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當仁,不讓於師》同步習題(精選附答案)

《當仁,不讓於師》同步習題(精選附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W 次

導語:練習可以幫助我們鞏固課堂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水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當仁,不讓於師》同步習題(精選),歡迎同學們過來了解和練習。

《當仁,不讓於師》同步習題(精選附答案)

 一、夯實雙基

1.下列加點的詞語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綏(suí)之喟(wèi)然

卓(zhuó)爾 誨(huì)人

B.莞(wǎn)爾 簞(dān)食

瓢(piáo)飲 曾皙(xī)

C.侍(shì)坐 饑饉(jǐn)

哂(xī)之 以俟(sì)

D.舞雩(yú) 戶牖(yǒu)

哭慟(dònɡ) 鏗(kēnɡ)爾

【答案】 B(A.喟:kuì,C.哂:shěn,D.慟:tònɡ)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組是()

①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 ②夫子矢之曰

③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④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⑤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⑥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 ⑦莫春者,春服既成 ⑧唯求則非邦也與? 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⑦⑧⑨ D.③⑤⑨

【答案】 D(①知通“智”,②矢通“誓”,④以通“已”,⑥希通“稀”,⑦莫通“暮”,⑧與通“歟”)

3.下列句子中的“爾”字,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如有所立卓爾 ②夫子莞爾而笑 ③吾無隱乎爾 ④以吾一日長乎爾 ⑤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⑥子路率爾而對 ⑦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⑧作計乃爾立

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答案】 C(形容詞詞尾/代詞“你”/代詞“這樣”)

4.選出下面四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兩句()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C.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D.宗廟之事,如會同

【答案】 AD(AD是或者,連詞,B連詞如果,C介詞至於)

5.選出與“今齊地方千里”的“方”的意義相同的一項()

A.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

【答案】 B(方圓:A方形,C指儒家倫理道德和學問,D副詞,正)

6.與例句“千乘之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攝乎大國之間

B.加之以師旅

C.夫子哂之

D.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答案】 A(都是“的”,BCD都是代詞)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可使足民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C.稍稍賓客其父

D.糞土當年萬戶侯

【答案】 A(都是使動詞,B形作動,CD都是意動用法)

8.對選文10一節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路“率爾而對曰”,表明子路率直自信,勇於任事的性格

B.對冉求的回答,孔子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爲他也是講的治理國家的大事

C.孔子對曾皙的回答,喟然長嘆,欣喜、自慰、讚賞之情溢於言表

D.對四個弟子的回答,孔子很是滿意,但對子路的不“知方”大爲不滿

【答案】 D(“不滿”不當)

 二、文本精品

閱讀下文,完成9~12題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A.願爲小相焉(諸侯祭祀或會盟、朝見天子時,替國君主持贊禮和司儀的官) 鼓瑟希(稀疏)

B.春服既成(指夾衣或單衫) 冠者五六人(成年人,20歲以上的人,古時男子20歲行冠禮,就是成人了)

C.童子六七人(少年,不到20歲的人) 詠而歸(唱歌)

D.吾與點也(介詞,和,同)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個孩子)

【答案】 D(與:贊成;三子:三個人)

10.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加點詞的活用現象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端章甫

B.鼓瑟希,鏗爾

C.孰能爲之大?

D.左忠毅公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

【答案】 D(ABC都是名詞作動詞用,D是使動用法)

11.對下列各文言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麼受傷呢?不過是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啊!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戴帽子的有五六個人,未戴帽子的有六七個人

C.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治國要用禮,可是他(子路)的話毫不謙讓

D.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宗廟祭祀,諸侯會盟和共同朝見天子,不是諸侯又是誰呢?

【答案】 C

12.選出下列對本段文字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

A.孔子對其弟子的教育循循善誘,於談話中蘊涵豐富哲理

B.從在文中的表現看,子路是個輕率急躁的人

C.孔子之所以讚許曾皙的觀點,是因爲曾皙所談論的不是政治

D.冉有是孔子的一個性格比較謙遜的弟子

【答案】 C

 三、課外延伸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3~16題

燕王劉澤者,諸劉遠屬也高帝三年,澤爲郎中高帝十一年,澤以將軍擊陳豨,得王黃,爲營陵侯

高後時,齊人田生遊乏資,以畫幹營陵侯澤澤大說之,用金二百斤爲田生壽田生已得金,即歸齊二年,澤使人謂田生曰:“弗與矣?”田生如長安,不見澤,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呂后所幸大謁者張子卿居數月,田生子請張卿臨,親修具張卿許往田生盛帷帳共具,譬如列侯張卿驚酒酣,乃屏人說張卿曰:“臣觀諸侯王邸弟百餘,皆高祖一切功臣,今呂氏雅故本推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親戚太后之重太后春秋長,諸呂弱,太后欲立呂產爲(呂)王,王代太后又重發之,恐大臣不聽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大以聞太后,太后必喜諸呂已王,萬侯亦卿之有太后心欲之,而卿爲內臣,不急發,恐禍及身矣”張卿大然之,乃風大臣語太后太后朝,因問大臣,大臣請立呂產爲呂王太后賜張卿千斤金,張卿以其半與田生田生弗受,因說之曰:“呂產王也,諸大臣未大服今營陵侯澤,諸劉,爲大將軍,獨此尚觖望今卿言太后,列十餘縣王之,彼得王,喜去,諸呂王益固矣”張卿入言,太后然之乃以營陵侯劉澤爲琅邪王琅邪王乃與田生之國田生勸澤急行,毋留出關,太后果使人追止之,已出,即還

及太后崩,琅邪王澤乃曰:“帝少,諸呂用事,劉氏孤弱”乃引兵與齊王合謀西,欲誅諸呂至樑,聞漢灌將軍屯滎陽,澤還兵備西界,遂跳驅至長安代王亦從至諸將相與琅邪王共立代王爲天子天子乃徙澤爲燕王,乃復以琅邪予齊,復故地

太史公曰:荊王王也,由漢初定,天下未集,故劉賈雖屬疏,然以策爲王,填江淮之間劉澤之王,權激呂氏,然劉澤卒南面稱孤者三世事發相重,豈不爲偉乎!

(節選自《史記·荊燕世家》,有刪節)

1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齊人田生遊乏資,以畫幹營陵侯澤

畫:策劃,謀劃

B.二年,澤使人謂田生曰:“弗與矣”

與:給予

C.田生盛帷帳共具,譬如列侯

盛:華美

D.荊王王也,由漢初定,天下未集

集:一統,統一

【答案】 B(B項中的“與”是“交往”或“與……交往”之意)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B.

C.

D.

【答案】 B(B項兩個“因”都是“趁,趁機”的意思A爲①替,給,②判斷詞,是;C必①一定,②如果;D乃①於是,②竟然)

1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爲四組,全都說明“劉澤之王,權激呂氏”的一組是()

①澤以將軍擊陳豨,得王黃,爲營陵侯 ②張卿入言,太后然之 ③田生弗受,因說之曰……諸呂王益固矣 ④澤還兵備西界,遂跳驅至長安 ⑤乃以營陵侯劉澤爲琅邪王 ⑥齊人田生遊乏資,以畫幹營陵侯澤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⑤⑥

【答案】 B(①是講劉澤早期因戰功被封爲營陵侯;④是說劉澤見風使舵,善於權變;⑥則是說齊人田生因缺少旅費而通過獻計向劉澤求救以上三點均不是劉澤“權激呂氏”的範疇)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燕王劉澤因爲是劉邦的遠房宗親,所以先被封爲營陵侯,後來被封爲琅邪王,當代王即位時,又因擁戴有功而被封爲齊王

B.田生通過他的兒子結交張子卿,進而又通過遊說張子卿,說服大臣們勸太后封呂產爲王,後又通過遊說張子卿,順利地使劉澤當上了琅邪王

C.劉澤被封爲王,其中最大的功勞應歸功於田生,田生運用賄賂等手段,採取“迂迴”的策略,終於使劉澤如願以償當上了諸侯王,並回到自己的封地

D.對於劉澤的受封爲王,司馬遷認爲是使用權謀激起呂氏的結果,並沒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至於他竟然三代爲王,則是特異出奇的事情

【答案】 A(劉澤被封爲營陵侯是因爲“澤以將軍擊陳豨,得王黃”的戰功,同時,他沒有被封爲齊王,而是被封爲燕王)

【參考譯文】

燕王劉澤,是劉氏的遠房宗親高帝三年,劉澤任郎中高帝十一年,劉澤以將軍之職攻打陳稀,俘虜了敵將王黃,被封爲營陵侯

高後當政時,齊人田生出遊在外缺少旅費,就通過獻計來向營陵侯劉澤求助劉澤非常高興,用二百斤黃金爲田生祝壽田生得到錢以後,立即返回齊國第二年,劉澤派人去對田生說:“不和我來往了嗎?”田生來到長安,不去見劉澤,而是借了一座大宅院,讓他的兒子求見並侍奉被呂后寵幸的大謁者張子卿過了幾個月,田生的兒子請張子卿到家裏做客,田生親自準備酒宴張子卿答應前往田生張掛起豪華的帷幕,擺設出精美的用具,好像對待諸侯一般張子卿一見很驚訝趁酒興正濃的時候,田生就讓左右退下,向張子卿勸說道:“臣觀看了諸侯王的住宅一百多座,(住的)都是高祖時候的功臣現在的呂氏平日依據扶助高祖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功勞非常大,加上皇親太后身份的尊貴(而位高權重)(現在)太后年事已高,呂氏家族力量弱小,太后想立呂產爲王,做代地的諸侯王太后又要鄭重提出此事,恐怕大臣們不同意,如今您最受太后寵幸,並受大臣們尊敬,何不婉言勸說大臣向太后稟告此事,太后一定高興呂產被封王之後,萬侯也會爲您所有了太后心裏是想這樣做的,而您是內臣,不趕快提出,恐怕災禍要落到您的身上了”張子卿對此非常同意,於是就婉言勸說大臣把此事稟告太后太后上朝時,趁機詢問大臣大臣奏請立呂產爲呂王太后賜給張子卿黃金千斤,張子卿把其中的一半送給田生田生沒有接受(贈金),並趁機又向張子卿勸說道:“呂產被封王,大臣們並沒有完全心服如今營陵侯劉澤,是劉氏宗族,任大將軍,只有他現在還很不滿現在您稟告太后,劃出十幾個縣封他爲王,他得到王位,高高興興地離去,呂氏宗族的王位就更加鞏固了”張子卿進宮稟告,太后認爲很對於是把營陵侯劉澤封爲琅邪王琅邪王就與田生前往封地田生勸劉澤快走,不要停留剛出函谷關,太后果然派人追趕阻攔他們,可是劉澤已經出關,追趕的人只好回去了

到太后去世以後,琅邪王劉澤說:“皇帝年少,呂氏把持朝政,劉氏孤單勢弱”於是帶領軍隊與齊王劉襄聯合圖謀西進,打算誅殺呂氏家族的人到達樑地,聽說朝廷派將軍灌嬰屯兵滎陽,劉澤就回師加強自己西部邊界的防備,然後他迅速趕到長安代王也正好從代地趕到將相大臣與琅邪王共同擁立代王爲天子天子於是封劉澤爲燕王,重把琅邪給了齊王,恢復齊王原有的領地

太史公說:荊王能被封王,是由於漢朝剛建立,天下尚未完全統一,所以劉賈雖是劉氏的遠房,但以戰功被封爲王,威鎮江淮之間劉澤被封王,是用權謀激起了呂氏的結果,劉澤也終於有三代南面稱王事情開始就互相牽制,難道不是奇異的嗎?

  四、高考熱點

17.根據下面的內容,以單句的形式給“悲劇”下定義

①悲劇是主要的戲劇種類之一,爲各國戲劇家廣泛採用

②悲劇的基本特點是表現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及其悲劇的結局

③古代的悲劇發源於古希臘祭祀酒神的儀式

④當時悲劇的內容大都取材於神話傳說和史詩

答:

【答案】 悲劇是發源於古希臘祭祀酒神的儀式,大都取材於神話傳說和史詩,以表現主人公與現實之間不可調和的衝突及其悲劇的結局爲基本特點的,後爲各國戲劇家廣泛採用的一種主要戲劇類型

18.請給下列新聞稿擬一則標題,要求語言準確生動(不超過20字)

針對雲南大旱,雲南省水利廳一名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雲南的水利設施都是在吃老本,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雲南小型水庫幾乎沒有進行過修繕,結果如何呢?雲南目前已經有1/4的鄉鎮政府駐地飲水困難這還不是最差的,比小型水庫規模還要小的那些地方水塘,不僅缺乏資金修繕,更沒有相應的科學管理,導致在乾旱襲來之時比小型水庫更快枯竭而那些羣衆自發挖掘的小水窖,在沒有水補充的情況下,更是毫無抵抗旱情的能力

答:

【答案】 示例:(1)水利設施薄弱,雲南自食其果

(2)乾旱,給忽視水利建設的雲南敲響了警鐘

19.例證法是議論的基本論證方法,請在下列橫線上補上兩個恰當的例子,以證明論點

事實上,作爲社會大家庭的一員,殘疾人同樣是人類文明、歷史的重要創造者;身受宮刑的司馬遷寫下了史家絕唱,,,“小兒麻痹症”患者羅斯福成了偉大的總統肌體的殘疾,絲毫也沒有影響殘疾人心靈的健康,精神的健全,潛能的發揮

【答案】 示例:盲人荷馬留下了曠世詩史 雙耳失聰的貝多芬譜寫了雄壯的生命旋律

五、讀寫創新

20.請以“過程(或結果)是重要的”爲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寫作指向】

本題是話題作文,在話題中已經規定了要寫的作文的內容,即“過程是重要的”或“結果是重要的”如果將此文題理解成“過程與結果”,則會造成偏題的後果,這是審題立意的關鍵在文體選擇上,本文比較適合寫成議論文作文時需要選準材料作爲論據,可以採用一段一例與一段多例相結合的論證方法,使行文有變化如果選擇記敘文,必須能夠記敘一件或幾件意在表達“過程(或結果)是重要的”這一主旨的事件,選材上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去寫,關鍵是要將事件寫得形象生動

【佳作賞讀】

成功來自艱辛的過程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在經歷了八十難後就取得了真經,得到了正果,但因其缺少一難,故而觀音菩薩又讓他們在回程途中經歷了一次磨難在整個取經事件中,所被關注的是取經的過程,並不是取經的結果,而他們取得真經,則必須經過八十一難這個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沒有過程中的艱辛,那麼唐僧取經的故事也就不會流傳千古了!

所以,是那些艱辛的過程成就了成功

一隻蛹要經過若干次蛻變才能成爲蝴蝶,醜小鴨要歷經千辛萬苦才能成爲白天鵝然而,正是這些艱辛孕育了最終的燦爛,成功背後,往往是種種不爲人知的坎坷艱辛的過程

居里夫人是波蘭著名的女科學家,她因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在科學上是多麼至高無上的榮耀啊!可是很少有人真正瞭解她奮鬥過程中的艱辛這是她和她丈夫居里經過成千上萬次實驗用成千上萬個不知疲倦的日日夜夜換來的愛迪生,這位衆所周知的發明大師,同樣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才爲我們成功研製了那些如今已深入生活的發明創造女排姑娘們不也是付出了沒有盡頭的艱苦訓練和比別人更多的傷痛纔得到瞭如今的輝煌嗎?由此可見,往往是那些艱辛的過程,是那些我們灑在路途中的血和淚,將我們引向最後的成功

不僅僅是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的成功來自艱辛的過程,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上小學的時候,有許多同學能自己騎自行車上學,我很羨慕他們,便決定也學騎自行車然而,學車的過程遠比我想象的要艱辛,剛開始,我連方向都掌控不好,爲此摔了許多跟頭,把身上跌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有一次甚至撞到了牆上漸漸地,我掌握了一點要領,逐漸能將車騎起來了,可仍要騎騎停停,於是我便更加努力地練習終於,我能夠完全控制自行車了,心裏洋溢着說不出的高興,這時,回頭看學車的過程便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並深深地感受到是艱辛的過程引領我走向了成功

艱辛的過程——它不僅僅是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也是成功中一筆豐厚的財富,歷久彌新正如冰心所寫: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名師點評】

這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有引論、本論、結論文章通過《西遊記》引出中心論點——艱辛的過程成就了成功,然後以“耳熟能詳的名人”和“我們的生活”作爲事實論據來論證,最後得出結論並以冰心的名言收尾結構嚴謹在擺事實時作者有意識地採用一段多例與一段一例相結合的方法,使文章富於變化本文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過渡靈活,恰到好處的過渡句,如“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爲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