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小聖施威降大聖》課文原文

人教版七年級《小聖施威降大聖》課文原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卻說小聖二郎,即喚梅山六兄弟——乃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甲、直健二將軍——聚集殿前道:“適才玉帝調遣我等往花果山收降妖猴,同去去來。”衆兄弟俱忻然願往。即(原作“郎”)點本部神兵,駕鷹牽犬,踏弩張弓,縱狂風,霎時過了東洋大海,徑至花果山。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不能前進。因叫道:“吾乃二郎顯聖真君,蒙玉帝調來擒拿妖猴者,快開營門。”一時,各神層層傳入。四大天王就同李天王同出轅門迎接。相見畢,問及勝敗之事,天王將上項備陳一遍。真君笑道:“小聖來此,必須妖猴賭賽。列公將天羅地網重重密佈,只請託塔天王與我使個照妖鏡,住立空中。恐他一時敗陣,逃走他方,切須與我照耀明白。”

人教版七年級《小聖施威降大聖》課文原文

真君領着四太尉、二將軍,連本身七兄弟,出營挑戰,直到水簾洞外。見那一羣猴,齊齊整整,排作個蟠龍陣勢;中軍裏,有一竿旗,上書“齊天大聖”四字。真君道:“那潑妖怎麼稱得起齊天之職?”那小猴見了真君,急報猴王。大聖即掣金箍棒,身穿黃金甲,足登步雲履,按一按紫金冠,騰出營門,睜睛觀看,那真君的相貌,果是清奇。真生打扮:

儀容清俊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

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

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

腰挎(原作“胯”)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

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椶羅雙鳳凰。

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

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

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

大聖見了,笑嘻嘻的將金箍棒掣起,高叫道:“何方小將,輒敢大膽到此挑戰?”真君喝道:“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麼!我乃玉帝外甥,敕封靈顯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這反天宮的弼馬溫猢猻!”大聖道:“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你這郎君小輩,可急回去,換你四大天王出來。”真君聞言,大怒道:“潑猴!休得無禮!吃吾一刀!”大聖側身躲過,疾舉金箍棒,劈手相還。他兩家這場好殺:

昭惠二郎神,齊天孫大聖,鐵棒賽飛龍,神鋒如舞鳳,左擋右攻,前迎後映。這陣上梅山六弟助威(原作“感”)風,那陣上馬流四將傳軍令。搖旗擂鼓各齊心,吶喊篩鑼都助興。兩個鋼刀有見機,一來一往無絲縫。金箍棒是海中珍,變化飛騰能取勝;若還身慢命該休,但要(原缺“要”字)差池爲蹭蹬。

真君與大聖鬥經三百餘合,不知勝負。那真君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隻(原作“雙”)手,舉着三尖兩刃神鋒,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峯,青臉獠牙,硃紅頭髮,惡狠狠望大聖就砍。這大聖也使神通,變得與二郎身軀一樣,嘴臉一般,舉一條如意金箍棒,卻就是崑崙頂上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唬得那馬、流元帥戰兢兢,搖不得旌旗;崩、芭二將虛怯怯,使不得刀劍。這陣上,康、張、姚、李、郭甲、直健,傳號令,撒放草頭神,向那水簾洞外,縱着鷹(原作“雁”)犬,搭弩張弓,一齊掩殺。可憐那些猴,拋戈棄甲,撇劍拋槍;跑的跑,喊的喊。好似夜貓驚宿鳥,飛灑滿天星。

大聖正鬥時,忽見本營中妖猴驚散,自覺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見他敗走,大步趕上道:“走那裏,趁早歸降,饒你性命!”大聖不戀戰,走入洞中,正撞着康(原缺“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甲、直健二將軍,一齊擋住道:“潑猴!走那裏!”大聖慌了手腳,就把金箍棒捏做一個繡花針,藏在耳內,搖身一變,變作個麻雀兒,飛在樹稍頭釘住。二郎觀見,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鋒,搖身一變,變作個□(左“鳥”右“戎”)鶯兒,抖開翅,飛將去撲打。大聖見了,搜的一翅飛起去,變作一隻大鶿老,沖天而去。二郎見了,急抖翎毛,變作一隻大海鶴,鑽上雲霄來嗛。大聖又將身按下,入澗中變作一個魚兒,淬入水內。二郎趕至澗邊,不見蹤跡。心中暗想道:“這猢猻必然下水去也,定變作魚蝦之類。等我再變變拿他。”果一變,變做一隻朱頂的灰鶴,伸着一個長嘴,與一把尖頭鐵鉗子相似(原缺“相似”二字),立在蓼汀之上等他。大聖見了,“撲”的一個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見。

真君急縱身駕雲,起在半空中。見李天王高擎照妖鏡,與那吒住立雲端,真君道:“曾見妖猴麼?”天王道:“不曾上來。”真君把那睹變化,弄神通,細說一番。李天王就把照妖鏡四方一照,呵呵的大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個隱身法,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聽說,即取神鋒,回灌江口來趕。又聽下回分解。

小聖霜翎異衆禽(原作“擒”),妖猴拒敵顯神通。

觀音法助二郎力,管教諸將建功成。

  教材簡說

《小聖施威降大聖》這篇課文選 自《西遊記》。《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峯,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爲這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百科全書》說“全書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趣。”書中將善良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評巧妙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着諷刺小說的發展。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