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石榴》教學實錄(附評析)

《石榴》教學實錄(附評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一、謎語導入,初識石榴

《石榴》教學實錄(附評析)

師:同學們,我們來猜個謎語:一張臉兒圓鼓鼓,掛在枝頭紅撲撲,天生樂觀笑破肚,漏出顆顆瑪瑙珠。

生:石榴。

師:猜對了,就是石榴,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

師生同寫。

師:同學們注意“榴”,木字旁,右邊是留下的留,留點什麼呢?這個點不能丟,真有趣,留下的竟然是刀和田。這個字記住了嗎?一邊說,一邊自己寫一寫。

生邊說邊寫。

師:誰來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很準確,榴,單獨讀二聲,當他和石組成詞語的時候就要讀輕聲。生齊讀。

  二、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走進石榴王國,近距離地去了解它。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讀音,讀通句子,如果有讀不準或者不好讀的就多讀幾遍,然後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石榴呀?

生自由讀課文。

1.學習詞語,掃清障礙。

師:生字讀準了嗎?我來考考大家。師出示:酸溜溜 甜津津

生讀

師:這兩個詞有什麼特點?

生:它們都是疊詞。

師: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生:胖乎乎

生:懶洋洋

生:紅通通

師:看來大家平時很注意積累。再來看這三個詞語,誰想讀?出示:火紅 青中帶黃 紅白相間

師:讀了這三個詞你有什麼發現?

生:這三個詞都是寫顏色的。

師:還能說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嗎?

生:金黃

生:紫盈盈

生:五顏六色

師:看,這樣分類積累,就會積累更多的詞語。大家對字詞掌握得真不錯。

2.整體感知,再識石榴。

師:誰來說說,課文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石榴?

生:課文介紹了石榴的葉、花、果。

  三、細讀品賞,悟情體驗

1.以畫促讀,深入文本。

師:同學們已初步感悟了文章內容。先來賞賞葉和花吧!誰來讀第2自然段?指名讀。

師:結合這段話,老師特意做了一幅畫。師出示石榴花的圖畫(花的數量不多)。

師:你們認爲我畫得好不好啊?

生:我覺得老師畫得挺好的,花的形狀真得很像喇叭的樣子。

生:我覺得老師的顏色用的好,石榴花火紅火紅的。

師:感謝同學們的表揚,不過先不要急着下結論,再來讀讀這一段,仔細讀,結合着具體的詞語和句子想一想,再做判定。

生默讀第2自然段

師:現在說說看,我畫的好不好?

生:老師畫的有問題,石榴花的數量應該很多,你才畫了幾朵。

師:哪個句子讓你感受到石榴花的數量多了?

生:我從“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這句話中的“滿”字能看出石榴花很多,“滿”字說明枝頭上花很密、很多,不留縫隙,那得多少花呀。

師:這位同學很聰明,他抓住了文中具體的詞句,還從“滿”這個詞中感受到了花的多。像他這樣,你又是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花多的?

生:我從“密”和“盛”感受到花多,只有花長得茂盛,長得多才會一朵挨着一朵,密密麻麻。

師:一個密、一個盛,一個滿讓我認識到了這石榴花的數量的確應該畫得再多些。

師出示畫面,輕快活潑的音樂聲中,畫面中的石榴花越來越多,越來越盛。

師:這麼多的石榴花,這麼熱鬧的情景,誰願意讀讀這段話。

生讀第2自然段

2.創境想象,體驗情感。

師:像小喇叭一樣的石榴花,正鼓着勁地吹呢,怎樣就是鼓着勁地吹呀?自己試着表演一下。

生各自表演。

師走到一生面前:這位石榴花先生腮幫子鼓得圓圓的,吹得真賣力,請問你在吹什麼曲子呢?

生:我吹的是《運動員進行曲》。

師:石榴家族的運動會,一定很熱鬧。

師又走到一生面前:這位石榴花小姐,閉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樣子,請問你吹得又是什麼曲子呀?

生:我吹的是《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石榴也想參加郊遊,暢遊北海,真有趣!想象着畫面,再來讀這段話。

生再讀第2自然段

師:讀得真美,我彷彿看到了一簇簇石榴花競相開放,彷彿聽到了喇叭聲此起彼伏,還有那鬱鬱蔥蔥的葉子也在使勁地長呀長呀,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場面嗎?

生:熱鬧

生:生機勃勃

生:爭奇鬥豔

師:的的確確是熱鬧呀,咱們一起來讀,感受石榴園裏的熱鬧。

生齊讀第2自然段

師:當我們把詞語、句子想象成一幅幅畫面的時候,書就會讀得有滋有味。

3.運用比較,訓練語感

師:漸漸的石榴花謝了,可石榴園裏的熱鬧並沒有止步,反而因爲石榴果實的誕生而越發的不可抵擋。請大家自由讀讀寫果實的第三自然段,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熱鬧了,就請你把它畫下來。

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

師: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熱鬧了?

生: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着成熟的喜訊。

生: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後變成一半紅一半黃。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滿滿的子兒。

師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黃中帶紅,青中帶黃,最後變成一半紅一半黃。”

師:剛纔有同學說到了這句話,老師把它打在屏幕上,請一位同學對着屏幕讀一下。

生讀,讀到黃中帶紅,青中帶黃時停頓了很久。

師:屏幕中的句子有問題嗎?

生:書上先寫青中帶黃,後寫黃中帶紅,屏幕上的'正好相反。

師:換一下順序不行嗎?

生:不行,因爲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是按石榴成長過程的順序寫的,倒過來就不符合石榴成長事實了。

師:是的,石榴是根據成長的過程而變幻顏色的。它先是(青綠色)逐漸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後變成(一半紅,一半黃)。

括號中的詞語逐一變紅,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回答。

師:這麼多顏色,簡直就是一場熱鬧的繽紛色彩時裝秀。抓住顏色的變化、運用恰當的詞語就能很好地寫出石榴的生長特點。讓我們一起讀讀第三自然段。

生齊讀第3自然段

師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滿滿的子兒。” “這些石榴娃娃急切的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着成熟的喜訊。”

師:還有不少的同學都找到了這兩句話,哪些地方讓你感到熱鬧了?

生:這些石榴千姿百態,有咧嘴的,有破肚的,有張望的,很熱鬧。

師:這麼多的形態,當然是熱鬧了。

生:石榴高興地笑,還在報告消息,幹什麼的都有,一定很熱鬧。

師出示“熟透了的石榴裂開了,漏出滿滿的子兒。”“這些石榴從綠黃色的葉子中長了出來。”

師:老師這裏也有兩句寫石榴形態的句子,比較着讀一讀,你喜歡哪一句?說說理由。

生:我喜歡書上的句子,雖然石榴不會笑,但是讓作者這麼一寫,我好像看到了石榴和我們一樣咧着嘴在笑,還好像聽到了他們咯咯的笑聲。

生:我也喜歡書上的句子,說石榴扒開葉子張望,比寫它從葉子中長出來更生動,讓我感到石榴好像都迫不及待地要長大,顯得很熱鬧。

師:是呀,把石榴當成娃娃來寫,讓他咧開嘴,長了肚子,和人一樣有了心情,還能張望着報告喜訊,這樣寫多可愛,多生動,多有趣,語言多美呀。誰願意讀一讀呀。

生讀第3自然段。

師:石榴園裏真熱鬧,娃娃們忙着傳喜訊,此時如果你們就是這娃娃中的一個,熟透了的你正咧開嘴,笑破了肚皮,想象着畫面,把自己當成石榴娃娃,誰再來讀。

生再讀第3自然段。

師: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朝外張望向人們報告着成熟的喜訊,石榴娃娃還可能興奮得晃着腦袋向人們報告着成熟的喜訊,他們還會怎樣報告喜訊呢?咱們也試着把石榴當成娃娃說說這個句子。

生:石榴娃娃興奮地跳着舞蹈向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

生:石榴娃娃激動地揮動着雙臂向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

生:石榴娃娃歡呼跳躍着向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

4.聯繫生活,理解感悟。

師:看到這麼可愛的石榴, 誰都會忍不住剝開外皮嘗一嘗。把手伸進位子裏,你發現了什麼?

生:石榴

師:四人一組,把石榴掰開,你們看到了什麼?一邊觀察着,一邊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你懂了哪些詞?

生:我讀懂了“你挨着我,我偎着你”,就是說石榴子擠在一起,很密、很緊。

生:我讀懂了“紅白相間”,是說有紅的、有白的,間隔着。

生:我讀懂了“瑪瑙一樣”……

師:好一個熱鬧的大家族呀,石榴子不僅外表好看,味道也美,快取幾粒嘗一嘗,怎麼樣?

生一邊吃一邊交流

生:味道酸溜溜的。

生:味道甜津津的。

……

師:把我們看到的,把我們品到的,帶到文章中,我們一起來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最後一段。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師:石榴園裏,石榴樹下,鬱鬱蔥蔥的綠葉,競相開放的花朵,樂觀可愛的果實,透亮爽口的子,不管是數量還是形態,無論是顏色還是味道,無時無處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熱熱鬧鬧的場景,此時讓我們再讀第一自然段,你覺得作者是帶着怎樣的感情,怎樣的心情來寫這篇課文的?

生:石榴這麼美,這麼好吃,我覺得作者挺自豪的。

生:我認爲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讚美。

師:多麼惹人喜愛的石榴呀,作者那麼喜愛它,你讀後有什麼感受啊?

生:我也喜歡石榴了。

師:就讓我們和着音樂,把課文再讀一遍,體會作者的美好情感,也讀出我們的喜愛之情。師生配樂誦讀全文

師:孩子們,水果多好啊,你最喜愛哪一種?也像作者這樣試着從顏色、形態,味道等不同的側面寫一寫你最喜愛的水果,也可以把它們當成娃娃,當成人寫。

  附評析:

青島市實驗小學的徐慧穎老師,多次在全國、省、市的閱讀教學大賽中獲一等獎。她的課堂教學鮮活、靈動,富有情趣,語文味足,且特色鮮明。

一、通過“以畫促讀”調動主體參與,突出“主體性”

課堂上,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深入文本,並自始至終保持良好的讀書興趣?徐老師巧妙地運用了“以畫促讀”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深入地品讀了文本,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收到了很好教學效果。在理解第二段時,怎樣才能引導學生讀出石榴花的特點呢?教師獨出心裁地先出示一幅畫,讓學生結合課文評一評畫得如何?這一設計,一下子誘發了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慾望,學生在潛心會文中很快就讀懂了文意。然後抓住“滿、密、盛”等詞語進行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在對話中,通過理解以上語言文字,既對花多、美等特點有了深層的感悟和理解,又品味了語言,體會了用詞的準確,訓練了語感,同時還引導學生進行了情感體驗。整個環節的設計,教師以評畫爲情境,實現了“以畫促讀,以評促讀,評中感悟,讀出內涵”的目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極高。

二、利用“比較策略”引導品賞語言,體現“語文味”

課堂教學中應如何體現語文味?語言文字的訓練必不可少。徐老師沒有把語文課的工具性上成簡單化、程式化、刻板化的純技術訓練。而是巧妙地將工具性的訓練與理解文本、進行情感體驗融合在一起,真正實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上出了語文味。

要想很好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思維動機,而比較就是思維的開始。徐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寫“石榴果”一段時,巧妙地兩次運用了“比較策略”。第一次是在理解果的顏色特點時,抓住詞語進行了比較;第二次是在理解寫果的句子時,抓住句子進行了比較。教師先故意出示一個錯誤的句子,引導學生自主發現,並進行比較、分析、理解,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以及譴詞造句的方法。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就能自然而然地深入文本,品味語言,體會用詞的準確,懂得如何才能把句子寫生動寫具體,領悟出方法。同時也明白細緻觀察和準確描寫的重要性,最終達到 “教是爲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在語言文字比較訓練中,培養了學生的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學習了擬人的寫法,加深了對石榴果的認識,爲學生了解石榴的特點,受到情感薰陶,掌握表達方法,進行方法遷移,打下了基礎,很好地體現了語文味。

三、通過 “創境、體驗”撥動心靈琴絃,彰顯“情趣性”

徐老師在整個課堂上運用了“創設情境”、“生活體驗”等策略,將課堂變得“鮮活靈動,充滿了活力,更浸潤着情趣”,彰顯出了獨特的教學特色。在理解石榴花一段時,她說“這位石榴花先生腮幫子鼓得圓圓的,吹得真賣力,請問你在吹什麼曲子呢?”將學生置身於情境之中,引領學生進行了情感體驗。而在理解石榴果時,她又將理解語言與生活相聯繫,讓學生一邊觀察、品賞體驗,一邊與讀文聯繫起來。這樣的設計,將閱讀教學與學生生活、生命體驗密切聯繫,把語文和生活緊密聯繫,豐富和提升了學生的精神生活,撥動了學生心靈和情感的琴絃,引發了學習興趣,更讓課堂煥發了生命的活力,學生自始至終興味盎然,有情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