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第9課《故鄉》教案

第9課《故鄉》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一、教材分析及指導思想

第9課《故鄉》教案

如何不把語文教學扁平化?如何體現小說教學的層次性?如何體現語文教學的初高中銜接?如何在文體教學中既體現“類”的知識, 又體現出“這一文本”的獨特性?

對上述問題的思考,是我們着手初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故鄉》是一篇小說,這是它的文體屬性。但是,我們在進行《故鄉》的教學時, 必須超越小說的共性, 發掘其個性特點。小說的主要特點在於虛構,其虛構體現在兩個方面:選材及表現手法上。設計怎樣的故事情節,刻畫怎樣的人物形象,表現什麼樣的社會生活主題,是作家在內容上的考量。而從什麼樣的視角去敘述, 用什麼樣的語調去陳述,故事從何處開始,運用什麼樣的構思,將龐雜的社會生活內容納入筆端,採用什麼樣的寫法,構築怎樣的環境氛圍來刻畫人物形象,則是作家在藝術手段上的匠心。

小說在內容的選擇上,在藝術手法的運用上的獨特性,是我們進入初三之後在小說教學上必須要考慮的。

《故鄉》一文,從內容上看,描寫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將近30年中,江南小鎮及廣大農村在社會動盪中,尤其是在外來經濟入侵中,中國社會中的農民及城鎮小私有者迅速破產的社會現實,並由此而帶來愚昧的麻木、精神的墮落、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與冷漠造成的令人窒息的社會氛圍

這種急劇的變化被藝術家運用“對比”的藝術手法統納於筆端,在自然環境上的'對比,在社會環境上的對比, 在人物形象上的對比,人物形象自身的前後特點的對比,在敘述者的心境上的對比,將整個社會的變化做了廣泛的反映。這是作家在藝術上的獨特匠心。

這篇小說的語言簡練而收斂,沉鬱而冷靜,幽默中透着揶揄,悲哀中而不失希望,是魯迅獨特的語言風格。當然,這是比較深邃的, 只要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一點點,就是研讀魯迅小說好的開端,也是爲學生今後接觸魯迅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⒈在進行小說共有知識複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故鄉》採用“對比”的手法所達到的藝術效果。

⒉在探究中感受“對比”這一藝術手法在小說人物設置、人物形象刻畫、社會環境描寫、敘述者心境的變化中的作用;進而掌握小說的主題思想的深刻性。

⒊感受這篇小說在語言上的特點:簡練而收斂,沉鬱而冷靜,幽默中透着揶揄,悲哀中而不失希望。

⒋寫作訓練:學習運用“對比”這一藝術手法表現社會或某個人的“變化”上。

三、教學重點

⒈小說主題的探討。

⒉研習“對比”手法在小說中的獨特運用。

⒊魯迅小說語言的特點。

四、教學設想

⒈自主預讀:初三學生,可以自行解決字詞積累、小說內容的大致感知,可以自行復習以前學過的小說的基本常識,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去了解小說創作的相關背景資料。

⒉課堂上主要採用探究法:老師拋出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去感受、理解“對比”的藝術手法在這篇小說的獨特作用,從而瞭解、體會魯迅小說的獨特藝術價值。

⒊長文短教,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爭取一課時上完。

五、教學流程設計

㈠導入:檢查預習。學生回顧下列知識:

⒈一篇小說必須具備哪三個要素?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⒉常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動、語言描寫,以及正面、側面描寫。

⒊小說情節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還有序幕、尾聲。

⒋環境:

⑴社會環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⑵自然環境;用以烘托氣氛、表現人物感情等。

⒌時代背景

辛亥革命後,封建王朝的政權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由於這雙重的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日益貧困化。這篇小說是魯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鄉接母親時親眼看到故鄉的破舊不堪和農民生活的貧困,百感交集,思緒萬千,一年後就以這次經歷爲素材,創作了小說:《故鄉》。

㈡感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理清小說思路。

⒈默讀課文,熟悉課文,思考小說的線索,情節結構。

小說以時間爲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可按“漸近故鄉——在故鄉——離開故鄉三個方面分爲三個部分:

⑴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⑵“我”在故鄉期間的見聞和感受:①老屋的寂寥,決定搬家。②“楊二嫂”的變化。③閏土的變化。

⑶“我”懷着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寄託於下一代。

㈢研讀課文:找變化, 說對比。

⒈人物形象

⑴人物設置上的對比

文中寫了哪些人物?在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刻畫得較詳細?

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我”,“我”母親、水生、宏兒;其中閏土、楊二嫂、“我”,刻畫得比較詳細。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後用一兩句生動的話對人物作一評價。

⑵人物自身的前後對比:外形、神情、語言、動作、境況

⑶人物關係的對比:少年閏土與“我”、中年閏土與“我”;閏土與“我”同“楊二嫂”與“我”,青年楊二嫂與老年楊二嫂;少年閏土與“我”同宏兒與水生。

⒉環境描寫

⑴自然環境的前後對比

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環境的語句,並說說它的作用。

12段:明朗、美麗、令人神往,2段:晦暗、蕭條、令人悲涼。

⑵社會環境的前後對比

⒊敘述者心境的前後對比

對故鄉的感受、對社會的感受、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對過去與未來的感受

㈣深入研討:動盪中的社會,破產中的農村

引導學生在上述“對比”探究中對本文的主題進行探討

⒈茅盾先生認爲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瞭解,隔膜”。

⒉反映辛亥革命前後農村破產,農民痛苦生活的現實,揭示產生這種現實的根源。

⒊表達對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願望與信心。

㈤小說語言特點探究

⒈比較小說中對閏土的描寫與對楊二嫂的描寫在語言上的差異、在自然環境的描寫上的語言特點(瓦楞上幾莖斷草當風抖着……)

⒉關注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的表達作用。

㈥課堂小結:讀出小說的藝術獨特性是我們藝術品位得到提升的主要表現。

㈦作業:以“ 變了”爲題,運用對比的手法,表現一個人物的變化,進而反映一定的社會生活。

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