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知足常樂議論文(15篇)

知足常樂議論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知足常樂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知足常樂議論文(15篇)

知足常樂議論文1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可又爲什麼呢,長大出名就不好了嗎?不是的,是因爲人的那份野心,那份追求。知足未必常樂,追逐纔是給我們帶來精神動力的源泉

知足未必常樂,是因爲個人未來。

日本著名作家曾寫下《我的百分百女孩》,那是使他成名的一個關鍵點。但是誰可曾想過,他的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是在完全沒接觸過寫作的情況下,每天清晨四點起來鍛鍊自己。爲了養成寫作的習慣,他甚至還跑馬拉松,最後還得了馬拉松冠軍。這是村上,這個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作家。他寫作是業餘,是爲了提高個人情操,但他也沒有知足常樂。寫作業好,知足不常樂,因爲他要做到更好,要爲了自己,爲了自己的未來。

知足未必常樂,是因爲文化情操。

林徽因曾面對饑荒,面對重病,面對死亡,但她能面對着雪白的牆壁,眼神堅定地寫下《中國建築史》,她從不會滿足於有一個好家世,好丈夫,好兒子,而是不斷地與自己作鬥爭。爬到樓層頂修復建築也好,不顧樑思成勸阻,一邊咳嗽,一邊寫作也好,都是不知足常樂。

因爲她懂得,只有挑戰自己,戰勝自己,纔是最大的樂趣。不僅是林徽因,梵高也是這樣,史鐵生也是這樣。這些著名人物不就在告訴我們,知足未必常樂嗎?

知足未必常樂,是因爲家國情懷。

竺可楨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氣候研究條件,在聽聞祖國需要後毅然回國,他完全可以知足自己的成就,知足祖國的獨立,但是他沒有。如果讓他袖手旁觀祖國的掙扎生死,滿足於自己,他會快樂嗎?可想而知,不會的。今人如此,古人又何曾少呢?李白詩仙的名號也讓許多人豔羨,但何曾看他曾滿足過自己的現狀?《獨坐敬亭山》中他感慨自己的命運,感慨家國的情懷。他擔心國家,希望自己受到重用,而不僅僅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不僅僅是“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知足常樂是好事,但我們都知道,古往今來所有有志氣有成就的人,以不知足常樂。

知足未必常樂,我們只有擁有屬於我們的野心,屬於我們的追求,我們的大志,才能讓心底之花,向陽而生。

知足常樂議論文2

知足常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情愉快,金錢並不是惟一追求的目標,還有其他重要的東西!比如,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知心的愛人,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這些並不是用多少金錢來衡量的。

知足常樂:生活中更多的都是平凡。天生我才必有用。人只要在適應自己的地方,就能散熱發光。我雖然做不了大樹,但我可以做一棵小草,讓春天充滿生機,讓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更加潔淨、美麗;我雖然做不了磐石,但我可以做一粒不起眼的沙子,要知道建造高樓大廈、修橋鋪路可離不開我;我雖然做不了大河,但我可以做山澗的小溪,讓溪流源源不斷地匯入江河,江河有了源頭纔不會乾涸。灌溉農田滋潤萬物,也有我一份功勞。

知足常樂:如小草一棵,仰青松之偉岸,卻不妄自菲薄;如沙子一粒,仰泰山之巍峨,卻不自慚形穢;像荒野裏一株無名的野花,不因玫瑰的妖豔、百合的美麗而枯萎,要知道鮮花和小草同樣能打扮春天。

知足常樂:不是懶惰、平庸,而是一種坦然、從容、平和的心態。你無法改變你的環境,但可以改變你的心境。人生是在苦難中成長的,想想生命中還有很多比我們更不如意的人,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有的人一生疾病纏身,還有的人一生都看不見光明;我們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應該感到知足和幸福。

知足常樂:不爲勞苦而傷悲,不因挫折和失敗而怨恨,不爲爭名奪利而煩惱,你也就不會經不住外界的誘惑,而上當受騙或貪婪而誤入歧路;在困難時我們不要感嘆命運不公,只有坦然面對,堅強奮鬥,才能讓自己不斷壯大!知足常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致,是一種心靈的幸福感受。知足常樂,如一汪清泉,一縷陽光,洗濯你心靈上的雜質,拂去你心空裏的陰霾,使你的生活每天都是陽光燦爛,春暖花開。

知足常樂議論文3

金錢對於幸福生活是必要的,但不是務必的。而幸福是一種狀態,是金錢不能買到的。

最近熱播的《知足常樂》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劇中涉及到了錢、權。苦苦追隨金錢與權勢,最後呢卻丟失了一切。追悔莫及啊。有沒有有心人從劇中悟到了什麼呢?這個社會,很完美卻夾雜着一股股的壞勢力。你真的喜歡錢嗎?不,其實是爲了讓家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務,有更好的生活,對吧?之後,你成功了。你是有錢人了,但是呢,卻又偏偏禁不住誘惑,你開始厭煩妻子孩子。最後呢,妻離子散。

總而言之,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最好。你或許還是一家不出名的小公司的一個小齒輪,每一天會像發條那樣忙來忙去,但是下班後,看到妻子甜美的笑容,孩子喊你“爸爸”,頓時,那種疲勞感會不會煙消雲散?你會不會感到自己的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呢?

生命其實就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樣的短暫,與其活在不幸福中,倒不如每一天知足常樂,努裏的工作,自然地應對生活。如果你對生活簡單,那麼生活就會對你簡單。或許會是你想不到的一帆風順。

那些出此刻約會節目上的女生們,你們是真的找不到適宜的人選了麼?我看你們個個長得貌美如花,卻是剩女,實在不知爲何記得某約會節目上有人說過,寧願坐在寶馬裏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呵呵,我不得不承認,你很慷慨,竟然用自己的一輩子的幸福用做交換條件,只爲金錢。

金錢,只能滿足你一時的需要,而那種真摯的愛,你將一輩子都得不到。相比之下,聰明的人啊,可不能夠聽聽自己內心最真的想法,而不被你的虛僞所矇蔽了那雙眼。

我想問:上帝給你的那杯水,你想怎樣喝?

知足常樂議論文4

古人的老話“知足常樂”現在已經被很多人奉爲座右銘。我今天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句話。我認爲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不應簡單化、機械化,否則會影響自己的三觀,害人害已。

我的解讀是,應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來看待這句話。既要有所知足者,又要有所不知足者。

物質和金錢上,一個人應知足常樂、適可而止。不能爲了金錢,而喪失人格,或犧牲健康與生命,甚而至於損害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一個人在物質慾望上過於貪婪,自私自利,就會失去自我,而導致嚴重的後果。當年,李四光、錢學森等留美博士,在美國學有所成後,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優厚的物質待遇,衝破了重重阻礙踏上了祖國的土地。正是因爲他們在物質上的知足,才爲當時積貧積弱的祖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塑造了那個時代真正的“常樂者”。

也許有人會問:那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應不“知足”。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爲事物有多樣性和複雜性。精神追求上、個人文明素質及知識的追求等方面,則千萬不要輕易“知足”。在這些方面就輕易知足了,滿足於現狀,那是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表現。這樣的人多了,不但個人難以進步,國家、社會也難以前進。於國於家於已皆爲不利,這樣的人多了,豈能樂得起來!

在這些方面,一個人唯有不知足,才能不斷地前進。愛迪生想來大家應該很熟悉,他在成功地發明某一樣東西之前,往往經歷了成百成千的失敗。失敗對於他來說是家常便飯,經歷的失敗多,反而更激起了他的鬥志,越挫越勇,終獲成功!所以正是知識上、理想追求上的“不知足”,才造就了愛迪生的“常樂”!也正是他用一人的“不知足”,成就了千千萬萬的世界人民的“常樂”!

總而言之,我們應辯證地看待“知足常樂”,做一個笑口常開的常樂者。

知足常樂議論文5

一向抱着消極的厭學情緒熬到了放假,才覺得沉鬱的心境有了一絲的放鬆,終日泡在網上,看着屏幕上的電影開懷大笑的同時,又覺得上學時的千斤重擔依舊壓在上肩上,壓抑的喘可是起來。百無聊賴之際,點開同學的空間,她的最新心境上寫着“有書和電影,詩一般的生活”,我撇撇嘴,留言道“這麼容易知足了”她回覆“知足常樂嘛”

不得不承認,有時一件小事會給人造成很大的觸動,比如此刻。

躁動的我很少感到滿足,渴望去遠方,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氣勢和美感,渴望不羈的朝着自我的夢想實踐一次夸父追日,渴望縱一匹烈馬在豐茂的草場上狂奔,欣賞草天接連處鷹擊長空,晨光熹微裏蒙古草原的狼的長嚎,那是我向往的浪漫與愜意,不切實際,遙不可及,但確實是如詩一般的生活。可我卻忽略了,詩一般的生活,並非僅有這一種,閉上眼睛,靜靜地在腦海裏思想,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一部傳出歌聲的老電影,這也是怎樣的一種寫意與寧靜!書與電影裏擁有無限的世界,況且又是那樣的唾手可得!

我開始漸漸嘗試這樣的生活,在書中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我做過太多奢侈的美夢,確實應當思考這一句話:知足常樂。

知足是一種心境,是遇到逆境時的從容淡定,應對背叛與失去時的寬容一笑。 反思不久前厭學的自我,不滿安排得緊湊的在校時間,不滿永遠不讓你閒下來的家庭作業,不滿過去得過且過混日子的自我,所以氣急敗壞,手忙腳亂,之後乾脆撒手不學。其實我又是何其幸福,擁有給我安慰和鼓勵的朋友,對我充滿信心的教師,家長,更重要的是有好勝心和不願停止的思考的大腦。少在意一點自我所沒有的,多回頭看看自我所擁有的,知足的你,便會擁有一顆波瀾不驚的寧靜和堅毅的心。

知足是一顆感恩的心,當懂得知足的時候,便會經常被世界的贈予打動,以爲你一無所有,其實溺愛渾然不覺中已擁有很多,感激父母將你帶來這個世界,讓你感受到人生的神奇,世界的美麗;感激軍人們維護着和平,讓你看不到殘忍和暴力,嗅不到血腥;感激一路走來人們的陪伴,無論他們給予你的是欣慰或是打擊。懂得知足,就會發現自我擁有無數寶藏,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多少事物值得你去關愛,去感恩。

知足常樂議論文6

人們常說知足者常樂,但安於現狀時時知足,真的歡樂嗎?在我看來,知足未必常樂,而不知足者則常樂。

不知足,是生活的推動器。

數萬年前的遠古時代,正因爲原始人不知足於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纔有了熟食的產生和今日的我們。孔子,學識淵博卻不知足,在晚年時依舊周遊列國,爲了後世的思想而努力。愛迪生因不滿足於自我的發明,若干次的嘗試最終找到鎢絲,讓光明照亮了千家萬戶。

不知足方有前進的動力,不知足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不知足才能常樂。

不知足,是國家的根本點。

秦始皇能一統中國,就是因爲無數次的不滿足,所以不斷地改革完善,纔有了秦國的強大。孟子曾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若一個國家知足於現狀,沒有了“野心”,便將要滅亡。中國的改革開放,美國的獨立戰爭,法國的大革命,無不向我們證明了不知足對國家的重要性。不知足方有憂患意識,不知足才能振興國家,闖出一片天地。

可是何爲不知足呢?不知足就是不安於現狀,不甘於平庸,是有一種持久不滅的熱情前。不知足,使人勇往直,從中獲得的樂纔是真正的樂。

不知足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獨賞之樂;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執着知樂;是“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的無畏之樂。再看看此刻的我們,假使你經過奮鬥能夠擁有更好的未來,卻因知足而放棄,未來的你會是歡樂的嗎?所以,僅有不知足的人才能爲了更好的未來去奮鬥,在不斷的昇華之中才能常樂。

不知足者常樂,這既是對我們的教導,也是讓國家強大的動力。讓我們從此刻開始做一個不知足的常樂者,讓祖國因我們的不知足而常樂於世界之林。

知足常樂議論文7

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會聽到各種抱怨和感慨:“別人爲什麼那麼富有我卻不富有?爲什麼別人住洋房我住公寓?爲什麼,爲什麼會是這樣?”

其實,這是一種貪婪心理在做怪。世界上,並非每個人都能既做賢哲,又做富翁。所以,根本也不要抱怨:“別人爲什麼長得英俊、生的美麗,唯獨我很醜陋?”因爲每個人一旦死去以後,都會變成泥土。

有個商人,看着他那8歲的兒子在院子裏捕雀。捕雀的器具很簡單,是一隻不大的網子邊沿用鐵絲圈成的,整個網呈圓形,用木棍支起一邊。木棍上系這一根長長的繩子,小孩在立起的圓網下撒完米粒後就牽着繩子躲在屋內。

不一會兒,就飛來幾隻雀兒,孩子數了數竟有10只之多!

那些雀兒,大概是餓久了,一見到食物很快就有8只雀走進了網子底下。這時,商人示意孩子可以拉繩子了。

但是,孩子沒有拉繩子,反而悄悄告訴爸爸,他要等那5只全部進去時再拉。

等了一會兒,那5只不但沒有進去,反而走出來4只。

商人再次示意孩子快拉,但孩子卻說再等一會,等到再有1只走進去就拉繩子。

可是,接着又有3只雀走出來。

商人對孩子說,如果現在拉繩子還能套住一隻來玩兒。

但是,他的孩子對失去的好運不甘心:“總該有些會回去吧,再等等吧。”

終於,連最後一隻雀也吃飽走出去了。

孩子很傷心……

商人撫摸着孩子的頭,慈愛地說道:“慾望無窮無盡,而機會卻稍縱即失,很多時候,貪婪不但不能滿足我們的慾望,反而會讓我們把原先擁有的東西也失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遵循知足常樂這一處世態度。因爲,如果不知足,生活中就沒有喜樂。喜樂是一種沒有成本的享受。擁有多少財富並不一定能擁有多少快樂,只有知足常樂,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樂趣。慾海難平,生活在無止境的慾望之中,怎麼能有快樂呢?

有的人,爲了擁有更多的錢財,可謂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犯錯,近而掉入痛苦的深淵……

有句話很經典:“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是的!有什麼能比生命更重要呢?

爲了錢財而丟性命的人,是最愚蠢的人!

知足常樂議論文8

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題記

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觀的人會抱怨它的不足;樂觀的人則會慶幸還有半杯水,因而後者得到了滿足。

同樣的半杯水,兩種截然不一樣的感慨。這告訴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顆平常心,學會用感恩的心來感激生活,感激命運。等我們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幾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發人深省的。一個人如果癡心妄想,那他貪婪的心就永遠不會滿足,甚至可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嫦娥拋其夫君,偷食仙丹,妄圖成仙,換來的卻是廣寒宮的無限冷清與寂寥;和珅位高權重仍不知滿足,徇私舞弊,留下了千古罵名。而莊子、陶潛等隱士淡泊名利,逍遙世外,卻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談。

世事就是這樣的辨證,上帝讓壞人享盡安樂,但最終以嚴厲的懲罰爲代價;上帝給予好人平安與幸福,卻讓好人歷經磨難。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人生就這樣,沒有絕對令你滿意的事,關鍵在於你是否得到滿足,能夠樂觀地對待生活。

可是知足並非一味地安於現狀,不求進取,而是一種適可而止的生活態度。如錯把知足當作安於現狀,裹足不前,那你只會成爲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買給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我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揀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來之不易的東西,包括生命。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知足了心裏永遠有着溫暖的陽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人們在給予的同時往往期待着、索要着,他們付出了就必須要求有回報,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那是因爲他們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滿足,當然也往往會大失所望了。

請記住:學會知足,才能心底敞亮,少卻煩惱;學會知足,才能更好地體會人生風雨兼程的艱辛和幸福;也僅有人人懂得知足,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能和諧、平靜、適意而真誠。因爲知足常樂啊!

知足常樂議論文9

千年古訓常常縈繞在我們耳邊,“知足者常樂”,但從古至今,知足者是否體驗到了人生的樂趣?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僅有不知足的人才能不斷進取,才能獲得真正的歡樂。

一個不知足的人必須是個堅忍不拔的人,他不畏風霜,不畏冷雨,應對奇恥大辱,勾踐臥薪嚐膽,因爲他不滿足於做一個戰俘,他要報仇,他要奪回原屬於自我的一切;應對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毫不退縮,因爲她不滿足當時的科技水平,她要提取那沉重的鐳;應對黑人低下的社會地位,曼德拉沒有聽天由命,因爲他不滿足於做一個低下的黑人,他要讓世界上的種族之間沒有歧視,他們是不知足的人,他們不畏風霜,他們是真正歡樂的人,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一個不知足的人必須進取向上的人,他們不滿足現狀,他們改造生活。爲什麼明亮的電燈能在黑暗中躍動?因爲愛迪生不滿足於油燈的曳曳火光,因爲愛迪生的發明使世界變得更完美;爲什麼世界物理學會有如此高度?因爲牛頓不滿足於生活在一個有太多祕密的世界,因爲他引領着後人,一次次攀登物理學的頂峯;爲什麼蒙娜麗莎的微笑今日數世人心馳神往?因爲達芬奇不滿足於現狀,因爲他要追求美的一切。高爾基曾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會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是啊!正是因爲他們的卓越追求,人類才能生活在如此美麗的世界,人類纔會獲得歡樂。

一個不知足的人必須是自信樂觀的人,他們獲得的是世間最珍貴的樂趣,試想,如果原始人對生活都那麼滿足,就只能停留在茹毛飲血,刀耕火種,土處穴居的水平,何樂之有?正是因爲不知足才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科技的提高。禮貌的發展,才使人們常感到真正的歡樂。

當今世界行提高代如此之快,人類不可能一勞永逸,這就需要我們不知足,莫等閒,以不知足作爲向上的車輪,不斷進取,獲得人生的樂趣。

知足常樂議論文10

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題記

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觀的人會抱怨它的不足;樂觀的人則會慶幸還有半杯水,因而後者得到了滿足。

同樣的半杯水,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慨。這告訴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顆平常心,學會用感恩的心來感謝生活,感謝命運。等我們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幾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發人深省的。一個人如果癡心妄想,那他貪婪的心就永遠不會滿足,甚至可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嫦娥拋其夫君,偷食仙丹,妄圖成仙,換來的卻是廣寒宮的無限冷清與寂寥;和珅位高權重仍不知滿足,徇私舞弊,留下了千古罵名。而莊子、陶潛等隱士淡泊名利,逍遙世外,卻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談。

世事就是這樣的辨證,上帝讓壞人享盡安樂,但最終以嚴厲的懲罰爲代價;上帝給予好人平安與幸福,卻讓好人歷經磨難。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人生就這樣,沒有絕對令你滿意的事,關鍵在於你是否得到滿足,能夠樂觀地對待生活。

不過知足並非一味地安於現狀,不求進取,而是一種適可而止的生活態度。如錯把知足當作安於現狀,裹足不前,那你只會成爲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買給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揀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來之不易的東西,包括生命。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知足了心裏永遠有着溫暖的陽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人們在給予的同時往往期待着、索要着,他們付出了就一定要求有回報,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那是因爲他們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滿足,當然也往往會大失所望了。

請記住:學會知足,才能心底敞亮,少卻煩惱;學會知足,才能更好地體會人生風雨兼程的艱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能和諧、平靜、適意而真誠。因爲知足常樂啊!

知足常樂議論文11

怎麼去擁有一道彩虹?怎麼去擁抱一夏天的風?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總是不能懂不能知道足夠。

——題記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

人生苦短,歲月流長,爲什麼不知足常樂呢?

人生長則百年,短則數十寒暑,一切不過雲煙過往,爲什麼不知足常樂呢?

人世間一切榮華富貴,功名利祿,都會隨身亡命殞,爲什麼不知足常樂呢?

明朝民間有位教書先生胡九韶,他家境貧寒,僅僅只可以衣食溫飽,可他每天黃昏是都要到門口焚香向天九拜,感謝上天賜給他一天的清福。“人生如月,月滿則虧”。妻子笑他:“一天三餐皆爲清菜粥,怎可算得上是清福”?胡九韶回之:“我首先慶幸我生在太平盛世,又慶幸我家人能有衣着,有飯吃,在慶幸我家人無病無災禍”。非是隻有胡九韶懂得知足常樂,我們又豈是不知曉此理嗎?史公曾言:“故而不知止,失其所有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有個朋友,有份安寧,有處容身,忘記名利,忘記繁華,忘記貪慾。知足常樂。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視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孔子的聖賢是因其知足常樂而昇華。

知足常樂議論文500字左右6

人生有幾多春秋可以虛擲,何需逆流相向,掙扎於風高浪急的滄海滔天,孤寂品嚐輪迴漂泊的苦澀炎涼。即便曾一往無前的勇敢,也難抵一次次顛沛流離的冰海沉船。難以駕馭命運,唯承受笑納。順流而下或是隨波逐流,將自己帶去波平岸遠,心安無擾的淺灘。夜觀星辰,朝迎曦日。不悲不喜的簡靜清渡,頤養天和。

清痕淺淺,一顆無法安放的心,在浮華深處迭起。春暖花開的文字,一人一花一世界,一縷噬骨的幽香,一江春水的輕愁。聽誓言如風,婉轉春天的夢。誰是誰前世的硃砂,誰的流年書一段不褪色的佳話?不聞不問,無需回答。錯過靈犀一點,落了紅妝,瘦了箋窗。暈開指間的牽掛,或凝望,或思念,亦或各守天涯。

當一顆樹,不再炫耀自己葉繁枝茂,而是深深紮根泥土,它才真正的擁有深度;當一顆樹,不再攀比自己與天空的距離,而是強大自己的內徑時,它才真正的擁有高度。樹的生長,需要深度和高度;人的成長,同樣需要深度和高度。當一個人,不再是炫耀,而是照耀的時候,他的生命,將變得真正的富有。

人生是書,歲月是紙,白紙黑字,無論悲喜,落筆生根。一己是人,衆人是天;與人爲善,包容相處。苦是人生,痛是經歷;累是工作,變是命運。忍是歷練,容是智慧,靜是修養,舍是得到,做是擁有。心平氣和地告別過去,只爭朝夕地活在當下,淡定從容地迎接未來。看山神靜,觀海心闊,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知足常樂議論文12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相信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有一顆知足的心,就一定能夠化不如意爲如意,正所謂知足者常樂!

我國古時候有個老翁,家裏丟了只馬,家裏其他人很着急,他卻說,這未必是件壞事,結果果真過了不久,他家的那隻馬不僅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另外帶了只馬回來了!街坊鄰居非常羨慕,他家裏其他人也很高興!而此時他卻說,這也未必是件好事,過了不久,他兒子因爲騎另一匹馬而摔斷了腿,他知道後卻說,這也未必不是件壞事,果然過了不久,皇帝徵兵,他兒子因爲腿斷了,而躲過一劫!這就是歷史上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它教育我們要知足常樂!

反觀歷史上那些與人民爲敵,貪婪慾望不止的人,何曾又樂過呢?上世紀30年代,全世界面臨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頭目希特勒,爲了滿足他自己貪婪的慾望,以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態與全世界爲敵!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最終邪不壓正。他的陰謀並沒有得逞!他也爲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而付出慘痛的代價,並被全世界所唾罵!

我們每個人或許會面臨許多困難,但我相信那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懷着一顆知足的心,懷着一顆堅強的心就一定會戰勝困難!

現在身處青海玉樹地震的同胞們,正在忍受着我們難以想象的痛苦在掙扎着!想想我們現在還有什麼比他們承受的痛苦還要重呢?他們承受着身體的痛,心裏失去親人的痛!但我也相信,地震無情,人間有愛,身處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們,一定會與青海玉樹同胞同呼吸,共命運!早日幫他們重建美好家園!而地震也大大凝聚了我們國家的人心!註定我們是一個不可戰勝的民族!

讓我們爲玉樹同胞祈禱祝福的同時,並且擁有一顆知足的心來面對這事件的一切吧!因爲知足者常樂!

知足常樂議論文13

昨天我去看望生病的外婆。一進入那黑壓壓的房間,模糊地看到了外婆痛苦地倚在牀邊,瘦骨嶙峋的身軀,一時無語、凝噎。放假那愉悅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心情。我轉過身,深呼一口氣,慢慢地走到院子裏。明媚的陽光迫使我眯着眼睛,鄒起眉頭。

驀然回首,“知足常樂”四大金色文字映入我眼簾。我緩緩的轉身,望着嵌在大門石碑上的隸書――知足常樂,我想起了這次話題作文的材料: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裏,一隻在野地裏。籠子裏的老虎三餐考試吧野地裏的老虎自由自在,他們互相羨慕對方的自由和安逸。最後互換了位置,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

原因可想而知,一隻因飢餓而死,另一隻因憂鬱而死。也許很多人會笑話這兩隻老虎:明明活得安逸自由,卻不足,硬是覺得別人的糖比自己的甜,結果被對方的糖噎死了。

動物既如此,何況是人呢。

著名作家劉墉對人類的貪婪本性看到了及至:旅客車廂內擁擠不堪,無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塊立足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位置做就好了;……直到有了臥鋪的人還會想:這臥鋪要是包廂就好了。

有位置的站着,有座位坐着,有臥鋪躺着,這是多麼好呀,但人卻總喜歡不停地向上爬,在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也一直想着,這多影響心情啊。爲何不歡喜着:我有地方站,我有座位坐,我有臥鋪躺?!

小時候,當我已經拿到了一個月餅後,仍不知足地哭鬧着,因爲我想再要一個。奶奶會和藹地說:“乖孫女,你哥哥姐姐們有的沒有,有的才只有一半,你都拿了一整塊了,還不知足啊!應該高興了。”

知足常樂議論文14

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常八九。所謂人比人氣死人,涉及到名譽、地位、錢財┄┄人與人之間實在沒有多大的可比性。這倒不是說自己一定比別人差多少,而是機會這東西總是偏心眼。有的人官運亨通、財源滾滾、美人擁簇、寶馬香車,諸多好事得來全不費工夫;輪到自己就不同了,千辛萬苦,百般努力,可“好事”總和你“捉迷藏”,可望而不可及。每當此時怎麼辦?怨天尤人?沒用;抱怨命運不公,也無濟於事,於事無補;撒潑罵街?也只能是丟人現眼。最好的辦法,還是有一點“阿Q精神”,權且把沒有吃到的葡萄理解成是酸的,不吃也罷。

所謂知足者常樂。滿足於現狀,對於個人來說,並不一定就是不思進取。“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對於事業我們應該孜孜以求,而對於那些名利之事,我們大可不必計較,還是隨遇害而安的好。有的人錢多了不知該怎麼花,而對於相當多的老百姓來說,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怎麼辦?“紅眼病”是萬萬犯不得的。錢多了還容易遇賊惦記――你要這樣想,心態不就平穩了?你開着私家車是神奇,可過不了十年充其量也不過廢鐵一堆;我騎自行車上下班,累是累了,可我一來安全,二來還符合環保要求,更重要的是還鍛鍊了身體。千金難買好身體,何樂而不爲呀?

既然葡萄吃不着,着急上火也無濟於事,故且把它想象成是酸的,沒吃着也免去牙酸之苦,損失不了什麼。人生就是煉獄,磨難不濟其數,要想活得瀟灑些,就必須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凡事只要想開了,就不會有什麼大不了事的來折磨你。要想心情有好,就得學會自己欣賞自己。現在大家都比較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然而,生活質量的好壞,並不全在於物質方面,眼角是從一棵不知名的小樹上滑落的露珠,脣上閃爍的是凝聚了太陽溫暖的微笑,而身邊繚繞的芬芳是一片淡藍色花海送我的禮物。

“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被豔羨的理由,自己的好,別人羨慕不來,嫉妒不去,何必比這比那,沒有由來的在自己心裏打下怨結,“使我不得開心顏”;再看耶魯大學校訓:“要無條件自信。”自己的優勢或在此,或在彼,我們應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好,靜夜賞月,品一杯香茗,坐在院中老樹下的藤椅上,緩緩搖一把芭蕉扇的時光亦不比待在空調房間差;想那蘇子泛舟赤壁之上,同行友人感喟世事浮沉不過雲煙,生前身後名只在彈指間灰飛煙滅,一身乾淨來,一身乾淨去。東坡不以爲然,捋胡笑曰,看着月光皎潔,碧波盪漾,蟬鳴陣陣,微風習習……自然所賜之多,又怎可用語言來形容呢?如此“身在福中不知福”者多矣。

有夢固然是件好事,只怕沉溺於夢境的美好而忘記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勇往直前,瞭解自己,珍惜自己,不貪不癡,不羨不妒,知足者常樂。

正如一位作者所說:“你的幸福我知道,知道無用,徒羨他人的幸福我依然只是一個赤貧的乞丐;你的幸福你知道,才能轉化爲心靈的飽足。”

知足常樂。

知足,方能長樂。

知足常樂議論文15

自古以來,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於知足常樂了。

小草因偶爾的陽光沐浴而樂上好一陣子,它沒有期盼更多的機會。鮮花展示給人最美的一面,它視這爲幸福,儘管那嬌麗會被枯萎所替代。小鳥爲有一個家而歡跳,縱使這個家有點簡陋,會經歷風吹雨打,但它是溫馨的。

人生難得滿足,更難得知足常樂。

現實往往是殘酷的。萬惡的金錢,由於它,多少人一步一步走進無底的深淵。也有人說過,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它是萬萬不能的。也許它對於某些人來說,它與權利給他們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人之初,性本善。也許,他們也曾擁有善良的本心,但在悄然之間,在他們不經意之間,一層薄紗輕輕地蒙上了善心。

知足常樂,是一種輕鬆的幸福。它不用受拘於任何枷鎖,任何冷冰冰的權場鬥爭。

當然,人難免會有貪慾,但可否平息,就各不相同了。人通常滿足了,會更加想要自己沒有的,這是人類的共性。有時候甚至不擇手段,但那有什麼意義呢。

知足常樂,人生幾何。