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鞏乃斯的馬》教案設計大綱

《鞏乃斯的馬》教案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設計理念:

《鞏乃斯的馬》教案設計

1、引導學生依託課文品味語言,拓展想象空間。以朗讀作爲基本學習方法,從中積極思維並投入情感活動,從而深化對語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時受到思想的啓迪和情感的薰陶。

2、體會借物言志的寫作特點,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藉助課堂教學的延伸,掌握更多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1、感受“鞏乃斯的馬”的可愛,體會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2、學習抓住典型場面進行描寫以突出主體的寫作手法。

3、引導學生從個體視野的狹小中走出來,體悟文章展現的闊大的精神世界,思考個人、民族的生命內涵。

4、引導學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爲“感悟自然”的主題活動提供一個把手,體會和感受祖國壯麗的山河。

5、增強學生對美的文辭的審美感受力並雕琢學生的文學語言表達能力 。

 教學重點:

對“馬”的場面描寫。

 教學難點:

“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

 教學準備:

計算機、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說出你知道關於馬的成語,如:馬到成功、龍馬精神、汗馬功勞、鞍前馬後……我們愛說“龍馬精神”,還有哪些帶“馬”字的成語同樣反映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馬到成功、人強馬壯、一馬當先、千軍萬馬、快馬加鞭、汗馬功勞、老驥伏櫪)

2、這些成語都體現了馬的一種什麼精神?(勤奮、勇敢、不羈)

  新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看看作者筆下的馬是什麼樣子的?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環境介紹:

鞏乃斯,蒙語意爲“太陽坡”分佈在新疆境內,鞏乃斯草原跌宕起伏,氣象萬千。作者因爲接受“再教育”來到鞏乃斯。這一段抒情文字,展現了作者在短短几分鐘內經歷了罕見的驚心動魄的萬馬奔騰的奇景後,所引起的心靈的震撼。這種廣闊壯烈的自然界生命奔騰的場面,是一種極爲罕見的崇高壯烈的美,其引起心靈的巨大震撼使作者“發愣、發癡、發呆”。這是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受,它即使人終生難忘,也使人終生受用不盡。

  三、全班學生齊讀精彩段落,品味優美文字,並重點分析。

讀了《鞏乃斯的馬》後,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師生交流)

如:“有一次我碰到鞏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來勢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盤旋的孤鷹來不及躲避而被擊落,雨腳之猛竟能把牧草覆蓋的原野一瞬間打得煙塵滾滾。”

師:課文第一部分寫了什麼?

生:鞏乃斯草原上的雨。

師:草原上的雨有何特點?

生:雨猛烈、快。

師:從哪裏體現出來?

生:“孤鷹被擊落”,“牧草覆蓋的原野打得煙塵滾滾”

師:想象夏日大地上厚厚的塵土被雨點打下來形成的煙霧狀!

屏幕出示文字。指導朗讀,注意帶點的詞句,要能顯示出的雨特點。

(點評:讓學生討論、想象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西北大戈壁的神奇與壯麗)

板書:雨 :猛烈、快

師:再觀察課文的第二部分寫的是什麼?

“彷彿分散在所有山谷裏的馬都被趕到這兒來了,好傢伙,被暴雨的長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嚇着,被刺進大地倏忽消逝的閃電激奮着,馬,這不肯安分的牲靈從無數谷口、山坡涌出來,山洪奔瀉似的在這原野上匯聚了,小羣匯成大羣,大羣在運動中擴展,成爲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衝鋒!爭先恐後,前呼後應,披頭散髮,淋漓盡致!”

“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畫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生:寫馬。

師:寫馬的什麼?

生:馬在奔跑。

師:馬是如何奔跑的?

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觀察作者對馬的動作的描寫及作者的用詞。

生讀句子。師組織學生討論解釋“抽打、激奮、涌、奔瀉、匯聚、擴展、喧叫、披頭散髮、淋漓盡致、雄渾、悲愴蒼勁、扭住、交織”等詞的含意,並舉例說明後再指導學生朗讀。

用個人讀和集體讀來對比出恢宏的氣勢。

師:作者在這一部分用了那些寫作手法?(排比和比喻)

師:有什麼作用?(加強語氣和形象說明)

  四、文學鑑賞:

形象的比喻:“被暴雨的長鞭抽打着”

“山洪奔瀉似的在這原野上匯聚了”

“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這古戰場的再現,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羣和油畫長卷!”

“有的瘋狂地向前奔馳,像一隊尖兵。”

“有的來回奔跑,儼然像臨危不懼、收拾殘局的大將。”

“喊聲像一塊小石片跌近奔騰喧囂的大河。”

(組織學生討論)

恢宏的排比:在第二自然段,作者的鋪排顯示出詞賦似的恢宏氣勢,每每讀來蕩氣迴腸。作者激昂大氣的文風正是從西部廣闊生動的生活中汲取營養,文章一氣呵成,使人讀來心潮澎湃,這與作者高超的寫作水平與獨特的體驗是分不開的。

(組織學生再次朗讀,要讀出感覺和氣勢來。)

“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畫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豐富的聯想:“我把這幾分鐘間見到的記在腦子裏,相信,它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作者就將這樣對馬的描寫和自己對生命的思考有機的結合起來。對馬的讚美和對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從而得到了自然的流露。藉助於特定的物來表現特定的感情,讓讀者在對物的感知過程中,自覺地理解文章主題,獲得水到渠成的效果。體現了作者清醒的生命意識,只有在對生命本質、意義有了深邃的參悟之後,才能發出如此睿智之語。作者在那個特定年代,觀察馬逐漸成了一種藝術享受。使學生感受作品中所表現的不受羈絆的生命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

讓學生注意這些句子後,師再次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的文字魅力。此時應帶着激動、連貫、投入的感情,讀出當時場面的壯闊、宏大、奔放、酣暢淋漓、驚心動魄……的感覺。

(點評:課文描繪的夏日雨中羣馬狂奔的場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讚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縱橫馳騁,所有的外界的羈絆都不妨在它們眼裏。它們自由,它們奔放。同時品味作者巧妙、大膽使用字、詞的高超藝術。)

品文嚼字:1、對於本文的文字,可以通過片斷賞析來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直覺感受,特別是第三自然段,可以讓學生都督,有感悟之後再配樂朗讀,交流感受,或者使用換詞法進行對比,評價哪個詞用得更準確。如文中的“扭”、“纏”兩詞能否換成“拉”、和“繞”?(通過讀、交流、感受比較,談體會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審美能力。)

2、對於文字“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走出的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的賞析:

用“碰撞”與“飛濺”來表現聲音的力度和跳躍感,用“曲線”來記錄的聲音軌跡,充分表現作者的語言張力。這些詞與“劃出”“扭住”“纏住”等詞語聲音從聽覺轉化爲視覺,生動地描寫出馬羣奔跑的熱烈、驃悍的氣勢,營造出極爲特殊的語言效果。

(點評:品味作者大膽、廣泛的使用詞義,使語句含義更深刻、生動。)

板書: 奔馬:快速移動、雄渾……

師:精彩的一幕很快結束了,但作者還站在那裏。他在那裏幹什麼?

生:思考、回味、感嘆……

“我久久地站在那裏,發愣、發癡、發呆。我見到了,見過了,這世間罕見的奇景,者無可替代的偉大的馬羣,這古戰場的再現,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羣和油畫長卷!我把着幾分鐘見到的記在腦子裏,相信,他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師:作者用了一個什麼詞來形容馬羣?

生:“偉大”。

師:對,“罕見的奇景”“偉大的馬羣”

師:你怎麼理解這一句話?

(引導學生從馬羣的精神上來回答。如:自由、奔放、雄壯、不羈……)

師:作者由此聯想到了什麼?(古戰場、雕塑羣、油畫長卷)、

師:爲什麼會想到這些?有什麼聯繫嗎?

組織學生討論本體和喻體間的聯繫,引發學生對作者此刻思想的解讀。

(點評:這種恢宏壯闊的崇高場面,雖然只有短短几分鐘,給與作者的確實“終身受用不盡”。因爲它使作者在人生的瞬間難得地面對了生命界真正的崇高壯烈,領悟到酣暢痛快的生命境界。)

板書:我:發愣 、 發癡 、 發呆。

正是因爲作者看到了夏日雨中羣馬狂奔這壯闊的場面,從而引發了對激qing的肯定、對生命的讚賞。才體會到:“他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板書: 終身受用不盡

  五、情境朗讀:

1、這兩個自然段,可概括爲“暴雨羣奔”,可以爲學生播放馬羣奔騰的影片片斷,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心靈真正受到震撼。然後配樂朗誦感染課堂,用相關圖片或自繪圖表現意境。

(點評:師指導朗讀技巧,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課文情感)

2、也可直接將散文改寫成詩歌,因爲周濤本來就是詩人,他的散文又獲得了詩的內在力量。可參考這樣改:

雄渾的馬蹄聲,

在大地奏出鼓點……

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

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

畫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

扭住、纏住

漫天雨網!

和雷聲雨聲,

交織成——

驚心動魄的——大舞臺。

而這一切,

都在飛速移動中……

……展現……

(然後,大家進行簡要點評。)

 六、板書設計:

鞏乃斯的馬

雨猛烈、快

奔馬 快速移動、雄渾…… 終身受用不盡

我發愣 、 發癡 、 發呆。

  七、教師歸納:本文具有的特點

(1) 情真:作者在寫作時傾胸中對馬之熱愛於筆端,文字閃爍着情感的光芒,情感決定了散文的藝術質量。

(2) 善於感覺:作者想象力極爲豐富,感覺在五官之間巧妙相通,有了這些對場面的特殊感覺,文字自然就異常豐富生動。

(3) 高超的文字技巧:作者善於運用排比、通感、比喻等手法,善於選詞,將馬的場面描寫的撼人心魄。

  八、教學建議:

1、學習10個生字,理解詞語。生字學習分三步:第一步,查字典自學;第二步,重點指導讀者,“挾”不要讀成jia,“罕”不要讀成han;重點指導的字形:“乃”共2畫;“纏”不要丟點;“魄”右邊是鬼字。注意形近的字:魄和魂、愣和楞。第三步,把這些字放回原文中去認讀去理解字義。

2、熟讀課文,教學時,一定要抓住“讀”,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感染,在讀中想象羣馬奔騰的壯闊氣勢。

3、這是一篇極具特色的文章,通過查字典等方式學習本課的幾個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4、本課學習的重點詞語有:爭先恐後、前呼後擁、披頭散髮、淋漓盡致、臨危不懼、驚心動魄,這些詞都可以隨文理解。挾裹、儼然、喧囂、雄渾、悲愴、蒼勁等詞語可以通過查詞典再放回原文中去理解。

5、本課用2課時教學

  參考資料:

1、《鞏乃斯的馬》原文

2、作者周濤簡介:周濤,當代著名詩人、作家。生於1946年3月,祖籍山西,1965年入新疆。現爲蘭州軍區創作室一級作家,新疆作協副主席。著有詩《神山》、《野馬羣》、散文集《稀世之鳥》、《遊牧長城》《兀立荒原》等。曾獲第一屆全國新詩(詩集)獎、第二屆、第三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其作品《中華散文珍藏本?周濤卷》獲魯迅文學獎(1995-1996全國優秀散文獎)。

3、鞏乃斯草原簡介:鞏乃斯,蒙語意爲“太陽坡”,分佈在新源境內,是新疆細毛羊的故鄉,也是天馬—伊犁馬的著名產地。這裏不僅有地域廣闊、水草豐美,飛流急湍的河流和遮天蔽日的森林,還有中世紀遺留下來的亞歐面積最大、最密集的野生蘋果林以及野杏、沙棘等次生樹種和雪豹、銀狐、雪雞、馬鹿等多種珍貴野生動物。鞏乃斯草原地勢跌宕起伏,氣象萬千。山地草原,河谷原並存春夏秋冬牧場齊備,四季景色俱佳,尤以春色爲最。

鞏乃斯草原位於新疆新源縣境內,最高海拔達到2084米,被譽爲“空中草原”。每年6月,哈薩克族牧民從冬季牧場轉場來此,使花香鳥語中的草原又多了陣陣牧歌,片片畜羣,平添了許多生機。中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佈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區以及木壘、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及烏魯木齊等地。哈薩克族人民勤勞樸實、逐水草而居,歌和馬是哈薩克人的“兩隻翅膀”。據《新疆統計年鑑》(截至2003年12月31日)記載,我國現有哈薩克族人口133.34萬人。從夏季牧場到秋季牧場,從秋季牧場到冬季牧場,從冬季牧場到春季牧場,一年中,隨着四季的變遷、草場的轉移,哈薩克人趕着牛羊牽着駝隊,帶着全部的家當在馬背上遷徙着。

鞏乃斯的馬

作者:周濤

沒話找話就招人討厭,話說得沒意思就讓人覺得無聊,還不如聽吵架提神。吵架罵仗是需要激qing的。

我發現,寫文章的時候就像一匹套在軛具和轅木中的馬,想到那片水草茂盛的地方去,卻不能擺脫道路、更擺脫不了車伕的駕馭,所以走來走去,永遠在這條枯燥的路面上。

我向往草地,但每次走到的,卻總是馬廄。

我一直對不愛馬的人懷有一點偏見,認爲那是由於生氣不足和對美的感覺遲鈍所造成的,而且這種缺陷很難彌補。有時候讀傳記,看到有些了不起的人物以牛或駱駝自喻,就有點替他們惋惜,他們一定是沒見過真正的馬。

在我眼裏,牛總是有點落後的象徵的意思,一副安貧知命的樣子,這大概是由於過分提倡"老黃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駱駝卻是沙漠的怪胎,爲了適應嚴酷的環境,把自己改造得那麼醜陋畸形,至於毛驢,頂多是個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難當大用。它們的特性和模樣,都清清楚楚地寫着人類對動物的征服,生命對強者的屈服,所以我不喜歡。它們不是作爲人類朋友的形象出現的,而是俘虜、是僕役。有時候,看到小孩子鞭打牛,高大的駱駝在婦人面前下跪,發情的毛驢被縛在車套裏齜牙大鳴,我心裏便產生一種悲哀和憐憫。

那臥在鹽車之下哀哀嘶鳴的駿馬和詩人臧克家筆下的"老馬",不也是可悲的嗎?但是不同。那可悲裏含有一種不公,這一層含義在別的畜生中是沒有的。在南方,我也見到過矮小的馬,樣子有些滑稽,但那不是它的過錯。既然橘樹有自己的土壤,馬當然有它的故鄉了,自古好馬生塞北,在伊犁,在鞏乃斯大草原,馬作爲茫茫天地之間的一種尤物,便呈現了它的全部魅力。

那是一九七○年,我在一個農場接受"再教育",第一次觸摸到了冷酷、醜惡、冰涼的生活實體,不正常的政治氣候像潮悶險惡的黑雲一樣壓在頭頂上,使人壓抑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強度的體力勞動並不能打擊我對生活的熱愛,精神上的壓抑卻有可能摧毀我的信念。

終於,有一天夜晚,我和一個外號叫"藍毛"的長着古希臘人臉型的上士一起爬起來,偷偷摸進馬棚,解下兩匹喉嚨裏滾動着咴咴低鳴的駿馬,在冬夜曠野的雪地上奔馳開了。

天低雲暗,雪地一片模糊,但是馬不會跑進鞏乃斯河裏去。雪原右側是鞏乃斯河,形成了沿河的一道陡直的不規則的土壁;光背的馬兒馱着我們在土壁頂上的雪原輕快地小跑,噴着鼻息,四蹄發出嚓嚓的有節奏的聲音,最後大顛着狂奔起來。隨着馬的奔馳、起伏、跳躍和喘息,我們的心情變得開朗、舒展、壓抑消失,豪興頓起,在空曠的雪野上打着唿哨亂喊,在顛簸的馬背上感受自由的親切和駕馭自己命運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暢啊!我們高興得大笑,笑得從馬背上栽下來,躺在深雪裏還是止不住地狂笑,直到笑得眼睛裏流出了淚水……

那兩匹可愛的光背馬,這時已在近處緩緩停住,低垂着脖頸,一副歉疚的想說"對不起"的神態,它們溫柔的'眼睛裏彷彿充滿了憐憫和抱怨,還有一點詫異,弄不懂我們這兩個究竟是怎麼了。我拍拍馬的脖頸,撫摸一會兒它的鼻樑和嘴脣,它會意了,抖抖鬃毛像抖掉疑慮,跟着我們慢慢走回去。一路上,我們談着馬,聞着身後熱烘烘的馬汗味和四周裏新鮮刺鼻的氣息,覺得好像不是走在冬夜的雪原上。

馬能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幻想,這也不是笨拙的動物所能有的。在鞏乃斯後來的那些日子裏,觀察馬漸漸成了我的一種藝術享受。

我喜歡看一羣馬,那是一個馬的家庭在夏牧場上游移,散亂而有秩序,首領就是那裏面一眼就望得出的種公馬,它是馬羣的靈魂。作爲這羣馬的首領當之無愧,因爲它的確是無與倫比的強壯和美麗,勻稱高大,毛色閃閃發光,最明顯的特徵是頸上披散着垂地的長鬃,有的濃黑,流瀉着力與威嚴;有的金紅,燃燒着火焰般的光彩;它管理着保護着這羣牝馬和頑皮的長腿短身子馬駒兒,眼光裏保持着父愛般的尊嚴。

馬的這種社會結構中,首領的地位是由強者在競爭中確立的,任何一匹馬都可以爭羣,通過追逐、廝咬、拼鬥,使最強的馬成爲公認的首領。爲了保證這羣馬的品種不至於退化,就不能搞"指定",也不能看誰和種公馬的關係好,也不能憑血緣關係接班。

生存競爭的規律使一切生物把生存下去作爲第一意識,而人卻有時候會忘記,造成許多誤會。

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在鞏乃斯草原度過的那些日子裏,我與世界隔絕,生活單調;人與人互相警惕,惟恐失一言而遭滅頂之禍,心靈寂寞。只有一個樂趣,看馬。好在鞏乃斯草原馬多,不像書可以被焚,畫可以被禁,知識可以被踐踏,馬總不至於被驅逐出境吧?這樣,我就從馬的世界裏找到了奔馳的詩韻,遼闊草原的油畫,夕陽落照中兀立於荒原的羣雕,大規模轉場時鋪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熊熊篝火邊的通宵馬經,氈房裏悠長喑啞的長歌在烈馬蒼涼的嘶鳴中展開,醉酒的青年哈薩克在羣犬的追逐中縱馬狂奔,東倒西歪地俯身鞭打猛犬,使我驀然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壯美和那時潛藏在我們心裏的共同憂鬱……

哦,鞏乃斯的馬,給了我一個多麼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時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給予了我!弄得我直到今天聽到馬蹄踏過大地的有力聲響時,還會在屋子裏坐臥不寧,總想出去看看,是一匹什麼樣兒的馬走過去了。而且我還聽不得馬嘶,一聽到那銅號般亮亢,鷹啼般蒼涼的聲音,我就熱血陡涌,熱淚盈眶,大有戰士出征走上古戰場,"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之歌。

有一次我碰上鞏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來勢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盤旋的孤鷹來不及躲避而被擊落,雨腳之猛,竟能把牧草覆蓋的原野一瞬間打得煙塵滾滾。就在那場暴雨的豪打下,我見到了最壯闊的馬羣奔跑的場面。彷彿分散在所有山谷裏的馬都被趕到這兒來了,好傢伙,被暴雨的長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嚇着,被刺進大地倏忽消逝的閃電激奮着,馬,這不肯安分的牲靈從無數谷口、山坡涌出來,山洪奔瀉似地在這原野上匯聚了,小羣匯成大羣,大羣在運動中擴展,成爲一片喧叫、紛亂、快速移動的集團衝鋒!爭先恐後,前呼後應,披頭散髮,淋漓盡致!有的瘋狂地向前奔馳,像一隊尖兵,要去踏住那閃電;有的來回奔跑,儼然像臨危不懼、收拾殘局的大將;小馬跟着母馬認真而緊張地跑,不再頑皮、撒歡,一下子變得老練了許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攜裹,大喊大叫,卻毫無聲響,喊聲像一塊小石片跌進奔騰喧囂的大河。

雄渾的馬蹄聲在大地奏出鼓點,悲愴蒼勁的嘶鳴、叫喊在擁擠的空間碰撞、飛濺,劃出一條條不規則的曲線,扭住、纏住漫天雨網,和雷聲雨聲交織成驚心動魄的大舞臺。而這一切,得在飛速移動中展現,幾分鐘後,馬羣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見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裏,發愣、發癡、發呆。我見到了,見過了,這世間罕見的奇景,這無可替代的偉大的馬羣,這古戰場的再現,這交響樂伴奏下的復活的雕塑羣和油畫長卷!我把這幾分鐘間見到的記在腦子裏,相信,它所給予我的將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馬就是這樣,它奔放有力卻不讓人畏懼,毫無兇暴之相;它優美柔順卻不任人隨意欺凌,並不懦弱,我說它是進取精神的象徵,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與美的巧妙結合恐怕也並不過分。屠格涅夫有一次在他的莊園裏說托爾斯泰"大概您在什麼時候當過馬",因爲托爾斯泰不僅愛馬、寫馬,並且堅信"這匹馬能思考並且是有感情的"。它們常和歷史上的那些偉大的人物、民族的英雄一起被鑄成銅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

過去我只認爲,只有《靜靜的頓河》纔是馬的史詩;離開鞏乃斯之後,我不這麼看了。鞏乃斯的馬,這些古人稱之爲騏驥、稱之爲汗血馬的英氣勃勃的後裔們,日出而撒歡,日入而哀鳴,它們好像永遠是這樣散漫而又有所期待,這樣原始而又有感知,這樣不假雕飾而又優美,這樣我行我素而又不會被世界所淘汰。成吉思汗的鐵騎作爲一個兵種已經消失,六根棍馬車作爲一種代步工具已被淘汰,但是馬卻不會被什麼新玩藝兒取代,它有它的價值。

牛從挽車變爲食用,仍然是實用物;毛驢和駱駝將會成爲動物園裏的展覽品,因爲它們只會越來越稀少;而馬,車輛只是在實用意義上取代了它,解放了它,它從實用物進化爲一種藝術品的時候恰恰開始了。

值得自豪的是我們中國有好馬。從秦始皇的兵馬俑、銅車馬到唐太宗的六駿,從馬踏飛燕的奇妙構想到大宛汗血馬的美妙傳說,從關雲長的赤兔馬到朱德總司令的長征坐騎……縱覽馬的歷史,還會發現它和我們民族的歷史緊密相聯着。這也難怪,駿馬與武士與英雄本有着難以割捨的親緣關係呢,彼此作用的相互發揮、彼此氣質的相互補益,曾創造出多少叱吒風雲的壯美形象?縱使有一天馬終於脫離了征戰這一輝煌事業,人們也隨時會從軍人的身上發現馬的神韻和遺風的。我們有多少關於馬的故事呵,我們是十分愛馬的民族呢。至今,如同我們的一切美好傳統都像黃河之水似地遺傳下來那樣,我們的歷代名馬的筋骨、血脈、氣韻、精神也都遺傳下來了。那種"龍馬精神",就在鞏乃斯的馬身上:

此馬非凡馬,

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

猶自帶銅聲。

我想,即便我一直固執地對不愛馬的人懷一點偏見,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諒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