?默讀是怎麼讀?

(不出聲音地讀。)

師:那默默的呢?是什麼意思?(不動聲色的)

師:一聲也沒有,小英子總是這樣。還有哪些詞讓你們有感受?

(她早早地就來到了教室)

師:同學們能夠抓住關鍵詞句去體會,這是很好的學習方法。跟劉老師想象一下:當同學們出去快樂活動的時候,英子卻總是——

(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還走在上學路上的時候,英子已經早早地——

(來到了教室。)

師:下課鈴響了,她卻要——

(最後一個離開)

師:是啊,這一切都是因爲什麼呢?

(她得過小兒麻痹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師:是啊,身體的殘疾使小英子躲躲藏藏,失去了童年生活的快樂。她總是感覺自己很差,不如別人,這說明她的心裏還非常的自——(卑。)

師:是的。(板書:自卑)這是我們剛纔讀書共同的體會,同學們還應該把它——記下來。快動動筆。然後自己試着讀讀這個自然段,讀出英子的憂鬱和自卑。(部分學生還在寫,師又補充道)自己試着讀一讀。

師:誰願意讀給大家聽一聽,讀出你自己的感受。

師:讓我們再走進這個自卑憂鬱的小英子。輕輕地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讀!

全班齊讀。(師同讀。)

2、感受英子的開朗、自信。

師:後來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有什麼變化呢?快讀書,看誰先找到?

(是第四自然段。)

師:讀讀吧。

師:原來小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裏,現在——和大家一起遊戲。

師:小英子還叫同學教她跳舞,能用什麼詞形容現在的英子?

師:好,讓我們把體會記下來。

【師板書】 開朗 自信

師:看到這種變化,你高興不高興?端好書,我們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中。師讀第一句,

生讀:“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說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2)抓英子的情感變化,通過關鍵詞語概括主要內容。

師:是啊,是什麼讓英子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同學們的掌聲。)

師:現在你能用黑板上這些詞,概括的主要內容嗎?誰來試試。

(以前英子非常憂鬱和自卑,可是經過這次故事會後,變得開朗和自信了。)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記住孩子們,抓住關鍵詞句,我們就能很好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品析段落,體會“情感”變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爲什麼猶豫。

師:那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同學們送給英子掌聲這件事呢?

(二三自然段。)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二三自然段,同時劃出描寫英子動作的句子。(劃句子要劃完整。)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先劃到這兒,小朋友來讀一下你畫的句子。

(生:(讀)“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即把頭低了下去。”)

師:還有誰劃了這個句子?請你再讀一遍。

師:同學們,輪到英子上的時候,她卻立刻把頭——

(低了下去)

師:那一刻,英子的心情你們能體會嗎?是怎樣的心情呢?

(生:很憂鬱,自卑)

師:把你的體會送到句子裏再讀一下。

師:那一刻,英子一定特別——(緊張)

師:好,送到句子裏

師:是啊,從低頭的動作中,我們體會到了英子的自卑和緊張,“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

( 生:(齊)“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師:還劃了哪個句子?

(生:“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師:沒有劃的同學,也把這句話劃下來。

齊讀。

師:誰能告訴老師,英子爲什麼猶豫呢?

( 生:因爲她怕同學們看見她走路的姿勢。因爲英子不想讓同學們看見他走路的姿勢。

因爲她的左腳留下殘疾。)

師:所以英子站起來是猶豫的。要不要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用自己的朗讀試一試。

生試讀。

生自由練讀。

師:誰願意來試試?

生讀。

師:小英子那一刻該有多難受、多痛苦啊,誰願意再來讀?

生:“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師:我們一起讀。

齊讀。

(二)體會兩次掌聲的含義

師:同學們,抓住了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我們才能很好地體會出人物內心的情感。假如這個小英子就在我們的旁邊,你想對她說什麼呢?她是那樣的緊張害怕,不敢走出自己的座位,你想對她說什麼?

(生:英子你不要害怕,上去吧!英子不用怕,我支持你!英子你不要害怕,我們都會鼓勵你的。英子你不用害怕,你上去吧。)

師:是啊,你們的鼓勵,你們的話語,都化成了一種無聲的語言哪!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師裏驟然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所有的鼓勵都匯聚在這掌聲中,所以這掌聲——

(生:熱烈而持久。)

師:這掌聲是同學們對英子熱情的——

( 生:鼓勵。)

師:好,一起寫感受。(生抄教師板書的詞語。)

【教師板書】

鼓勵

師:在同學們的鼓勵下,英子成功地講講述了自己的小故事。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次你想對英子說些什麼?

(生:英子,你真勇敢啊!英子,以後就和我們一起玩吧!英子,你真棒!

聯歡會上我會教你跳舞的。)

這一次,同學們還對小英子送去了自己的讚賞。(師板書“讚賞”,生抄在書上。)就像同學們說的,小英子只是身體上的殘疾,其實她也有自己的優點。此時小英子的一搖一晃和上臺時的一搖一晃有什麼不同?

(生:之前小英子是憂鬱而緊張的,現在的小英子開朗和自信。英子先頭是不自信,後來是她臉上帶滿了微笑。)

師:同學們送給英子的,僅僅是掌聲嗎?

(生:是同學們對她的一片讚賞,同學們對她的一片鼓勵,對她的誇獎)

生:同學們對她的誇獎和鼓勵,使她鼓起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

師:是啊,如果把這一切,化成一個字那就是——

(生:(齊)愛。)

(三)體會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

師:就是這份愛,醫治了英子內心的疾病,使她(指板書)從憂鬱變得開朗,從自卑走向了自信(生跟說)。

師:所以她才能夠鼓起勇氣,微笑地面對生活。正如她在給我的來信中所說的——(指投影),讀!

( 生:(齊)“我永遠不會……微笑着面對生活。”)

四、總結掌聲的內涵

我說掌聲像一束陽光,溫暖着我們的生活!你覺得掌聲像——————(生補充完成這句小詩)

五.指導書寫六個生字

六.小結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

師: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愛,人人都需要掌聲,珍惜別人的掌聲,也不要忘記把我們的掌聲獻給別人!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孫中山是一個怎樣的人,懂得“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主動培養不懂就問的習慣。

2、認識17個生字,學會寫8個字;積累“主動、糊里糊塗、搖頭晃腦、鴉雀無聲”等詞語。

3、學習短語“一……不……”,理解他的意思,讀好它。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問中享受不懂就問的好處和快樂。

教學方法:

1、分小組合作學習

2、互相提問

前置作業:

1、好詞我會讀:

糊里糊塗搖頭晃腦鴉雀無聲一字不錯

2、積累“一……不……”的詞語

一聲不響一字不錯

一()不()一()不()

一()不()一()不()

我選一個造句:

一()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積累短語

認真地背誦()地背誦

主動地問()地問

()地聽()地聽

()地說()地說

()地讀書()地讀書

()地()()地()

4、我把課文中跟“好習慣”有關的句子畫出來。

5、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孫中山是怎麼做的?用直線在書上畫出來

6、回答: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教學過程:

一、故事啓動

1、老師講孫文故事《中國人不可辱》

2、(出示孫中山先生的畫像)這位偉人,大家認識嗎?他就是近代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3、簡介孫中山先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學習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誰願意讀這篇課文?(請7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的怎麼樣?一會兒來評一評。

2、讀完之後評議。先說一說誰讀的好,什麼地方讀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見。 3、你對這篇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比較喜歡或者有感想就讀這幾個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課文。小組合作讀課文。

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裏讀書,爲了弄懂書裏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三、積累運用

1、比較句子,理解詞語。??這一問,把正在搖頭晃腦高聲唸書的同學們嚇呆了,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這一問,把正在高聲唸書的同學們嚇呆了,教室裏很安靜。比較這兩句話,哪句好?好在哪裏?

“搖頭晃腦”說明他們讀得很認真。

“頓時”說明同學們安靜下來的速度快。“鴉雀無聲”說明這時教室裏非常安靜,一點聲音都沒有。

如果去掉這幾個詞句子就不具體、不生動了。以後我們在寫話時,要儘量將句子寫具體、寫生動。

2、照“一字不錯”也寫幾個“一(?)不(?)”的詞。

一聲不響一字不錯一言不發一塵不染一成不變

一毛不拔一竅不通一絲不苟一絲不掛一文不值

選一個詞造句

3、積累短語

認真地背誦()地背誦

主動地問()地問

()地聽()地聽

()地說()地說

()地讀書()地讀書

()地()()地()

四、小組研讀

1、課文中跟“好習慣”有關的句子畫出來。

(出示)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1)你能這兩句話加上標點嗎?

(出示)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孫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動地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反覆朗讀這段話,體會句號和逗號的不同。

我們認識了逗號與句號,從現在開始再寫話時要正確地運用逗號與句號。

(2)用“一……就……”練習說話

2、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孫中山是怎麼做的?用直線在書上畫出來。

(出示)於是,他壯着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纔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您能講講嗎?”

3、回答:學習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麼做的?

4、討論:你從課文中還能發現孫中山在學習上有什麼好習慣?

你認爲我們應該具備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拓展延伸

1、出示格言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

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麼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昨晚多幾分鐘的準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2、課後讀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

板書設計:不懂就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