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最後的姿勢》評課稿3篇

《最後的姿勢》評課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最後的姿勢》評課稿1

《最後的姿勢》評課稿3篇

我有幸聆聽了六年級陳老師執教的《最後的姿勢》一課,陳老師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過程流暢,環節是環環相扣,聽後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下面本人就從她的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兩點來說說。

一、 新課程理念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從陳老師這節課設計的理念上可以看出她已意識到老師已不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更重要的是課堂的組織者,她一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當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充分的說,能從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去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知道了什麼是烘托寫法,什麼是鋪墊,什麼是愛與責任,也知道了什麼樣的人生是有價值的。她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如導入後讓學生自己去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然後畫一畫語句,讀語句,寫感受。她注重合作學習,自學之後又和同桌互相說說。她注重探究學習,如找第五節中描寫動作的詞(拉、撐、護)找到之後,陳老師又問這幾個動詞用得怎麼樣?學生都說好,但她沒停止,她又繼續問,好在哪裏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肯定在琢磨這好在哪裏,你看這些既注重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又培養了他們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自學能力,真是一舉多得。

二、 能採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陳老師通過一段激情話語的導入,讓學生不由自主地就想去讀一讀這個故事,走近譚千秋老師身邊,然後採用了自學探究和合作交流,讓學生去讀、找、說,學生興趣盎然。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在交流中,陳老師也是做到了不憤不啓,不悱不發,點撥和指導都非常到位。如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地震的語句,學生找到了第四、第五、第七的語句,陳老師又讓學生說說你讀出了什麼?學生立刻想到了說明環境險惡,陳老師話鋒一轉,那描寫環境與譚老師有關係嗎?你是怎麼想的?調起學生想參與的願望,然後水到渠成的引出譚老師的偉大之處:恪盡職守、無私大愛。然後通過抓住三個人物救援人員、獲救學生、老師三個人的話語,說體會,有感情朗讀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再到此時此刻你想對譚老師說些什麼,最後讓學生去搜集抗震救災中的英勇事蹟,由課內走向課外,體現了大語文的理念。陳老師的二、三、四模式運用得非常好,真正地讓孩子們以我口說我心,讓他們成爲了課堂的主人。

  《最後的姿勢》評課稿2

《最後的姿勢》是蘇教版六上第二單元新編入的課文。課文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位學生的感人事蹟。文章質樸感人,字裏行間飽含着對譚老師的敬意。

這節課,張老師使用中心突破法,緊扣中心句(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中的“愛與責任”來展開教學。學習課文時,張老師只有一個大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譚老師?教學4~7小節時,她先讓學生從地震來臨時譚老師的語言、動作來感悟人物形象,採用方法是抓住關鍵詞語,尤其是通過“拉、撐、護”這三個動詞在讀中感悟人物形象的高大;接着讓學生找出地震來臨時環境描寫的句子,通過當時情況的危急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感受譚老師精神的偉大,進而滲透寫作方法——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讓學生們明白了側面描寫更能烘托人物形象。教學8~10小節時,也是採用了抓關鍵詞語的方法,通過不同的三種人物的'語言朗讀、想象來感悟譚老師可貴的精神,在這裏又一次強調了側面描寫的作用和意義。課文學到此,張老師在補充了譚千秋的一段資料後順勢解決了“這是怎樣的一個姿勢”這一問題,可能是前面張老師教的比較紮實,故這一問題的解決時比較順利完美的。另外現在提倡語文課內應有5分鐘的作業時間,張老師又設計了一道課內作業,把寫作方法與補充習題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再一次對側面描寫有了一個鞏固。可以說聽完課後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語文的工具性比較厚實。

但是,教學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1、張老師教學4~7小節讓學生從正面感悟人物形象時,雖抓住了關鍵詞語,但是還不夠深,比如“撐”這個詞。“撐”這個詞折射了譚老師對學生無私的大愛,如何讓學生來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呢,這時張老師就可以讓全班學生做一做“撐”與“放”的動作,比較“撐”與“放”的不同,通過親自體驗這一“撐”,讓學生來感受正是譚老師的一“撐”,可以提出一個小問題:譚老師撐住了什麼?撐起的又是什麼?這樣就能很好地使學生體會到譚老師臨危不懼的精神。

  《最後的姿勢》評課稿3

按照學校的安排部署,我承擔了對張老師執教的《最後的姿勢》的評課任務。

首先,我在聽課之前解讀了教材。《最後的姿勢》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汶川8.0級特大地震時,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護衛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蹟,讚頌了譚千秋老師的高尚的師德和他對學生的無私大愛。

在聽了張老師的課後,我思考很多:

一、《最後的姿勢》這篇課文篇幅長;課文場面很震撼,地震時情形危急;譚老師的人格魅力更是熠熠生輝。張老師大膽嘗試,長文短教,緊緊圍繞“環境描寫對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組織教學,對教材內容、重難點的把握準確。

二、整節課的設計,教路清晰流暢,學法指導(勾畫、批註、讀中想象)潤物無聲

1.情境創設到位,奠定了課堂的感情基調。

課前的真心話大冒險讓學生說出真實的反應及選擇。面對危險時,我們必然會做出選擇,這時的選擇也許不理性,也許不高尚,但都是本心的體現。看似不經意的遊戲爲學生理解譚老師最後的姿勢做了情感鋪墊。而後播放地震視頻,將學生帶入到了震撼、恐怖的地震氛圍中去,已深深觸動了學生的神經。這比老師任何語言都具有表現力。

2.品詞析句有板有眼,真切感悟人物形象。

教學中,張老師悉心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進行圈點批註。抓環境描寫,抓側面烘托,引導學生感悟譚千秋老師的光輝形象和偉大人格,深刻領悟“最後的姿勢”對“愛與責任”的生動詮釋。

3.讀寫結合,大量閱讀,落實“語文主題學習”。

緊緊承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地震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再次感受譚老師的光輝形象。接着又進行拓展閱讀《懶爸爸》《頂碗少年》,領會側面描寫的寫法。最後落實讀寫結合——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寫一位熟悉的人。

三、對“語文主題學習”的幾點思考

1.語文主題學習落實“一課一得”,要把握兩條主線:一是思想內容(寫了什麼),一是表達方法(怎麼寫的)。但我們更側重於思想內容,輕視了表達方法。

2.拓展內容的選擇處理。拓展內容的選擇,難易程度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拓展內容的選擇,應緊緊圍繞“一課一得”的訓練點;拓展內容的選擇,應與課文內容從思想內容上有內在的關聯,這樣便於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