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人教版高一語文《短新聞兩篇》教案大綱

人教版高一語文《短新聞兩篇》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導語: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將教學內容寫清楚,寫明白,分清層次,分清主次,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帶來人教版高一語文《短新聞兩篇》教案,歡迎各位參考借鑑!

人教版高一語文《短新聞兩篇》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瞭解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徵和結構方式;

2.瞭解香港近百年的發展史。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

2.培養在閱讀中篩選信息的能力;

3.學習兩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練、概括力強的特點。

三、德育滲透目標

1.通過學習第一篇文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導學生認識法西斯的暴行,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學設想

一、播放有關香港迴歸的紀錄片和反映納粹暴行的影片,設定好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文

二、通過介紹香港近百年的發展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討論納粹暴行(擴展至南京大屠殺)對於我們人類的戕害,以及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課外查找一些香港歷史和納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輔助閱讀。

三、分別找一些香港迴歸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聞報道,比較一下寫法的不同。

  重點、難點

重點: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徵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

難點:新聞報道如何既報道事實,又抒發感情。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生活在信息社會裏,每天都會從報紙、廣播、電視中接觸大量的新聞報道,那麼,如何從新聞報道中及時而準確地篩選信息,成爲當今社會人的一項重要能力。而要提高這種能力,就必須瞭解新聞報道的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兩篇典型的短新聞。(板書課題)

二、明確目標

1.瞭解新聞報道的結構方式;

2.篩選兩篇新聞報道的基本信息。

二、整體感知

(一)《別了,“不列顛尼亞”》

在衆多關於香港迴歸的報道中,《別了,“不列顛尼亞”》是最別緻的一篇,作者沒有寫交接儀式現場多麼莊嚴,也沒有寫歡慶迴歸的人們多麼激動,而是選擇了英方撤離這樣一個角度,並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國皇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這一事件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

消息一般由導語和主體兩部分組成。導語放在開頭,由最新鮮、最主要的事實或者依託新聞事實的精闢議論組成;而主體則具體展開新聞事實的敘述。本文就是以這樣一種結構組織材料的。

第1段是導語部分。它告訴我們,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這標誌着長達150年的英國統治的終結。

下面的主體部分按照時間順序。具體敘述了英國殖民者的告別儀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寫的是現實的場景,分別是:末任港督的降旗儀式,彭定秉離開港督府,英國告別儀式,降旗儀式,香港交接儀式上的易幟,“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這些儀式的敘述都很簡潔,作者突出儀式本身的涵義,這表現在介紹了每一種儀式之後,作者總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個儀式都顯示出歷史的跨度,有着歷史的意義。作者並不直接出面發表議論,但是情感和評論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儀式,作者說“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裏升起”。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強調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換任的重複,它是具有標誌意義的最後一次。

對於在駐港英軍總部附近舉行的告別儀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隨後捕捉到了一個典型的鏡頭:“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遊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象徵英國統治的“不列顛尼亞”號,與象徵香港迴歸祖國的特別行政區區旗,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啓示人們發現這一儀式的深厚內涵。

7時45分的第二次降旗儀式,也只是一筆帶過,但作者把這一事件放在歷史今昔的對比上,有一種歷史滄桑變化的感覺,使得曾經的坎坷,在人們腦海中“積澱成了神聖而執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悅變得更加凝重”。

另外還有兩段,一個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關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個是最後一段,作者又一次把歷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對照,深化了主題。

(二)《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的最大的集中營,被稱爲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據統計報道有400萬人在這裏遭到了殺害。這篇消息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戰後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後採寫的,發表之後,各大報紙爭相轉載,並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成了新聞史上的佳作。這主要得益於他獨闢蹊徑,突破了“客觀報道”“零度寫作”(即記者在新聞中毫不摻雜個人情感的寫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在奧斯維辛訪問時的感受當做文章的主要內容來寫,字裏行間灌注着個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來的議論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着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接下來,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紹了里斯維辛集中營可怕的歷史。作者說,那些“慘狀被人們講過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是舊聞了,奧斯維辛也不再有“可供報道的新聞”了。但是到這裏訪問,作者卻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是記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說些什麼或寫些什麼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裏遇難的人們。”這裏指出了作者寫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後面的部分,作者隨着參觀者的腳步,把讀者帶進了集中營,從毒氣室、焚屍爐、女監房、試驗室、紀念牆一直寫到絞刑室。作者並沒有詳細描寫這些地方多麼的陰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終盯在參觀者身上,通過參觀者的行動、神態傳達他們內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

有一些細節很耐人尋味。比如,“在德國人撤退時炸燬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屍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這樣的景象的確讓人難忘。也許是諷刺,任納粹刑罰多麼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也許是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還有,那個照片中的姑娘,臨刑前她在想什麼?這不僅是作者的疑問,也是紿讀者提出的問題。

除此之外,作者還有一些很精闢的議論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說“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做禱告,或者是爲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是爲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奧斯維辛,做禱告的'地方是沒有的,因爲劊子手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禱告懺悔自己的罪行的;而無辜的人們成爲劊子手刀俎上的肉,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後一段,與標題和首段遙相呼應,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也顯得文章首尾相貫,渾然一體。

三、總結兩篇短新聞的結構特點。

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學習兩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練、概括力強的特點;

2.學習兩篇短新聞既報道事實、又抒發感情的特點;

3.通過學習第一篇文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認識法西斯的暴行,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提問】如何理解“別了,‘不列顛尼亞’”標題的含義?

【明確】標題有兩層意思。從字面上看,參加完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國皇家遊輪“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這是現實的場景。另一方面,“不列顛尼亞”號的離去,象徵着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的終結,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

2.【提問】《別了,“不列顛尼亞”》一文中,現實的場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現實的場景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文章的綱,每一則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對應於一個現實的場景,依靠一些關鍵詞銜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離開港督府,就引入一些關於港督府歷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儀式,則讓人聯想起156年前,英國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銜接,使得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並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靠現實的場景串在一起,與之融爲一體。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現實的場景有歷史的縱深感,讓人更加體會出儀式本身的現實內涵。

3.【提問】爲什麼說英國的告別儀式是“日落儀式”?

【明確】英國曾經佔領了非常廣大的殖民地,被稱爲“日不落帝國”,喻指在它的領土上,永遠都有陽光照耀。香港作爲英國在東方的最後一塊殖民地,於1997年脫離英國的統治,迴歸祖國,可以說在中國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統治的太陽落了。所以把英國告別的儀式稱爲“日落儀式”。

4.【提問】《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裏有很多否定句,應該怎麼理解?

【明確】本文用了一連串的否定句,像一條線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統一的風格,同時把奧斯維辛這個被納粹顛倒了的世界展現在讀者面前。每個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內涵,值得細細體會。比如:

標題就是一個典型的否定句,類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現了兩次:一次是介紹完背景材料之後,作者說“今天,在奧斯維辛,並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這句話承上啓下,一方面奧斯維辛太出名了,人們已經瞭解了它很多東西,的確沒有什麼新聞可以報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沒有新聞,作者還是要寫一寫,因爲他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結尾“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除了呼應前文之外,還突出了文章主題。意思是說,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鮮東西了,每一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看到這些遺留的東西,就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看到那些真實的場景,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這樣,雖然話語貌似平靜,卻表現出對納粹罪惡的深刻揭露。

5.【提問】《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這篇消息與我們常見的消息有什麼不同?

【明確】不同之處就在於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於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爲旁觀者身份出現,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由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爲旁觀者出現,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爲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聞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客觀敘述爲主的寫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的內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

  總結、擴展

《別了,“不列顛尼亞”》選取了英國撤離香巷的一系列場景,並把它們放在一個歷史的背景中,使香港迴歸這一歷史事件有了歷史的縱深感;《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打破客觀報道的傳統,直接敘述自己的感受。它們和同類題材的新聞選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學生閱讀“背景材料”中的新聞報道《奧斯維辛,歷史不會忘記》,比較一下和兩篇課文的寫法的不同。

  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