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繁星教案

七年級語文繁星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篇一:《繁星》教案

  教材分析

七年級語文繁星教案

第一單元是“親近文學”專題,目的是引導初一學生感受到文學的魅力,萌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步入文學的殿堂。《繁星》這一課既是文學大家巴金所作,又具有語言生動傳情,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與特點,是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文學的短小精悍的佳作。文章圍繞看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段,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書寫了“我”由此產生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好享受。

教學目標

一情感目標: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也能觀察自然、熱愛自然。

二能力目標:理解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三知識目標: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策略

一在朗讀中逐漸進入情境,初步體會美好的感情/

二在研讀中聯繫學生實際、體驗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課時安排 二 課時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巴金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曾讀過郭沫若的一首詩《天上的街市》,背給大家聽一聽“遠處的街燈明瞭,/好象是閃着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象是點着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夜晚閃爍的羣星帶給了詩人無窮無盡的想象,給詩人以靈感,你有沒有類似的感受呢?(生交流)。今天,我們來共同看看巴金對繁星有怎樣的觀察和感受。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標識出生字、詞

2查字典學習, 補充:

螢:螢火蟲 熒:熒光屏 瑩:晶瑩

模:mo模型、楷模mu模樣、模具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3交流作者情況

生交流預習時查閱的巴金的有關資料、介紹有關作品(如《家》、《春》、《秋》)的情況等。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指導朗讀。

朗讀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感情基調,對每句話來說,又要初步明確是用上揚調、平直調、曲折調、下抑調中的哪一種來表情達意:在一句話中,還要確定變音及重音的讀法。

以第一段爲例,師範讀,表達朗誦全文。

2配樂朗誦

配舒緩的《小夜曲》,每生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後談自己這樣處理的理由。讓學生盡情朗讀,以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當中。對朗讀有特點的每一處地方都給予肯定,以激勵學生。

3整體感知

說出作者四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大致瞭解,四次看繁星的情次和感受。或者填下表。

時間 地點 情景和感受

 四、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

 五、作業 在日記中寫一寫你觀察天上的繁星的情景,並寫出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交流日記{師:從同學們的日記當中,可以看出大家觀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同學插上想象的翅膀遨遊,有的同學在天文望遠鏡前駐足,今天,我們來共同領略一下巴金眼中、心中,筆下的繁星是怎樣的。}

二、 研究性閱讀

1、作者三次看星的情況和感受有什麼不同?請同學拿手起筆在書上畫出來,並思考:爲什麼三次看星情況和感受會不同。(儘量讓學生獨立思考,實在有難度,可以小組內合作,交流)

明確;之所以不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第一次“望着星天??母親的懷裏似的。”母親的懷抱總給人以溫馨的,表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和我談話一樣。”表達了與星之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的知心之情。

注意:由於學生的性格和感悟不同,答案肯定不禁相同,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尊重學生的見解。3文章之所以讓我們願意一讀再讀,是因爲用了一些生動的修辭,你能找出來並分析一下妙在何處嗎?全班交流。4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段,再讀第三段,回味、感悟。

  三、質疑反思

文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的或認爲不恰當的地方說出來,大家商討。

可能有學生會問:“第2段中,爲什麼星光“微小”。作者還是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呢?

  四、延伸拓展

多媒體放映夜空的星座圖多幅,師旁白:巴金讀過不少天文學方面的書,認得一些星,那是20世紀20年代初的事了。在2003年的今天,人們對宇宙星空有了更深的探索。請同學們利用你眼前的微機,上網查

詢有關資料,可以是文字、圖片、錄音片等,與大家共享。

全班交流,欣賞。

五、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

六、作業 以下三個作業任選一項,下節課交流。

1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篇小散文。

2自制一個與本文內容有關的幻燈片。

3畫一幅畫,並提上適當的文字。

板書:

二 繁 星

巴金

從前 家鄉 熱愛自然

三年前 南京 看繁星

如今 海上 嚮往美好生活

《繁星》

  學習目標:

1、能在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通過對《繁星》的學習,學會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能在課堂內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課前學習:1、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能正確拼讀,並瞭解詞的大意。

2、查閱有關寫星星的詩詞加深對繁星的認識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註

1 情境導入: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曾經有人講過,每個人都有一顆守護自己的星星,當我快樂時、悲傷時,我都會在夜晚的星空中尋找那顆守護我的星星?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 (播放《秋日的喁語》的音樂) 學生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3 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個特喜歡看天上繁星的人,許多年前,十九歲巴金在去歐洲的輪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輕的心中激起了許許多多的感受,下面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自由朗讀巴金的《繁星》,讓我們隨他一起去看星星,聽聽他看星星的感受。

要求:初讀課文,在文中劃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感受。 閱讀、在書上關鍵處圈點勾畫,討論

4 組織學生交流 交流,學生互評

第二塊:比較作者與自己看繁星的感受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註

1 問題創設: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都不一樣,爲什麼有這樣的不同? 你看繁星的感受與巴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你從中得到什麼啓示? 思考 2 組織交流、評價 組內交流,討論

第三塊:語文活動:望星空

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 學生活動 備註

1 情境創設:作者的文章寫得很美,彷彿將我們也帶入那美麗的夜晚與他一同仰望天空中的繁星,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三小節,思考作者爲什麼能夠將星星寫得這麼美?(找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並作分析) 朗讀,思考,交流

2 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星空圖再進行描寫,寫下自己獨特的感受。 寫片段、交流、評價 教師提醒運用聯想與想象,並注意修辭手法、運用詩句 課後學習:整理修改自己的小文章。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望星星的情況和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並形成書面材料。

教學重點、難點:重視閱讀過程中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納涼(nà) 半明半昧(mèi) 搖搖欲墜(zhuì)

霎眼(shà) 靜寂(jì) 艙面(cang)

2、解釋下列詞語。

納涼:乘涼。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昧:昏暗。

霎眼:眨眼。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

小東西)。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巴金,生與904年,四川成都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解題

繁星是常見的,卻引起古今中外無數人的遐想,巴金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有這樣的感受嗎?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思考:作者是怎樣寫他“從前” “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的?找出相關的語句。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從前”看繁星,“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三年前”看繁星,這些星光“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看繁星,“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總之,在作者筆下,繁星是如此的親切,觀看繁星又是一件美好的事。

四、學習課文最後一段(第4段)

朗讀最後一段,展開聯想、想象。

  篇二:繁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欣賞文中描寫繁星的精彩語句。

2、根據課文的寫作順序瞭解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比喻、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 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1、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比喻、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2、根據課文的寫作順序瞭解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 產生的種種感受,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比喻、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2、根據課文的寫作順序瞭解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預習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2、教師準備:巴金簡介,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介紹作者

1、情境導入: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曾經有人講過,每個人都有一顆守護自己的星星,當我快樂時、悲傷時,我都會在夜晚的星空中尋找那顆守護我的星星,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

2、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個特別喜歡看天上繁星的人。

簡介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德高望重的文學泰斗,傑出的語言大師。 原名李堯棠,字芾(f è i)甘。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2005年10月17日離開了我們,享年101歲。

3、背景簡介:

深受“五卅”運動的影響,23歲的巴金於1927年1月15日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開上海到法國去。此行的目的是爲了“向西方找真理”。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巴金在去法國的途中寫的《海上雜記》的一篇節選。

4、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課文,出示:

自學要求: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納涼 密密麻麻 搖搖欲墜 模糊

(3)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寫了幾件事?

2、交流:

(1)讀準詞語:

納涼靜寂 星羣密佈搖搖欲墜 夢幻

(2)理解詞語:

納涼:乘涼。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東西)。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3)生串讀課文,交流自學要求

3: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具體是什麼時間?

小結:課文就是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

板書:從前 家鄉

三年前 南京

如今 海上

4、 請同學們根據作者三次看星星的時間和地點,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

完成表格。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1小節

1、多媒體出示第1小節

2、指名讀第1小節

3、“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這句話表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爲下文作了鋪墊)

4、“密密麻麻”是什麼意思?它跟“繁星”矛盾嗎?

5、請用一個詞概括作者小時候仰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溫馨、幸福)側重表達了作者對星天的什麼之情?(依戀之情)

板書:甜蜜 溫馨 依戀之情

6、齊讀句子:“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感受巴金先生對星天的依戀之情。

7、誰能嘗試概括第一小節的主要內容?

過渡:剛纔我們一起學習了作者小時候在四川老家看星天的情景和感受。下面請同學們按照第1小節的學習方法學習2、3小節。

(二)學習第2小節

1、指名讀第2小節。

2、出示句子:“星光在我們肉眼裏雖然既然星光是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既然星光是“微小”的,爲什麼“我”會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呢?

青年時代的巴金,正在南京求學,也認識一些星星,所以他把星星當做朋友,時時與星星談話。當時的社會正處在黑暗時期,但巴金仍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所以才說“光明無處不在”。(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3、請用一個詞概括作者這個時候仰望星天的感受。(親密、投機)側重表達了作者對星天的什麼之情?(夥伴之情)

板書:親密 投機 夥伴之情

4、齊讀句子,感受巴金先生對星天的夥伴之情。

5、誰能嘗試概括第一小節的主要內容?

過渡:在南京的時候作者把星天當作自己的朋友,那麼,三年之後作者在海上看星天的情景和感受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接着學習。

(三)學習第3小節

1、指名讀第3小節

2、理解“半明半昧”和“搖搖欲墜”。

3、想想說話:出示句子:“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身處他鄉,積極投入到反帝反封建中去的巴金,覺得那些星星就是朋友,就是知己。那麼,他們之間又會聊些什麼呢?我彷彿聽見星星對我說......

4、請用一個詞概括作者在海上仰望星天的感受。(愜意、信賴)側重表達了作者對星天的什麼之情?(知心之情)

板書:愜意 信賴 知心之情

5、小組討論:課文一開始就把星天比作母親,這一段的結尾又把星天比作母親,這兩個比喻一樣嗎?

6、誰能嘗試概括第一小節的主要內容?

  四、複習小結

1、 小結寫法:全文三個小節,作者都是寫了什麼時候,什麼地點,觀看了什麼,感受到什麼,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星空的依賴、對光明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1)指導方法: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誰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

(2)學生概括

師小結:我們今天學習的《繁星》這篇課文按照時間的順序,緊緊地圍繞“繁星”展開描寫,描寫了巴金先生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作者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感受。美的感受是要靠優美的文字表達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歸納一下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

2、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精妙之處,並說說其表達作用。

比喻——“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見無數的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擬人——“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它們在 小聲說話。”

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3、出示句子:“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它們在小聲說話。”

師小結:全文由實到虛,虛實結合,既寫出了眼前的景物,又寫出了眼前的景物產生的聯想和想象。表達了作者對繁星的愛,以及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 板書:虛實結合

五、拓展作業

1、拓展:

同學們望星空能產生諸多的聯想和想像, 那麼看自然界其他事物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現在我們以“看大海(月亮、太陽、藍 天??)”爲題,看誰寫得快,寫得精彩。(要求:學習巴金描寫事物的方法。)

2、作業

(1)積累關於描寫星星的詞語。

  篇三:《繁星》教案定稿

  【學習目標】

1、學會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觀看星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理解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3、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學習重點、難點】

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堂學習】

課前:自學生字詞,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第一教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會產生哪些遐想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一顆顆璀璨的星星,一個個美麗的傳說,幾許快樂、幾多憂愁??五四運動之後,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

讓我們隨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看星星,聽聽他看星星的感受。

  二、我心目中的巴金:

學生介紹,老師補充巴金資料。

巴金(1904~),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於四川成都。建國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聯主席,《收穫》主編。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立志做社會活動家的他,卻成爲小說家、散文家,可謂德高望重的文學泰斗。其作品感情豐沛,故三部曲式大部頭之作甚多,後期作品用筆趨於沉實,其長篇小說《寒夜》堪稱傑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衛和平的人們》,《友誼集》,《隨想錄》;散文、小說、特寫集《新聲集》,《讚歌集》,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童話、雜文等。教師補充《繁星》的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行雜記》。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衝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的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惠林同行,先後同船的中國學生計9人。他去法國是爲了學習經濟學,“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護所。2月18日,“昂熱號”郵輪抵達馬賽。19日巴金抵達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行雜記》38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遊記,寫於1927年1月。

三、走進教材

(一)、請學生快速朗讀課文,思考巴金描寫了幾次繁星美景?這幾次描寫的內在順序是什麼?

三次,時間順序

(二)、再讀課文,說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

(三)、研究比較寫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有什麼不同,並討論一下,爲什麼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會不相同。

這個不相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四)、深入研究三次寫觀星感受句子的含義和所表達的情感。

從前——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回到了母親懷裏似的。

表達了作者望星天產生的甜蜜、溫馨之感和依戀之情。

好象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表達了作者與星星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寫出了海上看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五)、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精妙之處,並說說其表達作用。

比喻——“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象看見無數的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擬人——“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六)、領會一些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1、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

爲什麼星光“微小”,作者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呢?

2、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爲什麼要用“覺得”兩個字?

3、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跑”有什麼作用?

1、答:因爲當時作者很年輕,充滿幻想,充滿朝氣,所以他在“微小”的星光中,覺得“光明無處不在”。

2、答: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只是感覺上彷彿回到了童年,所以用“覺得”二字。

3、“跑”,既寫巨人星座的形狀,又暗示船在前行,又表露了作者涌動的激情。

(七)、請學生談談自己有過的看繁星的經歷或者說說你對星星、星空了解多少。

 四、教材探究

1、賞析文本: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壯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感受。 由實到虛,虛實結合,是本文寫作上顯著的特點。在描寫時,作者先寫觀察情景,後寫感受。觀察仔細,抒情真切。如“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母親懷裏似的。”因爲星天是那麼溫馨親切,纔會給人如此的感受。文章語言質樸,理想和想象透着一種稚氣,一顆童心,使全文浸潤在作者的童心中,寫景極純極真。是繁星、星空把作者淨化成一個純真的孩童,又是作者把我們帶入一個童話般的天地。

2、拓展閱讀:

巴 金

在一本比利時短篇小說集裏,我無意間見到這樣的句子:“星星,美麗的星星,你們是滾在無邊的空間中,我也一樣,我瞭解你們······是,我瞭解你們······我是一個人······一個能感覺的人······一個痛苦的人······星星,美麗的星星······”

我明白這個比利時某車站小僱員的哀訴的心情。好些人都這樣地對藍空的星羣講過話。他們都是人世間的不幸者。星星永遠給他們以無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個小小舞臺上,我看見了屠格涅夫筆下的德國音樂家老倫蒙。他或者坐在鋼琴前面,將最高貴的感情寄託在音樂中,呈獻給一個人;或者立在藍天底下,搖動他那白髮飄飄的頭,用讚歎的調子說着:“你這美麗的星星,你這純潔的星星。”望着藍空裏眼瞳似的閃爍着的無數星子,他的眼睛潤溼了。

我瞭解這個老音樂家的眼淚。這應該是灌溉靈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間外面,有一段沒有被屋瓦遮掩的藍天。我擡頭可以望見嵌在天幕上的幾顆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視着那些美麗的星星。它們象一個人的眼睛,帶着深深的關心望着我,從不厭倦。這些眼睛每一霎動,就像賜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裏星星是不會墜落的。想到這,我的眼睛也溼了。

五、合作探究:

1、 比較一下,你看繁星的感受與巴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有這樣的不同?你從中得到什麼啓示?

2、從文中找出最能表現作者望星空感受的句子,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從文中找出你認爲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賞析。

六、拓展延伸

如果你來到大海邊,面對碧海藍天,你會產生哪些聯想和想象呢?請你以“大海,你象??”爲題,寫一段抒情性文字,字數150字左右。

(寫好後,先小組交流,然後小組推薦代表朗讀作品。)

 七、佈置作業:

1、 在夏天的夜晚,你觀察過天上的星星嗎?畫一幅畫,並配上適當的文字進行說明。

2、文章結尾看起來似乎不太完整,根據首尾照應的原則,請你給文章續寫一個結尾(字數在20字左右)。

3、課外收集閱讀巴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