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下《盧溝橋烽火》說課稿

蘇教版六下《盧溝橋烽火》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盧溝橋烽火》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反映了中國現代史上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盧溝橋事變,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蠻侵佔我國領土的滔天罪行,謳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根據我以往的教學經驗,在六年級學生心中,抗日戰爭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侵略者趕出中國,至於盧溝橋事變具體是怎麼回事,它有什麼歷史意義?學生並不瞭解,畢竟現在的孩子距離抗戰這一特定的歷史時期已很久遠。因此,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我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蘇教版六下《盧溝橋烽火》說課稿

1、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讀準多音字“爪”、“咽”、“處”。

2、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逐步”、“萬籟俱寂”造句。按照時間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3、 情感目標: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學生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攻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爲的崇敬之情。

其中目標2、3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的險惡用心是教學的難點。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以上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採用三個層面的讀,首先,以歌曲《松花江上》作爲背景音樂,配上教師激憤的講述“九一八”事變,用音樂渲染氣氛,使學生很快進入情境,然後請學生說說聽後的感受。由此揭題,理解“烽火”,再解題、讀題。接着,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掃清閱讀障礙。結合初讀檢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默讀課文,引導學生邊讀邊劃出描寫時間的詞句,並指導學生理清事件發展的脈絡。通過不同層面要求的讀。估計學生能整體把握住課文主要內容。

下面就第二課時重點談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明確盧溝橋的戰略地位,體會日本帝國主義的險惡用心

課始,通過“誰能簡要說說盧溝橋事變的經過”引導學生複習文章主要內容。日本帝國主義爲什麼要發動盧溝橋事變呢?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設想引導學生通過對“蠶食”“妄圖”等詞的理解,體會日寇急於吞併我國的狼子野心。並配以地圖以及瞭解“咽喉”在人體中的重要位置,使學生體會盧溝橋地理位置的極其重要。

二、瞭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激發學生的愛憎感情。

課文(第2-5自然段)具體敘述了盧溝橋事變的經過,其中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中國軍民頑強抗擊的場面,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爲此,我作如下預設:

1、 讓學生讀一讀第2-5自然段,邊讀邊想事件的來龍去脈。

2、 圈畫出描寫敵我雙方表現的詞句,想一想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3、 組織交流。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適當點撥,體會我軍的英勇頑強和侵略者的蠻橫狼狽。

比如理解“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爲”這一句時,我先引導學生理解 “挑釁”,讀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挑釁行爲?”再引導學生從“全副武裝”“偷偷地”“氣勢洶洶”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事變發生完全是日寇早有預謀、精心策劃的。然後,把日寇的狡詐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再如,學習我國守軍頑強抗擊侵略者這一部分,我首先讓學生讀一讀相關語句(第4、5自然段中);接着,圈一圈關鍵詞語理解“同仇敵愾”“奮起還擊”“舉起大刀”“冒着炮火”“衝出”“砍去”等;然後,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最後,有感情地朗讀,再次體會我國軍民的同仇敵愾、英勇頑強。(板書:英勇頑強)我將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感悟侵略者蠻橫無理而遭到慘敗的可恥下場。(板書:蠻橫狼狽)

4、再次朗讀,加深體會。讓學生自由選擇兩軍表現部分,考慮到高年級學生有可能都選擇朗讀描寫我軍部分,這時我將以“只要你讀出對日寇的無比憎恨,你同樣是一名勇敢愛國的少先隊員!”這句話來引導學生作出選擇。如果學生感受不深,我就播放錄像,引導學生聯繫電視電影中敵我雙方的形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強烈的愛憎感情。同時,爲學生複述課文作好情感上的鋪墊。

5、編寫提綱,練習複述。引導學生按照時間和事情的發展順序,抓住描述敵我雙方神態舉動的關鍵詞語複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先同桌對說、小組互說,再全班交流評議。

三、感到形勢之危急,激發強烈愛國情

“日寇亡我之心不死……中華民族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作爲中國人的我們,該怎麼辦?估計有學生會說到:我們必須響應黨的號召,這就自然過渡到“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這句話的學習。媒體出示這句話,我設想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討論“這三個危急能否調換順序?”,使學生明白“絕對不能!”因爲這三個危急是表示遞進關係的,平津有難,華北就保不住,華北有事,中華民族就危急!同時,適時引導學生聯繫第一自然段“盧溝橋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這句話,深入體會咽喉要道——盧溝橋所處的戰略地位。至此,學生就會明白,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的真正目的——侵佔中國。這樣就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樹立不把侵略者趕出中國誓不罷休的堅強決心,從而體會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堅持抗戰的民族精神。

那盧溝橋事變的歷史意義何在?引讀最後一段後教師總結,使學生明白從盧溝橋事變後,中國人民進入了八年抗日的艱辛歷程。

學完課文,引導學生回憶看過的反映抗戰的影片或電視劇,把最感動自己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講給同學聽,讓大家一起謳歌英雄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