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論美》教學案例(蘇教版九上)

《論美》教學案例(蘇教版九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一、教學設計

《論美》教學案例(蘇教版九上)

  一)設計思路

九年級上冊第十二課《論美》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作品。作者是個頂頂有名的人物,而文章談論是話題又是古分寬泛難以把握的“美”。面對這樣的課文,作爲執教者,當然不敢怠慢,在正式上課前好幾天,我便開始構思着這篇課文的上法。如果按老一套,由介紹作者到分析課文這樣講下去,一定會使這樣的《論美》之文,顯得毫無美感,反而令人生厭。如果旁徵博引,大談美學理論,美學觀點,那情景一定會是講授者唾沫橫飛,聽課者不知所云。

既然這是一篇論美之文,那上這篇課文就應該以美字爲突破口,在美字上大做文章。我想:我所面對的是9年級的初中畢業班學生,他們對美應該有自己的看法,那麼上這節課就應該將他們心目中對美的認識挖掘出來,讓他們內心的美觀與作者培根的美觀進行碰撞,產生交流,從而使他們在對美的認識上得以昇華。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於是在設計教案時,我確定了“說、讀、思、評的四步驟教學流程。即說出自己心中的美,讀出文章對美的詮釋,對文中的語句進行思辨與評說。

  二)教學步驟

  1、說出心中的美。

九年級的學生都是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年,“美”這樣的話題對他們而言真是熱門中的熱門,他們的心中一定有自己認爲美的事物,美的情景。如果課堂上他們能暢所欲言,淋漓盡致地展示自己心中對美的理解,那麼這樣的課堂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次美的盛宴,對老師而言也是教學生涯中的一大收穫。

主體活動:以回顧相關古詩文語句入題,讓學生暢談自己心中的美。

  2、讀出課文對美的詮釋。

一讀課文,找出作者關於美的主要觀點。

主體活動:自由朗讀課文,並要求他們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幾種美,以及作者對美的主要看法。

二讀課文,理解作者對觀點的闡述方法。

主體活動:帶着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使用的論證方法。學生相互討論、交流。自由回答。

三讀課文,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語句。

本文作者培根是一個學識淵博、思想豐富的大哲學家,在他的文章中有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有些能給我們啓發、教育;有些能給我們以美感,讓我們不由得喜歡,有些句子表達的觀點讓我們信服,當然也有一些觀點和我們自己的觀點發生磨擦,甚至產生碰撞。在這一環節,要讓學生學會思辨與評價,不要盲從與輕信。

主體活動:重讀課文,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句子(反對的、贊同的、喜歡的、欣賞的、受到教育的、得到啓發的)

  3、思辨、評價自己感興趣的語句,並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

穿越時空,把培根從遙遠的過去請到課堂上來,讓同學們與大師對,暢談自己對課文中的語句、觀點的看法。

  二、精彩片斷

  片斷一

師:我們學過許多古詩文,有許多句子能給我們以美感,值得我們仔細品味、把玩。同學們能舉些例子出來嗎?

生:《桃花源記》中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描寫的是大自然的優美風光,讓我們覺得祖國江山的秀美。

生:“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抒發的是熱血男兒的壯志豪情,讓我們體會到氣吞山河的壯美。

師:以上幾位同學舉的例子都很好。同學們都是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年,“美”是你們非常喜歡的,下面就

師:以上幾位同學舉的例子都很好。同學們都是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年,“美”是你們非常喜歡的,下面就請大家說說自己心中的美的形象,美的事物,美的情景,最好也用一兩句美的.語言來表達。

生:春天到了,大地復甦,萬物生長是美的。雨過天晴,天邊出現七色彩虹是美的。

生: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是美的。一部精彩的電影是美的。

生:外在美如同一個西紅柿,看起來紅活圓實,但難以保存,而內在美則是核,它藏在堅硬的殼裏,雖然一時不爲人知,卻能長久保持本性而不變質。

生:踏踏實實的人生是美的。

生:美是發自內心的。只有內心善良的纔是美的。反過來,如果心毒如蛇,縱使有傾國傾城之貌,也只不過是披人皮的狼。

生:一羣不同種類、顏色翩翩飛舞的蝴蝶是美的。一陣風吹過竹林發出的聲音是美的。五顏六色的金魚在荷花下悠閒的漫遊是美的。

生:秋天的田野是美的。白雲飄浮在藍天上是美的。

生:一個母親發自內心的慈祥的笑容是美的。

生:美是冬日的陽光。美是深秋的楓葉。

生:夕陽下,一家人在散步,那拖得長長的影子是美的。跑道上滿臉汗水的長跑運動員是美的。滿天星斗的夜空是最美的。勝利者走上領獎臺的那一幕是美的。老朋友久別重逢,相聚暢飲的時候是最美的。

生:美是一種不可言喻的美妙感覺。

......起來回答的學生越來越多,有些同學已數次起身回答,一個個句子承載着少男少女們心目中的美,有如清澈的流泉,從他們的心靈出發,匯聚在一起,流淌在課堂中。

 片斷二

師:培根是位學識淵博、思想豐富的誓學家,大家想見見他嗎?

生:想(齊聲)

師:(迅速地在黑板上畫出嘴叨菸斗的培根頭像)今天老師就把他請來了,不知同學們敢不敢和他對話。我們學了他的課文,對於他在文中的語句,你是持什麼機關報看法呢?是喜歡、欣賞、贊同、反對,還是得到啓發,受到教育了呢?你敢出來和大師面對面地進行辨駁嗎?

生:(大約一分鐘後,手舉了起來,一隻隻手,有如春天草地上的一朵朵花。先是零散的,東一朵,西一朵,繼而是一大片,一大片滿地的鮮花。看到這一情景,老師的心中樂了,美在課堂中如花盛開。)

生:培根說“有些人過於追求外形美而放棄內在美”。這種情況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還普遍存在。有一些爲追求外形美,而不惜花掉大把的金錢去整容,做人工美人。他們爲了美色耗盡自己的金錢,又爲了金錢出賣自己的美色,踐踏自己的人格。這值得嗎?

生:我同意培根說的:“最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的,因爲它是難於直觀的。”我認爲最高的美是內在美,而內在美是不能憑畫家的畫筆表現出來的。

生:我反對培根說的:“晚秋的景色是最好的。”在我看來,初春的景色纔是最好的。因爲晚秋預兆着結束,而初春正預示着復甦。

生:培根說:“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我非常贊同這句話。因爲我覺得外在美並不重要,外在美只是掩飾自己的工具,而內在美才是這個文明社會的通行證。

生:培根說:“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這句話說得好,如果一個沒有好的德行的人,即使你的相貌很出衆,也只是“紅顏禍水”,也是不會受到別人真心的尊重的,所以如果你有美的形貌,那也必須要有好的德行,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輝的。

吳柳勇:我從培根的話“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以保持的”中得到啓發:外在美不是永恆的,狡好的容顏終有一天會變得蒼老、憔悴。只有美德才能永遠不變。

......

臨近下課了,學生們談興未減,舉手的人有增無減,老師只好另出高招。

師:今天時間不多了,不能讓所有同學都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不過不要緊,你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寫出來,我們將出一期《與培根論美》的班刊。到時候,你們的觀點就可以在班刊上與大見面。你們說好不好?

生:好(歡呼加掌聲)

 三、教學反思

上完《論美》一課後,我簡直有點不認識自己的學生了。怎麼我的學生會有這麼聰明呢?他們的思想怎麼會那麼深入?他們的語句怎麼會那麼優美?他們的表達又怎麼會那麼流暢呢?然而,這的確就是我的學生。此時,我不得不進一步思考,是什麼原因使我的學生產生了這樣大的變化呢?窮究起來,我找到了以下幾點原因。

1、興趣是這節課成功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雖然是一個老話題,但也是一個歷久彌新,值得永遠探索的話題。我想每一篇課文都會暗藏着激發學生興趣的一個激趣點。如果老師能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個激趣點,並恰如其分地將其發揚光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可以被激發出來,從而使他們的思維更敏捷,表達更流利。《論美》一課的激趣點就是“美”。美對於這羣十五六歲的少男少女們來說是熱門中的熱門,以此爲興趣的激發點,當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2、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中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是這節課成功的關鍵。新課標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享有自主學習的權利。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權,纔會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節課教學流程設計完全符合這一理念。“說、讀、思、評”的教學流程設計,真正做到了把學生的讀書時間還給學生,把閱讀感悟的機會還給學生,把思考與表達的權利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